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汇总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学常识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梳理必修11.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依据创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2.《雨巷》作者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因成名作《雨巷》而被叶圣陶赠予“雨巷诗人”的美称。
3.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曾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
4.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
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北方》、《向太阳》。
5.《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著。
《后汉书》作者是南朝范晔。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左传》、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家为依据记录历史。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6.《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7.《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鲁迅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记念刘和珍君》选自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高中语文教材文学常识归纳必修一素材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学常识归纳:必修一1、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劳动。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
“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
律诗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2、词是诗歌的一种。
词的全名为曲子词,是与曲调相谐和的唱词。
词起源于隋唐之际,隋代已有声腔,曲调,但不见曲子词。
到了唐五代开始出现发间曲子,也就是有了乐谱后而按谱写词,名为曲子词,后简称为词。
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
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
因而李白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
根据风格特点,词有和之分;按照字数,词有、中调和长调之分。
3、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代著名诗人。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4、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
诗人、学者。
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有哪些(大全)
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有哪些(大全)面对复杂的语文知识点,学生可以整理在一块对比记忆,这样效果更好。
通过对比能知道自己哪里会、哪里不会,然后把不会的知识点再巩固一遍,这样记忆的效果更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常考文化常识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语文常考文化常识【必修一】1.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2.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3.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4.执事:办事的官员,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5.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变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9.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乘:四匹马拉的车。
10.窃: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称。
11.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必修二】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4.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5.妾: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
6.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高一语文部编必修上册文学常识
高一语文部编必修上册涉及的文学常识包括但不限于: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立在地球上放号》: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
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
《红烛》: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浠水。
诗人、学者、民主斗士,被称为“中国的脊梁”。
代表作《红烛》《死水》。
《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1930~2000),原名王昌耀。
当代著名诗人。
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沙尔随笔》等。
《致云雀》: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英国文学史上极具想象力和观察力的作家。
这些文学常识涵盖了诗歌的基本知识和不同诗人的作品,有助于理解课文并提升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高中语文必修一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笔记整理一、第一单元:现代新诗。
1. 文学常识。
-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 词牌名“沁园春”,这一格式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等。
2. 字词积累。
- 橘子洲(jú)百舸(gě)寥廓(liáo kuò)峥嵘(zhēng róng)方遒(qiú)3. 诗歌内容。
- 上阕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
通过“看”字总领,描写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群山,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江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动物,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秋景图。
- 下阕回忆往昔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几句,生动地刻画了青年革命者的形象。
4. 艺术特色。
- 意象壮美。
选取了山、林、江、舸、鹰、鱼等富有生命力的意象,营造出宏伟壮观的意境。
- 情景交融。
上阕的景为下阕的情做铺垫,下阕的情又深化了上阕的景所蕴含的意义。
1. 文学常识。
- 作者戴望舒,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他的诗多写个人的哀怨和孤寂,也有对现实的不满。
2. 字词积累。
- 寂寥(jì liáo)彷徨(páng huáng)彳亍(chì chù)颓圮(tuí p ǐ)3. 诗歌内容。
- 诗中的“我”在雨巷中独自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个姑娘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但她又“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转瞬即逝,体现了诗人理想的迷茫和不可捉摸。
4. 艺术特色。
- 象征手法的运用。
雨巷象征着当时黑暗压抑的社会现实,丁香姑娘象征着美好的理想。
- 诗歌的音乐美。
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行长短不一,押韵规则,一韵到底,读起来朗朗上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一)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答因史官左丘明所作。
“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所以它又被称为《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散文巨著。
它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同时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2.《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
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一卷,西周一卷,秦五卷,齐六卷,楚四卷,赵四卷,魏四卷,韩三卷,燕三卷,宋、卫合一卷,中山一卷。
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似箕,叫作“箕踞”。
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
跪,与坐不同,往往在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
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
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跪也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田蚡)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侄。
”3.《鸿门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我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古代“座次”问题(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
如“位在廉颇之右”。
(朝代不同有変化)(2)车骑:以左为尊。
如信陵君屋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室内座位以坐西朝东的方向为最尊,其左手位为次,右手位更次,对面为最次。
(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上)一、文学常识1.文学四大奇书:《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2.小说常见的叙事方式:一、完全叙述法,二、交叉叙述法,三、倒叙叙述法,四、回忆叙述法,五、插叙叙述法。
3.小说的叙述结构:一、线性结构,二、环形结构,三、辐射结构,四、平行结构,五、错综结构。
4.小说的人物特点:一、个性独特,二、形象丰满,三、构思合理,四、情感真实,五、有代表性。
5.诗歌形式:一、四行诗,二、五言绝句,三、七言绝句,四、五言律诗,五、七言律诗。
6.诗歌的结构:一、抒情结构,二、叙事结构,三、议论结构。
二、文化常识1.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一、思想文化,二、文艺文化,三、物质文化,四、社会文化。
2.唐代文化的代表:一、文学诗歌,二、艺术绘画,三、语言文字。
3.宋代文化的代表:一、经学思想,二、官僚文化,三、社会艺术。
4.元代文化的代表:一、文学思想,二、美术雕塑,三、音乐舞蹈。
5.明清文化的代表:一、文艺流派,二、书法篆刻,三、科举制度。
6.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思想:一、儒家思想,二、道家思想,三、佛教思想。
三、文学批评常识1.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诠释、评价、批判。
2.文学批评的主要理论: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意识流批评、后现代主义。
3.文学批评的主要标准:真实性、艺术性、表现力、感染力。
4.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创作思想、主题内容、艺术形式、表现手法。
5.文学批评的主要手段:分析比较、批评评论、评价鉴赏、修辞研究。
6.文学批评的主要作用:指导艺术创作、提高文艺水平、推动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下)四、文艺评论常识1.文艺评论的主要内容:艺术创作、文化文明、社会现象、时代价值。
2.文艺评论的主要任务:分析阐释、评价评判、推介指导、思考启示。
3.文艺评论的主要形式:书评、报告文学、文学评论、文艺批评。
4.文艺评论的基本观点:审美立场、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艺术感受。
文学常识整理
文学常识整理必修一 1.《雨巷》作者戴望舒,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诗派。
3《. 大堰河 -- 我的保姆》作者艾青,现代诗人。
代表诗作《我爱这土地》光的赞歌》。
4《.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5.《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6.《鸿门宴》选自《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 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
作者西汉司马迁。
7.《记念刘和珍君》选自鲁迅的《华盖集续编》。
《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
鲁迅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祝福》选自《彷徨》。
8.《小狗包弟》选自巴金《随想录》。
巴金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夜》。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梁实秋,著有散文小品集《雅舍小品》。
10.《包身工》作者夏衍,现代剧作家。
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必修 1.《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著有长诗《毁灭》,散文名篇《匆匆》《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2.《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是创造社主要成员。
著有小说代表作《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3.《囚绿记》作者陆蠡,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译著有《罗亭》《鲁滨逊漂流记》。
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分为“风” “ 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 义。
5.《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 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
这些 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雅”“颂”三大类。
《诗 兴。
具有浓厚的 冃,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文学常识(全)
1、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戴望舒: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3、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4、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5、《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史事。
《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21 卷。
传为左丘明所著。
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
《国语》和《左传》明显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6、《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 编。
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高一上册语文必记知识点
高一上册语文必记知识点一、古代文学史1. 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文言文为古代汉族的书面语言,特点是以古代官方文书和经典著作为原体,由于历史问题,语法和词汇有别于现代汉语;白话文是现代汉语的书面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更贴近现代人的表达方式。
2. 古代文学时期划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3. 古代文学流派:诗、词、赋、曲、小说等。
4. 古代文学名篇:《诗经》、《楚辞》、《论语》、《道德经》、《红楼梦》等。
二、现代文学史1.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化思潮的开端,五四运动则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超越,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等价值观。
2. 现代文学流派:白话小说、新诗、新文学、报告文学、话剧、电影、电视剧等。
3. 现代文学名篇:《呐喊》、《狂人日记》、《骆驼祥子》、《茶馆》等。
三、修辞手法1. 比喻与拟人: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进行比较来形成形象生动的语句。
例: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2. 夸张与反语:夸张手法通过对事物进行过度描述,使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效果;反语则是说话人与实际意思相反的修辞手法。
例:这本书重得要死!3. 对偶与排比:对偶是通过对语句的结构进行对称安排来形成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修辞手法;排比是将同类型的词语或短语按照一定的次序组织起来,增强语言的力度和抒情。
例(对偶):春日正宜眠,秋风忽来吹。
例(排比):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四、辞章文体1. 论述文体:主要包括议论文和说明文,通过作者的客观陈述、论证和举例等方式来表达观点。
2. 记叙文体:主要包括小说、散文和传记等,通过作者的叙述、描写和塑造人物形象来展示一个故事或事件。
3. 描写文体:主要包括诗歌和散文等,通过选择具体的词语和丰富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感受和形象。
五、修辞手法1. 平铺直叙: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接陈述事实,让读者一目了然。
2. 隐喻:通过一种事物暗含另一种特定含义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力。
高一语文文学常识
高一语文文学常识高一语文文学常识高一想要学好语文,相关的语文文学常识就需要我们掌握好。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文学常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文史典籍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4.四库:经、史、子、集。
5.《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6.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二)朝代传说1.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2.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3.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古代地理1.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3.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4.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5.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6.四海:指天下、全国。
7.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8.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9.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10.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11.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12.南京:古代别称有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四)年龄称谓1.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儿童。
2.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少年。
3.豆蔻: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女子。
4.束发:男子十五岁。
5.弱冠:男子二十岁,表示已成年。
6.而立:男子三十岁。
(立:“立身”之志)7.不惑:男子四十岁。
8.知命:男子五十岁。
(知命,即知“天命”)9.花甲:指六十岁。
10.古稀:指七十岁。
11.耄耋:指八九十岁。
12.期颐:指一百岁。
(五)古代节日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2.人日:正月初七,传说此日女娲开始造人。
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高中语文必修1 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1课内文化常识1.《雨巷》戴望舒: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领袖。
因成名作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2.《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4.《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5.《战国策》:西汉学者刘向所编辑、校订的一部国别体的史书。
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共526500字。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原名周树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也是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8.《小狗包弟》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灭亡》等,中篇小说《寒夜》等,以及散文集《随想录》等。
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现代著名散文家。
10.《包身工》夏衍:现代著名剧作家。
主要作品:《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话剧剧本。
古文单元再强化1.选自《左传·僖公十年》。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烛之武,郑国大夫。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
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高中的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一、文学史
1、古典文学
(1)古代文学:古代中国文学、古代日本文学、古代韩国文学、古代印度文学、古代希腊文学、古代罗马文学等。
(2)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欧洲文学、中世纪中国文学、中世纪日本文学、中世纪韩国文学等。
(3)文艺复兴文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中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等。
(4)近现代文学:西方近现代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日本近现代文学、韩国近现代文学等。
2、文学流派
(1)古典文学:古典文学流派包括唐宋诗歌、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2)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包括德国浪漫主义、英国浪漫主义、法国浪漫主义等。
(3)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包括法国现实主义、俄国现实主义、英国现实主义等。
(4)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流派包括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写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二、文学体裁
1、古典文学体裁
(1)诗歌:诗歌是一种以句子为基本单位的文学体裁,它的表达方式是以韵律、押韵、对仗、比喻等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2)散文:散文是以句子为基本单位的文学体裁,它的表达方式是以描写、抒情、比喻、拟人等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3)小说:小说是以故事为基本单位的文学体裁。
(全)高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必修+选修汇总
高中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必修+选修汇总必修一:文学常识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18 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
《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8、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
2024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____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篇:古代文学常识1. 文言文基本功:古文阅读技巧、词语解释、古文翻译。
2. 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家。
3. 唐宋词:词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唐宋词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4. 宋元话本小说:话本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5. 传统戏剧:元曲、元杂剧的特点、代表作品及作者。
6. 古代散文:散文的定义、特点,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第二篇:古代诗歌鉴赏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五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定义、特点,七言绝句的鉴赏方法。
3. 诗歌写景: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运用修辞手法写景的技巧。
4. 唐人的爱情诗:唐代爱情诗的特点、写情一般技巧。
5. 唐咏史诗:唐代咏史诗的特点、写史的一般技巧。
第三篇:现代文学常识1. 白话文阅读:现代白话文阅读技巧、文学鉴赏方法。
2. 新诗:新诗的定义、特点、鉴赏方法,新诗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3. 小说:小说的定义、特点,代表作品及作家,小说鉴赏方法。
4. 戏剧: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作家。
5. 散文:现代散文的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散文鉴赏方法。
第四篇: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对比1. 古代诗歌的构造方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构造方式。
2. 现代诗歌的构造方式:自由诗与固定诗的构造方式。
3. 句式与篇章结构: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句式与篇章结构上的对比。
4. 诗歌语言与意象: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在语言与意象上的对比。
第五篇:现代新表达形式分析1. 新闻报道与特写报道:新闻报道的定义及特点,特写报道的定义及特点。
2. 读后感与观后感:读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观后感的写作要求与技巧。
3. 书信:书信的种类与格式,书信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4. 广告语:广告语的构造特点,广告语的鉴赏方法。
5. 网络语言与宣传文案:网络语言特点与宣传文案的写作技巧。
语文必修一的文学常识
语文必修一的文学常识语文必修一的文学常识语文基础要打好,文学常识要牢记,下面是语文必修一的文学常识,欢迎阅读。
1、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2、徐志摩是中国新月诗派的代表作家,其诗作《再别康桥》细致入微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3、艾青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真挚感情。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的原名是《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专》《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5、《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6、司马迁是西汉(朝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开创了我国史学纪传体的先河,被后人尊称为“史圣”。
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
8、西汉司马迁(作者)创作的《史记》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等。
10、鲁迅1918年5月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其中篇小说《阿Q正传》通过对主人公精神胜利法的淋漓尽致的描绘,表明这种普遍存在于“国人魂灵”中的精神病症。
11、巴金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12、夏衍是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其创作的《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1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作者是梁实秋,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代表作有散文《雅舍小品》等。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第一章文学常识
1. 文学的定义与特点
- 文学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和体验的艺术形式。
其特点包括:言之有物、形象生动、感情真实、语言优美等。
2. 文学的分类
- 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曲、文言小说等。
- 现代文学:包括小说、散文、戏剧、新闻文学等。
3. 修辞手法的运用
- 比喻: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 拟人:将非人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增强表达效果。
- 夸张:夸大事物的程度,以突出表达的效果。
- 排比:通过列举相同句式的词语或句子,使文章结构紧凑、
语言生动。
第二章修辞技巧
1. 修辞的基本概念
- 修辞是指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技巧,使文本更加富有感染力
和表现力的手法。
2.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应用
- 比喻:通过类比两个不同的事物,以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 拟人:将非人化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 夸张:夸大表达的内容,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 对偶:通过对称排列的语句或词语,使文章更加朗朗上口。
- 反问: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与回答。
第三章唐诗宋词欣赏
1. 唐诗的特点与风格
- 唐诗以骨骼清奇、意境深远、表达精炼为特点。
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形式。
2. 宋词的特点与风格
- 宋词以婉约细腻、感情真挚、意境深沉为特点。
对爱情、自然和人生等主题表达深入。
以上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全套笔记整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联系。
高一上学期语文文学常识总结大全
高一上学期语文文学常识总结大全高一上学期语文文学常识总结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创造以前。
神话中布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宏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同学的言行,由孔子的同学写成。
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伴侣从远方来是值得兴奋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当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3.汉赋是汉代消失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14.贾谊是西汉初期出色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散文中最有名的是政论文《过秦论》。
15.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出色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16.《史记》是西汉有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17.汉代乐府民歌在中国诗歌进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关,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采集、整理、保存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18.《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出色的长篇叙事诗, 表达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是汉乐府叙事诗进展的顶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汇总
掌握文学常识的多少对于高中语文知识学习的好会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各位同学掌握文学常识较多的话。
学习起来会轻松很多。
下面是小编总
结的高中语文必修一部分的文学常识,大家可以进行仔细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学常识 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
派诗人。
《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
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
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着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依孔
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着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
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着,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司马迁另有《报任
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着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