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

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
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8, 8(10), 1000-1007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2677/acm.2018.810167

Evaluation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

Ischemic Stroke

Xiaolin Ye1,2, Hui Zhang1,2, Liangyu Zou1,2*

1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Shenzhen Guangdong

2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Guangdong

Received: Dec. 3rd, 2018; accepted: Dec. 18th, 2018; published: Dec. 26th, 2018

Abstract

Ischemic stroke is nowadays a common disease threatening people’s lives with high disability, high recurrence and high mortality. Recent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the discrepancy of clinical outcomes from ischemic stroke depends mainly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which is fundamental to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and has prognostic effect on outcomes of the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The present article reviewed the latest researches about the methods of evaluation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Keywords

Collateral Circulation, Evaluation, Ischemic Stroke

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

叶晓琳1,2,张慧1,2,邹良玉1,2*

1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2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深圳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3日;录用日期:2018年12月18日;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6日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是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近年来研究发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疗效存在很大差异,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侧支循环的形成*通讯作者。

叶晓琳等

情况。缺血性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前提条件取决于系统的评估侧支循环,侧支循环的评估对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就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

侧支循环,评估,缺血性脑卒中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卒中、心血管病、肿瘤是目前死亡三大主因。最新的资料表明:中国城市卒中居死亡原因首位。按照卒中的病理改变,卒中被分为缺血性卒中(59.8%)、出血性卒中(39.3%)及难分类性卒中(0.8%) [1][2][3] [4]。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因其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危及着人类的健康,其防治研究已成为全球热点[5]。以往研究发现:良好的侧支循环可以缩小脑梗死灶面积,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降低复发率及死亡率[6],全面系统的评估侧支循环情况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关于侧支循环对缺血性脑卒中意义的研究仍是缺血性卒中治疗的热点,现本文对患者侧支循环的评估方法进行综述,目的在于为评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一些帮助。

2. 脑侧支循环的概念

脑侧支循环是指当供血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血流可借助其他血管如侧支或新形成的血管吻合到达缺血区,使缺血组织得到不同程度的灌注代偿[7]。根据开放层次,脑侧支循环分为三级:一级侧支循环指Willis环形成的脑内主要侧支循环,对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之间,特别是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血液供应有重要的调节和代偿作用[8]。正常情况下一级侧支循环处在无功能状态,当机体因各种原因出现一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大于70%或闭塞时,将在数秒内开放起到一定代偿作用[9]。二级侧支循环是指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之间的侧支循环,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软脑膜分支之间的互相吻合等,当一级侧支循环无法满足机体需求时,二级侧支循环可在数分钟至数天内开放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8]。三级侧支循环是指在脑血供发生障碍后可有新生血管生成,这些新生血管可提供一定的血流代偿,需要在缺血后数天才能完全建立[8][9][10]。

3. 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缺氧,引起局部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从而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11]。急性脑梗死灶是由缺血中心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中心区和半暗带是一个动态的病理生理过程,尽早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液供应对改善缺血性卒中的预后非常重要[9]。而溶栓时间窗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侧支循环,同样发病时间、同样梗死体积的患者,侧支循环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梗死体积增长的速度[12]。国外一项研究根据前循环梗死的临床特点结合磁共振血管造影评估侧支循环的情况分析,结果显示,脑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的程度与Willis环的完整性和有效侧支循环的数量密切相关,梗死灶周围多条侧支循环建立可

叶晓琳等

显著缩小梗死体积[13]。Liebeskind [14]等研究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颅内颈动脉、中脑动脉、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的狭窄程度分级,分析侧支循环状态与缺血性卒中的预后关系,其结果显示,侧支循环是缺血性卒中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良好的侧支循环可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风险。因此侧支循环的建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程的发展,治疗及预后有着重大的意义。侧支循环的良好的建立可提高缺血组织的灌注,延长缺血组织的存活时间,进而延长治疗时间窗;同时良好的侧支循环能使内源性及外源性的溶栓物质到达远段栓子的部位增加血管再通的概率;良好的侧支循环通过减轻钙超载及减少氧自由基等毒性物质减轻再灌注损伤[14][15][16][17]。

4. 脑侧支循环的评估方法

全面系统的评估脑侧支循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评估临床预后以及对缺血性卒中风险分层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脑侧支循环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有创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无创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

4.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DSA是应用计算机程序将组织图像转变成数字信号输入并储存,然后经动脉或静脉注入含碘显影剂如泛影葡胺注入颈动脉或椎动脉内,将所获得的第二次图像也输入计算机,然后进行减影处理,使充盈造影剂的血管图像保留下来,而骨骼、脑组织等影像等均被减影除去,保留下的血管图像经过再处理后转送到监视器上,得到清晰的血管影像[8]。此检查被认为是评估侧支循环的金标准,特别在判断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开放程度方面有着明显优势[18]。DSA检查不仅可以提供脑血管病变的位置、范围、严重程度,还可以显示脑血管动脉硬化、管腔狭窄、闭塞、血流方向情况,更重要的是DSA可以全面评估一二三级侧支循环的情况。临床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前评价[19],但DSA也有其局限性,造影时受高压注射器压力的影响,造影结果可出现假阳性;此外,DSA为有创性检查,其侵袭性及多种并发症可造成0.2%~1%的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死亡的风险[20][21][22];最后,此检查费用较高,临床使用率较低。

4.2.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TCD是应用低频脉冲多普勒超声穿过颞骨鳞部、眼眶部及枕大孔,可直接测定Willis颅底动脉环各个分支血流的速度、流量和方向的情况。对颅内动脉各分支的血管痉挛和侧支循环情况的检测提供一项无损伤性检查[8]。TCD可监测到脑血流中经过的固体颗粒或气体颗粒,这些颗粒在血流背景信号中形成特殊的多普勒高信号,进而可以通过方法寻找隐源性卒中的病因。同时TCD可用于颅内、颅外的血管情况检查,脑血管痉挛、颅内高压及脑死亡的判断[8]。TCD可用于一二三级侧支循环的评估,其评估前交通动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后交通动脉[23]。TCD的优势在于无创伤、简单易操作、价格低廉等优点,可用于人群的筛查及基层医院的初步诊断。但是TCD在应用中由于颅骨肥厚导致经颞超声束穿透不良,检查结果易遭到操作者主观水平的影响[24];而且,检查血流速度时的压颈试验有可能导致不稳定斑块脱落,导致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4.3. CT血管造影(CTA)

CTA是利用显影剂在X光下的所显示影像的原理来诊断血管病变的,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时应用最广泛的评估侧支循环开通情况的诊断工具之一。CTA不仅可了解动脉闭塞的位置和程度,还可从不同角度显示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全程,而且能很好的显示血管与

叶晓琳等

骨性结构之间的关系。CTA可用于一二三级侧支循环的评估,CTA尤其在评估Willis环的解剖变异时准确性较高,但在描述发育不良的结构时存在一定局限性[25];同时研究表明,CTA也可早期显示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脑血流力动学改变情况,对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26]。CTA检查分单时相和多时相技术,其中单时相CTA在造影剂到达二级侧支循环血管之前进行图像采集,则充盈情况易被低估;多时相CTA技术可用来解决单时相CTA缺乏时间分辨率的问题[27];多时相CTA 可通过静脉峰值期和静脉晚期对图像进行采集,能够对软膜动脉充盈进行更细致全面的评估[28]。然而CTA需要注射对比剂,可能对患者的肾脏功能有毒性作用,并且存在对造影剂过敏的风险,另外CTA 不能提供流向或流速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CTA的广泛应用。

4.4.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MRA是利用人体组织及血液固有的磁特性可在外部磁场中产生图像的原理来检查血管情况,MRA 速度编码在图像采集时允许在三个垂直平面上进行血流敏感成像,由于受到解剖分辨率的限制,对于侧支循环的评估仅限于Willis环周围的主干血管[29],研究表明,MRA评估前交通动脉及交通动脉的敏感性较高[30]。MRA可提供侧支循环血管形态学及血流方向情况,但其不能显示血管充盈的动态过程,基于MRA的成像原理,MRA不能真实地反映侧支循环的情况,其假阳性率较高,分辨率有限[25],但增强MRA可弥补这一不足,然而增强MRA需要注射对比剂,可能对患者的肾脏功能有毒性作用,而且患者存在对造影剂过敏的风险。而且MRA检查时间较长,对于处在临界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风险;其检查费用较贵,不能常规作为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情况及随访的筛查方法。

4.5.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

ASL是利用磁性标记的动脉血内水质子流入成像层面和组织交换产生的信号降低进行成像,对标记前后的图像进行减影,获得反映脑组织灌注情况的脑血流图[31]。ASL可用于观察脑血管三级侧支循环。有研究表明[32][33][34],ASL方法与传统灌注检查方法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血流评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利用ASL结合MR常规检查序列,对急性脑缺血性卒中做出准确的诊断和评估。同时也有研究显示[35][36][37],ASL在缺血超早期6 h内,可以敏感地显示出早期的异常血流灌注,并能测出相应的局部血流值,结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上的病灶范围对比,判断弥散-灌注失匹配区域,判断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这可为溶栓及介入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ASL也可评价脑组织的血流储备能力,进一步了解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临床诊疗及评估预后有一定的参考意义[38][39]。ASL 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费用低的优势,可以作为缺血性卒中患者监测及随访的手段。ASL检查发现梗死灶周边的CBF值相对于正常脑组织是增高的[40],这种高灌注区是提示预后较好还是有极大的出血转化风险,尚无定论[41][42]。但是,延迟动脉传送时间的ASL信号和标记与图像对应的基点之间具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其精确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3][44]。

4.6.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

PWI检查是使用静脉团注法,向脑部注射有机水溶性碘比剂,通过病变的峰值时间、平均通过时间、局部的脑血容量和局部脑血流量等参数,获知患者脑组织的血流充盈状态,进行缺血性卒中的诊断。PWI 通过平均通过时间(MTT)、相对脑血流量(CBF)以及脑血容量(CBV)三项指标观察脑血管三级侧支循环。利用PWI可比DWI发现脑缺血更早、更敏感的反映出血流下降的信息[45][46][47],PWI与DWI不匹配代表缺血半暗带区的存在,其不匹配程度反映可拯救组织的大小[46][48],所以早期联合应用DWI与PWI可早期明确急性脑梗死诊断、确定缺血半暗带、动态观察损害面积的进展、判断预后,还可有利于

叶晓琳等

筛选溶栓可能受益的患者。每个人的侧支循环建立情况不一样,所以PWI联合DWI的应用,可发现超早期脑梗死半暗带,提高急性期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减少医生在溶栓治疗中对时间窗的依赖[49]。但是PWI注射入造影剂,对患者的肾脏功能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而且流程较费时,会影响溶栓时间窗[57]-[63]。

5. 脑侧支循环的药物干预

1) 尤瑞克林是国家一类新药,是从新鲜人尿中提取的一种糖蛋白,称为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将

激肽原转化为有活性的激肽和血管舒张素,激肽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激肽受体后,通过第二信使转导途径生成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在机体内产生生物学效应,从而起到舒张血管、促进侧支循环生成、抑制细胞凋亡和抑制氧化应激等[50][51]。有关尤瑞克林的许多临床疗效研究显示,尤瑞克林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显著改善作用[52][53]。

2) 丁苯酞是一种新型改善脑循环药物,其可通过解除微血管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TXA2的

合成等多个环节改善脑缺血性卒中后引起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54],国内相关的研究说明[55][56]丁苯酞可改善缺血性卒中后局部循环情况,进而缩小梗死面积,同时可减轻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对患者的预后及脑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效果。

6. 结语

侧支循环是缺血性卒中发生和转归的重要因素,不同的侧支循环的评估手段都有其优势及自身的局限性。有效地评估一二三级侧支循环,对于预测预后,指导急性期与恢复期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助于减轻脑组织损伤,减低卒中致残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全面系统地评估侧支循环情况后,怎样去改善并及早干预侧支循环仍处于研究阶段,目前如何有效开放二级侧支循环及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仍是缺血性卒中治疗的热点,仍有待更深入的探究。

基金项目

深圳市卫计委资助项目(201601015),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60422170522075)。

参考文献

[1]王忠诚. 中国六城市居民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85(1): 2.

[2]Anderson, C.S. (1995) A Population-Based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and Burden of Care Giving for Long-Term

Stroke Survivors. Stroke, 26, 843-84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61/01.STR.26.5.843

[3]国家八五课题组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综合性预防研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8, 32(增刊): 3.

[4]吴平. 中国城乡四社区人群脑卒中类型分布[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8, 32(增刊): 27.

[5]Jia, Q., Liu, L.P. and Wang, Y.J. (2010) Stroke in China.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37,

259-26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11/j.1440-1681.2009.05290.x

[6]Yeo, L., Paliwal, P., Teoh, H.L., et al. (2015) Assessment of Intracranial Collaterals on CT Angiography in Anterior

Circulation Acute Is Chemic Stroke.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36, 289-29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3174/ajnr.A4117

[7]Lebeskind, D.S. (2003) Collateral Circulation. Stroke, 34, 2279-228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61/01.STR.0000086465.41263.06

[8]饶明俐. 神经病学[M]. 第三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168.

[9]杜鹃, 赵红如. 脑侧支循环与缺血性卒中[J].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2, 20(9): 701-705.

[10]陈锋, 谭最. 血管生成与动脉生成[J].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5, 32(2): 64-67.

[11]吴江, 贾建平, 崔丽英, 等. 神经病学[M].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152-158.

叶晓琳等[12]Jung, S., Wiest, R., Gralla, J., et al. (2017) Relevance of the Cerebral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 ischaemic Stroke: Time

Is Brain, But Collaterals Set the Pace. Swiss Medical Weekly, 147, 14538.

[13]Kang, S.Y. and Kim, J.S. (2008)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 Stroke Mechanism and Clinical-Imaging Study in

100 Patients. Neurology, 70, 2386-239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212/01.wnl.0000314686.94007.d0

[14]Liebeskind, D.S., Cotsonis, G.A., Saver, J.L., et al. (2011) Collaterals Dramatically Alter Stroke Risk in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Annals of Neurology, 69, 963-97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002/ana.22354

[15]J Yeo, L.L., Paliwal, P., Low, A.F., et al. (2016) How Temporal Evolution of Intracranial Collaterals in Acute Stroke

Affects Clinical Outcomes. Neurology, 86, 434-44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212/WNL.0000000000002331

[16]Ungs, G.M., Slotboom, J., et al. (2013) Factors That Determine Penumbral Tissue Loss in Acute Ischaemic Stroke.

Brain, 136, 3554-3560.

[17]Bang, Y., Saver, J.L., Kim, S.J., et al. (2011) Collateral Flow Predicts Response to Endovascular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roke, 42, 693-69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61/STROKEAHA.110.595256

[18]Lee, K.Y., Latour, L.L., Luby, M., et al. (2009) Distal Hyperintense Vessels on FLAIR: An MRI Marker for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 Acute Stroke? Neurology, 72, 1134-1139.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212/01.wnl.0000345360.80382.69 [19]Berkhemer, O.A., Fransen, P.S.S., Beumer, D., et al. (2015) A Randomized Trial of Intraarterial Treatment for Acute

lschemic Strok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2, 11-20.

[20]van Laar, P.J., van der Grond, J., Bremmer, J.P., et al. (2008) Assessment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Extemal Carotid

Artery to Brain Perfusion in Patients with Intem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Stroke, 39, 3003-300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61/STROKEAHA.108.514265

[21]Henderson, R.D., Eliasziw, M., Fox, A.J., et al. (2000) 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

(NASCET) Group. Angiographically Defined Collateral Circulation and Risk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Stroke, 31, 128-132.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61/01.STR.31.1.128

[22]Kaufmann, T.J., Huston, J. 3rd, Mandrekar, J.N., et al. (2007) Complications of Diagnostic Cerebral Angiography:

Evaluation of 19,826 Consecutive Patients. Radiology, 243, 812-819.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48/radiol.2433060536 [23]Müller, M., Hermes, M., Brückmann, H., et al. (1995)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Evaluation of Collateral

Blood Flow in Patients with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Correlation with Cerebral Angiography.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16, 195-202.

[24]Li, L., Ke, Z., Tong, K.Y., et al. (2010) Evaluation of Cerebral Blood Flow Changes in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Rats

by Using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Ultrasound in Medicine & Biology, 36, 595-60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016/j.ultrasmedbio.2010.01.005

[25]Hoksbergen, A.W., Fulesdi, B., Legate, D.A., et al. (2000) Collate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Circle of Willis: Transcrani-

al Color-Coded Duplex Ultrasonography and Comparison with Postmortem Anatomy. Stroke, 31, 1346-1351.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61/01.STR.31.6.1346

[26]Gasparotti, R., Grassi, M., Mardighian, D., et al. (2009) Perfusion C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eated

with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Predictive Value of Infarct Core Size on Clinica Outcome.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30, 722-727.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3174/ajnr.A1439

[27]Kaschka, I.N., Kloska, S.P., Struffertt, et al. (2016) Clotburden and Collaterals in An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 Differ-

ences between Single-Phase CTA and Multi-Phase 4D-CTAUJ. Clinical Neuroradiology, 26, 309-31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007/s00062-014-0359-6

[28]赵婷婷, 李国忠, 钟镝, 陈洪苹. 脑侧支循环影像学评价研究进展[J]. 中国卒中杂志, 2018, 13: 516-520.

[29]Koga, M., Kimura, K., Minematsu, K., et al. (2002)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dings of Conventional and Contrasten

Hanced Transcranial Color-Coded Real-Time Sonography and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Basilar Artery Occlu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23, 568-571.

[30]Stolz, E., Mendes, I., Gerriets, T., et al. (2002) Assessment of Intracranial Collateral Flow by Transcranial Col-

or-Coded Duplex Sonography Using a Temporal and Frontal Axial Insonation Plane. Journal of Neuroimaging, 12, 136-143.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11/j.1552-6569.2002.tb00110.x

[31]Parsons, M.W., Pepper, E.M., Bateman, C.A., et al (2007) Indentification of the Penumbra and Infarct Core on Hyper-

acute Non-Contrast and Perfusion CT. Neurology, 68, 730-736.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212/01.wnl.0000256366.86353.ff [32]Calamante, F., Thomas, D.L., Pell, G.S., et al. 1999) Measuring Cerebral Blood Flow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

aging Techniques. 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 Metabolism, 19, 701-73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097/00004647-199907000-00001

[33]Chalela, J.A., Alosp, D.C., Gonzalez-Atavales, J.B., et al. (2000) Magnetic Resonance Perfusion Imaging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Using 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 L. Stroke, 31, 680-687.

叶晓琳等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61/01.STR.31.3.680

[34]Kamano, H., Yoshiura, T., Hiwatashi, A., et al. (2013) Arterial Spin Label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rebral Artery

Steno-Occlusive Disease: Correlation with 150-PET. Acta Radiologica, 54, 99-10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258/ar.2012.120450

[35]Sobesky, J., Zaro, W., Lehnhardt, F.G., et al. (2005) Dose the Mismatch Match the Penumbr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Early Ischemic Stroke. Stroke, 36, 980-98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61/01.STR.0000160751.79241.a3

[36]Rohl, L., Ostergaard, L., Simonsen, C.Z., et al. (2001) Viability Thresholds of Ischemic Penumbra of Hyperacute

Stroke Defined by Perfusion-Weighted MRI and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Stroke, 32, 1140-114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61/01.STR.32.5.1140

[37]王敏, 王宝军, 刘国荣, 李玮.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技术及其评价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的研究

进展[J]. 中国脑血管杂志, 2013, 10: 277-280.

[38]Haga, S., Morioka, T., Shimogawa, T., et al. (2016) Arterial Spin Labeling Per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with

Dual Postlabeling Delay: A Correlative Study with Acetazolamide Loading (123)I-Iodoamphetamine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25, 1-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016/j.jstrokecerebrovasdis.2015.08.025

[39]de Havenon, A., Haynor, D.R., Tirschwell, D.L., et al. (2017) Association of Collateral Blood Vessels Detected by Ar-

terial Spin Label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Neurological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 JAMA Neurology,

74, 453-458.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001/jamaneurol.2016.4491

[40]Guo, L., Zhang, Q., Ding, L., et al. (2014)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 Quantifies Cerebral Blood Flow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Chronic Lacunar Stroke. 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125,

229-236.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016/j.clineuro.2014.08.017

[41]Haller, S., Zaharchuk, G., Thomas, D.L., et al. (2016) Arterial Spin Labeling Perfusion of the Brain: Emerging Clinical

Applications. Radiology, 281, 337-356.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48/radiol.2016150789

[42]Yu, S., Liebeskind, D.S., Dua, S., et al. (2015) Postischemic Hyperperfusion on Arterial Spin Labeled Perfusion MRI

Is Linked to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in Stroke. 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 Metabolism, 35, 630-63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038/jcbfm.2014.238

[43]Wang, J., Alsop, D.C., Li, L., et al. (2002) Comparison of Quantitative Perfusion Imaging Using Arterial Spin Labe-

ling at 1.5 and 4.0 Tesla. 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 48, 242-254.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002/mrm.10211

[44]Dai, W., Garcia, D., de Bazelaire, C., et al. (2008) Continuous Flow-Driven Inversion for Arterial Spin Labeling Using

Pulsed Radio Frequency and Gradient Fields. 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 60, 1488-149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002/mrm.21790

[45]王素香, 王拥军, 朱明旺, 李伟, 牛松涛. 灌注及弥散磁共振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J]. 中华神经科杂

志, 2003, 36(2): 129-132.

[46]Ueda, T., Yuh, W.T. and Taoka, T. (1999)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erfusion and Diffusion MR Imaging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10, 305-30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002/(SICI)1522-2586(199909)10:3<305::AID-JMRI11>3.0.CO;2-1

[47]Neumann-Haefelin, T., Wittsack, H., Wenserski, F., et al. (1999) Diffusion and Perfusion-Weighted MRI. The

DWI/PWI Mismatch Region in Acute Stroke. Stroke, 30, 1591-1597.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61/01.STR.30.8.1591

[48]Beauchamp, N.J., Barker, P.B., Wang, P.Y., et al. (1999) Imaging of Acute Cerebral Ischemia. Radiology, 212,

307-324.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48/radiology.212.2.r99au16307

[49]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 (2000) Stroke—The First Hours, Guidelines for Acute Treatment. 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 Englewood, 1-16.

[50]Nagano, H., Suzki, T., Hayashi, M., et al. (1992) Effects of a Human Urinar Kininogenase (SK-527) on Cerebral Mi-

crocirculation after Glass Bead Induced Cerebral Embolism in Rabbits. In Vivo, 6, 497-502.

[51]Emanueli, C. and Madeddu, P. (2004) Angiogenesis Therapy with Human Tissue Kallikrein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Diseases. Archives des Maladies du C?ur et des Vaisseaux, 97, 679-687.

[52]丁德云, 吕传真, 丁美萍, 等. 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J]. 中华神经科杂

志, 2007, 40(5): 306-310.

[53]周沐科, 何俐, 孔双艳, 等. 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J]. 华西药学杂志, 2006, 21(4):

356-358.

[54]Liu, C.L., Liao, S.J., Zeng, J.S., et al. (2007) dl-3n-butylphthalide Pre-Stroke via Improvement of Cerebral Microves-

sels in RHRSP.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260, 106-113.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016/j.jns.2007.04.025

叶晓琳等[55]黄如训, 李常新, 陈立云, 等. 丁苯酞对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J]. 中国新药杂志, 2005,

14(8): 985-988.

[56]殷建瑞, 张波, 谭丽华, 等. 丁苯酞对缺血缺糖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VEGF和HFla表达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

理, 2011, 27(4): 643-647.

[57]王庆兵, 汪登斌. 含钆磁共振成像对比剂与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 6(5): 463-466.

[58]Broome, D.R., Girguis, M.S., Baron, P.W., et al. (2007) Gadodiamide-Associated 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

Why Radiologists Should Be Concerned.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188, 586-592.

[59]Grobner, T. (2006) Gadolinium-a Specific Trigg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phrogenic Fibrosing Dermopathy and

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21, 1104-1108.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093/ndt/gfk062

[60]Sadowski, E.A., Bennett, L.K., Chan, M.R., et al. (2007) 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 Risk Factors and Incidence

Estimation. Radiology, 243, 148-157.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48/radiol.2431062144

[61]Marckmann, P., Skov, L., Rossen, K., et al. (2006) Nephrogenic System Icfibrosis: Suspected Causative Role of Ga-

dodiamide Used for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Journal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17, 2359-2362.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681/ASN.2006060601

[62]Evenepoel, P., Zeegers, M., Segaert, S., et al. (2004) NephIrogenic Fibrosing Dermopathy: A Novel, Disabling Dis-

order in Patients with Renal Failure.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19, 469-473.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093/ndt/gfg506

[63]Kuo, P.H., Kanal, E., Abu-Alfa, A.K., et al. (2007) Gadolinium-Based MR Contrast Agents and 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 Radiology, 242, 647-649.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148/radiol.2423061640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1-8712,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cm@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

2020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答案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风险评估量表常用的有哪些() A .ABCD评分系统 B .Essen量表 C .SPI-II量表 D .以上都是 2 . (单选题)随着Essen量表评分增高,卒中复发风险增加,Essen 量表评分大于几分的患者,年卒中复发风险>4%() A .≥3分 B .≥4分 C .≥5分 D .≥6分

3 . (单选题)建议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后多长时间内服用阿司匹林() A .24~48 h B .48~72 h C .72~96 h D .96~120 h 4 . (单选题)轻型卒中(NIHSS评分≤3分)患者起病24h内,应尽早给予何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21d() A .阿司匹林 B .氯吡格雷 C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 D .以上都不是 5 . (单选题)2014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指出哪种抗血小板药物可作为长期二级预防一线用药() A .阿司匹林

B .氯吡格雷 C .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D .以上都不是 6 . (单选题)对于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轻型卒中及高危TIA患者,在发病多长时间内启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A .12h B .24h C .36h D .48h 7 . (单选题)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症处理选择哪些药物() A .PPI B .H2受体拮抗剂 C .黏膜保护剂 D .以上都是

8 . (单选题)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先评估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以下哪项是常见的危险因素() A .消化道溃疡及并发症病史 B .消化道出血史 C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联合抗凝治疗 D .以上都是 9 . (单选题)《2019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哪个年龄段可以考虑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d) 进行一级预防() A .40-50岁 B .40-60岁 C .40-70岁 D .40-80 10 . (单选题)不建议下列哪些人群服用阿司匹林进行ASCVD 的一级预防() A .年龄>70 岁或<40 岁的人群

《缺血性卒中脑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指南(2017)》要点

《缺血性卒中脑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指南(2017)》要点缺血性卒中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随着急性期血管再通治 疗,尤其是血管内治疗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发展,亟须建立个体化评估以指导决策,改善临床结局。前期研究显示,建立并促进良好的脑侧支循环可提高急性血管再通治疗获益率、降低出血转化的风险,同时 也会显著降低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减少脑梗死病灶的数量和体积。全面而准确地评估脑侧支循环的结构和功能是制定卒中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之一。目前,侧支循环的评估与干预已成为国内外脑血管病领域的关注焦点和研究热点,公布了各种侧支功能评估方案、标准以及干预措施的新概念和研究结果。 一、概述 侧支是指连接邻近大血管的分支血管结构,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侧支血管的主要作用为改变血流路径,对闭塞血管供血区提供血流灌注。脑侧支循环是指当大脑的供血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血流通过其他血管(侧支或新形成的血管吻合)到达缺血区,从而使缺血组织得到不同程度的灌注代偿。动脉-动脉或静脉-静脉之间均可通过吻合形成侧支循环,从而使缺血组织得到不同程度灌注代偿。 侧支循环决定了缺血半暗带、梗死体积大小、脑缺血的时程、严重程度以及血管闭塞后是否发生卒中,是卒中异质性的主要原因,认识及评估侧支循环有助于确立临床决策及判断预后。按照不同血流代偿途径,脑侧支循环可以分成三级循环途径。一级侧支循环指通过Willis环的血流代偿;二级侧支循环指通过眼动脉、软脑膜吻合支及其他相对较小的侧支与侧支吻合支之间实现的血流代偿;三级侧支循环属于新生血管即毛细血管,部分病例在缺血后一段时间才可形成。 二、侧支循环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及分级标准 (一)结构学评估 结构学评估方法包括:经颅多普勒(TCD)、经颅彩色双功能超声(TCCS/TCCD);基于CT血管成像(CTA)的评估方法,包括CTA原始图像(CTA-SI)、CTA多平面重建图像(MPR)、CTA最大密度投影图像(MIP)、非时变CTA技术(TI-CTA)、三相CT灌注、多时相CTA/动态CTA、CTA静脉期成像等;基于MRA 的评估方法,包括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定量磁共振血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 二、一般处理 目前这部分的相关高等级研究证据较少,共识性推荐意见如下: (一)呼吸与吸氧 (1)必要时吸氧,应维持氧饱和度>94%。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予气道支持(气管插管或切开)及辅助呼吸。(2)无低氧血症的患者不需常规吸氧。 (二)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 脑梗死后24 h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病情,有条件时进行持续心电监护24 h或以上,以便早期发现阵发性心房纤颤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避免或慎用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 (三)体温控制 (1)对体温升高的患者应寻找和处理发热原因,如存在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2)对体温>38 ℃的患者应给予退热措施。 (四)血压控制 1.高血压: 约70%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15,16],原因主要包括:病前存在高血压、疼痛、恶心呕吐、颅内压增高、意识模糊、焦虑、卒中后应激状态等。多数患者在卒中后24 h内血压自发降低。病情稳定而无颅内高压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24 h后血压水平基本可反映其病前水平[17]。目前关于卒中后早期是否应该立即降压、降压目标值、卒中后何时开始恢复原用降压药及降压药

物的选择等问题尚缺乏充分的可靠研究证据。国内研究显示,入院后约1.4%的患者收缩压≥220 mm Hg(1 mmHg=0.133 kPa),5.6%的患者舒张压≥120 mm Hg[17]。近期发表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降压试验(The China Antihypertensive Trial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CATIS),观察了4 071例48 h内发病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入院24 h后)患者接受强化降压治疗对14 d内、出院时及3个月的死亡和严重残疾的影响,结果提示强化降压组无明显获益,但可能是安全的[18]。 2.卒中后低血压: 卒中后低血压很少见,原因有主动脉夹层、血容量减少以及心输出量减少等。应积极查明原因,给予相应处理。 推荐意见:(1)准备溶栓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00 mmHg。(2)缺血性脑卒中后24 h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应先处理紧张焦虑、疼痛、恶心呕吐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200 mmHg 或舒张压≥110 mm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的患者,可予降压治疗,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可选用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静脉药物,避免使用引起血压急剧下降的药物。(3)卒中后若病情稳定,血压持续≥140 mmHg/90 mmHg,无禁忌证,可于起病数天后恢复使用发病前服用的降压药物或开始启动降压治疗[19]。(4)卒中后低血压的患者应积极寻找和处理原因,必要时可采用扩容升压措施。可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纠正低血容量,处理可能引起心输出量减少的心脏问题。 (五)血糖 1.高血糖: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最新综述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2014最新综述 在英国,平均每年有150,000个人患缺血性卒中,其中大约有20—25%(具体范围为17—40%)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即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的脑组织,包括脑干、小脑、中脑、丘脑、部分颞叶和枕叶皮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可以预防残疾和挽救生命,但与其他类型的缺血性卒中相比,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相对较难诊断,且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迟诊或误诊均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当急性期治疗或二级预防措施没能及时实施,则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死亡或严重残疾。 据可靠资料显示,澳大利亚后循环脑梗塞的发病率为18/100000人/年(95%置信区间为10/100000—26/100000)。患者有后循环TIA发作史或其他短暂的脑干缺血症状,尤其反复发生,提示即将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时,应尽快寻求合理治疗。针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寻求新的急性治疗方案和预防策略是当前最热门也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综述旨在揭示正确诊断并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包括鉴别后循环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要点: 1、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通常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25%。 2、后循环TIA常表现为短暂或轻微的脑干缺血症状,较前循环缺血难诊断。 3、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相比,后循环缺血性卒中难以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对患者及时进行评估并实施溶栓治疗。 4、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高于前循环脑卒中,尤其是伴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其复发率增加三倍。 5、伴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需尽快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6、基底动脉闭塞患者常伴较高的死亡率或严重致残率,当血供不能恢复时尤甚;如果患者出现急性昏迷、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四肢瘫痪、瞳孔和眼球运动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向卒中专家寻求治疗。 一、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定义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是因椎管狭窄、原位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闭塞后引起后循环动脉局部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后循环动脉系统包括颈部椎动脉,颅内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侧支循环研究进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侧支循环;综述中图分类号:R7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238(2014)09-926-05 DOI :10.3969/j.issn.1006-2238.2014.09.065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侧支循环研究进展 姚德斌综述,万慧审校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南昌330006)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存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其中约60%-80%[1]为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为常见病因。颅内、外 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可出现脑梗死、TIA 或者无症状脑梗,但由于侧支循环的存在,梗死是否出现、梗死面积的大小以及临床症状的轻重及临床预后的转归都有很大的区别,急性脑卒中时侧支循环的建立对改善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恢复神经功能、治疗方案的个性化选择、临床预后的评估及其减少卒中复发都有重大意义。 1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现状 1.1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理生理改变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复杂多样,病因不同,急性期治疗措施、二级预防的方法、预后的评估都有很大差异性。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是Adams 等[2]提出的经典TOAST 病因分型。TOAST 分型标准分为: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⑵心源性栓塞型;⑶小动脉闭塞型;⑷其他明确病因型;⑸不明病因型。2011年高山[3]提出了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也就是CISS 分型,其主要根据影像学结果对各亚型特别是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进行了分型,将病因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源性卒中、穿支动脉疾病、其他病因和病因不明这5种类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为常见原因。 基于CISS [3]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又分为4种亚型,包括穿支动脉闭塞、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及混合型机制。穿支动脉的闭塞主要以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最常见,动脉到动脉的栓塞主要是动脉易损斑块脱落随血液流动栓塞远端动脉,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主要是颅内大动脉或颈部 动脉明显狭窄,伴微栓子或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当上述机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生时,缺血脑组织中心区已坏死,坏死周边存在一个缺血边缘区,这一区域内神经元处于电衰竭状态,称为缺血半暗带,此时如能恢复血供,神经元细胞功能仍然可恢复正常,若缺血继续加重,细胞进入膜衰竭,细胞膜上Na +-K +-ATP 泵和线粒体功能衰竭,钙和水流入细胞内,细胞内钙超载,血脑屏障破坏,血管通透性均增加,形成血管源性水肿,成为梗死扩大部分。在缺血半暗带外周还存在一个区域为损伤反应区[4],或者称相对缺血区(过渡区),即广义的半暗带或慢性半暗带,从缺血10h 至14d 持续存在于病灶边缘。脑梗死的治疗主要是恢复缺血半暗带血供。 1.2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治疗主要的措施迄今为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都是非常有限的,目前唯一证明有效的措施就是溶栓治疗(动静脉)。但治疗的时间窗非常窄,一般在3h 以内,原则上不应超过6h ,有其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且有缺血-再灌注损伤风险;其它途径是改善血液流变学,如抗血小板、抗凝、降纤脑保护等。近年来,侧支循环作为改善脑血流灌注的一条新途径,可以使缺血区周边的正常血管血流灌注到缺血区,不依赖于已狭窄或栓塞血管血流,从而增加脑缺血区血液循环的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提高微循环的缺血耐受,减轻微循环障碍,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与致残率,改善预后,降低复发风险。2 脑侧支循环 2.1 概念侧支是指连接邻近树状动脉群的动脉血管结构,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通过改变血流路径而达到对闭塞血管供血区提供逆向血流灌注的作用。脑侧支循环是指当大脑的供血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血流通过其他血管(侧支或新形成的血管吻合)到达缺血区,从而使缺血组织得到不同程 ·综述与讲座·

脑卒中的筛查和预防

第三节脑卒中的筛查和预防 一、脑卒中的定义 脑卒中是脑中风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二、临床表现及分类 以突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非常复杂,可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类。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其它心脏疾病、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不合理饮食和营养过剩、饮酒过量、缺乏体力活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绝经后激素治疗、口服避孕药、肥胖等;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低出生体重、种族、遗传因素(家族史等)。 四、脑卒中筛查 (一)筛查标准 脑卒中筛查的人群为既往有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者或者40岁以上脑卒中风险评估≧3分的高危人群。 脑卒中风险评估包括以下8项: 1. 高血压病史(≧140/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 2. 房颤和心瓣膜病; 3. 吸烟; 4. 血脂异常或未知; 5. 糖尿病; 6. 很少进行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时每周≧3次、每次≧30min、

持续时间超过年。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可视为有体育活动); 7. 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kg/m2); 8. 有卒中家族史。 注:每一项得1分。 (二)筛查与干预流程 脑卒中筛查与干预的流程是根据卒中的危险因素,按照规范的标准将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出来,并针对可干预危险因素给予适宜性技术的治疗和严格的健康教育,预防卒中的发生或复发;对于非卒中高危人群,通过进行合理的健康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防止卒中危险因素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卒中发生率。附:脑卒中筛查与干预流程(三)筛查方法与步骤 1、医师接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 重点询问有无脑卒中或TIA的症状,既往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史、吸烟饮酒史、饮食生活习惯、家族性心脑血管病史等,测身高、体重、腹围、双上肢血压、听血管杂音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等。 2、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史体征或既往有异常指标需进一步检查者,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四项、血液免疫检查等。 3、脑、颈血管超声 脑、颈血管超声是卒中筛查、术中监测、术后随访的最基本、最便捷的无创性检查,包括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4、CT脑血管造影(CTA)或MR脑血管造影(MRA) 高度怀疑为脑血管病或血管超声检查提示有脑、颈血管病变时,为辅助诊断及进一步评估病变程度,可行CTA或MRA检查。

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8, 8(10), 1000-1007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journal/ac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10.12677/acm.2018.810167 Evaluation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 Ischemic Stroke Xiaolin Ye1,2, Hui Zhang1,2, Liangyu Zou1,2* 1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Shenzhen Guangdong 2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Guangdong Received: Dec. 3rd, 2018; accepted: Dec. 18th, 2018; published: Dec. 26th, 2018 Abstract Ischemic stroke is nowadays a common disease threatening people’s lives with high disability, high recurrence and high mortality. Recent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the discrepancy of clinical outcomes from ischemic stroke depends mainly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which is fundamental to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and has prognostic effect on outcomes of the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The present article reviewed the latest researches about the methods of evaluation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Keywords Collateral Circulation, Evaluation, Ischemic Stroke 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评估 叶晓琳1,2,张慧1,2,邹良玉1,2* 1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2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深圳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3日;录用日期:2018年12月18日;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6日 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是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近年来研究发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疗效存在很大差异,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侧支循环的形成*通讯作者。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估量表使用专家共识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估量表使用专家共识 脑卒中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疾病负担重,已跃升为我国国民死因首位。在目前有效特异性治疗手段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早期预防是减少脑卒中疾病负担的最佳途径。风险评估是识别脑卒中发生、复发的高危人群,明确预防重点的有效工具,对脑卒中一、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已有了一些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复发风险的评估工具,但面对多种工具临床应该怎样选用尚缺乏规范化的推荐意见。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脑血管病学组组织专家全面查阅国内外文献、多次反复讨论后对常用风险评估工具的选择达成共识性推荐意见如下,以便于临床应用。 一、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风险评估量表 1. 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Framingham Stroke Profile,表1):弗明汉卒中量表是最早提出并得以广泛应用的简易卒中风险评估工具,由Wolf 等于1991年首先在弗明汉研究中提出,研究人群主要为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弗明汉小镇的居民,研究筛选出年龄、收缩压、降压治疗、糖尿病史、吸烟、心血管病病史、心房颤动史及心电图诊断的左心室肥厚等预测因子并赋予分值权重,建立了风险评分值与卒中发病率的数学模型,预测未来10年卒中发病风险。由于血压水平受药物治疗的影响较大,D’Agostino 等根据接受降压治疗前后收缩压水平,对该风险积分规则进行调整后,建立了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进一步提高了模型对卒中发病风险的预测能

力。国内验证显示该量表能较好预测卒中发病风险[曲线下面积(AUC):男性0.726;女性0.656],但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研究人群的实际卒中发病率,同时由于量表中缺乏一些重要的卒中预测因素,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国内学者也建立了一些基于国人数据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评 估量表,但未获广泛应用。2011年美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建议对每一例具有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的个体使用风险评估量表(如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进行卒中风险评估。 2. 汇集队列方程(Pooled Cohort Equations,表2):汇集队列方程运用在线计算器或手机软件 (https://www.360docs.net/doc/4e7938430.html,/cvriskcalculator)评估个体未来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发生风险(致死性及非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及脑卒中)。汇集队列方程的建模数据来源于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的多项大型队列研究(ARIC研究、CARDIA研究、Framingham研究等),模型包括性别、年龄、种族、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收缩压、是否接受抗高血压治疗、糖尿病、吸烟等项目。结果显示该模型能较好预测未来10年ASCVD的发生风险(AUC:男性0.713,女性0.818)。2014年美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建议使用汇集队列方程计算未来10年ASCVD发生风险,对风险超过10%的高危人群建议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卒中的发生。2014年美国胆固醇治疗指南推荐可使用该工具评估未来10年ASCVD发生风险,用于指导他汀治疗的启动时机及治疗强度,如对不伴临床ASCVD及糖尿病,且低密度脂蛋

青年人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分析

青年人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分析 目的通过不同年龄分层和性别分组探讨青年人后循环缺血的病因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所有诊断均由头颅CT或MRI证实)患者243例作为研究对象,都进行了心脏检查、颅内外血管检查以及其他相关病因学检查。并排除其它方面病理因素的干扰。将患者按性别、年龄分组,比较病因在不同组别中的差异,从而分析青年人后循环缺血的病因。结果后循环缺血患者中,女性患者心源性栓塞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原因的脑梗死在18~25岁及26~35岁中的分布要高于36~4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后循环梗死86例(35.4%),所占比例高于以往研究的10~20%。结论青年人缺血性梗死患者中,后循环所占比例相对更高;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仍是青年人后循环梗死的常见病因;年龄<35岁的青年后循环梗死患者病因相对复杂,应重视动脉夹层的相关检查;心源性栓塞的患者女性多见,且应注意经食道超声等检查明确有无PFO。 标签:青年人;后循环;缺血;病因 脑血管病的特点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高,2008年卫生部公布了在所有致死性因素中,脑卒中致死率是最高的。中国、蒙古和俄罗斯在内的远东地区,以及非洲[1]是全球脑卒中致死率最高的两个地区。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脑卒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负担和影响[2-3]。尽早发现青年人卒中相关的病因苗头,给予青年卒中患者的高危因素教育,积极的预防及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患者243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45岁;纳入标准:发病至就诊的时间≤14天;缺血性卒中(所有诊断均由头颅CT和/或MRI证实);均进行了颅内外血管检查、心脏检查以及其他病因学检查。排除标准:(1)因资料不全而难以给出病因学诊断的患者;(2)肺、肾、肝脏衰竭患者。 1.2 TOAST病因分型方法 1.2.1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指颈部大动脉或颅底较大动脉(包括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和后动脉主干)粥样硬化病变,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或动脉-动脉栓塞引起的脑梗死。 1.2.2 心源性栓塞型

(完整word版)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风险评估表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风险评估表 (适用住院和门诊筛查) <现场调查纸质版> 一、档案信息 二、初筛信息

三、复筛信息 四、近2周用药信息

五、体格检查信息 六、实验室检验信息 七、检查信息

八、mRS评分(改良Rankin 量表,仅脑卒中患者需要填写)

他们继续往前走。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 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过来了。 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到: “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一个笑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 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任何风都抹不去的。” 朋友之间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有摩擦,也会因为这些摩擦产生误会,以至于成为陌路。 友情的深浅,不仅在于朋友对你的才能钦佩到什么程度,更在于他对你的弱点容忍到什么程度。 学会将伤害丢在风里,将感动铭记心底,才可以让我们的友谊历久弥新! 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时的舒解剂; 是我们压力时的流泻口,是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

是我们犹豫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大家都要牢记的: “切不可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宽容一点,对自己也是对朋友。”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他们继续往前走。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 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过来了。 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到: “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一个笑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 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任何风都抹不去的。” 朋友之间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有摩擦,也会因为这些摩擦产生误会,以至于成为陌路。 友情的深浅,不仅在于朋友对你的才能钦佩到什么程度,更在于他对你的弱点容忍到什么程度。 学会将伤害丢在风里,将感动铭记心底,才可以让我们的友谊历久弥新! 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时的舒解剂; 是我们压力时的流泻口,是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 是我们犹豫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大家都要牢记的: “切不可苛求朋友给你同样的回报,宽容一点,对自己也是对朋友。”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缺血性脑卒中与侧支循环

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与侧支循环 王雁,孙晓明,张晨 中图分类号 R 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1648(2011)02-0158-02作者单位: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王雁,张晨);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孙晓明) 通讯作者:王雁 脑卒中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是首位致残因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卒中的70%以上。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其狭窄程度越重脑梗死发病的风险就越大[1]。侧支循环不仅可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甚至可以减轻脑梗死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挽救缺血半暗带,有效防止溶栓并发症的发生[2]。软脑膜动脉开放与否甚至可以作为预测溶栓效果的指标,此外神经保护剂是否能发挥作用也与侧支循环密切相关[3]。因此,侧支代偿是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途径。现就有关侧支循环代偿的研究综述如下。1 侧支循环代偿的途径 机体存在强大的内源性抗脑缺血的功能 脑储备能力 [4] ,指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脑血管通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的代偿性扩张或收缩、脑血流量的调节、脑血管侧支循环开放等维持稳定的脑血流能力,包括脑结构储备、脑血流储备、脑功能储备以及脑代谢储备。其中,脑结构储备即侧支储备,主要包含了3个层次的代偿途径。 1.1 初级侧支代偿 W illi s 环是脑部血液循环主要的潜在侧支循环代偿装置,使左右大脑半球及前后循环的血流能相互沟通。正常情况下,前交通动脉(A Co A )和后交通动脉(PCoA )不开放,一旦某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70%)或闭塞,血流量明显减少导致灌注压下降时,ACoA 和(或)PCoA 开放,向病变侧提供代偿血流,可以减轻或避免狭窄血管供血区的缺血或梗死。这一代偿途径在缺血早期发挥作用并作为主要的代偿途径,成为初级侧支代偿。 1.2 次级侧支代偿 当W illis 环的代偿不能满足供血需求时,次级代偿通路开始发挥作用。眼动脉是次级侧支代偿的重要通路,沟通了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如果颈内动脉在眼动脉发出之前出现慢性的严重狭窄或闭塞,颈外动脉血流就会经眼动脉逆流供应颈内动脉。大脑血管皮质支的末梢在软脑膜内形成弥漫的血管网,彼此沟通,即构成了次级侧支代偿另一通路 软脑膜吻合支,特别是大脑前动脉(ACA )与大脑中动脉(M CA )间的吻合血管数量最多。M CA 严重狭窄或闭塞后,ACA 与M CA 之间软脑膜吻合血管的直径增大,来自颈内动脉终末端的血流从ACA 通过软脑膜吻合血管进入M CA 供血区。吕达平等[5,6]提出软脑膜支吻合是最常见的侧支代偿途径。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侧支代偿途径如枕动脉沟通椎动脉与颈外动脉、脉络膜前动脉与脉络膜后动脉间的吻合、颈内动脉系统的鼓支和颈外动脉系统的上颌动脉间的吻合等 [7-9] 。 1.3 最后的侧支代偿 新生血管 当次级代偿仍不能满足供血需求时,新生血管就成为最终的侧支代偿。这也是目前侧支代偿研究的热点。W e i 等[10]发现,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期,侧支动脉急性扩张30d 之后,血管的内径可扩展至原来的2倍,长度增加,而且可以看到大量的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有助于血流的恢复,从而保证了神经功能的恢复。K rup i nski 等[11]研究证明,梗死区脑组织的血管比对侧正常脑组织明显增加,且缺血半暗带的微血管密度与患者的生存率密切相关。因此,新生血管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动物实验[12]证据表明,动脉狭窄或闭塞使得血流动力学发生了变化,血管剪切力改变及缺氧是血管再生主要的触发因素。血管再生的过程包括内皮细胞的活化,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细胞外基质降解,内皮细胞迁移、增殖,管腔形成及平滑肌细胞分裂、增殖等众多复杂的过程[13]。以下介绍几种重要的调节血管再生的分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GF ):是多功能的细胞生长因子,是血管再生的关键因素。低氧是诱导V EGF 表达的最重要因素,其生物学活性主要有两种,即促进血管生成和诱导血管通透性增加。研究[14]还发现,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也起一定的作用。此外,VEGF 可诱导趋化的巨噬细胞释放血管生长因子,间接促进血管生成。VEGF 低表达大鼠在围产期出现侧支血管的退化,成年后侧支代偿功能差,结扎大脑中动脉其梗死面积是VEG F 高表达大鼠的2倍;这就说明VEG F 可促进先天的侧支血管形成[15]。Y ano 等[16]也证明连续低剂量的释放V EGF 有神经保护作用和促进血管生成作用。(2)N otch 家族受体及其配体:如果所有的内皮细胞对刺激血管再生的因素都起反应,那么血管网就成为杂乱无章的一团,对组织的血供就发生了混乱。为阻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只有某些特定的内皮细胞会启动血管的再生,这些细胞就叫做 端细胞 。在鼠胚胎发育过程中,端细胞的选择主要依赖于N otch 家族受体和其跨膜配体DLL4[17]。DLL 4激活N otch 受体,后者通过限制内皮细胞的活化程度从而限制了端细胞的数量[18,19]。在大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敲除D LL 4基因就会导致严重的血管发育障碍,从而引起胚胎的死亡[20]。N otch/DLL4选择端细胞的作用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 (VEGFA )的作用密切相关[21],在众多与血管新生有关的研究中,因基因的缺乏导致血管系统发育障碍引起胚胎死亡的只有DLL 4和VEGFA 。(3)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 )家族:血管新生过程中管壁的生成是重要的一步。血管壁主要由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组成,其生成障碍会导致血管膨胀及通透性增加,使组织水肿。而在管壁形成过程中PDGFB 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血管再生过程中,内皮 158 J C li n Neu ro,l Ap ril 2011,V o.l 24,No .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脑屏障破坏的评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脑屏障破坏的评估 导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血脑屏障迅速被破坏,可能是临床结局恶化的先兆。Stroke杂志上的一篇综述[Stroke 2015 Nov]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BBB破坏的机制及评估的临床应用进行了阐述。 本文将对综述中人体血脑屏障破坏的评估方法及临床应用 部分内容进行整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造成的社会负担在逐渐增大。最新的研究显示,机械性取栓对AIS可获益,而尽管在过去的20年产生了巨大的科研支出,自从1996年开始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以来一直没有新的药物出现。 最近,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在AI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成为新治疗方法的焦点。AIS发病后,血脑屏障迅速被破坏,并持续数天,从AIS急性期至亚急性早期。血脑屏障的破坏可以通过BBB通透性的增加进行定量评估。在AIS情况下,BBB的破坏被认为是临床结局恶化的先兆,如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后者指缺血性脑组织内发生出血。本研究试图阐述AIS后BBB破坏的机制,并开发治疗措施以改善BBB破坏的临床结局。 虽然BBB破坏的研究曾经可能存在技术上的困难,目前有

许多较容易地评估动物和人体BBB破坏的方法。认识到BBB 破坏评估方法的特异性和局限性对于设计有效的研究和评 估文献是非常必要的。 人体BBB破坏评估 只有少数一些方法可以安全地应用于AIS临床管理。下面这些方面,既适合应用于临床,也用于临床前试验,使他们备受临床前转化研究设计的青睐。 MRI评估BBB破坏 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成像方法/工具,通过检测静脉注射低分子量造影剂外渗评估BBB破坏。判断大脑结构影像中是否存在造影剂外渗是定性评估BBB破坏最简单的形式。动态对比增强(DCE)MRI或CT与合适的药代动力学模型结合,可以对全脑BBB破坏的区域进行定量和定位。 DCE-MRI通常在增强扫描后重复采集大脑T1加权成像。下图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MRI检查。患者在卒中发作后2.2小时接受基线MRI扫描,DWI(图A)示右侧大脑皮质下梗死。这个时间点的渗透扫描(图B)显示梗死面积内(每分钟1.15mL/100g)血脑屏障通透性较对侧区域增加(每分钟0.83mL/100g)。卒中发作后33h的后续T1WI扫描(图C)显示梗死区域内出现出血性转化。假设MR信号强度作为时间函数SI(t)与对比剂浓度作为时间函数(Ct(t))之间呈线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制定了后循环缺血共识,主要介绍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等。 一: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定义和意义 后循环(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不部分颞叶及脊髓。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1: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e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有颅外段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是由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carotid insufficiency)。将此概念引申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的概念。可见,经典的VBI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是指后循环的TIA,病因上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 随着对脑缺血的基础和临床认识的提高,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也不再被使用。 然而,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VBI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将头晕/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VBI、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原因,更有将VBI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相对缺血状态”。这些情况在我国

framingham脑卒中危险分层表

表1—男性“10年中风风险”自测表 “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年龄因素 年龄分数 20-34 -9 35-39 -4 40-44 0 45-49 3 50-54 6 55-59 8 60-64 10 65-69 11 70-74 12 75-79 13 “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年龄因素和整体胆固醇水平 整体胆固醇水 平 年龄 20-39 年龄 40-49 年龄 50-59 年龄 60-69 年龄 70-79 ≤4.140 0 0 0 0 4.15- 5.19 4 3 2 1 0 5.2- 6.19 7 5 3 1 0 6.2- 7.2 9 6 4 2 1 ≥7.2111 8 5 3 1 “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年龄因素和吸烟状况 年龄20-39 年龄40-49 年龄50-59 年龄60-69 年龄70-79 不吸烟0 0 0 0 0 吸烟8 5 3 1 1

“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好的胆固醇水平(HDL) 好的胆固醇水平(HDL) 分数 ≥1.55-1 1.30-1.54 0 1.04-1.29 1 <1.04 2 “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血压的上压指数(Systolic BP)和治疗情况 血压的上压指数无治疗有治疗 <120 0 0 120-129 0 1 130-139 1 2 140-159 1 2 160+ 2 3 FPS总分与10年内风险 总分10年内风险 < 0 <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2% 6 2% 7 3% 8 4% 9 5% 10 6% 11 8% 12 10% 13 12% 14 16% 15 20%

专家共识--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知识讲解

专家共识--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

专家共识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 目前国内对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关注度及其临床意义理解不足,在评估方法、标准和干预措施上也缺乏统一的认识。为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部分脑血管病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就上述核心问题达成共识,以期促进国内同行对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的关注及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 评估类型 1 预后评估接受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研究显示,Willis环结构完整者更容易获得早期神经功能的改善和3个月的生活自理的机会,是3个月较好的功能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2.32,P =0.01],而软脑膜侧枝代偿较好的患者接受溶栓后有更好的疗效。对于颅内或颈部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显示有侧支循环者的预后明显优于无侧支循环者。华法林和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颅内狭窄疾病(Warfarin-Aspirin Symptomatic Intracran ia l Dis eas e,WASID)研究资料也发现,侧支循环的程度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供血

区内发生卒中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在急性前循环闭塞的患者中,侧支循环[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评价的区域软脑膜评分(regional Leptomen ingeal Score,rLMC)]与 90d功能预后密切相关,侧支循环越好,临床结局越好。 2 疗效评估在评估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面,Bang等发现DSA显示的侧支循环的程度可帮助进行血管内治疗决策。在222例接受血管内治疗[包括动脉内溶栓和(或)机械取栓]的急性脑缺血患者中,治疗前侧支循环非常好、较好、较差[神经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and Therapeutic Neuroradiology/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ASITN/SIR)侧枝血流分级评分分别为4分,2~3分,0~1分]的患者中,血管再通率分别为41.5%、25.2%和 14.1%。而且,血管再通后,侧支循环较差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梗死体积的扩大。Marc等运用基于CTA的软脑膜侧支评分对61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估,发现具有较好的软脑膜侧支循环的患者接受动脉内治疗的时间窗可适当延长。

2021年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治疗(全文)

2021年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治疗(全文) 后循环缺血(PCI)约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20–25%,年发病率为18/100000,是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影像仍是卒中诊断的基石,影像技术的进展为急性卒中的诊断提供重要的诊断和预后信息。本部分将重点讨论当前可用的不同治疗选择。 急性PC卒中的管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和PCI的急性治疗非常相似,包括静脉内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IV rtPA)和血管内治疗。 静脉溶栓 IV rtP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多项随机对照试验(RCT)中进行了评估,如NINDS、ECASS、ECASS II和ATLANTIS。随后的SITS-MOST、ECASIII和IST 3,分别探索了3h、4.5h和6 h治疗时间窗的疗效。但是,有关PCI IV溶栓治疗的数据比ACI少。实际上,个案研究表明,PCI患者的入院至溶栓时间比AC卒中的要长。一些研究发现,PCI患者一般入院较晚,入院时平均NIHSS得分较

低,而平均GCS得分较高,这也是PCI患者较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原因。 在PC梗死中,BA闭塞(BAO)是一种神经系统紧急情况,如果不进行治疗,其病死率会超过80%。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血管造影评估进行的一些试验显示接受静脉内rtPA治疗的BAO患者的再通率和功能结局正逐步得到改善。芬兰的单中心连续静脉溶栓治疗系列研究显示再通率为65%,116例患者中有30例(26%)显示良好的3个月结局(mRS 0–2)。 Strbian等人的研究中,184例经血管造影证实为BAO的患者,给予IV溶栓然后全剂量肝素治疗,基线无广泛梗死(pc-ASPECT≥8)的患者有50%预后较好。另一项研究显示血栓长度与BAO再通成功独立相关。但该研究也显示,即使血栓长度在20至30 mm之间,BAO再通的可能性也为30%至50%。 最后,在用低剂量静脉注射rtPA(0.6 mg/kg)治疗的BAO患者中也显示出较高的再通率(78%)和良好的预后(44%的患者在3个月时达到功能独立)。 急性血管内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