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部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二、非选择题6.(16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方式进入胞内,Ca2+与共同作用,使C酶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4)图中内容从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7.(18分)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今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因此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1)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发育而来.②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③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表现相应的基因型.(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③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将得到的植株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8.(16分)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写出三类).(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中枢,引起发热.(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性清除,从而使该物种得以.(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实验结果(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1疟原虫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2加入青蒿素603仓鼠细胞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4加入青蒿素97①1、2组结果表明;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考点】4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专题】33:归纳推理;51E:有丝分裂.【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全国卷2,附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全国卷2一、选择题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答案】D【考点定位】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细胞的特征图像【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明确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及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对MI后期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理解、对等位基因概念的准确掌握。
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答案】C【考点定位】病毒的分类、遗传物质、生活方式、增殖过程【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并掌握赫尔希和蔡斯获得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方法。
本题比较容易。
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答案】C【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DNA复制,所以也有参与DNA合成的酶,A错误;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既能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也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只要给于适宜的温度和pH,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酶仍然有催化活性,B错误;向某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无机盐溶液后,可以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盐析,可在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加浓(NH4)2SO4使蛋白质凝聚沉淀,C正确;酶在低温环境中保存,D错误。
【考点定位】酶【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对盐析的理解,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原理是物质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最新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3.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4.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 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5.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I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29.(16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
2017北京高考生物试卷和参考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3.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4.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5.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I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
(精校版)201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综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北京卷,解析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生物部分1. 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参考答案】D考点:组成细胞的分子、物质跨膜、细胞分裂2. 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A.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 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 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 需要酶的催化【参考答案】D【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生成ATP,由此推知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菌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A错误。
无氧呼吸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
ADP+Pi+能量−→−酶ATP;C错误,D正确。
答案选D。
考点:ATP3.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 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 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 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 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 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参考答案】A考点:生物多样性、种群特征、群落、生物进化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参考答案】B【解析】长时间奔跑,血糖含量降低,需要肝糖原不断分解来补充血糖;A正确。
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分泌更多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水平衡;B错误。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doc
2017 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一、精选题.本部分共 5 小题,每题 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切合标题要求的一项.1.( 6 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检查细胞有丝割裂,比较试验操作和成就,叙述正确的选项是()A.都需求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求用低倍镜找到割裂细胞再换高倍镜检查C.在有丝割裂中期都能检查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割裂后期都能检查到细胞板2.( 6 分)某植物光合成效、呼吸成效与温度的联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征认识过失的是()A.呼吸成效的最适温度比光合成效的高B.净光合成效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 0~25℃规模内,温度变动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合适该植物成长的温度规模是 10~50℃3.( 6 分)酸雨指 pH 小于 5.6 的大气降水.在试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成就发现,楝树的高度比比较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显着差异.联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估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其余株高影响较显着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丛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成长的群落中,其余树种都不耐酸雨4.( 6 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治胰岛 B 细胞(β细胞)排泄胰岛素的进度如图,对其认识过失的是()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储藏在ATP 中2+ 内流促进细胞经过胞吐方式开释胰岛素B.Ca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落会促进胰岛素开释D.该进度参加了血糖浓度的反响调治体制5.( 6 分)为了增添菊花花式种类,商讨者从其余植物中克隆出花式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依靠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以下操作与试验企图不符的是()A.用拘束性核酸内切酶EcoR Ⅰ和连接酶建立重组质粒B.用含 C 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安排,将 C 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增添卡那霉素,精选被转变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能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二、非精选题6.( 16分)学习、回想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别获得睁开的重要功用.经过电影响试验,发现学习、回想功用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 区)亲密有关.(1)在小鼠 H 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影响,传入纤维末梢开释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有关受体,突触后膜表现一个膜电位变动.(2)假如在 H 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 100 次/秒、持续1秒的强影响(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以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影响,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动都会比未受过HFS办理时高 2~3 倍,商讨者以为是HFS使 H区神经细胞发生了“回想”,下图为这一现象也许的体制.2+会以方式进入胞内,Ca2+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与一同成效,使 C 酶的发生变动, C 酶被激活.(3)为考证图中所示体制,商讨者睁开了好多作业,如:①对小鼠 H 区传入纤维施加 HFS,休息 30 分钟后,检测到 H 区神经细胞的 A 受体总量无显着变动,而细胞膜上的 A 受体数目显着增添.该成就为图中的(填图中序号)进度供应了试验依照.②图中 A 受体胞内肽段( T )被 C 酶磷酸化后, A 受体活性加强,为证明 A 受体的磷酸化位点坐落 T 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 H 区神经细胞内,以打扰 C 酶对 T的磷酸化.此间,试验组和比较组所用短肽分离应与T 的氨基酸.A.数目不一样序列不一样B.数目同样序列相反C .数目同样序列同样③为考证 T 的磷酸化能加强神经细胞对影响的“回想”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骤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办理 H 区传入纤维, 30 分钟后检测 H 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 A 受体可否磷酸化.请评论该试验计划并加以完美.(4)图中内容从水平提示学习、回想的一种也许体制,为后续商讨供应了理论基础.7.( 18分)玉米( 2n=20)是我国培养面积最大的作物,今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种类选育更加高效.(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因此在割裂进度中染色体没法联会,致使配子中无完满的.(2)商讨者发现一种玉米骤变体( S ),用 S 的花粉给一般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份额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同样,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 1)①依照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别,经过 PCR扩增以确认单倍体胚的来历,成就见图2.从图 2 成就可以估测单倍体的胚是由发育而来.②玉米籽粒色彩由 A 、a 与 R、r 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A 、R 一同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短少A 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表现性状分离的原由是.估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③将玉米籽粒色彩作为符号性状,用于精选 S 与一般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进度以下:请依照 F1 籽粒色彩差别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表现相应的基因型.(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养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种类.联合( 2 )③中的育种资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将获得的植株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拥有优异性状的个别.8.( 16分)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令人患疟疾,惹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去世.(1)在人体内日子并进行细胞割裂的进度中,疟原虫需求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型包括(写出三类).(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精选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可以并联合红细胞表面受体.(3)疟原虫好多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影响吞噬细胞发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品一同成效于宿主下丘脑的中枢,惹起发热.(4)疟原虫的首要抗原变异屡次,使疟原虫能防备被宿主免疫系统性除去,而后使该物种得以.(5)临床运用青蒿素医治疟疾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体制没有完全清晰.我国科学家进行了以下试验.组别试验资料试验办理试验成就(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1 疟原虫的线粒体不参加青蒿 100素2 参加青蒿素 603 仓鼠细胞的线粒不参加青蒿 100体素4 参加青蒿素 97①1、2 构成就表示;由3、4构成就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显着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②将试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代为,能为临床运用青蒿素医治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试验依照.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精选题.本部分共 5 小题,每题 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切合标题要求的一项.1.( 6 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检查细胞有丝割裂,比较试验操作和成就,叙述正确的选项是()A.都需求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求用低倍镜找到割裂细胞再换高倍镜检查C.在有丝割裂中期都能检查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割裂后期都能检查到细胞板【分析】检查细胞有丝割裂的方法进度:1、洋葱根尖的培养在上试验课以前的3﹣4 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设施放在暖和的当地培养.待根长约 5cm,取成长强壮的根尖制成暂时装片检查.2、装片的制造制造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上午 10时至下午 2 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淆液( 1 :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企图:用药液使安排中的细胞相互别走开来.2)漂洗:待根尖柔软后,用镊子拿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企图:洗去药液,防备解离过分.3)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 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企图:染料能使染色体上色.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拿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而后,用拇指静静的按压载玻片.企图:使细胞分别开来,有益于检查.【回答】解: A 、盐酸只好使植物细胞相互别走开来, A 过失;B、运用高倍显微镜时,需在低倍镜下检查清楚,再换成高倍镜,B正确;C、在有丝割裂中期着丝点没有开裂,染色体在后期才加倍,C过失;D、细胞板只在植物细胞有丝割裂后期表现,D过失。
2017年生物真题及解析_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二、非选择题6.(16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方式进入胞内,Ca2+与共同作用,使C酶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 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4)图中内容从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7.(18分)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今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因此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1)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发育而来.②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③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表现相应的基因型.(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③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将得到的植株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8.(16分)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写出三类).(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中枢,引起发热.(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性清除,从而使该物种得以.(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1、2组结果表明;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cm,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2、装片的制作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3)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目的: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解答】解:A、盐酸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错误;B、使用高倍显微镜时,需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再换成高倍镜,B正确;C、在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没有断裂,染色体在后期才加倍,C错误;D、细胞板只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D错误。
2017高考生物真题北京
2017高考生物真题北京2017年高考生物真题北京试卷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多种题型,考察了考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下面将就这些题目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各题的考点和解题方法。
选择题部分:1. 【选择题】细胞内能量合成与氧化损伤有关的细胞器是()。
A. 液泡B. 线粒体C. 叶绿体D. 内质网本题考察细胞内的细胞器及其功能,根据细胞内能量合成和氧化损伤可知,线粒体与细胞内能量合成和氧化损伤密切相关,故应选B。
2. 【选择题】以下关于人类精子和卵子的生长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A. 精子细胞和卵子细胞都具有二倍体染色体数B. 精子和卵子的生成均需要减数分裂C. 精子细胞和卵子细胞都发生孢子三连续的生长发育球体 D. 精子与卵子在形态上都有绒毛这道题目考察了人类生殖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只有B选项符合减数分裂的特点,所以答案应为B。
填空题部分:3. 【填空题】下列是光合作用的前提条件:①光照②色素分子吸收光能③叶绿体④二氧化碳⑤水。
填字母或写出对应的生物学名词。
该题目考察了进行光合作用所必备的条件,应填写对应条件,即①光照、②色素分子吸收光能、③叶绿体、④二氧化碳、⑤水。
简答题部分:4. 【简答题】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内遗传变异,而种群变异是受()变异的基础。
在这个简答题中,我们需要填写能够促进生物种群内遗传变异的因素,即受基因突变的基础。
论述题部分:5. 【论述题】某种低等生物在特定环境中适应的数目很有限,当环境逐渐发生变化,使低等生物不能适应,它就会灭绝,造成其物种灭绝。
请结合生物进化的理论,论述上述现象涉及的因素及影响。
这道论述题要求考生结合生物进化的理论进行阐述,说服性论述和逻辑性分析都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高考生物真题北京试卷的题目设置涵盖了各类题型,涉及了生物学的不同知识点,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认真针对每一道题目进行思考和练习,提高自己的生物学水平,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北京卷,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北京卷1. 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 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 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 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 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答案】B【解析】盐酸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错误;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没有断裂,染色体没有加倍,C错误;细胞板只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D错误。
2. 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 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 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 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答案】D【解析】由图可以直接看出,超过45℃,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没有有机物的积累,不适合生长。
3. 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 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 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 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 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答案】A【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可以直接推出,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对樟树基本无影响。
4.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答案】C【解析】由题目图示信息,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呼吸减弱,胰岛素的释放受到抑制。
【高考真题】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二、非选择题6.(16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方式进入胞内,Ca2+与共同作用,使C酶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 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4)图中内容从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7.(18分)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今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因此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1)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发育而来.②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③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表现相应的基因型.(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③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将得到的植株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8.(16分)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写出三类).(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中枢,引起发热.(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性清除,从而使该物种得以.(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实验结果(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1疟原虫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2加入青蒿素603仓鼠细胞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4加入青蒿素97①1、2组结果表明;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cm,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2、装片的制作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3)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目的: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解答】解:A、盐酸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错误;B、使用高倍显微镜时,需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再换成高倍镜,B正确;C、在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没有断裂,染色体在后期才加倍,C错误;D、细胞板只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D错误。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_全国卷Ⅰ(生物部分)有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全国卷Ⅰ (生物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 )、脱落酸(ABA )、CTK+ABA 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 .本实验中CTK 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 削弱C .可推测ABA 组叶绿体中NADPH 合成速率大于CTK 组D .可推测施用ABA 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 )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 ,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 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诚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育种群望S 型增长,该种罪的增长将阴种非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二、非选择题6.(16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方式进入胞内,Ca2+与共同作用,使C酶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 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4)图中内容从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7.(18分)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今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因此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1)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发育而来.②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③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表现相应的基因型.(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③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将得到的植株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8.(16分)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写出三类).(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中枢,引起发热.(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性清除,从而使该物种得以.(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实验结果(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1疟原虫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2加入青蒿素603仓鼠细胞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4加入青蒿素97①1、2组结果表明;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方法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cm,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2、装片的制作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1)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3)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目的: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解答】解:A、盐酸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错误;B、使用高倍显微镜时,需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再换成高倍镜,B正确;C、在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没有断裂,染色体在后期才加倍,C错误;D、细胞板只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D错误。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二、非选择题6.(16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方式进入胞内,Ca2+与共同作用,使C酶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加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 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4)图中内容从水平揭示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7.(18分)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今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因此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1)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发育而来.②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③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表现相应的基因型.(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结合(2)③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将得到的植株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8.(16分)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写出三类).(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中枢,引起发热.(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性清除,从而使该物种得以.(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1、2组结果表明;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解答】解:A、盐酸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错误;B、使用高倍显微镜时,需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再换成高倍镜,B正确;C、在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没有断裂,染色体在后期才加倍,C错误;D、细胞板只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D错误。
2017年高考理综北京卷-答案
北京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答案解析第一部分1.【答案】B【解析】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是先使用低倍镜找到细胞,再转动转换器转为高倍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B项正确。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需要解离(用酒精和盐酸混合液处理),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不需要解离,A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时,中期是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晰的时期,C项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板,最终形成细胞壁,而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从细胞中央缢裂成两个子细胞,不会形成细胞板,D项错误。
2.【答案】D【解析】从第二輻图的曲线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5︒左右,因此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先合作用的高,A项正确;从第一幅图的曲线中可以看出,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左右,B项正确;通过第二幅图的曲线,可以看出在0~25︒范围内,光合作用曲线变化明显大于呼吸作用曲线,C项正确;植物总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即净光合作用大于0时,适合植物的-︒,D项错误。
生长,从图中可以看出,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453.【答案】A【解析】楝树在酸雨喷淋环境下比对照组树高低了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因此酸雨对棟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A项正确。
题干信息没有给出酸雨对两个树种的种群密度的影响、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及其他树种对酸雨的耐受性的相关信息,不能得出B、C、D项所述推测。
4.【答案】C【解析】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贮存在ATP中,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A项正确;由图可知,2+Ca内流促进了胰岛素以胞吐的方式被释放到细胞外,B项正确;细胞外葡萄糖含量增加会促进胰岛素释放,C项错误;细胞外葡萄糖浓度升高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细胞外血糖浓度,属于负反馈调节,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考北京理综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
1.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
右图。
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
..的
是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
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3.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4.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
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右图,对其理解错误
..的是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 TP
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
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5.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
Eco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
29.(16分)
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
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
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
下图为这一
现象可能的机制。
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方式进入胞内。
Ca2+与共同作用,使C酶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
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
该结果为图中的
(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②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
为证实A受体
的磷酸化位点位于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
的磷酸化。
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③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
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
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
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
(4)图中内容从水平揭示了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玉米(2n = 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
(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因此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整的。
(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用S的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
见图1)。
①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PCR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2。
从图2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发育而来。
②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
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
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
粒中紫︰白= 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推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
是。
③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S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
程如下:
请根据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籽粒并写出与表型相应的基因型。
(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的品种。
结合(2)③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
;将得到的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
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
(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写出三类)。
(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
(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
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中枢,引起发热。
(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性清除,从而使该物种得以。
(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1、2组结果表明;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
明显影响。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
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
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C
29.(16分)
(1)神经递质
(2)易化扩散/协助扩散钙调蛋白空间结构
(3)①Ⅱ
②C、B
③该实验方案存在两处缺陷。
第一,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
第二,应补充施加HFS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实验。
(4)细胞和分子
30.(18分)
(1)10 减数染色体组
(2)①卵细胞
②紫粒亲本是杂合子aaRr/Aarr
③单倍体籽粒胚的表型为白色,基因型为ar;二倍体籽粒胚的表型为紫色,基因
型为AaRr;二者胚乳的表型均为紫色,基因型为AaaRrr。
(3)G与H杂交;将所得F1为母本与S杂交;根据籽粒颜色挑出单倍体
31.(16分)
(1)单糖、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其中三类)
(2)识别
(3)体温调节
(4)特异生存与繁衍
(5)①青蒿素能显著降低疟原虫线粒体膜电位青蒿素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存在物种间差异
②人体细胞的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