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叶与单子叶根及根茎比较列表
植物学双子叶单子叶区别啥啥的
![植物学双子叶单子叶区别啥啥的](https://img.taocdn.com/s3/m/b40d186e76c66137ef06195a.png)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与次生结构2011-02-17 18:46:24| 分类:植物学 | 标签: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初生结构次生结构 |举报|字号订阅一、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构造(1)共同之处: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细胞类型在根和茎中也基本一致,根、茎中初生韧皮部发育顺序均为外始式。
(2)不同之处:a.表皮上有无根毛、气孔;b.内皮层、凯氏带、中柱鞘的有无;c.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方式;d,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e.髓、髓射线存在与否。
二、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1)三者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
(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不同之处在于;a.维管组织的成分有差别,裸子植物初生木质部无导管,而仅具管胞,初生韧皮部无筛管和伴胞而具筛胞。
b.松杉目的根在初生维管束中已有树脂道的发育。
(3)单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
此为通道细胞。
三、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1)三者均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
(2)裸子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a.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b.与被子植物的差别:初生木质部台管胞而无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伴胞;初生结构阶段很短暂,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的草质茎。
(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
b.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
四、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1)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次生结构。
常用中药的鉴别及彩图(史上最全解析带记忆技巧)
![常用中药的鉴别及彩图(史上最全解析带记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d3bf1fbdd3383c4bb4cd2aa.png)
常用中药的鉴别及彩图(史上最全解析带记忆技巧)总共203味中药一、根及根茎类双子叶和单子叶双子叶:有栓皮,形成层,木部射线明显单子叶:有内皮层,维管束散在,无射线单子叶根:有髓部单子叶根茎:无髓部双子叶根:无髓部双子叶根茎:有髓部记忆:单跟随块根入药:太子参,麦冬,何首乌,草乌,百部,天冬,地黄,郁金记忆:太子花百黄金吃二乌冬块茎入药:延胡索、白及、半夏、天麻、天南星、三棱、泽泻记忆:唬几下,两天三泻,快禁。
金毛狗脊:蚌壳蕨科特征:金黄色绒毛,近边缘1~4mm处有一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
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特征: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细辛:马兜铃科大黄:蓼科特征: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嚼之黏牙,有砂粒感虎杖:蓼科特征:皮部和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何首乌:蓼科,块根入药特征: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性维管束,形成云锦花纹;怀牛膝:苋科,主产河南特征:外周散有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川牛膝:苋科,主产四川。
特征: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状。
商陆:商陆科特征: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罗盘纹太子参:石竹科,块根入药威灵仙:毛茛科川乌:毛茛科草乌:毛茛科,块根入药特征:钉角附子:毛茛科常有加工品:黑顺片、盐附子、白附片白芍:毛茛科,主产浙江特征: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断面射线放射状,不易折断赤芍:毛茛科,多野生特征:表面棕褐色,粗糙,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易折断黄连:毛茛科特征:鸡爪状,有过桥鸡爪状——味连(鸡爪味道好)过桥长——雅连(长的看起来优雅)过桥短——云连黄连:味连,形如鸡爪,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升麻:毛茛科防己:防己科特征:断面粉性,有排列稀疏的放射状纹理——车轮纹延胡索:罂粟科,块茎入药板蓝根:十字花科菘蓝(大青叶同一来源植物)特征:根头略膨大,味微甜后苦涩,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支根痕。
根及根茎类断面
![根及根茎类断面](https://img.taocdn.com/s3/m/5f6d9dcfce2f0066f5332283.png)
根及根茎类断面1、双子叶植物根(根茎)和单子叶植物根(根茎)横断面的不同双子叶植物根(根茎)单子叶植物根(根茎)表面常为栓皮表面常无栓皮而为表皮形成层环大多明显内皮层环较明显环内木部大于环外皮部环外皮层大于环内中柱有放射状结构无放射状结构中心常无髓(有髓)中央有髓(无髓)2、重点药材的断面①龙胆—皮部黄白色,木部色较浅,点状环列②丹参—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导管束黄白色,放射状排列③鲜地黄—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放射状排列④胡黄连—断面淡棕色至暗棕色(药材)灰黑色或棕黑色(饮片),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⑤巴戟天—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分离,木部坚硬⑥泽泻—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⑦茜草—皮部窄,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⑧续断—木部黄褐色,导管束呈放射状排列⑨天花粉—黄色木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⑩白及—不规则扁球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数圈同心环节川木通—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其间布满导管孔大血藤—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有多数导管孔鸡血藤—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1、狗脊:蚌壳蕨科--金毛狗脊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近边缘有一条棕黄色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叶柄和根茎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2、细辛----马兜铃科(辽细辛:北细辛和汉城细辛;华细辛)常卷曲成团,根细长,密生节上,气辛香,味辛辣,麻舌3、商路----商路科横切:木部隆起,罗盘纹;纵切:木部呈平行条状突起气微,味稍甜,久嚼麻舌4、大黄(西北大黄:掌叶大黄、塘沽特大黄和南大黄:药用大黄)、虎杖、何首乌----蓼科大黄(忌铁器,还有蟾蜍)虎杖(了解)何首乌断面红棕色或黄棕色根茎髓部有星点根:无星点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皮部4-11个云锦纹中央木部较大气清香,嚼之黏牙沙粒感气微,味微苦而甘涩质坚实质坚硬体重,质坚实5、(怀)牛膝、川牛膝-------苋科----均有点状维管束(筋脉点)怀牛膝川牛膝2-4轮同心环质硬脆数轮质韧味微甜而稍苦涩味甜6、石竹科---银柴胡孩儿参银柴胡砂眼、珍珠盘质疏松太子参凹陷处有须根痕质硬脆7、毛茛科: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8种)威灵仙(三基原)——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赤芍(二基原)——芍药、川赤芍黄连(三基原)——黄连、三角叶黄连、云南黄连(味连、雅连、云连)升麻(三基原)——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升麻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根茎柱状根茎短柱状根茎柱状根黑褐色根棕褐色、棕黑色根棕黑色木部略呈方形木部圆形木部近圆形气微味淡味咸味辛辣川乌断面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中部多向一侧膨大味辛辣、麻舌草乌有的顶端一侧有一枯萎的芽,一侧有一圆形或扁圆形不定根残基(钉角)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形如乌鸦头味辛辣、麻舌附子盐附子:表面盐霜黑顺片:煮至透心白附片:煮至透心均胆巴水溶液加工,盐附子毒性最大,黑顺片和白附片半透明状白芍切面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赤芍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外皮粗糙,易脱落(糟皮)粉性强黄连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雅连:多单枝,微弯曲,形如僵蚕,“过桥”长云连:多单枝,弯曲如钩状,较细小,形如蝎尾升麻粗糙不平,坚硬的细须根、上面数个圆形空洞的茎基痕,洞内壁显网状沟纹下面凹凸不平,具须根痕断面不平坦,有裂隙,纤维性8、防己科----(粉)防己、北豆根防己(防己科粉防己)北豆根(防己科蝙蝠葛)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断面平坦,灰白色细长圆柱形,弯曲弯曲的细根,外皮易脱落富粉性,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车轮纹)纤维性,断面不整齐,中心有髓9、罂粟科---元胡(置沸水中煮至无白心后晒干)-----块茎---扁球形不规则网状皱纹,略凹陷的茎痕,底部疙瘩状突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10、十字花科-------板蓝根:(菘蓝根、河北、金井玉栏)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11、地榆长叶地榆(棉地榆)质硬质坚韧折断面较平坦,略显粉性皮部有多数黄白色至黄棕色棉状纤维木部有放射状纹理木部放射状纹理不明显12、豆科----苦参、山豆根(习称广豆根---越南槐)、葛根、粉葛、甘草、黄芪1).断面均显纤维性2).气味:苦参、山豆根—------味极苦山豆根、黄芪------—豆腥味葛根、粉葛、甘草——甜3).断面:苦参—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具异型维管束呈同心性环列或不规则散在粉葛—横切面可见有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性环纹,纵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甘草—略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射线放射状,至皮部弯曲,裂隙,“菊花心”黄芪—纤维性强,粉性,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央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苦参a.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b.断面纤维性山豆根味极苦,有豆腥气(柴)葛根粗糙,纹理不明显,质韧,纤维性强,气微,味微甜粉葛横切面:富粉性,横切面可见有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性环纹,纵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气微,味微甜甘草a.断面:略呈纤维性,黄白色,粉性,裂隙,“菊花心”b.气微,味甜而特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盟的橙口伊盟的杭旗及甘肃品质最优黄芪a.质硬而韧b.断面纤维性强,粉性,裂隙,“菊花心”c.老根中央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13、远志科——远志、卵叶远志的根a.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b.老根的横皱纹更密更深陷,略呈结节状c.皮部易与木部分离d.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14、五加科-----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人参:园参—栽培者林下山参习称籽海—---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生晒参—-------------园参除去支根,晒干或烘干全须生晒参—---------园参不除去支根,晒干或烘干冻干参、活性参----—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加工的(可防止皂苷的损失)芦头—----根茎芦碗—-----茎痕艼—------根茎节上的不定根三七:根茎——剪口支根——筋条须根——绒根2).产地:人参——东北三七——云南人参断面淡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根茎(芦头)多拘挛弯曲,具不定根(艼)和凹窝状茎痕(芦碗)香气特异,味微苦、甘红参表面半透明,红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黄褐色斑块断面平坦,角质样气微香而特异,味甘、微苦西洋参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木部略呈放射状纹理断面平坦,浅黄白色,略显粉性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三七体重,质坚实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15、龙胆科------龙胆(龙胆—东北)、秦艽(秦艽—甘肃)1.药用部位:龙胆—根及根茎秦艽—根2.多基原的:龙胆(四基原)—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前三种“龙胆”,后一种“坚龙胆”秦艽(四基原)—秦艽、粗茎秦艽、麻花秦艽、小秦艽前三种“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小秦艽龙胆坚龙胆根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淡,呈点状环列表面无横皱纹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秦艽麻花艽小秦艽略呈圆柱形,上粗下细类圆锥形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数个小根纠聚膨大,麻花状表面黄棕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表面棕褐色、粗糙残存茎基有纤维状叶鞘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有多数旋转扭曲的纹理及网状裂隙质硬脆,切断面略呈油性质松脆,断面多枯朽状16、紫草科----紫草新疆紫草——软紫草内蒙紫草——内蒙紫草紫褐色,质疏松暗紫色,质硬而脆皮部常10余层重叠数层相叠断面不整齐整齐17、伞形科------白芷、当归、羌活、前胡、川芎、藁本、防风、柴胡、北沙参(9种)1.多基原的:柴胡(二基原)—柴胡(北柴胡----硬柴胡)、狭叶柴胡(南柴胡-----软柴胡)2.主要性状特点:白芷杭白芷根头部多为圆形根上部近方形或类方形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疙瘩艼”具多数较大的皮孔样横向突起,排成近四纵行,根体具4条纵棱形成层环近圆形上部形成层环近方形当归羌活宽叶羌活蚕羌竹节羌大头羌条羌归头——钝圆,具环纹,有茎及叶鞘的残基归身——凹凸不平归尾——上粗下细,多扭曲节间缩短,紧密隆起的环状节间延长,形如竹节状粗大,不规则结节状类圆锥形,近根茎处有较密的环纹白芷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分泌腔)气芳香,味辛、微苦当归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浓郁香气、味辛、甘、微苦羌活皮部黄棕色,油润,有棕色油点气香,味微苦而辛前胡皮部散有多数棕黄色油点,断面可见一棕色形成层环及放射状纹理气芳香,味微苦、辛川芎(蝴蝶片)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波状环纹(形成层)及错综纹理,散有黄棕色小油点(油室)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后微甜藁本断面纤维状气浓香,味辛、苦、微麻防风皮部有裂隙“菊花心”,散生黄棕色油点根头部有明显的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气特异,味微甘北柴胡断面片状纤维性,有分支气微香,味微苦南柴胡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少分支或不分支具败油气北沙参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微甘18、萝藦科-----徐长卿、白前(柳叶白前和芫花叶白前)、白薇(均为双子叶植物的须根系)徐长卿柳叶白前白薇根茎节处周围着生多数细长的根形成层环淡棕色,木部细小断面粉性根茎断面中空,习称“鹅管白前”节处簇生纤细弯曲的根,常盘曲成团根茎下面及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气香(含牡丹酚),味微辛凉气微,微甜19、唇形科----丹参(丹参——四川)、黄芩(黄芩——河北)丹参黄芩断面疏松,有裂隙,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紫褐色, 导管束黄白色,放射状排列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20、玄参科:玄参(玄参—浙江)、地黄(地黄—河南)、胡黄连(胡黄连—西藏、云南)1.加工:玄参——发汗地黄——可鲜用,也可将鲜地黄缓缓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玄参地黄胡黄连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断面黑色,微有光泽,呈纺锤形或条状,皮薄,浅红黄色,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中部有放射状纹理断面棕黑色、乌黑色,有光泽,乌黑色药材断面淡棕色至暗棕色饮片切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特异似糖,味甘,微苦气微,味微甜、微苦。
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根观察
![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根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0d05448767f5acfa1c7cdc8.png)
皮层
维管柱 髓
鸢尾根的初生结构
通道细胞 韧皮部 内皮层(五面加厚)
原生木质部
后生木质部
鸢尾根的初生结构局部放大
棉花老根
次生韧皮部
周皮 维管形成层
维管射线
次生木质部 初生木质部
蚕豆根的初生结构 中柱鞘
原生木质部
内皮层
后生木质部
韧皮部
表皮
皮层
维管柱
凯氏点
蚕豆根的初生结构局部放大
表皮 髓 皮层
维管柱
外皮层(加厚) 通气组织
水稻根的初生结构
表皮
髓
皮层
维管柱
玉米根的初生结构
后生木质部 韧皮部
原生木质部
内皮层 (五面加 厚的细胞)
通道细胞
中柱鞘
玉米根的初生结构局部放大
表皮
单双子叶植物初生结构异同
相同点: 一. 都有表皮、皮层、维管柱 二. 皮层分为外皮层、中皮层、内皮层(有韧皮带)三部 分 三. 单子叶植物和部分双子叶植物的内皮层呈五面加厚, 还有通道细胞。 四. 维管柱中有中柱鞘、原生韧皮部和木质部、后生韧皮 部和木质部。 五. 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发育方式都是外始式。
比较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异同并在图中标出以下各部分结构表皮皮层维管柱内皮层中柱鞘原生木质部后生木质部韧皮部凯氏点通道细胞在棉花老根上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周皮原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原生木质部射线单双子叶植物初生结构异同相同点
作 业
1. 比较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异同, 并在图中标出以下各部分结构(表皮、皮 层、维管柱,内皮层、中柱鞘、原生木质 部、后生木质部,韧皮部,凯氏点、通道 细胞) 2 . 在棉花老根上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周皮、 原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 次生木质部、原生木质部、射线)
根及根茎类断面汇总
![根及根茎类断面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37179a102d276a200292e67.png)
根及根茎类断面1、双子叶植物根(根茎)和单子叶植物根(根茎)横断面的不同双子叶植物根(根茎)单子叶植物根(根茎)表面常为栓皮表面常无栓皮而为表皮形成层环大多明显内皮层环较明显环内木部大于环外皮部环外皮层大于环内中柱有放射状结构无放射状结构中心常无髓(有髓)中央有髓(无髓)2、重点药材的断面①龙胆—皮部黄白色,木部色较浅,点状环列②丹参—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导管束黄白色,放射状排列③鲜地黄—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放射状排列④胡黄连—断面淡棕色至暗棕色(药材)灰黑色或棕黑色(饮片),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⑤巴戟天—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分离,木部坚硬⑥泽泻—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⑦茜草—皮部窄,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⑧续断—木部黄褐色,导管束呈放射状排列⑨天花粉—黄色木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⑩白及—不规则扁球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数圈同心环节川木通—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其间布满导管孔大血藤—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有多数导管孔鸡血藤—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1、狗脊:蚌壳蕨科--金毛狗脊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近边缘有一条棕黄色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叶柄和根茎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2、细辛----马兜铃科(辽细辛:北细辛和汉城细辛;华细辛)常卷曲成团,根细长,密生节上,气辛香,味辛辣,麻舌3、商路----商路科横切:木部隆起,罗盘纹;纵切:木部呈平行条状突起气微,味稍甜,久嚼麻舌4、大黄(西北大黄:掌叶大黄、塘沽特大黄和南大黄:药用大黄)、虎杖、何首乌----蓼科大黄(忌铁器,还有蟾蜍)虎杖(了解)何首乌断面红棕色或黄棕色根茎髓部有星点根:无星点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皮部4-11个云锦纹中央木部较大气清香,嚼之黏牙沙粒感气微,味微苦而甘涩质坚实质坚硬体重,质坚实5、(怀)牛膝、川牛膝-------苋科----均有点状维管束(筋脉点)怀牛膝川牛膝2-4轮同心环质硬脆数轮质韧味微甜而稍苦涩味甜6、石竹科---银柴胡孩儿参银柴胡砂眼、珍珠盘质疏松太子参凹陷处有须根痕质硬脆7、毛茛科: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8种)威灵仙(三基原)——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赤芍(二基原)——芍药、川赤芍黄连(三基原)——黄连、三角叶黄连、云南黄连(味连、雅连、云连)升麻(三基原)——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升麻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根茎柱状根茎短柱状根茎柱状根黑褐色根棕褐色、棕黑色根棕黑色木部略呈方形木部圆形木部近圆形气微味淡味咸味辛辣川乌断面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中部多向一侧膨大味辛辣、麻舌草乌有的顶端一侧有一枯萎的芽,一侧有一圆形或扁圆形不定根残基(钉角)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形如乌鸦头味辛辣、麻舌附子盐附子:表面盐霜黑顺片:煮至透心白附片:煮至透心均胆巴水溶液加工,盐附子毒性最大,黑顺片和白附片半透明状白芍切面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赤芍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外皮粗糙,易脱落(糟皮)粉性强黄连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雅连:多单枝,微弯曲,形如僵蚕,“过桥”长云连:多单枝,弯曲如钩状,较细小,形如蝎尾升麻粗糙不平,坚硬的细须根、上面数个圆形空洞的茎基痕,洞内壁显网状沟纹下面凹凸不平,具须根痕断面不平坦,有裂隙,纤维性8、防己科----(粉)防己、北豆根防己(防己科粉防己)北豆根(防己科蝙蝠葛)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断面平坦,灰白色细长圆柱形,弯曲弯曲的细根,外皮易脱落富粉性,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车轮纹)纤维性,断面不整齐,中心有髓9、罂粟科---元胡(置沸水中煮至无白心后晒干)-----块茎---扁球形不规则网状皱纹,略凹陷的茎痕,底部疙瘩状突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10、十字花科-------板蓝根:(菘蓝根、河北、金井玉栏)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11、地榆长叶地榆(棉地榆)质硬质坚韧折断面较平坦,略显粉性皮部有多数黄白色至黄棕色棉状纤维木部有放射状纹理木部放射状纹理不明显12、豆科----苦参、山豆根(习称广豆根---越南槐)、葛根、粉葛、甘草、黄芪1).断面均显纤维性2).气味:苦参、山豆根—------味极苦山豆根、黄芪------—豆腥味葛根、粉葛、甘草——甜3).断面:苦参—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具异型维管束呈同心性环列或不规则散在粉葛—横切面可见有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性环纹,纵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甘草—略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射线放射状,至皮部弯曲,裂隙,“菊花心”黄芪—纤维性强,粉性,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央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苦参a.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b.断面纤维性山豆根味极苦,有豆腥气(柴)葛根粗糙,纹理不明显,质韧,纤维性强,气微,味微甜粉葛横切面:富粉性,横切面可见有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性环纹,纵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气微,味微甜甘草a.断面:略呈纤维性,黄白色,粉性,裂隙,“菊花心”b.气微,味甜而特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盟的橙口伊盟的杭旗及甘肃品质最优黄芪a.质硬而韧b.断面纤维性强,粉性,裂隙,“菊花心”c.老根中央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13、远志科——远志、卵叶远志的根a.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b.老根的横皱纹更密更深陷,略呈结节状c.皮部易与木部分离d.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14、五加科-----人参、红参、西洋参、三七人参:园参—栽培者林下山参习称籽海—---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生晒参—-------------园参除去支根,晒干或烘干全须生晒参—---------园参不除去支根,晒干或烘干冻干参、活性参----—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加工的(可防止皂苷的损失)芦头—----根茎芦碗—-----茎痕艼—------根茎节上的不定根三七:根茎——剪口支根——筋条须根——绒根2).产地:人参——东北三七——云南人参断面淡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根茎(芦头)多拘挛弯曲,具不定根(艼)和凹窝状茎痕(芦碗)香气特异,味微苦、甘红参表面半透明,红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黄褐色斑块断面平坦,角质样气微香而特异,味甘、微苦西洋参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木部略呈放射状纹理断面平坦,浅黄白色,略显粉性气微而特异,味微苦、甘三七体重,质坚实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15、龙胆科------龙胆(龙胆—东北)、秦艽(秦艽—甘肃)1.药用部位:龙胆—根及根茎秦艽—根2.多基原的:龙胆(四基原)—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前三种“龙胆”,后一种“坚龙胆”秦艽(四基原)—秦艽、粗茎秦艽、麻花秦艽、小秦艽前三种“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小秦艽龙胆坚龙胆根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淡,呈点状环列表面无横皱纹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秦艽麻花艽小秦艽略呈圆柱形,上粗下细类圆锥形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数个小根纠聚膨大,麻花状表面黄棕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表面棕褐色、粗糙残存茎基有纤维状叶鞘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有多数旋转扭曲的纹理及网状裂隙质硬脆,切断面略呈油性质松脆,断面多枯朽状16、紫草科----紫草新疆紫草——软紫草内蒙紫草——内蒙紫草紫褐色,质疏松暗紫色,质硬而脆皮部常10余层重叠数层相叠断面不整齐整齐17、伞形科------白芷、当归、羌活、前胡、川芎、藁本、防风、柴胡、北沙参(9种)1.多基原的:柴胡(二基原)—柴胡(北柴胡----硬柴胡)、狭叶柴胡(南柴胡-----软柴胡)2.主要性状特点:白芷杭白芷根头部多为圆形根上部近方形或类方形皮孔样横向突起散生“疙瘩艼”具多数较大的皮孔样横向突起,排成近四纵行,根体具4条纵棱形成层环近圆形上部形成层环近方形当归羌活宽叶羌活蚕羌竹节羌大头羌条羌归头——钝圆,具环纹,有茎及叶鞘的残基归身——凹凸不平归尾——上粗下细,多扭曲节间缩短,紧密隆起的环状节间延长,形如竹节状粗大,不规则结节状类圆锥形,近根茎处有较密的环纹白芷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分泌腔)气芳香,味辛、微苦当归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浓郁香气、味辛、甘、微苦羌活皮部黄棕色,油润,有棕色油点气香,味微苦而辛前胡皮部散有多数棕黄色油点,断面可见一棕色形成层环及放射状纹理气芳香,味微苦、辛川芎(蝴蝶片)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波状环纹(形成层)及错综纹理,散有黄棕色小油点(油室)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后微甜藁本断面纤维状气浓香,味辛、苦、微麻防风皮部有裂隙“菊花心”,散生黄棕色油点根头部有明显的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气特异,味微甘北柴胡断面片状纤维性,有分支气微香,味微苦南柴胡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少分支或不分支具败油气北沙参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微甘18、萝藦科-----徐长卿、白前(柳叶白前和芫花叶白前)、白薇(均为双子叶植物的须根系)徐长卿柳叶白前白薇根茎节处周围着生多数细长的根形成层环淡棕色,木部细小断面粉性根茎断面中空,习称“鹅管白前”节处簇生纤细弯曲的根,常盘曲成团根茎下面及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气香(含牡丹酚),味微辛凉气微,微甜19、唇形科----丹参(丹参——四川)、黄芩(黄芩——河北)丹参黄芩断面疏松,有裂隙,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紫褐色, 导管束黄白色,放射状排列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20、玄参科:玄参(玄参—浙江)、地黄(地黄—河南)、胡黄连(胡黄连—西藏、云南)1.加工:玄参——发汗地黄——可鲜用,也可将鲜地黄缓缓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玄参地黄胡黄连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断面黑色,微有光泽,呈纺锤形或条状,皮薄,浅红黄色,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中部有放射状纹理断面棕黑色、乌黑色,有光泽,乌黑色药材断面淡棕色至暗棕色饮片切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特异似糖,味甘,微苦气微,味微甜、微苦。
植物学双子叶单子叶区别啥啥的
![植物学双子叶单子叶区别啥啥的](https://img.taocdn.com/s3/m/f2e6d7513b3567ec102d8abc.png)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与次生结构2011-02-17 18:46:24| 分类:植物学| 标签: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初生结构次生结构|举报|字号订阅一、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构造(1)共同之处: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细胞类型在根和茎中也基本一致,根、茎中初生韧皮部发育顺序均为外始式。
(2)不同之处:a.表皮上有无根毛、气孔;b.内皮层、凯氏带、中柱鞘的有无;c.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方式;d,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e.髓、髓射线存在与否。
二、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1)三者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
(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不同之处在于;a.维管组织的成分有差别,裸子植物初生木质部无导管,而仅具管胞,初生韧皮部无筛管和伴胞而具筛胞。
b.松杉目的根在初生维管束中已有树脂道的发育。
(3)单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
此为通道细胞。
三、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1)三者均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
(2)裸子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a.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b.与被子植物的差别:初生木质部台管胞而无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伴胞;初生结构阶段很短暂,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的草质茎。
(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
b.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
四、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1)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次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307144a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8.png)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它们的根部结构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本文中,我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两种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一、1.1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的根系通常由主根和侧根组成。
主根是最长、最粗的根,通常位于地下深处,而侧根则从主根附近生长出来,向周围延伸。
这些侧根的数量很多,形态各异,有的呈柱状,有的呈板状,有的呈网状。
它们的作用主要是吸收水分和养分。
双子叶植物的根系结构比较复杂,因为它们的根部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例如,在干旱地区,双子叶植物的根系会向下生长,以便更好地吸收地下水分;而在湿润地区,双子叶植物的根系则会向上生长,以便更好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
二、2.1 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相比之下,单子叶植物的根系要简单得多。
它们的根系主要由主根和不定根组成。
主根是最长、最粗的根,通常位于地下深处;而不定根则从主根附近生长出来,向周围延伸。
这些不定根的数量很少,但它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水率和养分利用率。
单子叶植物的根系结构比较简单,因为它们的生长方式比较规律。
例如,在干旱地区,单子叶植物的根系会向下生长;而在湿润地区,单子叶植物的根系则会向上生长。
这种生长方式使得单子叶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三、3.1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比较尽管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系结构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例如,双子叶植物的根系结构比较复杂,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但是它的侧根数量较多,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相比之下,单子叶植物的根系结构比较简单,但它更加耐旱耐寒;但是它的侧根数量较少,吸水率和养分利用率较低。
无论是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它们的根部结构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而进化出来的。
只有了解了它们的初生结构和特点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些珍贵的生命资源。
实验八单双子叶植物根茎叶形态与结构
![实验八单双子叶植物根茎叶形态与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703b41083c4bb4cf7ecd1d4.png)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1、学生自己用已培养好的双子叶植物(如大豆、蚕豆……)、单子叶植物(玉米、 鸭跖草……)材料,或野外采集得来的单双子叶植物的植株材料,经清洗后,首 先分别观察、记录单、双子叶植物的根、茎、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进行资料的 整理、比较描述。
2、截取单、双子叶植物植株的3-4cm长的根、茎、叶组织块(直径约0.5×1cm), 作徒手切片或石蜡切片。 手切片法:取材——切片(叶组织块用商陆等植物茎作夹持物)——挑 片——镜检——固定——染色——分色——脱水(乙醇系列梯度法)——过渡 (纯酒精+二甲苯)——透明(二甲苯)——封片——贴标签(署名)——观 察——拍照——描述。 取材——切片(叶组织块用商陆等植物茎作夹持物)——挑片——镜检— —固定——染色——分色—甘油封片--观察—拍照—分析与描述。 甘油封片—观察—拍照描述
2)石蜡切片法:取材——固定——整体染色——分色——脱水(乙醇系列梯度 法)——过渡(纯酒精+二甲苯)——透明(二甲苯)——封片——贴标签(署 名)——观察——拍照——描述。
六、作业
1、比较单双子叶植物根、茎、叶形态组成特点; 2、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根、茎、叶解剖结
构差异:主要从表皮、皮层和中柱等结构层次 区分异同点。
实验八、单、双子叶植物根、茎、叶形态 与结构比较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学生自行选择实验材料(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各1种以
上),学会运用徒手切片方法或石蜡切片方法,解剖观察年选材料的 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并用生物绘图的手法,或数码相机拍照的方 法,描述记录单双子叶植物间根、茎、叶解剖结构的特征异同点。掌 握这两类植物营养器官间形态结构差异特征。 二、实验要求(五号、黑体、首行缩两字): 1、要求同学通过比较解剖、观察单、双子叶植物的根、茎、叶的形态与 结构特征,掌握单、双子叶植物根、茎、叶形态与结构间பைடு நூலகம்征的共性 与区别; 2、严格按规程正确使用切片机、多用途显微镜、数码照相或摄像机; 3、利用所学知识、植物切片技术、多用途显微镜、数码照相等手段,进 行所观察对象的特征分析与归纳。
双子叶与单子叶根及根茎比较列表
![双子叶与单子叶根及根茎比较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26bb57e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f.png)
双子叶与单子叶根及根茎比较列表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是两类常见的植物。
这两类植物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之处。
本文将比较双子叶和单子叶的根及根茎的不同之处。
一、根的类型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根的类型不同。
双子叶植物的根称为支根,支根可以分化成许多细根。
单子叶植物的根称为须根,须根形态更加均匀。
在结构上,须根由主根和侧根组成,而支根因为分支情况不同,结构上也较为分散。
二、根的生长方式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根的生长方式也不同。
双子叶植物的根的生长速度较慢,常常生长不高,但向四周扩散的面积很大;单子叶植物的根的生长速度较快,常常生长很高,但向四周扩散的面积较小。
三、根的长度双子叶植物的根往往比单子叶植物的根更长。
这是因为双子叶植物的根茎往往非常宽,在地下的茎上可以生长许多根。
而单子叶植物的根茎往往比较窄,因此生长出的根长度就相应较短。
四、根的分布双子叶植物的根可以分布在不同的深度和方向,这也给它们的生长提供了更多的补给。
而单子叶植物的根通常呈水平分布,往往生长在地面上和地下水表以下10-20厘米的深度,这可能会导致其根的摄水和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
五、根的形态双子叶植物的根形态比较复杂,往往有很多支根,支根的长度和深度也有所不同。
而单子叶植物的根形态则比较单一,多数具有主根和侧根,根系分布比较平均。
综合来看,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根及根茎在生长方式、长度、分布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评判哪种根更优越。
其实,在自然生态中,各种根的生长和功能的优劣对于植物和生态系统都有着各自的价值和功能。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表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表](https://img.taocdn.com/s3/m/9ba561c4a8956bec0975e3e6.png)
分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类
子
二片子叶一片子叶
叶
根直根系,主根发达须根系,主根不发达
茎茎干能不断加粗茎干通常不能逐年增粗
叶叶脉为网状脉序,.双
子叶植物的支脉末梢
是不封闭的,故有自
由支脉末梢;
叶脉为平行脉序或弧
形脉序,而单子叶植
物的支脉末梢是封闭
的,故无自由支脉末
梢。
花花基数通常为5或
4,花萼和花冠的形态
也多不相同
花基数通常为3,且
花萼和花冠非常相似
胚胚通常有两片子叶胚仅有一片子叶
维管束双子叶植物茎中的维
管束成环状排列,即
排列成圈,且有形成
层,能够产生次生木
质部和次生韧皮部,
属无限维管束(开放
维管束),因此双子
叶植物的茎能不断增
粗
而单子叶植物茎中的
维管束是散生的,不
排列成圈。
若排列成
圈,则排列成两圈或
两圈以上,且无形成
层,故不能产生次生
木质部和次生韧皮
部,属有限维管束
(封闭维管束),因
此单子叶植物的茎不
能任意增粗。
气孔双子叶植物叶片上的
气孔,排列的不规
则,多为散生,如天
竺葵、棉花等;
单子叶植物叶片上的
气孔,排列的比较规
则,多排列成行,如
玉米等。
花粉双子叶植物的花粉,
多具3个萌发孔,如
油菜等
单子叶植物的花粉,
多具单个萌发孔,如
玉米
举
例
天竺葵、棉花、苹果、大豆,不少是木本植物水稻、玉米,主要是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很少。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82d068bddccda38376baffc.png)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的全部内容。
双子叶植物形态特征:直根系初生构造:最外层为表皮,皮层宽广,内皮层细胞有凯氏带,维管柱为无限外韧型。
次生构造:最外层为周皮(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
异常构造:同心环状排列的异常维管组织(牛膝的根)附加维管柱(何首乌块根)单子叶植物形态特征:须根系初生构造:最外层为表皮,皮层宽广,内皮层细胞为马蹄型加厚,维管柱为有限外韧型。
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没有次生构造。
异常构造:中柱维管束为周木型和有限外韧型(石菖蒲根)双子叶植物2. 茎双子叶植物初生构造:最外层为表皮,皮层不发达(茎的棱角处有厚角组织,例如薄荷茎)初生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南瓜茎为双韧性,毛茛科为有限外韧型),中心部位为髓部(南瓜茎没有髓部呈中空状)。
次生构造:木质茎-最外层为周皮,维管束连续成环,木质部发达,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
草质茎-因草质茎生长时期端,此生生长有限,次生构造不发达,木质的量少,质地柔软。
最外层为表皮,有的种类有束中形成层没有束间形成层,髓部不发达.根状茎:表面通常具木栓组织,少数具表皮或鳞叶。
皮层中常有根迹维管束和叶迹维管束斜向通过。
皮层内侧有时具有纤维或石细胞。
维管束为外韧型,呈换装排列。
贮藏薄壁细胞发达,机械组织多不发达,中央有明显的髓部。
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一般没有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终身只具有初生构造,不能无限增粗.最外层是表皮,不产生周皮。
根及根茎类药材鉴定单子叶、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结构及鉴定.ppt
![根及根茎类药材鉴定单子叶、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结构及鉴定.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0d3eb3cc175527062208ad.png)
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甘草,横切面)
甘草横切面图 1.木栓层 2.皮层 3.韧皮部 4.形成层 5.木质部 6.裂
隙 7.韧皮纤维 8.韧皮射线 9.木射线
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性状鉴定要点)
1.确定是根或是根茎; 2.确定是单子叶植物或是双子叶植物 3.按照性状鉴别的顺序观察。 4.单子叶植物的根断面不呈放射状,可见内 皮层环,维管柱小,中心有髓部。
根的次生结构
2.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及周皮
(1)木栓形成层产生:随着形成层的活动,表皮和皮层破坏, 维管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
(2)木栓形成层分裂:向外 形成木栓层(栓外层);向内 形成栓内层。(次生皮层)。
(3)周皮:由栓外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部分构成周皮。 周皮是双子叶植物根次生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的部分。
髓部
有
三生结构 少数有
为有限外韧型,分散排列;根状茎有 少数周木型,还有外韧、周木型兼有
无或不明显
无
黄连的鉴定
黄连,“根如连珠而色黄”得名。古人云:“哑巴吃黄连,有 苦说不出”,黄连几乎成了“苦”的代名词。 (一)原植物鉴定
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 deltoirea C.Y.Cheng et Hsiao、云南黄连C. teeta Wall.的干燥
恢复分裂能力,形成分生组织——形成层(是凹凸相间的形成层
环)。
(2)形成层分裂:向外 次生韧皮部;向内(分裂快) 次 生木质部(比例大)。
(3)形成层演化:凹凸 圆环;部分维管柱鞘细胞参与。
(4)次生维管束:维管束由辐射型转为外韧型,次生木质部和 次生韧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茎类药材组织结构特征比较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异同点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异同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79ffb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0.png)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异同点区别:
定义不同
双子叶植物纲,其种子的胚有两个子叶。
所谓胚实际为一幼小植物,有胚根、胚芽、子叶三部分,种子发芽时胚根生长成为根,胚芽长成茎、叶,其最下一对叶即是子叶。
蚕豆、豌豆等豆类植物即是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纲,其种子的胚仅有一个子叶,这类植物的例子是小麦、水稻等禾谷类植物。
两纲的花也不同
双子叶植物纲的花常为5数或4数,所谓5数、4数即是一朵化里萼片都是5个或4个。
如桃花为5数,白菜的花为4数,如果萼片、花瓣合生则有5裂片或4裂片,如桔梗花5裂、丁香花4裂。
单子叶植物纲的花常为3数,典型的例子如百合,其萼片、花瓣各为3个,雄蕊2轮,每轮3个,心皮3个,也有少数种类为2或4数花。
两纲叶子有差别
双子叶植物纲叶片上叶脉为网状(叶上除主脉外有许多支脉。
支脉之间有更小的叶脉互相联结成网状)。
相同点:
都属于被子植物。
单子叶植物叶脉多为互相平行的或成弧形的而不连成网状。
小麦、玉米、高粱的叶都是这样。
由于双子叶植物纲的植物体一般主根发达,
因此不少种类为高大的树木,而单子叶植物多只有柔弱的须根,主根不发达,因此单子叶中草本植物多,木本植物少,只有竹子、椰子、棕搁一类为木本。
双子叶中除豆类植物外,其他如桃、杏、苹果、梨、杨、柳、榆、槐等树木以及向日葵、棉花、芝麻、白菜、油菜、瓜类等都是。
单子叶植物中除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外,还有百合、洋葱、韭菜、大蒜、大葱以及芦苇、香蒲和药用植物贝母、黄精、五竹、知母、七叶一枝花等。
植物学双子叶单子叶区别啥啥的
![植物学双子叶单子叶区别啥啥的](https://img.taocdn.com/s3/m/b40d186e76c66137ef06195a.png)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与次生结构2011-02-17 18:46:24| 分类:植物学 | 标签: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初生结构次生结构 |举报|字号订阅一、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构造(1)共同之处: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细胞类型在根和茎中也基本一致,根、茎中初生韧皮部发育顺序均为外始式。
(2)不同之处:a.表皮上有无根毛、气孔;b.内皮层、凯氏带、中柱鞘的有无;c.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方式;d,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e.髓、髓射线存在与否。
二、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1)三者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
(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不同之处在于;a.维管组织的成分有差别,裸子植物初生木质部无导管,而仅具管胞,初生韧皮部无筛管和伴胞而具筛胞。
b.松杉目的根在初生维管束中已有树脂道的发育。
(3)单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
此为通道细胞。
三、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1)三者均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
(2)裸子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a.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b.与被子植物的差别:初生木质部台管胞而无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伴胞;初生结构阶段很短暂,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的草质茎。
(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
b.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
四、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1)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次生结构。
根及根茎类药材鉴定(单子叶、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结构及鉴定).
![根及根茎类药材鉴定(单子叶、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结构及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ac78179bbceb19e8b8f6bace.png)
内皮层(外侧为1列石细胞,其内壁及侧壁增厚,纹孔
细密;内皮层细胞均匀增厚,木化,有通道细胞);
韧皮部束与木质部束(相间辐射状排列);髓。
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麦冬,横切面)
1.徒手切片。
2.水合氯醛制片, 3.间苯三酚+浓盐酸染色
木部
髓部
宽,放射纹明显
无
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显微鉴定) 根的次生结构:
• 裸子植物和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在继续生长
的过程中会进行次生分化,产生强烈分裂能
力的次生分生组织——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形成了根的次
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显微鉴定)
根的次生结构
A
B
根的次生结构(模式图) A:根的次生加粗(初期)B:根的次生加粗(后期) 1.表皮 2.皮层 3.内皮层 4.维管柱鞘 5.形成层 6.初生韧皮部 7.次生木质部 8.初生木质部 9.周皮 10.次生韧皮部
窄,无放射纹
明显
单子叶植物根(显微鉴定)
• 根的初生结构: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根和蕨类 植物的根,一生没有次生分化,故初生结构 形成后,终身保持。
• 组织构造鉴定 :可对表皮(根被)、皮层(内 皮层)、维管柱(维管柱鞘、韧皮部束与木 质部束相间辐射状排列)、髓由外向内依次 进行观察。
单子叶植物根的结构(显微鉴定)
(4)次生维管束:维管束由辐射型转为外韧型,次生木质部和
次生韧皮部构成了次生维管束。
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显微鉴定)
根的次生结构
2.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及周皮
(1)木栓形成层产生:随着形成层的活动,表皮和皮层破坏, 维管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 (2)木栓形成层分裂:向外 形成木栓层(栓外层);向内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的比较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2dbee2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be.png)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的比较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的比较双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形成层的环纹,环内的木质部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央无髓,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的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外表常有栓皮。
单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柱一般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外表无木栓层,有的具较薄的栓化组织。
双子叶植物根茎维管束环状排列,中央有明显的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茎通常可见内皮层环纹,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散布,髓部不明显。
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构造:最外层为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及栓内层组成。
栓内层通常为数列细胞,有的比较发达,又名次生皮层。
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由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组成, 初生韧皮部细胞大多颓废;形成层连续成环,或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次生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或木纤维组成,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其原生木质部束呈星角状,星角的数目随科属种类而不同,有鉴定参考意义,如怀牛膝为二个角,属二原型。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无髓;特殊构造:少数根类中药的次生构造不发达,无周皮而有表皮,如龙胆;或表皮死亡脱落由微木栓化的外皮层细胞行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如细辛;或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层,如川乌;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
少数根有明显的髓部,如龙胆、川乌等。
异常构造:多环性异型同心环维管束,如牛膝、川牛膝;皮层异型维管束,如何首乌;韧皮部与木质部交错排列,如大戟、南沙参;具内涵韧皮部,如华山参。
2. 单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
最外层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无木栓层,细胞外壁一般无角质层。
少数根的表皮细胞进行切线分裂为多层细胞,形成根被,如百部、麦冬等。
皮层宽厚,占根的大部分,内皮层及其凯氏点通常明显。
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直径较小。
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无形成层。
髓明显。
中药鉴定学,第二单元,根及根茎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第二单元,根及根茎类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cf0c6a11bcd126fff7050bb3.png)
中药鉴定学——第二单元根及根茎类中药主管考试要点一、根类中药概述1.性状鉴别①直根系圆柱形:甘草、黄芪、牛膝圆锥形:白芷、桔梗纺锤形:地黄、何首乌②须根系双子叶:细辛、威灵仙、龙胆单子叶:百部、郁金、麦冬③有的根顶端带有茎基或根茎2.显微鉴别——先看组织结构,再看粉末特征首先区分双子叶、单子叶植物你和中药鉴定之间——只差了一个药用植物学一点点分类知识一点点解剖知识药用植物分类的基本术语山楂分类等级: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叶子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苹果亚科、山楂属、山楂/山里红(变种var.)种: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生殖隔离植物组织的基本术语不同植物的同一组织常具有不同的显微特征高等植物的密道——维管束维管束在植物体内常呈束状存在,组成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用——根茎叶组成韧皮部:筛管、伴胞、筛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质地柔韧木质部: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质地坚硬(细胞壁木质素增加)维管束类型——中药鉴定的重要依据外韧、双韧、周韧、周木(单子叶)、辐射(双子叶分化到中心,单子叶有髓)细胞壁的特化特化:在纤维素形成的框架内,填充其他物质,改变理化性质,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①木质化:木质素(芳香族化合物),可使细胞壁硬度增加,细胞群的机械力增加②木栓化:木栓质(脂肪性化合物),黄褐色,不透气透水,保护作用,如树干外面的褐色树皮③角质化:角质(无色透明脂肪性化合物),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微生物的侵害,保护作用④矿质化:硅质,增加坚固性,使茎叶表面变粗变硬,增加植物机械支持力⑤黏液质化:果胶质和纤维素变成黏液和树胶显微鉴别——先看组织结构,再看粉末特征首先区分双叶子、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根的组织构造①次生构造发达②次生组织不发达a 最外层为表皮:龙胆最外层为后生表皮:细辛最外层为后生皮层:川乌、附子、玄参b 内皮层均较明显c 有髓(未经分化的薄壁细胞):川乌、附子、龙胆③异常构造a 同心多环状维管束:牛膝、川牛膝、商陆(罗盘纹)b 韧皮部维管束(附加维管束):何首乌(云锦状花纹)c 内涵韧皮部(木间韧皮部):华山参d 内涵周皮(木间木栓):黄芩、秦艽实例——牛膝饮片性状鉴别表面有扭曲细纵皱纹、排列稀疏的侧根痕和横长皮孔样的突起。
双子叶与单子叶根及根茎比较列表
![双子叶与单子叶根及根茎比较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5021a0fdc1c708a1284a4477.png)
特征
双子叶
单子叶
根
形状
一般为直根系,主根发达,侧根少。不定根膨大成块根(何首乌)。少数主根不发达,为须根系(威灵仙、龙胆)
一般为须根系,须根前或中部常有膨大成块根(麦冬、郁金)
表面
常有栓皮
无
断面
有形成层环,无髓,有放射状纹理
有内皮层环,有髓
根茎
表面
常有栓皮
无
断面
1.表皮分裂为多层细胞,木栓化形成根部(百部、麦冬):2.有通道细胞(内皮层细胞不增厚的)(麦冬)
异常构造
1.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牛膝、商陆);2.附加维管束(何首乌);内涵(木间)韧皮部(华山参);4.木间木栓(秦艽)
——BysmallT
有形成层环,髓明显,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
有内皮层环、维管束散在,髓不明显
二.双子叶、单子叶植物根显微特征比较
双子叶
单子叶
,无髓)
初生构造(外为表皮,无木栓层,维管束辐射型,无形成层,髓明显)
特殊情况
次生结构不发达:1.无周皮而有表皮(龙胆、威灵仙);2.表皮死亡脱落,外皮层栓化→后生表皮(细辛);3.皮层外部细胞栓化→后生皮层(川乌);4.有髓(龙胆、川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内皮层环、维管束散在,髓不明显
二.双子叶、单子叶植物根显微特征比较
双子叶
单子叶
正常构造
具次生构造(维管束无限外韧型,形成层成环,无髓)
初生构造(外为表皮,无木栓层,维管束辐射型,无形成层,髓明显)
特殊情况
次生结构不发达:1.无周皮而有表皮(龙胆、威灵仙);2.表皮死亡脱落,外皮层栓化→后生表皮(细辛);3.皮层外部细胞栓化→后生皮层(川乌);4.有髓(龙胆、川乌)
一.双子叶、单子叶植物根及根茎性状比较
特征
双子叶
单子叶
根
形状
一般为直根系,主根发达,侧根少。不定根膨大成块根(何首乌)。少数主根不发达,为须根系(威灵仙、龙胆)
一般为须根系,须根前或中部常有膨大成块根(麦冬、郁金)
表面
常有栓皮
无
断面
有形成层环,无髓,有放射状纹理
有内皮层环,有髓
根茎
表面
常有栓皮
无
断面
1.表皮分裂为多层细胞,木栓化形成根部(百部、麦冬):2.有通道细胞(内皮层细胞不增厚的)(麦冬)
异常构造
1.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牛膝、商陆);2.附加维管束(何首乌);内涵(木间)韧皮部(华山参);4.木间木栓(秦艽)
——By small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