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PPT医学课件
主要外膜蛋白阻止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 超敏反应
免疫性 免疫力不强
第2节 主要致病性衣原体
• 一、沙眼衣原体
• 致病性与免疫性 • 传播途径 眼 —— 眼、眼 —— 手 —— 眼、性 接触传播、产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所致疾病
• 沙眼 沙眼亚种A、B、Ba和C血清型 • 感染眼结膜上皮细胞→增殖,包涵体→局 部炎症→早期流泪、有粘液脓性分泌物、 结膜充血及滤泡增生→后期结膜瘢痕、眼 睑内翻、倒睫以及角膜血管翳引起的角膜 损害→影响视力或致盲
一、生物学特性
形态结构
• 体积微小,一般为0.2~0.3µm。无细胞壁, 呈多形性,有球形、杆状、丝状、分枝状 等多形态。革兰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呈 淡紫色。。 • 繁殖方式多样,以二分裂 繁殖为主。
• 培养
• 营养要求高,在含有20%血清、酵母浸膏及 胆固醇的培养基中,生长缓慢,3~10天 (甚至2~3周)后才形成荷包蛋样微小菌 落。菌落中央厚而隆起,周边薄而扁平。 用低倍镜观察清楚。适宜温度为35℃。 •
第2节 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
• 一、普氏立克次体
传染源:病人 传播媒介:体虱
人 人虱 人虱 人
流行性斑疹伤寒传播方式
二、莫氏立克次体
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传播方式
鼠 鼠蚤 鼠虱 鼠蚤 人
鼠
三、恙虫病立克次体
• 传播媒介,储存宿主:恙螨 卵
鼠 幼虫
成虫
稚虫
第二代幼虫 人(恙虫病)
稚虫
成虫
卵
第14章 放线菌
第1节 放线菌属
主要致病菌——衣氏放线菌(A. israelii)
一、生物学性状
G+、非抗酸性丝状菌 培养困难,厌氧或微需氧 硫磺样颗粒(菌落) 压片或组织切片,显微镜下可见颗 粒呈菊花状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器材与试剂的选用原则
03
如无菌操作、适用性、经济性等
02
细菌形态与结构观察
细菌培养及形态特征
01
02
03
细菌培养方法
包括需氧培养、厌氧培养 和兼性厌氧培养等,不同 种类的细菌需要不同的培 养条件。
细菌菌落特征
观察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 形成的菌落,了解其形状、 大小、颜色、透明度等特 征。
细菌细胞形态
05
微生物代谢活性测定
生长曲线测定方法
直接计数法
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并计数微生物数量,适用于较大微生物如细 菌、酵母菌等。
比浊法
利用微生物生长引起培养液浊度变化来测定生长曲线,操作简便 但易受杂质干扰。
平板菌落计数法
将待测样品稀释后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后计数形成的菌 落数,适用于可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原理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增 殖,通过提供适宜的细胞环境, 使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并产生子代
病毒。
病毒检测技术及应用
免疫学方法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荧光技术等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
分子生物学方法
基于病毒核酸的特异性,利用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扩增 并检测病毒核酸。
微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实验基础知识 • 细菌形态与结构观察 • 真菌形态与结构观察 • 病毒培养与检测技术 • 微生物代谢活性测定 •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研究 • 微生物生态学及环境因子影响研究
01
实验基础知识
微生物学概述
类生活中的作用:如 生态平衡、发酵工业 等
生理生化鉴定
利用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如营养需 求、代谢产物等,进行进一步的分类 鉴定。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01医学微生物学概述Chapter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任务01020304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不同类型的细菌。
细菌包括DNA 病毒、RNA 病毒等不同类型的病毒。
病毒包括酵母菌、霉菌等不同类型的真菌。
真菌包括原虫、蠕虫等不同类型的寄生虫。
寄生虫古代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20世纪至今02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结构Chapter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的大小细菌的形态01020304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核质荚膜鞭毛菌毛芽孢03细菌的生理与遗传Chapter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理化特性细菌的分类与命名030201细菌的理化性质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细菌的营养类型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的代谢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物质细菌的变异类型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细菌遗传变异的意义04细菌的分类与命名Chapter细菌的分类方法数值分类法传统分类法利用细菌的多种特性,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值分析,确定细菌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进行分类。
分子分类法常见病原菌的分类与命名葡萄球菌属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
链球菌属包括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引起呼吸道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等。
肠杆菌科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等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免疫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细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代谢产物的产生以及某些酶的活性等特性进行鉴定。
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细菌抗原的结合反应进行鉴定,如凝集试验、沉淀试验等。
基于细菌基因序列的分析和比较,采用PCR 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手段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细菌的鉴定与识别05病毒的基本形态与结构Chapter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的大小病毒的形态病毒形态各异,常见的有球形、杆状、砖形、丝状、蝌蚪状等。
这些形态与病毒的基因组类型、外壳蛋白的结构以及感染宿主的方式有关。
病毒的基本结构核衣壳包膜病毒的分类与命名病毒的分类病毒的命名06病毒的复制与遗传Chapter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通过特异性受体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然后将核酸注入细胞内。
微生物学ppt课件
进化地位低
肉眼可观察到微生物聚集的群体-菌落
(二)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类群十分庞杂,包括真核类、原核类及非细胞 类。
真核类:属于真核生物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 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原核类: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细菌)、 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非细胞类: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类病毒、拟病毒等。
Ⅱ.原核总界(SuperkingdomProcaryota) 1.细菌界(KingdomMycomonera) 2.蓝细菌界(KingdomPhycomonera) Ⅲ.真核总界(SuperkingdomEucaryota) 3.植物界(KingdomPlantae) 4.真菌界(KingdomFungi) 5.动物界(KingdomAnimalia)
2、命名
按照《国际细菌命名法规》,采用林奈氏双名法。 属名 + 种名 +命名人 属名:名词,斜体,首字母大写,一般描绘主要形 态或生理特征。 种名:形容词,斜体,小写,代表一个种次要特征。 如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Migula) Castellani & Chalmers 1919 E . coli(Escherichia coli 大肠埃希氏菌,简称大肠杆菌) 未确定种名或不指特定的种时,可在属名后加sp.表示, 如:Penicillium sp.(青霉属)。
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 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一般 < 0.1mm)、构
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单细胞或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 生物、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一)微生物的特点
1、小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2024鲜版
2024/3/27
11
03
细菌学
2024/3/27
12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的细胞壁与细胞膜
组成成分、功能特点
2024/3/27
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细菌的细胞质与核质
遗传物质、核糖体
13
细菌的生理与代谢
01
细菌的生长繁殖
生长曲线、繁殖方式
2024/3/27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放 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 螺旋体等八大类。
4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 菌三类。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生物,其形态 多样,有球形、杆形、砖形、弹状、丝 状等。病毒的结构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外 壳两部分。
定义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致病机理、 免疫机制、诊断与防治的科学。
2024/3/27
任务
揭示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及其与宿主相互作 用规律,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9
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024/3/27
研究对象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 生物及其与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5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正常菌群与微生态平衡
菌群种类、数量、分布及作用
条件致病菌与机会性感染
感染条件、致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病原菌与感染性疾病
病原菌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举例
细菌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微生物学课件PPT》
微生物有多种繁殖方式,包括二分裂、孢子形成和性繁殖,以适应不同环境 条件。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1
分解者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
2
氮固定
一些微生物能够固定大气中的氮气,并将其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形式。
3
环境监测
某些微生物对环境中的污染物和毒性有敏感反应,可以用作环境监测的指示器。
传染病与病原微生物
传染病
流感 肺炎 霍乱 疟疾
病原微生物
流感病毒 肺炎球菌 霍乱弧菌 疟原虫
微生物学研究方法
显微镜观察
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形态和结构的重要工具,通过放大镜头可见微观世界。
培养和鉴定
通过培养微生物并进行鉴定,了解其生长特征和分类等信息。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PCR和基因测序等技术研究微生物的DNA和基因组,揭示其遗传信息。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有益微生物
人体内有益的微生物有助于免疫系统发育、食物消 化和预防疾病。
病原微生物
某些微生物可以引起传染病,如细菌感染、病毒感 染和真菌感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免疫系统
微生物在免疫系统中起关键作用,帮助识别和抵御 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接种疫苗和用抗生素等措施 可预防微生物相关疾病。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1 生物降解
某些微生物可以利用有机污染物作为 能源,进行降解和净化。
2 生物控制
应用有益微生物来控制害虫和病原微 生物的生长,减少使用化学农药。
3 环境监测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数量可以反映环境污染的程度。
细菌是微生物中最常见的一类,以原核细胞 结构为特点。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完整版
形态多样 结构简单 寄生生活
严格细胞内寄生
病毒粒子形态各异,有球形、杆 状、砖形、蝌蚪形等。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复 制和增殖。
病毒的复制与变异
复制周期
包括吸附、注入、脱壳、生物合 成、组装与释放等步骤。
变异机制
病毒的变异机制包括错误复制、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配等。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麻疹、流感等 。
微生物与药物的关系
微生物是药物的重要来源
许多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都来源于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多种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等。
微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同时微生物也可以影响药 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06
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Chapter
实验诊断方法与技术
细菌学诊断方法
包括细菌培养、生化反应、血 清学试验等,用于鉴定细菌种
类和检测细菌感染。
病毒学诊断方法
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等,用于鉴定 病毒种类和检测病毒感染。
免疫学诊断方法
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荧光 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用于检测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或 抗体。
03
人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和消灭有害微生物来维护自身健康,
如疫苗接种、消毒灭菌等。
02
细菌学
Chapter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四体
3 恙虫病立克次体:
(1)传染源:携带病原体野鼠,家鼠 (2)传播媒介:恙螨 (3)所致疾病:恙虫病 (4)传播途径:
恙螨幼虫叮咬
带菌鼠
人体
局部红色丘疹
全身淋巴结肿大,肺,肝,水疱,中央溃疡,形成黑
脾,脑损害
色焦痂
2024/3/4
43
四体
四 衣原体
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具有独特发育周期,并 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四体
一 螺旋体
(spirochete )
概念:螺旋细胞型微生物。基本结 构与细菌相似,例如有细胞壁、原始核质,以二分 裂方式繁殖和对抗生素等药物敏感等
主要类型:
疏螺旋体属:
回归热螺旋体 伯氏螺旋体
密螺旋体属:
梅毒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属:
钩端螺旋体
四体
1.寄居泌尿生殖道,传播途径为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致病机制与侵袭性酶有关。吸附后产生磷脂酶分 解胞膜中的磷脂,脲酶分解尿素产氨,影响宿主 细胞生物合成。产生IgA蛋白酶,破坏IgA的局部 抗感染作用,有利于粘附和致病。
四体
2.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 ,上行感染,可引起 前列腺炎或附睾炎;阴道炎和宫颈炎,并可导致 流产。因为与人精子膜有共同抗原,对精子可造 成免疫损伤而致不育。
四体
(3)ELISA
检测IgM抗体对早期诊断有价值。 立克次体抗原吸附于载体。泛影葡胺梯度离心纯化
抗原为优,检出血清的抗体效价高,纸上ELISA测 定抗体,方法简便。将感染卵黄囊悬液加于玻片 (经氯仿·甲醇洗净)上,凉干、固定,加稀释血清 于抗原点上,每张玻片上包括阳性和阴性对照,加 酶标兔抗人IgM/G于抗原·血清点作用后,将浸透新 鲜配制的底物无灰滤纸覆盖在玻片上约4-6min,可 见滤纸条上阳性对照点位置显紫棕色,取下滤纸条 (即终止反应),观察是否显色,与对照比较判定结 果。此法简便,并可保存实验记录。
微生物学最完整经典ppt课件
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品。 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
疫苗类型与特点
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不同类型的疫苗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如灭活疫苗安全性较高,但免疫效果相对较弱;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微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新型疫苗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微 生物防治领域的重要趋势。如基于mRNA技术的疫苗、重 组蛋白疫苗等,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2 03
微生物组学在防治中的应用
微生物组学是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在微 生物防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解析微生物群落 的组成和功能,可以为微生物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 思路和方法。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包括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 期。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温度、pH、氧气、渗透压等。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与特点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
01
包括发酵、呼吸和光合磷酸化等。
微生物的代谢特点
02
代谢旺盛、代谢途径多样、代谢产物独特等。
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03
抗生素、维生素、酶等。
微生物的能量转换与物质运
真菌的基本形态
菌丝、孢子等。
真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真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真菌的特殊结构
菌丝体、子实体等。
其他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原生动物的形态与结构
藻类的形态与结构
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 核。
微生物学课件ppt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延迟期
微生物适应环境,繁殖 速度较慢,数量增长缓
慢。
对数生长期
微生物快速繁殖,数量 呈指数增长。
稳定期
微生物繁殖速度减慢, 营养物质消耗殆尽,环 境压力增大,死亡数量
增加。
衰亡期
微生物大量死亡,数量 下降。
微生物的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适用于工业发酵和实验室研究, 可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有性繁殖
通过两个细胞的结合,经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再经过受精作用形成新的个体, 如真菌的孢子生殖。
Part
05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微生物遗传变异的重要来 源之一,是指基因序列中发生的碱基 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 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通常是不定向的,但也可以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诱变剂的作用 )发生定向突变。
环境污染等,这些行为可能导致某些病原菌的抗药性和生态失衡。
Part
07
微生物的应用与危害
微生物在工业上的应用
01
02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微生物发酵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生产食 品、饮料、饲料、抗生素、氨
基酸等产品。
生物转化
利用微生物将原料转化为燃料 、化学品、塑料等工业品。
生物冶金
利用微生物从矿石中提取金属 。
微生物学课件
• 微生物学简介 •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 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 • 微生物的代谢与繁殖 •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 微生物的生态与分布 • 微生物的应用与危害
目录
Part
01
微生物学简介
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学第一节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ppt课件
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
寄生关系
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宿主体 内,从宿主获取营养物质 进行生长繁殖,对宿主造 成损害。
共生关系
一些病原微生物与宿主建 立共生关系,相互依存, 对宿主不造成明显损害。
免疫逃避
病原微生物具有逃避宿主 免疫系统的能力,从而在 宿主体内长期存活。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竞争关系
05
CATALOGUE
病原微生物的防控与治疗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减少病原 微生物的传播。
注重饮食安全
避免食用不洁或变质食品,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以降低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接种疫苗
及时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有效预防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 染病。
深入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揭示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调控机 制。
发展微生物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等新技 术,推动微生物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
加强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和防控策 略研究,提高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
加强微生物学与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
促进微生物学与医学的交叉融合 ,深入研究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 关系,发展新的诊疗技术和药物
02
CATALOGUE
病原微生物概述
病原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 寄生虫等。
分类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方式等特征,可将其分为细菌、病毒、真菌 、寄生虫等几大类。其中,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病毒是一类寄生生物,真 菌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寄生虫则是一类寄生在宿主体内的生物。
微生物课件ppt
病毒的防治与利用
防治
预防病毒传播的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接种疫苗等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医生通常会使用抗病毒药物、对症 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利用
虽然病毒对人类健康有一定威胁,但它们也可以被用于研究 和治疗。例如,病毒载体可以用于基因治疗和疫苗研发。此 外,病毒还可以被用于检测和鉴定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系统发育关系,可以将微 生物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小型藻类等 几大类。其中,细菌是微生物中最常见的一类,包括 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等;病毒则是一类非细胞型 微生物,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真菌则是 一类具有细胞壁和细胞核的微生物,包括霉菌和酵母 等;原生动物和藻类则是单细胞生物中的两大类。
02
CATALOGUE
原核微生物
细菌
细菌的基本特征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和核区的微生物,具有多种形态 、大小和颜色,如球菌、杆菌、螺旋 菌等。
细菌的繁殖方式
细菌的分类
根据革兰染色法的不同,可将细菌分 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两类。
细菌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繁殖 周期短,数量增长快。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
微生物主要通过二分裂、裂殖、芽殖和孢子生殖等方式进行繁殖 。
遗传变异与进化
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遗 传变异,这些变异为微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基础。
微生物的遗传工程
通过遗传工程手段对微生物进行改造和优化,提高其生产效率或改 良其性状,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
06
CATALOGUE
微生物的应用
在工业上的应用
微生物发酵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各种工业原料,如酒精、酵母、柠檬酸等。
《微生物学概论》课件
硫循环
微生物参与硫循环,如硫 酸盐的还原、硫化物的氧 化等。
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微生物通过产生各种酶和代谢产物来 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 、酸碱度等。
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微生物的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引 起有机物的分解、释放营养物质等。 同时,一些致病微生物也会对人类和 动物健康造成威胁。
生物采矿
利用微生物技术从矿石中提取有价值的金属,如铜、铀等。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
生物肥料
01
通过微生物技术生产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减少化
肥使用。
生物农药
02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天然杀虫剂和抗菌剂,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植物基因工程
03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有益的基因转入植物中,提高植物抗逆性
04 微生物的繁殖与遗传
CHAPTER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准性繁殖
通过简单的细胞分裂或出芽方式,产 生与亲本完全相同的子代。
类似于有性繁殖,但不需要细胞融合 ,而是通过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间的 交换和重组。
有性繁殖
通过两个细胞融合,经过减数分裂形 成生殖细胞,再经过受精作用形成新 个体。
微生物的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 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 体等。
放线菌是一类呈辐射状排列的放线状 或分枝状的细菌,常用于抗生素的合 成。
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是一类具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DNA呈环 状或线状,有核仁和染色体的多细胞微生物。
真菌是真核微生物中的一大类,包括酵母菌、霉菌和蘑 菇等。
疾病。
微生物ppt课件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发酵工程
01
微生物学在发酵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利用酵母
菌发酵生产酒精、醋酸等。
食品加工
02 微生物学技术可用于食品加工和保存,如利用乳酸菌
制作酸奶、泡菜等。
化学品生产
03
微生物学方法可用于生产许多重要的化学品,如利用
霉菌生产青霉素等。
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废水处理
真菌的形态通常包括菌丝、子实体和孢子等。菌丝是真菌的 繁殖结构,子实体则是产生孢子的结构,孢子是真菌的繁殖 体。
真菌的结构
真菌的结构通常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真菌的细胞壁通常由几丁质、纤维素等多糖组成,细胞膜则 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真菌的繁殖和培养
真菌的繁殖
真菌可以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进行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配子结合产生孢子的方式,无 性繁殖则是通过孢子直接萌发产生菌丝的方式。
真菌的培养
真菌的培养通常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下进行。常用的培养基包括沙土培养基、麦芽汁 培养基和琼脂培养基等。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和通气等条件,以保证真菌的正常生长和繁 殖。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及利用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复杂多样,既有对人 类有益的一面,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 。有些真菌可以用于生产食品、饮料和 调味品等,如酵母菌可以用来发酵面包 和酒类;但也有些真菌可以引起人类和 动物的疾病,如引起脚气的真菌。
固体培养基形成琼脂平板 ,用于菌落的分离和观察 ;液体培养基用于大规模 的培养和发酵。
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技术
纯培养技术
通过划线接种、稀释涂布等方法 ,将微生物从混合样品中分离出
来,获得单一菌株。
微生物学最完整经典 ppt课件
提示:很重要的部分,要牢记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不同,表现在:
A. 原核细胞基因组的大小仅有真核生物基因组大小的一半 B.原核细胞具有单链的DNA分子 C.原核细胞中与DNA结合的蛋白质较少,而且没有核膜包裹 D.原核细胞具有RNA而不是DNA
原核生物
A.具有细胞器,但不具有细胞核 B.能产生ATP,能独立进行生命过程 C.细胞壁含几丁质 D.大多具有环状DNA E.都是厌氧生物
微生物分布
微生物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生活在“微生物的 海洋”中
✓ 细菌数亿/g土壤 ✓ 每张纸币带细菌:900万个 ✓ 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 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 ➢ 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 ➢ 皮肤表面:平均10万个细菌/cm2 ➢ 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1000亿个
✓ 第一步:采用生黑葡萄糖杆菌或弱氧化醋杆菌,将D山梨醇转化为L-山梨糖
✓ 第二步:采用氧化葡萄糖杆菌和芽孢杆菌混合发酵, 将L-山梨糖转化为1-酮基-L-古龙酸,再经化学转化 为维生素C
2019年,泉生热孢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微生物特点
个体微小
✓ 杆菌的平均长度:2 微米 ✓ 面积/体积比:人 = 1,大肠杆菌 = 30万 ✓ 这样大的比表面积特别有利于它们和周围环境进行物
病毒
亚病毒
拟病毒
类病毒
朊病毒
古细菌
(真)细菌
真菌
酵母菌
霉菌
蕈菌
藻类
原生动物
下列各项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
A、蓝藻,支原体 B、衣原体,噬菌体 C、衣藻,金鱼藻 D、放线菌,霉菌 真菌通常是指__。 A、所有的真核微生物 B、具有丝状体的微生物 C、霉菌、酵母菌和蕈菌 D、霉菌和酵母菌 下列物种之间相似程度最大的一组是__。 A、疟原虫,血吸虫,蚊子 B、痢疾杆菌,酵母菌,青霉菌 C、蓝藻,硝化细菌,硫细菌 D、水稻,水蛭,水绵
微生物学PPT课件
利用微生物对特定底物的代谢能力或产生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如 API鉴定系统、Biolog鉴定系统等。
免疫学鉴定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微生物鉴定,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免疫荧光技术等。
分子生物学鉴定
基于微生物基因序列信息进行鉴定,如PCR扩增、基因芯片技术、高 通量测序等。
常见微生物的识别与鉴定实例
基因表达的调控
基因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 调控,包括转录因子、表 观遗传学修饰等。
微生物的基因突变与重组
基因突变的类型
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 变等。
基因突变的机制
DNA复制错误、诱变剂作用、转 座子等。
基因重组的方式
同源重组、非同源重组、转导等。
微生物的基因工程与应用
1 2
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
包括DNA重组技术、基因克隆技术、基因编辑技 术等。
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垃 圾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肥料或 燃料。
土壤修复
利用某些微生物能够降解重金 属或有机污染物的特性,进行 土壤修复。
生物防治
利用某些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
06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微生物的分类方法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传统分类法
数值分类法
基于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生态学特征 进行分类,如细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 养特性等。
01
病毒的基本结构
核酸与蛋白质外壳
02
病毒的特殊结构
包膜、刺突等
03
04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不同病毒的大小与形态差异
病毒的复制与变异
病毒的复制方式及变异机制
03
微生物的生理与代谢
微生物学 完整版全套课件
的有机物,几乎都能被微生物利用,甚至用其它方法难以
降解的农药、清洁剂、橡胶以及毒性较大的化工产品,如
甲苯、萘、酚等都能被微生物分解。我们不禁要产生这样
的疑问:是不是地球上所有的物质都能找到相应的微生物
将其分解呢?能不能分离到一种微生物用来对付现今最令
人头疼的“白色污染”呢?为什么在90℃的高温、-80℃
始mg计,272个细菌将超过4722吨。微生物的
这种繁殖速度给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 食谱杂,培养易:自然界中的易利用物质如蛋
白质、糖类、脂肪和无机盐以及难利用物质如纤
维素、石油、塑料,甚至有害物质如氰、酚类、
聚氯联苯、有关农药等均能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10
5.吸收多,转化快:微生物素有小型“活化工厂” 之称。从单位重量来看,微生物的代谢强度是高
等 动 物的 千 倍和 万 倍 , 如 1kg酒 精 酵 母 1天 内 可 “消耗”几千公斤糖并转变为酒精;每个乳酸菌
自然界中的“超生大户”,如大肠杆菌平均20分钟分裂一次,若每
个子细胞都具有同样的繁殖能力,那么从理论上24小时可繁殖72代;
微生物还是生物圈中的善变者,当外界环境一变化,在千分之一秒
内,它们就会发生相应的反应,这种特性使得微生物在大自然的选
择作用下能在其它生物不能生存的环境中安居乐业,例如,海洋深
处的硫细菌可在250℃甚至300℃的高温条件下正常生长,大多数细
二.微生物种类和范围:
细菌 Bacteria、 放线菌 Actinomycetes、
酵母菌 Yeast、 丝状真菌(霉菌)Mould、
立克次氏体 Rickettsia、支原体 Mycoplasma、
衣原体 Chlamydia、 螺旋体 Spirochaet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途径
• 包括食用动物肉骨粉饲料、牛骨粉汤; • 医源性感染:如使用脑垂体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和硬脑膜移植、角 膜移植、输血等。 • 朊病毒特点是耐受蛋白酶的消化和常规消毒作用,由于它不含核酸, 用常规的PCR技术还无法检测出来。 • 朊病毒存在变异和跨种族感染,具有大量的潜在感染来源,主要为牛、 羊等反刍动物,未知的潜在宿主可能很广,传播的潜在危险性不明, 很难预测和推断。朊病毒可感染多个器官,已知的主要为脑髓,但在 潜伏期内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各种组织器官均有感染,且感染多途径, 除消化道外,神经系统、血液均可感染,预防难度大,人畜一旦发病, 6个月至1年全部死亡,100%的死亡率。
拟病毒的特点
• 拟病毒单独没有侵染性,必需依赖于辅助病毒才能进行侵染和复制, 其复制需要辅助病毒编码的 RNA 依赖性 RNA 聚合酶。 • 拟病毒的RNA不具有编码能力,需要利用辅助病毒的外壳蛋白,并与 辅助病毒基因组 RNA 一起包裹在同一病毒粒子内。 • 卫星 RNA 和拟病毒均可干扰辅助病毒的复制。 • 卫星 RNA 和拟病毒同辅助病毒基因组 RNA 比较,它们之间没有序 列同源性。根据卫星 RNA 和拟病毒的这些共同特性,现在也有许多 学者将它们统称为卫星 RNA 或卫星病毒。
• 附:卫星RNA是一种伴随植物病毒(如烟草环斑病毒)的小的自剪接RNA分子,
约350个碱基对,被病毒的壳体包裹。
朊病毒
• 朊病毒是美国学者S.B.Prusiner 在1982年研究羊瘙痒病毒时发 现的,由于它与以往任何病毒 有着完全不同的成分和致病机 制,它的发现是整个生命科学 界包括生物化学、病原学、病 理学和医学中的一件轰动的事 件而Prusiner也因此获得1997 年的诺贝尔奖。 朊病毒又称“普里昂”或蛋白 浸染子(prion,是protein infection的缩写),是一类 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 发生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从 而使宿主致病。
• 预防噬菌体污染的措施主要有:
•
• •
• • • •
(1)决不使用可疑菌种,认真检查斜面、摇瓶及种子罐所使用的菌 种,坚决废弃任何可疑菌种。 (2)严格保持环境卫生。 (3)决不排放或随便丢弃活菌液 环境中存在活菌,就意味着存在 噬菌体赖以增殖的大量宿主,其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为此,摇瓶菌 液、种子液、检验液和发酵后的菌液绝对不能随便丢弃或排放;正常 发酵液或污染噬菌体后的发酵液均应严格灭菌后才能排放;发酵罐的 排气或逃液均须经消毒、灭菌后才能排放。 (4)注意通气质量 空气过滤器要保证质量并经常进行严格灭菌, 空气压缩机的取风口应设在30~40米高空。 (5)加强管道及发酵罐的灭菌。 (6)不断筛选抗性菌种,并经常轮换生产菌种。 (7)严格执行会客制度。
昆虫病毒杀虫剂的特点:
(1)优点 致病力强,使用量少 专一性强,安全可靠 抗逆性强,作用持久 生产简便,成本低廉
• (2)缺点:
• 工业化大量生产比较困难 • 不易保存
• 作用速度慢
• 抗药性的产生
• 杀虫谱窄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目前,国际上昆虫病毒杀虫剂正式登记注册仅11种,而我国正式登记 的仅有包括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虫瘟1号)在内的5种。在我国 每年28万t杀虫剂市场中影响甚微,未形成优势和规模。
第三节 病毒与实践
----噬菌体与发酵工业 ----昆虫病毒用于生物防治 ----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一、噬菌体与发酵工业
• 在发酵工业中常应用细菌、 真菌等菌种作为发酵菌种。 这些菌种常受到细菌噬菌 体、真菌病毒的损害,是 发酵工业的一大公害。酵 母菌如酿酒酵母、红酵母 中都有类似噬菌体的病毒, 其他真菌也有类似病毒的 存在,但不如细菌噬菌体 普遍。
第二节 亚病毒
概念与分类
• 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有其中之一的分子病 原体,称为亚病毒。 • 亚病毒可以分为三类: • 类病毒 • 拟病毒 • 朊病毒
一、类病毒
• 类病毒(Viroid)是一类只含RNA • 类病毒又称感染性RNA、病原 RNA;壳病毒,是一种和病毒 一种成分、专寄生在活细胞内 的分子病原体。 (virus)相似的感染性颗粒的基因 组为单股闭合环状的RNA分子, • 最早是在1970年代在马铃薯纺 分子量约105Da(“真病毒” 锤形块茎病(potato spindle 为106~108Da) 。 tuber, PSTD)中发现的。现已 经在很多植物的病害中找到它 • 类病毒迄今已发现的类病毒已 有18种,其中多为植物类病毒。 的足迹。在电镜下可见到这 RNA分子呈50nm长的杆状分子, 共有359个碱基对,并证实是游 离的RNA,为此正式命名为类 病毒。
(二)动物DNA病毒作为动物基因工程的载体:
• 可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的动物病毒很多,主要为SV40(simain virus, 猴病毒40),其次为人的腺病毒、牛乳头瘤病毒、痘苗病毒以及RNA 病毒等。 • 其生活周期包括引起宿主细胞裂解和转化成癌细胞两个阶段。其ccc DNA(共价闭环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000。SV-DNA是一个 复制子,当侵染宿主细胞后,既能自我复制,也能整合在宿主的染色 体上。若在野生型SV-DNA直接接一个外源DNA,会因其相对分子质 量太大而无法正常包装,故需要使用缺失了编码衣壳蛋白后期基因的 突变株作为载体。为了补偿这一功能缺陷,这种突变株还须与其辅助 病毒一起感染,才能在宿主细胞内正常繁殖。利用这一系统,已将家 兔或小鼠的β-珠蛋白或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在猴肾细胞中获得了表达。
研究意义
• 从理论上讲,“中心法则”认为 DNA复制是“自我复制”,即 DNA~DNA,而朊病毒蛋白是 PrP→PrP,是为“自他复制”。这 对遗传学理论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但也有矛盾,即”DNA→蛋白质” 与“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矛盾。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会丰富生物学有 关领域的内容;对病理学、分子生 物学、分子病毒学、分子遗传学等 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探索生命 起源与生命现象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从实践上讲,其对人畜健康;为揭 示与痴呆有关的疾病(如老年性痴 呆症、帕金森病)的生物学机制、 诊断与防治提供了信息,并为今后 的药物开发和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 奠定了基础 。
朊病毒的特点
• 朊病毒在某些方面与常规病毒一样,都有可滤过性、传染性、致病性、 对宿主范围的特异性。 • 朊病毒是一类小型蛋白质颗粒,约由250个氨基酸组成,大小仅为最 小常规病毒的1%,且在电镜下观察不到病毒粒子的结构负染后才见 到聚集而成的棒状体 。 • 朊病毒对多种因素的灭活作用表现出抗性 : 对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超声波以及80~100℃高 温,均有相当的耐受能力。 对化学试剂与生化试剂:如甲醛、羟胺、核酸酶类等表现出强抗 性。对蛋白酶K、尿素、氯仿等不具抗性。 对生物学特性上:朊病毒能造成慢病毒性感染而不表现出免疫原 性,巨噬细胞能降低甚至灭活朊病毒的感染性,但使用免疫学技术又 不能检测出有特异性抗体存在,不诱发干扰素的产生,也不受干扰素 作用。
研究意义
• 类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室生命科学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它可以为生 物学家探索生命起源提供一个新的低层次上的好对象。 • 类病毒的研究科为分子生物学家研究功能生物大分子提供一个绝好的 材料。 • 类病毒的研究可为病理学家揭开人类和动、植物各种传染性疑难杂症 的病因带来一个新的视角。 • 也可谓哲学家对生命本质问题的认识提供一个新的革命性的例证。
• 最新动态
• 三、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 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 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 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 种、生产新产品。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 力的手段。 • 基因载体:是一类能够自我复制的DNA分子,其中的一段DNA被切除 而不影响其复制,可以置换或插入外源(目的)DNA而将目的DNA带 入宿主细胞。 • 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病毒。
(四)昆虫DNA病毒作为真核生物基因工程的载体:
类病毒的特点
• 类病毒能耐受紫外线 和作用于蛋白质的各 种理化因素 • 类病毒现仅在高等植 物中发现。 • 类病类病毒仅为一裸 露的RNA分子,无衣 壳蛋白。 • 类病毒是目前已知的 最小的可传染性的致 病因子。
一种典型的类病毒:PSTD
• PSTD是一种典型的类病毒。它是一裸露的闭合环状ss RNA分子,其 相对分子质量为1.2×e5.整个环由两个互补的半体组成,其中一含 179个核苷酸,另一个含180个核苷酸,两者间有70%的碱基以氢键 的方式结合,共形成122个碱基对,整个结构中形成了27个内环。
(三)植物DNA病毒唑为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
• 因含有DNA的植物病毒种类较少,故病毒载体在植物基因 工程中应用的起步较晚。 • 花椰菜花叶病毒( CaMV)是一种由昆虫传播的浸染十字 花科植物的病毒,含有8kb的环状重组体任然具有浸染性。 但由于它不能与宿主核染色体发生整合,因此还无法获得 遗传性稳定的转基因植株。 • 此外,一些真核藻类的DNA病毒也有发展前景。
• (一)噬菌体作为原核生物基因工程的载体
• λ-噬菌体,是一种含线状dsDN的温和噬菌体。 • 在λ-噬菌体的基因组中,约有一半是对生命自身生命活动十分必要的 “必要基因”,另一半则是对其自身生命活动无重大影响的“非必要 基因”,因此可以被外源基因取代而建成良好的基因工程载体。 • 优点有: 遗传背景清楚 载有外源基因时认可与宿主的核染色体合并同步复制。 宿主范围狭窄,使用安全 由于其两端各具12个核苷酸组成的粘性末端,故可组成科斯质粒。 感染率极高,比一般治质粒载体高出千倍。
致病机制
• 一种说法认为合成朊病毒所需 的信息,有可能是存在于寄主 细胞之中的,而朊病毒的作用, 仅在于激活在寄主细胞中为朊 病毒的编码的基因,使得朊病 毒得以复制繁殖。 • 另一种学说认为朊病毒的蛋白 质能为自己编码遗传信息。这 种假说与传统的分子生物学中 的“中心法则”是相违背的, 因为朊病毒没有核酸。于是人 们假设朊病毒的复制可能的方 法,一认为是通过逆转译过程 产生为朊病毒编码的RNA或 DNA(如后者情况还需要逆转 录)必须存在逆转译酶,甚至 还要有逆转录酶。二为蛋白质 指导下的蛋白质合成,即蛋白 质本身可作为遗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