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新法饲养技术
中蜂土养新方法
中蜂土养新方法中蜂土养是一种以中蜂为主的蜜蜂养殖方法,相比传统的蜜蜂养殖方法,中蜂土养具有更多的优势和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蜂土养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种养殖方式。
一、土养蜜蜂的概念和优势中蜂土养是指将蜜蜂养殖在自然环境中的土地上,不使用人工设施和人工饲养,让蜜蜂自由采集花粉和蜜源。
与传统的蜜蜂养殖方法相比,中蜂土养具有以下优势:1.保持蜜蜂的天然特性:中蜂土养能够更好地保持蜜蜂的天然特性和习性,使蜜蜂更健康、更有活力。
2.提高蜜蜂的抗病能力:中蜂土养能够让蜜蜂自然选择适应环境,提高其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3.提高蜜蜂的采蜜效率:中蜂土养能够让蜜蜂自由采集花粉和蜜源,提高采蜜效率,增加蜜蜂的产蜜量。
4.降低养殖成本:中蜂土养不需要额外的人工设施和饲料投放,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中蜂土养的方法和技巧1.选择合适的土地:中蜂土养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地,土地应具备充足的阳光照射、适度的草本植被和花草资源,同时远离化工厂和农药施用区域。
2.合理安排蜜蜂的巢箱:中蜂土养可以使用木箱或草箱作为蜜蜂的巢箱,巢箱的大小和材质应根据蜜蜂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合理安排。
3.定期巡查和管理:中蜂土养需要定期巡查蜂巢,检查蜜蜂的生长状况和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和防治。
4.合理控制繁殖和采蜜:中蜂土养需要合理控制蜜蜂的繁殖和采蜜,避免蜜蜂的过度繁殖和采蜜不当导致蜜蜂资源的枯竭。
5.加强疾病防控:中蜂土养需要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定期对蜜蜂进行检疫,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证蜜蜂的健康和生长。
三、中蜂土养的注意事项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中蜂土养需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取得相应的养殖许可证和健康证明。
2.保护生态环境:中蜂土养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破坏生态平衡。
3.科学饲养和管理:中蜂土养需要科学饲养和管理蜜蜂,提供充足的食物和合适的生长环境。
4.加强技术培训:中蜂土养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学习蜜蜂养殖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养殖水平。
最新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技巧_中蜂活框养殖
最新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技巧_中蜂活框养殖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一、要根据季节随时调整蜂脾关系在自然状况下,中蜂依靠蜂团密集和疏散自行调节蜂巢中的蜂脾关系。
而在活框蜂箱人工饲养条件下,则需要根据外界的蜜源气候变化,合理地调整蜂脾的关系。
早春时节气候多变,时有寒潮袭击,因此要做好蜂群的保温工作:适当紧缩巢脾,使蜂多于脾,并且将框距缩小以利保温。
给予奖励饲养和补充蛋白质饲料,可以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哺育的积极性。
早春不要过早地拆除蜂箱内越冬包装物,防止幼虫冻伤。
夏季天气炎热潮湿,蜜粉源比较缺乏,而敌害和盗蜂严重,蜂群遭受的损失往往比越冬损失还要严重。
保持群强、蜜足、蜂脾相称是安全越夏的基本保证。
在越夏前一个蜜源期要留足越夏饲料,尤其是花粉。
在夏季不能做奖励饲喂。
以免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出勤,增加劳动量缩短工蜂寿命,造成秋衰。
要组织强群越冬,越冬蜂群内要保持脾稍多于蜂。
越冬蜂群以单王群5框以上蜂量为宜,2~3框的弱群要进行合并或组织双王群越冬。
由于初冬季节气温尚不稳定,所以中蜂蜂群越冬包装要比意蜂晚10天左右,切忌包装过早,不然突遇晴暖天气,气温回升,工蜂外出飞翔,会遭致损失。
二、控制自然分蜂,淘汰老劣蜂王中蜂的分蜂性较强,若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生分蜂,不仅影响蜂群的采集力,降低产量,而且还会由于自然分蜂群的飞逃使蜂场蒙受损失。
在流蜜期到来时,中蜂蜂群的群势发展很快,如果蜂王老劣、工蜂哺育能力过剩、巢内拥挤闷热,而外界气候温暖,蜜粉源丰富,蜂群即会产生分蜂热。
由于分蜂是蜂群的一种本能,因此单纯依靠驱杀雄蜂,破坏王台或扩大蜂巢等强制手段是不足以消除蜂群分蜂热的。
可以采取下述方法,因势利导,科学地利用中蜂的分蜂本能,发展中蜂生产。
(一)培养强群,利用自然分蜂群,适当处理原群早春,选择有3框足蜂、2框子脾的蜂群,通过加强保温、奖励饲养、快速繁殖和补给老子脾的方法,使蜂群迅速壮大,提早发生分蜂热。
当蜂巢内出现自然王台时,不要破坏,可以让它进行自然分蜂,然后把分蜂群收捕回来。
中蜂饲养新方法——过渡式饲养
端, 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中蜂的 合了中蜂的生物学特性; 三是繁蜂
蜂蜜产量和 质量, 但由于蜂箱制作 快, 这种方法饲养的中蜂繁蜂量最
技术性较强 , 多数群众制作蜂箱较 高, 可以到活框饲养的 3 倍; 四是产
为困 难, 如果 购买 养蜂 设备( 主 要 蜜量高, 蜜源植物流蜜丰收年份, 蜂
是蜂箱) , 成本又高( 目前市场上每 蜜产量是活框 饲养的 2/3 倍, 蜜源
我 国家 养中蜂 已约 有 2000 多 年的历史。从人类由驱赶蜜蜂猎取 蜂蜜发展到土法饲养中蜂, 之后又 再发展到活框饲养中蜂, 可以说是
பைடு நூலகம்
发生了一次次的技术飞跃。然而, 中 一种新的饲养方法研究— — —中蜂过
蜂的土法饲养在一些方面适应了蜜 渡式饲养( 多层箱体饲养) 研究。通
蜂的生物学 习性, 但由于此法不便 过科技工作者多年的试验研究和推
农村 实 用技 术 2008.1 NONGCUNS HIYONG JISHU
农 民致 富 手 册
蜜蜂专栏
中 蜂 饲 养 新 方 法 — —— 过 渡 式 饲 养
● 罗卫庭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661101
中华 蜜蜂( Apis Cerana Fab) , 简称中蜂, 它是我国蜂业中的瑰宝。 大部分植物群落的发生、发展和进 化都与中蜂的进化史相协调, 许多 零星分散和在早春晚秋较低温度下 开花的植物都依赖中蜂的授粉才得 以繁衍和生存。生态环境的恶化导 致了蜜源植物的减少, 中蜂的生存 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可以说, 中蜂种 群数量的增减, 也是衡量生态环境 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 保护生 态环境与保护中资源密切相关。推 广饲养中蜂, 是保护和利用好中蜂 资源的重要措施。
蜂主要分布的山区和半山区的劳动 饲养的少 60%。
中蜂新手养蜂方法
中蜂新手养蜂方法
中蜂是一种常见的蜜蜂品种,也是许多养蜂爱好者选择的对象之一。
如果你也想尝试在家养中蜂,那么下面就是一些中蜂新手养蜂方法。
1. 学习基础知识:在开始养蜂之前,必须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包括中蜂的习性、生活习惯、繁殖方式、饲养和保护等方面。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或参加养蜂培训班来学习这些知识。
2. 准备养蜂工具:养蜂需要一些专业的工具,包括蜂箱、蜂板、蜜蜂套装、蜂蜜提取器、烟熏器等。
一定要选择质量好、耐用的工具,以确保蜜蜂的健康和产量。
3. 准备蜜蜂:在开始养蜂之前,需要购买蜜蜂。
可以从当地的养蜂农户或商家购买蜜蜂,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
要确保蜜蜂的品种、健康状况和数量符合自己的需求。
4. 建立蜂箱:蜂箱是中蜂生活的基本场所,需要选择适合中蜂生活的蜂箱,建立在安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在蜂箱内设置蜂板、蜂窝、蜂王网等。
5.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中蜂的健康状况、进食情况、繁殖情况等。
如果发现蜂群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更换蜂箱、添加营养剂等。
6. 收蜜:在蜜蜂收获季节,可以使用蜜蜂提取器收获蜜蜂。
在收获蜜蜂之前,要确保蜂群的健康状况,避免对蜂群造成伤害。
中蜂养殖需要耐心和细心,如果你能够认真学习和实践,就可以
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蜂养蜂人。
中蜂新法饲养技术
留坝县农村实用技术普及丛书(十五)中蜂新法饲养技术留坝县科学技术局Array留坝县科学技术协会中蜂新法饲养技术养蜂是一项投资小,用工少,见效快,收益大,不与农林牧争地、争肥的传统养殖业,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蜂提供的如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蜂毒、蜂胶等产品,不仅是人民生活所需,而且也是食品、医药、国防、电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目前,我国蜂群数量、蜂蜜产量以及蜂蜜和蜂王浆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
养蜂不仅能生产蜂产品,而且通过蜜蜂传授花粉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其经济价值超过蜂产品价值的10倍以上。
一、中蜂(中华蜂蜜)简介中蜂是生长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等省的一个优良蜂种。
体色特征:蜂王在自然界中有两种本色,一种腹节黄色环明显,整个腹部呈褐色;另一种腹节有明显的黑色环,整个腹部呈黑色。
工蜂头胸部为黑色,盖有灰黄色绒毛,腹节背面有5个黑环与深浅不一的黄色环相间,其色泽常因气候、蜜源、蜂龄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深浅变化。
雄蜂均为黑色。
(一)主要优点1、采集勤奋,抗寒耐热性强,能有效利用零星蜜源。
工蜂每天采集时间比意蜂(西方蜂品种)多1—3小时,并能在微雨及雾天进行采集。
当外界温度下降到7℃或升到30℃左右时仍能进行正常采集。
在海拔3500米的高寒山区,蜂群不需保温也能安全越冬。
外界大宗蜜源结束后,能利用零星蜜粉维持生活。
2、嗅觉灵敏,飞行速度快。
发现蜜源比意蜂灵敏,加之个体小飞行速度快,不仅采集次数多,且在飞行中能巧妙躲避天敌。
3、工蜂发育快,寿命长。
一般发育期19—20天,寿命比意蜂长10余天。
4、抗病力强。
中蜂对美洲幼虫病、孢子虫病有较强的抵抗力,虽也发现大、小蜂螨,但危害较轻。
5、产品质量好。
蜂蜜浓度高,质量好;蜂蜡纯净,不含蜂胶。
(二)缺点1、爱分蜂,易飞逃。
当群势达到4—10框时便产生分蜂热,发生自然分蜂,如外界蜜粉源条件较好还会发生第二次、第三次分蜂。
中蜂群内一旦缺蜜或病虫害严重,都易发生飞逃。
养殖技术-甘肃的中华蜜蜂传统旧法饲养和新法饲养的区别
养殖技术-甘肃的中华蜜蜂传统旧法饲养和新法饲养的区别一、传统旧法饲养中蜂甘肃每年本土的和外来的约有70~100万群蜜蜂,其中中蜂约有18~40万群,涉及54个县区,传统旧法饲养的中蜂占80%。
陇南山区包括天水约12万群,陇东、陇中约6万群,乌鞘岭以北的河西地区中蜂寥寥无几。
一是野生放养。
利用野生蜂的生活习性、采用、驯养蜜蜂进行定地生产, 管理上比较粗放。
传统旧法饲养中蜂就是所养蜂种、蜂桶可就地取材,投资小;饲养者不对蜂群进行科学性管理,饲养的中蜂方式完全与野生蜜蜂一样,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不对蜂群进行任何管理,不对蜂群内部发展情况进行较细致地观察。
也不集中地饲养,不进行充分利用大宗蜜源的采集,千万蜂群生产能力非常低。
二是区域缩减。
中蜂的养殖区域由于受到蜜源消长、农药滥用、化肥过量等因素的影响,中华蜜蜂近20年来逐渐地由平川向半山区、山区龟缩,一些30年前的中蜂分布区域,现在已难觅中蜂踪影。
三是筑巢坨大。
传统旧法饲养中蜂在不规则蜂箱中,造脾不像是在巢框中进行,呈现出无规则进行造脾,筑造完成后中蜂将成熟蜜进行封盖,这一层都封盖后,再在本层上再筑造巢房,则形成巢房巢脾坨大。
传统旧法饲养的蜂箱存蜜量充足,可以保证蜂群的越冬饲料,为蜂群安全越冬提供必要的条件。
传统旧法圆桶饲养的中蜂,一年一般采收蜂蜜1~2次,产蜜量5~7 kg,正常年份的收入仅为新法饲养的30%。
四是取蜜落后。
中蜂生产的直接产品是巢蜜,将蜂蜜分离出过程较复杂;由于产蜜次数少,蜂蜜浓度高,深受消费者欢迎。
但取蜜时将整个蜂巢连脾带子带蜂蜜,一并割除,这种毁巢取蜜的方式,一方面伤害了卵、虫、蛹脾, 取蜜以后,工蜂需重新营巢,蜂王重新产卵,对蜂群的损害大,不利于蜂群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蜜与虫、蛹无法彻底分开, 常常是连蜜代蜂儿一起挤压,所产蜜质量较差。
最落后的办法是将整脾带蜂子全部进行“一锅煮”,高温下即熬出了没有活性酶的蜂蜜甜味剂。
二、新法饲养中蜂一是科学管理。
养殖技术-夏季中蜂活箱养殖管理技术
养殖技术-夏季中蜂活箱养殖管理技术进入夏天,中蜂群就会遇到“热”“闷”“缺蜜”现象,所以夏日基本上是要衰退,如果喂白糖加点板蓝根的话可以维持原来状况。
生产管理上对新法养殖中蜂的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留足蜜脾粉脾,保持温饱。
在夏季缺乏蜜源的地方,到流蜜末期,最好是留下全部的封盖蜜不取,这样能保证蜜蜂有渡夏的粮食,稳定蜂群情绪,有利于蜂王产卵和工蜂正常哺育幼虫。
如果出现蜜压子脾,可摇取1-2脾的蜂蜜,使蜂王有空巢房产卵。
中蜂缺蜜通常就是飞逃,这个过程就是要使蜂群保持在温饱线上,才能使其安心发展。
2、中群渡夏、散热除闷。
中蜂渡夏以5-6脾的中等群势较好。
这样的蜂群,蜂王产卵、幼虫的哺育、外勤蜂的采集等都比较协调。
把箱做大点,通常都是16框以上的大箱子。
夏天群势一般都是10-16框之间,只要集中在14框左右,这样在空出的地方可以放水和喂蜜,也利于蜂群歇凉和换气。
满足中蜂热天蜂王喜欢在脾的下部分产卵而冷天喜欢在上部分产卵的规律要求了。
3、采用新王渡夏。
新蜂王产卵力强,很少停止产卵,渡夏的表现优于老蜂王。
应在当年的3-4月份培育新蜂王,过迟培育,分蜂的群势较弱,对渡夏和越冬都不利。
新王渡夏,是预防秋衰的好办法。
4、严防敌害,保湿驱虫。
夏季蜂的敌害很多,受胡蜂、巢虫、蟑螂、蚂蚁等危害,除常常造成蜂群逃亡。
要注意经常清除箱底蜡屑杂物,保持箱内干净,严防巢虫孳生;使巢门保持栅栏状,以防敌害侵入;山区多有鸟类、胡蜂等危害,发现后应及时扑打。
夏天基本没有中囊病,但是多了巢虫,这是巢虫高发期。
所以经常用水泼箱的周围,并且每周把水倒入箱内,作用是把巢虫淋湿和把蜡喳冲出箱外,利于清洁和驱巢虫。
5、合理摆箱、阴凉通风、保持安静。
夏季蜜源稀少,蜂群的摆放宜疏些,可减少或避免因缺蜜而引起盗蜂。
有条件的可实行小转地饲养,以扩大采集范围,使蜂王能正常产卵繁殖。
要做好蜂群的降温防暑工作,注意蜂箱要摆在阴凉通风、太阳晒不到的屋檐下或树荫下;还可以拉宽框距至15毫米,抽出隔板或改换半边的隔板,垫高箱底,加强通风;中午可在蜂箱周围洒些水,以降低温度。
怎样饲养中蜂基本方法有哪些
怎样饲养中蜂基本方法有哪些中蜂的种植需要一定的方法与技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养好中蜂?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蜂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中蜂饲养技术中蜂蜂箱的准备笔者曾使用过10框、14框、高窄式、从化式等蜂箱饲养中蜂,感觉到高窄式使用起来不太方便,产蜜量也不高;10框和14框箱适于饲养强群,产蜜量较高;从化式箱也不错,特别适宜于中小群的繁殖。
目前推广的中蜂10框蜂箱(国标箱)在心寸上作了一些改进,我认为更趋于合理,既增加了取蜜量又合乎中蜂爱结团的特性;饲养中蜂的蜂友不妨彩这一种蜂箱。
中蜂蜂箱的制作要讲究密封;不要开底窗;转地的蜂箱可用钢丝锯挖前后窗,挖出的木板补回原处,并用活页连接。
巢门要开5mm左右,最好做成活动巢门,能随时调节大小,防止老鼠、蟑螂、蜡蛾(蜡螟的成虫)。
中蜂抗巢虫(蜡螟的幼虫)能力较弱,箱底和四周缝隙要用牛粪、石灰加桐油补牢,以便清扫和防止巢虫滋生,箱身四周要钉上木条。
选择培育优良品种要养好中蜂,首先要在选育蜂种上下功夫。
中蜂种性复杂,要选择采集力、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蜂种进行育种,。
以最快的速度淘汰差的品种,实行优化。
根据我多年的观察,中蜂从蜂王和工蜂的体色上可粗略分成4大类:(1) 红色种:蜂王腹节有明显暗红色环或或桔红色环,俗称:马鞭王。
工蜂体色黄色,幼蜂浅黄色并显得苍白。
红色种王产子率极强,能维持大群;分蜂性弱,性情温和;缺点是抗病、抗螨的能力较差,可择优作为亲本杂交的素材。
(2) 褐色种:蜂王和工蜂褐色或褐黄色,蜂王产子玄高,蜂群采集力、抗病虫害力都很强。
优良的褐色种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腹节层次明显、举止安祥,工蜂护脾能力强,受轻微振动能很快安静下来,是中蜂首选的育种素材。
(3) 麻色种:蜂王和工蜂体形较大,腹节有明显宽黑色环与浅区映照成麻色,蜂王产子率高,工蜂采集力较强。
(4) 黑色种:蜂王和工蜂均较黑,腹部有乌色斑黑色种群大都畏光,爱分群,对外界反应强烈,属野生习性最强的一个品种,我把它淘汰不用。
新方法饲养中蜂
新方法饲养中蜂中蜂对自然环境适应极为敏感,一旦原巢的环境不适应生存时就会发生迁栖,另寻适当巢穴营巢。
那么新方法饲养中蜂有哪些呢?下面店铺带你看看新方法饲养中蜂。
不过下面的内容仅供参考!新方法饲养中蜂一、朗式蜂箱的科学改良与使用中蜂活框科学饲养法是沿袭意蜂饲养方法而来。
虽然中蜂的生物学特性和饲养要求与意蜂有相同之处,但是中蜂体形、蜂王产卵力、群势、贮蜜习性等却与意蜂有显著差别。
为此,几十年以来,全国各地根据各自情况,设计出各式各样的标准中蜂蜂箱,但没有被全国都接受的统一定型。
有专业人士经过30余年观察,试用过7种各式中蜂蜂箱,经实践,最终认为,还是将朗式标准蜂箱经过改良用于中蜂最合适。
改良后能适合中蜂生物学特性,能适应专业、副业生产及定地、转地、出售蜂种等目的需要,也能与其它通用规格的蜂机具(如:摇蜜机等)相配合。
还便于意、中蜂转养使用,具体改良方法如下:1.将巢箱横竖虚划四等分,于四面箱壁底自右第2格位、向外开设推拉式开关巢门(约高1cm,长8cm),以便夹箱、分区、合并、交尾等用。
2.在蜂箱左右边内壁上部加钉宽1cm、高2cm的挂框木条。
木条面与原前后箱壁的挂槽面对齐。
3.原标准巢框长度改短:上梁总长与箱体左右内长相似,巢框侧条距箱内壁18~20mm,上梁宽改为25mm。
本型改良标准框放在标准箱内横向排列,最多可放13框。
当平箱采蜜时便于取两边蜜脾蜜,不影响中间子脾。
4.可上浅继箱采蜜的强群加配浅继箱。
注意组配后上面浅巢框的底与下巢框的上梁间距只能留5mm,以免太高了中蜂不上浅继箱。
如果此处距离过高,则在挂框槽面上钉木条以补足高度。
5.巢内隔堵板中部要开纱窗并用粘胶厚纸板贴上,供使用时按需贴上或撕开。
前、后、底纱窗关启要紧密。
在蜂箱落地处用粘胶纸将纱窗的缝隙贴严。
底板不开纱窗的蜂箱在热天转地时要配用纱盖。
二、蜂场场地的科学选址与蜂群排列1.场地宽敞,适合中蜂分散排列。
蜂场场地应坐北朝南,背面有遮荫物挡北风直吹。
中蜂新手养蜂方法
中蜂新手养蜂方法
中蜂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蜜蜂品种,其产蜜量高、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等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养殖中蜂。
对于新手来说,养蜂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蜂新手养蜂方法。
选择合适的养蜂场地。
中蜂适应性强,但是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一般来说,养蜂场地应该选择在离城市较远、交通便利、空气清新、水源充足的地方。
同时,要注意避免养蜂场地周围有农药、化肥等污染物。
选择合适的蜂箱。
中蜂蜂箱有多种类型,新手可以选择比较常见的木制蜂箱或塑料蜂箱。
蜂箱的大小和数量应该根据自己的养蜂规模来选择,一般来说,初学者可以选择2-3个蜂箱。
第三,购买蜜蜂。
新手可以选择购买蜜蜂种苗或者蜂群。
蜜蜂种苗一般比较便宜,但是需要自己培育,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蜂群则相对容易养殖,但是价格较高。
购买蜜蜂时要注意选择健康、活跃的蜜蜂。
第四,养护蜜蜂。
养蜂过程中需要注意蜜蜂的饲养、繁殖、防疫等方面。
蜜蜂的饲养需要提供充足的花粉和蜜源,可以在蜂箱周围种植一些花草。
繁殖方面可以选择人工繁殖或者自然繁殖。
防疫方面需要定期检查蜂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收获蜜蜂产品。
一般来说,中蜂的采蜜期在每年的5-10月份,可以根据蜜蜂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气候条件来确定采蜜时间。
采蜜时需要注意安全,穿戴防护服和手套等防护用品。
中蜂新手养蜂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需要耐心和细心地对待蜜蜂,才能获得丰富的蜜蜂产品。
中蜂养殖技术小技巧(通用4篇)
中蜂养殖技术小技巧(通用4篇)第一篇: 中蜂养殖技术小技巧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养殖蜜蜂的,也并不所有的蜜蜂都适合在当地养殖的,那么蜂群的挑选就显得至关的重要。
首先我们要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最好是选择当地的蜂种进行养殖,其次就是可以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生长的蜜蜂,这样才能提高蜜蜂养殖的成功率。
最后就是在选择蜂群的时候,尽量选择出入勤快的、花粉采集多的蜂群。
蜂箱的选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蜜蜂养殖的一个基础条件。
因为蜂箱我们通常都是露天放置的,而蜜蜂它基本的生活都是在蜂箱中搞定的,所以选择蜂箱的首要的要求就是材料要坚实但质地要轻。
其次就是对于刚入门养殖蜜蜂的新手来说,最好还是选用活框蜂箱,这样有利于巢脾的调换,在管理的和取蜜的时候更加的方便。
蜂群转移就是要将采购回来的蜂群或者说是野生诱捕回来的蜂群转移到选好的活框蜂箱中去的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为了使蜜蜂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那么我们会连带这蜜蜂的巢脾一起放入蜂箱中,这样蜂群也可以尽快的恢复正常的活动,不会留恋之前筑巢的地方,因为它的巢脾已经一起搬过来了。
补助饲养其实就是针对蜜蜂采蜜期间的一个补充饲养的过程。
我们我们通常是在晚间进行蜂蜜、糖水、花粉等人工喂养。
尤其是在采蜜比较少的时候,比如说冬季,那么我们也需要采用补助饲养来维持蜜蜂的生存以及提高产蜜量,而这时的补助饲养四叔一般是早晚各一次。
奖励喂养一般就是两个阶段,分别是春季繁蜂期和秋季繁蜂期。
春季繁蜂期进行奖励饲养,是为了更高的提高蜜蜂养殖的经济效益,而秋季繁蜂期,则是为了使蜜蜂能顺利的越冬,提高来年的经济效益。
奖励饲养其实和补助饲养的方式十分的相似,都是利用蜂蜜、糖水、糖浆等进行喂养,但奖励饲养的话,只在每天傍晚进行饲喂。
蜜蜂养殖其实也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所以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也要小心谨慎,同时也要培养和蜜蜂之间的亲密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养殖蜜蜂。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蜜蜂养殖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养蜂的朋友们。
土养中蜂管理新方法
土养中蜂管理新方法
土养中蜂是一种利用蜂房摆放在地面上,让中蜂在土壤中活动和繁殖的养蜂方式。
相比传统的养蜂方式,土养中蜂在管理上有一些新方法。
1. 土地选择:选择适宜的土地,要求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不容易积水。
避免盆地地形和容易发生雾气、霜冻的地方。
2. 蜂房摆放:蜂房应摆放在离水源较近的地方,方便中蜂取水饮用。
蜂房周围应有一定的防风措施,避免雨水浸湿蜂房内的巢料。
3. 插群与移巢:插群是指将分好的蜂群移到蜂房中。
插群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避免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
移巢时,应谨慎操作,避免惊扰中蜂。
4. 饲喂:土养中蜂可通过自然采蜜和人工喂养相结合的方式提供饲料。
在花期不足时,可以人工喂食蜂糖水等饲料,补充蜜源。
5. 疾病防治:加强疾病防治工作,在发现中蜂患病时及早治疗,避免病害传播给其他蜂群。
6. 巢箱保养:定期清理蜂房内的杂物和蜂渣,保持蜂房内的清洁环境。
定期更换巢板和蜂房框架,避免蜂房老化。
7. 季节管理: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调整管理策略。
例如,在
冬季加强保温措施,降低蜂群的损失率。
以上是一些土养中蜂管理的新方法,但需要指出的是,具体的管理方法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中蜂品种等因素进行调整。
适合中蜂饲养的方法及技巧
适合中蜂饲养的方法及技巧饲养中蜂需要有一定的方法。
那么怎么饲养中蜂呢?饲养中蜂的方法技巧有哪些?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蜂饲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中蜂饲养的方法一、采用优质蜂王采用优质蜂王,主要应考虑选用具优良种性和生产性能的中蜂蜂种、采用新蜂王和防止所用中蜂种退化等3个方面。
采用优良特性的蜂王是中蜂强群饲养的保证,在中蜂饲养中应选用具有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强大、分蜂性弱、高产、抗病力强(尤其是抗中囊病)等特性的蜂种。
优良的蜂王可以通过蜂种生产部门获得,但必须注意的是,引进的蜂王应在使用地养蜂生产中能表现出其优良特性。
当蜂场自己培育蜂王时,应注意选择蜂王产卵力强、分蜂性弱、能维持较大群势、高产和抗病力强(尤其是抗中囊病)的蜂群作母群和父群培育新王。
在饲养中蜂的生产实践中,中蜂蜂王一般在使用1年后其产卵力明显下降,导致蜂群群势下降、分蜂性提高,抗病力降低,生产能力下降。
因此,在中蜂生产中,一般应1年换1次王,即在春季分蜂季节换王,年年采用新王。
有条件的专业性中蜂场,应结合春、冬2个分蜂季节各换1次王,1年换王2次,以为中蜂常年维持强群生产打下基础。
中蜂蜂种退化是中蜂难以维持强群的重要原因之一。
迄今,中蜂场大都长期自行培育蜂王,蜂王近亲交配,导致蜂群生活力下降,不能维持其在野生状态下所能达到的群势。
在中蜂强群饲养中应重视蜂种退化问题,要定期适当引进良种,或用引进种作为母本,用本场所饲养中蜂中生产性能良好的蜂群作父本培育蜂王,以避免近亲繁殖带来的弊病,防止蜂种退化。
二、采取双王群或继箱饲养中蜂群势相对较小,单王群难以维持大群,改变中蜂传统单箱单群饲养的方式,常年采取双王夹箱(简称双王群)饲养是中蜂强群饲养的基本保证之一。
目前较易于采用的措施是采取双王群饲养或继箱饲养。
中蜂双王群饲养可以采用朗氏蜂箱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宽度比朗氏十框箱大约80mm)。
方法是用闸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分别开设在箱前向,或1个设在箱前向,1个设在箱侧向。
养中蜂14大操作技术
养中蜂14⼤操作技术1、添加格⼦繁殖期间,如果巢脾即将达到底座圈⼦上,就把原有的蜂箱搬离底座,先在底座上部添加1个格⼦箱圈,再将格⼦蜂群放回新加格⼦箱圈之上。
⽣产期,⼤泌蜜期在上添格⼦箱圈,⼩泌蜜期在下添加格⼦箱圈,适时取蜜。
2、检查蜂群打开底座活动侧板,点燃艾草绳,稍微喷出烟,蜂向上聚集,暴露脾下缘,从下向上观察蜂脾,既能发现有⽆王台,造脾快慢,卵⾍发育等问题,以便采取处理措施。
3、捕捉蜂王向上撵:第⼀,准备1个与蜂巢相同的格⼦箱圈,1⽚同⼤的隔王板,先将被抓蜂王蜂巢搬离原址,另置底于原箱位,再取蜂巢上盖盖在底座上,收拢回巢中蜂。
第⼆、撤下副盖,并在蜂巢上⽅添加1层箱圈,其上加上隔王板,隔王板上再加2层箱圈,盖上箱盖;第三,轻敲下部箱体,驱蜂往上爬⼊空格结团,或⽤烟熏,或⽤风吹,最后在隔王板下⾯箱圈中寻找蜂王,并⽤王笼关闭。
向下赶:箱圈下底座上添加箱圈,关闭巢门,再将底座活动箱版改换纱窗封闭,然后使⽤风机向下吹蜂离脾,即时在空格和巢箱之间加上隔王板,最后,⼯蜂上⾏护脾,在空格箱圈中寻找蜂王。
4、更换蜂王分蜂季节,清除王台,在蜂巢下⽅添加隔王板,将上层储蜜箱取下置于隔王板下,底座上,诱⼊王台,新王交配产卵后,如果不分蜂,按正常加箱格管理,抽出隔王板,⽼蜂王⾃然淘汰;如果分蜂,待新王交尾产卵后,就把下⾯箱体搬到预设位置的底座上,新王,⽼王各⾃⽣活。
5、喂蜂外界蜜源丰富,⽆框蜂群繁殖较快,外界粉,蜜稀少,隔天奖励饲喂。
越冬前备⾜封盖蜜,饲喂糖浆需要早喂。
蜂蜜或⽩糖⽔,前者加⽔20%,后者加⽔70%,混合均匀,置于容器中,放上⽊杆让蜂攀附,最后搁在底座中,边缘与蜂团相接喂蜂,如果容器边缘光滑,就⽤废脾⽚裱贴。
喂蜂的量,以当晚午夜搬运完毕为准,如果⼤量饲喂,需全场蜂群同时进⾏,⽽且保证周边没有其他蜜蜂关顾。
6、收蜂准备好蜂箱,树杈下或屋檐下的分蜂团,找⼀⽶袋⼦,反卷⼀点⼝,直接套上去,向中间封⼝,抖蜂进箱内。
养中蜂的几个关键技术要点
养中蜂几个关键技术要点早春繁蜂群技术要点1.适时排泄,蜜蜂排泄对天气要求是:最好是风与日丽天气,最高气温6度以上;阴天,最高气温14度以上。
越冬良好蜂群排泄时间尽量往后推迟,这样在下个回暖期,气温一般会更高与稳定,能减少蜜蜂伤亡;越冬不好,有下痢与有下痢倾向及伤热蜂群,排泄时间应尽量提前,以防止下痢造成损失。
不要在蜜蜂飞翔踊跃时检查蜂群与换箱,以免偏集。
停飞后,速查巢门,如果有蜂乱爬,且发信号是蜂王损失表现。
应及时纪录。
快速检查蜂群内贮蜜量,蜜多与蜜少都要纪录,蜜少群立即从蜜多群调入一张蜜脾。
以防天气变坏,不能调入而饿死蜂群。
2.蜂群排泄到开繁日一般还有一个多月时间,这段时间主要任务是“冻蜂〞,让蜜蜂解团,以减少活动。
这段时间还是以关王为好,能有效控制蜂王产卵。
3.天气转暖,每5天能有一个平安飞翔日就应开繁了,放王繁殖后,要保证蜜、粉、水充足,喂水最好方法是使用巢门饲喂器,它既能保证蜂群有充足饮水,又不使蜂箱内过于潮湿。
不开箱、不散时热量。
不惊扰蜂群。
喂水是非常重要,但往往被无视,应引起广阔养蜂工作者足够重视。
4.繁殖后,保温要轻,即仅给蜂箱上下保温,蜂箱前后左右都不保温。
轻保温目是减少蜜蜂活动,在外界没有蜜粉源之前,蜜蜂大量活动只能减少蜜蜂寿命,与多消耗饲料,所以,要尽量“控飞〞。
给巢门遮荫,也可以将巢门朝向东北方向,〔在北方有挡风屏障前提下〕5.不留上蜂路,覆布直接压在框梁上,草帘再压在覆上布上,这样可节省大量蜜蜂。
热量损失也少。
检查蜂群也比拟方便。
6.幼虫没封盖前,要彻底治蜂满。
此时消灭一只蜂螨等于秋后百只蜂满。
7.在早春,蜂群开展速度与蜜蜂飞翔率呈负相关,即飞向时间越多,蜜蜂寿命越短。
所以,第一代子不奖饲,不然,天冷时,有很多蜂飞出被冻死。
气温稳定后,外界有适量蜜粉源时,才能开场奖饲8.要注重蜂虫关系,越冬蜂交替前,蜂虫比为7比1,越冬蜂交替后,蜂虫比为4比1。
9.早春应用暖蜂路,蜂巢布置如下:巢门口留在蜂箱一侧,正对这巢门口这张脾为冷边脾,这张冷边脾应为粉脾,向内依次为蜜脾、少蜜脾、草隔板〔只有前蜂路〕、大蜜脾〔冷区〕。
中华蜜蜂新法养殖关键技术
畜牧兽医杂志第39卷第2期2020年47中华蜜蜂新法养殖关键技术杨帆(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陕西西安710016)摘要:中华蜜蜂是我国宝贵的蜜蜂资源,近年来以其繁殖快、生态环保效益突出等优势受到业界高度重视,是生产实践中推广的关键技术一是中蜂高效过箱技术,包括过箱适宜的环境条件、速度快且稳的过箱方法以及过箱后的管理等;二是中蜂人工高效育王技术,包括育王条件控制、封群选择,育王的新方法等;三是中蜂强群饲养新技术,中蜂分蜂热的控制、培育优质蜂、王双王群饲养和分区饲养管理技术等。
四是中华蜜蜂主要疾病防治。
目前危害较大的疾病主要有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和巢虫病,生产中一定要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及时清理旧巢脾、培育抗病性强的蜂王和保证优质的饲料等。
关键词:中华蜜蜂;高效养殖;疾病防治;方法[中图分类号%S[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704(2020)02-0047-03Key Techniques of Apis Cerana Cerana BreedingYANG Fan(Shaanxi Provincial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Extension General Station,Xian Shaanxi710016)Abstract:Apis cerana cerana is a valuable bee resource in China.In recent years,it has been highly valued by the industry foritsrapidreproductionandoutstanding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benefits,andalsoisthekeytechnologypromotedin production practice.The first is the efficient bee—boxing technology,including suit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the bee—boxing,thefastandstablemethodofthebee—boxing,andthemanagementafterbee—boxing;Thesecondistheartificialand e f icient breeding technology of queen,including the condition control,the selection of closed group,the new method of queen breeding,etc;Thethirdisnewtechniquesforbreedingstrongbeecolonies,includingcontro l ingthebeefever,breedinghigh —qualitybees,groupandregionalbreedingmanagementtechniques,etc;Thefourthispreventionandcontrolofmaindiseases ofApisceranacerana;Atpresent,vesicularlarvaldisease,European larvae rot disease and nest worm disease mainlycause greater harm to Apis cerana cerana breeding.The principle of"prevention over treatment"must be followed in production.Preventive measures mainly include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timely cleaning of old nest spleen,breeding of queen bee with strong di>ea>ere>i>tance,anden>uringhigh—qualityfeed.Key words:Apis cerana cerana;efficient breeding;disease control;method自20世纪我国引进西方蜜蜂以来,养蜂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变革。
中华蜜蜂新法养殖关键技术
中华蜜蜂新法养殖关键技术摘要:中华蜜蜂是我国特有的蜜蜂品种,又有中华蜂、土蜂、中蜂之称。
不仅采集能力强,而且具有很高的利用率,饲养管理比较简单,效益较好,深受蜂农喜爱。
该文主要对中华蜜蜂新法养殖技术进行简要论述,为中华蜜蜂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推动中蜂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华蜜蜂;养殖;技术蜜蜂养殖不仅投资少,而且见效快,具有很高的回报率,是一项“短、平、快”的脱贫致富好项目,经济效益可观,因此,许多地方都将养殖蜜蜂作为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由于养殖蜜蜂的诸多优势。
近年,参与养殖中华蜜蜂的蜂农越来越多,但是在养殖中华蜜蜂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蜂农对中华蜜蜂养殖技术缺乏深入了解,具体养殖实际中还存在蜜蜂死亡和大量飞逃等现象,对当地中蜂养殖业持续稳步发展形成很大阻碍。
因此,加强中华蜜蜂养殖技术的研究更加凸显出其重要性。
1蜂场布局中华蜜蜂养殖中应充分考虑蜜源植物分布情况,合理的进行蜂场布置,不能在同一位置进行大规模的饲养,以免由于蜜源植物四季轮作不均,导致蜂蜜产量下降或者出现无蜜现象,导致蜂群飞逃,引发盗蜂行为,或者冬季蜂群饿死情况出现。
因此,各个中华蜜蜂养殖场应根据周边蜜源控制在20~60群之间,每个养殖场之间相距半径4 km以上[1]。
2蜂场选址与蜂群摆放在选择蜂场中应首选向阳不当阳、背风、干燥、清洁的区域,同时,蜂场周围 3 km以内必须存在丰富的蜜源作物。
在蜂群摆放前,需要充分考虑蜂群数量,并充分考虑场地大小及饲养管理方式,提高养殖管理水平,以免引发迷巢与盗蜂现象,进行科学计划。
摆放蜂箱时应按照坐北朝南的形式进行摆放,充分结合山区地带地形地貌特征,对蜂群进行放置,按照2 m间距设置蜂箱,蜂群摆放时,在蜂箱底部垫约5 cm厚的砖,以免蜂箱底部过度潮湿沤烂箱底。
蜂箱摆放应确保平衡,相较于前部低后部稍高,以免降雨流入其中和方便蜜蜂进出时带出蜡削,蜂群巢门通常设置为东南方向或者西南方向。
工矿周围以及铁路区域,畜牧养殖场棚周围,水库、山顶、农药使用较多的区域,以及蜜源植物不足区域不能建设蜂场。
中华蜜蜂新法养殖关键技术
中华蜜蜂新法养殖关键技术发布时间:2022-10-18T03:15:01.70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6月第11期作者:蒲长洪[导读] 中华蜜蜂具备繁殖快以及环保效益良好等诸多优点,因而得以广泛养殖。
在养殖过程中,应注重中华蜜蜂新法养殖关键技术的应用蒲长洪四川省江油市马角畜牧兽医站 624717摘要:中华蜜蜂具备繁殖快以及环保效益良好等诸多优点,因而得以广泛养殖。
在养殖过程中,应注重中华蜜蜂新法养殖关键技术的应用,将养殖经济效益全面提高。
本文分析了中华蜜蜂养殖的现状,中华蜜蜂新法养殖关键技术。
关键字:养殖技术;中华蜜蜂;蜂王蒲长洪(1981年7月),男,汉族,在职大专学历(2009年3月毕业于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四川省江油市马角畜牧兽医站站长,四川省江油市人,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20年,擅长蜜蜂(中蜂)养殖管理和蜜蜂疫病防控技术、擅长猪疫病防控及养殖管理引言:蜜蜂养殖具备投资少、回报高等优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诸多地区都通过养殖蜜蜂实现增收致富的目的。
如果未能有效应用养殖技术,会导致养殖中出现蜜蜂大量飞逃以及死亡的情况,不利于蜜蜂养殖行业长久稳定发展。
因而在实际中华蜜蜂养殖过程中,应结合其生物学特性,加强对养殖关键技术的运用以及推广。
一、中华蜜蜂养殖的现状中华蜜蜂在我国具有两千多年养殖历史,是我国特有蜂种。
与西方蜜蜂相比,中华蜜蜂产量较低,进而导致国内养殖量不断降低,并且在实际养殖中也有着养殖技术等问题。
我国也引入了西方蜂种,一些和中华蜜蜂振翅频率十分相似,导致在养殖环节会存在不同蜂种混入的情况,对中华蜜蜂蜂王产生严重威胁[1]。
因而应注重保护中华蜜蜂资源,防止其他蜂种的侵害,确保养殖安全。
随着中华蜜蜂养殖行业发展,养殖技术也在不断优化,中华蜜蜂养殖也纳入扶贫重点项目,确保养殖的科学性可以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蜜蜂进行花粉采集有利于植物传粉,将中华蜜蜂养殖以及农作物传粉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实现互惠互赢,因而蜜蜂养殖对于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蜂新法饲养技术
中蜂双王群饲养技术
在养蜂生产实践中,饲养强群是高产的保证。
双群同箱饲养是指在一个蜂箱中同时饲养两群蜜蜂的一种特殊饲养技术,采用此技术,可以解决中蜂群势弱、产量低的缺点,使养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省昆虫研究所的罗岳雄先生,是我国的养蜂专家,本版特别邀请其就有关中蜂双群同箱饲养技术撰文如下,以飨读者。
技术优点中蜂是广东省主要饲养的蜂种,对广东省气候条件较为适应。
饲养强群是养蜂生产的基础,但由于中蜂蜂王产卵力差、分蜂性强,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广东省的中蜂群势,近10多年来出现下降的趋势,蜂群繁殖慢,生产力下降,产量低。
且广东山区日夜温差大,使群势弱,影响繁殖和生产的问题更加突出,而双群同箱饲养有如下的好处:1、有利于繁殖。
双群同箱饲养,等于一个蜂箱中有两只蜂王产卵,因此,蜂群繁殖力增加。
且由于两群蜜蜂靠在一起,有利于维持蜂巢中的稳定,这为蜂群育子(要求有稳定的35℃的温度条件)创造了基础,因此,有利于蜂群的繁殖,对蜂群恢复期的繁殖更为重要。
2、有利于蜂群的采集活动。
由于蜂巢中的温度稳定,可减少外勤蜂从事巢内保温工作,使更多的外勤蜂进行外界的采集活动,且可早出晚归,延长出勤时间。
利用双王养中蜂强群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优良蜂种,定地结合小转地新法饲养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但是,中蜂蜂王产卵量不如意蜂王,繁殖速度慢。
如果利用双王繁殖,产卵量可增加一倍,容易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繁殖成强群,当蜜粉源植物泌蜜期到来,可除掉劣王,利用单王带大群采集蜜粉,产量比单王群可增加一倍。
一、双王群的优势
双王群蜂多群势壮,冬季巢内温度适宜,不保温也可安全越冬;早春繁殖巢温恒定,双王产卵、哺育蜂多,幼虫营养充足,能大大加快繁殖速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繁殖成强群;强群抗病、抗盗蜂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巢内幼虫多,饲料消耗大,哺育负担重,因而工蜂造脾、育虫、采集的热情高,积极性强,不易产生分蜂意念,尤其是当蜜粉源植物吐粉泌蜜期到来时,适龄采集蜂多,更有利于蜜粉采集,可获得蜂蜜花粉双丰收,能提高中蜂的综合经济效益。
二、双王群的组织
1、利用同龄王组织双王群
(1)利用提交尾群
中蜂双群同箱饲养技术
近年来,在广东省饲养的中蜂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群势越来越弱,在冬春季节,广东省的气温又低。
山区有时还出现霜冻。
因此,中蜂在冬春季节出现繁殖慢、生产性能差的现象。
中蜂双群同箱饲养,作为一种特殊的饲养技术,可以解决中蜂群势弱、繁殖慢、生产性能差的间题,从而使词养中蜂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什么是双群同箱
双群同箱饲养,它不同于双王同群,是在一个蜂箱中同时饲养两群蜜蜂,两群蜜蜂之间用一块隔板分开_两群蜜蜂尽管处于同一个蜂箱中,但相对独立。
二、中蜂双群同箱饲养的优越性
中蜂是广东省主要饲养的蜂种,对广东省气候条件较为适应饲养强群是养蜂生产的基础,但由于中蜂蜂王产卵力差、分蜂性强,加上其它的一些原因,广东
省的中蜂群势近10多年来出现下降的趋势,蜂群繁殖慢、生产力下降、产量低。
广东冬春季节气温低、山区日
中华蜜蜂强群高产科学饲养法
中蜂专业生产场必须采取“定地与小转地相结合”的战略。
必须建立固定的山区“基地”,全年保持40%蜂群定地繁殖与生产,60%主力蜂群“转战”采蜜。
定地饲养每人可养中蜂120~200群,转地每人可养90群。
要采用改良的朗式十框标准蜂箱科学地应用“主副群6:4分区管理法”,一年四季饲养强群,科学管理每个环节,就能够在同等条件下,比普通饲养管理的蜂群增产50%以上。
现将要点概述如下。
一、朗式蜂箱的科学改良与使用
中蜂活框科学饲养法是沿袭意蜂饲养方法而来。
虽然中蜂的生物学特性和饲养要求与意蜂有相同之处,但是中蜂体形、蜂王产卵力、群势、贮蜜习性等却与意蜂有显著差别。
为此,几十年以来,全国各地根据各自情况,设计出各式各样的“标准中蜂蜂箱”,但没有被全国都接受的统一定型。
笔者经30余年观察,试用过7种各式中蜂蜂箱,经实践,最终认为,还是将朗式标准蜂箱经过改良用于中蜂最合适。
改良后能适合中蜂生物学特性,能适应专业、副业生产及定地、转地、出售蜂种等
中蜂流蜜期的管理
外界蜜源植物处于大流蜜期时,往往是蜂群的发展和分蜂阶段同时产生的时期,这时在管理上,要处理好繁殖和生产的关系。
对于中蜂,不宜采用关王断子的方法来组织生产群,否则会影响蜜蜂采集的积极性,又会造成流蜜后期和流蜜期过后群势严重下降,在这个时期,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控制和解除分蜂热的产生,使蜂王产卵和工蜂采集都处于积极状态。
2. 组织好生产群。
强大的生产群,是高产的保证。
一般在大流蜜期到来以前20天开始组织生产群。
可通过抽调老熟的封盖子脾和对弱群进行合并等方法进行处理,要注意的是,中蜂群势如果太强时,很易产生分蜂热,因此,组织生产群的群势一定要合适。
为了保证既达到强群、又不易产生分蜂热,又有利于繁殖,可采用强群生产和弱群繁殖的方法,从繁殖群里抽出封盖子补充到生产群去,使蜜蜂有强大的群势用于生产采集,如生产群群势太强有产生分蜂热的可能时,也可抽出部分蜜蜂和子脾加到繁殖群里,把繁殖群改成生产群。
也可把群势太强的生产群用人工分蜂的方法,分成两群生产群或一生产群一繁殖群。
3. 解决好育虫与贮蜜的矛盾。
中蜂贮蜜和育虫都在
中蜂强群饲养技术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个蜂种,它具有耐寒抗热,饲料消耗省和能利用零星蜜粉源等特点,尤其适应我国广大山区饲养。
但由于中蜂饲养分蜂性强,蜂王产卵力又较低,难以维持强群饲养,无法进一步发挥中蜂的生产潜能和大幅度提高饲养中蜂的经济效益。
一、采用优质蜂王采用优质蜂王,主要应考虑选用具优良种性和生产性能的中蜂蜂种、采用新蜂王和防止所用中蜂种退化等3个方面。
采用优良特性的蜂王是中蜂强群饲养的保证,在中蜂饲养中应选用具有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强大、分蜂性弱、高产、抗病力强(尤其是抗中囊病)等特性的蜂种。
优良的蜂王可以通过蜂种生产部门获得,但必须注意的是,引进的蜂王应在使用地养蜂生产中能表现出其优良特性。
当蜂场自己培育蜂王时,应注意选择蜂王产卵力强、分蜂性弱、能维持较大群势、高产和抗病力强(尤其是抗中囊病)的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