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数学复习讲义(通用版全套)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高中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及运算
【考点导读】
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
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 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
子集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文氏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4. 集合问题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其中字母系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要复杂一些,
综合性较强,往往渗透数形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
【基础练习】
1.集合{(,)02,02,,}x y x y x y Z ≤≤≤<∈用列举法表示{(0,0),(0,1),(1,0),(1,1),(2,0),(2,1)}.
2.设集合{21,}A x x k k Z ==-∈,{2,}B x x k k Z ==∈,则A B ⋂=∅.
3.已知集合{0,1,2}M =,{2,}N x x a a M ==∈,则集合M N ⋂=_______
. 4.设全集{1,3,5,7,9}I =,集合{1,5,9}A a =-,{5,7}I C A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8或2___.
【范例解析】
例.已知R 为实数集,集合2{320}A x x x =-+≤.若R B C A R ⋃=,{01R B C A x x ⋂=<<或
23}x <<,求集合
B .
分析:先化简集合A ,由R B C A R ⋃=可以得出A 与B 的关系;最后,由数形结合,利用数轴直观地解决问题.
解:(1){12}A x x =≤≤ ,{1R C A x x ∴=<或2}x >.又R B C A R ⋃=,R A C A R ⋃=, 可得A B ⊆.
而{01R B C A x x ⋂=<<或23}x <<,
∴{01x x <<或23}x <<.B ⊆
借助数轴可得B A =⋃{01x x <<或23}x <<{03}x x =<<.
{0,2}
【反馈演练】
1.设集合{}2,1=A ,{}3,2,1=B ,{}4,3,2=C ,则()C B A U ⋂=_________. 2.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 +Q =},5,2,0{},,|{=∈∈+P
Q b P a b a 若}6,2,1{=Q ,则
P +Q 中元素的个数是____8___个.
3.设集合2{60}P x x x =--<,{23}Q x a x a =≤≤+. (1)若P Q P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若P Q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若{03}P Q x x ⋂=≤<,求实数a 的值.
解:(1)由题意知:{23}P x x =-<<, P Q P ⋃=,Q P ∴⊆. ①当Q =∅时,得23a a >+,解得3a >.
②当Q ≠∅时,得2233a a -<≤+<,解得10a -<<. 综上,(1,0)(3,)a ∈-⋃+∞.
(2)①当Q =∅时,得23a a >+,解得3a >; ②当Q ≠∅时,得23,3223
a a a a ≤+⎧⎨
+≤-≥⎩或,解得353
2
a a ≤-≤≤或
.
综上,3(,5][,)2
a ∈-∞-⋃+∞.
(3)由{03}P Q x x ⋂=≤<,则0a =.
第2课 命题及逻辑联结词
【考点导读】
1. 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的意义;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2. 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能用“或”,“且”,“非”表述相关的数学内
容.
3.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能用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叙述简单的数学内容.理解对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意义;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基础练习】
1.下列语句中:①230x -=;②你是高三的学生吗?③315+=;④536x ->.
其中,不是命题的有____①②④_____.
2.一般地若用p 和q 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则它的逆命题可表示为若q 则p ,否命题可表示为 p q ⌝⌝若则,逆否命题可表示为q p ⌝⌝若则;原命题与逆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否命题与逆命题互为逆否命题. 【范例解析】
例1.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真假.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 设,,,a b c d R ∈,若,a b c d ==,则a c b d +=+.
分析:先将原命题改为“若p 则q ”,在写出其它三种命题. 解: (1)
原命题:若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其两组对边相等;真命题;
逆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真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则其两组对边至少一组不相等;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至少一组不相等,则这个四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真命题. (2)
原命题:若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则其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真命题;
逆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则这个四边形是菱形;真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菱形,则其对角线不垂直或不平分;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不垂直或不平分,则这个四边形不是菱形;真命题. (3)
原命题:设,,,a b c d R ∈,若,a b c d ==,则a c b d +=+;真命题; 逆命题:设,,,a b c d R ∈,若a c b d +=+,则,a b c d ==;假命题; 否命题:设,,,a b c d R ∈,若a b ≠或c d ≠,则a c b d +≠+;假命题; 逆否命题:设,,,a b c d R ∈,若a c b d +≠+,则a b ≠或c d ≠;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