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一)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自己人效应是指人们对与自己相似的人会产生好感和信任的心理现象。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建立共同点,强化自己与学生的相似之处,从而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故事,这样能够更好地获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促进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
二)、避免心理效应的消极作用1、避免负面效应,防止师生之间的冲突负面效应是指人们对负面信息的反应,常常会引起消极的情绪和行为。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避免使用负面信息,避免批评和指责学生,避免给学生带来负面情绪,从而避免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沟通方式,鼓励学生的积极行为,以此来增强班级管理的效果。
2、避免群体效应,保持班级的稳定群体效应是指在群体中,个体的行为和情绪受到群体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整体的心理状态。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避免发生群体效应,避免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干扰,从而保持班级的稳定。
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如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和思考,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以此来避免群体效应的发生。
三、结语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班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心理学知识,积极运用心理效应,创新班级管理的思路和策略,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研究体验。
在面对一些小的、容易实现的请求时,人们更容易接受并执行。
这就是过门坎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效应来确立和实现班级目标。
首先,教师应该制定出一个小的、容易实现的目标,让学生们容易接受并执行。
当学生们完成了这个小目标后,教师再制定一个稍微难一些的目标,让学生们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信心。
这样一来,学生们会觉得自己在不断进步,同时也会更加愿意接受教师的管理和指导。
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学生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和价值,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作者:刘萍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2年第03期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广泛且十分实用的科学,将心理学的知识,特别是心理活动的规律运用到班主任工作中,既有利于教育学生,又有利于帮助学生改善学业。
多年来,我将各种心理效应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注重首因效应,塑造良好的形象所谓首因效应,是指两个素不相识或虽相识但没有打过交道的人第一次见面或第一次打交道时所形成的印象,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第一印象”。
从外表特征看,一个人的身体、仪表、言谈、姿态、风度在形成初次印象中会起到重要作用;从个性品质看,热情与冷漠对初次印象的形成有着强烈的影响。
虽然首因效应只是对一个人初步的、表面的印象,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本质特点,但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往往可以扩散到对人的内心认识和评价,从而对今后的认识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教师,我清楚地意识到和学生第一次见面的重要性。
因此,一般在初一军训前,拿到班级学生的基本材料后,我就会认真识记全班学生的姓名和基本资料,并为第二天的第一次班主任谈话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在新学期新生寄语中经常这样说:亲爱的同学们,不管小学时期你的经历如何,获得多少奖励和犯过多少错误,那都已经成为历史。
今天,你升入了初中,接触到了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你们每一个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们的人生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过去的荣辱,都已尘封。
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来书写新的人生历程。
同学们,人生的田地要靠自己耕耘,初中阶段正是人生的播种季节。
让我们用拼搏的汗水去浇灌,用爱心的阳光去照耀,用执著的信念去期待吧!我相信,你们都能用自己的心、自己的一言一行把人生描绘得色彩斑斓,充满诗情画意。
通过这段声情并茂的阐述,我向学生传达了一种理念:从今天起,你是个全新的自己,你可以重新撰写你新的人生。
我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被固定化了。
巧用心理效应 加强班级管理
巧用心理效应加强班级管理所谓心理效应指的是在人、物、境诸因素相互作用下人们心理所产生的反应。
心理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如果能在教育工作中充分利用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学校开放式、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影响下,人性化管理已让每位身在附小的教师深刻感受到了作教师的幸福之感。
不仅学校管理追求人性化,班级管理如果也追求人性化,同样会提高教育的质量。
班级管理人性化的核心是管理者目中有生,要对学生充分地尊重,真诚地信任。
但有些老师片面地理解“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对学生采取放任、放纵的散养式管理,缺乏制度的建设和依靠,使班级一度陷入缺乏秩序,“军心涣散”的状况,十分苦恼。
我在近期一直尝试着巧用一些心理效应,积极地发挥其正面作用,促进了班级的人性化管理,收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里我简单谈谈我是如何利用心理效应中的自己人效应、期望效应和共生效应在班级管理上取得的良好教育效果的。
一、强化自己人效应,让学生感到你尊重他所谓自己人效应,就是指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必须同对方保持同体的关系,即把自己与对方视为一体。
管理心理学强调:“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作为班主任,必须把学生看成是自己人,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教师、学生、班集体融为一体,学生真正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并乐于接受老师的各种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
在班级管理中,强化自己人效应的关键是平等。
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要营造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氛围,这样能让学生感到你尊重他。
在班级开展活动的很多时候,如果老师能够经常对学生说“我想先听听你们的意见”这样的话,一定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被信任、被重视的感受,学生有了话语权,久而久之主人翁意识被激发,对班级的热情也激增。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效应应用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效应应用把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从古代的亲师信道,到现代的各种教育心理学研究理论,都在探求如何把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以期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也时常有意识地思考和总结,事实上,要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来服务于教育,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但适当地利用一些常见的心理学效应来促进班级管理,却不是太难,下面我就几个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异性”效应是指异性同学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的一种心理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效应。
在学生中,不难发现,同学们为了使异性产生好感,总希望自己在异性面前表现好一点,希望给异性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当与异性在一起时,会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而出现女孩的好打扮,男孩在女孩面前的“英雄行为”等现象。
在班主任工作中,可以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分别进行谈话,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透露别的女生或男生对他或她在学习上、道德上或者纪律上的赞赏和期望,会给学生一种更加注重自己的促进力,让其在学习、道德、纪律上有明显的提高。
因为来自异性的关注会给人带来更大的鼓舞和力量。
常见的做法是,“我发现,有好些男(女)同学在关注你的表现,我想你是否能做得再好一点”“好几个男(女)生都在看着你呢,你不会让他(她)们失望吧”“近来你好像挺有人气的,几个男(女)生都说起过你”,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觉得好像不是班主任而是其他异性同学在关注自己,自然就会更加注重自己的表现而更加进步了。
二、“角色”效应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各种角色,而且会通过对角色规范的理解,力求使自己的行为合乎角色的规范,这就是角色效应。
人的角色的形成是建立在对角色的期待上的。
由于很多班主任存在着对学生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好,而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好,这对学生的成长和角色发展都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突破思维定势营造和谐班级各位老师,在我的观点交流开始前,先给大家进行一个心理测试的小游戏。
请看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
"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答案是:“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你猜对了吗?这一问题,据说在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这就是定势效应,即定势思维效应。
按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个心理定势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心理定势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确答案。
而这个心理定势问题,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心理健康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相信在坐的老师,或多或少会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案例1】某班级的玻璃被打碎,班主任生气地问:“谁打的?”话是这样说,眼睛却紧紧盯着自己早已判定的一个学生,学生明白了老师的心理,慌忙解释:“不是我打的,是擦玻璃时打的。
”班主任知道错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讲理地打圆场:“你知道为什么不告诉我?”【案例2】“老师,我回家作业没带!”“没带?你第几次没带了,你没带就是没做!”【案例3】在心里健康个辅的时候我们也听到过这样的抱怨,有的同学说:“什么坏事都怨我,好事没我的份,我也就这样了。
”或许,这类孩子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德:“学校里有这样一批学生:他们感到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好,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孩子呢?扪心自问,是不是我们有时候的主观武断,无意而又无情地制造了这样一批学生。
【定势效应】这就是定势势效应,我们先来看一看什么是定势思维效应。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高平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许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自我的心理,独立地适应环境和心理抗压的能力很差。
尤其从小学升到初中的阶段,因为学习压力的增大,以及需要适应新的环境等原因,许多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心理,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节奏,产生厌学、逃学、对抗教师管理等逆反心理。
从多年一线教学的实践中,笔者体会到,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运用心理效应,建立以心理健康教育疏导为主的关怀,可以在学生的管理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南风效应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南风效应来自一则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的寓言。
在看谁能使行人把大衣脱掉的比赛中,北风刮起一阵冷风,却使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而南风徐徐吹起的暖风却使行人渐生暖意,继而脱掉大衣。
南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运用温和的方法处理事情会比采用强硬的
高平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许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自我的心理,独立地适应环境和心理抗压的能力很差。
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班级管理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而心理学效应是一种能够影响人们行为和思维的心理现象,它在班级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震慑效应震慑效应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让学生感到惊讶和害怕,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
例如,老师可以在班级里张贴一些惩罚规定和惩罚措施,让学生知道违反规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可以有效地遏制学生的不良行为。
二、自我实现预言效应自我实现预言效应是指人们的信念和期望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和结果。
例如,老师可以在学生中间传递一种“你们都是优秀的学生”的信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社会认同效应社会认同效应是指人们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例如,老师可以在班级里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力量,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四、情境效应情境效应是指人们的行为和思维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例如,老师可以在班级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五、权威效应权威效应是指人们会受到权威人士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例如,老师可以在班级里树立一个权威形象,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权威和威信,从而增强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六、奖励效应奖励效应是指通过给予奖励来激励人们的行为和思维。
例如,老师可以在班级里设置一些奖励机制,让学生知道努力学习和表现优秀会得到相应的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以上是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当然,这只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学效应,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心理学效应可以应用到班级管理中。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更好地管理好班级,让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
以提高班级管理的
”
旷课 问题 上效 果 显 著
“
的
反而更加受到
,
我班上 的
后进生
”
大 部分是对学习 不感兴
,
学 生 的喜 爱 缺点
,
。
班主 任 在 工作 中 适 当 地 暴 露 自 己 的 反而 ( 作者 单 位
:
趣
学 习 成 绩非 常 差 的
,
由于 成绩不好
,
,
上 课也
,
其 实 并 不会 减 少你 的 学 生 中 的 威信
, ,
评 价学 生
,
转化
“
起 哄下 要 求 我 唱歌 其 实 我 是 一 个 五 音 不 全 的 人
门 坎效应
又称
“
总之
,
班主 任要 尊 重 每 个 学 生
”
,
要 树立
手
,
得寸进尺
,
”
效应
是指
,
唱 歌 特 别难 听
我 再三 推辞
,
学生以为我是不愿
,
心 手 背都 是 肉 的关爱
的教 育 观 念
,
,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 更
。
极
通过 一 个 个 目 标 的 完 成 引 导 后 进 生
”
”
衡环 境 中
,
长 此 以往
必 然 导 致 班 集体 的 分 化
。
大地促 进 了 班级 管 理 工 作
关键词 的作 用
:
不 断迈 过 一 级 级 的 门 坎 值 至 实 现 完 全 的 转 化 巧用
“
。
丧 失 了 学 生 发 展 的 最佳 环境 我 在 管 理班 级 时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高中阶段是学生一生中人格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但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种种压力,往往存在很多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自负、自弃、又自我封闭。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轻者对生活无信心、抑郁、孤僻;重者离家出走、自残、自杀、杀害老师(父母)等,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心理效应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是人们习惯的行为,下意识的举动在日常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作为班主任,我们应深入学生内心,运用心理效应知识管理班级,这样既能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又能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本文主要对以下三种心理效应进行分析。
一、奖惩效应事例1:我班女生共20人住三间宿舍,杨华是宿舍管理者兼宿舍舍长。
她们大多来自农村,勤快、踏实、憨厚。
开学初,卫生、纪律等考核成绩优异。
为获得“文明班级”做了很大的贡献。
我利用班会,晨会等场合对女生表扬,在班级量化考核中,给获得“文明宿舍”称号的女生加分,舍长加双倍分,并且给每人发张假条作为奖励,并号召其他学生向杨华及全体女生学习。
女生宿舍在杨华的带领下,发展良好,每周至少两个文明宿舍。
事例2:马嵬是班级的插班生,基础差,考试成绩一直倒数,一学期下来,老师同学们都对他另眼相待,任课老师常在班组会上诉苦,说该同学严重影响了班级考试均分和年级排名。
受其他老师和班级环境的影响,我也不由自主的以批评、训斥他为主。
分析: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进而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
这种由奖惩所带来的行为的强化或弱化叫奖惩效应。
表扬是对学生行为的认可;惩罚是对其行为的不认同。
心理学表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我利用这一心理学知识,对杨华等女生在宿舍方面取得的成绩多次肯定、表扬,让女生觉得她们在全班同学面前有面子,她们感到很自豪。
这种表扬肯定了成绩,鼓励了信心,强化了行为,让她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相信自己,一次比一次做的好。
(完整版)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班级管理的新策略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引进教学论,使教学论的研究产生了飞跃,这给了教育者一个很好的启示:有效的整合也能创新。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教师要想产生原创性的东西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将两种或多种现有的事物进行巧妙的整合,创新就会层出不穷。
随着时代的不同,许多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做了各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比如将企业管理思想运用到班级管理,将经济学、文化学的知识运用到班级管理等等。
基于这种整合创新思路,我校开展了《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的实验研究,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创造了班级管理的新思路、新策略,使班级管理的气象焕然一新。
一、对心理效应的基本认识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境之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
心理效应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场合,它具有普遍性。
心理效应尽管很微妙,很难觉察,但它确实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产生影响或发生作用,它具有客观性。
心理效应的种类很多,表现在各个方面,它具有多样性。
同一种心理效应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的程度不同,不是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心理效应,它具有差异性。
心理效应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会恰当地运用它。
对班主任来说,在建设和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自觉运用心理效应,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克服它的消极作用,会使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心理效应种类众多,功效也不同,我校课题组成员对各种心理效应进行认真的分类研究,把它们辩证地运用在班级管理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1、利用第一次效应,塑造良好教师形象第一次效应也称最初效应,是指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即“第一印象”。
人与人第一次接触的印象深刻,并影响以后对该人的认识。
给学生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赢得学生的好感和信任。
因此,教师应十分注重与学生初交时的形象塑造。
班级管理中必知的心理效应
班级管理中必知的心理效应班级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为班级管理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在班级管理中,心理效应是必须要知道和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班级管理中必知的心理效应,并探讨如何将它们应用于实践。
一、自我履行心理效应自我履行心理效应是指在无意识中或有意识地持有某种信念、期望或态度,从而导致预期发生并自我实现的过程。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往往会对学生有一定的期望和信念,这些期望和信念将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影响学生的表现和能力。
如果教师具有高期望值,学生就可能表现得更好;反之,如果教师具有低期望值,学生就可能表现得不好。
教师可以应用自我履行心理效应来提高班级管理成效。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将高期望值传达给学生来提高他们的表现。
例如,在学生进行听写考试前,教师可以通过正面的言语和鼓励来传达“你们都是优秀的学生,我相信你们能够取得好成绩”的期望,这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并提高他们的表现。
二、集体自我效能心理效应集体自我效能心理效应是指人们相信他们所属的团体有能力达成共同目标的信念。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们的集体自我效能心理效应决定了他们对班级的集体认同感和以及对班级中集体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鼓励、激励和奖励学生,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自我效能心理效应。
例如,在班级进行集体项目时,教师可以采取积极的组织方式,鼓励学生切实参与,并及时表扬优秀的表现。
通过这样做,学生会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并且更有信心和动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
三、权威性心理效应权威性心理效应是指人们对权威人士、行业领袖或具有影响力的人士的言论和行为给予高度重视和信任的现象。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拥有一定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可以通过权威性心理效应来传递和加强。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可以通过行为、言语、着装等方式来增强自己的权威性。
例如,教师可以对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以增强自己的形象和表现。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特别紧要,可以促进同学学习、改善同学行为,提高班级凝集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以下五种心理效应的运用:一、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是指某种条件刺激引发一种本身无关的自然反应的现象。
例如,敲门声是一个条件刺激,当敲门声响起时,同学就会反应地停止活动、安静下来。
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利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来引导同学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例如,在讨论中使用敲打手势,引起同学的注意,让他们自然停止活动,安静下来,为讨论制造一个安静、秩序良好的环境。
二、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是指人们会受到以前的阅历或信息的影响,从而在做决策时显现偏差。
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利用锚定效应来改善同学的行为。
例如,在班级开始时,老师可以让同学观看一段积极的视频或播放一首舒缓的音乐,这样可以帮忙同学锚定一个积极的状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喜好和投入度。
另外,在同学心情低落、显现情绪问题时,老师可以使用正面锚定来改善同学的情绪状态。
三、珂学效应珂学效应是指通过予以积极的嘉奖和惩罚,调整个体的行为。
在班级管理中可以用珂学效应捆绑同学的行为和嘉奖,从而达到激发同学动力,改善同学行为的目的。
例如,老师可以按时予以班级最优秀的同学声音认可嘉奖,让他们充分动力,发扬传统团结合作精神,同时也能激发班内同学的学习喜好和工作热诚,提高班内凝集力。
四、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是受四周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可以利用社会认知理论来制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例如,老师可以激励同学在课堂上相互帮忙,激励同学组队学习,提高同学的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老师还可以激励同学换位思考,提高同学的情商和人际交往本领。
五、信息加工信息加工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一种多而杂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考和决策等。
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可以利用信息加工的理论方法来提高同学的学习本领。
例如,老师可以在讲解某个概念时,把学问重点在黑板上分段呈现,这样可以让同学更简单理解学问点。
心理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心理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摘要:作为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运用一定的心理效应,如“美丽效应”“热情效应”“南风效应”“阿伦森效应”“期望效应”和“微笑效应”等,使班主任工作顺利地进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效应班主任工作运用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对学生产生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
怎样管理好一个班级,让学生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呢?班主任开展工作一定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心理效应的运用,就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利用“美丽效应”拉近师生距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初次接触,面对一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老师和一个不修边幅、邋里邋遢、头发蓬乱的老师,学生更喜欢接近谁?有人曾经对三岁的婴儿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两个芭比娃娃,第一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第二个把脸画黑,让她变丑。
看这些婴儿抱哪个芭比娃娃的时间长。
结果发现婴儿抱第一个的时间长于第二个。
实验证明:人们更喜欢看美丽的事物,且也愿意接近。
班主任开展工作尤其是刚接手新班时可以利用美丽效应拉近师生距离。
班主任穿着打扮得体让学生眼前一亮,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拉近了师生距离,学生喜欢接近你,工作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二、利用“热情效应”增加师生亲密感。
热情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亲密感。
主动热情地与人交流,则会更受欢迎。
班主任开展工作一定要利用好热情效应。
学生出现问题要热情地询问,和学生谈心交心,解开心结;学生有困难要热情地想办法帮助解决困难;对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见面要热情地打招呼,主动和他们交流,潜移默化地熏陶,使他们慢慢学会大胆地与人交流,逐步融入到班集体里。
班主任越热情,和学生的关系越亲密,开展工作就越顺畅、越轻松。
三、利用南风效应来达到教育目的。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凛冽,寒冷刺骨,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
南风徐徐吹动,风和日丽,行人慢慢热起来,于是解开衣扣,继而脱掉大衣。
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一、引言在班级管理中,了解和应用心理学效应可以有效地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并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相关的心理学效应。
二、熟悉环境效应1. 定义熟悉环境效应是指人们对熟悉的环境有更积极的评价和情感反应的现象。
### 2. 在班级中的应用 - 创设温馨、舒适的教室环境,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
- 提供学生熟悉的学习材料和工具,增加学习的便利性和舒适感。
三、选择支持效应1. 定义选择支持效应是指人们更愿意接受他人所做的选择,从而影响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 2. 在班级中的应用 - 给予学生一些自主选择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 使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和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社会认同效应1. 定义社会认同效应是指个体因为希望与他人保持一致,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2. 在班级中的应用 - 建立积极的班级文化和价值观,让学生认同并遵守这些规范和标准。
- 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来增加彼此的认同感。
五、先入为主效应1. 定义先入为主效应是指人们对于首次获得的信息有更大的重视和影响。
### 2. 在班级中的应用 -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正确有效的信息,避免错误和模棱两可的表述。
-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以克服错误的先入为主效应。
六、激励效应1. 定义激励效应是指外部刺激对个体行为和表现的影响。
### 2. 在班级中的应用 - 使用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学习。
- 提供个体化的目标和反馈,鼓励学生不断努力和进步。
七、总结通过了解和应用心理学效应,教师可以更好地管理班级,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运用熟悉环境效应、选择支持效应、社会认同效应、先入为主效应和激励效应等多种心理学效应,以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班级管理中必知的心理效应(1)
班级管理中必知的心理效应(1)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学班主任,应认真学习和研究一些心理效应,充分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提高管理实效。
一、正确运用“门坎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门坎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接受了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
门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班级管理中,为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给学生制定一个目标,但要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呈梯级的子目标。
一旦学生实现了第一级子目标,就通过了门坎,再加上班主任的鼓励和引导,使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然后逐步提高目标的层次,就有如上台阶一样,一级一级的,最终达到预期的总目标。
为了更好地发挥门坎效应,班主任在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时,应注意如下原则:1、目标的合理性。
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提出的子目标要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处于同一层次,学生努力就可以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
在制定目标时,班主任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以确保目标的可行性、合理性。
2、目标的层次性和具体性。
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习态度总是存在差异。
为了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必须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据优、中、差生的知识基础与表现,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3、教育者的参与性。
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而且自己也要积极参与其中。
在学生迈“门坎”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一旦达到某个阶段的子目标时更要及时加以鼓励,使学生产生兴趣与动力,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激化学生产生实现更大目标的动机。
二、正确运用“瓦拉赫效应”,寻找学生智能发展的“最佳点”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在听过讲座中提到的各种心理效应后我又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对于各种心理效应进行了细致的揣摩将其运用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我发现只要心理效应运用得当对班级管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暗示效应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采取间接的、含蓄的、抽象的方法,对人的心理、行为产生某种影响,致使人按照某种暗示去行动或接受某种观点和思想。
我们在学校每天与学生交往频繁,在对其教育的同时,更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好暗示效应,比如:我们在表扬学生和批评某种错误现象时,就要通过合理的表达方式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能得到一种鼓励,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期望效应
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和雅布森在1968年做了如下的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
做了一次一般性的智力测验,然后随意抽取其中部分学生,暗示他们是最有发展潜力的。
8个月后,他们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竟然比其他未经暗示的学生的成绩提
高许多。
于是,心理学者便把这种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望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我根据一些学生的优点及发展趋势,故意给他们“戴高帽子”,
即给一些荣誉称号,或封给某一“官职”,(尽管他离这些称号、职务仍有一段距离)但这一举措却给学生以激励,使其自觉不自觉地朝着称号、职务的最佳境界努力,并进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班干部。
()我还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活动,让那些在班级
中没有当上班干部的同学同样有获得荣誉的机会,每月评出最受欢迎的同学、最守纪律同学、最乐于助人的同学等等,就用这些“高帽子”来约束学生,效果也是不错的。
只要学习有进步,就及时给予充分肯定。
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三、成功效应
获取成功和产生成就感,是人们心理的一种要求,这种心理可以称之为“成功
心理效应”。
比如:对善于表达的学生安排他们主持班会;对肯动脑子、点子多的学生安排做值日班长;对有书画特长学生任黑板报美术设计;对热爱文体活动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放手让他们表现。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我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先取得一些小小的成功,让他们在成功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强化自己的自信心,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
所以恰当地将心理效应融入到班级管理教育工作中,对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