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轧带钢精轧机带钢头部新的张力控制

合集下载

带钢热连轧机组活套自动控制及应用

带钢热连轧机组活套自动控制及应用

带钢热连轧机组活套自动控制及应用作者:晁永军孔德鸿吴胜春东四正来源:《科技资讯》2016年第12期【摘要】:活套是在金属热连轧过程用来调整轧机之间张力的最主要设备,由于金属热轧制的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程,在此过程中,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日益提升,活套控制的精度和智能化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带钢热连轧生产线精轧机组活套的应用,对其先进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说明,并分别说明了活套的两种控制方法:常规PI控制和ILQ控制的原理以及在两种自动控制方法在轧制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活套;常规PI控制;ILQ控制中图分类号:TG33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000-001.概述本文以某钢铁集团年产240万吨超薄带钢热轧生产线—UTSP热轧板带工程为例对活套先进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说明,其产品产品工艺规格为宽度800-1600(mm),厚度0.8-12.7(mm)的各类型热轧带钢。

主轧线分为粗轧和精轧两个机组,共有7架轧机组成,其中粗轧两架,精轧5架,各机架均采用三相同步电机传动,在F1-F5五架精轧机组之间设有4个活套。

设定活套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两机架之间保持特定张力,当下游机架流量高于上游机架、下游机架速度过快时候产生张力,当下游机架速度小于上游机架时活套抬起建张,如果不设活套这一特殊设备,在轧制过程中,带钢套量将逐渐增加最终会形成折叠和扭曲,如果形成折叠或者扭曲,带钢将以好几倍的厚度进入下游机架,产生堆钢事故,最终结果会影响轧辊和轴承以及轴承支撑等机械设备以及现场传感器的寿命。

2.活套的作用介绍2.1 活套的角度给定轧制过程中活套的角度由二级计算机数据库给定,活套根据计算机数据库的给定值进行程序的最初给定,在实际轧制过程中,活套角度微调由一级基础自动化程序来计算并给定。

在一级基础自动化程序中,活套在自动操作情况下,要具备以下互锁条件:1)控制选择3)轧机主传动健康4)液压控制正常5)活套PLC系统健康6)位置传感器健康7)活套压头健康2.2 活套的张力给定活套的张力给定也是通过二级计算机系数据库进行计算,给定后,在轧制过程中,操作工在-20%到+50%之间通过每秒10%的调节度进行速度调节,在带钢生产过程中,带钢保持恒定的张力具有降低轧制力、防止轧件跑偏、改善带钢平直度、适当调节主机负荷等作用。

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

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

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板形控制主要包括轧制工艺参数的调整和辊系结构的优化两方面。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轧制工艺参数的调整1. 温度控制:热轧带钢的温度对板形控制有着重要影响。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带钢热膨胀,从而产生较大的板凸度;过低的温度则会导致带钢冷却过快,使得带钢变形不均匀。

因此,必须对热轧带钢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确保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轧制。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热轧带钢的加热温度、热轧温度和冷却方式等来实现温度控制。

可以采用先控制热轧带钢的加热温度,确保钢坯达到适宜的温度范围,然后通过控制热轧带钢的入口温度和轧制温度来进一步调整温度进行控制。

同时,还可以优化冷却方式,如采用水冷、风冷等方法进行冷却,以达到更好的板形控制效果。

2. 速度控制:热轧带钢的速度对板形控制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速度过快会导致拉伸应力过大,从而使板形产生波状或弓形变形;速度过慢则会导致带钢在轧制过程中受到过多的应力作用,导致板形不稳定。

因此,在热轧带钢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轧制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

可以通过调整轧机的传动装置、辊道的排列方式、模块的配比等来实现速度控制。

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轧机的压下量、变形度等工艺参数来进一步调整速度进行控制。

3. 张力控制:热轧带钢的张力对板形控制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张力过大会导致带钢产生不均匀的塑性变形,从而使板形产生波状或弓形变形;张力过小则会导致带钢发生塑性回弹,导致板形不稳定。

因此,在热轧带钢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张力进行精确的控制。

可以通过调整轧机的辊道间隙、调整轧机的压下量、调整轧机的传动装置等来实现张力控制。

同时,还可以采用张力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的张力监测和调整,以确保带钢在轧制过程中保持适宜的张力。

二、辊系结构的优化1. 辊系选择:辊系的选择对板形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辊系的结构参数、辊型和辊材质等都会对板形产生影响。

合适的辊系选择可以实现板形的稳定控制,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

高级轧钢工试题(精心整理)

高级轧钢工试题(精心整理)

高级轧钢工试题(精心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轧钢工高级工理论知识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每题2分,共466分)1.> Q345是普碳钢的一种。

( × )2.>变形抗力是金属和合金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 × )3.>控制轧制只要求控制终轧温度。

( × )4.> 冷轧板带钢的生产方法分为单片轧制和成卷轧制两种。

( √ )5.>摩擦系数F越大,在压下率相同的条件下,其前滑越小。

( × )6.>冷轧与热轧相比具有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的优点。

( √ )7.>流向纵向的金属使轧件产生宽展,流向横向的金属使之产生延伸。

( × )8.> 配辊是将孔型配置在轧辊上的一项工作,包括孔型在轧制面上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配置。

( √ )9.>平均延伸系数是根据实践人为确定的。

( √ )10.>千分尺是根据螺旋副的转动转化为测量头的轴向移动来读数的。

( √ )11.>前滑区内金属的质点水平速度小于后滑区内质点水平速度。

( × )12.> 前张力增加时,则使金属向前流动的阻力减少,增加前滑区,使前滑增加。

( √ )13.>切分轧制有利于提高金属收得率。

( × )14.> 热轧时温度越高,摩擦系数越高。

( × )15.>上、下轧辊的工作直径之差值,叫轧辊压力,其单位用毫米表示。

( √ )16.>上压力是下辊直径比上辊直径小。

( √ )17.>受力物体内一点只要受力,就会发生塑性变形。

( × )18.>四辊式轧机是由位于同一垂直面内的四个支撑辊上下排列组成的轧机。

( × )19.> 塑性变形是指外力消除后,能够恢复的变形。

太钢2250mm热连轧卷取机的张力控制

太钢2250mm热连轧卷取机的张力控制

头部 张力 ; : 最大张力 ; : 头部结束张 C A GN H N IG
力2 ; : 头部结束张 3 : ; 中部卷取张力 ;z T- 精轧
控制时, 结束对单位张力的修正。 2 . 钢卷卷径的计算 .2 3 钢卷卷径的计算有两种计算方法 , 即速率 ( ) 。 计算法和卷钢圈数 ( 。计数法 , D) 它们间的关系见图 2 在卷取负荷接通 1 S , 。 5 前 由速率 ( 计算法计算 D)
动 , 带 钢在层 流冷却 辊道 上保持 一个 向前 的张力 , 使
卷取张力控制就是保证在卷钢过程 中, 带钢承 受恒定 的张力 , 以保证卷取的平滑和紧固, 从而获得 良好 的成 品质量效 果 。恒 张 力控制 系统一 般有 直接 法和 间接法 两种[] 接法是 通过 张力计 直接 检测 1 。直 张力 , 构成张力闭环控制 , 它的精度受 到张力计精度
张力控制的效果。 2 张力力矩计算 ( ) . 3 张力力矩是卷筒电机力矩 的主要组成部分 , 它 取决于不断变化的钢卷卷径值及 L 下送 的单位张 2 力给定值 、 带钢的宽度、 厚度及张力斜率等设定值。 其中单位张力设定模型及钢卷直径的计算精度是该 过程的控制难点 , 它们直接影响着钢卷卷取的成败 。 其计算关系如下所示 :
线减小 ,当卷径达到 D 时减小到 z ,当卷径达到 D 时减小到 Z 当卷径达到D 时减小到 T 这样 , 1 。 在带钢头部就有一较大的张力, 以保证带钢头部能够 卷紧紧地缠绕在卷筒上。 在钢卷 中部 , 单位张力保持 不变 , 此时张力 力矩随着钢卷卷径 的变化而变化 ,以适应不断增大 钢卷的要求 , 从而保证带钢中部卷形的稳定性。
n :

平稳过渡 , 又保证了尾部卷形的质量。 1 单位张力的修正 1 夹送辊力矩监控补偿 ) ) ( 。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分析热轧带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在生产过程中,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其严重程度会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甚至引发安全隐患。

对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原因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一、背景热轧带钢是通过将钢坯经过一系列的加热、轧制和冷却等工序而制成的一种金属板材。

在生产过程中,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包括铁水斑、疏松、氧化皮、边部裂纹等。

这些缺陷会对产品的使用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及时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铁水斑的原因分析铁水斑是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中常见的一种,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在生产过程中,钢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

如果原材料中存在杂质、夹杂物等,就会导致热轧带钢表面出现铁水斑。

2.轧辊磨损严重:轧辊是热轧带钢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如果轧辊磨损严重,就会导致轧制时的滚动不稳定,从而使得热轧带钢表面呈现出铁水斑的现象。

1. 热轧工艺不稳定:热轧带钢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历高温轧制、冷却等工序,如果工艺参数设置不当,就会导致热轧带钢表面出现疏松的现象。

四、氧化皮的原因分析1. 轧辊表面粗糙:轧辊表面的粗糙度对于热轧带钢的表面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轧辊表面粗糙,就会导致热轧带钢表面出现氧化皮的现象。

3. 润滑润磨不到位:热轧带钢在轧制过程中需要进行润滑润磨处理,如果润滑润磨不到位,就会直接导致热轧带钢表面出现氧化皮。

五、边部裂纹的原因分析3. 张力控制不当:在热轧带钢生产中,张力控制对于产品的表面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

如果张力控制不当,就会导致热轧带钢表面出现边部裂纹的现象。

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缺陷的原因十分复杂,需要在实际生产中认真分析每个环节的情况,从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工艺参数的设定、设备的维护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避免和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产出质量稳定的热轧带钢产品,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SK85热轧卷板头部拉窄原因分析及改进

SK85热轧卷板头部拉窄原因分析及改进

82M achining and Application机械加工与应用SK85热轧卷板头部拉窄原因分析及改进李 磊,朱永宽,李利利,徐细华(新钢热连轧厂,江西 新余 338001)摘 要:新余钢铁集团1580热连轧厂在生产SK85卷板时,出现了大量的头部拉窄问题,从原料加热、粗轧宽度控制、精轧负荷分配和活套控制、张力控制和温度控制多个方面查找原因,提出头部拉窄的控制措施,稳定了产品质量,有效解决了热轧卷板SK85拉窄问题。

关键词:头部拉窄;活套控制;张力设定;跑偏中图分类号:TG33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8-0082-2收稿日期:2020-09作者简介:李磊,男,生于1982年,汉族,本科,陕西咸阳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轧钢。

近期客户反映优钢SK85热卷坯料宽度精度控制不稳定,有时存在头、尾宽度拉窄现象,头、尾部宽度波动大,严重影响客户使用。

我们加强技术研究,从原料加热、粗轧宽度控制、精轧负荷分配和活套控制、张力控制和温度控制多个方面查找原因,提出头部拉窄的控制措施,加强宽度精度控制,提高产品质量。

1 热轧SK85生产头部拉窄现象和产生机理热轧带钢事故SK85在精轧生产的过程中,由于SK85含碳量高,在加热、粗轧、精轧轧制时,对温度的敏感性特别大,轧制稳定性差,另外中高碳钢在控制轧制时断面收缩率比普通钢材轧制要大如图1,含碳量越大,断面收缩率越大[1]。

在精轧过程中,由于轧制头部穿带,连轧机架的秒流量匹配需要连轧机架间保留的微张力作用而产生拉钢,使带钢头部10m ~50m 出现拉窄现象如图2。

图1 含碳量对控制轧制(CR)和普通材轧制(HR)对性能(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的影响2 热卷SK85头部拉窄的原因2.1 带钢头部拉窄主要原因在连轧过程中,带钢头部主要是因为穿带失稳,轧制机架间张力的变化,使带钢在张力作用下拉窄。

2.2 带钢在轧制过程出F7对中线所延伸出来的问题2.2.1 对照国际标准:带钢出精轧机头尾失控长度标准带钢头部镰刀弯或者跑偏长度在30m 以内,跑偏量小于30mm ;带钢的尾部镰刀弯或跑偏量10m 以内,跑偏量小于30mm。

带钢热轧的张力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带钢热轧的张力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系数 ; 热连 轧机工 作 过程 中 , 在 活套 角度偏 差 △=活 套 实 际角度 一活套 基 准 角 度 , 果 活 套 角 度 正偏 差 如 △越 大 , 所述 活套 重量 补偿 系数 越 小 , 述套 量 重量 所
补偿 系数越 大 ; 果 活 套 角 度 负 偏 差 △越 大 , 述 如 所
改善 活套 控制 性 能 , 高活套 的稳 定性 , 而有利 于 大批 量 轧制 薄规格 带钢 。 提 从
关 键 词 :带钢 热轧 ; 定性 ; 力控 制 稳 张
中 图分 类号 :T 献标 识码 : P2文 A
文 章编 号 : 6 21 5 ( 0 0 0 .0 40 1 7 — 0 2 1 ) 20 0 —4 9
度 ) 活 套 机 构 同 时作 为 检 测 装 置 , 测 套 量 和 张 , 检 力 , 为 活套控 制器 的反馈信 号 , 作 控制器 根据 活套 机 构所 测得 的数 据 , 行放 大处 理后 输 至伺 服 阀 , 于 进 用 对 活 套 的液压 缸进 行控 制 , 维持 恒定 的张 力控 制 , 经 以避 免拉 钢 、 钢 现象 。 堆
到稳 定 活套 的 目的 , 于 大批量 轧制 薄规格 带 钢 , 利 从 而 大大 提高 薄规 格带 钢 的轧制 比例 。 在轧 制过 程 中 , 随着 活套角 度 的变化 , 活套 的支
=原 套 量重 量 x套 量重 + 原 活套重 量 X活套
其补偿 后 的值 : =
重量 补偿 系数 +原套 量重 量 ×套 量重 量补 偿系数 。 在 系统 运 行 时 , 计 算 活 套 角 度偏 差 ( 先 活套 角 度偏 差 A= 际测 量 的角度 一活套基 准角 度 ) 再 根 实 ,
第 9卷 第 2期

活套控制在热轧带钢研究与应用

活套控制在热轧带钢研究与应用

活套控制在热轧带钢研究与应用摘要本文对热轧带钢精轧控制系统中的活套系统的高度和张力控制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完成了二维模糊套高闭环控制器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活套控制;模糊控制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用户对钢铁产品的质量、品种、性能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例如,在外形尺寸精度方面,成卷提供的宽幅冷轧带钢,厚度精度已经达到0.002mm,热轧板卷厚度精度已达0.025mm。

这就为带钢轧制进一步增加了难度。

成品带钢的质量又与精轧控制精度密切相关。

因此,如何提高精轧机组的控制精度,是优化产品性能、质量的关键。

恒定活套量和小张力轧制是现代热轧精轧机组的一个基本特点。

在轧制过程中,由于主传动系统总是存在着动态咬钢速降,在稳定轧制阶段又总是存在着各种外部干扰,不可能始终保持各机架之间的速度匹配关系,所以设置活套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检测到这些偏差,进而通过高度调节吸收这些活套量,使得生产正常稳定。

1活套控制系统1)工艺概述。

莱钢1500mm热轧带钢生产线中,精轧主要实现厚度轧制及板形上的精确控制。

精轧机组主要设备有:E2立辊轧机一架,F1—F6万能四辊轧机6架,低惯量活套5套,弯辊、窜辊装置及中间导卫装置等。

中间坯由立式轧机(E2)进行最终的定宽后,依次进入精轧机组(F1—F6)连续轧制。

通过套高调节系统使轧机自动调速,并通过张力调节系统使带钢在微张力、恒张力状态下轧制,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

精轧机组可将中间坯(17-40mm)轧制到成品厚度(1.5~20mm)。

2)活套控制系统简介。

活套控制系统包括活套高度自动控制和活套张力自动控制。

所谓活套高度自动控制就是以某一设定的活套高度(一般活套辊摆角角度为20°~25°)为基准,用调节轧机速度来维持活套量恒定,即在由主传动速度控制系统及活套装置的套量信号(活套辊摆角信号)所组成的活套高度闭环控制系统中,当实际的活套高度(活套量)与基准值不等时,用其差值控制上游机架主机速度,纠正秒流量偏差,以保持活套量恒定。

在热轧带钢轧机机组上使用的前滑控制制度

在热轧带钢轧机机组上使用的前滑控制制度

在热轧带钢轧机机组上使用的前滑控制制度Young Hoon Moon*, I Seok Jo釜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静成形与模具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釜山609-735,韩国 Chester J. Van Tyne美国科罗拉多州矿业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部前滑作为一个重要的参数经常被用在连续式热轧带钢轧机轧辊速度控制模型上。

在热连轧过程中,在线测量带钢速度本身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对于需设置轧辊速度的精轧机来说,前滑模型主要是用来计算每个机架上轧辊的圆周速度。

由于他本身的复杂性,在确定前滑值时,以前大多数的研究都是采用半经验法。

虽然这些科学研究,可能在工艺流程的设计和控制方面有所帮助,但他们缺少理论依据。

在本次研究中,已经建立了一个更好的前滑模型,通过它可以更好地设置和更精确的控制轧机速度。

在这个模型中包含了诸如:中性点、摩擦系数、宽展量、轧辊咬入的变形区形状等因素。

在7机架热连轧带钢轧机上,运用这个新的前滑模型,可显著得提高轧辊辊速的控制精度。

关键字:精轧机;前滑;热轧带钢轧机;中性点;摩擦系数符号说明:i F : 第i 架轧机上轧辊与轧件的切应力;f i : 第i 架轧机上的前滑值;f i *: 第i 架轧机的平面变形前滑值f : 前滑值的宽度变化调整系数i h : 第i 架轧机上轧制后轧件的厚度;i h ∆: 第i 架轧机上的压下量;Ni h :第i 架轧机中性点处的轧件厚度;p L : 接触弧水平投影长度;i K : i 辊轧机摩擦系数修正值; *i K : 第i 架轧机上用于确定i K 的系数;m K : 轧辊变形阻力;N : 轧制到次数;m P : 轧制力i P : 第i 架轧机上辊面轧制力i p : 第i 架轧机上的轧辊压力 i R : 第i 架轧机轧辊半径; m T : 轧机扭矩actual i V ,:第i 架轧机实际轧件速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error i V ,: 第i 架轧机上轧件预测速度误差;predict i V ,: 第i 架轧机上轧件预测速度;i V : 第i 架轧机上轧件出口速度;0i v : 第i 架轧机上轧辊圆周速度;Ni V : 第i 架轧机中性点处轧件速度i ω: 第i 架轧机轧件出口宽度;Ni ω: 第i 架轧机中性点处轧件宽度; x : 变形区水平投影长度;i α: 第i 架轧机的咬入角; i β: 第i 架轧机的临界角;i γ: 第i 架轧机平面应变预测精度参数;θ: 变形区角坐标;i μ: 第i 架轧机的摩擦系数;*i μ: 在平面变形中基于扭矩,载荷和轧辊半径等反映摩擦条件的参数;i φ: 第i 架轧机变形区宽度变化参数;1. 引言在精轧机组中,每台精轧机的辊缝和辊速必须在板坯进入轧机之前进行预先设定。

热轧带钢的跑偏与控制措施

热轧带钢的跑偏与控制措施

热轧带钢的跑偏与控制措施1.前言随着用户对热轧带钢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热轧带钢生产工艺和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了稳定地确保带钢产品的厚度、宽度、凸度和平直度等断面形状要求,可以采用对断面形状控制功能强的液压弯辊、VC可变凸度轧辊、HC、CVC、UPC、PC和FFC轧机等技术和设备来保证板形要求,而对采用现有的轧机组轧制时, 通过控制跑偏,减少带钢的运行故障,提高带钢轧制过程的稳定性, 也是提高带钢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

带钢轧制过程稳定性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带钢产品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热轧带钢端部的月牙弯缺陷,带钢的跑偏,带钢端部与导板装置的碰撞等造成的带钢运行故障, 导致生产过程的中断, 是产生带钢轧制过程稳定性低的重要原因。

通过对防钢1780热轧厂现场测定表明:有严重月牙弯的板坯运行时,与设备部件经常发生撞击,造成设备部件较大磨损, 当轧制速度加快时, 轧件与导板装置碰撞的机会增加,频频产生运行故障。

2.带钢热轧时跑偏原因及控制方法2.1带钢跑偏原因带钢在热轧过程中引起跑偏的原因很多, 例如:板坯对中不好、偏中心线轧制、带钢的厚度不均、板形波浪、横向弯曲、非对称轧制、设备磨损 (辊面不均匀磨损、上下辊磨损不一致、辊形变化、辊径锥度、张力不均等等)。

据统计,发生在粗轧区域的带钢废品和60%以上运行故障是由于具有端部月牙弯缺陷的带钢板坯造成的。

对精轧机组上带钢位置的测定表明:在第一个精轧机架进料导板的推动下,倾斜和有月牙弯缺陷的带坯很快地改变了它在精轧机组中的位置,造成带钢跑偏。

在粗轧有月牙弯缺陷的带坯时,由于带坯倾斜和偏心输入水平辊缝造成跑偏。

带坯不是垂直地输入水平辊缝,而是以某一角度进入第一轧制道次的。

如果带钢端部向轧机操作侧偏斜输入(图 1),则在轧机操作侧的轧制力就大些,轧件就出现向操作侧的月牙弯缺陷,相反,轧件就出现向传动侧的月牙弯缺陷。

图1 第一道次轧前带坯位置与轧后带钢端部形成月亮弯缺陷关系由图1可见,带钢板形的月牙弯缺陷是由于中间坯偏心或倾斜进入水平辊缝进行轧制造成的。

热轧带钢头部跑偏轧破原因分析及对策

热轧带钢头部跑偏轧破原因分析及对策


侧导板上 折叠进入轧

游机架向

侧 跑 偏 最 终带 钢 的 边 部 受 到 侧 导 板 的

机 或 头 部 翻 转 进 入乳 机

从 而 出 现 轧 件 头 部 折叠

约 束 带 钢 边 部 多 处 折叠 或 侧 翻 叠 轧 进 人 下 游机 架
头部 破碎 的 现 象

带钢 进人 轧机前 跑 偏 在本 机 架和
( )

起 带 钢 头 部 在 精 轧机 机 架
跑偏 的原 因很

起纵 较大



延伸较大 延伸不均




F2
带 钢厚 度


主要 有 带 钢对 中 不 好 偏离 轧制 中 心 线 轧 制 中


这 种 不 均勻 延 伸 直 观 上 并 不 能 表 现 出 浪 形

间 坯 头部 侧 弯 镰 刀 弯
特 别 是 轧 制 中 辊 缝 倾斜 操 作 不

的 影 响 非 常 大 极 易 发 生 机架 间 废 钢等 事 故 发生

当 来 料 头 部 侧 弯 过 大 或楔 形 波 动
沿 宽 度方 向 两

25


边 部多 处 折 叠 进
人 下游 机 架 麵


_





Sf lL



带 钢 撕裂 轧断 严 重制 约 生产


50



00 %
的横 向 流动

宝钢1880热轧模型技术研发-2022

宝钢1880热轧模型技术研发-2022

宝钢1880热轧模型技术研发-2022张健民宝钢股份研究院自动化所摘要:1880三热轧是宝钢最新的热轧生产线,宝钢自主开发了三热轧过程机系统。

本文简要介绍了宝钢1880三热轧L2过程机的自主开发情况,主要包括1880总体介绍、L2过程机系统的自主设计、L2关键的模型控制系统。

1880模型控制系统已成功投运,表明宝钢已形成热轧模型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

关键词:宝钢,1880热轧,模型ReearchandDevelopmentof1880HotMillModelinBaoteelZhangJianminReearchIntitute,AutomationReearchDepartment,BaohanIron&Steel Corp.LtdAbtract:The1880mmthirdhotmillithelatetproductlineinBaoteel,whichprocecon trolytemidevelopedbyBaoteelelf.Somethingofelf-developmentofL2ytemareintroducedinthipaper,whichincludeofthegene ralproce,thedeignofL2procecontrolytemandomekeymodelcontrol.1880m odelcontrolytemiuccefullyrunninginmanufacturefieldnow,whichindic atethatBaoteelhabootedthecapacityinhotmillmodeltechnology.Kewword:Baoteel,1880HotRolling,Model1前言在以板带为主的钢铁企业中热轧处于承上启下的瓶颈位置,它具有高产、高速、高温特点。

热轧过程控制系统是整个热轧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热轧模型技术又是热轧过程控制中最核心的技术。

2012年第九届热轧轧钢工题库(总计510题)(1)

2012年第九届热轧轧钢工题库(总计510题)(1)

2012年第九届热轧轧钢工题库(总计510题)一、判断题200题1、粗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板坯展宽到所需要的宽度,并进行大压缩延伸。

()答案:√2、钢的再结晶温度一般在1100℃~1250℃。

()答案:×3、随着温度的升高,钢的塑性增加,加工变形也越容易。

()答案:×4、钢种硫含量过多会造成成品热脆缺陷。

()答案:√5、控制轧制是将板坯加热到奥氏体单项区轧制的一种轧制工艺。

()答案:×6、正弯辊的作用相当于加大工作辊正凸度。

()答案:√7、轧机刚度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是轧机产生1mm弹性变形所需施加的负载量(力)。

()答案:√8、金属压力加工方式主要有轧制、拉拔、挤压等方式。

()答案:√9、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能省去热处理工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答案:√10、金属塑性变形加工过程中不存在弹性变形。

()答案:×11、带钢表面的挫伤缺陷主要与张力的设定大小相关,与运行速度无关。

()答案:×12、温度系氧化铁皮仅仅与轧制温度有关,而与辊面状态无关。

()答案:×13、当压下量一定时,轧制道次愈多,宽展愈小。

()答案:√14、卷取机上下夹送辊都带有一定的凸度。

()答案:√15、钢表面的氧化铁皮按照厚度方向剖面金额分成三种,其中紧靠钢基体的一层最薄,成分是FeO,是很难通过酸洗除去的。

()答案:×16、张力可以起到降低轧制力和缓解带钢跑偏的作用。

()答案:√17、轧机的钢度系数K越大,轧机弹跳越小,产品的控制精度越好。

()答案:√18、所谓“自由轧制”就是轧制计划的编排不受带钢宽度和厚度的限制。

()答案:×19、轧辊辊面氧化膜剥落与轧制负荷相关,轧制负荷大氧化膜就容易剥落。

()答案:×20、氧化铁皮会使带钢表面粗糙,因此轧制时摩擦系数会增加。

()答案:×21、活套量的形成是由于钢在两相邻机架的轧制中金属秒流量差的积累的结果。

关于热轧卷取机张力控制的策略研究

关于热轧卷取机张力控制的策略研究

关于热轧卷取机张力控制的策略研究发布时间:2022-01-04T07:24:54.38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4期作者:刘志浩[导读] 文章对热轧卷取过程及恒张力控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传统恒张力控制在当前高强规格带钢的卷取时的不足,并提出了新的控制策略。

在实际生产中,较好的解决了高强规格带钢卷取的难题。

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防城港市 538000摘要: 文章对热轧卷取过程及恒张力控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传统恒张力控制在当前高强规格带钢的卷取时的不足,并提出了新的控制策略。

在实际生产中,较好的解决了高强规格带钢卷取的难题。

关键词: 热轧卷取;张力控制;策略研究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热轧带钢卷取机是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带钢的卷取是热轧工艺中最后一道关键工序。

随着国内钢铁产品结构调整,高强规格的品种钢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高强规格带钢的卷取难度也很大,容易出现塔形、层错等卷形缺陷。

为了满足高强度带钢的正常卷取,保证高强度带钢的卷形要求,在卷取机设备不变的情况下,卷取的张力控制策略也需要不断变化以适应生产的需要。

1热轧卷取张力控制原理卷取张力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卷取的质量。

卷取张力控制不好会导致钢卷层错,钢卷尾部塔形。

卷取张力是通过卷取机芯轴电机提供转矩,转换到带钢卷取过程中带钢的表面张力。

芯轴电机的转矩计算如式 ( 1) : MD = MT + MF + MB + ML ( 1) 式中: MD 为芯轴电机输出总力矩; MT 为带钢张力力矩; MF 为加减速力矩; MB 为带钢弯曲力矩; ML 为机械损失力矩。

为保证带钢张力控制的稳定性,必须考虑带钢加减速,带钢弯曲所需要的力以及卷筒和减速机等机械设备在卷取过程中损耗的力,通过芯轴电机的变频器,控制电机输出需要的转矩达到控制作用在卷取带钢上的张力。

2. 1带钢张力力矩计算根据不同带钢的特性,在控制系统中可针对不同钢种设置一个带钢卷取需要的单位张力。

连轧时的张力设定计算和张力的自动控制.

连轧时的张力设定计算和张力的自动控制.

3. 优缺点 控制系统简单,避免了卷径变化、速 度变化和空载转矩等对张力的影响, 控制精度高。 不易稳定。尤其是用张力计反馈的系 统,在建立张力的过程中,有时容易 出现“反弹”现象而影响控制效果⇒ 采用直接法张力控制系统都要设法先 建立张力,待建立稳定的张力之后, 再将张力闭环系统投人工作。
连轧时的张力设定计算和张力的自动控制 一、张力的产生 1.张力的产生:由于在轧件长度方向上 存在着速度差,使得轧件上不同部位 处的金属有相对位移而产生张应力⇒ 张力 2.大小表示:
以平均单位张力σTm 乘以所作用的横截 面积A就是作用在轧件上的张力T,即:
而σTm < σs 时,张力作用使 轧件产生弹性变 形。

(2)公式分析: 要维持张力T恒定(即使 =C)有 两种方法: 方法一:维持 =C1和 =C2:用得 较多 方法二:使 ∝ 而变化,即按最 大转矩原则进行张力恒定的控制。
2. 方法一的讨论 (1)控制系统的组成——二部分构成 电枢电流控制部分:它是通过调节电 动机电枢电压来维持 Ia恒定。 磁场控制部分:它是通过调节电动机 的励磁电流,使磁通Φ随着钢卷直径D 成正比例变化,从而使Φ/D的比值保 持恒定。
电流记忆方式 (简称为AMTC) 力矩记忆方式 轧制力矩-轧制压力记忆方式(简称为 CFTC) 其中,电流记忆方式陈旧,力矩记忆方 式经过了改进,而轧制力矩-轧制压力记忆 方式是按轧制力矩与轧制压力之比几乎恒 定的原理建立的,应用最为广泛

2. 各种控制方式的控制特征及其优缺点 (1)概念 (2)控制过程 (3)优缺点
三、混合法张力控制系统 即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的系统, 通常是把间接张力控制系统作为粗 调,而把直接张力控制系统作为张 力的细(精)调。

热轧带钢头部拉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热轧带钢头部拉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热轧带钢头部拉窄原因分析与控制措施张杰;林绍锋;毕国喜;高文刚【期刊名称】《金属世界》【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3页(P42-43,52)【作者】张杰;林绍锋;毕国喜;高文刚【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冷轧基料由于用途或客户的需求不同其工艺制度也大相径庭,有730℃高温卷取的连退卷,还有580℃低温卷取的罩式退火炉用钢(以下简称罩退钢)。

在成分相同情况下,其工艺制度的差异会在最终产品上有不同的表现。

首钢京唐公司近期生产的冷轧罩退钢在卷取建立张力的时候出现明显的拉窄情况,需要切除,降低了成材率。

技术人员通过调整张力、层冷模式、卷取速度等方式消除了此缺陷,使产品质量和成材率得到提高。

首钢京唐公司热轧1580生产线是由京唐公司完全自主集成,于2010年3月热试车成功并投入生产。

生产线主要以生产冷轧基料、集装箱板等窄、薄规格钢为主。

近期在试生产冷轧罩退钢时发现带钢成卷后在头部120~150 m处有不同程度的窄边(如图1),比公称宽度小近10 mm。

宽度不足对后续冷轧生产有很大影响,需要切除,造成大量废卷,影响成材率。

产生拉窄的位置通过平整开卷测量距离头部的位置基本在120~150 m处有拉窄,而且不同卷取机卷取的钢卷,拉窄位置有一定差别,可以确定是在带钢进入卷取机后建立张力的时候造成的拉窄。

而拉窄情况在精轧出口宽度仪表检测曲线中并没有体现,但从一级PDA曲线轧机出口厚度曲线可以看出带钢有30μm以上的厚度减小。

通过实测拉窄位置,应该在层流冷却第二组集管前后出现,所以仪表不能检测出来。

图2是1055 mm×3.0 mm规格实际测量的宽度曲线。

原因分析温度影响罩退钢和普通的SPHC冷轧基料成分完全相同,工艺制度只有卷取温度有很大差别。

普通冷轧料卷取温度680℃,罩退钢卷取温度为590℃,两者相差近100℃,即高温轧制(精轧出口温度890℃)低温卷取。

从实际轧制情况看,普通冷轧基料并不存在拉窄情况,不同规格拉窄情况对比如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热轧带钢精轧机带钢头部新的张力控制摘要:在这方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张力控制计划,提出了热轧带钢精轧机在带钢头部减少宽度收缩。

拟议的管制计划是应用前活套控制启动,并组成个主要部分。

首先,分析相关之间的宽度收缩,以及主电机电流的不同。

第二,张力的计算方法是从相邻的俩架轧机的电流差异中得出,第三,主电机控制速度由PI控制器和参考速度的速度差异来控制。

这表明,通过现场测试的光阳1号热轧带钢轧机的浦项制铁表示,靠拟议的管制计划,宽度收缩大大减少了。

1介绍最近,当在热带钢精轧机带钢的厚度偏差,大大改善了,而带钢宽度质量没有改善。

通常在热带钢轧机带钢宽度控制在粗轧机。

厚度控制,主要是在精轧,但是,如果在热轧带钢中宽度是不准确控制,那么缺陷如宽度大的变化规律和宽度的收缩会发生(佐佐木,1996年;山田等人,1992年)。

在带钢头部宽度收缩,这是界定为带的一部分,从进入下一个轧机,直到活套开始控制活套角度和张力,显示在图 1 ,依赖于原因,如过张力关系时,带钢达到每个轧机,速度安装错配,高速干预经营者和响应延迟的活套系统等(1992年;村田,1995年)热轧带钢轧机带钢头部的宽度收缩对生产力有不良影响。

因此1张力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以尽量减少过张力,以防止带钢头部宽度收缩。

该中间机座张力的计算方法是当前的活套电机,由于活套系统在带钢头部具有响应延迟,所以张力无法控制。

传统的张力控制系统从目前的一个轧机上主要电机的差异,计算出张力。

但是宽度收缩发生在中间机座过张力,这是密切相关,当前的区别二主张根据之间的关系,宽度收缩和主要电机电流。

此外,常规系统主要是应用到张力控制的厚带和前面的轧机(山下等人,1975年)。

图1 精轧机后的热轧板带的平面视角在热轧带钢精轧机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宽度控制计划(1995年;希勒米和亚历山大,1968年;石井,1996年)。

反馈AWC(自动宽度控制)是发达国家从测量的宽度以控制第一第二轧机的电机速度。

那个宽度衡量装置安装在第二和第三轧机间。

前馈AWC使用第一架轧机的轧制力变化来控制宽度。

该FAWC (精轧自动宽度控制)(小仓,1996年;村田,1996年;森达,1998年)是发达国家以控制宽度由宽度衡量安装两架轧机和活套电流。

在寿(1997年),宽度控制靠液压AWC在粗轧机发展和最优控制活套系统和宽度预测模型。

以前提到的控制侧重于活套系统控制带钢宽中部宽度,但带钢头部的宽度收缩是没有考虑。

靠中间机座宽度计去测量和控制的宽度是不容易的由于测量等因素冷却水,汽,图2配置活套系统。

振动的轧机,房屋,等等。

此外,FAWC不能有效的控制带钢头部宽度因为张力是从活套电流计算出来的。

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分析宽度的收缩和目前的差异之间的相关性。

在此基础上的分析结果,一种新的张力控制计划被推荐去尽量减少带钢头部的宽度收缩。

关键构思所提出的算法是如下:中间机座张力的计算方法是利用当前的两个相邻轧机之间主电机的差异。

主电机速度被PI控制器调整目标张力,以避免带钢头部的过张力。

由作者看来,它将成为人类首次尝试提出张力控制计划,带钢头部主电机的差异的应用。

该文件是安排如下:第2段给出了对宽度的收缩和控制问题一个分析。

在第三段,描述张力计算和控制的建议算法,在第4条,讨论精确的张力控制仿真结果。

在第5条,这是表明,通过现场测试的光阳1号热轧带钢轧机的浦项制铁表示,由拟议的控制计划宽度收缩大大减小,结论提交在第6条。

图 2 活套系统的布局2宽度收缩和控制分析图2显示了在热精轧机组7个轧机中相邻两个活套和带钢的几何关系。

活套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吸收质量流量的不平衡那是由于中间机座带钢的速度差。

在图2中σ是一个带单位张力(kg/mm2),θ是活套角度,VE是轧辊速度(MPM的),而i是轧机数目(i=1,2,…,7)。

其中宽度收缩一个主要成因,为质量流动不平衡引起的过张力(低音大提琴和哈特曼,1987年)。

在热轧带钢轧机,相邻轧机间的宽度预测模型是代表用蠕变应变张力如下(石井,1996年;韩元,2002年):∆W=W·{exp(−εs/2-1)} (1)εs=α·(σ/9.8)β+γ·(σ/9.8)m· tn,(2) 其中∆W是个宽度变化(毫米),W是绝对的宽度(毫米),εs是张力蠕变应变,t是张力适用的时间(s),乃是定义为一时间间隔在这张力下在蠕变试验,α,β,γ,m和n分别为常量。

公式(一)和(二)确认在这条件下纵和侧面的方向那条是各向同性。

从公式(一)可看到在质量平衡条件下侧面的蠕变应变是时纵的蠕变应变的(−1/2) 从公式(1)及(2)可明显知道,带钢宽度是直接影响了中间的带张力,这是主要是通过控制每个轧机主电机和该中间机座活套(浅野等人,2005年;浅田等人,2003年)。

图3 宽度收缩时活套角和主电机电流图4 主轧机电流的差异和宽度收缩不过,带钢头部的张力通常是只能由速度主电机控制,因为该活套系统响应延迟。

这意味着主电机电流可以控制带钢头部宽度。

图3显示当宽度收缩时主电机电流的第六和第七架轧机和中间机座活套的角度,按F6-7活套角在这个数字的手段的角度来看,活套安装在第六和第七架轧机间。

过张力主要发生在带轧如(i+1)架轧机,我们可以通过活套角估计。

在其他换言之,由于过张力扭矩活套的角度逐渐增大并停在12s。

在图三,过张力在11.7S出现,活套控制开始于12.7S,因此,带钢头部宽度收缩是在1S内。

在此期间,第六架轧机电机电流逐渐减小,另一方面,该第七架轧机的电机电流逐渐增加,因为带钢的扭转张力增加。

而第七架轧机电机电流相对高于正常的张力,也就是第六架轧机在12.5S前是比较低的,在目前的行为在正常的张力下,这是一个相反的的现象。

只有张力扭矩表明目前的第六架轧机是不同的,因为轧机主电机在金属咬入碰撞才能恢复到原来速度此时活套控制没开始。

由于目前的两架轧机区别是最大当带钢在第七架咬入(11.7s),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宽度收缩一个主要的原因。

在图3宽度收缩发生在时刻,然后靠活套张力控制恢复。

图4显示目前的主电机差异和第六和第七架轧机之间的宽度收缩的深度,它结果表明,深度,宽度收缩变大是由于目前的区别增加了。

从图第3和第4 的结论,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张力控制计划,在下一节以尽量减少宽度收缩。

3 带钢头部张力控制本节主要内容是分为两部分,即张力计算模型和张力控制算法。

3.1 张力计算模型图5 中间机座带钢张力的布局在本款中,我们用主电机电流解释张力计算模型(谷本等人,1984年,1984b ;堀等人,1986年)图5所显示的布局是中间机座的带张力,其中g是轧制扭矩(公斤毫米),L是扭矩臂长度(mm),P是轧辊部队(吨),R是轧辊半径(毫米),T是中间机座总张力(公斤),I是轧机的数目,n是多少转(每分钟转速)和J是转动惯量(kgm2)。

在图5,主电机的负载转矩和轧制力之间的动态,总张力是描述如下(山下等人,1975年):G i =G i0+miT i−1−niT i,(3)Pi =P i0−p i T i−1−q i T i,(4) 如m i,n i,p i和q i是常量,这是取决于规格和条件及轧制过程。

通常他们由减少比例给出((r i=(H i−h i)/h i),),卷半径(R i),变形的卷半径(R).G i0和P i0是一个初始起伏转矩和轧制力假设T i−1=T i=0和描述的如下G i0=l i P i0(5) 从公式(3)-(5),中间机座总的张力,(T i)可以从轧制动力学计算如下T i=(liP i−Gi+aiT i−1)/b i T0= 0 (6) 参数的a i和b i定义如下a i=m i+lip i,b i=ni−l i q i,(7) 转矩臂(l i)是作为一个功能的厚度输入(H),输出(h)和轧制力(P)如下l i=f(H i,h i,P i) (8) 注意到中间机座张力,可以通过如公式(6)所示的轧制扭矩(克),扭矩臂(升),轧制力(p)计算出。

P可以通过轧机牌坊的称重传感器配备测量G和L都必须T通过如下计算得到张力。

轧制扭矩(G)计算如下:Gi=GM i−GA i−Gf i,(9) 其中GM i是主电机总的扭矩,GA i是加速转矩和GF i是损失扭矩,他们下列方程所表示:GM i=C1i·(I i·V i)/N iGA i=(C2i·J i)dNi/d tGf i=f(P i,N i),(10) I是一个主电机电流(A),V是该电压(V),C1和C2是电动机转矩常数和f(x)的功能是的X,通常GF i是小于其他力矩,我们可以无视其效果。

既然我们可以测量的GMI和GA i,只有转矩臂(L i)要为模型计算中间轧机张力。

如公式(6)所示从公式(6)及(7)扭矩ARM描述如下表1 无活套和建议算法的比较项目无活套控制建议控制张力计算用第I 架轧机的电流(仅在第一架的电流不同)用锁电流的不同并且测量第I和(I+1)架轧机的电流(俩架轧机的电流不同)前张力绝对张力(公式6)张力差合适宽度厚板(6毫米以上)厚板和薄板(所有厚度)合适的轧机前轧机(第一和第二架轧机)所有轧机l i=(G i−m i T i−1+n i T i)/(P i+p i T i−1+q i T i)(11) 在公式(11),最初的转矩臂(l i0),它是由带钢进入(i+1)轧机前的扭矩臂定义的,它的表示如下:l i0(H i0,h i0,P i0)=(G i0−m i0T(i−1))/(P i0+p i0T(i−1))(12) 凡标“0”的价值是,当张力(T i)是零和T i-1给出了。

当带钢通过(i+1)架轧机,轧制力和每个轧机的厚度各有不同,然后转矩ARM和中间机座的张力也各有不同显示,如公式(6)和(8)所示。

变化的扭矩,可以用微分形式来描述如公式(8)所示:△l i=l i0{K1i*H i/H i0+K2i*h i/h i0+K3i*P i/P i0},(13)△H i=H i−H i0,△h i=h i−h i0,△P i=P i−P i0系数K1i,K2i,K3i是r i,R i,h i的函数,他们有以下因素决定:Kj i=f(ri,hi,Ri),j=1,2,3 . (14)扭矩可从公式(12)和(13)中求出,如下所示:l i=l i0+△l i(15) 据指出,上述张力模型类似于热轧精轧机的无活套张力模型(山下等人,1975年;诸冈等人,1976年)。

即,张力的计算是只能用主电机电流(ii),这是简要介绍如下T i=fT(I i,P i,l i,) (16) 不过,这是表明,从图3和4 看出,带钢头部的宽度收缩与相邻两架轧机主电机目前的差异有密切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