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地测量的基本技术与方法(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网的图上设计 根据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按照有关规范的技术规定, 在中等比例尺图上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网的基本形式。 图上设计对点位的基本要求是: (1)从技术指标方面考虑 图形结构良好,边长适中,对于三角网传距角不小于30°;便 于扩展和加密低级网,点位要选在视野辽阔,展望良好的地方; 为减弱旁折光的影响,要求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一定的距 离;点位要长期保存,宜选在土质坚硬,易于排水的高地上。 (2)从经济指标方面考虑 充分利用制高点和高建筑物等有利地形、地物,以便在不影响 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觇标高度;充分利用旧点,以便节 省造标埋石费用,同时可避免在同一地方不同单位建造数座觇标 ,出现既浪费国家资财,又容易造成混乱的现象。
2. 导线测量:单导线,结点导线、导线网 导线网的形状由多边形组成,测定网的所有边长和角度。需要 一个其始点坐标和起始方位角或已知两点以上的坐标。对网形没 有要求,但短边优先联测。
A B
F C D E
G
1)导线的元素 起算元素:已知点坐标(x0,y0),已知方位角 观测元素:边长及角度 推算元素:方位角及坐标
GPS测量中,相邻点间弦长精度计算式为:
其中:σ —标准差, ㎜;a—固定误差,㎜;b—比例误差系数,ppm ;d—相邻点间距离,km。
3. 大地控制网应有一定的密度 国家三角网是测图的基本控制,故其密度应满足测图的要求。三角点 的密度,是指每幅图中包含有多少个控制点。
GPS网点的密度要求:
4. 大地控制网应有统一的技术规格和要求 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测量规范》进行作业。
上海港GPS扩展网网图
2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系统是在甚长基线的两端(相距几千公里), 用射电望远镜,接收银河系或银河系以外的类星体发出的无线电辐 射信号,通过信号对比,根据干涉原理,直接确定基线长度和方向 的一种空间技术。长度的相对精度可优于10-6,对测定射电源的空 间位置,可达0.001”,由于其定位的精度高,可在研究地球的极移 、地球自转速率的短周期变化、地球固体潮、大地板块运动的相对 速率和方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五章 大地测量的基本技术 与方法(1)
一、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
(一)建立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基本方法 1.1 常规大地测量法 1 三角测量法: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 *测角网: 测定三个内角,推算控制点坐标。需要一个起始点坐标 ,一个起始边长、一个起始方位角或已知两点以上的坐标。对网形有
4)我国天文大地网基本情况简介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除按上述方法布设大地网外,在特殊困 难地区采用了相应的方法,在青藏高原困难地区,采用相应精度的一 等精密导线代替一等三角锁;连接辽宁半岛和山东半岛的一等三角锁 ,布设了边长为113km的横跨渤海湾的大地四边形;卫星大地测量方 法联测了南海诸岛,使这些岛也纳入到统一的国家大地坐标系中。
②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1] 搜集和分析资料 (1)测区内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2)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包括全部有关技术文件、图表、手簿 等等)。 (3)有关测区的气象、地质等情况,以供建标、埋石、安排作业 时间等方面的参考。 (4)现场踏勘了解已有控制标志的保存完好情况。 (5)调查测区的行政区划、交通便利情况和物资供应情况。若在 少数民族地区,则应了解民族风俗、习惯。 对搜集到的上述资料进行分析,以确定网的布设形式,起始 数据如何获得,网的未来扩展等。 其次还应考虑网的坐标系投影带和投影面的选择。 此外还应考虑网的图形结构,旧有标志可否利用等问题。
2)坐标计算原理 根据起算元素(已知点坐标(x0,y0),已知方位角)及观测元素 (边长及角度)的平差值,推算各导线边的方位角及各导线点 的坐标。 3)导线网的优缺点: 优点:布设灵活,受外界条件影响小,观测量少,费用相对较少 ,边长精度均匀。 缺点:结构简单,检核条件少,可靠性不高,控制面积不大
(三)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1. 常规大地测量方法布设国家三角网 1)一等三角锁系布设方案 一等三角锁系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其作用是在全国范围内迅 速建立一个统一坐标系的框架,为控制二等及以下各级三角网的建立 并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提供资料。 基本上是沿经纬线方向构成纵横交叉网状,采用三角锁(大地四边 形或中点多边形),锁段长一般为200km 。平均边长山区一般为25km ,平原一般为20km,测角中误差应<±0.7″,三角形内角应≥40°。 起始边相对中误差优于1:35万。
观测对象:河外类星体 观测仪器:射电望远镜 观测量:射电源到同步观测的射电望远镜的时间差 解算量:同步观测的射电望远镜之间的坐标差等
射电望远镜
射电源电磁波
射电望远镜
(二)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基本原则
1. 大地控制网应从高到低,分级布设、逐级控制 三角网:分一、二、三、四级,低一级三角网是在上一级的基础 上加密而成。 GPS网:分A、B、C、D、E五级,其中B、C、D、E相当于常规大地 测量的一、二、三、四级。
另一种是在高等级点间插人很多低等点,用短边三角网附合在高 等级点上,不要求高等级点与低等级点构成三角形。如图54(b)所示 。此种方法适用于大比例尺测图,要求控制点密度较大的情况。
② 插点法:插点法是在高等级三角网的一个或两个三角形内 插入一个或两个低等级的新点。插点法的图形种类较多,如图 5.7(a)所示,括入A点的图形是三角形内插一点的典型图形。而 插入B、C两点的图形是三角形内外各插一点的典型图形。 三等网的平均边长为8km,测角中误差应≤±1.8″;四等 网平均边长为2~6km,测角中误差应≤±2.5。 采用插网法(或插点法)布设三、四等网时,因故未联测的相 邻点间的距离(例如图的AB两点间的边)有限制,三等应大于5km ,四等应大于2km,否则必须联测。因为不联测的边,边长较短 时则边长的相对中误差较大,不能满足进一步加密的需要。
1.2 天文测量法 1. 通过对天体(恒星)的观测,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天文经度、 天文纬度、天文方位角),进一步计算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大 地方位角。 2.简单、误差不会累积、定位精度不高,不是大地测量的主要方 法,但需每隔一定距离测一点的天文经度、天文纬度、至另一点 天文方位角,用来控制水平角测量误差的累积。 1.3 现代定位新技术 1. GPS测量:已普遍应用 GPS控制网的形状由多边形组成,测定网中所有的GPS基线向量。至 少需要一个起始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和起始方位角或已知两点以上的 坐标(其中1点为三维空间坐标)。对网形没有要求,但短边优先联 测。
(3)从安全生产方面考虑 点位离公路、铁路和其他建筑物以及高压电线等应有一定的 距离。 图上设计的方法及主要步骤 图上设计宜在中比例尺地形图(根据测区大小,选用1:25 000~1 :100 000地形图)上进行,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a 展绘已知点; b 按上述对点位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展; c 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 d 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 e 据测区的情况调查和图上设计结果,写出文字说明,并拟定作业 计划。
③ 编写技术设计书: 技术设计书的内容包括: 1) 任务概述:任务来源、任务要求、作业依据等; 2) 测区概况; 3) 已有成果、资料分析(质量及可利用性); 4) 采用的坐标系及起始数据; 5) 布网方案的说明及论证,包括作业依据、方法、技术规定、质 量保证措施和要求; 6) 计划的安排及经费预算:包括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方案,时 间安排,经费预算; 7) 平差计算方案,预期成果精度; 8) 提交的资料; 9) 各种设计图表。
2)二等三角锁、网布设方案 二等三角网既是地形测图的基本控制,又是加密三、四等三角网( 点)的基础,它和一等角锁网同属国家高级控制点。 在一等三角锁环内先布设纵横交叉二等基本锁,然后在每部分中布 设二等补充网,或直接在一等锁环内布满二等网。 二等基本网平均边长为15~20km,测角中误差应<±1.2″;二 等补充网平均边长为13km,测角中误差应<±2.5″。
3. 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布设 主要工作:技术设计,实地选点,建造觇标,标石埋设,距离测 量,角度测量,平差计算。 1)技术设计 ① 技术设计的意义 控制测量的技术设计是关系全局的重要环节,技术设计书是使 控制网的布设既满足质量要求又做到经济合理的重要保障,是指 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技术设计是根据工程建设对控制网的精度要求,结合测区的具 体情况,选择最佳布网方案(控制点的位置和网的基本形式)、 选择适当的作业方法和仪器、编制作业计划,解决作业生产的组 织和测量成果验收等一系列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问题。
要求,如三角形内角在30°~ 150°之间。
*测边网:测定网的所有边长,推算控制点坐标。需要一个起始点 坐标和起始方位角或已知两点以上的坐标。对网形有要求,如三边网 构成的三角形内角在30°~ 150°之间。 *边角网:测定网的所有边长和角度,或部分边长与角度,推算控 制点坐标。需要一个其始点坐标和起始方位角或已知两点以上的坐标 。对网形没有要求,但短边优先
3)三、四等三角网布设方案 为了控制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建设需要。在一、二等锁网的基础 上,还需布设三、四等三角网。使其大地点的密度与测图比例尺相 适应,以便作为图根测量的基础。三、四等三角点的布设尽可能采 用插网的方法,也可采用插点法布设。 ① 插网法:所谓插网法就是在高等级三角网内,以高级点为基 础,布设次一等级的连续三角网,连续三角网的边长根据测图比 例尺对密度的要求而定,可按两种形式布设:一种是在高级网中( 双线表示)插人三、四等点,相邻三、四等点与高级点间联结起来 构成连续的三角网,如图54(a)所示。这适用于测图比例尺小。要 求控制点密度不大的情况;
2. 利用现代测量技术建立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 1)92中国GPS大会战 是一次全国性的精密GPS定位会战,完成了92GPS A级网的布设, 是国家高精密卫星大地网的骨架。建立了我国新一代地心参考框架。 2)96GPS A级网 对92 GPS A级网的改造,尽量增埋了新点。 3)国家高精度GPS B级网 在国家GPS A级网的控制下建立的,共有818个点。 4) 全国GPS一、二级网:军测部门建立 5)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2. 大地控制网应有足够的精度。 国家三角网的精度,应能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的要求。在测图中 ,要求首级图根点相对于起算三角点的点位误差,在图上应不 超过±0.1mm,相对于地面点的点位误差则不超过 ±0.1Nmm(N 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为使国家三角点的误差对图点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应使相邻国 家三角点的点位误差小于(1/3) ×0.1Nmm。
1)网形:大地四边形,中点多边形,三角锁及其组合网形。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中点多边形
大地四边形
三角锁
2)坐标计算原理 利用已知起算点坐标(x0,y0),已知方位角,已知边长和观测元素 (角度,边长)的平差值,推算各边边长及方位角,然后计算坐标。
3)三角网的元素: ① 起算元素:已知坐标、边长、方位角 ② 观测元素: 测角网:所有观测的方向(角度) 测边网:所有观测的边长 边角网:所有观测的角度和边长 ③ 推算元素:利用已知元素和观测元素推的边长,方位角、坐 标。 4)优缺点: 优点:图形简单,结构强,几何条件多,便于检核,精度高。 缺点:易受外界影响,布设困难,费用相对较高,推算边离起 算边越远精度越低
我国统一的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布设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 60年代末基本完成,历时20多年。共布设一等三角锁401条,一等三 角点6182个,构成121个一等锁环,锁长7.3万km。一等导线点312个 ,构成10个导线环,导线环总长约1万km。1982年完成了天文大地网 整体平差,网中包括一等三角锁系,二等三角网,部分三等网,共 48433个大地控制点,500条起始边和近1000个正反起始方位角的 311198的方向观测值,1404条导线测距观测值。平差结果表明:网中 离大地原点最远点的点位中误差为±0.9m,一等方向中误差为±0.46 秒。采用条件联系数法和附有条件的间接观测平差法两种方案独立进 行平差,两种方案平差后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坐标最大差为4.8cm。 这充分说明我国天文大地网的精度较高,结果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