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泵的结构与原理

合集下载

磁力泵工作原理范文

磁力泵工作原理范文

磁力泵工作原理范文
磁力泵是一种使用磁力传递原理工作的无泄漏、无密封的离心泵。

它将电机与泵体隔离开来,通过磁力偶合传递动力,使泵体内的转子产生旋转并把液体从进口处吸入,再经过离心力的作用将液体从出口处排出。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磁力耦合:磁力泵是通过磁力偶合来传递动力的。

它使用了永磁体或电磁线圈的磁场作用于外部磁铁或线圈上,并产生相应的磁力。

当这些磁力通过泵体传递给转子时,转子开始旋转并带动液体的流动。

2.无泄漏、无密封:传统的泵通常需要使用机械密封来防止泵内液体外泄,但长期使用会导致泄漏、磨损和故障等问题。

而磁力泵通过磁力传递动力,无需机械传动装置,从而避免了泄漏和密封问题,提高了泵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离心力作用:磁力泵的转子是离心泵,其工作原理类似于传统的离心泵。

当转子旋转时,离心力产生在泵体内,使液体在进口处被吸入并沿离心力的方向被排出。

离心力的大小取决于转子的转速和液体的密度,通过调整电机的转速可以改变泵的流量和扬程。

4.磁力泵的结构:磁力泵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泵体、转子、永磁体或电磁线圈等。

泵体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转子是泵体内部的旋转部件,由磁性材料制成。

永磁体或电磁线圈产生磁场,与泵体之间通过隔离套进行磁力耦合。

总的来说,磁力泵通过磁力传递动力,实现了无泄漏、无密封的工作方式。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磁力耦合和离心力的作用,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
可以调整泵的流量和扬程。

磁力泵因其无泄漏、无密封等特点,在化工、制药、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力耦合的原理来传递动力,将电动机与泵体之间通过磁力连接而无需机械传动。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磁力偶合:磁力泵由驱动端和泵体端两部分组成。

驱动端有电动机、磁铁和轴承组成,而泵体端则是由泵壳、叶轮和输出轴等组成。

两个端之间通过静态密封分隔,并且驱动端的磁铁能经由轴承间的壁隔绝与泵体部分联系,形成磁力链接。

2. 电动机驱动:电动机向磁铁供电,使其产生磁力。

磁力会作用于静止的泵体端的磁铁上,引发相应的磁力反作用,使得泵体端的叶轮也随之转动。

3. 磁力传递:由于电动机不与泵体直接相连,因此无需机械盖环或轴封来保证两者之间的动力传递。

相反地,通过磁力偶合进行传递动力,不会导致泄漏或磨损的问题。

4. 加载液体运输:当泵体端的叶轮转动时,会从进口处吸入液体,然后通过叶轮的转动,将液体推向出口。

液体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加速流动并克服阻力。

这样,磁力泵就能够实现液体的输送。

总之,磁力泵工作原理是通过驱动端的电动机产生磁力,再通过磁力偶合传递动力到泵体端的叶轮,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避免了机械传动带来的泄漏和磨损问题。

磁力泵的原理

磁力泵的原理

磁力泵的原理
磁力泵是一种无泄漏、耐腐蚀的泵,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磁力耦合传递动力:磁力泵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电动机和泵体。

电动机通过内部的转子产生旋转磁场,而泵体则通过外部转子产生随转动而改变的磁场。

这两个磁场之间通过磁力耦合实现动力的传递。

2. 磁力密封:磁力泵中的泵体和动力部分是通过磁力耦合连接的,不存在传统泵中的机械轴封。

因此,磁力泵能够实现完全的密封,避免了泄漏的问题。

3. 无泵轴:磁力泵采用非接触式的磁力传递,泵体和电动机之间没有直接的机械连接。

这样可以避免泵轴的存在,从而消除了泵轴在高转速和长时间运行时的磨损和润滑问题。

4. 耐腐蚀:磁力泵的流动部分通常采用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如不锈钢、陶瓷等。

这样可以保证泵在处理腐蚀性液体时不会被腐蚀,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磁力泵利用磁力耦合实现传动,无泄漏、无泵轴、耐腐蚀的特点使其在一些特殊应用场合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磁力泵工作原理是什么

磁力泵工作原理是什么

磁力泵工作原理是什么
磁力泵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泵,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磁力耦合:磁力泵的内部由两个磁性部分组成,分别是驱动磁铁和动力磁铁。

当外部电源提供电流时,产生的磁场可以通过不导电的隔离壳传递给动力磁铁,从而实现驱动动力磁铁旋转。

2. 磁场转换:由于动力磁铁旋转,其产生的磁场在磁力泵的磁场转换装置中被转换为另一方向的磁场。

这种磁场转换会在转换装置的两端产生同样大小但方向相反的磁场。

3. 液体运动:转换装置上的磁场会吸引隔离壳中的永磁体,使其移动。

随着永磁体的移动,液体也会被带动而流动。

液体从进口处进入磁力泵,经过转换装置的作用,最后从出口处排出。

总结起来,磁力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外部电源产生的磁场,利用磁力耦合和磁场转换装置,将驱动磁铁的旋转转换成动力磁铁的吸引力,从而带动液体流动。

与传统泵相比,磁力泵没有机械密封和密封环,并且液体与传动部分完全隔离,避免了泄漏问题,因此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和安全性。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磁力泵是一种无泄漏、无污染、无噪音的离心泵,其工作原理基于磁力耦合原理。

它主要由电动机、驱动磁铁、驱动轴、泵壳、叶轮、隔离套等组成。

工作原理:1. 电动机产生转动力:电动机通过电源供电,产生旋转磁场,使得驱动磁铁随之旋转。

2. 磁力耦合传递动力:驱动磁铁与隔离套之间通过磁力耦合传递动力,无需机械接触,从而实现无泄漏的传动。

3. 驱动轴带动叶轮转动:隔离套与驱动轴相连,驱动轴带动叶轮一起旋转。

4. 叶轮产生离心力:当叶轮旋转时,液体被离心力推动,从进口处进入泵壳内。

5. 液体被泵送出:液体在泵壳内被叶轮推动,通过泵壳的出口处被泵送出来。

优点:1. 无泄漏:由于磁力耦合传递动力,磁力泵无需机械密封,从而避免了泄漏问题。

2. 无污染:泵壳与泵体之间没有接触部件,不会产生磨损颗粒,从而避免了对液体的污染。

3. 无噪音:磁力泵无机械传动,工作时几乎无噪音。

4. 耐腐蚀:磁力泵采用耐腐蚀材料创造,适合于输送腐蚀性液体。

5. 安全可靠:磁力泵无泄漏,减少了液体泄漏的风险,提高了工作安全性。

适合范围:磁力泵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电子、冶金、电力等领域,特殊适合于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等特殊介质。

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酸碱液体输送、稀硫酸、盐酸、氢氟酸、氢氧化钠等强腐蚀液体的输送。

注意事项:1. 磁力泵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机电的工作状态,确保机电正常运行。

2.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磁力泵的密封性能,确保无泄漏现象。

3. 当磁力泵遇到异常情况时,应即将住手使用,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部件。

4. 使用磁力泵时,应避免固体颗粒进入泵体,以免损坏叶轮和泵壳。

5. 在选用磁力泵时,应根据具体工况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型号。

总结:磁力泵是一种无泄漏、无污染、无噪音的离心泵,其工作原理基于磁力耦合原理。

通过电动机产生的旋转磁场,驱动磁铁与隔离套之间通过磁力耦合传递动力,实现无泄漏的传动。

磁力泵具有无泄漏、无污染、无噪音、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电子等领域。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磁力泵是一种利用磁力传递动力的无泄漏、无泵轴密封的离心泵。

它通过磁力耦合器将电机的旋转动力传递给泵体,实现泵的工作。

磁力泵主要由电机、磁力传递装置和泵体三部分组成。

1. 电机部分:磁力泵的电机通常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或感应电机。

电机通过电源供电,产生旋转磁场,驱动磁力传递装置的转子旋转。

2. 磁力传递装置部分:磁力传递装置包括外转子和内转子。

外转子固定在电机轴上,与电机同步旋转。

内转子则与泵体连接,通过磁力耦合器与外转子相互作用。

当电机转子旋转时,外转子的磁力会通过磁力耦合器传递给内转子,从而使泵体内的叶轮旋转。

3. 泵体部分:泵体通常由进口、出口和泵腔组成。

进口和出口通过管路与外部系统相连。

泵腔内部包含一个叶轮,当磁力传递装置传递动力给叶轮时,叶轮开始旋转,从而将液体从进口吸入泵腔,然后通过叶轮的离心力推送到出口。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如下:1. 电机产生旋转磁场;2. 磁力传递装置将电机的旋转动力传递给泵体;3. 泵体内的叶轮受到动力驱动开始旋转;4. 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进口吸入泵腔,然后推送到出口;5. 整个过程中,磁力泵无需使用机械密封,避免了泄漏的问题。

磁力泵具有以下优点:1. 无泄漏:由于没有泵轴,磁力泵能够实现完全无泄漏的工作,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操作人员的伤害。

2. 耐腐蚀:磁力泵内部无泵轴密封,因此适用于输送腐蚀性介质,如酸、碱等。

3. 高效节能:磁力泵采用无接触传动,无摩擦损耗,能够提高泵的效率,降低能耗。

4. 维护方便:磁力泵结构简单,无泵轴密封,无需润滑剂,维护方便,使用寿命较长。

然而,磁力泵也存在一些限制:1. 价格较高:相比传统的机械密封泵,磁力泵的制造成本较高,价格也相对较高。

2. 受限于工作条件:磁力泵对工作环境的温度、压力和介质性质有一定的限制,需要根据具体工况选择合适的型号。

总结:磁力泵是一种利用磁力传递动力的无泄漏、无泵轴密封的离心泵。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磁力泵是一种无泄漏、无污染、无噪音的新型离心泵,其工作原理基于磁力耦合技术。

磁力泵由电机、磁力驱动装置和泵体三部分组成。

1. 电机部分:磁力泵的电机通常采用交流电机或直流电机,通过电源提供动力。

电机的转速决定了泵的流量和扬程。

2. 磁力驱动装置:磁力泵的磁力驱动装置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和隔离套组成。

外磁转子与电机轴连接,内磁转子与泵轴连接。

外磁转子和内磁转子之间通过隔离套隔离,形成一个密封的磁力转动系统。

3. 泵体部分:泵体是磁力泵的主要工作部件,通常由进口、出口、叶轮和泵壳组成。

进口和出口通过管道与被输送的介质连接。

叶轮通过泵轴与内磁转子相连,当电机驱动内磁转子旋转时,叶轮也会旋转,从而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进口抽入泵体,然后通过出口排出。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如下:1. 当电机启动时,电能被转化为机械能,使外磁转子旋转。

2. 外磁转子的旋转通过隔离套传递给内磁转子,使其同步旋转。

3. 内磁转子的旋转通过泵轴传递给叶轮,使其旋转。

4. 叶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进口吸入泵体。

5. 液体在泵体内被加速,然后通过出口排出。

磁力泵的特点:1. 无泄漏:磁力泵通过磁力耦合传递动力,无需机械密封,因此无泄漏问题,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2. 无污染:由于无泄漏,磁力泵不会将液体中的有害物质泄漏到外部环境中,确保输送液体的纯净度。

3. 无噪音:磁力泵采用磁力传动,无齿轮和轴承的摩擦,因此运行时噪音极低。

4. 耐腐蚀:磁力泵的泵体通常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能够输送各种腐蚀性介质。

5. 维护简便:磁力泵无需机械密封,维护成本低,寿命长。

磁力泵的应用领域广泛,常见于化工、医药、电子、电镀、冶金、环保等行业。

它在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等特殊介质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同时,磁力泵也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机械密封泵,在一些对泄漏要求严格的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总结:磁力泵通过磁力耦合技术实现了无泄漏、无污染、无噪音的运行。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讲解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讲解

中国水泵行业后起之秀--上海沈泉泵业,是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泵阀生产企业。

产品涉及工矿企业、农业、城市供水、石油化工、电站、船舶、冶金、高层建筑、消防供水、工业水处理和纯净水、食品、制药、锅炉、空调循环系统等行业领域。

一、磁力泵的结构组成
磁力泵是由电动机、驱动器、隔热套、外壳、磁转子和静止器等组成。

其中,外壳、隔热套和驱动器构成了基本的泵体,磁转子和静止器则是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磁力泵的工作原理
简单来说,磁力泵是通过磁力耦合实现传动。

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电机驱动器转动时,通过磁场相互作用将驱动器内的磁力转子旋转起来。

磁转子上所带的磁场则在静止器内感应出磁场,这样就形成了一组相互作用的磁场。

而磁转子则通过隔热套与泵体隔开,从而使得磁场不会直接作用于介质,实现了介质的隔离。

在介质作用下,叶轮随之旋转,完成了液体输送的任务。

三、磁力泵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磁力泵适用于输送高纯度、易燃易爆、剧毒、有挥发性、高温高压的液体。

另外,由于其磁力耦合的特点,因此其不需要机械密封件,可完全消除泄漏难题。

当然,磁力泵也有其缺点。

首先,其造价相对较高;其次,因为磁性转子和静止器之间有一定的隔离层,因此其能耗比起普通泵要高一些;最后,目前磁力泵仍存在着可靠性和耐久性的问题,需要在使用中加以注意。

总结而言,磁力泵利用磁场耦合的特点,消除了泵的机械密封,主要适用于输送高纯度、易燃易爆、剧毒、有挥发性、高温高压的液体。

同时,其也存在一
定缺点,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使用。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图

优秀水泵制造商-上海沈泉泵阀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管道泵,隔膜泵,磁力泵,自吸泵,螺杆泵,排污泵,消防泵,化工泵等给排水设备的厂家,产品涉及工矿企业、农业、城市供水、石油化工、电站、船舶、冶金、高层建筑、消防供水、工业水处理和纯净水、食品、制药、锅炉、空调循环系统等行业领域。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图今天上海沈泉磁力泵厂家就为大家简单的来讲解一下磁力泵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的结构图,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现在就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磁力泵简介:磁力泵(也称为磁力驱动泵)主要由泵头、磁力传动器(磁缸)、电动机、底座等几部分零件组成。

磁力泵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及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

当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间隙和非磁性物质隔离套,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动力的无接触同步传递,将容易泄露的动密封结构转化为零泄漏的静密封结构。

由于泵轴、内磁转子被泵体、隔离套完全封闭,从而彻底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

二、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当电机设备带动外磁转子运动时,磁场穿透隔离套,使被叶轮连接的内磁转子也跟着外磁转子-起运动, 从而达到二者同步运行。

即:转速相同的效果,将容易泄露的动密封结构转变成零泄漏的静密封结构。

三、磁力泵的组成部分:泵壳、叶轮,磁力耦合器、隔离套、外磁缸,支架、电动机以及底座等等。

其中的泵壳也被叫做泵腔,这是水泵的主体部分,能够达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也是储存液体以及完成输送的重要部位。

四、磁力泵的结构图:CQ型磁力驱动泵结构图好了,以上内容由上海沈泉泵阀制造有限公司为大家提供,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若是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相关泵类知识,可持续关注本站,沈泉将会为大家时时更新更多相关泵类知识内容。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磁力泵是一种无泄漏、无污染、无噪音的新型离心泵,其工作原理基于磁力耦合的原理。

它由机电、磁力耦合器和泵体三部份组成。

1. 机电部份:磁力泵的机电通常采用无刷直流机电或者交流机电。

机电通过传动装置与磁力耦合器相连,提供动力。

2. 磁力耦合器部份:磁力耦合器是磁力泵的核心部件,它由外磁体、内磁体和隔离套组成。

外磁体固定在机电轴上,内磁体固定在泵轴上,两者之间通过隔离套隔开。

当机电转动时,外磁体的磁力会通过隔离套传递给内磁体,从而实现泵的传动。

3. 泵体部份:泵体是磁力泵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包括泵壳、叶轮和密封装置。

泵壳通常由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叶轮是泵体内的旋转部件,通过磁力耦合器的传动实现旋转。

密封装置用于保证泵的密封性能,避免泄漏。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如下:1. 当机电启动时,机电的转动会带动外磁体一起转动。

2. 外磁体的磁力通过隔离套传递给内磁体,使得内磁体也开始转动。

3. 内磁体的转动带动泵轴和叶轮一起转动,从而产生离心力。

4. 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液体被吸入泵体,并被叶轮推送到泵出口。

5. 由于磁力耦合器的存在,泵轴与机电轴之间没有机械连接,因此不存在泄漏和污染的问题。

磁力泵的优点:1. 无泄漏:由于泵轴与机电轴之间没有机械连接,不需要使用传统密封装置,因此彻底消除了泵的泄漏问题。

2. 无污染:磁力泵不需要使用密封装置,因此不会产生泄漏,避免了泵液污染环境的可能性。

3. 无噪音:磁力泵的工作过程中没有机械接触,因此没有传统泵的噪音问题,非常适合在噪音敏感的环境中使用。

4. 耐腐蚀:磁力泵的泵壳通常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能够适应各种腐蚀性介质的输送需求。

磁力泵的应用领域:磁力泵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电子、冶金、电镀、环保等行业。

由于其无泄漏、无污染的特性,特殊适合于输送腐蚀性、有毒性、易燃性、易爆性等介质的场合。

常见的应用包括酸碱液体输送、有机溶剂输送、高纯水输送等。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概括如下:
一、磁力泵的工作原理
1. 磁力泵利用了电磁铁的吸引作用。

2. 当电磁铁通电磁化时,将吸引钢球上升。

3. 当断电时,钢球下落。

电磁铁周期性地通断电,带动钢球上下运动。

4. 钢球在管道内上下运动,带动流体向上输送。

二、磁力泵的基本结构
1. 泵体:U形倾斜管道,内装有多颗钢球。

2. 电磁铁:设置在管道下部,周期性闭合吸引钢球。

3. 进出口:管道下端为流体进口,上端接出口。

4. 传感开关:检测钢球运动控制电磁铁通断电。

5. 电源系统:为电磁铁提供工作电流。

三、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特点
1. 简单可靠,无滑动密封件,维护方便。

2. 流量及扬程可调节,使用灵活。

3. 可输送高温、易结垢等不同介质。

4. 流体无污染,适合食品、医药等行业。

5. 体积小,不占空间。

四、磁力泵的设计注意事项
1. 电磁铁通断电参数的控制。

2. 钢球数目及材质的选择。

3. 泵体倾角度的确定。

4. 传感开关的控制精度。

5. preventing干燥烧损。

磁力泵由简单零部件构成,利用电磁原理实现流体输送,具有结构简单、无污染等优点,应用范围广泛。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磁力泵是一种利用磁力耦合原理传递动力的泵类设备,它具有无泄漏、无污染、无接触传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电子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包括磁力耦合、磁力传递、磁力泵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过程。

一、磁力耦合1.1 磁力耦合的基本原理磁力耦合是指通过磁场作用,将动力传递到泵的转子上,实现泵的工作。

磁力耦合由外磁铁、内磁铁和密封套组成。

外磁铁与内磁铁之间通过非磁性材料隔离,使其不直接接触,从而实现无泄漏传递动力。

1.2 磁力耦合的工作原理当外磁铁与内磁铁之间施加电流时,产生的磁场会穿过非磁性材料,使内磁铁受到磁力的作用。

内磁铁的磁力会传递到泵的转子上,使转子开始旋转。

通过这种方式,磁力泵实现了无接触传递动力的目标。

1.3 磁力耦合的优势磁力耦合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它能够实现无泄漏传递动力,避免了传统泵类设备因密封不良而导致的泄漏问题。

其次,由于磁力耦合的工作原理,磁力泵可以在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下工作,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此外,磁力泵还能够避免传统泵类设备因轴承磨损而导致的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磁力传递2.1 磁力传递的方式磁力传递是指通过磁场将动力传递到泵的转子上。

磁力传递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同轴式和非同轴式。

同轴式磁力传递是指外磁铁与内磁铁在同一轴线上,通过直接接触传递磁力。

非同轴式磁力传递是指外磁铁与内磁铁不在同一轴线上,通过磁场穿透非磁性材料传递磁力。

2.2 磁力传递的效率磁力传递的效率是指磁力泵从电机到转子的动力传递效率。

磁力传递的效率受到磁力耦合结构、磁场强度、非磁性材料的影响。

合理设计磁力耦合结构、增加磁场强度以及选用合适的非磁性材料可以提高磁力传递的效率。

2.3 磁力传递的限制磁力传递存在一定的限制。

首先,磁力传递的距离有限,一般在几毫米到几厘米之间。

其次,磁力传递的效率会受到磁场强度的衰减影响,随着传递距离的增加,磁力的传递效果会逐渐减弱。

磁力泵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注意事项与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处理方法

磁力泵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注意事项与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处理方法

磁力泵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注意事项与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处理方法一、磁力泵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及注意事项:(一)、磁力泵工作原理:1、将n对磁体(n为偶数)按规律排列组装在磁力传动器的内、外磁转子上,使磁体部分相互组成完整藕合的磁力系统。

2、当内、外两磁极处于异极相对,即两个磁极间的位移角Φ=0,此时磁系统的磁能最低。

3、当磁极转动到同极相对,即两个磁极间的位移角Φ=2π/n,此时磁系统的磁能最大。

4、去掉外力后,由于磁系统的磁极相互排斥,磁力将使磁体恢复到磁能最低的状态。

5、于是磁体产生运动,带动磁转子旋转。

(二)、结构特点:1、永磁体泵阀:由稀土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体工作温度范围广(-45-400℃),矫顽力高,磁场方向具有很好的各向异性,在同极相接近时也不会发生退磁现象,是一种很好的磁场源。

2、隔离套泵阀:⑴、在采用金属隔离套时,隔离套处于一个正弦交变的磁场中,在垂直于磁力线方向的截面上感应出涡电流并转化成热量。

⑵、当泵设计好后,n、T是工况给定的,要降低涡流只能从F、D等方面考虑。

⑶、选用高电阻率、高强度的非金属材料制作隔离套,在降低涡流方面效果十分明显。

3、冷却润滑液流量的控制:⑴、泵运转时,必须用少量的液体对内磁转子与隔离套之间的环隙区域和滑动轴承的摩擦副进行冲洗冷却。

⑵、冷却液的流量通常为泵设计流量的2%-3%,内磁转子与隔离套之间的环隙区域由于涡流而产生高热量。

⑶、当冷却润滑液不够或冲洗孔不畅、堵塞时,将导致介质温度高于永磁体的工作温度,使内磁转子逐步失去磁性,使磁力传动器失效。

⑷、当介质为水或水基液时,可使环隙区域的温升维持在3-5℃。

⑸、当介质为烃或油时,可使环隙区域的温升维持在5-8℃。

4、滑动轴承:⑴、磁力泵滑动轴承的材料有浸渍石墨、填充聚四氟乙烯、工程陶瓷等。

⑵、由于工程陶瓷具有很好的耐热、耐腐蚀、耐摩擦性能,所以磁力泵的滑动轴承多采用工程陶瓷制作。

⑶、由于工程陶瓷很脆且膨胀系数小,所以轴承间隙不得过小,以免发生抱轴事故。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原理模版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原理模版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原理模版磁力泵是一种利用磁力传递动力的泵,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场的力作用将电机中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泵体内的液体运动。

磁力泵主要由泵体、叶轮、磁性耦合装置、外壳和电机组成。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电机产生磁场:电机中的电流通过线圈产生一个磁场,线圈通常由铜制成。

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由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2. 磁性耦合装置:磁性耦合装置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传递到泵体内部的关键部件。

它常常由两个磁铁组成,一个固定在电机中,称为外磁铁,另一个则与叶轮连接,称为内磁铁。

3. 传递转矩:当电机旋转时,由于外磁铁和内磁铁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力矩,将转动力传递给内磁铁和叶轮。

这就使得泵体内的液体开始流动。

4. 泵体内液体的运动:液体从进口进入泵体,经过叶轮的旋转和磁力的作用,被推到泵体的出口,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磁力泵具有很高的密封性能,没有泄漏点,因此能够输送相对更为腐蚀、易燃、有毒的液体。

磁力泵的结构原理可以描述为以下几个部分:1. 泵体:泵体是磁力泵的主要结构部分,通常由不锈钢制成。

它具有接口,方便液体的进出。

2. 叶轮:叶轮是泵体内部的一个旋转部件,通常由不锈钢制成。

它的形状和功能可以根据泵体的实际用途进行设计,以便更好地推动液体的流动。

3. 磁性耦合装置:磁性耦合装置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传递到泵体内部的关键部件。

在磁性耦合装置中,外磁铁固定在电机中,内磁铁与叶轮相连接,并且通过磁力相互作用来传递力矩。

4. 外壳:外壳是保护磁性耦合装置和泵体的外部结构,通常由不锈钢制成。

外壳能够有效地防止外部环境对泵体的影响。

5. 电机:电机是磁力泵的动力源,它通过电流产生一个磁场,并通过磁性耦合装置将旋转力传递给泵体。

电机通常由铜绕组和铁芯构成,能够产生足够的电磁力。

总结起来,磁力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产生的磁场和磁性耦合装置的相互作用,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泵体内的液体运动。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原理(通用版)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原理(通用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原理(通用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原理(通用版)磁力泵由泵、磁力传动器、电动机三部分组成。

关键部件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及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

当电动机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隙和非磁性物质,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动力的无接触传递,将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

由于泵轴、内磁转子被泵体、隔离套完全封闭,从而彻底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消除了炼油化工行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通过泵密封泄漏的安全隐患,有力地保证了职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生产。

一、磁力泵工作原理将n对磁体(n为偶数)按规律排列组装在磁力传动器的内、外磁转子上,使磁体部分相互组成完整藕合的磁力系统。

当内、外两磁极处于异极相对,即两个磁极间的位移角Φ=0,此时磁系统的磁能最低;当磁极转动到同极相对,即两个磁极间的位移角Φ=2π/n,此时磁系统的磁能最大。

去掉外力后,由于磁系统的磁极相互排斥,磁力将使磁体恢复到磁能最低的状态。

于是磁体产生运动,带动磁转子旋转。

二、结构特点1.永磁体由稀土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体工作温度范围广(-45-400℃),矫顽力高,磁场方向具有很好的各向异性,在同极相接近时也不会发生退磁现象,是一种很好的磁场源。

2.隔离套在采用金属隔离套时,隔离套处于一个正弦交变的磁场中,在垂直于磁力线方向的截面上感应出涡电流并转化成热量。

涡流的表达式为:。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原理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原理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原理磁力泵是一种无泄漏、无轴封的泵类产品。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通过磁力传递实现流体的抽送。

磁力泵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电子、冶金、环保等行业中对介质无污染、无泄漏要求较高的场合。

磁力泵的结构原理主要由泵体、涡轮、磁铁、罩套、泵口、拉杆、机械密封和电磁铁等部分组成。

泵体是磁力泵的主要构件之一,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表面经过防腐蚀处理。

它的内部有一条流体通道,起到容纳和导流液体的作用。

涡轮是磁力泵的转子部分。

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叶片结构。

当涡轮受到驱动力时,它会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流体推送到泵体内,并增加流体的压力。

磁铁是磁力泵的固定子部分,通常由永磁材料制成。

当外加电流通过电磁铁时,它会产生磁场,与涡轮上的磁铁产生相互作用,通过磁力传递实现涡轮的旋转。

罩套是磁力泵的保护外壳,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涡轮和磁铁,避免外部环境对其产生影响,同时也起到了美观的作用。

泵口是磁力泵的进出口部分,它与流体通道相连,起到导流作用。

泵口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

拉杆是磁力泵的连接部件,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负责将涡轮和电磁铁通过磁性连接在一起,使得涡轮能够跟随电磁铁的运动而旋转。

机械密封是磁力泵的关键部分,它通常由耐腐蚀材料制成。

机械密封主要起到密封泵体与涡轮之间的作用,避免流体泄漏。

由于磁力泵不需要轴封,因此机械密封对液体无泄漏、无污染的需求更高。

电磁铁是磁力泵的传动装置,通常由电磁线圈和铁芯组成。

当外加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它会产生磁场,使得涡轮上的磁铁受到磁力作用,从而实现涡轮的旋转。

总结起来,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电能转换成机械能,通过磁力传递实现流体的抽送。

其结构原理主要由泵体、涡轮、磁铁、罩套、泵口、拉杆、机械密封和电磁铁等部分组成。

通过这些部件的相互配合和作用,磁力泵能够实现无泄漏、无轴封的要求,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磁力泵的结构与原理

磁力泵的结构与原理

磁力泵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磁力传动技术国外早在1946年已被应用于化工行业和国防领域,我国于50年代末首次将磁力传动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同时刷新了国内外同类试验的先进记录,其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1986年,航天部510研究所利用“拉推磁路”技术在兰州化学工业总公司公司合成橡胶厂的聚苯乙烯装置中成功的应用了磁力传动泵产品,并针对石化生产过程中,物料普遍具有易燃、易爆、剧毒、贵重等特点,用传统的密封方式难以解决轴封处的泄漏问题。

十多年来相继对该厂的SAN装置、ABS装置上的100多台不同规格型号和用途的泵全部改换为零泄漏磁力传动泵。

彻底解决了物料的泄漏,节约了能源,净化了环境,检修周期比原先提高了10倍以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磁力传动泵也称磁力泵,其显著特点是该泵无轴封部件,即不存在动密封泄漏点。

磁力传动泵由泵、磁力传动器、磁力传动泵的特有结构部分和电机组成。

其关键部件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和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

根据磁场能穿透空气隙和非磁性介质原理,当电机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通过磁力线的作用耦合了与叶轮相联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了力矩的非接触式传递,由原来常规泵的一根轴加设轴封部件改为两根轴加设隔离套结构,将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从而彻底解决了介质的泄漏问题。

磁力传动装置示意图该磁力传动技术于1998年引进原航天部510研究所——“组合式拉推磁路理论与技术”开发的大功率无泄漏磁力传动泵系列产品,性能范围为:流量Q=1.6-3000m3/h,扬程H=5-1500m,单级扬程最高为200m(常规转速下),工作压力最高可达50MPa,工作温度可达到455℃,传递功率高达400kW,磁传动效率达到90-98%,有害介质泄漏量为零,无磁场泄漏(接近地磁场)。

磁力传动泵结构详见下图。

23磁力传动泵结构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一次性设备投资比较表中列出三种泵型的平均投资比较: 泵功率 泵类型≤15kW 15-55kW≥55kW 带双端面机械密封的标准离心泵1 1 1 磁力传动泵 0.8 0.8 0.8 屏蔽泵0.75 0.91.25磁力传动器叶轮泵盖滑动轴承2、运行费用比较按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泵类产品检测中心统计数据,磁力传动泵与标准离心泵或屏蔽泵在水力模型相同的条件下,磁力泵效率比标准离心泵低3-5%,但比屏蔽泵效率高出6-8%,表明通常磁力泵的耗电量比标准离心泵高,比屏蔽泵低。

立式磁力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立式磁力泵结构和工作原理

立式磁力泵结构和工作原理立式磁力泵是一种无泄漏、无污染的新型泵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

其结构和工作原理是其性能和应用的关键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立式磁力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立式磁力泵的结构1. 泵体:立式磁力泵的泵体通常由进口、出口和泵体壳体构成。

泵体壳体内部设有磁环装置,用于传递驱动力和泵效。

2. 磁耦合装置:磁力泵的关键部分之一,由外部驱动电机辅助配合内部转子和外部转子相连接,并通过磁力传递转动动力。

3. 电机:用于传递到磁力传动槽中的转动力,从而实现泵的正常工作。

4. 外部转子:在泵体内与内部转子相连接,负责转动并产生相应的磁场,从而推动内部转子产生运动。

5. 内部转子:位于泵体内部,由外部转子的磁力作用实现与外部转子的同步旋转,从而实现泵体内介质的输送功用。

6. 密封装置:泵体的关键部件之一,用于保证泵体内介质不泄漏,并保证泵体外部与介质几乎无接触。

7. 轴承:支撑内部转子与外部转子的转动部件。

不同的立式磁力泵通过特殊设计的轴承结构和材料选择,增强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 冷却装置:用于泵体的冷却和保护,保障泵的长期稳定运行。

以上是立式磁力泵的基本结构组成部分,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立式磁力泵可能会有所差异。

下面将介绍立式磁力泵的工作原理。

二、立式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立式磁力泵是利用磁力传动原理,无须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通过外部磁体和内部磁体的相互作用实现输送介质的泵类产品。

其工作原理具体如下:1. 电机传动电机通过轴向传动或联轴传动带动外部转子转动,外部转子的旋转将产生一个磁场。

2. 磁力传递外部转子的磁场将穿透泵体的隔离屏幕,影响内部转子上的磁铁,使内部转子受到同向磁力作用并产生旋转。

3. 介质输送内部转子与外部转子同步转动,内部转子的旋转将产生离心力,将介质由进口吸入并通过泵体排出,完成介质的输送过程。

4. 密封保护由于立式磁力泵无需机械密封,介质输送过程中不会发生泄漏,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和环境的清洁。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原理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原理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原理磁力泵由泵、磁力传动器、电动机三部分组成。

关键部件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及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

当电动机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隙和非磁性物质,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动力的无接触传递,将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

由于泵轴、内磁转子被泵体、隔离套完全封闭,从而彻底解决了“跑、冒、滴、漏”问题,消除了炼油化工行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通过泵密封泄漏的安全隐患,有力地保证了职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生产。

一、磁力泵工作原理将n对磁体(n为偶数)按规律排列组装在磁力传动器的内、外磁转子上,使磁体部分相互组成完整藕合的磁力系统。

当内、外两磁极处于异极相对,即两个磁极间的位移角Φ=0,此时磁系统的磁能最低;当磁极转动到同极相对,即两个磁极间的位移角Φ=2π/n,此时磁系统的磁能最大。

去掉外力后,由于磁系统的磁极相互排斥,磁力将使磁体恢复到磁能最低的状态。

于是磁体产生运动,带动磁转子旋转。

二、结构特点1.永磁体由稀土永磁材料制成的永磁体工作温度范围广(-45-400℃),矫顽力高,磁场方向具有很好的各向异性,在同极相接近时也不会发生退磁现象,是一种很好的磁场源。

2.隔离套在采用金属隔离套时,隔离套处于一个正弦交变的磁场中,在垂直于磁力线方向的截面上感应出涡电流并转化成热量。

涡流的表达式为:。

其中Pe-涡流;K—常数;n—泵的额定转速;T-磁传动力矩;F-隔套内的压力;D-隔套内径;一材料的电阻率;—材料的抗拉强度。

当泵设计好后,n、T是工况给定的,要降低涡流只能从F、D、、等方面考虑。

选用高电阻率、高强度的非金属材料制作隔离套,在降低涡流方面效果十分明显。

3.冷却润滑液流量的控制泵运转时,必须用少量的液体对内磁转子与隔离套之间的环隙区域和滑动轴承的摩擦副进行冲洗冷却。

冷却液的流量通常为泵设计流量的2%-3%,内磁转子与隔离套之间的环隙区域由于涡流而产生高热量。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

磁力泵工作原理磁力泵是一种利用磁力驱动液体运动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磁力耦合的原理。

磁力泵由电机、磁力耦合器和泵体组成。

1. 电机:磁力泵的电机通常是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其特点是高效、低噪音和长寿命。

电机通过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旋转力。

2. 磁力耦合器:磁力泵的核心部件是磁力耦合器,它由两个磁铁组成,一个位于电机侧,称为驱动磁铁;另一个位于泵体侧,称为被驱动磁铁。

这两个磁铁之间通过永久磁铁或电磁铁产生相互作用,实现能量传递。

3. 泵体:泵体是磁力泵的外壳,内部包含一个或多个泵轮。

当电机驱动磁铁旋转时,磁力耦合器将旋转力传递给被驱动磁铁,进而带动泵轮旋转。

泵轮在液体的作用下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进口处吸入,经过泵体内部的流道,最终通过出口处排出。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 电机启动:当电机启动时,电流通过电机线圈,产生磁场。

磁场与电机的转子相互作用,使转子开始旋转。

2. 磁力传递:电机的转子上的驱动磁铁与磁力耦合器的被驱动磁铁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将旋转力传递给被驱动磁铁。

3. 泵轮旋转:被驱动磁铁受到旋转力的作用,带动泵体内部的泵轮开始旋转。

泵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使液体从进口处被吸入泵体内。

4. 液体输送:液体在泵体内部的流道中被推动,经过离心力的作用,被推向出口处。

磁力泵的工作原理具有以下优点:1. 无泄漏:由于磁力耦合器的设计,磁力泵无需使用机械密封,因此可以避免泄漏问题,特别适用于输送易挥发、有毒、腐蚀性液体。

2. 耐腐蚀:磁力泵的泵体和流道通常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可以输送各种腐蚀性介质。

3. 无污染:由于无泄漏,磁力泵可以避免液体与外界环境接触,从而避免了污染问题。

4. 无摩擦:磁力泵的泵轮与外界无接触,无需润滑剂,因此减少了摩擦损失和能源消耗。

5. 可调节性:磁力泵的流量可以通过调整电机的转速来控制,实现流量的调节。

总结起来,磁力泵通过磁力耦合器将电机的旋转力传递给泵体内的泵轮,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力泵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
磁力传动技术国外早在1946年已被应用于化工行业和国防领域,我国于50年代末首次将磁力传动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同时刷新了国内外同类试验的先进记录,其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1986年,航天部510研究所利用“拉推磁路”技术在兰州化学工业总公司公司合成橡胶厂的聚苯乙烯装置中成功的应用了磁力传动泵产品,并针对石化生产过程中,物料普遍具有易燃、易爆、剧毒、贵重等特点,用传统的密封方式难以解决轴封处的泄漏问题。

十多年来相继对该厂的SAN装置、ABS装置上的100多台不同规格型号和用途的泵全部改换为零泄漏磁力传动泵。

彻底解决了物料的泄漏,节约了能源,净化了环境,检修周期比原先提高了10倍以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磁力传动泵也称磁力泵,其显著特点是该泵无轴封部件,即不存在动密封泄漏点。

磁力传动泵由泵、磁力传动器、磁力传动泵的特有结构部分和电机组成。

其关键部件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和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

根据磁场能穿透空气隙和非磁性介质原理,当电机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通过磁力线的作用耦合了与叶轮相联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了力矩的非接触式传递,由原来常规泵的一根轴加设轴封部件改为两根轴加设隔离套结构,将动密封转化为静密封,从而彻底解决了介质的泄漏问题。

磁力传动装置示意图
该磁力传动技术于1998年引进原航天部510研究所——“组合式拉推磁路理论与技术”开发的大功率无泄漏磁力传动泵系列产品,性能范围为:流量Q=1.6-3000m 3/h ,扬程H=5-1500m ,单级扬程最高为200m (常规转速 下),工作压力最高可达50MPa ,工作温度可达到455℃,传递功率高达400kW ,磁传动效率达到90-98%,有害介质泄漏量为零,无磁场泄漏(接近地磁场)。

磁力传动泵结构详见下图。

内磁转子 外磁转子
隔离套
磁力传动泵结构图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一次性设备投资比较
表中列出三种泵型的平均投资比较: 泵功率 泵类型
≤15kW 15-55kW
≥55kW 带双端面机械密封的标准离心泵
1 1 1 磁力传动泵 0.8 0.8 0.8 屏蔽泵
0.75 0.9
1.25
磁力传动器
叶轮
泵盖
滑动轴承
2、运行费用比较
按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泵类产品检测中心统计数据,磁力传动泵与标准离心泵或屏蔽泵在水力模型相同的条件下,磁力泵效率比标准离心泵低3-5%,但比屏蔽泵效率高出6-8%,表明通常磁力泵的耗电量比标准离心泵高,比屏蔽泵低。

若折算成平均标准电费:带双端面机械密封的标准离心泵为1,带非金属隔离套的磁力传动泵为0.98,带金属隔离套的磁力传动泵为1.05,屏蔽泵为1.14。

若一台50kW功率的泵,按一年运行8000小时,每度电费为1元人民币计算,则:
选用带有轴封的标准离心泵时,需支付电费40万元;
选用带非金属隔离套的磁力传动泵时,需支付电费39.2万元;
选用带金属隔离套的磁力传动泵时,需支付电费42万元;
选用屏蔽泵时,需支付电费45.6万元。

实际上,整个石油化工装置是需要很多泵用来输送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和贵重的液体,从环保和安全的角度考虑,标准离心泵(带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是不能选用的。

因此,当选用磁力传动泵时节电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一个大型化工厂有近万台泵)。

3、维护费用比较
表中列出三种泵型的正常维修费用比较:
说明:屏蔽泵若损坏屏蔽电机的定子线圈或转子时,必须将泵运回制造工厂方可修复,而另外两种泵在使用现场便可快速修复。

4、社会效益
国家标准规定轴封式泵的泄漏量为3-8cm3/h,一个大型化工厂有上万台各种类型的泵在运转,即使轴封不发生故障,但向大气泄漏的有害物质总量也是相当可怕的。

现代社会人们对环保问题日益重视,国家亦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GDP指标,对各类企业的污染物超标排放控制越来越严格,整治力度也明显加大。

因此使用具有零泄漏的磁力传动泵取代普通机械密封泵是必然趋势,对于我国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营造“蓝天碧水”的优良生产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稀土是我国的重要资源,单纯靠卖稀土经济效益很差,也很可惜,若将20%的稀土出口量转变为技术密集的稀土永磁磁力传动泵等高技术产品,经济效益可增长几十倍,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这也符合我国的发展趋势。

磁力传动泵主要为解决有害物质的泄漏问题,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保护现场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对于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场所,还可以防止物料泄漏后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因此,大量推广应用磁力传动泵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应用范围
磁力传动泵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医药、核工业、军工等领域的液体输送流程设备,如炼油厂、乙烯厂、天然气加工厂、各类化工厂、制药厂、核燃料厂、核电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