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宋史文天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
![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380516192e45361066f556.png)
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文天祥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
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尽以家赀为军费。
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
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
天祥临刑殊从容。
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对策:对付的策略 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养育:养活、抚养C.吾深恨于此深恨:非常遗憾D.天祥临刑殊从容从容:沉着镇静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见故相江万里B.君其勉之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其如是,孰能御之C.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D.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友止之指代上文的“郡中豪杰”B.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指代上文的“张弘范”C.召入谕之曰指代前文的文天祥D.言者力赞从天祥之情,从之指代上文的“言者”的进言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①捧诏涕泣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③尽以家赀为军费④左右命之拜,不拜⑤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
![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380516192e45361066f556.png)
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文天祥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
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尽以家赀为军费。
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
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
天祥临刑殊从容。
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对策:对付的策略 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养育:养活、抚养C.吾深恨于此深恨:非常遗憾D.天祥临刑殊从容从容:沉着镇静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见故相江万里B.君其勉之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其如是,孰能御之C.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D.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友止之指代上文的“郡中豪杰”B.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指代上文的“张弘范”C.召入谕之曰指代前文的文天祥D.言者力赞从天祥之情,从之指代上文的“言者”的进言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①捧诏涕泣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③尽以家赀为军费④左右命之拜,不拜⑤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文言文《宋史文天祥传》杨士奇《重修文丞相祠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潍坊2022学年高三下5月)
![文言文《宋史文天祥传》杨士奇《重修文丞相祠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山东潍坊2022学年高三下5月)](https://img.taocdn.com/s3/m/0160ad6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3.png)
2021-2022学年山东潍坊四中五月高三语文学科素养检测(一)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
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
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时理宗在位久,政理浸怠,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成。
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祥兴二年二月,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帝求南人有才者甚急,王积翁荐之。
天祥曰:“国亡,吾分一死耳。
倘缘宽假,得以黄冠。
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
”积翁欲令宋官谢昌言等十人请释为道士,留梦炎不可,曰:“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事遂寝。
帝知其不可屈,议将释之,天祥曰:“愿赐一死!”帝犹未忍,左右力赞从其请,遂诏杀之。
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史臣曰:“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
文天祥奉两孱主,兵败身执,而从容伏锧,可不谓之仁哉!”许有壬曰:“文天祥万变不渝,事固不可以成败论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一百九、《宋史》卷四百十八)文本二:文丞相甫冠奉廷对,即极口论国家大计。
未几元兵渡江,又上书乞斩嬖近之主迁幸议者,以一人心安社稷,固已气盖天下矣。
【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练习-----宋史文天祥传(含解析)
![【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练习-----宋史文天祥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f8371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8.png)
【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练习---宋史·文天祥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天祥,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
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
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尽以家赀为军费。
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
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
崖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宇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
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
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
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B.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C.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D.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代试士,将设问写在简策上,应试者因其所问而作答,称“对策”。
阅读训练十五:《文天祥传》
![阅读训练十五:《文天祥传》](https://img.taocdn.com/s3/m/a52a0aedd0d233d4b04e6921.png)
阅读训练十五:《文天祥传》话题:教育学习你有什么丞相皇上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义、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帝亲拔为第一。
考官王应麟奏曰:“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寻丁父忧,归。
五庆初,大元兵伐宋,宦官董宋臣说上迁都,人莫敢议其非者。
天祥上书“乞斩宋臣,以一人心。
”不报,即自免归。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
德祜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人关者,吾深恨于此。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八月,天祥提兵至临安,除知平江府。
上疏言:“宋惩五季之乱,今宜分天下为四镇,建都督统御于其中。
约日齐奋,有进无退,日夜以图之,而吾民之豪杰者又伺间出于其中,如此则敌不难却也。
”时议以天祥论阔远,书奏不报。
十月,天祥入平江,大元兵已发金陵入常州矣。
天祥遣其将援常,大元兵破常州。
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
天祥夜亡人真州,辗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人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文天祥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解析
![《文天祥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6ce3c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e.png)
《文天祥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解析《文天祥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解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天祥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解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天祥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解析 1文天祥传(节选)(8分)天祥至潮阳①,见弘范②,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③。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④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
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
[注释]①潮阳,地名,在广东。
后文的“厓山”,也是广东的地名。
②弘范,即张弘范,元朝将领。
③张世杰,南宋将领。
④泫然,流泪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⑴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⑵吾事毕矣()⑶南乡拜而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3.阅读选文,谈谈文天祥至今仍为人们敬仰的原因。
(3分)参考答案:1.1.⑴侍奉⑵完(成)⑶通“向”。
2.我不能保卫父母,竟然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3.文天祥被捕之后,在元营多次劝降,但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死前从容坦荡,死后仍面不改色,在文天祥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志士仁人的浩然正气。
译文: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左右官员都命他行跪拜之礼,没有拜,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竟然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张弘范坚决索要书信,文天祥于是写了《过零丁洋》诗给了他。
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完整篇.doc
![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完整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694ae84681c758f5f71f6749.png)
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
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尽以家赀为军费。
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
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
天祥临刑殊从容。
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对策:对付的策略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养育:养活、抚养C.吾深恨于此深恨:非常遗憾D.天祥临刑殊从容从容:沉着镇静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见故相江万里B.君其勉之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其如是,孰能御之C.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D.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友止之指代上文的郡中豪杰B.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指代上文的张弘范C.召入谕之曰指代前文的文天祥D.言者力赞从天祥之情,从之指代上文的言者的进言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①捧诏涕泣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③尽以家赀为军费④左右命之拜,不拜⑤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文天祥传(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
![《文天祥传(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064f1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9.png)
《文天祥传(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文天祥早期,也就是元兵破城、文天祥起兵勤王以前的诗歌并不精彩。
他的诗歌是和他的人生一起成长的,他的诗歌和他的战斗一起燃烧。
文天祥传(节选)(8分)天祥至潮阳①,见弘范②,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③。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④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
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
[注释]①潮阳,地名,在广东。
后文的“厓山”,也是广东的地名。
②弘范,即张弘范,元朝将领。
③张世杰,南宋将领。
④泫然,流泪的样子。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⑴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 ) ⑵吾事毕矣( ) ⑶南乡拜而死(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23.阅读选文,谈谈文天祥至今仍为人们敬仰的原因。
(3分)参考答案:21.1.⑴侍奉⑵完(成)⑶通“向”。
22.我不能保卫父母,竟然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23.文天祥被捕之后,在元营多次劝降,但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死前从容坦荡,死后仍面不改色,在文天祥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志士仁人的浩然正气。
译文: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左右官员都命他行跪拜之礼,没有拜,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说: “我不能保卫父母,竟然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 ”张弘范坚决索要书信,文天祥于是写了《过零丁洋》诗给了他。
这首诗的尾句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着把它放在一边。
宋史文天祥传阅读附答案
![宋史文天祥传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2dbfa48bd63186bdebbc4f.png)
宋史文天祥传阅读附答案《文天祥传》是史书《宋史》中人物传记,是关于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一辈子的传记;较为详实的介绍了文天祥的生平事迹。
附答案,欢迎大家参考!宋史文天祥传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零,发郡中俊杰,有众万人。
事闻,以江西提刑抚慰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尽以家赀为军费。
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
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促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摆布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
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
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
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
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10.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深恨于此恨:怨尤B.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庶:希望,希望C.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抗论:据理力争D.南乡拜而死乡:通向,向着11.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字, 古人在本名以外,大多另有字,这类风气在年龄战国时代就有了。
宋史文天祥传阅读训练及答案
![宋史文天祥传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765f9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f.png)
宋史文天祥传阅读训练及答案宋史文天祥传阅读训练及答案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①。
天祥捧诏涕润,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②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③,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
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注释】①勤王: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
②溪峒:旧时对我国西南地区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统称。
③郊畿:郊外。
④徇:同“殉”。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 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4 分)①天祥捧诏涕润()②使方兴召吉州兵()③吾亦知其然也()④吾深恨于此()(2)与“以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B.以啮人(《捕蛇者说》)C.不以木为之者(《活板》)D.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小题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 分)今大兵三道鼓行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4分)(1)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天祥是怎样的人。
(2分)参考答案:小题1:(1)眼泪派遣这样遗憾(每词1分)(2)C(2分)小题2:今 / 大兵/ 三道鼓行(每处1分)小题3:(1)这与驱赶着一群羊去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呢!(2分)(2)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2分)小题4:忠君爱国(1分)结合具体内容(1分)小题1:试题分析:先大致疏通文意,了解句子的语境,再在语境中字词的.意思。
要注意一些字词意义的变化。
小题2:试题分析:可先根据语境,把句子翻译一下,分析句子有几层意思,根据语感判断那地方应该停顿,再在原话上划分节奏。
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
![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c5093758f5f61fb636661a.png)
高中文言文传记阅读《文天祥》答案及译文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起为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 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
事闻,以**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尽以家赀为军费。
明年正月,除知**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北至**。
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泛海至**。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 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 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ﻭ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对策:对付的策略B。
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养育:养活、抚养ﻭC.吾深恨于此深恨:非常遗憾ﻭD.天祥临刑殊从容从容:沉着镇静ﻭ2。
下列**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ﻭA.因见故相江万里B.君其勉之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其如是,孰能御之C.以**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D.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ﻭ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ﻭ3.对下列**句中之字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ﻭA。
文天祥,字宋瑞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文天祥,字宋瑞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c1f93d172ded630b1cb6d8.png)
“文天祥,字宋瑞”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体貌丰伟,顾盼烨然。
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
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
”年二十举近士,对策..集英殿。
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就。
帝亲拔为第一。
寻丁父忧,归。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
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
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尽以家赀为军费。
至元十四年正月,大元兵入汀州。
江西宣慰使李恒遣兵援赣州,而自将兵攻天祥于兴国。
天祥不意恒兵猝至,乃引兵走,即邹洬于永丰。
洬兵先溃,恒穷追天祥方石岭。
天祥妻妾子女皆见执,天样收残兵奔循州。
三月,进屯丽江浦。
十一月,进屯潮阳县。
十二月,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众不及战,皆顿首..伏草莽。
天祥仓皇出走,干户王惟义前执之。
天祥吞龙脑,不死。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
厓山破,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与率相议释之,不果释。
未几,中山有狂人自称“宋主”,有兵千人,欲取文丞相。
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
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宋史文天祥阅读答案
![宋史文天祥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e3d6f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0.png)
宋史文天祥阅读答案宋史文天祥阅读答案文天祥是南宋末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民族英雄,有关《宋史文天祥传》的资料大家了解多少呢?《宋史文天祥传》原文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殴阳修、杨邦乂、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
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帝亲拔为第一。
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宜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寻丁父忧,归。
开庆初,大元兵伐宋,宦官董宋臣说上迁都,人莫敢议其非者。
天祥时入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乞斩宋臣,以一人心。
"不报,即自免归。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
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润,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效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望也。
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八月,天祥提兵至临安,除知平江府。
天祥陛辞,上疏言:"宋惩五季之乱,削藩镇,建郡邑,一时虽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亦以寝弱。
故敌至一州则破一州,至一县则破一县,中原陆沉,痛悔何及。
今宜分天下为四镇,建都督统御于其中。
以广西益湖南而建阃于长沙,以广东益江西而建阃于隆兴;以福建益江西而建阃于番阳;以淮西益淮东而建阃于扬州。
责长沙取鄂,隆兴取蕲、黄,番阳取江东,扬州取两淮,使其他大力众,足以抗敌。
文天祥传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文天祥传阅读训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f92f4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b.png)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分析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除此外加用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比较2组疗效、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为76.6%,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儿气急缓解时间和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均未发现与药物明显相关的不良反应。
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肯定,值得在临床更多应用。
标签: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毛细支气管炎雾化吸入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好发于冬春季节,对小儿健康危害极大,治疗的关键是改善通气,控制喘憋。
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应用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5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男33例,女27例;年龄2~14岁,平均7岁;诊断依据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毛细辛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患儿均有咳嗽、气喘、气急表现,听诊可闻及两肺喘鸣音和细湿音。
将患儿随机分为30例治疗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除此外加用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 >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治疗方法2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包括抗感染、止咳平喘、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各1ml,加2ml生理盐水,以氧气为动力通过面罩加压雾化吸入治疗,第1次吸入15min左右,5~7d为1个疗程。
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均由无锡阿斯特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吸入设备使用由德国百瑞公司生产的PARI BOY 037型压缩雾化吸入机。
文言文《宋史文天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宋史文天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ed154a4b73f242336c5ff7.png)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就。
帝亲拔为第一。
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寻丁父忧,归。
成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
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
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
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尽以家赀为军费。
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遂移漳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厓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B.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C.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D.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鱼我所欲也》《宋史·文天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宋史·文天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a6aba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b.png)
《鱼我所欲也》《宋史·文天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
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n)n)然:(注)①弘范:元军元帅。
②扞(hà:保卫。
③泫(xuà水滴下的样子。
④捄:同“救”。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______.③④②①(2)贤者能勿丧耳丧:______.(3)使为书招张世杰书:______.(4)天祥泫然出涕涕:______.22.请“/”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限划两处。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24.甲文中的哪句话能表现乙文中文天祥的品格?25.乙文中写了关于文天祥的三件事情,请用简短的语言分别概括。
【答案】21.(1)同“避”,躲避(2)丧失(3)写信(4)眼泪22.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3.(1)并不是只有贤能的人才有这种羞恶之心。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阅读答案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7466d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b.png)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阅读答案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阅读答案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就。
帝亲拔为第一。
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寻丁父忧,归。
成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
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
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
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尽以家赀为军费。
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遂移漳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厓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
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B.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
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C.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
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D.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
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进士要经过由
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
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出身”。
B.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为取士考试的
一种形式。
C.勤王,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
援王朝。
D.社稷,“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用
社稷代指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天祥才华出众。
他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应对时不打草稿,一挥而就,考中状元,考官王应麟祝贺他考中。
B.文天祥堪当重任。
他任湖南提刑时,与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为之动容,认为他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C.文天祥忠君爱国。
长江上游告急时,他积极应诏勤王;被捕之后,张弘范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他拒绝了并书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
D.文天祥守节不屈。
厓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将张弘范送往京师,元朝廷劝降,他坚决不屈服,视死如归,最后从容就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
(3分)
(2)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4分)
14.文天祥为什么不听友人劝阻,仍然入卫京师?请简要说明。
(4分)
10. B
11. A 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清朝时
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
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12. A 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是
指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份卷子中存在的古代典籍之义理犹如明镜,可以起借鉴作用,这个人忠肝义胆如同铁石,所以臣敢为陛下得到人才而庆贺。
”祝贺皇帝得到如此贤才。
13. (1)只是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
竟然没有一个入关的人马,我对这件事非常遗憾。
(第:只是;恨:遗憾;一人一骑入关者:定语后置句)
(2)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大声争论)。
(寻:不久;除:授予官职;如:到;抗论:大声争论,据理力争)
14.①国家危急,却无人应召,他需要挺身而出;②以身报国,希望感召忠臣义士
参考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
二十岁参加进士考试,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文天祥以“遵守天道,勤奋不息”为题,回答皇帝的策问,他的对策文章写了一万多字,不打草稿,一气呵成,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
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份卷子中存在的古代典籍之义理犹如明镜,可以起借鉴作用,这个人忠肝义胆如同铁石,所以臣敢为陛下得到人才而庆贺。
”不久父亲去世服丧而归。
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原丞相江万里。
江万里一向认为文天祥有极高的意志节操,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改变容色说:“我已经老了,综观天时将有变化,我见过的人才很多,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
你可要竭尽全力。
”咸淳十年,改任赣州知府。
德佑元年,元军进逼愈急,江上告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派陈继周发动郡里各路豪杰,并且联合溪峒一带的少数民族,派遣方兴在吉州召兵,郡中豪杰群起响应,有众万人,朝廷知道后,让文天祥凭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领兵入卫。
他的好友劝阻他,说:“如今蒙古大军分三路击鼓前来,攻破京郊,逼近内地,你率领一万多乌合之众奔赴京师,这与驱赶羊群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
”文天祥说:“我也知道是这样,只是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入关的一人一马,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
道义占优势,那么治国的谋略就可以确立了,人数众多就能成功,像这样国家还能保住。
”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
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
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渡海到了温州,于是到了漳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
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
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以礼相待,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张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就范。
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
崖山被攻破,张弘范派遣使者护送到首都,文天祥在燕京共呆了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最终不会屈服,于是把文天祥召入宫中,对他说:“你有什么心愿?”文天祥说:“我受宋朝的恩惠,做了宰相,怎么能够侍奉别的皇帝?希望赐我一死就满足了。
”
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向南方叩拜而死。
文天祥终年四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