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数学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并且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对于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一、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例如,可以设置数学角,展示有趣的数学实物或数学问题,吸引学生主动提问和思考。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数学课上互相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学习几何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能发现有多少种正方形吗?”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方法。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例如,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
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培养他们的数学问题意识。
总结起来,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并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被动的接受者逐渐成为主动的提问者和问题解决者,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不仅能够在数学学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也能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更加自信和独立。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
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以及对问题的敏锐觉察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意愿。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
教学资源和活动,如实物展示、游戏、实地探索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一些数学现象,如花瓣的排列、蜂窝的结构等,引发学
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索中,提高对数学问
题的兴趣和关注度。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提
出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予以积极的反馈。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上的例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
生会慢慢养成提问的习惯和乐于思考的意识,进而培养敢于探索、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锐觉察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例题和解题过程的展示,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本质和要点,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敏感度。
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核心,培养学生捕捉问题关
键点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不足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生往往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
此外,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1)课堂互动缺乏趣味性:在部分数学课堂中,教师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课堂氛围较为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使得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单一,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导致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结果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1)题海战术: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采用大量练习题进行训练,让学生在机械重复中掌握知识,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缺乏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少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形成自己的思考。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概念内涵理解不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够,容易混淆相似概念,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出现错误。
(2)对概念外延掌握不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概念的外延掌握不够广泛,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入理解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 挖掘教材中的核心素养要素: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如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空间想象等,并在教学设计中加以体现。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认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1. 创设情境,激发问题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数学课堂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成为数学学习的契机。
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商店里的一件商品原价是100元,现在打七折,你会花多少钱购买这件商品?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可以计算打折后的价格,培养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明白打折的价钱肯定比原价低,思考打几折时能花多少钱。
这样一来,学生会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提倡探究,培养思维在数学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来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当学生学习了一些概念和定理之后,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等方式去探究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用最少的线段把一个正方形分成4个全等的小正方形?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
3. 鼓励交流,拓展思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中解决问题。
当学生完成一道题目后,老师可以邀请学生们上台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进行总结。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总结,可以让不同的解题思路交流碰撞,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老师也可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帮助他们进一步培养问题意识。
4. 注重实践,提高应用能力数学是一个与实际密切相关的学科,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学习大数的读法时,可以让学生去超市购买一些商品,然后用不同的大数读法来填写购物清单。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大数读法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摘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是为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如何主动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并与同学分享交流。
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小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鼓励小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可以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引导小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可以培养他们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对未来数学学习有很大帮助,可以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思维能力的提升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重要性、数学实践活动、积极提出问题、解决方法、合作与交流、意义、帮助、思维能力、提升。
1. 引言1.1 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问题。
数学问题意识是指小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认识和洞察力,也是指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什么需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呢?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学科,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探索和学习数学。
最重要的是,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将受益匪浅。
我们有必要重视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数学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基础。
当小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问题意识有助于拓展小学生的数学视野,让他们能够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看待数学,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之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之实践研究一、问题意识的培养1.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需要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
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进行探讨,从而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起多元化的问题意识。
当学生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先引导他们从图形的角度、数字的角度、逻辑的角度等多个方面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多样性。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之一就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立专门的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回答。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解题比赛”或是“找错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不规则的图形或是一些复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中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2.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仅是培养个体的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团队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也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践研究成果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主动积极,不再对一些难题望而却步,而是愿意去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科,对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问题意识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知问题的存在,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个数学题目,要求学生思考并提出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发现问题的欲望。
二、培养逻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因此培养逻辑思维是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要求,提取问题中的关键信息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道逻辑思维题,要求学生根据描述的条件,判断哪一个选项最符合逻辑推理。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需要合理的解题策略。
因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是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不同类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策略。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并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学会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解决数学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必经之路。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解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寻找解题思路并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问题解决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思考
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思考小学数学是初步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所有学科的基础。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本次讨论将阐述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思考。
1.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激发其对问题的兴趣,让其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教师可以用引导、提问、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疑问、提出问题,让学生从中学会思考、探究、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故事情境”等方式,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在一堂课中,我曾通过描述一个美丽的花园,让学生自己计算“有多少个花瓣”,而计算过程中,他们正是通过“问题思维”来完成的。
2.创设开放、探究性学习环境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从语言、行为、态度、氛围等方面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学生可以放心发问、勇于提出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完成各种问题解决任务。
例如,在学习数据统计时,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然后在小组内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最后汇报出结果。
3.注重反思与总结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落实“边学边问、边问边学”的理念,让学生不断反思和总结。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反思的机会,帮助他们总结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检查思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进行反思和总结。
例如,可以在课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相互交流和学习。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作业中自行总结和反思,检查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4.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支持,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有机会进行问题思维和探究。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知识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故事叙述、角色扮演、调查研究、游戏体验等。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思维,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呢?下面我们就从问题意识培养的方法和具体实践来进行探讨。
一、培养方法1、激发好奇心好奇心是问题意识的源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发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现象、展示有趣的数学应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教学中穿插数学趣味小实验、数学趣味小游戏等,让学生在探究中产生问题意识。
2、鼓励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怕提出问题,即使是看似很简单、很愚蠢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尊重和认真对待,不能嘲笑或者一笑了之,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并一一解答。
只有学生敢于提问,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3、引导独立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答案。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和思路,引导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问题意识。
4、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思路解决问题,逐渐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解决问题中逐渐培养起问题意识。
二、具体实践1、注重课堂氛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可以通过数学竞赛、数学实验、数学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产生问题意识。
2、教师主动引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提出新的问题。
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引导、课后复习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一、问题意识的概念问题意识是指一个人对问题的认识、感受和态度,是指个体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表现出的对问题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可以理解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感知和主动探索的愿望。
具有良好的问题意识的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能够敏捷地把握问题的脉络,展现出主动思考和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方法1. 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利用故事、游戏、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等,让学生在情境中直观地感受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和解决方法,培养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敏感度和兴趣。
2. 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主动思考和提问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
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
让学生明白,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辨别和比较不同解决方法的能力,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 提供合适的指导和支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困难,并引导他们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方法。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5. 注重实践和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注重实践和应用,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培养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感知和体验能力。
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了良好的问题意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就会更加注重思维的创新和求解问题的方法。
他们会更愿意去探究和发现未知的领域,培养出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动手能力有了问题意识,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不再畏惧困难和问题,而是愿意去尝试和探索。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会使学生 感到数学的亲近 ,数学就在 身边 。 通过实践活
动 , 学生初步认识到在实际 生 活 中处处充满着数学 问
题 从 , 小 学 会 用 数 学 的 眼 光 观 察 世 界 , 这 对 提 高 学 生 的
问题 意 }只和 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起 到 十 分 重 要 的 作 用 。
四 、 培养 问题 意识 的重 要途径— — 鼓励质疑 在 教 学 中 , 要 解 放 学 生 的 大 脑 , 让 他 们 敢 想 敢 、 问 ,
题意识也可 以从“ 小” 处着手 。
这
里
也
谈
几
点策
略
一
:
是
重 视课 本 “ 小情境 ” 。 苏教 版数学教 材 ,每一 节都 安排 一
个 主 题 情 境 图 , 成 为 教 学 的 一 个 主 要 凭 借 但 , 在 主 题 图 外 ,还 安排 了 “ 数学游戏 ”和 “ 数学故事 ” 并 有配 图 ,我们 把这些称作 “ 小情境 ” ,这些 “ 小情境 ” 同样可 以生发许 多 数 学 问题 ;二 是 重 视 生 活 “ 小 例 子 ” 。 教 材 不 是 数 学 课 程 的全 部 , 学 生 生 活 中的 “ 小事 例 ” , 同样是 课程 。 这 些 “ 小 事例 ” 更 是 学 生 发 现 和 提 出数 学 问题 的真 实情 境 ,
多提 问题就是 启发式教 学 , 结果
导致课堂发问的泛滥 以及 简单化 , 学生 的思 维没有得到有效训 练 反 , 而 培 养 了 思 维 的 “ J『宵|『生” 。 长
此 以往 , 学生 习惯 了这种牵牛式
教 育 , 主 动 质 疑 的 自主 意 识 也 就 被 遏 制 ,很 明 显 是 与 新 课 程 倡 导 的 自主 探 究 的 学 习精 神 相 悖 的 。 二 是 教 师 的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议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一,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地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这些问题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疑惑。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培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问题意识。
第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帮助他们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鼓励学生思考多种解决办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多种解决办法。
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通过比较不同解法的优缺点,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问题意识。
第四,提供实际问题的背景。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实际问题,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第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开放性的问题或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自主探索和解决。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通过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多种解决办法、提供实际问题的背景以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和创新潜能,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巩固知识,拓展思维。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旺盛,热爱探究,这是自然本能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能利用这种好奇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那么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够慢慢地形成。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提供有趣的数学题目或者一个难题,引导学生提出并讨论问题。
二、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成年人相比仍然较为单纯,因此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多问问题。
不用担心学生的问题会比较幼稚,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并且表现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老师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花费更多时间提出问题,甚至引导学生重复细节问题,多次强调某个关键点,从而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深层次的认识。
三、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数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老师可以给出一些实例,通过实例的分析我们能够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当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就能够更好地应对数学问题。
四、扩大学生的思维视野教师应该讲解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杂志、新闻,多了解当下社会和数学的关系,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求知欲。
总之,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重要的。
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得以发展的。
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多问问题,开展问题解决,扩大学生的思维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自己的智力水平。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浅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创造条件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问,喜欢提问,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要使一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首先必须使他达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只有消除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教师提供的心理环境是学生独立思考和提问题的前提条件。
问题不是凭空而来的,想让学生提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发现有问题可问,努力营造安全平等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责疑灵感。
开放、自由的教育氛围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适宜气候与土壤”。
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提问时,有些往往不能提到点子上,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
对提错问题的学生,也绝不能批评,而应鼓励、启发其用另一种方式思考;对于学生提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无关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时,也应对其做出鼓励并讲明原因。
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元、角、分”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老师硬币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这问题本身与所学内容无关,但教师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他养成了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并鼓励其他同学要像他一样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样就消除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小学生具有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份天性,根据教学内容在新课导入时、课堂教学中、新课结束时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问架设“梯子”,以激发学生追根问底的欲望,迫使学生想问个“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一开始我就创设了跟学生玩拍手游戏的情境,我要求:学生拍手的次数是我拍的一半,我拍四下,学生拍两下,我拍两下,学生拍一下,当我拍一下时,有的学生就不拍了,有的就轻轻地拍了一下,这时我就让学生思考提问,此时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学生的问题就来了:老师能拍吗?怎样拍?用什么数来表示?这种数怎么写?这样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之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之实践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的重心也越来越向学生能力的培养转移。
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当下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质之一,教育应当将其作为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并进行实践研究。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及对问题的关注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基础。
教师应当将问题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具体方法如下: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与此相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的起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自我发现能力。
2. 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或场景,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让学生从主动的角度去寻找问题,并引导他们一步步深入思考,最终解决问题。
3. 多元化的资源利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资源,如图片、影片、实物等,向学生展示真实或虚构的、具体或抽象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它涉及到多个认知和行为层面。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采用多种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1. 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具体有效的案例或引导学生模仿一些经典解法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能够在解决问题时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2. 动手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际动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问题的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多数实际问题需要多个人才能解决。
为了更好地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组合作,寻找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式,在协作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如地方、时间和书籍等,同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给予肯定的回馈。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1. 提供真实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真实的问题,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打折后的价格,或是如何使用面积推测长方形的长和宽等。
这些真实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到数学的应用,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和例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例如,在学习面积时,教师可以先介绍几个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并提出相关问题。
3. 提供多样化的问题类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问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多样性,并培养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鼓励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
例如,当学生不懂如何计算一个复杂的数学题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寻找问题的关键点,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5. 创设探究性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探究性的环境,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几何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拼图和模型,让学生通过自己摆放和组合来发现几何图形的属性和关系。
6. 引导学生扩展问题:在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扩展问题。
例如,在学习加法时,学生可以解决一个简单的加法题目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例如“如果有10个苹果,每天吃一个,吃完需要多少天?”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7. 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合作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除了以上的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引导以及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
下面将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1.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适时地设置一些问题,或者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
2. 创设情境化教学环境在讲授新知识时,老师可以设计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活动、观察、实验、提问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从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引导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间的思维碰撞,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一些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索和实践解决问题。
3.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宽松、舒适、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放松心情,敢于提出问题,并且在出错时不会受到过多的惩罚,从而勇于探索和解决问题。
三、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接触新事物,探索新领域,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不害怕提出问题,让学生敢于质疑,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培养学生多角度的观察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过程中,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工作中还是每天生活中都需要用到数学,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和意识的关键时期,这样的意识培养能够从小的时候开始,使孩子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更加轻松自如,也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
数学意识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对周围世界数学性质的观察和理解,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认知和应用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意识培养非常重要,保证孩子对数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实现数学意识培养的同时,还能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为孩子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方法。
1. 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数学问题,比如量的概念、时间的概念、空间的概念。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数学问题,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更好地理解数学。
例如,在超市购物时,可以让孩子帮忙计算价格、找零,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计算能力;在厨房里做饭时,可以让孩子帮忙称量食材,这样可以让孩子认识重量和分数的概念。
2.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让孩子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道数学问题,帮助孩子们一起解决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小组合作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让孩子们更好的相互配合,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
3. 利用游戏增强数学意识游戏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帮助孩子们学习数学,例如数独游戏、方格游戏、大富翁等游戏,这些游戏能够锻炼孩子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等,同时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
4. 建立数学思维模型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思维模型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让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心中有数。
浅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浅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那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呢?本文将从教师引导、课堂实践和家校合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他们需要通过一些独特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教师要善于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当学生学习到加法和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两个数字相加得到的结果有什么规律?”,“减法和加法有什么联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教师需要倡导学生采用“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给学生,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
在学习数字排列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些数字木块,要求他们用这些数字木块排列出不同的数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需要思考排列的规律和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疑惑,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和讨论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课堂探究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二、课堂实践除了教师引导之外,在课堂实践中,也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合作学习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策略。
1. 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首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鼓励他们在课堂上提出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以鼓励和支持的方式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答和引导。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其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推理,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融入问题解决的过程除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外,教师还应该将问题解决的过程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例题和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让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4.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体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积极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引导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和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融入问题解决的过程、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大兴中心小学王聪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所以它要求课程的设计能够有生动有趣的、适合学生水平的现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的问题解决,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问题解决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本文通过对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教学要素进行整合,提高促进学生素质。
(一)提供现实的、有价值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是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切入口。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总要有一个对原有知识的激活阶段,然后通过同化或顺应过程重建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进入另一个更高的发展状态”。
同时,“问题空间”不是作为现成的东西随着问题而直接提借给问题解决者的,而是通过问题解决者的问题提出主动地建构的。
因此只有当学生领悟到提问的价值时,才能自觉主动地从问题中求取智慧获得发展,这对教师既是一种促进,又是一种挑战,一方面,通过分析某个学生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教师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把握他的思维特点,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学生积极发问,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应变能力,课堂调控艺术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时分的认识》这一节课,第一位教师直接拿出一个钟面,并在小黑板上出示了如下的问题:钟面上有几个数字?有几根针?有几大格?几小格?一大格和一小格的关系怎么样?另一位教师则为每四个同学准备了一个钟面,请他们自由观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跟组内同学说一
说,比比哪组发现的问题最多?从表面上看,第一位教师这样教也未尝不可,但仔细一想,发现学生只能围绕着教师的问题一个个去解决,思维被教师紧紧框住。
第二位教师的设计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反馈过程中,不仅回答了第一位教师提出的所有问题,还出现了许多有意思的想法,如有学生说钟面上的针走得有快有慢,快慢有什么规律吗?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的是一个开放的材料,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究中经历一个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前后两种教学过程对比之下就不难发现,正是由于两位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的思考空间的差异,导致了效果的大相径庭。
又如《加法交换律》一课,一位教师引领学生从交换位置等生活现象引入,从“变与不变”运动变化的辨证思想角度进行探究,让学生感知到数学中相似的“变与不变”问题,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数学规律,让这节课的教育价值凸现,学生的问题质量富有深度和广度。
也同时体现了较高的教学艺术境界。
(二)推迟判断,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是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教学技能和方法。
“如果在学习数学时还有数学发现方面的什么事情可以做的话,就必须允许学生有提问的机会”(波利亚语)“质疑”是学生动脑筋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以求解决问题的形式。
因此,教师不仅仅是要“释义”、“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引而不发,更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
(1)在观察中等待质疑。
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
我们强调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把凝结在知识背后的材料以及科学活动充分展开,暴露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
(2)在猜测中等待提问。
问题的答案是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估计、推测出来的,是有待于证明后才能确定的。
比如在学习加法交换律一课中,学生猜测:在其他的运算中也应有交换律?
(3)在比较中让学生提问。
比较是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辩别异同或高下,确定它们的联系的思考方法。
比如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4)在联想中让学生产生更多问题。
由于某一事物而想起与它有关的其他事物。
这两类事物可能是相似的,也可能是相反的,也可能是因果关系。
比如,
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熟悉的图形来推倒面积公式,圆是否也可以转化成熟悉的图形推倒出面积公式呢?
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后,让学生能大胆质疑问难(在明白了旧疑的基础上向更深、更独特层次质疑),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断的质疑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数学留给学生的是一个快乐和不断的质疑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数学留给学生的是一个快乐和好奇的源泉。
(三)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是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核心点。
课堂教学中的反思其目的是给学生以发现、探究、总结、发展的空间。
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问题解决后应对完成的工作自觉地进行反省,做到“求取问题的解答并继续质疑”。
而不只是满足于用某种方法求得问题的解答,不再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而还需继续“问题提出”,如“这种方法可行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这种方法能用于其他问题解决吗?”“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等等。
这种反思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元认知。
“元认知”即自我认知。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对思维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解。
其实质就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
它在个体的整个智力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能控制调节活动,并能促进了个体思维的创新。
元认知训练意在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认知过程和认知水平,从而在教学中让学生从自己内在需要中诞生问题,让问题成为学生自己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四)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一条好途径。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专题,以研究者的意识和态度去观察、思考、分析、检验问题。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即“提出问题——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
这是数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数学教学方法上,提倡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索交流和运用,获得数学知识,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使学生感受数学创造乐趣的同时,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让学生在课余搜集“爸爸妈妈在我身上的开支的项目”。
从中提出我的问题:为什么爸爸妈妈为我每个月付出那么多的钱?——我的发现:爸爸妈妈要为我们的生活学习付出巨大的劳动——我的感
想:尊敬父母,回报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长大后我一定要努力工作,多挣钱。
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数学的小课题研究中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应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直要坚持和追求的。
一堂好的数学课堂应当是每一个学生都敢问、会问、善问,但目前的数学课堂中,学生提出的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并不多。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整个学习环境学习氛围紧密相关,创造环境和氛围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仅是一名或几名实验组的教师能完成的,更需要整个校园文化的支持和整个社会、家庭文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