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小鹿的玫瑰花》练习题及答案

新版《小鹿的玫瑰花》练习题及答案
新版《小鹿的玫瑰花》练习题及答案

《小鹿的玫瑰花》练习题及答案

《小鹿的玫瑰花》练习题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ì dì ɡē ɡē ɡū duo chōu chū yī qué yī ɡuǎi

()()花()()()

jiāo huā zhōnɡ yú ān jìnɡ tǎnɡ zài

()()()()

xiè xiè jiàn jiàn wēi xiào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玫瑰慢慢地()枝条,长出了()的叶子,最后开出了美丽的()色的花,还散发着(),给朋友们带去了(),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

【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弟弟哥哥骨朵抽出一瘸一拐

浇花终于安静躺在

谢谢渐渐微笑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松土浇水抽出嫩绿红色香味快乐

《小鹿的玫瑰花 》课文教案

《小鹿的玫瑰花》课文教案 《小鹿的玫瑰花》课文教案 导语:这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在美好的春光里,尽管小鹿因为跌伤脚没有亲眼看见自己栽种的玫瑰花,但听到黄莺和微风的赞美之后却感到这些玫瑰花并没有白栽。在人物角色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的情绪变化中,文本所包含的深层含义得以彰显。以下是《小鹿的玫瑰花》课文教案! 《小鹿的玫瑰花》课文教案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充分感悟黄莺和微风的话,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分角色有感情读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信息资料:动物头饰、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小鹿和玫瑰花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实物导入。教师手拿一束玫瑰花,让学生看看、闻闻:喜欢这份礼物吗?(指导“瑰”的读法,并书写“玫瑰”)关于玫瑰花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板书课题)2、谈话导入。出示玫瑰花和小鹿的图片:认识它们吗?玫瑰花和小鹿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对话平台自学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玫瑰、花骨朵”的读法。 3、开展识字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 4、开展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别字。 讨论1、找出描写鹿弟弟的话,引导学生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开始鹿弟弟说玫瑰花白栽了,后来又说没白栽?)2、小组合作读文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说玫瑰花白栽了?(1)读课文1—2自然段,抓住小鹿精心种花的句子,引导学生想象:小鹿栽花时会想些什么?(2)当小鹿跌伤了脚,没能看到玫瑰花开,又会想些什么?(3)此时鹿弟弟又会怎么想?体会他“惋惜”的心情。 朗读1、自由读: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

小学二年级阅读题及答案:《小鹿的玫瑰花》

小学二年级阅读题及答案:《小鹿的玫瑰花》 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浇水。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他们高兴极了。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就在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他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一天,一周,一个月…… 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这时,一只黄莺飞来了。她说: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 一阵微风吹来,说: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我带 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 ‘玫瑰香风’呢~ 小鹿高兴地笑了,说:原来我栽的玫瑰是红色的,它们很美丽,还散发着香味。谢谢你们告诉了我。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小鹿的心情发生了变化,请概括: ()——→()——→( 。) 2、第三自然段中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改成几个月过去了,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可以吗,为什么, 3、文中有多处描写玫瑰花: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说说句子中加点字对文章表达的作用。 4、请你用格言(或熟语、成语)概括文本要表达的主旨。

信息检索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知识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知识可分为(C) A.有用知识和无用知识 B.基础知识和高级知识 C.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D.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文献按载体形式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和(D)A.甲骨型 B金石型 C.电脑型 D.机读型 信息检索系统的功能为:报道文献信息、存储文献信息和(B) A.揭示文献信息 B.检索文献信息 C.宣传文献信息 D.介绍文献信息 检索系统的结构由几个部分组成:编辑使用说明、索引、附录、词表和(D) A.目次 B.题录 C.附图 D.正文(主文档) 为便于计算机识别记录的各个字段,每个字段都设有字段标识符,下列哪个字段的标识叙述是正确的(A) 是题名的标识符 是关键词的标识符 是摘要的标识符 是著者的标识符 以下不是布尔逻辑算符的是(B) B.Near 布尔逻辑算符通常的运算顺序是(A) A.有括号时,括号内的先执行;无括号时 NOT > AND > OR B.有括号时,括号内的先执行;无括号时 NOT > OR >AND C.有括号时,括号内的先执行;无括号时 AND >NOT > OR D.有括号时,括号内的先执行;无括号时 AND > OR > NOT 限定词“in”是为了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检索速度和命中率的。下列检索表述式正确的是(B) A.“信息in OCLC” B.信息in AB” C. 信息in CNKI” D.信息in Calis” 我国高校与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一般采用的分类法分类的是(A) A.《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B.《国际十进分类法》 C.《人大法》 E.《科图法》 信息检索的方法有追溯法、综合法和(C) A.须查法 B.倒查法 C.工具法 D.抽查法 CNKI数据库的全文数据输出文件的格式为(D) 和TXT 和VIP 和PDF 和PDF 超星电子图书提供快速检索和高级检索两种检索方式,利用快速检索可以按图书的单项模糊查询,这些单项包括(A) A.书名、作者、索书号和出版日期 B.书名、作者、索书号和出版社 C.书名、作者、分类号和出版社 D.书名、版本、索书号和出版社 读秀知识库是由海量全文数据及元数据组成的超大型 数据库。其提供的中文图书有(B) 万种 万种 万种 D400万种 SCienCe DireCt数据库收录2000多种期刊,其中被ISI 收录期刊种类为(C) SD数据库常用字段中“TITLE-ABSTR-KEY”字段是表示: ( D ) A.题名-作者-关键词 B.题名--作者-摘要 C.作者- 摘要-关键词 D.题名-摘要-关键词 Dialog数据库于1972年正式开始提供商用联机服务, 是世界上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联机检索系统。目前数据 库有( A ) 多种 多种 多种 多种 网络信息资源的一次出版信息包括:网上图书、期刊、 报纸、专利、政府出版物和( D ) A.电子邮件 B.新闻 C.博客 D.会议资料 Google检索框中的两个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则默认 的连接是( A ) A.“AND”(“与”运算) B.“OR”(“或“运算) C.“NOT”(“非”运算) D.“W”(位置运算) 下列哪个是Google指定文件类型检索(B) A.检索词site: B.检索词filetype: C.检索词insite: D.检索词innurl 百度搜索中能实现精确匹配查询的是(C) A.单引号‘’ B.中括号[] C.双引号“” D.逗号 下列开哪个开放存取学术资源利用平台的名称是正确 的(D) :中图链接服务 : OA资源一站式检索服务平台 :开放存取期刊仓库 J – GATE:开放存取期刊门户 论文摘要的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字 数一般不超过论文字数的( B ) A.6%, %, %, % 制定检索策略首先要弄清用户的提问要求,并确定要查 找的文献学科范围、类型、文种和(C) A.地点 B.样式 C.时间 D.方位 搜索引擎的由哪几个部分组成(A) A.搜索器、索引器、检索器和用户接口 B.搜索器、编辑器、检索器和用户接口 C.搜索器、索引器、整理器和用户接口 D.查询器、索引器、检索器和用户接口 下列文献哪个“参考文献”的格式著录是正确的(D) A.[1]刘付芬. 黄银安,青少年网瘾对家庭经济危害的 分析及对策,《消费导刊》,2010年第8期,25-28页 B.(1)刘付芬. 黄银安,青少年网瘾对家庭经济危害 的分析及对策,消费导刊,2010(8):25-28 C.<1>刘付芬, 黄银安.青少年网瘾对家庭经济危害的 分析及对策.消费导刊,2010(8):25-28 D.[1] 刘付芬, 黄银安.青少年网瘾对家庭经济危害 的分析及对策.消费导刊,2010(8):25-28 每个被收录的网页,在百度上都存有一个纯文本的备 份,称为:(C) A.百度文档 B.百度相似搜索 C.百度快照 D.百度百科 在百度中如果在特定站点“新浪网中搜索关于“公司治 理”方面的文献信息的检索式为:(B) A. 公司治理intitle:公司治理site: 公司治理inurl: 公司治理filetype:开放存取期刊门户”的网址为:(C) 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包括:选题、查阅文献资料、加 工处理,拟定提纲,撰写成文,反复修改和(A) A.定稿成文 B.定题名称 C.定稿打印 D.定稿腾写 判断一篇文献综述质量高下的分界线是:(D) A.评论 B.综合归纳 C.总结 D.描述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 案,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 错选、均无分。) 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及其规律的表征,是 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信息的特征有(A、B、C、D、E) A.客观性 B.时效性 C.传递性 D、共享性 E.中介性 以信息所依附的载体为依据,信息可分为(A、C、D) A.文献信息 B.自然信息 C.口头信息 D.电子信息 E.社会信息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构成文献的要素为(A、 B、D、E) A.知识、信息内容 B.信息符号 C.信息类型 D.载体材料 E.记录方式 文献按出版形式区分,可分为十大文献情报源,除图书、 期刊和报纸外下列哪些文献属于十大文献情报源(C、D、 E) A.研究报告 B.宣传手册 C.会议文献 D.政府出版物 E.专利文献 下列属于四大科技报告的有(B、C、D、E)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报告 下列属于零次文献的有(A、B、C、D) A.书信 B.手稿 C.记录 D.笔记 E.研究报告 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有(B、C、E) A.论文手稿

2020年上海市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一(附答案)

2020年上海市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一(附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O 16 Na 23 Fe 56 Mn 55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家庭化学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B. 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检验 HCl气体中是否混有 Cl2 C. 向 Ca(ClO)2 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来证明 S、Cl 的非金属性强弱 D. 将一片铝箔用火灼烧,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证明铝箔表面致密Al2O3薄膜的熔点高于Al 2. 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2.5mL 16mol/L浓硫酸与足量锌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 B. 5.8g熟石膏(2CaSO4? 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 A C. 92.0g甘油(丙三醇)和甲苯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为8.0N A D. 标准状况下,1L甲醛气体完全燃烧消耗O2分子个数约为 3.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人教版小学语文4-小鹿的玫瑰花(教案)

4.《小鹿的玫瑰花》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举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懂得小录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教学准备:动物头饰,玫瑰盛开的录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玫瑰花吗? 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我们去看看吧。 揭示课题:小鹿的玫瑰花 二、自学生字,质疑问难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主识字交流: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已认识的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结合经验理解:一瘸一拐结合图理解:花骨朵 3.引导质疑: 预测学生可能质疑:为什么鹿弟弟先说这玫瑰白栽了,后来又说没有白栽呢? 三、读读演演,解决疑难 根据学生质疑,出示文中的两句话: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一)学习1-4自然段 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鹿弟弟为什么说,哥哥的玫瑰白栽了? 1.出示一组句子,找出文中的一对近义词: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理解“渐渐”,体会小鹿栽种玫瑰的辛苦以及对玫瑰的喜爱。 2.体会小鹿没看到一朵花的心情,理解“惋惜”。指导朗读,练习说话。 (二)自学5-8自然段 1.师:要是能看到小鹿栽种的玫瑰开花时的样子,该多好啊!小朋友们,想看看吗? 读一读第5-8自然段。 2.老师扮演小鹿,发给学生“黄莺”和“微风”的头饰,引导学生扮小鹿的朋友,告诉小鹿玫瑰开花时的样子。 3.学生自由分组研究角色,表演课文5-8自然段。 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开发文本,拓展表演: 电脑出现小兔的画面,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小兔是小鹿的好朋友,她悄悄地拍下了玫瑰开花时的情景,今天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小鹿,祝它身体健康。(电脑出现玫瑰盛开的画面) 再现童话情境,激励学生充当小鹿的各种朋友,告诉小鹿看到的玫瑰盛开情景。 随机理解“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反思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反思 2016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反思 《小鹿的玫瑰花》讲的是在小鹿在门前栽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浇水。可是就在玫瑰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等他伤好以后,玫瑰已经谢了,一朵花都看不到了。就在小鹿 兄弟俩感到惋惜的时候,黄莺和微风过来告诉他们,玫瑰花给他们 带来的快乐。小鹿不再难过了。一个很美丽的故事,传递出“能够 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朴素的哲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寻找小鹿的 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时,我在学生自由读通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围绕“泡泡”中“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 没有白栽呢?”这个问题进行初读感知。然后指导学生再读课文,用 横线画出鹿弟弟的话,读读这两句话,想想你会提什么问题?大部分 学生会说:“鹿弟弟为什么开始说玫瑰白栽了,可后来又说玫瑰没 有白栽呢?”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学习第一 至三自然段,重点体会小鹿对玫瑰的精心栽种和喜爱。让学生画出 相关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从“常常、松土、浇水”体会到了小鹿种花的辛苦,从“数了数、高兴”体会小鹿对玫 瑰的喜爱和憧憬。接着让学生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小鹿把脚跌伤 后在家养病时,会想些什么呢?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小鹿看不到玫瑰的 失望和惋惜的心情。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思维品质的提高。因此教学中要抓住时机,鼓励

信息检索模拟试题

《INTERNET信息检索》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 1.小王在某个数据库中检索到了50篇文献,查准率和查全率分别为40%、80%,则全部 相关文档有25 篇。 2.INTERNET是基于TCP/IP 协议的。 3.文件ABC.001.TXT的后缀名是TXT 。文件类型是文本文件。 4.多数网页采用HTML编写,这里的HTML指的是:超文本标识语言。 5.目录型搜索引擎主要提供族性检索模式,索引型搜索引擎主要提供特性检索模 式。 6.在使用搜索引擎检索时,URL:ustc可以查到网址中带有ustc的网页。 7.根据索引编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搜索引擎分为索引型搜索引擎和网络目录型 搜索引擎。 8.按文献的相对利用率来划分,可以把文献分为核心文献、相关文献、边缘文 献。 9.定期(多于一天)或不定期出版的有固定名称的连续出版物是期刊。 10.检索工具具有两个方面的职能:存储职能、检索职能。 11.以单位出版物为著录对象的检索工具为:目录。 12.将文献作者的姓名按字顺排列编制而成的索引称为:作者索引。 13.利用原始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追踪查找参考文献的原文的检索方法称为追溯法, 又称为引文法。 14.已知一篇参考文献的著录为:”Levitan, K. B.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Brunswick: Rutgers UP,1986”,该作者的姓是:Levitan 。 15.检索语言可分为两大类:分类语言、主题词语言。 16.LCC指的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 17.当检索关键词具有多个同义词和近义词时,容易造成漏检,使得查全率较低。 18.主题词的规范化指的是词和概念一一对应,一个词表达一个概念。 19.国际上通常根据内容将数据库划分为:参考数据库、源数据库、混合数据 库。 20.查询关键词为短语"DA TA OUTPUT",可以用位置算符(W)改写为:DATA (W) OUTPUT 。 21.著录参考文献时,对于三个以上的著者,可以在第一著者后面加上et al. ,代表"等 人"的意思。 22.国家图书馆默认的检索方式是多库检索。 二、单项选择 使用PING命令探测远方主机时,得到的响应是"TIMED OUT",这个信息的含义是:【B】 A.无法解析DNS B.连接超时,在指定的时间内,远方主机没有响应 C.无法识别远方主机的响应信号 D.其他

2020年海南省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一(附答案)

2020年海南省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一(附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C 12 N 14 O 16 Na 23 Fe 56 Mn 55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家庭化学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B. 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检验 HCl气体中是否混有 Cl2 C. 向 Ca(ClO)2 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来证明 S、Cl 的非金属性强弱 D. 将一片铝箔用火灼烧,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证明铝箔表面致密Al2O3薄膜的熔点高于Al 2. 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2.5mL 16mol/L浓硫酸与足量锌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 B. 5.8g熟石膏(2CaSO4? 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 A C. 92.0g甘油(丙三醇)和甲苯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为8.0N A D. 标准状况下,1L甲醛气体完全燃烧消耗O2分子个数约为 3.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

小鹿的玫瑰花 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是小学阶段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重要时期。学生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后,在识字量,自学能力和讨论思考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了,所以在学习这篇童话时,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难度不大,我注意引导学生从理解“白栽”入手,寻找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的原因,还要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通过各个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感悟文章内容的深刻含义。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三、教学用具:动物头饰、生字卡片、图片 四、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营造氛围,激情导入 1.(图片出示:一朵开放的玫瑰)小朋友,你们看!你们认识图片上的花吗?生回答,师出示带音节的“玫瑰”并板书 生齐读,“瑰”变为轻声,师问:你有什么发现?交流理解:当两个字在一起时,后一个音变为轻声。 “玫瑰”两个字是需要小朋友今天掌握的生字,我们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生字呢? 2.(出示:一支玫瑰的花骨朵。)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对呀这是一朵还没开放却将要开放的“花骨朵”。学生读准“骨”的音,学生看老师写“骨” 3.这么好看的玫瑰花是谁的呢?(出示“小鹿的”三个字)板书课题,齐读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童话故事,《小鹿的玫瑰花》。 二、讲述故事,设置悬念 师配乐讲述故事,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松土……花骨朵渐渐长大。就在快要开花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发生了,小朋友们,想知道故事怎样发展吗?请打开课文去读一读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提出要求,自由读文。 老师读:自读要求: 1.请大声读一读课文,把生字在课文里圈出来。 2.借助课文中鱼娃娃上的拼音,读谁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二)检查并教学字词。 导:小朋友刚才读得那么认真。这是课文里的许多字宝宝,你们认识吗? 骨(ɡū)、终(zhōnɡ)、惋(wǎn)、莺(yīnɡ)、拐(ɡuǎi)、瘸(qué) 1.读生字:先读带拼音的:(1)自由读(2)指名读,正音(3)当小老师带读(4)齐读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正式)

4、小鹿的玫瑰花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1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教学准备:动物头饰,多媒体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情景表演法,阅读体验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玫瑰花吗? 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我们去看看吧。 揭示课题:小鹿的玫瑰花 二、自学生字,质疑问难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主识字交流: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已认识的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3、读词语。结合经验理解:一瘸一拐结合图理解:花骨朵 三、读读演演,解决疑难 1、读课文,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引导质疑: 预测学生可能质疑:为什么鹿弟弟先说这玫瑰白栽了,后来又说没有白栽呢? 根据学生质疑,出示文中的两句话: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一)学习1-4自然段 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鹿弟弟为什么说,哥哥的玫瑰白栽了? 1、出示一组句子,找出文中的一对近义词: 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理解“渐渐”,体会小鹿栽种玫瑰的辛苦以及对玫瑰的喜爱。 2、体会小鹿没看到一朵花的心情,理解“惋惜”。指导朗读,练习说话。 (二)自学5-8自然段 1、师:要是能看到小鹿栽种的玫瑰开花时的样子,该多好啊!小朋友们,想看看吗? 读一读第5-8自然段。 2、老师扮演小鹿,发给学生“黄莺”和“微风”的头饰,引导学生扮小鹿的朋友,告诉小鹿玫瑰开花时的样子。 3、学生自由分组研究角色,表演课文5-8自然段。 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随机理解“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分角色朗读。 1、四人为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分角色朗读、评价 二、指导写字 1、指导写“谢”字。 A、小鹿种的玫瑰花为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让我们一起对他说声“谢谢”吧!咱们写一个“谢”字送给他。(提示学生掌握左中右结构的字) B、描红,书写,点评 2、举一反三,学写本课左中右结构的字:“渐、微” 出示这两个字,说说哪些地方容易写错,提醒大家! 3、其余生字学生请学生自己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完成课后题“我会读” 板书设计: 小鹿栽一朵花没看到玫白栽 黄莺看美瑰没有白栽! 微风闻香花

《信息检索》模拟精彩试题

《信息检索》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 1.小王在某个数据库中检索到了50篇文献,查准率和查全率分别为40%、80%,则全部 相关文档有 25 篇。 2.INTERNET是基于 TCP/IP 协议的。 3.文件ABC.001.TXT的后缀名是 TXT 。文件类型是文本文件。 4.多数网页采用HTML编写,这里的HTML指的是:超文本标识语言。 5.目录型搜索引擎主要提供族性检索模式,索引型搜索引擎主要提供特性检索模 式。 6.在使用搜索引擎检索时,URL:ustc可以查到网址中带有ustc的网页。 7.根据索引编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搜索引擎分为索引型搜索引擎和网络目录型 搜索引擎。 8.按文献的相对利用率来划分,可以把文献分为核心文献、相关文献、边缘文 献。 9.定期(多于一天)或不定期出版的有固定名称的连续出版物是期刊。 10.检索工具具有两个方面的职能:存储职能、检索职能。 11.以单位出版物为著录对象的检索工具为:目录。 12.将文献作者的姓名按字顺排列编制而成的索引称为:作者索引。 13.利用原始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追踪查找参考文献的原文的检索方法称为追溯法, 又称为引文法。 14.已知一篇参考文献的著录为:”Levitan, K. B.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Brunswick: Rutgers UP,1986”,该作者的姓是: Levitan 。 15.检索语言可分为两大类:分类语言、主题词语言。 16.LCC指的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 17.当检索关键词具有多个同义词和近义词时,容易造成漏检,使得查全率较低。 18.主题词的规范化指的是词和概念一一对应,一个词表达一个概念。 19.国际上通常根据内容将数据库划分为:参考数据库、源数据库、混合数据 库。 20.查询关键词为短语"DATA OUTPUT",可以用位置算符(W)改写为: DATA (W) OUTPUT 。 21.著录参考文献时,对于三个以上的著者,可以在第一著者后面加上 et al. ,代表" 等人"的意思。 22.国家图书馆默认的检索方式是多库检索。 二、单项选择 1. 使用PING命令探测远方主机时,得到的响应是"TIMED OUT",这个信息的含义是:【B】 A.无法解析DNS B.连接超时,在指定的时间内,远方主机没有响应 C.无法识别远方主机的响应信号 D.其他 2. 一般来说,关键词出现在文献的不同字段表达的相关性不同,以表达的相关性从强到弱排序如下:【C】 A.关键词>标题>文摘>正文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教案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教案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小鹿”和“玫瑰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揭示课题。 2.认识“玫瑰”二字,指导“瑰”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边读边圈画生字,把不懂的词画出来,学会。) 2.指名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交流汇报识字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 (1)在组词中识字。如:终──终于、终日、终点、始终。 (2)利用图画识字。如:黄莺。 (3)做动作理解“一瘸一拐”。 (4)创设情境识字。“惋惜”二字都是竖心旁和心情有关。(师举例说明) (5)做手势理解“花骨朵”。(读准“骨”的音,与ɡu区别)(6)比一比:“莺──鹰”。 (7)换偏旁:“惋──碗”。

4.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两组生字“弟、哥、骨”和“抽、拐、浇”) (1)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生字的结构,找出关键笔画。(提示:“骨”字上边中间是横折,下面的“月”字变撇为竖。) (2)教师范写“骨”和“浇”,学生描红书写,作业展示,师生评议。 5.巩固练习 (1)扩词,看谁组词多。 骨()()……抽()()……浇()()……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开展读课文比赛,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情境再现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嫩绿浓密惋惜终于渐渐地静静地 2.抓住问题,创造情境 (1)学生快速读文,画出文中鹿弟弟说的话。 (2)出示句子: ①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②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3.质疑:为什么一开始说玫瑰白栽了?后来又说没白栽呢?

二年级语文:《小鹿的玫瑰花》的教学设计(实用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二年级语文:《小鹿的玫瑰花》的教学设计(实用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二年级语文:《小鹿的玫瑰花》的教学设计 (实用文本)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载。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8个,会写12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玫瑰花生字卡片,黑板画花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案) 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1、小鹿在家门前的花坛里载了一丛玫瑰,她常常去松土,浇水。(出示“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学生自读)。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长了许多花骨朵。小鹿数啊数,总共有几朵? 2、弟弟为什么要数花骨朵呢?(迫切想看到自己种的玫瑰花开花) 3、(出示“花骨朵渐渐长大了”)学生读。 4、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句话,你能找到一组反义词吗? 5、谁能用“渐渐”说一句话? 三、指导写生字。 写生字“弟、哥、骨、抽、拐、浇、终、静、躺” 第二课时(详案)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鹿的玫瑰花》,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按照老师的提示说一说?(小鹿在家门前的花坛里_____。就在花骨朵渐渐长大的时候,小鹿_____,当他出来看花时,_____。)

信息检索题库 答案(终极版)分析

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检索课后作业 1.(第1章?单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召开了以(A)为主题的世界性大会,并发布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A、信息素养 B、信息安全 C、信息检索 D、信息评价 2.(第1章?多选)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ABCD) A、信息知识 B、信息意识 C、信息能力 D、信息伦理 3.(第1章?多选)信息意识具体包括(ABCD)。 A、充分认识到信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想到通过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B、对信息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洞察力,能高效、快速识别有价值的信息,善于从所获取的信息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线索或方案; C、对信息具有积极的内在需求,善于根据社会需要主动发现自身的信息需求; D、具有通过获取信息强化自身学习能力的想法和观念,遇到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获取信息找寻答案。 4.(第1章?多选)关于信息素养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一个层次是拓展视野,使人们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多信息资源。 B、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训练信息获取能力,使人们知道如何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C、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三个层次是培养信息利用能力,使人们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D、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而信息素养教育自身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信息素养教育与终身学习能力是一个相互促进、螺旋提升的关系。 5.(第1章?多选)信息素养是指:基于(ABC),通过确定、检索、获取、评价、管理、应用信息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以此重构自身知识体系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 A、信息意识 B、信息知识 C、信息伦理 D、信息评价 6.(第1章?多选)2000年1月18日,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标准委员会审议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其中包含5项标准和22项具体指标。下列属于5项标准的是(ABCD)。 A、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B、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和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C、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将选取的信息整合入其知识基础和价值体系中 D、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不论是个人或作为小组成员,都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特定的目的 7.(第1章?单选)"information literacy "一般翻译为(B)。 A、信息检索 B、信息素养 C、信息安全 D、信息评价 8.(第1章?单选)(D)是指在信息的生产、存储、获取、传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动各个环节中,用来规范相关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法律关系和道德规范的总称。 A、信息知识 B、信息能力 C、信息意识 D、信息伦理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二.doc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二- 《小鹿的玫瑰花》是新课程(人教版)实验教材中,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又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其主要内容是:在美好的春天里,小鹿种上的一丛玫瑰,它为了种好玫瑰不怕吃苦,精心管理他常常去松土、浇水。可当玫瑰开花的时候,小鹿却跌伤了脚不能走动而没有看到玫瑰花,鹿弟弟替哥哥惋惜。当又听到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鹿弟弟又高兴的说:哥哥的玫瑰花没有白栽。课文从白栽到没有白栽这两句话中引发学生对课文深刻含意的思考。 这篇童话故事从表层看文章的思路是: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在故事的巧合中表现出了浓厚的情味,进而启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故事的深层却蕴含着美化环境及其为他人创造幸福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了幸福和快乐的深远意义。促使学生懂得一人种花,飘香万家的道理。 二、设计理念 新课标把喜欢阅读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读书欲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让每一位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

书,自能读书。在轻松愉快地阅读实践中,读文、识字、理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三、设计特色 读中有思,思中感悟,多维互动,主动发展。 四、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有表情的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逐步养成积累运用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体会文章的含意,体会美化环境的价值,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自能读书,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意思。 .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使学生喜欢读书,乐于读书。读书的方法要灵活多样,学生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可朗读,可默读,可分角色读,可分小组相互评读。 .提出读书要求,学会读书方法。 (1)读通句子,读谁字音,对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先用红笔圈起来,再解决后批注在书上。 (2)要求读准字音认识的生字有: 玫瑰骨终瘸拐莺 (3)理解的词语有:

小鹿的玫瑰花阅读答案

篇一:小鹿的玫瑰花阅读答案 小鹿的玫瑰花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浇水。玫瑰 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他们高兴极了。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就在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他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这时,一只黄莺飞来了。她说:“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 一阵微风吹来,说:“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玫瑰香风’呢!” 小鹿高兴地笑了,说:“原来我栽的玫瑰是 红色的,它们很美丽,还散发着香味。谢谢你们告诉了我。”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小鹿的心情发生了 变化,请概括:()——→()——→()2、第三自然段中“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改成“几个月过去了,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可以吗为什么3、文中 有多处描写玫瑰花:“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花骨朵渐渐地长大 了”,说说句子中加点字对文章表达的作用。4、请你用格言(或熟语、成语)概括文本要表 达的主旨。《小鹿的玫瑰花》答案1、憧憬(高兴);失望(惋惜);高兴。2、强调时间 过得慢,突出小鹿急切的心情。3、突出小鹿栽种玫瑰花的辛苦。“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等。《小鹿的玫瑰花》阅读答案篇二:小鹿的玫瑰花阅读答案 篇三:小鹿的玫瑰花阅读答案 篇四:小鹿的玫瑰花阅读答案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小鹿的玫瑰花练习题作者:佚名资料来源:网络点击数:小鹿的玫瑰花练习题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文章来源莲山课件 w y m 第4课小鹿的玫瑰花班级: 姓名:一、看拼音写词。ɡē dì zhōnɡ yú pínɡ tǎnɡ nínɡ jìnɡ wēi xiào dào xiè ɡǔ tou jiàn jiàn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勾。花骨朵儿(ɡū ɡǔ)好看(hǎo hào)数钱(shǔ shù) 散步 (sǎn sàn)三、按课文内容。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 玫瑰慢慢地()枝条,长出了嫩()的叶子,最后开出了美丽的()色的花,还散发着(),给朋友们带去了()。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四、课内。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就在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他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 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渐渐——()浓密——() 2. 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大学生信息检索习题以及答案

《大学生信息检索概论》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文献的级次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2、《中图法》有五个基本部类,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哲 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性图书,在此基础上又划分为_22_个大类。 3、按容可将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数据库类型分为:文献书目型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数值型数据库和全文型数据库。 4、我国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部标准和企业标准三大类。 5、在实际检索中,文献的检索方法主要有:直查法、追溯法、工具法和综合法。 6、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 、本标准每 5 年修订一次 二、选择题1、如果需要检索某位作者的文献被引用的情况,应该使用( C )检索。A.分类索引B.作者索引C.引文索引 D.主题索引 2、利用图书馆的数据库检索期刊论文时,可供选择的中文数据库是( D )。A.超星数字图书馆 B.万方学位论文 C.国研网 D.维普科技期刊 E.高校财经库 3、如果检索有关多媒体网络传播方面的文献,检索式为(A D)。A.多媒体and 网络传播 B.多媒体+网络传播 C.多媒体or 网络传播 D.多媒体*网络传播 4、如果对某个课题进行主题检索时,可选择的检索字段有( A D E )。A.关键词 B.作者 C.刊名 D.题名 E.文摘 5、二次文献又称检索工具,包括:( A C D )。A.书目B.百科C.索引D.文摘E.统计数据 三、名词解释题1、文献: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2、体系分类语言: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运用概念的划分与概括的逻辑方法,形成一个概念等级体系,按知识门类的逻辑次序,按

2020年辽宁省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附答案)

2020年辽宁省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附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C 12 Na 23 O 16 Cl 35.5 Fe 56 k 39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史书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草纲目》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其中“碱”指的是K2CO3 B.《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其描述的是CO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C.《本草经集注》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此法是利用焰色反应鉴别“硝石” D.《抱朴子》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该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2.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8 g D2O含有的中子数、电子数均为10N A B.1.0 mol/L的FeCl3溶液中Fe3+的个数小于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醛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HI,发生反应:2HI(g)H2(g)+I2(g),达到平衡后气体分子总数小于2N A 3. 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反应:Fe2O3(s)+CO(g)Fe(s)+CO2(g),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见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