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人迎气口脉法

人迎气口脉法

人迎气口脉法
人迎气口脉法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也是中医针灸的常用脉学方法之一。

通过触摸人迎气口的脉搏,可以了解人体的气机运行情况,进而判断病情和辅助诊断疾病。

人迎气口位于颈部的两侧,距离颈椎横突约3寸,即颈椎下缘处。

触摸人迎气口时,应用中指贴近颈椎后,由上往下滑动,当感觉到颈动脉搏动的地方即为人迎气口。

在诊断中,医生会观察人迎气口脉搏的节律、速度、力度、滑动感等特征,进一步判断病情。

常见的脉象有沉、浮、紧、弦、细、数、缓、急等。

人迎气口脉法主要用于判断疾病的虚实寒热等特点,可以辅助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但需要指出的是,人迎气口脉法仅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手段,不能替代其他现代医疗技术和方法,如影像学检查等。

中医绝技:秘而不宣的脉诊,能预知疾病的脉象

中医绝技:秘而不宣的脉诊,能预知疾病的脉象

中医绝技:秘而不宣的脉诊,能预知疾病的脉象脉诊,中医之绝技,也是中医诊病的一大特色,放眼整个医学界,她都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珍宝,仅凭三部九候之脉,便能知五脏六腑之病,令很多人觉得神奇无比。

中医是如何通过脉诊来看病的?凭借的就是对脉象的辨别!脉象该如何辨别、如何判断呢?且一起来看看吧!饮食入胃,腐化消磨,足太阴散其精华,化生气血,上归于肺,游溢经络,现于气口,是为脉。

气口即手太阴肺经之动脉,在太渊之分。

气血周流,内而灌溉五脏六腑,外而煦濡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肉毛发。

所以五脏六腑之坚脆,五官九窍之通塞,四肢百骸之刚柔,皮肉毛发之荣枯,无不形之于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乃至理明言。

”天地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人与天地相应,所以人之脉象与四季相应,随四季寒热温凉而变化。

阳气主生长,故脉现升浮,所以春之脉升,夏之脉浮;阴气主收藏,故脉现沉降,所以秋之脉降,冬之脉沉。

升降浮沉随时令而变化,毫发不爽。

故《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天地之变,阴阳相应……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

”仲景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亦然。

弦者,浮升之象;洪者,浮之极;浮者,金气方收,微有降意,而未遂沉;沉者,降之极。

”概而言之,春脉沉而微浮,夏脉全浮,秋脉浮而微沉,冬脉全沉。

肺主气,而朝百脉,故十二经之气皆受之于肺。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故气口为脉之大会,十二经气血之盛衰悉现于此,所以独取气口,可察五脏六腑。

故《灵枢·经脉》云:“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所以气口独为五脏主也。

”气口即寸口,分寸、关、尺三部。

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尺为阴而寸为阳,关为阴阳之中气。

心与小肠候于左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肝与胆候于左关;脾与胃候于右关;肾与膀胱候于两尺;三焦、心包均属相火,随水下蛰,所以亦候于两尺。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完整版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完整版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I导读:以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式,生套古人的方法,就如一层迷雾,迷住了双眼,看不透疾病的本质。

若掌握人迎气口脉法,则如拨开迷雾学中医,临床识证用方会清晰、准确。

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作者/王伟“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整本《伤寒论》都是以这种体例书写,沿着文意读下来便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同时又表现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则这个人的处方就是桂枝汤,思路简洁易懂。

但问题是张仲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病在太阳,虽然太阳病有提纲证,但是很多太阳病人没有提纲证的表现,通过提纲证无法辨别六经病。

那如何准确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

幸运的是《内经》中提到的人迎气口脉法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或许是因为《内经》里已经详细记载了怎么辨六经,故而张仲景书中未再提如何明辨六经。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

二盛,病在太阳。

三盛,病在阳明。

四盛已上为格阳。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

二盛,病在少阴。

三盛,病在太阴。

四盛已上为关阴。

”(《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灵枢经·终始》)从经文看很简单吧!《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

《内经》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

流传千年却秘而不宣?亦是失传已久?人迎、寸口脉法探秘

流传千年却秘而不宣?亦是失传已久?人迎、寸口脉法探秘

流传千年却秘而不宣?亦是失传已久?人迎、寸口脉法探秘导言:在码这篇文章的时候,脑袋里一直有这么一句话:“假的传千里,真的没人理”,号称是80后注明作家韩寒的格言,不知读完此文,各位是不是也这么想。

今天本想接着讲讲上次那篇黄帝内经剩余四分之三的答案的,没看过此文的朋友请看如下链接:经典“黄帝内经”并不完整,只透露了最多四分之一的人体机密但是这个答案确实比较烧脑,估计也会编辑的比较痛苦,最近事情也比较多,一直拖着没下笔,而且也有不少朋友留言,其实是知道答案的,这里就先公布一下,答案在一本书里:祝华英道长的《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与应用》;此书讲述的是祝道长在进入道家内丹、胎息功态时内观到人体经络运行的奥秘,并根据祝道长行医几十年经验,结合内经所着的一本经验之书,其中道理笔者深以为然,并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实践中。

非常建议各位都花点时间来读一读此书,笔者非常可惜此书在中医界似乎并没有引起轰动,这大概也足以说明本文开头的部分了吧,笔者能力有限,以后也会把自己的实践和领悟,逐渐融汇在今后的文章中,与大家分享。

也就是在这本书中,对人迎、寸口的古脉法做了了解,其实此脉法在内经中早有描述,配合灵枢的大篇幅针刺讲解,实在应该是针刺之前的必备程序。

以下是人迎脉位置:以下是常见的寸口脉位置:笔者以前介绍过如何切脉的,其实就是切的寸口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此文,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仰望岐黄”在关键索引里查阅此文:全文 - 10分钟教会你把脉 - 贫号是如何自学脉诊的笔者不禁惊诧,为何如此简单明了之古脉法没有流传下来,别说人迎脉了,现在很多面诊的中医甚至连寸口脉都不把了,同样的病症有不同的病机,这是必须要依靠比如舌诊、脉诊来辅佐诊断的,笔者甚至认为,上工可以仅凭脉法、刺法,就可初步调定阴阳平衡,小病自去也。

废话少说,下面来介绍下人迎、寸口脉法。

该诊法最早出自《灵枢·终始》:“持其脉口(即寸口脉)人迎(即人迎脉),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

什么是人迎气口脉的部位

什么是人迎气口脉的部位

什么是人迎气口脉的部位人迎气口诊法,虽出自《内经》,而历代医家对于人迎气口所在的部位,见解不一,迄今无定论,归纳起来,博粹堂中医讲大致有三种说法:1、《内经》的说法,人迎位在结喉两旁(颈动脉),气口位在两手掌后高骨经渠之分(桡动脉)。

《灵枢,寒热病篇》:“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要筋之前。

”《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气口即寸口,寸口的部位,《灵枢?本输篇》:“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

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手太阴经也。

”后世从此说者,有隋代杨上善,《太索-人迎脉口诊》注说:“肺脏手太阴脉动于两手寸口中,两手尺中。

五脏之气,循手太阴脉见于寸口,故寸脉主于中也。

人迎胃脉,六腑之长,动在于外,候之知内,故日主外。

寸口居下,在于阿手,以为阴也;人迎在上,居喉两旁,以为阳也。

寸口人迎两者,上下阴阳虽异,同为一气,出则二脉俱往,人则二脉俱来,是二八共引一绳,彼牵而去,其绳并去,此牵而来,其绳并来,寸1人迎,因呼吸牵脉往来,其动是问,故曰齐等也。

”杨氏注释,阐发了《内经》之旨。

后世如唐-王冰,明?徐春甫、张景岳等医家,皆持此说。

2、《脉经》说:“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寸口脉,从广义讲概括寸、关、尺三部分,寸居上,关居中,尺居下,文中“关前一分”,当指寸部。

“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即左手寸部为人迎,右手寸部为气口。

后世医家多附和此说,但对人迎气口的部位究竟在寸、在关又有分歧见解。

认为在两手寸部者,如唐?孙思邈说:“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

”“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

”元?李呆也认为人迎、气口在两手寸部。

他说:“盖左手关前日人迎,右关前曰气口。

”明?马莳说:“寸口者,居右手寸部,人迎者,居左手寸部。

”认为在两手关部者,如宋?朱肱认为:“左关为人迎,右关为气口。

”明?李中梓说:“盖寸部三分,关部三分,尺部三分,三部合计共得九分。

每部三分者,前一分,中一分,后一分也。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二)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二)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二)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二)好大点事2016-01-31 11:05 来自QQ空间日志根据2016年1月29日晚8:00时在成哥内经针法交流群中的讲座整理而成。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晚上好!讲课之前几点申明:一、本群为内经针法交流群,以学习分享和交流为宗旨,禁止相互攻击!二、本群为技术交流群,群友应真诚友善,务必修改群名片为实名,格式如:达州-施传成,还没有修改群名片者请立即修改,否则将被清除。

三、本次讲座毫无保留系统完整地公开分享本人多年来对《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的实践研究成果,有缘者自会珍惜有加。

本群已满,外面还有很多朋友焦急等待加不进来,请加群动机不纯者(如:持门户之见拒绝他人意见,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得了宝贝还出言不逊口吐唾沫及窃取成果拒为己有出售或培训赚钱等)请自行退群,把机会让给那些真正想学习交流的朋友。

上周五给大家分享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部分内容,今晚讲课之前先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以加深朋友们的理解,同时也更好的衔接下面的内容。

因每个问题都要给大家详细讲解,争取让所有听课的朋友都能很好地实战应用人迎寸口脉针法,占用的时间比较长,可能今晚讲不完,但时间服从效果,讲不完的话,下周五继续。

成哥版人迎寸口脉针法的起源:复原《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历经艰辛,来之不易,有缘得到者应珍惜!如何理解和处理人迎寸口脉针法与其他疗法的关系:人迎寸口脉针法调和阴阳稳定人体内环境,可为其他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可与其他任何治疗方法相兼容,结合应用将事半功倍。

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凡人迎、寸口脉不平者均为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

人迎寸口脉针法的禁忌症:人迎、寸口脉摸不到或超过正常强度者,禁止使用人迎寸口脉针法。

如何应用人迎寸口脉定病变及补泻经脉:人迎一盛,足少阳实证,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人迎二盛,足太阳实证,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人迎三盛,足阳明实证,泻足阳明补足太阴。

《黄帝内经》脉法人迎侯六腑机理解密

《黄帝内经》脉法人迎侯六腑机理解密

《黄帝内经》脉法人迎侯六腑机理解密最近一年许多朋友与学员推荐一篇关于内经人迎诊脉部位的文章给我看,我记得名字大约是: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脉法。

本来看了后我是一笑了之,没有当回事,但是问的人多了,就有必要好好给大家解释下这里面的疑问,同时为《黄帝内经》上古中医正本清源,以免大众看了这篇谬论后对内经产生误解。

在内经里,脉法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一个为人迎脉口阴阳双诊脉法,《素问》与《灵枢》都有一些详细篇章专门讲述,其中最为详细的是《灵枢》第九终始篇。

还有就是三部九候脉法,以下我会就这两种体系的诊脉原理进行阐述。

关于人迎脉口阴阳双诊脉法,内经里面是以人迎侯六腑,而六腑为天,六腑为阳;以脉口侯五脏,而五脏为地,五脏为阴。

“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天地阴阳二气交合而生的,而身体的阴阳二气之运动升降出入皆效法天地四时阴阳二气之运动。

而人的天道就是六腑,地道就是五脏,天道与地道各有其位,天在上在外,地在下在内,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空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

那么人体的天地就是属于天的六腑,属于地的五脏,而侯六腑为天的诊脉地方就是我们身体头颈部属于胃经的人迎穴这个地方。

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侯六腑的经气盛衰与疾病呢?因为头部为人体的天位,头为首为天,乾为头为天,而头为清阳之府,六阳之气皆交合于头,以头为人体的天部,所以六腑六阳的经气皆运行上注头部,头为诸阳之会,阳气在天的空间运行,所以在头颈天部诊察六腑六阳之气的盛衰。

而内经中胃为六腑之大主,与脾土互为阴阳表里,脾为地为五脏诸阴之母,那么胃与脾互为阴阳夫妻,而胃必然为天道,天道与脾土的地道阴阳相配也。

所以能在头部的胃经部位侯属于天道的六腑之气的盛衰与疾病,这个绝对是符合人体阴阳二气的分布的。

我们学习中医的,一定要了解我们人体是如何与天地之道相合一的,这样就不会对内经有所迷惑。

而在我先提到的《密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脉法》里面,却说内经的这个侯六腑的部位是错误的,不正确的,不合临床,所以这套脉法没有流传下来。

脉法针灸之人迎寸口针法

脉法针灸之人迎寸口针法

脉法针灸之人迎寸口针法《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

”开篇即将脉法针刺放在了重要地位。

观今人之针刺,非但未做到仲景所说“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更是将脉法抛之尽净。

有感于此,临床针刺发奋研究脉法,为古脉法针灸重新绽放出光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针刺的脉法很多,(以后我也会对主要的一些脉法进行阐述),但《灵枢》中反复提及到,记载较详实的还当属人迎寸口脉。

《灵枢.终始》篇记载有“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此处脉口即是寸口)寸口人迎分别代表人体阴阳之气,若是阴阳失衡,即代表某些经络出现了问题,所以《终始》篇就有“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燥,病在手少阳。

”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人迎脉博力度或者说宽度大一倍于寸口脉,那么病变在足少阳经上,脉博一倍而躁动,那么病变在手少阳经。

当然一倍,二倍,三倍,需要临床上医师自己去体会。

二倍大就在足太阳,三倍大则在足阳明。

若脉加躁动即在相应的手经。

同样寸口若大于人迎,说明病位较深,已入阴经。

寸口一倍于人迎,在足厥阴,二倍在足少阴,三倍在足太阴,若脉加躁动,即病在相应的手经。

所以人迎寸口脉法可以准确定位到经络病变。

对于治法,《终始》篇中同样有相关的论述“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足厥阴,二泻一补”。

即是说如果人迎大一倍寸口,那么可以泻胆经,补肝经,泻用两个穴位,补用一个穴位。

”补泻穴位运用还是五输穴运用的较多。

当然也可以用五输穴以外的穴位。

临床上遇病人主诉臀部牵涉腿外侧疼痛一周,持其寸口人迎,寸口一倍人迎,补胆经风市,阳陵泉,泻太冲,次日疼痛即明显好转。

临床此类病例较多。

脉诊的优势在于我们能够判断出疾病治疗是否有效。

治疗后”必切而验之,竦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

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

”扎完再号脉,人迎寸口平衡了,虚脉变有力了,实脉变无力了。

疾病即能好转。

然而我们在临床上很多疾病号脉人迎寸口没有太大差异又该怎么办呢,内经中同样讲到“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灵枢针灸》学习:人迎寸口脈诊

《灵枢针灸》学习:人迎寸口脈诊

本帖最后由成哥于2013-7-30 22:19 编辑阴阳脉-人迎寸口脉《灵枢终始第九》:“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藏为纪﹐阴阳定矣。

终始者﹐经脉为纪。

持其脉口人迎(1)﹐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相司守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为平人”。

《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2)﹐知阴者知阳。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3)﹐所谓一也”。

《灵枢四时气第十九》:“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灵枢禁服第四十八》:“寸口主中﹐人迎主外(4)﹐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5)”。

【注释】﹕(1)脉口人迎﹕脉口﹐指寸口脉。

又称气口。

人迎﹐指人迎脉。

(2)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指了解经脉阴阳表里关系。

头﹕指人迎脉。

(3)三阳在头﹐三阴在手﹕三阳﹐指阳明太阳少阳﹔三阴指太阴少阴厥阴。

头指人迎脉﹐手指寸口脉。

全句指阴阳经象反映在人迎寸口二脉。

(4)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中﹐内也﹐指阴经﹔外﹐阳也﹐指阳经。

(5)平﹕指常人。

【按语】﹕本篇论述了人迎寸口脉的候诊部位以及正常人迎寸口脉的状况。

寸口脉反映阴经﹐人迎脉反映阳经﹐此即“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气口候阴﹐人迎候阳”。

临床上通过比较人迎寸口两脉的强弱﹐了解经脉阴阳平衡与否。

这即是《灵枢终始》中“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所以﹐人迎寸口脉亦可称为阴阳脉。

有关人迎寸口脉的具体检查方法﹐参考本篇附篇。

关于正常的人迎寸口脉﹐本篇论及了两个方面﹕第一﹐必须是“脉口人迎应四时也”。

即寸口人迎脉随四时而有相应的变化﹐具体就是“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第二﹐必须是“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

即人迎寸口两处指下的感觉如同按在同一条拉紧的绳索上。

这里指出检查人迎寸口脉时﹐不是注意其脉的大小快慢浮沉﹐而是需要揣摩两脉指下应指力度﹐以确定两脉的强弱。

脉诊要领之人迎气口诊法

脉诊要领之人迎气口诊法

脉诊要领之人迎气口诊法人迎气口诊法与《黄帝内经》的喉手相应诊法不同,此法源于《脉经·脉法赞》,其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日人迎,右日气口”。

是以寸口脉的关前一分之处分别为人迎与气口。

并仿《黄帝内经》“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之意,以左之人迎诊外感之脉变,以右之气口诊内伤之脉变。

此法自东垣侣用之后大行于世,对脉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随之带来了许多争议。

关于“关前一分”究竟在什么部位的争议,这里就不详加分析了。

此法的要点,可以认为是左右对比法,以左主诊候外感,右主诊候内伤。

如李东垣日:“外感风寒皆有余之证,是从前客邪来也,其病必见于左手,左手主表,内伤饮食及劳役不节,皆不足之病也,必见于右手,右手主里”。

对此,有许多医家持反对意见。

如张景岳即连称不妥。

其日:“以左手脉辨外感,右脉辨内伤,岂左无内伤、右无外感乎?谬甚!谬甚!”而近世何希时亦日:“关前一分,如何能诊得,又何以别于关脉,无实用意义。

”并批评王叔和“以左手寸口为人迎,右手寸口为气口,关日关上,两手尺中日神门,多立名目甚无用也。

”,博粹堂中医介绍。

且不谈这些争议的曲直。

然而,仅从实用意义来看,虽然不可绝对地以左右手区别外感与内伤,但此法也绝非毫无用处。

临诊时,常可见到,左右两脉出现大小强弱不等的情况,这无疑是传达了身体内部病变的信息,对此认真进行体察与分析,对于疾病的诊断会有相当的帮助。

如《王氏医存》中,就有关于“左右强弱主病”之论述。

王氏指出:“凡左脉弱,右脉强,主汗多,遗精,肝郁等证;右脉弱,左脉强,主易怒,腹痛及误服补火丸散,必生肝热、滑精诸证。

右脉盛,左手无脉,主痰结,气虚。

左脉盛,右手无脉,主食滞,肝郁。

”这是临诊心得之总结,千万不可忽视。

而清人医案中,这种左右对比诊法的运用,更比比皆是,其心得体会充溢于字里行间。

近人萧通吾运用人迎气口诊法、颇有心得,他认为:“人迎脉多见有浮、紧、虚、细、洪、数、滑这七种脉象”。

而气口脉则常见“濡、涩、结、紧、沉、动、滑大、虚大等八脉脉象”。

六腑化谷、 脉法解、寸口人迎脉法、 三部九候脉法

六腑化谷、 脉法解、寸口人迎脉法、 三部九候脉法

六腑化谷、脉法解、寸口人迎脉法、三部九候脉法四圣心源卷三[原文]六腑化谷,津液布扬,流溢经络,会于气口,气口成寸,以决生死。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医法无传,脉理遂湮,金简长封,玉字永埋。

方书累架,七诊之义无闻,医录连床,九候之法莫着。

既迷惘于心中,复绵昧于指下,使踟躅之余,命饱庸妄之毒手。

顾此悢悢,废卷永怀,作脉法解。

【翻译】六腑消化谷物,津液分散传播,沿着经络流泻,交会在气口,五脏六腑气口成寸,用来判断生死。

微妙在脉,不可不仔细研究。

医法没有流传,脉理于是埋没,宝贵的书简长久的封存,珍贵的文字永远的埋没。

记载或论述方剂的著作叠放在书架上,七诊的道理没有听见,医书册籍久别,九候诊法没有着落。

既迷惘于心中,又糊涂于指下,心中犹疑之外,性命饱受浅陋妄为的庸医毒手。

看到这些令人悲伤的事,放下书抒发情怀,作脉法的解释。

{解读}黄师悲天悯人,可敬可叹!七诊九候:独小,独大,独疾,独迟,独热,独寒,独陷下者病,是谓七诊;人有上中下三部脉,每部有天地人三诊,三三为九,是谓九候。

脉法解寸口脉法[原文]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阴散其精华,游溢经络,以化气血。

气血周流,现于气口,以成尺寸。

气口者,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也。

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

关者,阴阳之中气也。

寸口在鱼际之分,关上在太渊之分,尺中在经渠之分。

【翻译】吃喝的东西进入胃里,腐熟消化研磨,手太阴经散发精华,沿着经络游溢,以运化气血。

气血环绕流动,显现于气口,形成尺脉和寸脉。

气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

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

关,是阴阳的中气。

寸口在鱼际穴处划分,关上在太渊穴处划分,尺中在经渠穴处划分。

{解读}王叔和说道:“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

”寸口脉中寸关尺三部脉,是以两手的桡骨茎突处定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以便三指按切,这是后世医家常用的一种方法。

[原文]心与小肠候于左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肝胆候于左关,脾胃候于右关,肾与膀胱候于两尺,心主三焦,随水下蛰,亦附此焉。

带你认识:“人迎寸口脉法”

带你认识:“人迎寸口脉法”

带你认识:“人迎寸口脉法”
脉诊一直被很多人视为中医里面难掌握的部分,若是拿捏不准,指下难明,临证势必有尴尬。

但中医脉学就是神秘又富有玄机,三指下的微妙,几人能言明?秘而不宣的“人迎寸口脉法”,也是个性鲜明的脉法之一,带大家来认识“人迎寸口脉法”,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

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

太阴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候五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府。

以太阴为五藏之首,阳明为六府之长也。

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虚则人迎大而寸口小;府阳衰则寸口大而人迎小,旺则寸口小而人迎大。


寸口主要反映内脏的情况,人迎(颈总动脉)主要反映体表情况,这二处脉象是相应的,来去大小亦相一致。

按照《内经》的认识,在正常情况下,春季人迎脉稍大于寸口脉;秋冬季寸口脉稍大于人迎脉。

如果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一倍、二倍、三倍时,疾病由表入里,并说明表邪盛为主,如人迎脉大于寸口脉四倍者名为'外格’,大而数者是危重的证候。

反之,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一倍、二倍、三倍时,为寒邪在里,或内脏阳虚,寸口脉四倍于人迎脉者名为'内关’,大而数者亦为危重征象。

人迎寸口诊法是用二部相互参照来进行诊断,其实就是阴阳对比,体现了中医阴阳平衡的理念。

人迎脉(喉结外侧颈动脉搏动处)和寸口脉(手寸关尺三部脉中,取其最大者)的大小对比来指导临床,人迎和寸口脉大小相一致的,说明阴阳平调。

人迎达于寸口一倍的,说明少阳之气太过,从少阳论治。

人迎大于寸口两倍的,说明太阳之气太过,从太阳论治。

人迎大于寸口三倍的,说明阳明之气太过,从阳明论治。

(刘泉鹏)。

深度解析人迎寸口脉三

深度解析人迎寸口脉三

深度解析人迎寸口脉三一、适应症:凡人迎、寸口脉不平者均为人迎寸口脉针法的适应症。

二、禁忌症:人迎、寸口脉摸不到或超过正常强度者,禁止使用人迎寸口脉针法。

三、如何定病变及补泻经脉:人迎一盛,足少阳实证,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人迎二盛,足太阳实证,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人迎三盛,足阳明实证,泻足阳明补足太阴。

寸口一盛,足厥阴实证,泻足厥阴补足少阳;寸口二盛,足少阴实证,泻足少阴补足太阳;寸口三盛,足太阴实证,泻足太阴补足阳明。

四、补泻**位:五输**。

五、每侧**位数:阴经一个,阳经二个。

六、补泻的先后顺序:先补后泻。

七、何时起针:脉平起针。

八、针刺的频率:人迎或寸口一盛(少阳或厥阴):每日一次;人迎或寸口二盛(太阳或少阴):二日一次;人迎或寸口三盛(阳明或太阴):一日二次。

九、单纯一经症状的简便定经法:收集临床症状→参考各经脉病变“是动病”“是主”部分→确定病变经脉→检查人迎寸口脉的大小→确定病变经脉的虚实。

十、“人迎”、“寸口”位置及诊脉技巧:位置:“人迎”即喉结旁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颈动脉博动处(平环状软骨的颈动脉搏动处为人迎脉)。

如果喉结不明显,在上边那条较深较粗的横纹婴筋前搏动处。

“寸口”即桡骨茎突尺侧的桡动脉博动处(平桡骨茎突的桡动脉搏动处为寸口脉)。

诊脉技巧:以人迎及寸口处应指力最强的脉位进行力度对比,切忌比较两处脉管大小(宽度)!鉴别几盛的技巧:一盛:能感觉到人迎与寸口博动力度有区别;三盛:人迎与寸口力度相差极大,以至于搭上强的一边后弱的一边似有似无,几乎感觉不到弱的一边;二盛:介于一盛与二盛之间。

下面开始今晚的课程。

“盛”、“倍”与三大回环设计讲解这一节,是为了加深大家对判断几盛(或几倍)的直观理解,如果你有心还会从本节中意外收获大量的宝贝!十二经脉循环分为(阴阳)表里两经之间的小循环和十二经脉流注(实为包括任脉督脉在内的十四经脉)的大循环。

小循环: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

三部六病学说的脉象观

三部六病学说的脉象观

三部六病学说的脉象观三部六病学说的脉象观脉象学说,是祖国医学中一门独特的技术,通过平脉可以帮助医生得知疾病性质的真伪。

临床有时舍证而从脉,一脉定乾坤。

因此,平脉有时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在以后局部病的论治中,脉象的诊干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平脉是一门技术,而不是空洞的理论,无论历代医家把脉象描绘的如何尽善尽美,但具体平起脉来往往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同一脉象,多人平之,常是结论不一,难以说到一起,而不能统一。

根据多年实践,认为脉象应分三类,首先掌握脉象的分类,才能正确的区别脉象,作出准确诊断。

现就三类脉象的具体内容,作一分述。

先认识基础脉象,再认识复合脉象,在此基础上再平奇形脉。

这样,循序渐进,才能完成脉象从必然到自然的认识过程。

一、基础脉基础脉分七类十四种,根据脉象形成的机理和:临床脉象的变化,平诊时要注意七个方面:1.长度以等身寸量之,正常人脉长一寸九分。

按脉时,上不盈寸,下不及尺者,叫做短脉,主夭;反之,如寸尺两端有余和缓者,为长脉,主寿。

2.宽度正常寸口脉宽,以等身寸量之,约为1/10~2/10寸。

平脉时,宽度以巨细分,超出正常宽度1/2叫巨脉;仅占正常脉之宽1/3时,称为细脉。

巨脉主气盛,细脉主血虚。

3.深度脉之深浅以浮、沉分,轻取明显,按之稍减,称为浮脉;轻取不显,重按而明显,称为沉脉。

浮脉主病在表,常为外感症;沉脉主病在里,常为内脏病。

4.硬度脉之硬度则以弦、软分。

紧而弹性差者,谓之弦脉;柔而弹性好者,谓之软。

硬度是血管弹性的反应。

弦脉主病久,软脉主病近,或为正常。

5.频率平脉时,频率以迟、数分。

一息四至以下为迟;一息五至以上为数。

数脉主热,主病进;迟脉主寒,主病退。

临床要结合具体情况并观察心脏的功能状态而确定脉率的意义。

6.充盈度脉之充盈度,以虚、实分。

主要凭脉管内血液量的充盈状态。

脉管内血液充实有力谓之实脉;瘪而无力为虚脉。

实脉主病实,虚脉主血虚。

7.节律脉的节律以常脉、涩咏分。

【中医切诊】人迎、气口脉介绍

【中医切诊】人迎、气口脉介绍

【中医切诊】人迎、气口脉介绍人迎、气口脉介绍《太素·人迎脉日诊》:“黄帝日:“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小大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此者名日平人。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少阳;人迎二倍,病在太阳;人迎三倍,病在阳明。

人迎四倍者,且大且微,名日外格,死不治。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厥阴;寸口二倍,病在少阴;寸口三倍,病在太阴……寸口四倍,名日内关。

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

”《素问·六节脏象论》:“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大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

寸日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

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灵枢·禁服篇》:“黄帝日: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

……寸口大于人迎—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病在手心主。

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病在手少阴。

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病在手太阴……”《灵枢·四时气篇》:“……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

诸经实者,病三日已。

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灵枢·五色篇》:“……切其脉日,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

人迎气大紧“浮者,其病益甚,在外。

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

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

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

病之在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

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

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脉经·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肺实,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实者,手太阴经也;病苦肺胀,汗出若露,上气喘逆,咽中塞如欲呕状。

三部六病之脉学

三部六病之脉学

可触摸的韵律——三部六病之脉学袅袅茶气伴随着音乐的节拍弥漫开来,那韵律的美妙悠悠长长,有如天籁般闲适,好似阳光透入层层叠叠的密林,让人的心境豁然开朗。

韵律的协调统一让音乐的美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而脉学的协调统一则是以气血做为铺垫完成的,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

脉象里的浮沉迟数有如韵律的节拍,不同的节拍代表着不同性质的脉象。

中医学术,从古至今,都注重整体观念,脉学也不例外,需要以整体观念作为其指导的理念。

前人曾说:“切脉之事明于书未必明于心,明于心未必明于手”。

而今临床中,对于脉学的学习杂七杂八,同一脉象却众说纷纭,难以达到统一。

书中对于脉学的理论过于繁杂,而作为初学者,脉学越详细却越难以真正领会。

“三部六病”中的“四脉”则简而易明且以整体观念作为指导,通过四脉观察人整体的气血运行状况,很适合初到临床中实践的医学生,同时对于脉学的规范化临床教育也很有启发。

1.上鱼际脉即溢脉:指的是寸口的脉动超过腕横纹上到鱼际,此为气血向上肢运行的冲击力长期偏大出现了气血亢逆。

此类型的脉象多表现在急躁好胜,或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的患者。

上鱼际脉又可以分两种类型:①实而有力者多以上部气血亢逆为主,上部的实热偏重。

②浮而无力者以下部气血不足为主,此类患者总体气血不足,上部气血虽有余但程度轻,下部气血亏损重而出现鱼际脉的浮而无力。

2.聚关脉即聚脉:指的是寸尺脉宽度不变而关脉独大,其邢如豆。

此类脉象主要是由于血管的长期痉挛出现的气血运行不畅,运行到关部桡骨茎突时,对于气血运行构成了阻力,气血运行不畅使关部的血管压力变大,久之则血管变粗出现聚关脉。

多见于具有郁闷、悲哀、忧虑情绪的患者。

同样的,聚关脉也可再细化分为两种,大而有力的脉象为气血郁积日久,弱而无力的聚关脉则气血郁积轻,以气血郁积轻重为标准,在处方用药时以判断药量的轻重。

3.长弦脉即韧脉或覆脉:脉管弦长,脉象可一直向尺部后方延伸。

此类脉象的患者多长期处于寒湿,使大量寒湿性的黏液积于肠内,黏液长期储留被吸收入血,逐渐沉积于血管壁上,久之则使血管壁变厚变硬,出现长而弦的脉象。

人迎脉口—疾病诊断与治疗

人迎脉口—疾病诊断与治疗
《素问·指至真要大论》中阐述了健康人的脉象:
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
小大齐等,命曰平。
即健康人的脉象,应当是人迎和寸口脉大小相齐相应。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涉及人迎寸口诊脉的经文如下: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
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
到病人家里去诊脉;二来,医者一天也只能看一两个病人,
不太现实.特别是诊所出现以后,都是病人来看医生,
很难做到平旦诊脉。
其实诊脉是中医诊疗的最后一个环节。
我们通常说望闻问切,
切就是切脉,即诊脉或号脉,是医者通过望闻问
先有了基本判断,最后通过诊脉来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望闻问切常被称为医者的“四圣”:望而知之谓之神,
再者是要正确地诊脉。
马莳在注释这段文字时,不无感慨,特别添加了一段按语:
“此即人迎脉口以知虚实,遂泻阴补阳,泻阳补阴,
乃诊治至妙之法也,岂特用针为然?奈何后世不讲,
而脉既不明,治亦无法,致人夭札者多,痛哉!”
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人迎脉口诊脉法和阴阳补泻法
是疾病诊断治疗的至真至妙的方法;
第二,后世不讲这样的方法,因此诊脉和治疗都无章可循,
《灵枢·始终》篇详细介绍了通过人迎和脉口
来判断经络问题的简单方法。
关于人迎和脉口的具体位置,《黄帝内经》中没有明确说明,
而各个医学大家在诸多经典中的注释存在不同的观点。
马莳在《黄帝内经灵枢注症发微》中的注释为:
“右手寸部曰脉口,左手寸部曰人迎。”
而马莳在《素问·病能论》中,对“人迎者,胃脉也,
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的注释和上面的有存在矛盾,其注释为:“人迎者,胃经穴名。”

人迎寸口脉法简释

人迎寸口脉法简释

人迎寸口脉法简释来源灵枢针灸、按摩群211415705,储静之空间日志介于很多人问我关于人迎寸口脉的问题,我一个个回复起来很麻烦,所以就常见问题,简列于下:一、脉盛,盛指的是人迎或者寸口脉的坚软,这是最贴切的一种对盛的表达,而且特别好理解。

来源是什么呢?就是以经解经,这也是学习《灵枢经》常用的方法。

“补则益实,脉大如其故而益坚”“泻则益虚,脉大如其故而不坚”怎么去体会呢?去想象豆腐与石头的区别,感受上以中为主,浮沉互参。

二、脉燥,脉的盛、燥在临床上调脉以后再观察,是一个很重要的体会方法,关于燥脉的临床体会,请参考我发在群文件里,我手写的图片,这是王钊先生的临床体会,我多番搜索获得。

三、关于人迎寸口脉法的使用。

它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这两个阶段,不但能观察机体状态,对于指导辩证和补泻、效果与预后都有很大意义,是针灸临床不可多得的脉诊法,详细内容请参考《灵枢经》终始、经脉、禁服、五色等篇。

个人体会,人迎寸口脉结合临床辩证很重要,既然在《灵枢经》中被广泛应用,所以,与同为《灵枢经》的其他辩证方法互参,就显的很重要。

如“是动病”“所生病”部分,和其他有关的辩证,这里不一一赘述。

四、人迎寸口脉法的临床运用。

人迎寸口脉法辩证中,区别手足同名经病变,依靠“燥取之上”“的原则,这对于刚开始认识这一脉法的老师,显然是一个心里的屏障,因为“燥脉”的判断需要积累一定的临床经验。

那么初习这一脉法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呢?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有临床作用,这种脉法也就失去了临床意义,注定只能被束之高阁。

事实上这种脉法在刚刚认识它的时候便能产生实际作用1.针灸适应症的提示。

人迎寸口脉俱虚,或俱盛四倍以上,及其中一个单独盛四倍以上,都不适宜针灸治疗。

2.“人迎候阳,寸口候阴”,在了解了“盛”的基本概念后,首先就能通过人迎寸口脉的盛虚对比,而缩小辩证范围,这里是人迎寸口脉的同侧对比,例如:人迎盛则阳经盛阴经虚,反之亦然。

这里是不用考虑盛几倍的。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

深度解密《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针法人迎寸口脉针法,是《黄帝内经》中高层次针刺方法之一,其法度严密,疗效非凡,是内经针法中解决人体大环境问题的“道”层次的针法,而非针对某病某症进行治疗的医术。

一、人迎寸口脉相针法关经文《灵枢·禁服第四十八》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

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

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

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

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

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

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

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

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

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

通其营输,乃可传于大数。

大数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刺,脉急则引,脉代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

《灵枢·终始第九》“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

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传之后世,以血为盟。

敬之者昌,慢之者亡。

无道行私,必得夭殃。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说课讲解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说课讲解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I导读:以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式,生套古人的方法,就如一层迷雾,迷住了双眼,看不透疾病的本质。

若掌握人迎气口脉法,则如拨开迷雾学中医,临床识证用方会清晰、准确。

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作者/王伟“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整本《伤寒论》都是以这种体例书写,沿着文意读下来便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同时又表现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则这个人的处方就是桂枝汤,思路简洁易懂。

但问题是张仲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病在太阳,虽然太阳病有提纲证,但是很多太阳病人没有提纲证的表现,通过提纲证无法辨别六经病。

那如何准确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

幸运的是《内经》中提到的人迎气口脉法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或许是因为《内经》里已经详细记载了怎么辨六经,故而张仲景书中未再提如何明辨六经。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

二盛,病在太阳。

三盛,病在阳明。

四盛已上为格阳。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

二盛,病在少阴。

三盛,病在太阴。

四盛已上为关阴。

”(《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灵枢经·终始》)从经文看很简单吧!《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

《内经》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

”只要用人迎穴所在位置的动脉与太渊穴所在位置的动脉比较,就可以很容易区分出六经病。

这种脉法操作起来并不比独取寸口的脉法复杂,但是为何古人却不用呢?其实只要试过几个病人答案自然就会揭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

三部六病,秘而不宣的脉法:人迎气口诊脉法
I导读:以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式,生套古人的方法,就如一层迷雾,迷住了双眼,看不透疾病的本质。

若掌握人迎气口脉法,则如拨开迷雾学中医,临床识证用方会清晰、准确。

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作者/王伟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整本《伤寒论》都是以这种体例书写,沿着文意读下来便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同时又表现出“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则这个人的处方就是桂枝汤,思路简洁易懂。

但问题是张仲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病在太阳,虽然太阳病有提纲证,但是很多太阳病人没有提纲证的表现,通过提纲证无法辨别六经病。

那如何准确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

幸运的是《内经》中提到的人迎气口脉法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或许是因为《内经》里已经详细记载了怎么辨六经,故而张仲景书中未再提如何明辨六经。

“人迎一盛,病在少阳。

二盛,病在太阳。

三盛,病在阳明。

四盛已上为格阳。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

二盛,病在少阴。

三盛,病在太阴。

四盛已上为关阴。

”(《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

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

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灵枢经·终始》)从经文看很简单吧!《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

《内经》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

”只要用人迎穴所在位置的动脉与太渊穴所在位置的动脉比较,就可以很容易区分出六经病。

这种脉法操作起来并不比独取寸口的脉法复杂,但是为何古人却不用呢?其实只要试过几个病人答案自然就会揭晓。

因为这套脉法不正确。

懂点西医常识的人都知道,人迎脉实际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实际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大于桡动脉许多倍,因此只要公正诊脉,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两个粗细相似的脉管可以相互比较,相差如此悬殊的颈动脉与桡动脉如何比较?因此以人迎穴与太渊穴的动脉对比方法不能诊断六经病。

我从梳理出不同的脏器与藏象理论并确立从藏象理论入手开始,人迎气口脉法就一直困扰着我,经过痛苦的三年学习才突破这个瓶颈。

这期间不停地看书,
直到有一天我真的弄通了这套脉法,那时我欣喜若狂,郁堵多年的能量一下子全释放出来了,学习到的大量知识重新有条理地排列起来,对以前很多看不上眼的医论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

如果没有亲历过痛苦的思考,无论我怎么强调这套脉法的重要性你都不会有感觉,但当你真的掌握了这套脉法,就可以轻松准确地判断六经病的病位,临床疗效便有了质的飞跃。

“《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

魂、魄、壳、神,皆见寸口。

左主司官,右主司府。

左大顺男,右大顺女。

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神门决断,两在关后。

人无二脉,病死不愈。

诸经损减,各随其部。

察按阴阳,谁与先后。

阴病治官,阳病治府。

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

”(《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
真的太感谢王叔和了,如果没有他,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人迎与气口的位置,也永远不会真正弄懂人迎气口脉法。

在这里我不禁要为王叔和抱不平:后世医家在注解《伤寒论》时,只要解释不通,就把责任推到王叔和身上,说是王叔和乱改导致后世看不懂《伤寒论》。

其实仔细阅读《脉经》就可以知道王叔和对文献的收录很重视原貌,《脉经》中可以看到很多古朴的文字,这些文字未经润色,从此可知王叔和更不会乱改张仲景的文字。

王叔和对中医的贡献非常大,他在《脉经》中收录了大量失传的古脉法。

很多脉法由于年代久远,失于传承,基本定义已不可知,很难应用于临床。

在《脉经》中,有一篇失传了的《脉法赞》,从文字上看,很古朴,类似这种古朴的文字在《内经》里很多见,故可知《脉法赞》的成书很早,这篇文献对人迎与气口的定位记载是: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

现在明白了人迎、气口位置,便很容易分出阳病与阴病:左右手关前一分比较,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右手脉大就是阴病。

下面解释一下何为一盛、二盛、三盛:“盛”字下为“皿”字,为器皿之意,上为象形,代表高高耸起的谷物,其原始意思为器皿中放满了满溢的谷物等祭祀用品,后来演变成一种计量单位。

一盛、二盛、三盛即是脉搏小、中、大三种衡量标准,通过关前一分的大小判断病在哪一经。

如果关前一分很小就是少阳病或厥阴病;关前一分中等大小就是太阳病或少阴病;关前一分特别大就是阳明病或太阴病。

这么理解的话问题又出现了:人有高低胖瘦之分,针灸取穴所用尺寸的长度因人而异,关前一分的盛数如何因人而异?究竟关前一分多大是标准的一盛大?这个问题我在经典中没有找到答案,带着这个疑问上临床,我提出过无数
种假设,否定了很多想法,最终找到了答案:关脉的大小为标准的两盛。

如果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则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差不多大则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则为三盛。

下面详细说一下人迎气口脉法的具体操作细节。

以高骨定关,高骨到腕有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长度为一寸,因此叫寸口。

一寸分十份,只要过了高骨,刚到缺口的位置便是关前一分。

诊脉时先通过左右手关前一分大小的对比,判断病人是在阳病还是在阴病,如果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如果右手脉大就是阴病。

然后将盛的一侧关前一分与关脉比较,判断病人具体病变所在。

以左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少阳;
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与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太阳;
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则病在阳明。

以右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厥阴;
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与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少阴;
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则病在太阴。

可以画一个脉形图来表示,每一对中,上为寸下为尺,左为左手脉,右为右手脉。

根据这套脉法,临床便可精确判断六经病,无论病人将自己的病诉说得多么复杂,只要摸到了这个脉象,再有相应的症状作为判断依据,便可以对病情掌握得很清楚、处方多半可以“一剂知,数剂已”。

假设来了个病人,主诉头晕,一摸脉,整体脉弦,并且人迎一盛,初步可以判断为少阳病,就可以按照这个方向进行问诊,可以问是否兼有口苦、胸胁支满等,但见一证便是,就可放胆开小柴胡汤,并根据病人具体病情适当加减。

如果病人主诉为头晕,一摸脉整体脉也是弦脉,但同时气口二盛,我们便可初步判断为少阴病,再进行方向性的问诊如是否没精神、怕冷等,如果证状又能证明是少阴病,则就可以应用真武汤加减。

当我将人迎气口诊法应用于临床时,我的疗效有了质的飞跃。

后来再翻看后世医家的书,真是后悔自己的眼睛被知识蒙蔽了太长时间。

我以前看到的金元四大家的医书与现在看到的完全不同,李东垣、朱丹溪都用人迎气口脉法,而且人迎气口的定位都在关前一分,只是我以前看到他们写的书时总想对他们做一下评价或从他们的医学体系中抽出部分对自己有用的医论,而不是真正想深入完整地学习,因此对这些人迎气口的记载都持批判态度或观望态度。

有了这种临床的实际体
验,更加坚定了我学习经典的信心,下面我们要做的是继续放空自己,继续读经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