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激情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
老师一字一词的讲解,学生昏昏欲睡;老师直接用文言文分析大意,人物性格,让学生自己找到吕蒙变化的句子,发现鲁肃对待吕蒙的态度变化——刮目相看,进一步对比自己,学生都积极发言——老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这是《孙权劝学》的两种课堂表现,语文课激情的重要性一目了然,如何才能做到呢?
一、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想让自己的教学有激情,就必须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例如,上面的《孙权劝学》就是老师把自己的劝和孙权的劝对比,学生的学和吕蒙的学对比,把课堂气氛推到了高潮,这就是师生在交流,形成对话,在师生的对话中,学生感悟,并成长。这个过程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要学、想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例如,我在上余光中的《乡愁》时就用小提琴曲《乡愁》导入新课,学生马上就进入氛围,我在没有告诉学生的情况下开始朗诵,当音乐戛然而止时,很多学生还沉浸在浓浓的乡愁中,有些同学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还可以通过听故事、演课本剧、看录像、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轻松进入充满激情活力的课堂教学。
二、理解感悟
激情的课堂离不开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每一篇文学作品
都蕴含作者的情感,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语文教材里由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精美文章,老师更是要让自己能“穿越”,首先能亲身体验作者的生活环境,然后用心灵去解读、感悟文本,有了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有了自己的“哈姆雷特”,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让感情溢于言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样老师讲课就如同在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样。《羚羊木雕》中”我”的经历大部分同学都遇到过,布置预习时,我就让学生写了一篇关于与父母闹矛盾的经历的小习作,在认真阅读学生的习作后,选出两篇优秀习作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朗读,并且让学生讨论了几分钟。导入情景后,让学生讨论文章中的思想,同学们发言积极踊跃,效果很好。课后,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反思自己在和父母相处之时的不足之处,之后交上来的习作中,学生对自己的检讨也较深刻。教学中我们时时刻刻把对文本的感悟和学生的素质教育、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吸收文学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人生的感悟和启示,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课堂技巧
一堂课的导入是非常关键的,精彩的开课能唤起学生的潜能。教师要善于运用煽情的语言,形成课堂中的激情。如特级教师王世发这样导入《巴尔扎克葬词》一课:1850年8月18日,一代文豪巴尔扎克与世长辞。8月20日,巴尔扎克葬礼在拉雪兹公墓举行。他的好友,法国浪漫主义运动领袖雨果冒雨来到公墓对前来悼念的
法国公众发表了悼念演讲。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雨果的这篇演讲词——《巴尔扎克葬词》。怎样学习呢?我们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个导语既有很强的悬念期待,又有明确的方法引导,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应该有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启发诱导的语言要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讲读剖析的语言应该是感情饱满气势恢宏的。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或低沉婉转,或激昂飞扬,再加适当的肢体语言,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达到共鸣的效果。这样的一堂课一定会情趣盎然,魅力无穷。
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促的精神状态。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激情是调动学生激情的源泉,老师的激情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责任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激情,寓教于乐。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