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中的夹角、距离、向量归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B

A C α

一、空间中各种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二面角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2

,0(π

(2)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一般方法是通过平行移动直线,把异面问题转化为共面问题来解决

(3)具体步骤如下:

①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择在特殊的位置上;

②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的角; ③利用三角形来求角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2

,0[π

(2)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用的是射影转化法。

(3)具体步骤如下:

①找过斜线上一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

②连结垂足和斜足,得出斜线在平面的射影,确定出所求的角;

③把该角置于三角形中计算。 3、二面角

(1)二面角的范围在课本中没有给出,一般是指],0(π,解题时要注意图形的位置和题目的要求。

(2)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常有三种方法

图一 图二 图三 ①棱上一点双垂线法:在棱上任取一点,过这点在两个平面内分别引棱的垂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如图一示

②面上一点三垂线法:自二面角的一个面上一点向另一面引垂线,再由垂足向棱作垂线得到棱上的点(即垂足),斜足与面上一点连线和斜足与垂足连线所夹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如图二示

③空间一点垂面法:自空间一点作与棱垂直的平面,截二面角得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如图三示

1、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P到直线a 的距离为点P到直线a 的垂线段的长,常先找或作直线a 所在平面的垂线,得垂足为A,过A作a 的垂线,垂足为B连PB,则由三垂线定理可得线段PB即为点P到直线a 的距离。在直角三角形PAB中求出PB的长即可。 例1、在△ABC 中,AB=2,BC=3,AC=4,求点A 到BC 的距离。 解:作BC AD ⊥,垂足为D ,又 AB=2,BC=3,AC=4, 8

7

4322432cos 2

2

2

2

2

2

=⨯⨯-+=⋅-+=

∴BC AC AB BC AC C

8

15

)87(1sin 2=-=∴C

4

1538154321sin 4321=⨯⨯⨯=⨯⨯=

∴∆C S ABC AD BC S ABC ⋅=

∆2

1

又 2

153415

322=⨯

==

∴∆BC

S AD ABC

∴点A 到BC 的距离为215

2、点到平面的距离:

点P到平面α的距离为点P到平面α的垂线段的长.常用求法①作出点P到平面的垂线后求出垂线段的长;②转移法,如果平面α的斜线上两点A,B到斜足C的距离AB,AC的比为n m :,则点A,B到平面α的距离之比也为n m :.特别地,AB=AC时,点A,B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③体积法

例2、如图,在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22,2,51===AA BC AB E 在AD 上,且AE=1,F 在AB 上,且AF=3,(1)求点1C 到直线EF 的距离;(2)求点C 到平面EF C 1的距离。

解:(1)连接FC,EC, 由已知FC=22,

41=∴FC ,3482511=++=EC , 1091=+=EF

10104

1023416102cos 12

12121-

=⨯⨯-+=⋅-+=∠FC EF EC FC EF EFC

B

10

1031011sin 1=-

=∠∴EFC 610

10

341021sin 21111=⨯⨯=∠⋅=

∴∆EFC FC EF S EFC 设1C 到EF 的距离为d ,则510

6101212,621=

==∴=⋅EF d d EF (2)设C 到平面EF C 1的距离为h EFC C EF C C V V --=11

13

1

311CC S h S EFC EF C ⋅=⋅∴∆∆

又45121

2221132125=⨯⨯-⨯⨯-⨯⨯-⨯=∆EFC S

3

2

46224111

=

⨯=

⋅=

∴∆∆EF

C EF C S CC S h 3、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异面直线b a ,间的距离为b a ,间的公垂线段的长.常有求法①先证线段AB为异面直线b a ,的公垂线段,然后求出AB的长即可.②找或作出过b 且与a 平行的平面,则直线a 到平面的距离就是异面直线b a ,间的距离.③找或作出分别过b a ,且与b ,a 分别平行的平面,则这两平面间的距离就是异面直线b a ,间的距离.④根据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公式求距离。

例3、三角形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P 平面ABC ,P 点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为O ,并且P A = PB = PC =

26

3

。求异面直线PO 与BC 间的距离。 分析:过点P 作平面ABC 的垂线段PO ,但是必须了解垂足O 的性质,否则计算无法进行。为此连结OA ,OB ,OC (如图).

则由PA =PB =PC 可得OA =OB =OC ,即O 是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于是可以在直角三角形PAO 中由PA =2 6 3 ,OA = 2 3 3 ,得PO =2 3

3 。有了以上基础,只要延长AO ,交BC 于D ,则可证明OD 即为异面直线PO 与BC 间的距离,为 3

3 。

4、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只存在于直线和平面平行之间.为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间的距离。

例4、已知:正方体1111ABCD-A B C D ,1AA =2,E 为棱1CC 的中点。求11C B 到平面ADE 的距离。

解:AD C B AD BC BC C B ||,||,||1111∴ ADE C B ADE AD 平面平面⊄⊆11, ADE C B 平面||11∴

11C B 到平面ADE 的距离即为点1C 到平面ADE 的距离

设点1C 到平面ADE 的距离为d ,可以用等体积法求出d 的值。

ADE

DEC DEC ADE DEC A ADE C S AD S d AD S d S V V ∆∆∆∆--⋅=

∴⋅=⋅∴=111

13

1

31 5、平面与平面间的距离:只存在于两个平行平面之间.为一个平面上任意一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