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并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2、使学生在探索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迁移、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展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布艺手工劳动吗,会做什么呀?看我们布艺小组同学做的书信袋,既环保又实用,多么有创意。

展台出示信息窗2的第一幅图:兴趣小组的同学用2米布做书信袋。

一个小书信袋需要1/5米,一个大书信袋需要2/5米。

【设计意图:本节课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布衣兴趣活动”为素材,创设了布衣兴趣小组“做书信袋和小裙子”这一情境。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找出信息,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信息窗,引导学生理清图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让学生思考由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样从学生的身边发生的事件作为起点创设问题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红点问题一:2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引导学生自己观察。

师:要求2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就是求2米里面有多少个1/5米。

怎样列算式?师: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就是:2里面有几个1/5。

【设计意图:注重给学生提供积极思维,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呢?引导学生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师展示分析过程。

“1”里面有5个1/5,2里面就有(2×5)个。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公开课教案第【1】篇〗《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实际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推导过程,运用转化的思想领会计算方法的由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并得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对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折纸。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操作情境,尝试计算教学教材第30页例1。

教师: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教师:你会列式吗?(启发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你会计算吗?请你试一试,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预设结果:1.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平均分成2份,1份就是2个,就是;用算式表示是:。

2.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的,就是;用算式表示是:。

【设计意图】该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采用先让学生尝试的方法,有意识地唤醒学生对旧知的回忆,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把自己和同伴的真实想法进行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助于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二)借助直观,实现沟通教师: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来验证你的结果吗?(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张纸,先折出这张纸的涂上阴影,然后再把阴影部分平均分成2份。

)预设:学生可能会做出如下两种图示: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这两种图示分别对应着上面哪种算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将“图”和“式”对照起来进行分析和说理。

结合图(1),引导学生说理: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平均分成2份,1份就是2个,就是。

结合图(2),引导学生说理: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的,就是。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精选8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精选8篇)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精选8篇)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教学教法: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发现、归纳等教学方法。

在探索知识本质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指导、点拔,帮助学生完成探索知识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播放分饼情境,学生观察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用分数表示每人分得的块数。

这个环节承接了上一节课学生熟悉的分饼情境,引出除法与分数这两个教学内容的主角。

二、探究发现,归纳认知。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这时教师及时将学生分饼的思维顺向发展,快速练习(1)、把a块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块?(2)、把a块饼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块?学生先写出除法算式,再用分数表示结果,教师板书12=1/2块94=9/4块a8=a/8块ab=a/b块通过这个练习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渡,为充分发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创造条件。

2、归纳认知,明确关系。

(1)、学生观察思考:分数和除法有怎样的关系?(2)、汇报发现。

板书:被除数除数=(3)、引导思考: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那在分数中应该有怎样的规定呢?学生讨论得出:分母不能为0。

板书:(除数不为0)。

3、尝试用字母表示。

4、及时练习。

23= 87= 165= 1012=5/6= ()() 13/15=()()12/7= ()() 100/6= ()()三、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五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五篇】

分數除法的意義和分數除以整數教學目標:1、通過實例,使學生知道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是相同的,並使學生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法則。

2、動手操作,通過直觀認識使學生理解整數除以分數,引導學生正確地總結出計算法則,能運用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算理,正確總結、應用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整數除以分數的算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1、復習整數除法的意義(1)引導學生回憶整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根據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寫出相關的兩個除法算式。

(30÷5=6,30÷6=5)2、口算下麵各題×3 ××××6 ×二、新知探究(一)、教學例11、課件出示自學提綱:(1)出示插圖及乘法應用題,學生列式計算。

(2)學生把這道乘法應用題改編成兩道除法應用題,並解答。

(3)將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數乘、除法算式。

2、學生自學後小組間交流3、全班彙報:100×3=300(克)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300÷3=100(克)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裝幾盒?300÷100=3(盒)×3=(千克)÷3=(千克)÷3=3(盒)4、引導學生通過整數題組和分數題組的對照,小組討論後得出: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個一個因數。

都是乘法的逆運算。

(二)、鞏固分數除法意義的練習:P28“做一做”(三)、教學例2(1)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小組討論操作,如何把這張紙的平均分成2份,並通過操作得出每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分数除法》(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分数除法》(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分数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三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教材例1通过折纸实验,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从中悟出把一个分数除以整数,就是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之前已经学过分数乘法和倒数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利用数形结合直观形象地解题,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为接下来分数除法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计算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转化思想,感受转化的魅力,培养数学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

【教学工具】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利用倒数的题目让学生复习倒数知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利用复习导入,建立与学习内容的联系。

二、新知探究1、出示例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利用不同的方法解题,然后展示,梳理出两种基本的计算方法。

2、然后提升难度,让学生进行难点突破,引导学生得出分数除以整数就是乘它的倒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以及思考探究能力。

三、巩固练习做判断题巩固。

[设计意图]:做练习题查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五、课堂小结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设计意图]:总结利于学生整体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六、布置作业完成30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完成课后练习利于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分数除法。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6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6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6篇)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 1教材分析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这为以后学习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学习本节课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学情分析分数除法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非常要的一课,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面解决问题的学习。

由于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必须在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开始学习。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要培养学生在探索除分数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1.以3盒水果糖的重量为问题为切入点,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1)每盒水果糖重100g,那么3盒有多重?100×3=300(g)(2)3盒水果糖重300g,那么每盒有多重?300÷3=100(g)(3)300g水果糖,每盒重100g,可以装几盒?300÷ 100=3(盒)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学设计第一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2: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在解决分数除法混合问题时,学生难以叛断是用乘法还是除法解答。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材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

学习者情况分析:前面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掌握了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知道了解决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

学生可以利用已学知识,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设未知数解分数除法应用题。

也可用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用算术方法解决这类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材37、38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 2.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够用方程或者算术方法解答这类简单的实际问题。

借助线段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1.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

2.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练习题投影片及例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说出下列每组中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并写出数量关系式。

(投影出示)(1)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2航模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4513。

23(3汽车的数量相当于自行车数量的2.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

投影出示:一个儿童重35千克,他体内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先画线段图再解答。

45。

他体内的水分是多少千克?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怎样画线段图?(抽生板演)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他体内的水分是多少千克,就是在求什么?数量关系式怎么写?你是根据哪句话来写数量关系式的?老师投影出示数量关系式:一个儿童的体重45=这个儿童体内水分的质量思考: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写出除法算式。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其应用,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把一个比化成简单的整数比。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和分数除法与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说教学重难点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把一个比化成简单的整数比。

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和分数除法与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说教学准备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揭示课题二、整理知识三、组织练习四、课堂小结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习了哪些内容?这节课我们先复习分数除法的有关概念和计算。

通过复习,大家要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这些概念的应用;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要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正确地进行比的化简,能正确地计算分数除法,以及分数除法与分数加、减法或乘法的混合运算。

1、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问:分数除法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你能根据分数除法表示的意义,把2/155=2/3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吗?指出:分数除法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复习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提问:我们在分数除法里,学过哪几种情况的计算?分数除法计算的方法是怎样的?3、笔算练习做复习第2题指出:在分数除法里,无论哪一种情况的计算,都要转化成乘法计算。

4、复习比的意义问: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请你举个例子来说明。

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请你根据4:5来说明。

5、做复习第3题6、复习比的基本性质提问:化简比和求比值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1、做复习第5题2、做复习第6题3、做复习第7题指出:有关分数除法的运算,只要按过去的运算顺序,计算时遇到除法计算,只要转化成乘法来计算。

4、做复习第8题指出:根据求一个数和分数相乘可以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来解答这样的文字题,也可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小学六年级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关于小学六年级分数除法教学设计篇一:20xx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第三单元分数的除法教学内容:1、倒数的认识2、分数除法3、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解决问题。

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受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法和学法:练习法、自主探索,合作探索教学重点、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并会分数除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

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及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义。

篇二:20xx年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教学内容:课本28页——47页,倒数的认识和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以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3.使学生会解决一些和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推理等过程,发展合情推理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分数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并掌握模型、方程、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掌握用算术、方程法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小数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渗透对应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会分析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句子列算式。

2.复习数量关系。

(1)行程问题中的三量关系式是什么(2)相遇问题与行程问题三量关系有什么区别是什么投影出示:速度和×相遇时间=合走路程合走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合走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3)它们同类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合走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路程速度和=甲的速度+乙的速度(二)导入新课这些数量关系以前学过,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应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分数、小数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三)讲授新课例1两地相距13千米,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1.读题,说出已知、未知条件分别是什么2.分析:(1)这是什么类型的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相遇问题有什么区别(相遇问题,相遇时间给的是分数。

)(相遇时间,甲乙二人都行了这么长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不可能都是整数,那就要用分数、小数来表示。

这样的问题你们会解决吗(3)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方法做这道题。

(4)投影反馈各种不同做法,讲算理。

说每步的算理。

解③设乙每小时行x千米。

为什么这样列方程,根据是什么(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解④设(略)列方程根据是:速度和×相遇时间=距离。

(5)对比用方程解答和用算术方法解答从解题思路上有什么不同(算术法是根据已知量,运用关系式,求出未知量;方程法是根据关系式确定等量关系,让未知数x参加运算。

)(6)小结:解答应用题时,首先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选择多角度思考,用不同方法解答。

(1)读题分析:这道题是一道什么样的应用题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一、认真审题;二、分析重点句;三、确定单位“1”;四、准确画图;五、列式计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数除法》(第1课时)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数除法》(第1课时)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数除法》(第1课时)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分数运算的关键。

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分数除法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分数除法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具备了一定的分数运算基础。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分数除法的教学PPT,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与分数除法相关的生活情境素材,如图片、故事等。

3.练习题:准备一份分数除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生活情境,如分数除法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展示一幅图,图片中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问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份。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分数除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分数除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 分数除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1.回顾和巩固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及解题技巧。

2.加深学生对分数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分数除法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2.通过解题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和解题技巧。

2.分数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分数除法中单位“1”的确定。

2.复杂分数除法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分数除法的知识点和练习题。

2.白板笔、黑板或交互式白板。

3.实物模型或图片,用于解释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结合课件和板书,讲解分数除法的知识点。

2.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分数除法的运算技能。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分享解题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分数除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引出本节课的复习主题。

•提出问题情境,如“分数除法在哪些实际问题中有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复习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强调除数不能为0的原则。

•通过示例讲解分数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强调单位“1”的确定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示例:题目:小明吃了一块蛋糕的2/3,这块蛋糕原来有多少份?分析:1.确定单位“1”,即蛋糕的总量为“1”。

2.已知小明吃了蛋糕的2/3,即2/3的蛋糕被吃掉。

3.由此可得,剩下的蛋糕为1 - 2/3 = 1/3。

4.但题目要求的是蛋糕原来的总量,由于我们假设蛋糕总量为“1”,所以答案就是1,即蛋糕原来有1份。

3. 巩固练习•提供多道练习题,包括分数除法的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优秀范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优秀范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优秀范文“教师”就应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本领。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优秀范文,供大家阅读。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口算或笔算的方法进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教学重点】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掌握了它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用它解决了相应的实际问题。

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去逐步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还要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我们先探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二、学一学(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1、出示学习目标:在具体情景中,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口算或笔算的方法进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2.出示学习提示:(1)观察例1的插图,观察图意,同桌口头说图意然后列式.(2)、你能把上面的问题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口述问题并列式)(3)、100g= 1/10kg,你能将上面的问题改成用kg作单位的吗 (意图:引导学生将整数乘除法应用题改变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整数乘除法的问题和改写后的问题,分析得出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联系以及分数除法的意义.(5)、练习:课本2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填.三[议一议]分数除以整数1、小组学习活动提示:(1)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2)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①先独立动手操作,再在组内交流,②讨论:通过折纸操作和计算,你发现了几种折纸方式,每种方式应怎样列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汇报学习结果:四、练一练①把7/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什么数乘6等于3/17?②如果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1/3÷a等于多少? 1/a÷3等于多少? 你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检验上面的结果吗五、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指导学生归纳出:分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并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数学《分数除法》教案(优秀6篇)

数学《分数除法》教案(优秀6篇)

数学《分数除法》教案(优秀6篇)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篇一设计说明分数乘、除法及比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为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对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及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复习。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的同时,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视对相关概念、性质及某些知识间相互关系的复习。

教学中,把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相关概念、比的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结合教材相关习题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将比与分数、除法联系起来。

3.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把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和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对比练习,更好地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以及比的有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整理复习1.结合教材习题,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及一些特殊规律。

(板书课题)(1)(出示课件)先想一想分数乘、除法应该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各题。

×=×=×18=÷=÷=21÷=÷=÷=×=①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②复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③生独立计算。

④观察左边两列算式,你能发现乘法与除法之间有什么规律吗?(乘法与除法是互逆运算)(2)结合×和×18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乘整数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3)结合÷和21÷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优秀8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优秀8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优秀8篇)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一)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0.3 6(二)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三)引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吗?分数除法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

(板书课题:)二、新授教学(一)、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演示课件:分数除法的意义)1、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教师提问:半块月饼用分数怎么表示?求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就是求几个?求4个是多少怎样列算式?2、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列式:2÷4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列式:教师提问: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结果的?4、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练习反馈。

根据:,写出,(二)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1、出示例1。

把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演示课件:分数除以整数)(1)求每段长多少米怎样列算式?(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得多少呢?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个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米是米。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教案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教案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篇一: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一、教学情况分析1.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30页,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教材例1通过折纸实验,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从中悟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2.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计算。

(2)经历折一折、涂一涂的操作过程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计算技能。

(3)在数学中渗透转化的思想,学生感受转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倒数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年级的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得到较好的发展,但是仍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利用数形结合直观形象地解题,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为接下来分数除法的学习做铺垫。

4.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谈话法学法:自主探索、小组合作5.教学准备课件,纸二、教学进程分析(一)复习旧知,激活经验1.复习分数乘法计算直接计算5191631??? 75483542.复习倒数直接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12610.6 1 3511(二)呈现新知,探索算法1.出示例题,列出算式把一张纸的4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52.探索算法,想象猜测(1)借助白纸折一折、画一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方法,小组内交流想法。

预设:①画图:借助图形描述求解过程②分数的意义:把411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平均分成2份,1份就是2个,555就是244?22;用算式表示是:?2??。

六年级分数的除法教案

六年级分数的除法教案

六年级分数的除法教案【篇一:六年级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分数除法教案[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除法以及解简易方程,学习了分数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学习分数除法打下了基础,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对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好的作用.教材内容包括: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比和比例的应用.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上完成任务了分数加,减,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学习,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两方面的收获,都将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具体情景,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口算或笔算的方法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2,使学生学分用分数除法来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3,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知道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求比值和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单元教学重点]:1、分数除法的计算;2、分数除法问题的解答;3、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理解与运用.[单元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算理;比的应用.1、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经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2、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形成计算技能.3、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转化的美妙与魅力.教学重点:1、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2、分数除以整数的算法的探究.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的算法的探究.教学准备:例1的教学挂图;平均分成5份的长方形纸一张.多媒体课件。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掌握分数除法的多种计算方法,包括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等不同类型的计算。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各种复杂程度的实际问题,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中涉及分数除法的情况。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多样的具体示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并学会运用转化思想、类比思想等多种数学思想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勇于挑战、乐于合作的积极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多种计算方法及其灵活运用,包括分数除法在不同情境下的计算技巧。

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尤其是具有一定难度和综合性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及多种数学思想的综合运用,如转化思想与类比思想的结合。

灵活、创新地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包含分数除法计算过程的演示和实例,可增加动画效果以增强直观性)练习本和笔数学模型道具,如分数卡片、积木等,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

在线数学学习资源链接,供学生课后拓展学习。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详细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意义,通过丰富的具体示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演示分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可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演示。

练习法:设计多层次、多样化的练习,包括基础练习、拓展练习和挑战练习,巩固学生对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并共同解决更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可设置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2: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在解决分数除法混合问题时,学生难以叛断是用乘法还是除法解答。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材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

学习者情况分析:
前面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掌握了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知道了解决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

学生可以利用已学知识,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设未知数解分数除法应用题。

也可用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用算术方法解决这类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材37、38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第
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够用方程或者算术方法解
答这类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借助线段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

2.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练习题投影片及例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出下列每组中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
1”?并写出数量关系式。

(投影出示)(1)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
31。

(2航模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54。

(3汽车的数量相当于自行车数量的
32。

2.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

投影出示:一个儿童重
35千克,他体内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54。

他体内的水分是多少千克?
先画线段图再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怎样画线段图?(抽生板演)把哪个量看作单位“
1”?他体内的水分是多少千克,就是在求什么?数量关系式怎么写?你是根据哪句话来写数量关系式的?
老师投影出示数量关系式:一个儿童的体重
54=这个儿童体内水分的质量思考: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写出除法算式。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1。

(投影出示)
读题后再出示第(1)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根据问题找一找相关的信息。

老师板书: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54
,小明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

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把这个小题与投影出示的条件相比后老师强调指出:有些题中有多余的条件,我们要根据需要去选择,不要盲目地运用。

2.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这道题与复习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和问题、单位“1”、数量关系式进行比较,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老师板书线段图和数量关系式。

提问:在这个数量关系式中,小明的体重是未知的,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3.列方程解应用题
你会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吗?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解题过程。

(把方程与数量关系式对齐。

)小明的体重54
=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54
x=28
x=28
54
x=35
答: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

老师指出:像这样单位“
1”不知道的简单应用题,要根据数量关系式,用乘法列方程解答。

4.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
讨论:根据数量关系式怎么用算术方法解答这道题?
交流汇报,老师板书: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54
=小明的体重
28
54=35(千克)
答: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

老师指出:单位“1”不知道,要求单位“
1”算术方法用除法计算。

用分率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

5.举一反三,学生尝试解决例1第(2)个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老师板书线段图和解题过程。

6.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三.练习。

完成书38页的“做一做”
四.思维训练
妈妈今年40岁,妈妈的年龄是爸爸年龄的
98,小红的年龄是妈妈年龄的41。

小红和爸爸的年龄各多少岁?五。

课堂总结。

六。

布置作业。

练习十第1~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