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解剖医疗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泌尿系统解剖学ppt课件
• 血管球:一团蟠曲的毛细血
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发出 3~5条分支→再分支相互吻 合形成,最后形成出球小动 脉。毛细血管球为有孔型, 在毛细血管球之间为球内系 膜细胞,呈星形,与基膜的 更新有关。
21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血管球
肾单位模式图 22
• 肾小囊:杯状凹陷,分脏层和壁层,两层
之间为肾小囊囊腔。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 脏层为足细胞,发出几个初级突起→再发 出几个次级突起并相互嵌合形成栅栏状结 构,贴在毛细血管球的外面,相邻次级突 起之间为裂孔,它有裂孔膜封闭,与毛细 血管球内皮之间有一层基膜,厚约0.3um.
葡萄糖)或大部分(如水、Na+等)重吸收, 而基本没有用的或作用比较小的物质就小部分
(如尿素)或完全不被重吸收(如肌酐)。这
样有利于排出代谢废物,维持细胞外液中各种 成分的稳定。
• 有限性 重吸收即当血浆中某种物质浓度过高
(如葡萄糖),使小管液中该物质含量过多时,
就不能完全被重吸收,从而尿中就出现该物质
病例
• 男性,33岁。 • 主诉:右腰部隐痛伴血尿5天。 • 患者五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隐痛,
向同侧腹股沟区放射,伴有肉眼血尿, 多在运动后出现,无尿频、尿急、尿痛 及排尿困难。在医院门诊做腹部CT提示 双肾结石。
问题:1、诊断是什么?
2、怎么治疗?
3、血尿是怎么形成的?
1
第十章 泌尿系统
医学基础教研室 王婷婷
滤过膜;
• 滤过的动力是肾小
球有效滤过压。
55
• 滤过膜(血尿屏障):当血液流经毛细
血管球时,血液中小分子物质(分子量 ﹤7万)到达肾小囊囊腔形成原尿所通过 的结构。由有孔的毛细血管球内皮、基 膜、足细胞突起及间隙(裂孔膜)。 成人每天产生的原尿量为180升(125ml/ 分)→99%被肾小管重吸收→最后1%形 成终尿(1.5~1.8升/天)。
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发出 3~5条分支→再分支相互吻 合形成,最后形成出球小动 脉。毛细血管球为有孔型, 在毛细血管球之间为球内系 膜细胞,呈星形,与基膜的 更新有关。
21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血管球
肾单位模式图 22
• 肾小囊:杯状凹陷,分脏层和壁层,两层
之间为肾小囊囊腔。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 脏层为足细胞,发出几个初级突起→再发 出几个次级突起并相互嵌合形成栅栏状结 构,贴在毛细血管球的外面,相邻次级突 起之间为裂孔,它有裂孔膜封闭,与毛细 血管球内皮之间有一层基膜,厚约0.3um.
葡萄糖)或大部分(如水、Na+等)重吸收, 而基本没有用的或作用比较小的物质就小部分
(如尿素)或完全不被重吸收(如肌酐)。这
样有利于排出代谢废物,维持细胞外液中各种 成分的稳定。
• 有限性 重吸收即当血浆中某种物质浓度过高
(如葡萄糖),使小管液中该物质含量过多时,
就不能完全被重吸收,从而尿中就出现该物质
病例
• 男性,33岁。 • 主诉:右腰部隐痛伴血尿5天。 • 患者五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隐痛,
向同侧腹股沟区放射,伴有肉眼血尿, 多在运动后出现,无尿频、尿急、尿痛 及排尿困难。在医院门诊做腹部CT提示 双肾结石。
问题:1、诊断是什么?
2、怎么治疗?
3、血尿是怎么形成的?
1
第十章 泌尿系统
医学基础教研室 王婷婷
滤过膜;
• 滤过的动力是肾小
球有效滤过压。
55
• 滤过膜(血尿屏障):当血液流经毛细
血管球时,血液中小分子物质(分子量 ﹤7万)到达肾小囊囊腔形成原尿所通过 的结构。由有孔的毛细血管球内皮、基 膜、足细胞突起及间隙(裂孔膜)。 成人每天产生的原尿量为180升(125ml/ 分)→99%被肾小管重吸收→最后1%形 成终尿(1.5~1.8升/天)。
《泌尿系解剖》课件
膀胱解剖
膀胱壁
由三层结构组成:内层为膀胱鳞状上皮,中层为平滑肌层,外层为结缔组织层。
膀胱三角区
是膀胱的最低点,也是三个输尿管进入膀胱的位置,形状为三角形,很容易发生感染和感染 后梗阻。
括约肌
膀胱底部有一环状肌肉叫做“括约肌”,该肌肉可以主动控制排尿的开始和停止,是生殖系统、 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
尿道
尿道是负责排除泌尿系废物的 通道,男性尿道长约20cm,女 性比男性短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cm。尿道开 口在阴道口前方或阴茎尿道口。
肾脏解剖
肾脏的血供
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
锥体和集合管
肾脏的血供主要由肾动脉提供, 其中分为主动脉和分支的小动脉, 不断分支,形成如网格一样的结 构,供应肾小体和肾小管。
肾脏主要功能是将血液中的废物、 过剩水分排出。肾小体是肾脏的 基本功能单元,它由球体和延伸 出来的肾小管组成。
《泌尿系解剖》PPT课件
快来了解泌尿系的神奇结构和功能!本课程将介绍肾脏、膀胱和尿道的解剖 和生理学知识,为您揭开人体“废物处理厂”的奥秘。
泌尿系概述
1 什么是泌尿系?
泌尿系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的排泄系统,它们合作完成体内废物的过滤 和排泄。
2 泌尿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泌尿系统与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密切相关,协调协作,维持体内环境的 平衡与稳定。
3 常见泌尿系疾病
泌尿系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肾衰竭、膀胱癌等,给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也是医学研究的 重点之一。
泌尿器官解剖结构
肾脏
肾脏是泌尿系最重要的器官, 它是体内液体平衡和体内代谢 的调节中心。肾脏内部从大到 小依次有肾实质、肾小体和肾 小管三个结构。
泌尿系统解剖生理PPT
2、输尿管
❖ (1)长度:25一30CM起自肾盂,终于膀胱三角,紧贴 后腹膜下行。
❖ (2)位置:行走于后腹膜,左侧稍长于右侧。分为腰、 盆及膀胱壁三段。
❖ (3)狭窄处:即为生理性狭窄处。 A、肾盂输尿管交接处(腰段) B、跨骼动脉(盆段) C、膀胱壁间(膀胱段)
3、 膀胱
❖ (1)部位:位于骨盆前部腹膜外,其形态及位置隨其充 盈程度而异。
❖ (2)容量:容量约300毫升。
❖ (3)结构:膀胱壁由肌层、粘膜下层及粘膜层组成( 由外至内)。其肌层由三组平滑肌:A、逼尿肌 B、三 角肌 C、膀胱颈部肌肉。肌层与排尿有关。
4、尿道
❖ (1) 长度:男性17一20CM;女性3CM
❖ (2) 走行:上起膀胱颈部即尿道内口,下即至外尿道 口,男性行走于阴茎海绵体内,女性在阴道前壁。
液量
肾小球滤过液进入 肾小管称为小管液; 经过肾小管和集合 管的重吸收与分泌 作用,最后排出体 外的液体称为终尿。
重吸收: 水、葡萄糖、氨基酸、小分子蛋白 质、K+、Na+、Cl-、HCO3分泌: H+、K+、NH3、青霉素、酚红、利 尿药(进入体内与血浆蛋白结合)
三.影响尿生成的主要因素 (一)滤过膜通透性
2、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机能状态 上皮细胞受损→影响正常吸收机能→尿质量改变 3、交感神经兴奋→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Na+、
Cl-和水的重吸收↑
4、激素作用 抗利尿激素(ADH)即血管升压素(AVP)
水重吸收↑→尿量减少,即发生抗利尿作用。
醛固酮(肾上腺皮质的球状带细胞分泌的) 保Na+排K+→维持血浆K+、Na+平衡和正常细胞外
二、 泌尿生理
泌尿系统解剖 ppt课件【17页】
内脏学
第七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肾 第二节 输尿管 第三节 膀 胱 第四节 尿 道
1
ppt课件
泌尿系统
组成: 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主要功能: 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
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 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
ppt课件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肾门
肾蒂 肾蒂内结构:
从前向后
静脉→动脉→肾盂
从上向下
动脉→静脉→肾盂
肾盂 肾窦
3
ppt课件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盂
输尿管
二、肾的位置与毗邻
肾为腹膜外位器官、位于脊柱两侧,左肾平第11胸椎体 下缘至第2~3腰椎间盘之间,右肾比左肾低1~2cm。 左、右第12肋分别斜过左肾后面中部和右肾后面上部。
肾上腺 左肾 右肾
输尿管 腰大肌
膀胱
4
ppt课件
肾的毗邻:
尿道内口 尿道外口 尿道旁腺
15
ppt课件
练习题
1 试述肾的位置和毗邻。
2 试述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的部位。
3 名词解释: 膀胱三角、肾柱
16
ppt课件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肾的被膜。 2 输尿管的狭窄部。 3 膀胱三角 4 肾区
难点:
1 肾段动脉和肾段。 2 肾的结构。
17
ppt课件
左肾: 前上部与胃底后面相邻 中部与胰尾和脾血管相接触 下部邻接空肠和结肠左曲
右肾: 前上部与肝相邻 下部与结肠右曲相接触 内侧缘邻接十二指肠降部
5
ppt课件
两肾后面: 上1/3与膈相邻 下部自内侧向外侧与腰大肌、腰 方肌及腹横肌相毗邻
在12肋与竖脊
肌外侧缘之间
第七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肾 第二节 输尿管 第三节 膀 胱 第四节 尿 道
1
ppt课件
泌尿系统
组成: 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主要功能: 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
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 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
ppt课件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肾门
肾蒂 肾蒂内结构:
从前向后
静脉→动脉→肾盂
从上向下
动脉→静脉→肾盂
肾盂 肾窦
3
ppt课件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盂
输尿管
二、肾的位置与毗邻
肾为腹膜外位器官、位于脊柱两侧,左肾平第11胸椎体 下缘至第2~3腰椎间盘之间,右肾比左肾低1~2cm。 左、右第12肋分别斜过左肾后面中部和右肾后面上部。
肾上腺 左肾 右肾
输尿管 腰大肌
膀胱
4
ppt课件
肾的毗邻:
尿道内口 尿道外口 尿道旁腺
15
ppt课件
练习题
1 试述肾的位置和毗邻。
2 试述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的部位。
3 名词解释: 膀胱三角、肾柱
16
ppt课件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肾的被膜。 2 输尿管的狭窄部。 3 膀胱三角 4 肾区
难点:
1 肾段动脉和肾段。 2 肾的结构。
17
ppt课件
左肾: 前上部与胃底后面相邻 中部与胰尾和脾血管相接触 下部邻接空肠和结肠左曲
右肾: 前上部与肝相邻 下部与结肠右曲相接触 内侧缘邻接十二指肠降部
5
ppt课件
两肾后面: 上1/3与膈相邻 下部自内侧向外侧与腰大肌、腰 方肌及腹横肌相毗邻
在12肋与竖脊
肌外侧缘之间
《解剖泌尿系统》课件
泌尿系统的生理和病理
1
泌尿系统疾病的分类和症状
2
如结石、感染和肾衰竭,可导致尿频、
血尿和腰痛等症状。
3
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
包括尿液产生、储存和排泄废物。
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和放射治疗。
结语
泌尿系统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了解其结构和功能对于维护身体健康非常重 要。
《解剖泌尿系统》PPT课 件
通过本课件,《解剖泌尿系统》,我们将深入探讨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为您解读人体这一重要系统。
泌尿系统概述
泌尿系统的组成
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泌尿系统的功能
排除废物和过多液体,维持体液平衡。
肾脏解剖
肾脏位置及大小
位于腹膜后,左肾稍高于右肾, 大小约为拳头。
肾脏结构
输尿管的组织结构
由平滑肌和粘膜层组成,帮助尿液顺利流入膀胱。
泌尿系统:膀胱
膀胱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盆腔底部,呈椭圆形。
膀胱的组织结构
由平滑肌层和粘膜层组成,允许膀胱容纳和储存尿液。
膀胱的功能
储存尿液,控制排尿。
泌尿系统:尿道
尿道的位置和长度
从膀胱到体外,男性约20厘米,女性约4厘米。
尿道的组织结构
男肾小体和 肾小管间质。
肾盂、肾盏和肾乳头
肾盂是肾脏内的集尿腔,肾盏连 接肾盂和输尿管,肾乳头则让尿 液流入输尿管。
肾脏的血液供应
1
肾动脉
分支供应给肾脏的氧气和养分。
2
肾静脉
将废物和处理后的尿液传出。
3
肾小体
在肾单位中过滤血液,形成尿液。
泌尿系统:输尿管
输尿管的位置和长度
从肾脏到膀胱,全长约25-30厘米。
泌尿系统解剖ppt课件
(三)有效滤过压 (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EFP)
EFP = 动力 – 阻力 EFP =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
– (肾小囊内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 )
EFP =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 (肾小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
滤过三要素: 屏障、动力、阻力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 (1)通透性 perm-------------------------------------------------
———————————————————————————————————————-
(二)球旁复合体
球旁(颗粒)细胞
分泌肾素
钠离子浓度感受器 调节肾素释放
致密斑
球外系膜细胞
入球端 EFP = 45 – (25 + 10) = 10 (mmHg) 出球端 EFP = 45 – (35 + 10) =0
在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不断生 成滤过液,血浆蛋白浓度就会逐渐增加,血 浆胶体渗透压也随之升高。因此,有效滤过 压也逐渐下降。当有效滤过压下降到零时, 就达到滤过平衡(filtration equilibrium), 滤过便停止了。
肾脏功能
泌尿
维持内环境稳定
内分泌
对血压起调节作用的肾素 刺激骨髓造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生成1,25-二羟胆骨化醇,调节血钙
第二节 尿生成的过程
①肾小球的滤过 ②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Glomerular filtration
【精编】系统解剖学课件泌尿系统PPT课件
输尿管直径约为2-3厘米,长度 约为25-35厘米,具有蠕动功 能,能够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 膀胱。
输尿管的生理功能
输尿管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送尿液。
当肾脏产生尿液后,尿液通过肾盂、输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内储存,达到一定容 量后排出体外。
输尿管能够根据尿液的流量和膀胱的压力调节尿液的输送速度,保持尿液的持续流 动。
【精编】系统解剖学课件泌 尿系统ppt课件
目录
• 泌尿系统概述 •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 输尿管的解剖与功能 • 膀胱的解剖与功能 • 尿道与尿生殖系统
01
泌尿系统概述
泌尿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排泄系统 ,负责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 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功能
主要功能是调节体液平衡、维持 酸碱平衡、清除毒素、维持内环 境稳定等。
。
前列腺
前列腺是男性性器官之 一,能够分泌前列腺液 ,为精子提供营养和保
护。
阴茎
阴茎是男性性器官之一 ,能够勃起和插入阴道
进行性交。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尿液储存
尿液经肾盏、肾盂、输尿 管进入膀胱储存。
尿液排出
膀胱括约肌松弛,尿液经 尿道排出体外。
03
输尿管的解剖与功能
输尿管的解剖结构
输尿管是泌尿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呈细长的管道结构,连 接肾脏和膀胱。
输尿管分为腰部、盆部和壁内 部三个部分,腰部位于腹膜后 ,盆部位于骨盆内,壁内部位 于膀胱壁内。
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调节体液平衡
通过肾的滤过作用和排泄功能 ,泌尿系统能够调节体内水分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内 环境稳定。
清除毒素
泌尿系统通过排泄尿液,将体 内毒素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培训课件
少 7
肾小囊与进球小体
球旁细胞 球外系膜细胞 致密斑
肾小囊有两层,均 由单层上皮细胞构 成,外层(壁层)与 肾小管管壁相通, 内层(脏层)紧贴在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 外面,内外两层上 皮之间的腔隙称为 囊腔,与肾小管管 腔相通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
8
肾脏的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主要从胸12至腰2(T12-L2)节 段的脊髓侧角发出,其纤维经腹腔神经丛支配 肾动脉(尤其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平 滑肌)、肾小管和颗粒细胞。肾交感神经通过 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肾血流量、肾小 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和肾素释放。肾的各 种感受器可经肾神经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并从 脊髓投射到中枢的不同部位。
小球有效滤过压及肾小球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等因素的
影响。肾功能不全可能是有关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因素发生
改变的结果。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
15
血浆、原尿和终尿的成分比较
正常成人终尿和血浆中一些物质浓度的比较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钠 钾 尿素 肌酐 硫酸根 磷酸根
血浆 (g/100ml)
95 8 0.1 0.32 0.02 0.03 0.001 0.003 0.003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
2
生理功能(泌尿功能和分泌功能)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排泄代谢废 物及毒物,同时通过重吸收功能保留对机体有用 物质,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以及分泌内 分泌激素,其结果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 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肾脏作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生物 活性物质,如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羟化的维
中的水和小分子的溶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 白),滤入肾小囊形成超滤液(原尿)的功能,即肾脏清 除代谢产物、毒物和体内过多的水分的功能。
泌尿系统解剖PPT课件
膀胱尖
输尿管间襞
输尿管间襞 膀胱垂
尿道内口 膀胱垂
14
·
脐正中韧带 输尿管 膀胱襞
输尿管口 膀胱三角
三、膀胱的位置与毗邻
正常位于耻骨联合后面 空虚时全部位于小骨盆腔内 充盈时可超过耻骨联合上方 新生儿膀胱的位置高于成年人
输精管
膀胱尖
膀胱前隙
耻骨联合
(retzius间隙) 或耻骨后间隙
尿道内口
耻骨前列腺韧带(男)
耻骨膀胱韧带(女) 输精管壶腹三角 直肠膀胱筋膜
尿道外口
15
·
输精管壶腹
第四节 尿 道
女性尿道 较男性尿道短、宽而直,长约3-5cm。开口于阴道前庭。
尿道内口 尿道外口 尿道旁腺
16
·
练习题
1 试述肾的位置和毗邻。
2 试述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的部位。
3 名词解释: 膀胱三角、肾柱
17
·
重点和难点
一、膀胱的形态 分四部 膀胱尖 脐正中韧带
膀胱底 膀胱体 膀胱颈
膀胱尖 膀胱体
膀胱颈
膀胱容量
正常成人350-500ml
最大容量800ml
新生儿膀胱容量为成人的1/10
13
·
膀胱底
二、膀胱的内面结构
膀胱襞 输尿管口 尿道内口
膀胱三角
膀胱底内面,两侧输尿管口和尿道 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此处缺少 粘膜下组织,膀胱收缩时,也呈平 滑状态。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1
10
·
第二节 输尿管
起于肾盂末端,终于膀胱,长约20~30cm 管径0.5-1.0cm(最窄处0.2-0.3cm)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培训课件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35
五、肾的血液循环
肾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 脉-----小叶间动脉-----入球微动 脉-----血管球-----出球微动脉----球后毛细血管(肾小管周围) -----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
叶间静脉、肾静脉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36
肾的血液循环 特点:
(1)发自腹主动脉,流量大,流速快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41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42
第四节 尿道urethra
男性尿道:排尿和排精的共同通道,较长 女性尿道:较男性短,仅有排尿功能。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43
细胞界线不清。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20
近曲小管高倍镜像
刷状缘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Fra bibliotek刷状缘
21
直部-- 与曲部相似,但细胞略小,上 述结构不如曲部发达
功能:重吸收的重要场所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22
(2)、 细段 thin segment
于髓放线和肾 锥体内,直径 10-15um,单 扁上皮,细胞 薄,细胞浅, 无刷状缘。
4
肾 Kidney
二、肾的形态
是成对的实质性脏器,形 似蚕豆。肾分上、下端, 内、外侧缘和前、后面。
肾门 Renal hilum:
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 肾盂出入的部位。
肾蒂 Renal pedicle:
出入肾门的血管、淋巴管、
神经、肾盂等结构被结缔
组织包裹。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5
三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学之泌尿系统
30
(三)、球旁复合体
泌尿系统(解剖)_图文
肾内直小血管袢与髓袢伴行,利于肾小管与集合 管重吸收与尿浓缩
肾内各区血流量不同, 皮质血流量大、快; 髓质血 流小,慢。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的 变化,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 调节。
肌源性机制:当肾灌注压( 80~180 mmHg )增高时, 血管平滑肌因灌注压增加而受到牵张刺激,使得平滑肌的 紧张性加强,血管口径相应地缩小,血流的阻力相应地增 大,保持肾血流量稳定。
泌尿小管各 段模式图
(3)集合管与乳头管
许多肾单位的远曲小 管在皮质内陆续汇集 到集合管。
集合管为一直管,从 皮质直行通过髓质。
许多集合管汇入乳头 管,然后通到肾小盏 。
(二)肾小球旁器
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间质 细胞)组成。
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位于肾小体三角区 。
泌尿系统(解剖)_图文.ppt
第一节 概述
一、排泄的概念及其途径 排 泄: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体内的代谢终
产物、过剩的物质以及进入机体的异物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
皮肤
排泄
泌尿系统
消化道
呼吸道
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
━━━━━━━━━━━━━━━━━━━━━━━
排泄器官
排泄物
───────────────────────
球旁细胞
系膜细胞
球旁复合体模式图
致密斑
球旁细胞
三、肾血液循环
肾血液循环
肾的血液循环
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垂直分出, 其分支经叶间动脉→弓形动脉 →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又分支成肾小球毛 细血管网,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而离开肾小体。
肾内各区血流量不同, 皮质血流量大、快; 髓质血 流小,慢。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在没有外来神经支配的情况下,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的 变化,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称为肾血流量的自身 调节。
肌源性机制:当肾灌注压( 80~180 mmHg )增高时, 血管平滑肌因灌注压增加而受到牵张刺激,使得平滑肌的 紧张性加强,血管口径相应地缩小,血流的阻力相应地增 大,保持肾血流量稳定。
泌尿小管各 段模式图
(3)集合管与乳头管
许多肾单位的远曲小 管在皮质内陆续汇集 到集合管。
集合管为一直管,从 皮质直行通过髓质。
许多集合管汇入乳头 管,然后通到肾小盏 。
(二)肾小球旁器
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间质 细胞)组成。
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位于肾小体三角区 。
泌尿系统(解剖)_图文.ppt
第一节 概述
一、排泄的概念及其途径 排 泄: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体内的代谢终
产物、过剩的物质以及进入机体的异物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
皮肤
排泄
泌尿系统
消化道
呼吸道
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
━━━━━━━━━━━━━━━━━━━━━━━
排泄器官
排泄物
───────────────────────
球旁细胞
系膜细胞
球旁复合体模式图
致密斑
球旁细胞
三、肾血液循环
肾血液循环
肾的血液循环
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垂直分出, 其分支经叶间动脉→弓形动脉 →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又分支成肾小球毛 细血管网,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而离开肾小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泌尿系统的功能: 产生和排泄尿液:排出大部分代谢终产物、
异物; 对血液的水和离子成分进行稳态性调节:调
节水盐代谢、电解质平衡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肾小体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毛细血管袢 肾小球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②肾小囊: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肾脏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排泄代谢终产物、外来化合物、药物和 激素代谢物
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度的平衡 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调节红细胞生成 调节1,25-二羟维生素D3的生成 调节动脉血压
分泌肾素,短时调控 调节水钠重吸收,长时调控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集合管不包括在肾单位内,但由于其在尿液浓缩 与稀释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故可把集合管视 为肾小管的终末部分。
人体40岁后,功能性肾单位的数量每10年减少10%,但由于肾脏 的功能储备和代偿作用,并不影响排泄功能。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皮肤
泌尿系统
排 泄
消化道
呼吸道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
━━━━━━━━━━━━━━━━━━━━━━━
排泄器官
排泄物
───────────────────────
肾脏
水、尿素、尿酸、肌酐、盐类、 药物、毒物、色素等
皮质肾单位与近髓肾单位
皮质肾单位
近髓肾单位
分布 肾小球体积 髓袢 数量 血液循环
生化 机能
皮质外2/3 小 短(只达外髓) 85%-90% 入球A口径>出球A 出球A分支成cap后 分布在皮质肾小管周 含肾素颗粒多 与钠排泄有关
皮质内1/3 大 长(达内髓)
10%-15% 入球A≤出球A 出球A 近曲小管周 U型直小血管缠绕髓袢周 少 与尿浓缩有关
位置:腹后壁,脊柱的两侧,右肾较 左肾低。
形态:蚕豆形,左右各一,内侧凹陷, 称肾窦,肾窦的开口处为肾门,有血 管、肾盂、神经、淋巴管等进出。
肾皮质:位于浅层,占1/3,还包括深 入髓质的肾柱。含有肾小体、肾小管 和丰富的血管。 肾髓质:位于皮质深部,占2/3。由1520个肾锥体组成,主要由肾小管组成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概述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排泄的概念及其途径
排 泄: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体内的代谢终 产物、过剩的物质以及进入机体的异物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
①肾小球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反复分支 形成的一团盘曲的毛细血管网。 为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间的 毛细血管网,属于有孔毛细血管。
由于入球动脉的压力较高,血液 中的水和小分子物质从毛细血管壁 滤出生成原尿,进入肾小囊。
平均一昼夜可生成180升原尿。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输尿管
肾柱 肾乳头 肾髓质
肾小盏 肾大盏 肾盂
输尿管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肾的组织结构
(一)肾单位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皮质肾单位占90%,近髓肾单位占10%
每个肾脏约有80-120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 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第二节 泌尿系统结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肾──泌尿器官 输尿管──输尿器官 膀 胱──储尿器官 尿 道──排尿器官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肾脏的一般结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肾皮质
肾实质分 皮质:
•皮质迷路:肾小体 •髓放线:直的肾小管 •肾柱:皮质伸入肾锥体之间的部分 髓质:肾锥体(15~20个)
(2~3个) 肾乳头 肾小盏(7~8个) (2~3个) 肾大盏(2~3个) (2~3个) 肾盂 (1个)
肾单位的构成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单位
近球小管
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肾小管
髓袢细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集合管
远球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பைடு நூலகம்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肾小体
入球小 动脉
出球小动脉
壁层
脏层 尿极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肺脏 皮肤及汗腺
co2、水、挥发性药物等
水、盐类、少量尿素等
消化道
钙、镁、铁、磷等无机盐,
胆色素,毒物等
唾液腺
重金属、狂犬病毒等
━━━━━━━━━━━━━━━━━━━━━━━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氨基酸代谢→尿素 肌肉肌酸代谢→肌酐 血红蛋白代谢→胆色素 核酸代谢→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