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技术_第二章

合集下载

多媒体技术课件第二章

多媒体技术课件第二章
多媒体信息检索的应用
广泛应用于搜索引擎、数字图书馆、媒体资产管理等领域,为人们 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检索服务。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定义
虚拟现实(VR)技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真实场景的虚拟环境,用户可以通过特殊设备 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增强现实(AR)技术则是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对象叠加到真实场景中, 实现虚实结合的效果。
支持多种媒体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提 供强大的数据管理和处理功能,支持 多媒体内容的交互和合成。
多媒体信息检索
多媒体信息检索定义
多媒体信息检索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从多媒体数据库中检索出所 需信息的过程。
多媒体信息检索的特点
支持多种媒体数据的检索,采用先进的图像、音频和视频处理技术, 提供高效、准确的检索结果。
多媒体技术课件第二章
• 引言 • 多媒体技术概述 • 多媒体数据编码与压缩 • 多媒体数据存储与传输 • 多媒体数据处理与应用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多媒体技术课件
介绍多媒体技术课件的基本概念 、特点、应用和发展趋势。
章节结构
简要介绍本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包括引言、主题简介、章节目 标等部分。
章节目标
掌握多媒体技术课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其应用和发展趋势。
掌握多媒体技术课件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流程,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和制作。
了解多媒体技术课件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能够对多媒体技术课件进行评价和改 进。
02
多媒体技术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形、图像、音频、 视频等)进行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呈现,实现人机交互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模块知识点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1、多媒体的含义媒体一词源于英文Mediu,它是指人们用于传播和表示各种信息的手段。

通常媒体分为五种类:(1)感觉媒体:是指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从而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

如语言、声音、图像、动画、文本等(2)表示媒体:是指为了传送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

如文本编码、条形码等(3)显示媒体:是指为信息输入输出的媒体,用于电信号和感觉媒体之间产生转换。

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4)存储媒体:是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光盘、胶卷等(5)传输媒体:是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缆等我们学习和使用的多媒体技术主要是感觉媒体。

媒体在计算机领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另一种指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中的多媒体指后者。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表现:可集成性、交互性、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

多媒体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

多媒体的关健性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2)大容量存储技术(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控制技术与专用芯片(4)多媒体同步技术(5)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多媒体的相关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传统文本是以线性方式组织的,而超文本是以非线性方式组织,超文本(超媒体)以节点为单位,节点之间以链连接而形成网络,其构成的三要素:节点、链、网络。

(2)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3)智能输入与输出技术(4)多媒体软件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特点:多学科交汇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促进和推动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多领域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环境智能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和通信技术融合到CPU芯片中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简单化,便于操作高度思维化,促进理解和思维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标准化,便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2、多媒体应用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应用系统:多媒体信息咨询系统、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辅助教育系统、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远程诊医系统、远程教学系统、多媒体视频点播系统、交互式电视、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邮件、多媒体宣传演示系统、多媒体训练系统、虚拟现实第二章图像、图像1、多媒体作品中的图形、图像-----作为一种视觉媒体图形、图像的视觉意义与特点:可以承载大量的信息、有生动直观的视觉特性。

(完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

(完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1、媒体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二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

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

2、通常媒体分为五种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3、多媒体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组合。

4、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显示多种媒体信息,实现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文本的组合交互进行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的一整套技术。

5、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可集成性、交互型、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6、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大容量存储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专用芯片、多媒体同步技术、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7、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技术:超文本域超媒体技术、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智能输入输出技术、多媒体软件技术8、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电子出版、视频会议、教育培训、影视动画、视频点播、家庭娱乐、广告宣传等等。

9、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高速化(缩短处理时间)、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标准化(以便于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10、多媒体计算机(MPC)是指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硬件设备和多媒体软件组成。

①常见的多媒体硬件设备有:光盘驱动器、声卡、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

②多媒体软件根据它的应用层面可分为三大部分: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

11、多媒体相关软件(1)几种专用文字软件:Windows记事本、Word、神笔、COOL 3D等(2)几种典型的图像软件:CorelDraw、Photoshop、Fireworks等(3)几种典型的动画软件:Gif Animator、Flash、Director、3D MAX等(4)几种典型的声音软件:Windows录音机、CoolEdit等(5)几种典型的视频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超级解霸、Premiere等(6)几种典型的集成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irector等第二章图形、图像1、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原理:将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的过程就是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过程,主要包含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聚。

多媒体技术之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PPT课件( 75张)

多媒体技术之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PPT课件( 75张)
则可由 x(nT) 完全确定 x(t)。 当 fN = 1/(2T) 时,称 fN 为奈奎斯特频率
常用音频采样率:8kHz、11.025kHz、16kHz、22.05kHz、44.1kHz 及 48kHz
2.2.2 数字音频获取
● 量化
量化概念
通过采样得到的表示声音强弱的函数 x(nT) 是连续的,为把 x(nT) 存入计 算机,就必须将采样值离散化,即量化成一个有限个幅度值的集合 x(nT)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第二章 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 主要知识点
2.1声音概述 2.2数字化音频 2.3音乐合成与 MIDI 2.4音频卡 2.5数字音频压缩标准
2.1.1 声音定义 ● 声音概念 ● 声音特性
2.1.2 声音基本特点 ● 声音传播 ● 声音频率 ● 声音传播方向 ● 声音三要素 ● 声音连续、相关及
实时性 声音具有实时性。对处理声音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提出很高要求
2.2 数字化音频
转换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音频数字化需要考虑的问题
采样、量化、编码
模 拟 信 号 的 数 字 化 过 程
100101100011101
音频信号处理过程流程

频采
开信 样

号 频
频 率

采 样
量 化
保 存 为 声 音 文 件
周期
用声音录制软件记录的英文单词“Hello”的语音 实际波形
2.1.2 声音特点
● 声音的传播方式
声音是依靠介质 ( 比如:空气、液体、固体 ) 的振动进行传播的 声源是一个振荡源,它使周围介质产生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播 人耳感觉到这种传播过来的振动,反映到大脑,就意味听到声音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其传播速度和衰减速率都是不一样的

多媒体通信技术chapter_1

多媒体通信技术chapter_1

多媒体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相互带动,相互促进; 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多媒体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媒体研究的形成与深入为相关学科带来了新的 研究课题;
示例: GUI --- 多媒体应用 --- 多模式应用; 传输介质 --- 音、视频传输 --- 传输介质、QoS保障等;
实际上,对这些新问题 的研究已经成为多媒体 研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压缩标准:
JPEG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Digital compression and coding of continuouscontinuous-tone still images 15 times smaller for full color application px64 (H.261) Video encoder/decoder for audioaudiovisual services at px64 Kbps 100 to 200 times smaller for VideoVideobased telecommunications
Clock rate vs. Instruction processing rate (MIPS) ; Word size; Instruction set MMX designed to manipulate and process video, audio and graphical data efficiently
Memory Access time how quickly the memory can respond to a read or write request Cycle time the minimum period between two successive requests

多媒体技术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
第一章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 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 交互性的技术。
核心: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人机交互。 1、多媒体技术特征:
数字化:把分散的、不同性质和特点的各种媒体信息,读入计算机才能进行加 工和整合。 集成性: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的集成,这些媒体在多任务 系统下能够很好地协同工作,有较好的同步关系。人机交互和建立逻辑关系 使得多媒体技术必须将各种媒体集成在一起。
多媒体系统
一个完整的多媒体系统包括硬件平台和软件
多媒体硬件系统:多媒体计算机主机(MPC)系统和相关的外部设备,如大容
量存储设备、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与数码摄像机等。
多媒体软件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创作系统和应用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
的主要任务是支持运动和静止图像的处理和显示,为相关的多媒体数据的同步提 供需要的适时任务调度,支持校准化桌面型计算机环境,支持多种多媒体硬件和 软件的运行;创作系统,包括开发工具,具有编辑、播放等功能;应用系统,即 利用创作系统制作出的多媒体作品。
音频
1、模拟音频的数字化:连续的模拟音频信号转化为离散的数字音频信号,主要包括 信号采样——量化——编码
信号采样:把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按采样信号频率进行抽样,转换成在时间上离散、 幅度上连续的模拟信号。采样后的模拟信号虽然在时间上是离散的,但是在幅度上 是连续的。对于音频信号,常用的采样频率有三种44.1千赫兹,22.05千赫兹, 11.025千赫兹。
第二章 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
1、多媒体作品开发的一般过程 (1)需求分析:根据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而提出开发作品的需求,通过 对作品需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后,才进行作品的规划和设计。 (2)规划设计:由作品主题所涉及的内容和规模来确定的,是多媒体作品制作 的依据。

(完整)自考27108多媒体技术重点知识(更新第三版)

(完整)自考27108多媒体技术重点知识(更新第三版)

自考27108多媒体技术重点知识(更新第三版)第一章导论1.1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1.媒体:指人们日常所接触信息的表示或传播的载体。

2。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计算技术:指使用计算机或者其他由微处理器控制的终端设备综合处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类型媒体信息的技术,其实质是通过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形式加以表现的一体化处理技术。

3。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

4。

集成性:一方面是指把单一的、零散的媒体有效的集成在一起,即信息载体的集成,它使计算机信息空间相对的得到完善,并能充分得以利用;另一方面,集成性还充分表现在多媒体系统硬件和软件实体的集成上。

5多样性:信息媒体的多样化,输入与输出的信息多样化和输入与输出信息的转换、处理。

6.交互性:为用户提供更加有效、灵活的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也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7.如何理解多媒体应用“1+1〉2"的系统特性:多媒体系统集成性是系统级的飞跃。

它把单一的、零散的媒体有效地集成在一起,即信息载体的集成,它使计算机信息空间相对地得到完善,并能充分得以利用.通过多媒体的集成性构造出支持广泛信息应用的信息系统,使得1+1〉2的特性在多媒体信息系统中得到充分的体现.8.多媒体应用技术的主要内容:①多媒体素材的制作与处理;②多媒体应用数据的集成技术与创作工具;③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④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技术。

9.多媒体计算技术中的关键技术:①音频、图像、视频等媒体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②多媒体专用芯片技术;③多媒体存储和检索技术;④多媒体输入输出技术;⑤多媒体系统软件技术;⑥多媒体网络及传输技术;数据压缩的技术指标:压缩比、恢复效果、标准化。

压缩比:指压缩过程中输入数据量与输出数据量之比。

10。

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特征:多感知性,临场感,交互性,自主性。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1媒体:存储信息的实体;(多媒体)信息的载体。

2媒体的类型 :感觉媒体: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直接产生感觉; 表示媒体: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即各种编码;显示媒体:是指感觉媒体与用于通信传输的电信号之间转换的一类媒体,即感觉媒体与计算机的界面。

又可分为两种:输入显示媒体和输出显示媒体;存储媒体:又称存储介质,保存表示媒体的介质;传输媒体:传输的物理载体,即用来将媒体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物理载体。

3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

4多媒体的特征:多维化、集成性、交互性、数字化、实时性。

5多媒体技术所涉及的对象:文字和符号、矢量图形、位图图像对象、动画对象、音频对象视频对象。

6多媒体信息系统:开发系统、演示系统、培训系统、家庭系统7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教育(形象教学、模拟展示)、商业广告(特技合成、大型演示)、影视娱乐业(电影特技、变形效果)、医疗(远程诊断、远程手术)、旅游(景点介绍)、人工智能模拟(生物、人类智能模拟)。

8:相应习题见PPT。

第二章:多媒体硬件1 CD-ROM:构成: 激光驱动器、激光盘片;性质:只读属性 (不能写入,只能读出)、光学存储原理 (激光烧结)。

容量—— 650MB/74 min2CD-RW:性质:可读写属性 (CD-R盘片:追加写/读 CD-RW盘片:可读/擦写)、光学存储原理 (激光烧结)。

3DVD 标准 (Digital Versatile Disk)——采用MPEG-2压缩技术的标准,可存放488分钟影片、4.7GB~17GB的数据。

4 DVD规格:5 DVD的存储容量提高方法:第三章:多媒体数据压缩基础1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图像信号:黑白480×360,8bit;大小是480 ×360÷1024=168.45KB 彩色大小是480 ×360×3÷1024=506.25KB;视频:PAL制每秒数据量506.25KB×25帧/秒=12.36MB/s。

多媒体通信技术

多媒体通信技术

1,多媒体按照内容分类音频和视频媒体与时间相关, 称为连续媒体;图形和文本媒体与时间无关,称为静态媒体静态媒体与时间无关,其播放速度不会影响所含信息的再现连续媒体具有隐含的时间关系,其播放速度将影响所含信息的再现2,多媒体通信分类异步通信:在端系统之间交换不需要实时存储或者处理的静态媒体数据。

例如,多媒体电子邮件就是采用这种通信方式等时通信:在端系统之间传送诸如语音、视频之类的连续媒体数据,对延迟和抖动要求较高。

3,连续媒体的两个关键性能参数端到端延迟和延迟抖动。

4,层次化的QoS概念通信双方的对等层之间表现为对等协商关系,双方按所承诺的QoS参数提供相应的服务;同一端的不同层表现为映射关系,应用的QoS需求应当自顶向下地映射到各层相对应的QoS参数集。

5,QoS管理机制QoS管理机制应当提供如下特性:(1) QoS管理是可配置的(2) QoS管理是可协商的3) QoS管理是动态的(4) QoS 管理是端到端的(5) QoS管理是层次化的6,QoS分类和保证机制QoS总体上可分成三类:(1) 确定型QoS:网络提供“硬”QoS保证,对所承诺的QoS必须严格保证,如在远程医疗系统中,X光照片数据,综合服务中的保证服务(GS)和区分服务(Diff-Serv)中的快速转发均属于这一类QoS(2) 统计型QoS:网络提供“软”QoS保证,对所承诺的QoS允许一定范围的波动,如远程多媒体点播(VOD)系统,综合服务中的被控负载服务(CLS)和区分服务中的保证转发均属于这一类QoS(3) 尽力型QoS:网络不提供任何QoS保证,网络性能将随着负载的增加而明显下降,现有Internet上的分布式多媒体应用大多提供这类服务7,QoS的实质网络对QoS支持和保证实际上反映了网络中间节点的资源分配策略, 主要采用为特定媒体流保留资源(如带宽、缓存及排队时间等)来保证QoS。

8,RSVP与DSRSVP的综合服务具有面向连接的特性,并通过QoS协商、接纳控制、保留带宽和实时调度等机制来实现,DS的区分服务具有无连接的特性,主要通过缓冲管理和优先级调度机制来实现,无需进行QoS协商和保留带宽等控制9,DS的功能元素和系统模型(基本思想)功能元素:在一个网络节点上, 实现区分服务的基本功能元素包括一个逐跳行为(PHB)组、报文分类器以及网络流量调节器等系统模型:区分服务系统模型规定了一种DS域模型, 该域由边界节点和内部节点组成,在边界节点上,对进入网络的流量进行分类和调节,从该域内部支持的PHB组中选择一个PHB来标记该流量的每个报文分组,在内部节点上, 根据PHB来选择对每个报文分组的转发行为, 并分配相应的缓冲区和带宽资源。

第二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常用的输出设备
1、视频输出设备——CRT显示器
工作原理:电子枪发射出高速的电子光束, 穿过荫罩上的小孔,打在一个涂满了无 数三原色的荧光粉层的内层玻璃上,电 子束会使得这些荧光粉发光,最终就形 成了你所看到的画面了。
3、常用的输出设备
1、视频输出设备——CRT显示器 成像原理图:
3、常用的输出设备
• 交互控制接口:它是用来连接触摸屏、 鼠标、光笔等人机交互设备的,这些设 备将大大方便用户对MPC的使用。
1、概述
• 网络接口:是实现多媒体通信的重要 MPC扩充部件。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相结 合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就需要专门的多 媒体外部设备将数据量庞大的多媒体信 息传送出去或接收进来,通过网络接口 相接的设备包括视频电话机、传真机、 LAN和ISDN等
1、概述
1、概述
• 视频卡:可细分为视频捕捉卡、视频处 理卡、视频播放卡以及TV编码器等专用 卡,其功能是连接摄像机、VCR影碟机、 TV等设备,以便获取、处理和表现各种 动画和数字化视频媒体。
1、概述
• 打印机接口:用来连接各种打印机,包 括普通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彩色打印 机等,打印机现在已经是最常用的多媒 体输出设备之一了。
第二章 多媒体计算机 系统的组成
学习目的与要求
•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 环境,了解常用的I/O设备、存储设备及 USB设备的作用与指标,了解多媒体芯 片。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 (一)多媒体硬件环境(重点) 识记:什么是MPC,MPC的特征,MPC的标准 应用:MPC的硬件组成环境 • (二)常用设备(次重点) 理解:扫描仪的性能指标,视频卡的分类,CRT的性 能指标 • (三)USB接口(一般) 理解:USB的软、硬件结构及其数据传输方式

多媒体通信技术基础(第4版)课后复习题

多媒体通信技术基础(第4版)课后复习题

第一章课后习题1、请论述什么是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多媒体技术的定义与特征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编码、存储、传输、处理和表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并使之建立起有机的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系统并能具有良好交互性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多媒体的特征:具有集成性、同步性和交互性。

其中,集成性包括多种媒体的集成和多种业务的集成;交互性包括人与人的交互和人——机交互。

能够通过计算机对视频数据进行操作,即交互性。

2、多媒体系统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每一种类型中最关键的技术有哪些?基本的多媒体系统除了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基础的独立商亭式系统外,通过网络提供业务的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与人之间交互的系统,如多媒体会议与协同工作、多媒体即时通信等;另一类是人机交互的系统,如多媒体信息检索与查询、视频点播等。

独立商亭式系统,凡是以一台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应用系统,都成为独立商亭式系统。

多媒体信息检索与查询(MIS),除可以根据关键字等对文本资料进行查询之外,同时具有对活动图像和声音的查询能力。

通信方式,MIS是点对点(信息中心对一个用户),或一点对多点(信息中心对多个用户)的双向非对称系统。

WWW技术意味着在超媒体原理下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概念和通信协议。

Web代表了世界范围内由因特网相互连接起来的众多的信息服务器所构成的巨大数字化信息空间,也有学者称之为超空间。

伴随着视频和音频查询而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检索方式称为基于内容的检索,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找出具有同样“概念”或“事件”的图像或视频的更高级的查询方式称为基于语义的检索。

1.4.3多媒体会议与协同工作(1、会议室会议电视系统2、桌面或手持终端会议电视系统3、多媒体协同工作)1.4.4多媒体即时通信,即时通信系统更完整的表述是出席与即时消息系统(IMS)一个典型的IM系统包含两种基本服务:出席服务和即时消息服务。

1.4.5视频点播(VOD)与直播:在一个VOD系统中,负责按用户要求向用户传送节目数据流的设备称为视频服务器。

多媒体技术随堂练习答案

多媒体技术随堂练习答案
参考答案:×
14.判断题显示分辨率是指显示屏上能够显示出的像素数量;
参考答案:√
15.判断题图像的保存与传送是以文件形式进行的;
参考答案:√
16.判断题套索工具组用来选取不规则外围的图像区域;
参考答案:√
17.判断题魔棒工具可以选取图像中颜色相同或相似的区域;
参考答案:√
第五章视频处理技术
1.单选题VCD中使用的视频图像,是采用格式进行压缩的;
AAVI BMPEG CQuickTime DMP3
参考,处理过程是正确的;
AA/D变换、采样、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
B采样、压缩、D/A变换、存储、解压缩、A/D变换
C采样、A/D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
D采样、D/A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A/D变换
参考答案:√
9.判断题Premiere具有多种活动图像的特技处理功能;
参考答案:√
10.判断题Premiere是一个专业化的动画与数字视频处理软件;
参考答案:√
11.判断题Premiere中“过渡效果”的是实现视频片断间转换的专场效果的方法;
参考答案:√
12.判断题Premiere中“过渡效果”的过渡是指两个视频道上的视频片断有重叠时,从一个片断平滑、连续地变化到另一段的过程;
C便携式的D专用型的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CD-ROM驱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
A感应度B分辨率
C容错性D平均出错时间
参考答案:D
5.单选题下列关于触摸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触摸屏是一种定位设备B触摸屏不是基本的多媒体系统交互设备之一
C触摸屏不可以仿真鼠标操作D触摸屏也是一种显示屏幕
参考答案:A

多媒体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武汉工商学院

多媒体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武汉工商学院

多媒体技术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武汉工商学院武汉工商学院第一章测试1.如下哪一项不是媒体元素()。

A:图像B:颜色C:文本D:声音答案:颜色2.多媒体技术特性有()。

A:多样性B:实时性C:集成性D:交互性答案:多样性;实时性;集成性;交互性3.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的阶段包括()A:起步阶段: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最早起源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B:迅猛发展阶段: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

C:标准化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形成了多媒体相关技术的若干标准。

D:快速发展阶段:1985 年只读光盘存储器CD-ROM 的问世,推动了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

答案:起步阶段: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最早起源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迅猛发展阶段: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

;标准化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形成了多媒体相关技术的若干标准。

;快速发展阶段:1985 年只读光盘存储器CD-ROM 的问世,推动了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

4.如下哪一项不是多媒体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体现()。

A:协同工作B:远程信息服务C:系统监控及监测D:多媒体通信信息服务答案:协同工作5.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与培训应用带来了什么好处()。

A:使教学形式多样化B:提高了教学质量C:实现多元化学习D:改变的师生教学关系答案: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多元化学习;改变的师生教学关系6.多媒体技术过程模拟是指在设备运行、化学反应、海洋洋流、天体演化、生物进化等过程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过程模拟,可使人们轻松形象地了解事物变化原理和关键环节,为揭示事物变化规律和本质起到重要的作用。

()A:错 B:对答案:对7.如下哪一项不是多媒体系统软件技术()。

A:多媒体数据库技术B:多媒体协同工作C:多媒体应用程序开发技术D:多媒体编辑与创作技术答案:多媒体协同工作8.多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有()。

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研究

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研究

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多媒体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成为了当代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基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研究,在互联网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终端技术、大数据分析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多媒体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的基础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进行深入剖析。

第二章: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是用于处理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如文字、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并将其集成在一起以形成富媒体内容的一种技术。

在多媒体信息处理中,需要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不同的处理。

例如,对于图像信息,需要进行图像采集、分析、特征提取、压缩、传输和存储等处理;对于音频信息,需要进行音频采集、信号处理、编解码、传输和存储等处理。

多媒体信息处理的核心技术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数据压缩、编解码和图像处理等。

在多媒体信息处理中,最重要的是数据压缩技术。

由于多媒体信息的数据量较大,如果不对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则会占用较多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因此,多媒体信息处理中常采用基于哈夫曼编码、离散余弦变换、小波变换等技术进行数据压缩。

第三章: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它可以实现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

现代通信技术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大类。

有线通信技术包括光纤通信、电缆通信、卫星通信等。

其中,光纤通信是一种高速传输、大容量的传输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主流通信技术之一。

电缆通信目前主要应用于局域网和城域网。

卫星通信可以实现广域网络通信和远地区数据传输。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数据通信、无线电视广播、无线电台、无线电导航等。

其中,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包括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局域网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移动电话通信和移动互联网,无线局域网技术则主要应用于办公室和家庭办公等场所。

第四章: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技术的应用多媒体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信原理多媒体教案

通信原理多媒体教案

通信原理多媒体教案第一章:通信系统概述1.1 通信系统的概念介绍通信系统的定义和基本组成解释通信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1.2 通信系统的分类介绍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的区别和特点介绍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区别和特点1.3 通信系统的基本参数介绍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传输带宽、信号噪声比等基本参数第二章:信号传输与调制2.1 信号传输的基本概念介绍信号传输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信号传输中的信号衰减和信号反射等现象2.2 调制的基本概念介绍调制的定义和目的解释调制的作用和重要性2.3 调制技术介绍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的基本技术解释调幅、调频、调相等调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第三章:信号接收与解调3.1 信号接收的基本概念介绍信号接收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信号接收中的信号滤波和信号放大等过程3.2 解调的基本概念介绍解调的定义和目的解释解调的作用和重要性3.3 解调技术介绍模拟解调和数字解调的基本技术解释解调过程中的信号恢复和误差校正等方法第四章:数字通信系统4.1 数字通信系统的概念介绍数字通信系统的定义和特点解释数字通信系统的优势和应用领域4.2 数字信号传输与编码介绍数字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解释数字信号编码和纠错编码的方法和作用4.3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介绍数字调制和解调的基本技术解释数字调制和解调的应用和优势第五章: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5.1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介绍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误码率、信号噪声比等性能指标5.2 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介绍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解释通信系统的性能优化和改善策略5.3 通信系统的性能改进技术介绍通信系统的性能改进技术和方法解释调制技术、编码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第六章:无线通信原理6.1 无线通信概述介绍无线通信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解释无线通信的优点和挑战6.2 无线通信频谱与信道介绍无线通信频谱的划分和分配解释无线通信信道的特性及其对通信的影响6.3 无线通信标准与技术介绍常见的无线通信标准(如Wi-Fi, Bluetooth, 4G, 5G等)解释无线通信技术(如MIMO, OFDM, SC-FDMA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第七章:信号处理与滤波技术7.1 信号处理概述介绍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目的解释信号处理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7.2 滤波器的基本原理介绍滤波器的类型和特性(如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等)解释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应用7.3 信号处理技术介绍信号处理技术(如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解释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优势第八章:信道编码与错误控制8.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介绍信道编码的定义和目的解释信道编码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8.2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介绍常见的信道编码方案(如卷积编码、汉明编码、里德-所罗门编码等)解释这些编码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8.3 错误控制与纠正介绍错误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解释错误控制技术(如前向纠错、自动重传请求等)第九章:网络安全与保密通信9.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介绍网络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解释网络安全中的威胁和攻击手段9.2 保密通信原理介绍保密通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保密通信的关键技术和方法9.3 加密算法与通信安全介绍常见的加密算法(如DES, AES, RSA等)解释加密算法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和选择因素第十章:现代通信技术与发展趋势10.1 现代通信技术概述介绍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解释现代通信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10.2 5G与未来通信技术介绍5G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探讨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第十一章:光纤通信原理11.1 光纤通信概述介绍光纤通信的定义、原理和优势解释光纤通信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1.2 光纤与光波介绍光纤的组成、结构和传输特性解释光波在光纤中的传输原理和损耗因素11.3 光纤通信系统与技术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解释光纤通信技术(如波分复用、光放大器、光纤传感器等)第十二章:卫星通信原理12.1 卫星通信概述介绍卫星通信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解释卫星通信的优势和挑战12.2 卫星通信系统与组件介绍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解释卫星、地面站、卫星控制中心等组件的功能和重要性12.3 卫星通信技术与应用介绍卫星通信技术(如卫星传输、多址技术、卫星定位等)解释卫星通信在军事、民用、商业等领域的应用第十三章:多媒体通信原理13.1 多媒体通信概述介绍多媒体通信的定义、原理和特点解释多媒体通信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3.2 多媒体数据压缩与传输介绍多媒体数据压缩的必要性和方法解释多媒体数据在通信过程中的传输和处理技术13.3 多媒体通信系统与标准介绍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解释多媒体通信标准(如H.323, SIP, MPEG等)第十四章:通信系统仿真与建模14.1 通信系统仿真的概念介绍通信系统仿真的定义和目的解释通信系统仿真在设计和优化中的重要性14.2 通信系统建模方法介绍通信系统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解释数学建模、计算机仿真等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14.3 通信系统仿真软件与应用介绍常见的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如MATLAB, NS-2等)解释这些仿真软件在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中的应用案例第十五章:通信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通信技术融合与创新介绍通信技术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如物联网、大数据等)解释通信技术创新对通信系统发展的影响15.2 通信系统的智能化与自适应介绍通信系统智能化与自适应的概念和特点解释智能化通信系统在网络优化、资源分配等方面的优势15.3 通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探讨通信系统在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等方面的责任解释可持续发展在通信系统设计、运营和管理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通信原理多媒体教案,涵盖了对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传输与调制、信号接收与解调、数字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无线通信原理、信号处理与滤波技术、信道编码与错误控制、网络安全与保密通信、现代通信技术与发展趋势、光纤通信原理、卫星通信原理、多媒体通信原理、通信系统仿真与建模以及通信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习题答案-现代多媒体通信技术-阮秀凯-清华大学出版社

习题答案-现代多媒体通信技术-阮秀凯-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章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论1.什么是多媒体,ITU-TI.374中将媒体分为哪几类?答:媒体主要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信息的载体,比如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等;另一个是信息的存储实体,比如磁带、磁盘、光盘等。

人们在说到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时,指的都是第一种含义。

ITU-TI.374中将媒体分为五大类:(1)感觉媒体(2)展示媒体(3)表示媒体(4)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2.多媒体和多媒体通信的特点分别有哪些?答:多媒体的特点:(1)交互性(2)复合性(3)集成性(4)实时性。

多媒体通信的特点:(1)需要实时传输连续媒体的信息(2)要交换的数量比较大,因而连续媒体信息需要编码(3)应用是面向分布的3.试简述多媒体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答:(1)音视频编解码技术(2)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3)多媒体存储技术(4)多媒体数据库(5)流媒体技术4.多媒体通信的应用领域有哪些?请分别举例。

答:多媒体通信的应用领域:(1)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系统,可以应用到远程医疗诊断系统、远程教育系统、远程协同编著系统、远程协同设计制造系统以及军事应用中的指挥和协同训练系统等(2)多媒体会议系统(3)即时通信(4)视频点播和交互电视系统(5)音视频数字发布(6)地理信息系统(7)车载服务系统(8)多媒体监控技术(9)网络游戏第2章 人的听觉感知与声音信号1. 试简述人耳的听觉范围。

答:各种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Hz~4kHz 之间,各种乐器所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22kHzHZ 之间;人耳对声音的感受有很大的动态范围,一般人可以感觉到20Hz ~20kHz (即空气每秒振动的次数在20次到20000次人耳能听到,每秒振动次数低于20次以下称为次声波,每秒高于20000次称为超声波。

随着年龄的增长,频率感受的上限将逐年下降。

),强度为-5dB ~130dB 的声音信号,因此在这个范围以外的音频分量就是听不到的音频分量。

《多媒体通信》期中思考题及答案

《多媒体通信》期中思考题及答案

《多媒体通信》期中思考题第一章1、请论述什么是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

2、多媒体系统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每一种类型中最关键的技术有哪些?3、简述多媒体数据处理与一般数据处理的差异。

第二章1、什么叫空间频率?在不涉及和涉及观察者的两种情况下,图像空间频率的高、低各与哪些因素有关?第三章1、为什么内插滤波器和抗混叠滤波器通常都使用FIR 滤波器,而不是IIR 滤波器?2、在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编码中,如果运动矢量估计得不准确产生的后果是什么,会不会引起解码后的图像失真,为什么?3、对图1所述三种8×8的亮度图形进行DCT 变换后,估计(不必实际计算)在系数矩阵的哪些位置上,变换系数有较大数值。

图1 三种8×8的亮度图形4、设有一离散无记忆信源1234560.30.20.20.10.10.1S S S S S S X ⎧⎫=⎨⎬⎩⎭(1)计算该信源的熵;(2)为该信源构造一霍夫曼码,并计算平均码长及编码效率;(3)为什么该码的编码效率小于1?试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霍夫曼码的编码效率能够达到1?(提示:符号S i 的码字的码长是多少?)。

5、假设有下表所示的5种运动矢量,其出现的概率如表所示。

试用一般算术编码对MV 序列{-2, -1, 0, 2}进行编码(1)给出编码过程和最后输出的码字(允许最后一位不能正确解码);(2)输出码字需要用几比特表示?编码效率为多少?(3)同一序列若采用霍夫曼编码,编码效率为多少?6、说明视频编码中运动估计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块匹配方法,掌握三步搜索法和二维对数法这两种常用的快速运动搜索方法。

7、说明在图像编码和视频编码中广泛使用离散余弦变换的原因。

8、掌握霍夫曼编码和算术编码的编解码方法。

9、掌握子带编码的工作原理以及正交镜像滤波器组和时域混叠消除的相关方法。

10、说明在时域量化和在变换域量化的差别。

11、举例说明在音频和图像压缩时如何利用人类认知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程度不高,实现的码速率也较高。在对信号
带宽要求不太严格的通信中得到应用,而对频 率资源相对紧张的移动通信则不合适。
常见的波形压缩编码方法有:
脉冲编码调制(PCM) 增量调制编码(DM)
差值脉冲编码调制(DPCM)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 子带编码(SBC) 矢量量化编码(VQ)
需的码位数也较少,则可以实现压缩编码。
差值脉冲编码调制(DPCM)
差值脉冲编码调制是利用样本间存在的信
息冗余度来进行编码的一种数据压缩技术。基
本思想是:根据过去的样本去估算下一个样本
信号的幅度大小,这个值称为预测值,然后对
实际信号值与预测值之差进行量化编码,从而 就减少了表示每个样本信号的位数。
对当前样值的预测值可以由其前面的若干 个样值来进行预测,预测表达式为:
耳听到同样响度时所需的声压级不同。
人耳对声压及变化的感觉是:声压级
每增加10dB,响度增加一倍。
分析等响曲线可得出以下结论:
(1)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的灵敏度不同,
对中频段最为敏感,对高、低频段的敏
感度下降。 (2)从听阀曲线可看出, 4kHz左右是曲 线的最低点,即人耳听到4kHz左右声音 所需的声压级最小,因而对4kHz左右声 音最为敏感。
起始
稳定
结束
声音信号的频域特征是指声音是由很多 的正弦分量组成的。
周 期 信 号 非 周 期 信 号 傅 立 叶 级 数 傅 立 叶 积 分 离 散 线 状 谱 有 明 确 高 音 无 明 确 高 音 的 有 调 声 音 的 无 调 声 音
声 音 信 号
连 续 谱
在多媒体技术中,常用声波频率、
声压、声强等参数来描述声音。
为了获得比较好的处理结果,混合编码方 法是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甚至两种以上的编
码方法来进行编码的,其压缩比特率一般在
4~16kbit/s。
混合编码是在参数编码基础上的改进,其
差别在于信号激励源的选取更加精细。由于采
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客观的模拟了激励源的特
性,从而使重构语音信号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
高。
(2)网络或电话级:200Hz~3200Hz,信噪比
大于30dB。
(3)通信级:完全可以听懂,但和长途电话相
比,有明显失真。
(4)合成级:80%~90%可懂度,音质较差, 听起来像机器讲话,失去了讲话者的个人特 征。 声音质量评价 对声音质量的评价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 评价两种。
不同的人背景不同,对声音的评价也是
浊音又称有声音,语声发声时声带在气流
的作用下激励起准周期的声波。这一准周期音
称为基音,其基音周期为4~20ms相当于基音
频率在50~250Hz范围内。
浊音声波波形图
浊音频谱示意图
清音又称无声音。清音没有周期特性。从
清音的频谱分析可知,清音中不含具有周期或 准周期特性的基音及其谐波成分。
清音声波波形图
线性预测编码原理
按照线性预测编码原理实现的LPC-10声码
器已经用于美国第三代保密电话中,其编码速
率只有2.4bit/s,虽然其编码速率很低,但是
由于其信号源只采用简单的二元激励,在噪声
环境中的语音质量不好,所以目前已被新的编
码器替代。
3. 矢量量化编码 矢量量化的理论基础是香农的速率失真理
论,利用码书中与输入矢量最匹配的码字下标
60dB,400Hz纯音和窄带噪声的掩蔽谱
中心频率为1200Hz的带有噪声的掩蔽谱
大量实验数据表明: (1)频率低的纯音比较容易掩蔽频率高的
纯音,而频率高的纯音比较难掩蔽频率 低的纯音。 (2)单一频率的纯音与同频窄带噪声相比, 在具有相同声压级的情况下,窄带噪声 的掩蔽效应要比纯音明显。
(3)在较低声压级时,窄带噪声的掩蔽区
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系统
2. 线性预测编码(LPC) 线性预测编码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编码方法。
将语声激励信号简单的划分为浊音信号和清音
信号。由于语声信号是短时平稳的,根据语声
信号的短时分析和基音提取方法,可以用若干
的样值对应的一帧来表示短时语声信号。这样 逐帧将语音信号用基音周期、清/浊音判决、 声道模型参数和增益来表示。对这些参数进行 量化编码,在接收端再进行语声的合成。
声波频率 声波频率是指信号每秒钟变化的次数。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20kHz。
人对声音频率的感觉表现为音调的高低,
在音乐中称为音高。
音调
音调是由频率所决定的。音乐中音阶的
划分是在频率的对数坐标(20×log)上取 等分而得的。
简谱符号 频率(Hz) 1 261 2 293 3 330 4 349 5 392 6 440 7 494
采用混合编码的编码器有:
三种压缩编码的性能比较
2.3 常用压缩编码 1. 差值脉冲编码调制(DPCM)和自适应差值
脉冲编码调制(ADPCM)
语音信号经采样后得到的采样值相关性较
强。传统的脉冲编码调制(PCM)是对整个样
值进行编码。如果考虑到相邻样值间的相关性,
即相邻样值间的差值一般很小,对差值编码所
和参量编码是两种基本类型。
1. 波形编码
波形编码是将时间域信号直接变换为数字
代码,试图使重建语音波形保持原语音信号的 波形形状。
波形编码的基本原理是在时间轴上对模拟
语音按一定的速率抽样,然后将幅度样本分层
量化,并用代码表示。解码是其反过程,将收
到的数字序列经过解码和滤波恢复成模拟信号。
它具有适应能力强、语音质量好等优点,但压
个组假定有k个数据,一组数据就构成了一个k
维矢量。每个矢量有对应的用二进制数来表示
的下标。把每个数据组所形成的矢量视为一个
码字,语音数据所分成的组就形成了各自对应
的码字。把所有这些码字进行排列,可以形成
一个表,这样的表就称为码本或码书。
在矢量量矢量对应的下标。由于下标 的数据相比于矢量本身来说要小得多,因此就 实现了数据的压缩。
采用波形编码时,编码信号速率的计算公式:
编码速率=采样速率×编码比特数
计算音频信号所需存储容量: 存储容量=播放时间×速率÷8(字节)
2. 参量编码 参量编码又称为声源编码,是以发声机制 的模型为基础,将信源信号在频率域或其它正 交变换域提取特征参量,并将其进行量化编码, 以实现传输。在接收端,重建语音信号,使其 具有尽可能高的可靠性,即保持原语音的语意。
(3)声压级越高,人耳听觉频响越趋平直;
反之,声压级越低,人耳听觉频响越不好,
高低频都会有所损失。
(4)对100Hz以下的低频声,人耳的灵敏度
会急剧下降。对20Hz声音的听阈为70dBSPL,
因此为了进行有适当低音的调音,监听扬声
器的声压级至少应为70dBSPL。
(5)曲线族之间的间隔1kHz附近几乎是
y N a1 y1 a2 y 2 a N 1 y N 1 ai yi
i 1 N 1
当前样值与预测值的差值为:
e0 y N y N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系统
自适应差值脉冲编码调制(ADPCM)
为了进一步提高编码性能,将自适应量化
技术和自适应预测技术结合,实现自适应差分 脉冲编码调制,它的核心思想是:利用自适应 的思想改变量化阶的大小,即使用小的量化阶 去编码小的差值,使用大的量化阶去编码大的 差值。 自适应量化的方式可以分为:前向自适应 量化和后向自适应量化两种。
参量编码的特点:可实现低速率语音编码,
比特率可压缩到2~9.6kbit/s 之间。 缺点:重建信号的波形同原语音信号的波 形有相当大的差别,语音质量较差,清晰度满 足要求但自然度较低,难以分辨处讲话者;其 次是电路实现复杂度高。
发生机制模型 构成声音的音素可以分为:浊音(声带振
动)和清音(声带不振动)。
多媒体通信技术
第2章音频技术基础
2.1 声学基础知识
2.2 音频信息编码分类
2.3 常用压缩编码方法
2.4 音频信息压缩编码标准
2.5 多媒体音频信号文件格式
2.1 声学基础知识
1. 声音信号特性
音频信号特征可以从时域和频域两个
方面进行说明。
声音信号的时域特征说明了人们听到 的声音从产生到结束的过程。
均等的,说明人耳对1kHz附近的频率,声
压变化的dBSPL值与听觉上的音量感的变化
是比较一致的。因此,选定1kHz声音作为
各种声音的声压级基准。
人耳听觉的掩蔽效应 由于第一个声音的存在而使第二个声音 提高听阈的现象称为掩蔽。当人耳听到符合 声音时,若存在响度较高的声音频率分量, 那么人耳对响度较低的声音频率分量就不易 察觉到了,这种生理现象称为掩蔽效应。
大不相同的,可以说主观评价方式是比较全
面的。
主观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
(1)清晰度或可懂度评价(DRT)
(2)音质评价 前者是指语音是否容易听清楚;后者 指语音听起来有多自然。 音质评价分为:平均意见得分(MOS) 和判断满意度得分(DAM)。
MOS得分为五个等级:优、良、中、差、 劣。满分为5分,相当调频广播质量;4分以
率有关,将人耳在听到不同频率纯音(正弦
波)时,对所有具有相同音量感的声压用一
条曲线表示后得到的曲线族,称为等响曲
线。
将1kHz纯音(基音)以dB表示的声压级
定义为响度级,单位为phon(方)。




等响曲线
图中每条曲线上所代表的与声压级、
频响相对应的声音,人耳听来都是同样响
的,也可以理解为对于不同频率的声音,人
域仅限于中心频率附近很窄的范围,随
着声压级的升高,掩蔽区域的范围也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