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寺简介

合集下载

天津市独乐寺攻略

天津市独乐寺攻略

天津市独乐寺攻略天津市独乐寺位于天津市南开区马场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也是天津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独乐寺建于明朝,占地面积达到9000多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寺庙。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独乐寺的特点、参观攻略以及周边景点的推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座历史名刹。

一、独乐寺的特点独乐寺以其古老雅致的建筑风格和丰富多样的佛教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寺内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大雄宝殿、钟楼、鼓楼等。

其中,大雄宝殿是独乐寺最重要的建筑,内有著名的弥勒佛像,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寺内还有一座古老的藏经楼,收藏了大量珍贵的佛教经典,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源。

二、参观攻略1. 时间选择独乐寺可以全年参观,但最佳的旅游季节是春季和秋季,此时天气适宜,植物葱茏,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时刻。

同时,游客数量也相对较少,可以更好地欣赏寺庙的风貌。

2. 交通指南游客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前往独乐寺,乘坐地铁1号线到达崇文路站,然后步行即可到达。

如果选择自驾游,寺庙周边有停车场可供停车。

3. 参观须知在进入寺庙前,请保持肃静,尊重寺庙内的佛教信仰。

同时,应注意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

在参观过程中,可以了解一些佛教文化的基本知识,以更好地理解独乐寺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三、周边景点推荐1. 津门故里独乐寺附近有著名的津门故里景区,这是天津市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展示了天津独特的文化风貌。

2. 南开大学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顺道参观一下南开大学,这是一所享有盛誉的综合性大学,校园环境优美,建筑风格独特,是天津市的重要景点之一。

3. 南开鼓楼南开鼓楼位于独乐寺附近,是一座古老的鼓楼建筑,建于清朝,是南开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登上鼓楼可以俯瞰整个天津市区的美景,是拍摄风景照的好地方。

四、总结天津市独乐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

参观独乐寺可以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同时也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自然景色。

独乐寺简介

独乐寺简介

独乐寺简介景区荣誉:1961年独乐寺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4A级旅游区独乐寺俗称大佛寺,坐落于天津蓟县城西。

据文献记载,独乐寺始建于隋唐年间,辽统和二年,即公元984年由蓟州人韩匡嗣主持重建,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最大的阁式木结构建筑之一。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在谈到独乐寺的价值时说:我们说文物三大价值,一个历史价值一个艺术价值一个科学价值。

有的文物只能是历史价值或者是没有艺术价值,有的是艺术价值高。

这个独乐寺可以说是集三大价值于一身,所以我想独乐寺的的确确在我们国家的古建筑里面是了不起的,重中之中,应该是第一流,第一等的。

而且它的结构上头应该是早期的,可能应该是首屈一指。

独乐寺占地面积为16500平方米,由山门、观音阁、韦驮亭、乾隆行宫等建筑构成了规模壮观的古代庙宇建筑群。

山门,是独乐寺的大门,庄重高贵,富有生机。

高约10米,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中间为穿堂道,与观音阁遥相互应。

门上正中悬一方匾,楷书“独乐寺”三字,用笔浑厚苍劲,相传为明代大学士严嵩手笔。

中间门道两旁各塑一尊护卫法神像,目光炯炯,肃穆森严,形象生动,俗称“哼哈二将”,是辽统和二年重建时的原物。

山门的屋顶结构为五条脊、四面坡,建筑学称之为庑殿顶。

山门的檐角形似飞翼,外翻跃起,出檐深远曲缓,雄伟壮观,恬静流畅。

屋脊之上的瓦饰更是奇异多采,造型生动古朴,别具一格。

山门正脊两端的鸱吻翻转向内,张口吞脊,状如雉鸟飞翔,气势威武,生动逼真,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鸱吻造型实物。

独乐寺的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式山门。

具有浓郁的唐代建筑风格的余韵。

过山门,入庭院,在千年古柏后面是观音阁,它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

观音阁,是座楼阁式木结构多层建筑,雄健古朴,设计精巧,工艺简洁高超,顶为九脊歇山式,平缓中见深远。

通高23米,中间有腰檐、围栏环绕。

观音阁前上檐鎏金的四个大字“观音之阁”,相传是唐肃中元年李白北游幽州时所书。

独乐寺

独乐寺

独乐寺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代表海洋国旅欢迎大家来到天津。

我是您的导游,姓祁,叫我小祁就可以了。

这位是司机王师傅,您在旅游过程中,如遇到困难请提出来,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够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是千年古刹——独乐寺,独乐寺俗称大佛寺,坐落于蓟县城区的武定街,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它是国务院1961年首批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关于独乐寺得名的说法有两种:一是唐玄宗时,安禄山起兵叛唐,在此誓师,因其一心只想着做皇帝,“思其乐而不与民同乐”故此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佛家清心寡欲,独以普度众生为乐,故名独乐寺。

我们已经来到景区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车牌是津A1234,我们下午四点在车上集合,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注意安全,随我下车。

独乐寺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依次由山门,观音阁,韦陀亭、报恩院、乾隆行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主题突出,宏伟庄重。

大家请看,山门正中匾额上书独乐寺三个字,字体苍劲雄浑,为明代大学士严嵩所书。

独乐寺的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等级最尊贵的庑殿顶山门,高约十米,面阔三间,进深两间。

中间做穿堂,山门前两稍间各塑一尊辽代彩色泥塑金刚力士像,老百姓俗称他们为“哼哈二将”。

山门后稍两间是清代彩绘的四大天王,它们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的多闻天王。

他们手握法器,怒目而视,东西南北各护一方,取其寓意“风调雨顺”反映出古代人民企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大家留意脚下,我们继续前行。

穿过山门,眼前一座巍峨挺拔的楼阁,拔地而起,就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观音阁。

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是我国仅存的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

观音阁上房檐下有一块匾额,上书“观音之阁”。

据专家考证,为唐代大诗人李白52岁北游蓟州时所书。

下房檐下还有一块匾——“具足圆成”,为清朝皇帝咸丰御笔。

一千多年来,观音阁抵御了种种天灾,它经历了历史上有记载的大规模地震28次。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天津蓟州,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同游览这座闻名遐迩的古刹——独乐寺。

独乐寺,又称大佛寺,位于天津蓟州区城内西大街,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

它始建于隋,辽统和二年(公元 984 年)重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当我们来到独乐寺山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气势恢宏的山门。

山门高约 10 米,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间是门道,两旁是稍间。

山门的屋顶为庑殿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形式中等级最高的一种,显示出独乐寺的尊贵地位。

山门正脊两端的鸱吻,造型古朴,生动形象,相传为辽代原物。

走进山门,我们可以看到一尊高大的哼哈二将塑像分立两侧。

他们神态威严,肌肉隆起,仿佛在守护着这座神圣的寺院。

穿过山门,眼前是一个宽敞的庭院。

庭院的正前方是观音阁,这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

观音阁通高 23 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高层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观音阁外观为两层,实际上中间还夹有一暗层,所以实为三层。

阁内中央的须弥座上,矗立着一尊高达 16 米的十一面观音菩萨像。

这尊观音像头戴宝冠,身披璎珞,仪态端庄,慈祥宁静。

观音像的两侧及背面环绕着一尊尊姿态各异的胁侍菩萨和天王像,构成了一个庄严肃穆的佛国世界。

观音阁的建筑结构独具匠心。

它采用了内外两槽的框架结构,柱网布置采用了“金箱斗底槽”的形式,这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观音阁的斗拱种类繁多,达 24 种之多,而且制作精巧,造型优美,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斗拱结构的珍贵实例。

在观音阁的后面,是韦驮亭。

韦驮亭内供奉着韦驮菩萨像,他是佛教中的护法神。

韦驮亭的建筑风格小巧玲珑,与前面的观音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再往后走,就是报恩院。

报恩院始建于明,清乾隆年间重建。

院内有报恩堂、大雄宝殿等建筑。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三世佛,佛像庄严肃穆,法相庄严。

独乐寺的壁画也是其一大特色。

这些壁画主要分布在观音阁内,内容以佛教故事和人物为主。

壁画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独乐寺导游词范文

独乐寺导游词范文

独乐寺导游词范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主持词、发言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祝福语、广播稿、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更多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host speeche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blessings, broadcast articles, other sample article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materials, please stay tuned!独乐寺导游词范文1独乐寺又称大佛寺,位于中国天津市蓟马县,是中国唯一的辽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着名的古代建筑之一。

独乐寺

独乐寺

报 恩 院
报恩院简介
报恩院始建于明,清乾隆年间重建,四合院式建筑,为 明、清两代僧人重要的礼佛场所。 咸丰八年(1859年)仲秋,咸丰皇帝驾临独乐寺,应本 寺方丈之请,为四合院题写“报恩院”。“报恩”二字在此 有二层含义:自乾隆十八年后,独乐寺被辟为皇家禁地,本 寺方丈皆为御封,报答皇恩,此为一义,二者:佛弟子怀恩 四海,“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四重恩,即:佛恩、 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 报恩院前殿为弥勒殿,正中供奉一尊铜制弥勒菩萨像, 两边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疯僧塑像,分别是寒山、普化、 风波和济公,这种布局全国寺院中实属罕见。 报恩院的后殿是三世佛殿,里面供奉着横三世佛,即东 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西方极乐世 界的阿弥陀佛。 东西配殿分别是文殊殿和普贤殿。
千年古刹独乐寺之观音阁
• 观音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楼阁,面 阔五间,进深四间,上下两层,中间设平座 暗层,通高23米。大阁设计别具匠心。二十 八根立柱,做里外两圈升起,用梁桁斗拱联 结成一个整体,赋予建筑巨大的抗震能力。 斗拱繁简各异,共计24种,152朵,使建筑 既庄严凝重,又挺拔轩昂。三层楼阁,中间 做成暗层,省去一层瓦檐,避免了拥簇之感, 暗层处里外修回转平台,供认礼佛和凭栏远 眺,既实用又美观。阁内耸立十一面观音像, 阁下层四壁布满壁画。
谢谢观赏
xx 110821010xx
乾隆碑刻
乾隆御笔碑刻,共28块,诗文107篇,是乾隆皇 帝临摹王羲之、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赵孟頫、董其昌、文征明、唐寅等名人书法,行草楷 不同、大小字不等,或粗犷苍劲,或圆润秀丽,不仅 是乾隆皇帝的书法真迹,而且是历代书法大家作品的 汇集,弥足珍贵。很多作品反映了乾隆皇帝受佛、道、 儒思想影响所持的中和、平常的修身之道。碑刻现镶 嵌于行宫回廊内。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天津独乐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庙,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南市街15号,距离天津火车站约5公里,是一个很好的旅游景点。

下面是天津独乐寺导游词: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独乐寺的历史。

独乐寺建于北齐太和年间(公元550年),始名“华严殿”。

后来,相继更名为“广楚禅寺”、“建安禅寺”等。

清代嘉庆年间(1796年至1820年),由于一尊处世自在的“独乐佛”塑像被发现在庙内,寺庙又更名为“独乐禅寺”。

这样一来,这里便开始成为了独乐寺。

其次,独乐寺的建筑和布局是非常富有特色的。

进入独乐寺的正门,人们会看到大殿的建筑。

这里最著名的建筑就是白塔。

白塔共有13层,是独乐寺的标志性建筑。

塔的高度为50.3米,每一层都是用砖石砌成。

在白塔的四周,有四个塔角,这代表着东、南、西、北。

在塔内,人们可以欣赏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山城美景。

此外,寺内还有钟楼、鼓楼、三圣殿、大雄宝殿、罗汉堂、藏经楼等建筑,建筑的风格和设计都非常优美。

独乐寺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文物和名胜古迹。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要数“独乐佛”了。

位于大雄宝殿左侧的独乐佛是独乐寺最著名的文物之一。

这尊4米高的“独乐佛”造像,是由金、铜、石等材料制成。

佛像的表情和姿态非常祥和,富有禅意,非常适合人们来此寺庙进行冥思静想。

最后,独乐寺还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独乐寺每年都会举行一些佛教活动,比如早课、法会等,旨在让信教者们更加了解佛法,找到自己心灵的平静和慰藉。

在这里,人们还能够跟当地和尚交流,更加深入的了解佛教的相关文化。

以上就是对天津独乐寺的一些介绍。

相信通过我这些简单的导游词,大家能对独乐寺的文化和景观有更深入的了解。

对天津旅游有兴趣的游客,独乐寺不会让你失望。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天津独乐寺,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

独乐寺,位于天津市蓟州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佛教建筑的杰出代表。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重建于辽代统和二年(公元 984 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咱们先从独乐寺的山门说起。

这座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

山门正脊两端的鸱尾,造型生动古朴,是辽代原物。

大家抬头看,山门上方悬挂着“独乐寺”三个字的匾额,相传这是明代严嵩所题。

走进山门,我们能看到一尊高大的哼哈二将彩色泥塑像。

这两尊塑像肌肉隆起,怒目圆睁,威风凛凛,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再往里走,就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观音阁。

观音阁是一座三层楼阁式建筑,外观上看,上下两层中间还夹着一个暗层。

整个建筑的设计精巧,结构稳固。

阁内供奉着一尊高达 16 米的十一面观音像,这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彩色泥塑站像之一。

观音像头部直抵三层楼顶,因其头上还有十个小观音头像,所以被称为十一面观音。

这尊观音像身姿优美,衣袂飘飘,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又慈悲祥和的感觉。

观音阁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大量的斗拱结构。

这些斗拱不仅具有支撑和装饰的作用,还体现了古代建筑力学的精妙之处。

阁内的墙壁上还绘有壁画,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但仍能依稀看出当年的风采。

在观音阁的后面,是韦驮亭。

亭内供奉着韦驮菩萨像,他是佛教中的护法神。

接下来咱们去看看报恩院。

报恩院始建于明代,它的主殿是弥勒殿,殿内供奉着一尊弥勒佛像。

报恩院的建筑风格与独乐寺的主体建筑相得益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和谐之美。

独乐寺的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见证了天津地区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古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在游览的过程中,大家可以仔细观察建筑的细节,感受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要随意触摸和破坏。

好了,今天关于天津独乐寺的介绍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一段愉快而有意义的时光,谢谢大家!。

介绍独乐寺的导游词

介绍独乐寺的导游词

介绍独乐寺的导游词(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主持词、发言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祝福语、广播稿、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更多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host speeche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blessings, broadcast articles, other sample article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materials, please stay tuned!介绍独乐寺的导游词1亲爱的游客们:你好,欢迎来到独乐寺。

天津独乐寺旅游简介

天津独乐寺旅游简介

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城西门内。

始建于唐代,寺内的观⾳阁和⼭门重建于辽统和⼆年,是国内现存最古⽼的⽊结构建筑之⼀。

⼭门是独乐寺的⼤门,门额上悬挂的“独乐寺”3字⼤匾,相传为明代官吏严嵩所题。

⼭门内有两尊⾼⼤的天王塑像守卫两旁,俗称“哼哈”⼆将,是辽代彩塑珍品。

⼭门台基之上⽴着粗⼤的⽊柱20根,4根⾓柱柱头微向内收,柱脚略出向外,这是我国古代⼯匠创造的“侧脚”技法,作⽤是稳定结构,防⽌建筑外倾。

每根柱头之上,累叠着许多形似“⽃”的⽅⽊块和样⼦象长拱的曲⽊。

这⼀组组⽊构件叫做“⽃拱”。

⽃拱是我国古建筑所独具的特征,它不仅美化建筑,⽽且可以减少⽴柱和横梁之间的“切⼒”。

⽃拱之上是横梁,梁头承托着檩⼦,它们通过榫铆,有机地连接在⼀起,负荷建筑物的全部重量,这种框架式⽊结构,是我国古建筑称道于世的突出成就。

⼭门屋顶作四⾯坡形,古称庑殿顶,坡⾯和缓微曲,檐⾓如翼如飞,造型别致优雅,这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特点。

独乐寺⼭门正脊的鸱尾,长长的尾巴翘转向内,犹如雉鸟飞翔,⼗分⽣动,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鸱尾实物。

⾛过⼭门,穿过千年古柏,⼀座雄伟的楼阁平地崛起,这就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观⾳阁。

观⾳阁⾼23⽶,是我国现存双层楼阁建筑的⼀座。

它的突出特点是 “⽃拱”结构。

上下檐的⽃拱粗⼤雄伟,排列疏朗,起着承重作⽤。

整个⼤阁的⽃拱种类繁多,因位置和功能的需要不同,共采⽤了24种结构,和其他构件配合,组成⼀个优美统⼀的整体。

独乐寺观⾳阁集我国⽊结构建筑之⼤成,是国内现存年代最早的古代⽊结构楼阁。

据⽂献记载,独乐寺⾃辽代重建以来,曾经受过⼏⼗次地震,独乐寺的⼭门和观⾳阁却安然⽆恙。

观⾳阁内,⼀尊⾼达16⽶的观⾳塑像矗⽴中央,观⾳塑像因头顶10个⼩佛头,被称为11⾯观⾳,是国内的泥塑之⼀。

观⾳的两侧侍⽴着两尊菩萨,⾯⽬丰润,姿态优美,和唐代仕⼥画⼀脉相承,这是古代雕塑家以当时⽣活的⼈物形象施于佛图的典型实例。

观⾳阁四壁,绘着五彩缤纷的壁画,南墙⼤门两侧是四臂和三头六臂的明王像,北墙后门两侧和东、西墙画着16罗汉。

最新-天津独乐寺导游词10篇

最新-天津独乐寺导游词10篇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10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是壶知道可爱的给大家整编的天津独乐寺导游词10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独乐寺位于蓟县城武定北侧,它始建于天宝十一年,辽代重建。

关于独乐寺的得名,这里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是十一面观世音的内部,就是一颗参天而立的独梨树;第二种说法是,安禄山起兵反唐,这里是誓师地,他盖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名独乐寺:还有一种说法是,佛家清心寡欲,独以普渡众生为乐故名独乐寺。

整个独乐寺有三部分组成,东路是清朝皇帝辟建的行宫,西路是僧房,中路由山门,观音之阁,八角亭,卧佛殿,三佛殿组成。

整体建筑布局简洁,主题突出,宏伟庄严。

独乐寺有五个之最:观音阁是我国仅存的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观音像是我国仅存的最大古代泥塑之一;山门为现存最早,等级最高的庑殿顶山门;山门正脊上有最早的鸱吻;独乐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我们到站了。

现在我们大家看到的这个建筑就是山门,他高10米,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间坐穿堂,两侧是稍间。

在山门的檐下有一块匾,上书独乐寺三个字,为明代大学士严嵩手笔,据说他在北方只留下六个字,另外三个字就是北京的六必居三个字。

在山门的前两稍间有两尊辽代的金刚力士站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哼哈二将,从他们的嘴形和手形可看出,左边这尊闭口,握手为哼将,右边张口,伸手为哈将,他们都是4.5米高,肌肉隆起,威武雄壮,紧守着山门,他们站在此地已经是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看这两根中柱的中间,相传以前有一扇大门,由于年代久远,这门及应不存了,但这里是山门和观音之阁的分界线,站在门槛这一边看观音之阁,只能看到局部,跨过门槛一步,大阁全貌就尽收眼底了。

大家不妨试一下,这是魏晋时期,普遍采用的。

独乐寺旅游导游词

独乐寺旅游导游词

独乐寺旅游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独乐寺!独乐寺是一座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的佛教寺庙, 建于唐代, 历经千年风雨, 至今仍然保存完整。

本次旅游导游词, 将为大家介绍独乐寺的历史、建筑特色以及寺内的文化遗产。

请大家跟随我的步伐, 一起来探索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寺庙!首先,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独乐寺的历史。

独乐寺创建于唐代,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相传, 寺庙得名于一位名叫丁福保的和尚。

据说, 丁福保在寺庙建成之后, 每天在山中唱歌作乐, 寺庙的名字也因此而得。

独乐寺曾经是无锡地区佛教繁盛的象征之一, 吸引了无数信众前来朝拜。

独乐寺的建筑特色是其独特的寺庙布局。

寺庙分为上下两层, 下层是主殿和大雄宝殿, 上层是天王殿和藏经阁。

主殿是独乐寺的中心, 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

大雄宝殿是独乐寺的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是寺庙的精华所在。

大雄宝殿坐北朝南, 气势恢弘, 是传统的殿堂建筑风格。

除了主殿和大雄宝殿, 独乐寺的天王殿和藏经阁也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天王殿供奉着四位天王, 是独乐寺的护法神。

藏经阁则是寺庙中贮存经典佛教文化的地方, 里面收藏着大量的佛经和佛教典籍。

作为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寺庙, 独乐寺还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独乐寺藏有的《百丈清规》。

《百丈清规》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 记载了佛教门规和僧人教育的内容。

独乐寺是唯一收藏了《百丈清规》的寺庙, 对于佛教研究和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除了《百丈清规》, 独乐寺还供奉着其他珍贵的佛教文物和艺术品, 如佛教造像、佛教经文、佛教文化展品等。

这些文物和艺术品不仅展示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也反映出了独乐寺作为一座历史遗迹的珍贵价值。

在参观独乐寺的过程中, 我们还可以欣赏到寺庙内外的美景。

独乐寺位于苏锡常地区的西山之巅, 山势险峻, 环境清幽。

寺庙周围有茂密的林木和绿草如茵的草地, 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除此之外, 独乐寺还有一座古朴典雅的亭子, 名为“一禅亭”。

天津 千年古刹-独乐寺

天津 千年古刹-独乐寺

三宝斋
三宝斋,大门紧闭,不对外开放。
三宝斋南侧墙壁上有一方孔,孔内挂铜钟,可用钱币投击铜钟。这种古代民间的投币击钟传统叫“钟声有财”。
按民传统说法,击钟听声,一声响福进门,二声响财进门,三声、四声、声声不息,福财两旺,伴你终生。
展室
独乐寺西路的最北部的院落中设有两间展室,坐西朝东一间的是“独乐寺维修展”。
展室内的独乐寺建筑群木质模型,显示了独乐寺复建后的现状。
展室左右两侧摆设着桌、椅、柜等家具,墙上挂的镜框内有多种字体的“寿”字,供人们参观欣赏。
行宫的后门上挂“万福之原”(似应为万福之源)。
行宫后院中间立有景观石。左右有月亮门,后面的房屋为独乐寺管理人员的办公用房。
独乐寺西路,最前面是售票处,路边架有铜鼓,向北是三宝斋,最后边是“独乐寺维修展”和“走进古蓟州展”。
室内有独乐寺山门和观音阁建筑木质模型,以及大量修复独乐寺时用过的工具和古建筑原始的石、木物件。
展室
最北面是“走进古蓟州”展室。蓟州,古时称渔阳,后先后改称蓟州,蓟县,现在为天津市蓟州区。
蓟县因距今70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而形成,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旧开始在这里辛勤劳作和繁衍生息。
考古资料证明,蓟县历史悠久,境内已发现旧石器地点1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7处,青铜时代遗址10处。
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州区城西大街,是中国现存最 完整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著名的古代 建筑之一。这座千年寺庙曾是安禄山起兵叛唐誓师之地, 因其只顾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被称为独乐寺。
独乐寺庑殿顶山国内建筑和雕塑之最, 是举世罕见艺术瑰宝。
山门正中悬挂匾额“独乐寺”为明代内阁首辅、大学士严嵩手笔。
山门前两稍间左右 耸立“哼”和“哈” 金刚力士,为辽代雕塑。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_1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_1

天津独乐寺导游词天津独乐寺导游词1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和大家介绍一下!独乐寺,俗称大佛寺,位于天津蓟县城内西大街。

传说安禄山起兵叛唐,在此誓师,因他想做皇帝,“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寺名。

古寺建于唐贞观十年,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为国务院1961年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也是津门十景之一。

独乐寺现已列为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名录。

独乐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位于天津市蓟县县城内。

独乐寺相传始建于唐,辽统和二年(984)重建。

蓟县县城不大,从长途车站下车,步行就到了武定侯街,也许是由于独乐寺外的铁门紧闭,无法从马路上体会山门的震撼,从侧门进入寺内,山门的气势就让人感到不同一般,山门高约10米,正中匾额楷书“独乐寺”,这是明朝严嵩题字,显得刚劲浑厚。

同去懂建筑的朋友介绍,独乐寺山门的屋顶五条脊,四面坡。

檐角如翼似飞,使建筑物庄重而高昂,表现出了中国建筑特有的艺术效果。

走过山门就看到了观音阁,阁上的匾额“观音之阁”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在52岁北游幽州时所题写的,观音阁中间的观音像高16米,头上还有10个小头像,所以还被称为11面观音。

观音阁后的八角小亭名“韦驮亭”塑像韦驮身着铠甲,双手合十,以往看到的韦驮像一般都在天王殿或大雄宝殿里,而单独给韦驮设亭的寺院在中国还是十分罕见的。

由于观音阁与山门同在一个中轴线的原因,当你站在山门正中,从山门的画框里,能把观音阁高耸的雄姿全纳入镜头,这种把高层建筑放在山门之内的布局,是南北朝及以后建立寺院的传统手法。

修建于唐朝的独乐寺,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从史载多年的战乱地震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以至如今,独乐寺依旧安然无恙。

梁思成先生说,“在蓟民心中,实为无尚圣地”。

观音阁的西北,有28块乾隆皇帝的书法碑帖,都是乾隆的书法真迹,如今看上去已经字迹斑驳,不过,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城里却能看到如此的珍宝,主要原因就是,清朝的东陵在遵化,皇帝去遵化祭祖,蓟县成为一个重要的中转休息站。

独乐寺导游词解说导游

独乐寺导游词解说导游

独乐寺导游词解说导游
欢迎大家来到独乐寺!我是今天的导游,接下来我会为各位介绍独乐寺的历史和特色。

独乐寺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建于唐朝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座古老而庄严的寺庙,也是山东省境内最大的佛教寺庙。

独乐寺建筑风格典雅独特,寺庙内有众多的殿堂和塔楼。

首先,我们来到主殿,主殿
是寺庙的核心,供奉有释迦牟尼佛的金身,金身高达8米,金光闪闪,非常庄严肃穆。

接下来,我们可以欣赏到寺庙的其他建筑,如东西二配殿和后殿等,它们以寺庙的传
统建筑风格为基础,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

除了寺庙建筑,独乐寺还有许多其他的特色。

首先是寺庙周边的自然风景,寺庙位于
山脚下,四周被茂密的森林所环抱,空气清新,景色宜人。

其次,独乐寺还有一处著
名的石刻艺术,这些石刻是唐代的艺术瑰宝,记录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

最后,独乐寺还有丰富的文化庙会活动,如庙会、佛教法会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和信众
前来参与和观看。

希望大家在独乐寺能够感受到宁静和宁神的氛围,感受到佛教文化的魅力。

如果有任
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我会尽力帮助大家。

祝大家旅途愉快!。

独乐寺

独乐寺

历史
1、明代以前 2、明清时期 3、民国时期 4、建国以后
明代以前 独乐寺始建于唐代贞观二年(628年),安禄山起兵叛唐并在此誓师,据传因其“思独乐而 不与民同乐”而得寺名。
明清时期
明代万历二十五年(1595年),独乐寺曾有过一次大规模修缮。据史书中所记载的“重修”, 仅仅限于独乐寺的油饰彩画,故云“金碧辉映,庄严钜丽”,独乐寺的寺阁结构没有因修缮 而更改也。 在王于陛修葺以后六十余年,王弘祚再度修复之。 清代乾隆皇帝曾多次到访独乐寺,并曾赋诗。乾隆十年,清高宗到访独乐寺,作《寄题独乐 寺》 ,后又作《独乐寺——时命重修落成,路便临憩》:“葺修尚识统和年,龙象重教焕法 筵。讵有废兴萦白业,徒闻翰墨说青莲。往来几为飞吟兴,布施非关种福田。小憩便教清跸 去,我非独乐祗忧先。”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独乐寺复归还于民众,一时香火极盛。 民国六年(1917年),划拨西院为师范学校,自此的几年中一直为教育用途。 民国十三年(1925年),陕军来到蓟县,驻扎于独乐寺,是为寺内驻军之始。 民国十六年(1928年),北洋政府蓟县保安队驻扎在独乐寺,对于独乐寺的装修 有所损坏。 民国十七年(1929年)春,驻军阀孙部军队,十八年春才离开。这一年中,对古建的破坏行 为最为严重。 民国二十年(1931年),全寺被划拨为蓟县乡村师范学校。
目 录
1
2 3
名称来源
历史
布局
建筑特点
4
名称来源
关于独乐寺寺名的由来有三种 说法。其一,因观音塑像内部 支架是一棵参天而立的大杜梨 树,以“杜梨”的谐音而取名; 其二,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 律,独以普度众生为乐,故名 独乐寺;其三,独乐寺为安禄 山起兵叛唐誓师之地。独乐之 名,亦安禄山所命,盖安禄山 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而命 名。而最后一种说法流传最为 广泛

浅谈独乐寺的十一面观音造像

浅谈独乐寺的十一面观音造像

浅谈独乐寺的十一面观音造像【摘要】独乐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最引人注目的是独乐寺内的十一面观音造像。

这尊观音造像远古而神秘,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本文从介绍观音的起源、造像的历史、特点以及修复保护等方面来深入剖析这尊观音造像。

文章还探讨了独乐寺的观音造像所蕴含的意义,以及对信徒的启示。

展望未来,希望可以加强对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独乐寺的十一面观音造像的魅力和价值。

【关键词】独乐寺、十一面观音、造像、历史、特点、艺术价值、修复、保护、意义、信徒、启示、展望。

1. 引言1.1 独乐寺简介独乐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的九华山风景区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刹之一。

建于唐代,现已有千余年历史。

独乐寺始建于唐高宗李治年间,原名为"灵光禅院",后改为"独乐寺"。

寺内主要供奉菩萨观音,素有"观音圣地"的美誉。

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等,建筑风格典雅庄重。

独乐寺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之一。

每年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参观,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独乐寺以其悠久的历史、宏伟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是中国佛教文化重要的代表之一。

2. 正文2.1 十一面观音介绍十一面观音,是佛教中的慈悲之神观音菩萨的一种化身形象。

在独乐寺内,有一尊特别著名的十一面观音造像,被誉为"东方千手千眼观音"。

这尊造像具有十一张脸、一千只手和一千只眼睛,象征着观音菩萨能同时拥有一千只手和一千只眼睛,以施舍与慈悲之心眷顾众生。

观音菩萨除了能够拯救众生脱离苦海,还具有超凡脱俗的神通力量,可以普渡众生,救苦救难。

据说,十一面观音造像是由南朝梁代的艺术家所创作,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沧桑。

造像的造型栩栩如生,神态庄严肃穆,给人以一种心灵震撼的力量。

观音菩萨的形象被视为佛教教义的具体化身,将观音菩萨的慈悲普渡化为了具体的物质形象,让人们可以通过实体形象来感受到观音菩萨的慈悲与庇佑。

写天津独乐寺的诗词 独乐寺门票

写天津独乐寺的诗词 独乐寺门票

写天津独乐寺的诗词独乐寺门票独乐寺,又名大佛寺,在蓟县城西门内,因寺西北有独乐水,故名。

一说唐代安禄山在此起兵叛唐,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称为独乐寺;其实安禄山起兵于范阳(今北京)。

寺始建于唐代,现存主体山门和观音阁为辽统和二年(984年)重建。

山门门楣金字大匾,上书“独乐寺”,为明太子太师严嵩手笔。

寺内观音阁通高23米,是国内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

阁内观音立像高16米,为辽代作品,是我国最大古代泥塑之一。

观音头顶有10个小佛头,故称十一面观音。

观音阁下层布满彩色壁画,主题是十六罗汉图。

此阁从辽统和二年重修至今,已经1000多年,经历了20多次大地震(包括1976年唐山大地震),仍安然无恙,巍然屹立。

高阁层棱数十层,晨灯遥映日光红。

依稀萤火笼纱幕,仿佛残星缀月宫。

珠箔影摇金灿烂,碧窗光透玉玲珑。

何如化作光明烛,遍照贫家万室空。

[诗名]独乐晨灯[作者]胡富,明代人。

[注释]●独乐晨灯:为渔阳八景之一,传说每年元旦之晨,盘山绝顶的舍利塔有神灯冉冉而来,到独乐寺及诸古刹,故名。

●珠箔:用珍珠缀饰的帘子。

杰阁频栖岁一终,霄分如见佛灯红。

遍悬缨珞诸天晓,高引金绳觉路空。

先转飙轮朝般若,再由群刹启愚蒙。

元晨愿乞齐民福,长傍慈云普照中。

[诗名]独乐晨灯[作者]锐沉,清代人。

[注释]●缨珞:服饰。

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十千缨珞,悬空下垂。

”这里指庙内殿堂中悬挂的经幡饰旗。

●飙轮:佛寺内巨大的转经轮。

●般若:梵语,为智慧、慧明等,六波罗蜜之一。

●元晨:元旦之晨。

秋高阁敞蔚蓝天,登眺凭虚各凛然。

对峙遥空联白塔,单留古额属青莲。

疏林晚听千村杵,落日晴炊万灶烟。

独乐何如同极乐,欲将此意问金仙。

[诗名]登独乐寺佛阁[作者]沈沐,字笑翁,清乌城人。

[注释]●凛然:令人敬畏的神态。

●对峙句:说独乐寺与白塔遥空相对耸立。

●单留句:说只有这古代留下的匾额属李白的手笔。

青莲,李白号青莲居士。

独乐寺观音阁檐下有巨匾一块,上书“观音之阁”,落款为“太白”,相传为李白所书。

独乐寺经典典故介绍

独乐寺经典典故介绍

独乐寺经典典故介绍独乐寺坐落在蓟县城内,是全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千年古刹。

独乐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辽代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独乐寺经典典故介绍,欢迎大家阅读!乾隆支顶观音阁观音阁檐下有八根擎檐柱,这是清乾隆十八年维修时添加的,“乾隆支顶观音阁”的故事在蓟县民间广为流传。

相传乾隆当皇帝之前就多次来过独乐寺,并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乾隆十八年,便在观音阁东北处大兴土木,建造行宫,以便谒陵游玩时驻跸。

一天中午,乾隆在行宫看书,迷迷糊糊睡着了,忽然看见观音阁东北屋檐倾斜下落,直向行宫砸下,他大呼救命,猛然惊醒,原来是一场噩梦,但乾隆却忐忑不安,想是在佛门圣地动土建行宫,有违天意?为弥补对菩萨的惊动,消灾免难,决定大修独乐寺,特别是在观音阁檐角下支顶了八根擎檐柱,在心理上减少了大阁对行宫的威胁。

白塔的传说关于白塔,蓟县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

古时候,有户人家为了给重病的儿子冲灾,娶了个媳妇。

这媳妇很是贤慧勤劳,但过门不久,丈夫就死了。

婆婆非常刁横,对媳妇百般挑剔,非打即骂,媳妇忍气吞声,每天要到老远的地方去挑水,一天,媳妇挑水回来,婆婆嫌她去的时间长了,就劈头盖脸打了她一顿,还口口声声地嚷着,要把她卖掉。

媳妇心中委屈,一边走一边哭。

忽见前边站定一位白须白眉的老者,问她为什么哭,她就把自己的遭遇说了。

老者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一支鞭子说:“这支鞭子通着海眼,你回家去,把鞭子放进缸里,正转三圈,倒转三圈,水缸就满了。

”媳妇一听,对老者感激不尽,刚要跪下谢恩,老者倏地不见了。

媳妇回到家中一试,果然灵验。

不料,这时婆婆领着个人凶神恶煞地走了进来,原来婆婆真的把她卖了。

婆婆一见媳妇手中的神鞭,就劈手抢了过去,可是缸里的水还是向外涌。

媳妇心中一慌,也忘了怎么停水了。

眼看着黑水咕嘟咕嘟往外冒,大街小巷全有水了,整个县城就要淹没了。

媳妇急忙拨下铁锅扣在缸上,自己又坐了上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乐晨光简介以‚三最‛而著称—独乐寺是我国古代大型木结构高层楼阁式建筑的代表作,也是古代彩塑艺术精华的生动体现。

1961年,驰名中外的独乐寺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独乐寺又名大佛寺。

独乐一名的由来,众说各异。

有人认为,观音阁内巨大塑像的内支架,即为一株参天矗立的杜梨树,独乐以杜梨谐音得名。

有人认为,寺中观音独以普渡众生为乐,故名。

而县志记载则云:‚独乐寺为安禄山誓师之地,盖安禄山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尔命名之。

‛独乐寺的创建及其倡建本,目前已无文献可考,据传始建于唐初。

现存独乐寺的主要建筑,是在辽圣宗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的,至今已重建1000年有余。

地理位置清晨,彩霞映射的光芒照耀在独乐寺中,条条斑斓的光柱从观音头顶抛下,与阁内长明的烛火之光耀映闪烁,为大佛、古阁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其愈发神韵生动,引人遐想。

由此,独乐寺便产生了意境深远的名字--‚独乐晨光‛。

独乐寺坐落在蓟县城内西街,坐北朝南,由山门、观音阁和东西配殿组成。

整组建筑布局得当,主体突出、巍峨雄壮,庄严瑰丽。

人文历史独乐寺在我国建筑史上以‚三最‛著称。

第一‚最‛:寺内观音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高层楼阁式建筑;第二‚最‛:阁中观世音菩萨塑像,是我国现存的最大古代泥塑之一;第三‚最‛:寺中山门带鸱尾饰物的屋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

建筑特色山门—进入独乐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

山门高约10米,中间为穿堂道,门正中悬一方匾额,为明代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严嵩手迹。

山门东西两侧南稍间各塑有一尊护卫金刚力士,均高4.5米,虎视眈眈,狰狞可畏。

东侧力士手持长剑、竖眉、瞪眼,闭嘴,似从鼻孔喷出‚哼‛字。

西侧力士横眉、瞪眼、张嘴,似从嘴里喷出‚哈‛字。

二力士被称为‚哼哈二将‛。

山门东西两侧北稍间分别为彩绘四天王像,两两分立,呈东西、南北方位各护一方。

东侧北端为东方持国天王,绿面,怒目,手持琵琶、两脚各踩一鬼。

东侧南端为南方增长天王,蓝面,又目圆睁,手持宝剑,两脚各踩一鬼;西侧南羰是西方广目天王,红面,怒目,左手握一龙,右手捏如意珠,脚踩两鬼;西侧北端是北方多闻天王,白面,又目和善,左手持红盖黄色伞,右手握灰色银鼠,左脚下站立之鬼,为人身兽面,左脚蹲着的鬼为兽形。

山门内这组惟妙惟肖的鬼神雕像,居高临下,咄咄逼人,创造了一种令人心悸的氛围。

山门的建筑由台基、屋身、瓦顶3部分组成。

台基用宽厚的方砖和条石砌牢。

台基之上辅圆形石柱础,其上立有直径50厘米的12根木柱,呈横四坚三排列,柱头之上累叠了许多木块,这便是斗拱。

形似斗子的方形木块称‚斗‛,样子象长拱形的曲木称‚拱‛。

独乐寺的山门斗拱向上向外伸展两层,斗拱的高度,相当于柱高的一半。

斗拱是我国古建筑所独具的特征,使得建筑十分美观。

独乐寺山门的屋顶是五条脊,四面坡形的庑殿顶,也称四阿顶。

从脊到檐呈现一个舒缓的弧线,至屋角处展翼如飞。

正脊两端各有一个龙吻鱼尾形的构件,称为鸱尾(也称鸱吻)。

传说鸱尾是天上一颗鱼尾星,不怕雷击,汉代时人们把它置于建筑物上,取避雷电之意。

这鸱尾长长的尾巴翘转向内,犹如雉鸟翔飞,生动传神,为山门建筑陡增气势。

著名景点观音阁简介观音阁—穿堂经过山门,便可见一座高阁雄峙面前,这就是独乐寺的主体--观音阁。

阁楼上高悬以‚太白‛署名的‚观音之阁‛题额。

据考证,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书。

观音阁高22.5米,东西宽26.7米,南北深20.6米。

建筑风格‚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菪造‛。

观音阁和山门同在一个中轴线上,人置于山门内正中,透过山门可将观音阁尽收眼底。

从外表看,观音阁为上下两层,实际上内里为3层。

阁内的中间有一暗层,并有矩形空井,和四转平台,供观者驻足;上层也有空井,井为六角形,有门通向阁前露台。

观音阁共有28根立柱,外圈18根,内圈10根。

柱子都有显著的侧脚。

即指柱子不与地面保持垂直而是以两边略向建筑物中心倾斜,形成建筑物上小下大,比通常长方形结构增加了稳定性和抗震性。

观音阁立柱的纵横方向,均以梁枋斗拱等构件拉连,形成双环框架。

观音阁的斗拱式样有24种。

多种斗拱的交迭使用,使观音阁的转角出檐深远,如翼腾飞。

观音阁数以千计的斗拱和梁柱檩椽,彼此之间,全部以榫卯相勾连,结成坚不可摧的整体。

在其重建后的1000多年中,虽经历了28次地震,包括其中破坏性的3次强震,而‚官廨民舍,无一存,阁独不圯。

‛观世音菩萨塑像在独乐寺,蔚为壮观的是阁中耸立的一尊巨大观世音菩萨塑像,这尊塑像在离地面72厘米的须弥座上,高达15.4米,直入大阁顶部的斗八藻井。

因其头上还生有10个小头像,故又称11面观音。

观音弯眉高鼻,神态庄重,仪态万方。

观音两侧各伫立一肋侍菩萨,略前倾于11面观音,一副似在听从调遣状。

这些塑像均以细泥白灰塑成。

线条明显,面部丰满,造型匀称,姿态优美,彩绘贴金,生动传神,皆系辽代雕塑艺术的珍品。

罗汉及两明王壁画观音阁底层四周墙壁上,有五彩缤纷的壁画。

壁画内容以高达2米多的十六罗汉及两明王为主体,也有与佛教有关的神话故事和世俗题材。

每组画的内容各自独立,但又紧密相联,构成巨幅画卷。

画面上站立的罗汉身着袈裟,脸颊丰润,慈眉善目,背景是翻腾的海浪和起伏的山峦。

壁画下部的世俗题材,绘有丰满健壮的妇女形象及儒生道士。

每幅画都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与著名的永乐宫三清殿等元代中期壁画相似,据断定为元代所画。

这些壁画,在清代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一次大修独乐寺时,被覆盖上一层1厘米厚的灰,1972年修整观音阁时才发现并剥出。

从覆盖到揭出,这组壁画共隐藏了219年。

皇帝书法壁碑位于观音阁西北侧,立有28块乾隆皇帝书法壁碑。

每块高1.1米,宽0.8米至1.8米不等。

碑文真迹是乾隆皇帝临摹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等名人诗赋及乾隆自己的歌章。

壁碑字体或端庄秀丽,或粗犷苍劲,或深邃雄奇,风格各异,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独乐寺独乐寺坐落在蓟县城内,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千年古刹。

独乐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辽代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

明万厉、清顺治、乾隆、光绪年间维修,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增砌照壁,增设观音阁重檐上下各四根擎檐柱,并建寺东行宫。

独乐寺占地总面积1.6万平方米,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上下为两层,中间设平座暗层,通高23米,是国内最古老的高层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简介独乐寺,俗称大佛寺,位于天津蓟县城内西大街。

传说安禄山起兵叛唐,在此誓师,因他想做皇帝,‚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寺名。

古寺建于唐贞观十年,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为国务院1961年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也是津门十景之一。

独乐寺现已列为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名录。

独乐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现存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位于天津市蓟县县城内。

独乐寺相传始建于唐,辽统和二年(984)重建。

蓟县县城不大,从长途车站下车,步行就到了武定侯街,也许是由于独乐寺外的铁门紧闭,无法从马路上体会山门的震撼,从侧门进入寺内,山门的气势就让人感到不同一般,山门高约10米,正中匾额楷书‚独乐寺‛,这是明朝严嵩题字,显得刚劲浑厚。

同去懂建筑的朋友介绍,独乐寺山门的屋顶五条脊,四面坡。

檐角如翼似飞,使建筑物庄重而高昂,表现出了中国建筑特有的艺术效果。

走过山门就看到了观音阁,阁上的匾额‚观音之阁‛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在52岁北游幽州时所题写的,观音阁中间的观音像高16米,头上还有10个小头像,所以还被称为11面观音。

观音阁后的八角小亭名‚韦驮亭‛塑像韦驮身着铠甲,双手合十,以往看到的韦驮像一般都在天王殿或大雄宝殿里,而单独给韦驮设亭的寺院在中国还是十分罕见的。

由于观音阁与山门同在一个中轴线的原因,当你站在山门正中,从山门的画框里,能把观音阁高耸的雄姿全纳入镜头,这种把高层建筑放在山门之内的布局,是南北朝及以后建立寺院的传统手法。

修建于唐朝的独乐寺,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从史载多年的战乱地震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以至如今,独乐寺依旧安然无恙。

梁思成先生说,‚在蓟民心中,实为无尚圣地‛。

观音阁的西北,有28块乾隆皇帝的书法碑帖,都是乾隆的书法真迹,如今看上去已经字迹斑驳,不过,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城里却能看到如此的珍宝,主要原因就是,清朝的东陵在遵化,皇帝去遵化祭祖,蓟县成为一个重要的中转休息站。

谈到蓟县独乐寺,就不能不继续说到梁思成先生,梁先生曾亲自撰写《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二期)‚独乐寺专号‛,在解释观音阁上咸丰皇帝手书‚具足圆成‛时,梁先生认为,‚具足‛是佛家语,‚圆成‛不是佛语,应为‚具足圆通‛。

1966年,中国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变化,梁先生依旧冒着风险,抵达蓟县,提出要为观音阁‚装避雷针、安门窗,为防止鸟类落在观音头像上,要为观音头像上罩铁丝网‛,于是,文化部当年就拨款9000元人民币,由河北省古建队施工安装完毕,使独乐寺受到了妥善保护。

布局该寺山门和观音阁为辽代建筑,其它都是明、清所建。

布局、结构都比较奇特。

全寺建筑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西部分别为僧房和行宫,中部是寺庙的主要建筑物,白山门、观音阁、东西配殿等组成,山门与大殿之间,用迥廊相连结。

这些都反映出唐、辽时期佛寺建筑布局的特点。

山门山门是入寺的主要通道,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间做穿堂,前两稍间是两尊辽代彩色泥塑金刚力士像,后两稍间是清代绘制的‚四大天王‛彩色壁画。

山门梁柱粗壮,斗拱雄硕,‚升起‛和‚侧脚‛明显。

屋顶为庑殿顶,五条脊四面坡,又称‚四阿大顶‛,独乐寺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

正脊两端的鸱吻,造型生动古朴为,辽代原物。

山门建筑在一个代矮的台阶上,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柱身不高,侧角明显;斗拱雄大,布置疏朗,高度约为柱高之半;屋顶为五脊四坡形,古称‚四阿大顶‛,檐出深远而曲缓,檐角如飞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

正脊两端的鸱吻,鱼尾翅转向内,与明、清寺院建筑的大吻龙尾翻转向外不相同,是我国较早的鸱尾实物。

南面檐下正中,悬有‚独乐寺‛扁额,相传是明代严嵩手笔。

山门中间是门道,两厢分别是哼、哈二将塑像,威武雄壮;两边山墙上都有彩画,华而不俗。

观音阁主体建筑观音阁,是一座三层木结构的楼阁;因为第二层是暗室,且上无檐与第三层分隔,所以在外观上像是两层建筑。

阁高23米,中间腰檐和平坐栏杆环绕,上为单檐歇山项,飞檐深远,美丽壮观。

阁内中央的须弥座上,耸立着二尊高16米的泥塑观音菩萨站像,头部直抵三层的楼顶。

因其头上塑有十个小观音头像,故又称之为‚十一面观音‛。

面容丰润、慈祥,两肩下垂,躯干微微前倾,仪态端庄,似动非动。

虽制作於辽代,但其艺术风格类似盛唐时期的作品,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