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消费构建消费文化浅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
“符号时代”的全面来临——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研究
时代 ,人类社会 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 以及文化层面都发生 义时期的到来 ,资本主义的对工人的操纵 西方学术界 的理论家们提 出全新 的理论 步转移到了人们 的 E常生活领域 。
来研究社会 条件 和 日常生活 的一系列变化 ,从而揭示现代西 方社会 结构 与变迁所产生的诸多现象 ,特别是西方社会从工 业社会 向后工业社会 的转变 ,不仅使劳动和生产 的性质发生 了变化 , 更影响了大众 的 日常 消费领域 , 促使理论家们去研究 消费 、 尚、 时 传媒等社会现象 , 鲍德里亚就是其 中之一 。 他提 出 的符号 消费思想另辟蹊径 ,不同于当时众多研究消费的思想 家。 他的理论开始于其著作《 物体系》 中对物 的研究 , 他认为 当 代 西方社会成为“ 消费社会 ” 的一 个重要原因就是物从本身上 的满足人们 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 变成了符号 ,从而使一般意
在着 的物品之丰盛现象所进行 的描写 ,充分体现 了鲍德里亚
力 图“ 从物 的消费进人到符号消费的领域 , 建立 以符号 消费为 主导 的符号 政治经济学体 系”他 和马克思一样 , 是从生产 , 都 中的物 品着手由此开始 了对消 费领域 的研究 。他不仅看 到了 物 和商 品对人的驾驭和异化,更看到 了人们对物品的消费 中
问题 ,特别是某些在 目前社会越来越 占据重要地位 的文 明产 物一符号文化 , 例如娱乐 、 艺术 、 广告 等。 他进一步把符号学 中
实际上蕴藏着更深层 的是一种“ 符号” 消费。于是, 他从物的消
费进入到 了符号消费 的领域,从而建立起 了以符号消费为 主 导 的符号政治经济学 。 也正 因为如此 , 奠定 了他在西方 学术 界 的崇高地位并 引起 了西方思想家 的极高重视 。仔细研究鲍德 里亚 的符号消费理论 以及他在研究这一理论 时的出发点 和具 罗 兰.巴特的符号学思想 以及其导师 列斐伏尔的 日常生活批 判理论 , 后来甚至还融合了居伊 - 德波的景观社会批判思想。
试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及其意义
试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及其意义简介鲍德里亚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在现代社会理论和文化理论领域都有广泛的影响。
他借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在消费社会中制造出了一种“虚幻的社会秩序”。
在他看来,“符号消费”代表了20世纪后半叶的社会集体意识,这种意识方式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是必然的。
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认为,现代消费不仅是购买商品,更是购买意义和价值,是对价值概念的符号消费。
人们通过寻求并购买具有象征性价值的商品与标志来满足情感需求,达到在人群中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
这是现代社会“符号消费”的基础。
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对现代消费、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等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挑战了经济学视角对消费的理解,并且对消费者行为和消费文化的分析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同时,他强调了消费社会的实质是在文化生产和符号交换中展开的,强调了文化阐释的重要性,为后来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启示。
例子解析1.服装消费服装消费是当今社会无法避免的一个领域。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保护和覆盖身体的需求,更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交场合中表现自我和突显身份地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服装品味和喜好,这些选择不仅仅是为了观感好看,更是为了在这个符号化的社会中展现自我身份和身份地位。
不同的品牌、款式、颜色和材质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艺术和时尚趋势。
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一种“消费能力”的地位象征,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参与,不仅是满足了生活方面的需求,更是满足了精神方面的需求。
2.iPhone消费iPhone作为苹果公司的代表性手机,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广泛的爆炸性的交流和关注。
它不仅仅是一部手机,更是一个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它代表了高端科技和美学设计,在消费者们的购买和使用中,别有一种高贵、尊荣的身份感。
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认为,iPhone的成功是因为它成功地将语言、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相混合,为消费者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符号化形象,支持他们的自我认同。
波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与“符号社会”的理论
波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与"符号社会"的理论张涵(山东政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波德里亚是法兰克福学派中与德波有密切学说联系的"社会批判"理论家。
波德里亚学说的特点是,由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进入到对"消费社会"、"符号社会"的批判。
波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符号社会"及其关系作出特有论述,由此提出了他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实现其对当代西方社会的解析。
这对我们认识当今世界的经济、文化及文化产业有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消费社会;符号社会;符号操控;意义解构;完美的罪行[中图分类号]B089.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09]01-0118-07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有的中文文献中还译为鲍德里亚、博德里亚尔、波希亚等等),其见解与德波有着密切联系。
正是经过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波德里亚进入到对"消费社会""符号社会"的批判。
一、从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到波德里亚"以符号为中介"的"消费社会"理论在波德里亚的思想中,人们经常会看到德波的影响。
有学者指出,"在马克思刻画出物质性退化为数量化商品和德波描绘的商品世界被吸收进意象的景观帝国的地方,波德里亚描绘了抽象的更高级阶段,在那里,物体全部被吸收进意象之中,并且在符号交换的封闭循环中去物质化了。
"德波曾在其著作里强调,"景观社会"中,物的使用价值已在消解,交换价值本身呈现为交换的直接理由,而且由于大众传媒的作用,交换价值本身又被传媒产生的"意象"所"吸收",因此,消费变成了意象消费的过程。
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内容
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内容
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是由著名的卷入经济学家和教育家索尔穆·鲍德里亚
(Sócrates Baptista)提出的一种消费理论。
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认为,消费
是人们的一种社会行为,它不仅仅是用来满足最基本的饮食需求,而且也是用来追求非物质价值的一种行为。
消费者不仅仅关注消费本身,还关注消费背后的情感,即符号消费。
符号消费通常由多元化文化和社会现象所传递的商品象征意义来定义,而不是仅仅关注商品的实用功能的价值而言。
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消费背后的指示是消费者不断提高价值
的过程,并不断提升个人满足感和身份认同。
许多消费者认为,自己通过消费支付的价值将直接反应在社会中的地位上,即消费者将通过消费来展示自己的价值。
符号消费者希望通过消费使自己更加杰出,使自己在收入尚不能决定自身地位
的情况下也能有分辨自己社会地位的方法。
因此,在追求自身地位的过程中,消费者会去购买他们认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商品,以此来表达自身地位、收入水平以及自己的消费偏好等信息。
而且,消费者通过消费的行为来实现自身的认同感,使得他们在社会地位上不
断得到改善,并有助于他们实现个人意义愉悦的生活。
畅行通社会状况,突出时尚,使自身具有吸引力,引发视觉冲击,展示自身特点,成为独特的一员,更能激发消费者实现个人价值感和社会地位之间的差异。
总而言之,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消费理论,它结合了社会
礼仪和道德价值,从而让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认同价值。
从符号学方法论到符号学本体论———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的
从符号学方法论到符号学本体论———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的符号逻辑作者:李恩来来源:《社会科学家》 2014年第2期李恩来(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1)摘要:鲍德里亚的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特色是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深入到消费领域,并把消费批判提升到意识形态批判的高度。
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已由商品相对匮乏的生产社会转变为商品丰裕的消费社会,而消费社会的消费具有明显的符号性特征。
因此,他将符号学的基本原理与消费批判相结合,建构了系统的符号消费批判理论。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这一理论贯穿着一条从符号学方法论到符号学本体论的逻辑走向。
但是这一走向沿着泛符号化的方向越走越远,最后陷入虚无主义,失去批判现实的力量。
关键词:鲍德里亚;符号;消费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4)02-0026-05一、物体系———符号学方法论框架的建构鲍德里亚指认消费社会中的消费已经转化成符号消费,所谓符号消费是指消费对象由物的使用价值转向了物的符号价值。
消费对象的转变使得消费行为本身也发生了性质上变化。
即对物的使用、消费转变成为一种符号的解码过程。
因此,在消费社会中,符号与消费就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消费符号化,符号消费化的结构统一体。
但要形成符号消费的话,其第一个条件即是所谓“物体系”的形成,物体系中的物不是自然物,这里的物指的是商品,但不是单个的商品,也不是众多商品的简单堆积,而是按照某种结构组成的系统。
在消费社会中,物不再是客观实在,而是资本逻辑座架下的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系。
鲍德里亚指明:“对于物的结构语意系统的研究,就是对物所安设的一套或多或少合理一致的意义构成系统的研究。
”[1](P2)但在传统社会中,物是象征性的存在。
以传统家庭中组合家具为例,家具和物品的功能是作为人与人关系的象征,是按照父权制的结构布置,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秩序整体。
物的实用性退居其次,功能固定单一,层级森严,是整个家庭地位和情感的投射。
浅析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中的“符号消费”理论
鲍德里亚认为 , 消费社会 ” “ 成 了“ 在“ 中, 物” 符号一 物” 这 , 时人们 消费 的已不只是 物 的“ 使用价 值 ” 而重在 于其 “ 号价 , 符 值” 即人们从对“ ” , 物 的消费转入对“ 符号 ” 的消费。关于鲍德里 亚理论 中的“ 消费社会 ” 符号社会 ” 和“ 这两个概念 , 总体说来 , 是 从不 同角度进行界定的概念 ,但实质上两个概念就其所论证的 内容来讲是指 同一对象。 鲍 德里亚 提 出“ 费社会 ”主要是 针对 马克思 的“ 产社 消 , 生 会” 而言的。 因为马克思 的政治经济学着重论述 了生产 、 交换 、 分 配和消费的关系 , 并且把生产放在了决定性的地位。 而鲍德里亚 认为现代的发达社会 已经进入到 了“ 消费 ” 为主导 的社会。 鲍德里亚提出“ 符号社会” 主要是针对马克思讲的“ 品社 , 商 会” 而言 的。 商品社会 中, 在 商品交换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 , 当然这里的商品主要是实 物商 品。德波 为了凸显 商品社会 中文 化“ 景观 ” 意义 , 景观社会 ” 以“ 代替“ 品社会 ”景 观社会与商 品 商 , 社会既有区别又有联 系。而鲍德里亚将德波所谓 的“ 景观社会 ” 理 论 , 申为 “ 引 以符 号 为 中介 ” “ 费 社 会 ” 论 , 此 进 行 了新 的 消 理 对 的 发 展 , 以 鲍 德 里亚 用 “ 号 社会 ” 论来 称谓 他 的新 理 论I 所 符 理
产 品 的需 要 。
鲍德里亚强调 ,在充分发达 的西方社会生活 中,财 富的数 “ 量和需要的满足 , 皆不足以定义消费的概念 : 他们 只是一种事先 的必 要 条 件 ” 。 德里 亚 明确 提 出 , 鲍 消费 社 会 已经 把 消 费从 满 足 二 、符号消费" ‘ ‘ 情境下消费的具体 特征 需要 的程序中解放 出来 。消费不是与生产相对 的被动 吸收和 占 有, 而是一种建立人与物之间 、 人与集体和世界之 间关 系的主动 1消 费观 念 增 强 。 . 模式 ,这种模式是系统性活动 的全面性 回应 ,并且在此模式之 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 , 生产力 的发展使物质极大丰 富, 上, 建立 了整个社会 文化体 系, 以至整个社会体系。 这样 , 在鲍德 琳 琅满 目的商 品、 丰富多彩 的娱乐 、 应有尽 有的服务 , 人们 面对 里亚看来 ,消费 的对象不再是传统消费 中所谓的物质性的单个 着更多 的选择与诱惑。同时 , 科学技术的发展 又使 劳动力进一步 物品或产品 , 人们不 只是在 消费食 物 、 衣服等 。成为消费对象的 解放 出来 , 闲暇 E益增多。 t 选择的多样化 、 休闲时间的富裕化 , 使 物 品, 是“ 应 物体 系” 中的物 品 , 而物体 系就像语言结 构一样 , 规 消费得 以渗透到 日常生活的每一个 细节 ,任 何物品都 可以成 为 定着个别物体的意义与功能 ,因而物品的消费不再是因为它首 商 品 、 为消 费 的 对 象 成 。 先 具有 物 质 的特 征 , 而是 因为 它 更 显 示 出是 一 种 “ 号一 物 ”是 符 , 消费观念的变化 首先 体现 在个体身 上 ,人们发现现实生活 种“ 个性化” 的处于符号差异体系 中的意义对 象。 当一切物 、 一 中有着种种的不平等 , 在消费中是人人平等的。 但 在这样 的背景 切社会关系都成了消费品 , 社会就进入到“ 消费社会 ” 。 下, 人们不再把消费看作是满足基本需要的手段 , 而是看作能带 2“ 费社 会 ” .消 的特 征 。 来幸福与平 等的行为 。就 国家 而言 ,对消费 的态度也发生着变 西方发达 资本主义 国家所 进入 到的这样 一个 被人 们称为 化 , 国家对消费的鼓 励 , 使人们 的消费意识开始发生 了根本性的 “ 费社会 ” 消 的阶段 , 其主要特 征表现如 下 : 是整个社 会被物 变化。人们不再用禁欲来约束 自己, 而正视 自己的欲望 , 一 反 通过 质 所 笼 罩 、 包 围 , 切 都 成 为 消 费 品 , 盛 成 为这 个 社 会 的最 消费来满足 自己的欲望 ,人们 的消费意识从传统 的消费节约观 所 一 丰 为夺 目的特征 ; 二是消费替代生产 , 成为社会经济体制 中的主导 走 向 消 费享 乐 观 。 地位 ; 三是符号 系统 的形成 , 们消费的不仅仅 是物品 , 人 而是符 2消 费 需 求 的 变 化 , 对 “ 用价 值 ” 需 求 转 变为 对 “ . 由 使 的 符 号、 意义 ; 四是大众传媒在这个 时代 有特殊重要 的地位 , 大众传 号 ” 需求 。 的 媒成为制造符号 、 传播符 号 , 诱导人们 消费的重要载体。 在传统农业社会及前工业社会 , 消费就是对 物的占有 、 对物 3“ 费社 会 ” “ 号 ” “ 号 社 会 ” 关 系。 .消 与 符 和 符 的 的使 用 , 之 所 以被 消 费 , 在 于 它 具 有 能 满 足 人 们 需 要 的 使 用 物 就
符号价值的兴起: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收 稿 日期 :2 1 0 1—0 4—0 3
在 购 买我们 所需 要 的东 西 , 是符 号体 系告 诉我 们 而
应 该购 买 的东西 。 鲍 德 里 亚 把 消费 作 为 生产 体 系 的 必然 结 果来 加 以分 析 , 基 本立 场是 : 其 生产 是 资本 的运动 过程 ,
征 。物质 的增 长不 仅 意味着 需求 增 长 , 以及财 富与
需 求 之 间的某 种不 平衡 , 而且 意 味着 在需 求增 长与 生产力 增 长之 间 这 种不 平 衡 本 身 的增 长 。在 丹 尼
层 意 义 。厨 房 、 告 、 产 的 商号 和 商 标在 这 里 广 生
起 着 主要 作用 , 强 加着 一种 一 致 的集 体 观 念 , 并 好 似一 条链 子 , 一个 几 乎 无 法 分 离 的整 体 , 它们 不 再 是 一 串简单 的商 品 , 是 一 串意 义 , 为它 们 相 互 而 因
的是 符 号 价 值 的 生 产逻 辑 , 且 他 为这 个 生 产逻 辑 建 构 了一 个 一 般 的理 论 模 型 。鲍 德 里 亚 对 马 克 思 主 义 政 治 经 并
济 学 的反 叛 和 对 历 史唯 物 主 义 的 拒 斥 正 是 以此 为 基 础 的 。如 何 理 解 鲍 德 里 亚 符 号 政 治 经 济 学 批 判 理论 对 晚 期
一
济 学最具 有 挑 战性 的理 论 。消费 社 会 与 传 统社 会 的重 要不 同之处就 在 于消 费 的大众化 , 费不 仅是 消
一
种 满 足行 为 , 而且 是 一 种 沟 通 行 为 , 种 交 流体 一
符号消费的批判: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思想探析
符号消费的批判: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思想探析作者:刘海辉张林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07期摘要:鲍德里亚是现代法国知名的社会学家。
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他以符号学为切入点,对消费社会进行了谛视与诊断,他认为消费不再是物的消费、而是符号消费,符号消费其实质在于对人们社会身份的建构,符号消费的目的在于对差异的寻觅。
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带着对消费异化的批驳,展开了研究消费社会的新视角,具备重要的理论意旨。
关键词:鲍德里亚;符号;消费;大众媒体;构建一、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理论来源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 1929一2007),是法国知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其在《物体系》、《消费社会》、《模拟与影像》等一系列著作中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思想,对后世的哲学和社会学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鲍德里亚提出的符号消费思想更是独具特色,直到今天也值得我们去反思和研究。
我们知道,一种思想理论的产生总是离不开前人思想理论的滋养,同样,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有着其自己深厚的理论渊源。
索绪尔的符号学思想为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思想提供了重要启发,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逻辑支撑点就是建立在索绪尔“语言符号”的基础之上。
鲍德里亚同时受到巴特结构语言学的感化,尤其其著名著作《流行体系》以符号学的形式编写,深深影响着他。
鲍德里亚主要根据巴特的符号学对物进行研究分析,其实物的意义分析存在着两种表达形式,一种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另一种是结构主义符号学,这种分析形式对资本主义文化具有独特批判力。
巴特的物的分析法为鲍德里亚提供有力的支持,鲍德里亚的著作《物体系》一书作为对巴特“物品语义学”的研究补充。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思想理论提供了支持,他的主要观点是通过社会调查,改变社会的日常生活,对鲍德里亚深刻的影响。
列斐伏尔说:“日常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剩余物,即它是被所有那些独特的、高级的、专业化的结构性活动挑选出来用于分析之后所剩下来的‘鸡零狗碎’,因此也就必须对它进行总体性的把握。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评析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评析 [摘要]法国著名哲学家鲍德里亚从物-符号消费-符号价值等概念,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符号价值体系,并探索这一体系和经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体系之间的联系,试想通过对符号拜物教的批判来摒除消费异化。
他在揭露资本在消费领域运行的固有本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对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曲解。
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消费和生产之间互动互促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摆脱符号化消费和异化消费的困扰,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追求,在全社会建立合理消费、适度消度的新常态,才能促进社会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关键词]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物;符号消费;科学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研究根植于20世纪西方社会文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中。
他继承了西方悠久的人文批判精神,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提出的消费社会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西方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
重新审视这一理论,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把握后现代思潮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为时下消费文化实践中所存在的复杂的意识形态控制与反控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理解西方和我国的社会领域中出现的诸多新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消费批判理论的内涵(一)消费批判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物在受到马克思对商品分析的影响,鲍德里亚选择了物作为他的研究突破口。
但这个所谓的物既延续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拜物教批判,又受到了导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理论的直接影响。
鲍德.里亚的逻辑思维首先从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常见的物开始,并将人类制造的繁多物品进行分类和分析,并由繁多的物所组成的这个系统,作论著《物体系》来研究。
并将差异的物,即所谓的个性化的物,通过命名和指称的方式加以区别。
在消费社会中,由于物的功能性不断扩大,物也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事物,并且指出:掌握它的人可以根据掌握者的意志任意的确定物的意义。
也就是说,每种物都有特定的意义指向,“A物—A意义”。
这时,物的自主性很低。
被符号掏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被符号掏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毕芙蓉*【内容提要】鲍德里亚作为后现代消费主义的一个思想家代表,借鉴符号能指与所指的意指逻辑,以符号的差异性区分代替商品的价值区分,从而消解了基于商品价值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尽管鲍德里亚的意指逻辑以其所具有的社会区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揭示了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区分,但与此同时,却又掩盖了这种区分的根本来源。
因此,作为一种被掏空了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已不包含任何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含义,成为一种虚幻的批判。
【关键词】鲍德里亚意指逻辑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鲍德里亚(又译布希亚)借鉴符号能指与所指的意指逻辑结构,指出这一逻辑形式在消费社会中发挥着社会区分和意识形态功能,并在此认识基础上提出了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新的理论诉求。
然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吗?*毕芙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6年第1辑总第18辑一消费社会中的意指逻辑及其功能索绪尔的符号学把符号看作一套具有内在差异性的价值体系,符号的价值即其值项,由它在体系中的位置来决定,能指因它在本系统内与其他能指所处的关系而成为特定的能指符,具有特定的价值。
就像索绪尔常用的棋盘比喻,每个棋子的“值”都取决于它在棋盘上的位置,也就是它与其他棋子在位置上的差异关系。
罗兰·巴特则区分了意指(signification)和价值(value)两个概念:意指依赖于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符号被作为能指与所指之统一体来看待;价值取决于符号和整体系统中其他符号之间的关系,符号被放到整个系统中来看待。
符号的意义是意指和价值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经过意指与价值的双重制约,符号的意义才能够被确定。
就商品交换而言,索绪尔认为:“要确立价值就一定要有集体,个人是不能确定任何价值的。
”价值不是“通过它们的内在价值,而是通过它们的相对位置而起作用的”。
①可以说,这种价值认定标准的转换不啻为一场价值革命。
符号消费构建消费文化
符号消费构建消费文化[摘要]作为西方批判学派的主要人物,鲍德里亚对现代消费社会进行了研究,并逐渐开始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消费社会的理论。
他从物的消费进入符号消费的领域,建立了以符号消费为主导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体系,并从人们对“物”的消费行为中,看到物或商品对人的本性的支配与异化,看到了实际蕴涵的更深层的“符号”消费。
文章分析鲍德里亚的理论转变,从而探求他的符号消费构建的消费文化的本质。
[关键词]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符号价值;消费文化;品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法国学术思想界经历了一个急剧变革的过程。
尤其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现代化和高科技的发展,高速公路、高楼大厦、购物中心以及电影、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在法国的迅速出现,标志着法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消费社会。
消费社会的新特征正在深刻地改变法国人的日常生活,急剧推动着社会变化,催成新型的社会秩序的形成。
许多法国理论家把这种新型的社会转型称之为“消费社会”、“技术社会”、“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等等。
在这场急剧变革的思想运动中,鲍德里亚开始关注和研究新的消费社会的特征。
他从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商品和物的研究开始,逐渐进入对现代消费社会的研究,并逐渐开始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消费社会的理论。
他从物的消费进入符号消费的领域,建立了以符号消费为主导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体系,并从人们对“物”的消费行为中,看到物或商品对人的本性的支配与异化,看到深层的“符号”消费。
一、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1968年出版的《物体系》是的德里亚的学术生涯的第一部著作,从此他“对消费社会中客体、符号以及符码提出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分析”C1](P144)。
鲍德里亚深受当时浓厚的后结构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
《物体系》的目标就是要建构一个日常消费活动中的异化批判,中心是为了导出“物”向符号的转变。
这里的“物”主要指的是与商品有关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人经常打交道、和人发生生活关系的物品,如汽车、冰箱、洗衣机、电视和家具等等。
符号消费构建消费文化——浅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
中解放 出来 。“ 我们 分 析 的对象 不 是 只以功 能决定 的物 品 , 也不 是 为 分 析 之 便 而 进 行 分类 之 物 , 是 而 人类 究 竟透 过何 种 程序 和物 产 生关联 , 以及 由此 而 来 的人 的行 为及 人 际 关 系 系 统 。 [] 如 此 , 德 ”2( ) 鲍 里 亚就 从 日常生 活 中 的“ ” 入到 了“ 的行为及 物 进 人 人 际关 系系 统 ” 。这 些批 判理 论 的灵 感追 根 溯源来
消 费 主义 的特 征 。他认 为 , 消 费 体 制 的 引 导 下 , 在 人们 对 物 品的 符号 性 追 求 已经 远 远 地 超 过 了对 物 品本 身 的功能 性需 求 , 传统 的马克 思 主义生 产 和经
[ 稿 日期 】20 收 06一O 一O 1 3 [ 者简 介 ]梅 琼林 (9 3 )男 , 北 武汉人 , 汉大 学媒 介发 展研 究 中心研 究 员 , 士生 导师 , 作 16 一 , 湖 武 博 国务
化, 看到 了实际蕴涵的更深层的“ 符号” 消费。文章分析鲍德里亚的理论转变, 从而探求他 的符号消费构建 的消费文化的本质。 [ 关键词 】鲍德里亚 ; 符号消费; 符号价值 ; 消费文化 ; 品牌 [ 中图分类号】G 1 l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 — 4 4 20 )2 0 8 — 4 04 4 3 (06 0 — 1 1 0
型 的社 会 秩序 的形 成 。许 多法 国理 论 家 把 这 种 新 型 的社会 转 型称之 为“ 费社 会” “ 消 、技术 社会 ” “ 、后 工业 社会 ” “ 或 后现 代 社会 ” 等 。在 这 场急 剧变 革 等
的思 想运 动 中 , 德里 亚开 始关 注 和研 究新 的 消费 鲍 社会 的特 征 。他 从 马 克 思 主 义 和 西方 马克 思 主 义
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批判理论简析
University Education [摘要]消费主义产生的前提是消费社会的诞生。
消费社会首先是指物的丰盛,而且物不再是孤立的物,而是由“全套”的形式组成。
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成为生产力。
消费符号化,可操控化,通过消费个体完成自己的社会身份定位。
物的符号化在于物的功能性失调,物被抽空成符号的存在。
意识形态成为消费社会乃至日常生活中有效的引导和规训机制。
解除社会的符号化或者消费的符号化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象征性交换。
[关键词]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批判理论消费意识形态象征交换[中图分类号]C9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12-0021-03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批判理论简析王朝元1王琳2(1.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015年12月December ,2015University Education[收稿时间]2015-06-17[作者简介]王朝元(1958-),男,广西荔浦人,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琳(1983-),女,文学硕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鲍德里亚在《物体系》一书的结论部分曾为消费作出如下的界定:“消费的对象,并非物质性的物品和产品,它们只是需要和满足的对象。
我们过去只是在购买、拥有、享有、花费———然而那时我们并不是在‘消费’……财富的数量和需要的满足,皆不足以定义消费的概念:它们只是一种事先的必要条件。
”[1]消费主义产生的首要前提就是消费社会的诞生。
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何谓消费社会。
一、关于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鲍德里亚开篇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物极大丰盛的时代,一个被物包围的社会,人与物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
符号消费帝国——浅析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
符号/ 价值 理论 的引入
鲍 德 里亚 认 为 , 消 费社 会 开 始 于人 与物 之 间 关系的转变。在传 统社会 中, 每一物体都 有其 相 应 的使 用价 值 , 并 通 过 相 对 独 立 的使 用价 值 为 人 所用 , 比如 房 屋 用 于 居 住 , 床 榻 用 于 睡 眠等 等 , 因 此生 产 商 品是 以该 商 品本 身 的 使 用 价 值 作 为 旨
人际关系的强大场域。可 以说 , 物已经 脱离了对 人的依附性地位 , 成为了一个可以独立 的“ 阶级” 。 物对 于人 的脱 离 而 带 来 的物 的 功 能 的零 度 ,
物 的功能 与使用 价值 并不 是 消 费社 会 中人 们 的 消
费 目标 。当商 品不 再 是 单 个 具 体 的功 能 物 , 而是
号遮 蔽 、 掩 盖 最 终 取 消 了现 实 世 界 的参 照 。本 真 现 实与符 号编码 , 在 消 费社 会 中界 限模 糊 , 失 却 了
与地位 。譬如 , 现在“ 家庭” 的正式建构 , 光有人的
关 系结 合 是不够 的 , 还 必 须 有物 体 的 系统 组台 , 在
大众普 遍 意识里 , 一男 一 女公 开 互 订终 生 , 建 立盟
收稿 日期: 2 0 1 4—1 0—2 2 作者简 介 : 邓 韵娜 ( 1 9 8 6 一) , 女, 四川绵阳人, 北京大学 中文系在读博士 , 研究方 向: 文艺学。
一
号化 的组合元素 , “ 家庭” 就失去 了意义 。可见 , 人 与人 之 间最 紧密的社 会关 系 已经被 物体 的零 功 能
场域 所控 制 , 物体不 再各 自单 独 的为人 所 用 , 而是 通 过物 与物之 间 的系统组 合 成 为 主导 社会 层 级 与
充斥符号意义的消费——鲍德里亚消费文化理论浅析
充斥符号意义的消费——鲍德里亚消费文化理论浅析摘要: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新的消费模式和新的消费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急剧地推动着社会变化。
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立足大众传媒时代的社会实况,在继承前人关于商品消费学说的基础上,引入符号学的概念,提出了立足于符号价值的社会消费理论。
本文试图借助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理论的阐述,浅析其对消费文化符号化的理论阐述和其理论的局限性。
关键词: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符号化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technology, new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new consumption culture are profoundly changing people's daily life and rapidly promoting social changes. French scholar Jean Baudrillard, based on the social reality in the era of mass media and inheriting the previous theories on commodity consumption,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semiotics and put forward a social consumption theory based on symbolic valu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Baudrillard's theoretical exposition of the symbolization of consumer culture and its theoretical limitations with the help of Baudrillard's exposition of consumer society theory.Key words: Jean Baudrillard ;Consumer society; Symbolization一、意义充斥的符号受到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影响,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将关注点聚焦于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现象背后的人的异化存在,在鲍德里亚看来,早期由生产为主导的社会体系已经逐步变为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体系,他在《消费社会》开篇便断言“我们处在‘消费’控制者整个生活的境地”。
博德里亚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批判理论透析
博德里亚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批判理论透析李曦珍1 连 珩2(11兰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21兰州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兰州 730000)提要: 博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是对建立在商品的符号消费基础上的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文化的批判理论,是批判后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的理论支点。
这一批判的符号理论,首先是在结构主义符号学视域下对物品的符号意义的建构,其次是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商品符号及其价值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最后是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广告图腾的符号学批判。
关键词: 消费社会;消费文化;符号体系;符号价值中图分类号: B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7)06-0186-04 二战结束后,极度繁荣的美国取代欧洲而成为世界消费文化的中心并不断向边缘扩展,先使欧美发达国家相继进入消费社会,并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资本空间化的步伐,许多后发展国家也扩充其中而逐渐形成了一种全球消费社会。
消费社会,既是一个物质财富极度过剩的富裕社会,更是一个消费文化极度繁荣的符号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活动也深入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连“空气中都充满了消费主义味道”;在这样的社会里,商品生产和营销在符号象征意义上吸引消费者,营造出各种让人置身其中的商品符号幻境,消费活动更多的是追求在符号层次上的消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消费物质本身;同时,更重要的是,在生产决定消费向消费决定生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媒体和广告通过宣传,发掘商品的符号意义,塑造受众的消费理念,把大众培养成为巨大的消费者群体,使其产生更多的消费需求。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让・博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其早期的著述中,符号构成了他的重要论题,构建了他的符号批判理论,剖析和批判了消费主义文化的种种现象和特征。
消费社会所确立的独特的消费文化逻辑是:人们认为可以通过消费获得别人的承认和尊重,消费的价值就等于自我价值。
符号物的消费意义形态批判研究解读鲍德里亚消费社会
2012年第23期总第325期前沿Forward Position No.232012Sum No.325“符号—物”的消费意义形态批判研究———解读鲍德里亚《消费社会》邱晶(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100048)[摘要]鲍德里亚着眼于20世纪40年代以来日益凸显的大众高消费现象,指出当下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已经由生产主导转向消费主导。
围绕“符号—物”展开的消费逻辑即是消费意识形态。
本文以“功能性转化的物”为理论批判的逻辑起点,通过在解放的认识旨趣上揭示消费意识形态的多重外化模式,展现了消费逻辑的实践结构与运作原理,最终阐释消费意识形态控制的实质即符号意指逻辑下的等级区划。
消费意识形态的批判分析对于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主体被奴役的处境,从象征性消费的意识形态束缚中觉醒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符号—物;消费意识形态;等级区划[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12)23-0056-04[作者简介]邱晶(1986—),女,河北秦皇岛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鲍德里亚视野下的“消费社会”是在丰盛的乌托邦与功能性的匮乏之间充斥着欲望的幻象,封闭完好、自我衍生的超象征性经济社会。
其置身于物质丰盛、“福利革命”的资本主义语境,却犀利地揭示了主导性消费背后是以符号逻辑为核心的新型资本主义经济,为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隐性剥削,提供了创生性的视域。
本文着眼于“消费社会”的逻辑起点“功能性转化的物”,由此引出对消费“异化”现象的解读,进而将消费逻辑深化至意识形态层面,解析消费结构的策略性运作原理,最后揭示消费社会理论批判的实质即以等级区划为核心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探析。
一、物与意义———消费逻辑下价值的功能性转化在生产逻辑的物质体系中,物作为功能性存在,体现了以使用价值为基础的社会逻辑。
可以代代相传的物件与建筑,凝聚了充沛的性灵与精神、时间与价值,最初为个人和社会的真实需求而生,作为生命的外延参与人的生活和历史,真正的物保藏天、地、人、神,是时代的精神在大地上的依托,是社会需求与社会生产之间结构性的价值联结,反映了物与意义、所指与能指之间稳定的一一对应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2期(总第181期)学术论坛ACADEMICFORUMNO.2.2006(CumulativelyNO.181)符号消费构建消费文化——浅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梅琼林(武汉大学{毛介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摘要]作为西方批判学派的主要人物,鲍德里亚对现代消费社会进行了研究,并逐渐开始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消费社会的理论。
他从物的消费进入符号消费的领域,建立了以符号消费为主导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体系,并从人们对“物”的消费行为中,看到物或商品对人的本性的支配与异化,看到了实际蕴涵的更深层的“符号”消费。
文章分析鲍德里亚的理论转变,从而探求他的符号消费构建的消费文化的本质。
[关键词]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符号价值;消费文化;品牌[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06)02—0181—04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法国学术思想界经历了一个急剧变革的过程。
尤其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现代化和高科技的发展,高速公路、高楼大厦、购物中心以及电影、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在法国的迅速出现,标志着法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消费社会。
消费社会的新特征正在深刻地改变法国人的日常生活,急剧推动着社会变化,催成新型的社会秩序的形成。
许多法国理论家把这种新型的社会转型称之为“消费社会”、“技术社会”、“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等等。
在这场急剧变革的思想运动中,鲍德里亚开始关注和研究新的消费社会的特征。
他从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商品和物的研究开始,逐渐进入对现代消费社会的研究,并逐渐开始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消费社会的理论。
他从物的消费进入符号消费的领域,建立了以符号消费为主导的符号政治经济学体系,并从人们对“物”的消费行为中,看到物或商品对人的本性的支配与异化,看到深层的“符号”消费。
一、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1968年出版的《物体系》是鲍德里亚的学术生涯的第一部著作,从此他“对消费社会中客体、符号以及符码提出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分析”[1J(P1㈣。
鲍德里亚深受当时浓厚的后结构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
《物体系》的目标就是要建构一个日常消费活动中的异化批判,中心是为了导出“物”向符号的转变。
这里的“物”主要指的是与商品有关的、在^们的日常生活中和人经常打交道、和人发生生活关系的物品,如汽车、冰箱、洗衣机、电视和家具等等。
虽然,鲍德里亚提到的“物”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常谈到的、对人产生支配并造成了人的异化等意义上的“物”或商品没有太大区别,但不同的是,鲍德里亚对符号理论的运用是从新的角度去认识消费主义的特征。
他认为,在消费体制的引导下,人们对物品的符号性追求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对物品本身的功能性需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和经[收稿日期]2006—01—03[作者简介】梅琼林(196卜),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媒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论组成员,研究方向:传播学。
济结构的研究应转向于由符号组成的文化研究层面。
鲍德里亚注重对物品本质的认识,认为不能仅仅对物进行功能性的分析,需要把物从功能性认识中解放出来。
“我们分析的对象不是只以功能决定的物品,也不是为分析之便而进行分类之物,而是人类究竟透过何种程序和物产生关联,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的行为及人际关系系统。
”【2J(P2)如此,鲍德里亚就从日常生活中的“物”进入到了“人的行为及人际关系系统”。
这些批判理论的灵感追根溯源来自其老师亨利・列菲弗尔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形成的可能性命题和罗兰・巴特的符号学[3]3(P143)。
但鲍德里亚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有关物的理论,对物的消费理论进行了研究。
他看到了物、人、符号的关系,从而引入了符号消费的概念。
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物之所以能被消费,不仅是因为其具有交换价值,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具有功能价值,也就是具有使用价值;而鲍德里亚则认为消费不等于需要的满足。
“消费不是被动的吸收和占有,而是一种建立关系的主动模式。
”[2](P222-223)他同时指出:“消费对象,并非物质性的物品和产品:它们只是需要和满足的对象……财富的数量和需要的满足,皆不足以定义消费的概念:它们只是一种事先的必要条件。
消费并不是一种物质性的实践,也不是‘丰产’的现象学,它的定义,不在于我们所消化的食物、不在于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不在于我们使用的汽车、也不在于影像和信息的口腔或视觉实质,而是在于,把所有以上这些元素组织为有表达意义的东西;它是一个虚拟的全体,其中所有的物品和信息,由这时开始,构成了……一种符号的系统化操控活动。
”[2](P222-223)鲍德里亚又说:“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也就是外在于一个它只作意义指涉的关系——因此它和这个具体关系之间,存有的是一种任意偶然的和不一致的关系,而它的合理一致性,也就是它的意义,来自于它和所有其他的符号一物之间,抽象而系统性的关系。
这时,它便进行‘个性化’,或是进入系列之中,等等;它被消费——但被消费的不是它的物质性,而是它的差异性……”[2](P222-223)“被消费的东西,永远不是物品,而是关系本身——它既被指涉又是缺席,既被包括又被排除——在物品构成的系列中,自我消费的是关系的理念,而系列便是在呈现它。
99[2](P224)在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世界里,消费的前提是物必须成为符号,符号体现了物品消费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差异性。
而消费对象不能从任何具体的需求之类的概念出发予以理解,而只能从不断变动的符号象征关系中作出解释。
这种变换不定的符号象征体系具有一种永无止境的激发人们欲望的能量。
正是由于消费对象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使人们对消费对象的使用价值的需求转换为“为欲望而欲望”的需求,从而,过去意义上为满足需要的消费被转变为为满足消费欲望的消费,亦即对欲望本身的消费[4J。
二、符号价值与消费文化的形成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就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特别是其中的广告和大众通俗文化,会使得“作为意义载体”的语言降格为“失去质量的符号”。
.所谓的“失去质量的符号”,就是一些“本身已变的再也无法穿透的术语”,消费者与他们接触的物品之间的关系,便成了一种完全被动、不假思索地接受与被接受的关系【5J5。
鲍德里亚认为,物的消费不是对物的占有和消耗,而是指向符号的消费。
每一个物都具有自己的个性,体现在物的非功能性的、使该物区别于其他同类物的特点。
而个性化的人作为消费的主体,就同物品的个性之间建立了互动关系。
这在他第一阶段的理论著作中有详尽的阐述。
《物体系》《消费社会》和《关于符号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构成鲍德里亚理论的第一阶段。
他把目光集中在后工业社会的消费层面,在社会学描述和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用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予以整合,试图揭示当代社会的文化特征。
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飞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需求和消费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强调,刺激消费、增加消费、指导消费成了资本主义的中心任务。
广告、包装、展销、时尚、景观、旅游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商品品牌,构成一种“物品系统”,亦即物品像符号一样,其实际的使用价值并不比它们在系统中相互之间的差异意义更重要。
商品获得了一种符号价值,在现代广告的有力推动下,借助于品牌,已经构成一个物品一符号系统。
现在的产品或商品不单是具有特定使用价值、因而具有交换价值的器物,它们的品牌上还刻写着丰富的社会意义,有时后者甚至更重要。
皮尔卡丹西服和金利来西服在品牌意义上的不同远远大于它们在质地和实用功能上的不同,甚至用什么品牌的洗发水和在挂什么招牌的商店购买同样品牌的洗发水,其重要性往往也超过洗发水本身。
处于“系统”中的物品负载着风格、品味、财富、成功、地位、权力等丰富的意义,现在购买的与其说是商品,不如说是品牌,被消费的与其说是物品本身,不如说是物品在系统中的意义。
这才是真正的消费、纯粹的消费、未曾有过的消费。
鲍德里亚认为:“‘原始的’节日庆祝、封建领主的挥霍消费或19世纪资产阶级的奢侈豪华,这些并不是消费。
如果我们有理由用这个术语描述当代社会,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吃得更好,或吸收更多的形象和信息,或有更多的用具和器具供我们使用……消费既不是一种物质实践,也不是一种‘富裕’。
它不能由我们所吃的食品、我们所穿的衣服、我们所开的汽车来限定,也不由可见可听的物质形象和信息来限定,它存在于把所有这些作为表意物质的组织之中……消费,仅就其有意义这一点来说,是操纵符号的一种系统行为。
”【6J我们就这样走进了“消费社会”的新时代。
这里的“消费”离开了实物,离开了生产,离开了过去,甚至离开了欲望,成了一种折回自身、无限循环的运动,它的全部功能就是操纵和保证物品一符号系统的操作。
按照鲍德里亚的理解,符号消费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吃穿,它其实是消费者的一种“自我实现”,或是为了体现“自我价值”的消费,也包括“炫耀”因素在内。
如此,消费不仅仅是物或商品的消耗或使用,而且是为了“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按照这一新的消费模式,必然导致一种新的消费文化的形成。
符号自身是有价值的,也就是鲍德里亚提到的符号价值,这也是他构建的消费文化的核心。
在鲍德里亚看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是一个产品过剩的消费社会。
在这一社会中,我们已经从原来为物所役使转变为被符号所支配和困扰。
现代消费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商品和物的世界,而且已成为一个符号的世界、符号的王国,如电视广告、网络媒体等等都是符号的载体。
一旦我们进入符号价值消费的领域,物的使用价值就被抛弃了,物仅仅被当作能代表其社会地位和权力的符号来消费。
物和符号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了,符号价值堂而皇之代替了物的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
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件古董包含的劳动价值微乎其微,而它的符号价值可能会达到一个“天文数字”。
在鲍德里亚的消费世界里,符号象征系统拒绝任何整体意义的存在,基于拟像(simulation)的符号系统没有某种意义赖以依存的确定性,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编码规则则是支配人们消费欲望的唯一指涉结构。
“拟像不再是对一个领域的模拟,对一个指涉性存在的模拟,或是对一种本质的模拟。
它不需要原物或实体,而是以模拟来产生真实:一种超真实(hyperreal)。
”[1](P150’鲍德里亚对消费文化的研究逐渐放弃了原来那种生产者的比喻,对消费文化的符号分析使他走向了取消主体性、消解任何基本意义的极端。
三、对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的看法鲍德里亚对消费文化研究的后现代主义符号学观点,为探讨后现代社会的新的支配方式与组织形式提供了有益启发,尤其在传媒、消费、时尚、休闲等日常生活事件的符号意义中,看到了当代权力与社会再生产的隐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