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4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新课标(无答案)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在世界文学的星空中,有许多灿若星辰的杰出作品,其中除了我们熟悉的中国的经典作品还有许多外国名篇名著。本组教材就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本组教材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读好书多读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组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
结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紧紧围绕《鲁滨孙漂流记》,“回顾·拓展四”各个栏目从外国文学作品内容及阅读方法交流、外国作家作品中的隽语集萃到外国作家趣味故事,无一不是和主题相互呼应、步步深入的。
课题内容简说
1.会写21个生字,正确读写“乖巧,围裙”等词语。
2.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带学生走进名著,关注作品中人物形象和命运,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3.学习作者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再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4.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弱者的同情,对黑暗制度的憎恨。
1.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认知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
2.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
3.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1.本组教材的编排方式与众不同,特别是梗概和精彩片段应该如何教学,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学本组教材,应从本组的编排特点出发,课堂教学与组织课内外阅读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从短篇作品走向长篇作品,在名著梗概和精彩片段的引领下,阅读文学名著。
2.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到的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读懂课文内容。欣赏文中的精彩片段,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片段
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教学重点)
师:痛苦、无助的小女孩!她实在太孤独了,太难过了,她要擦燃这些没有卖出去的火柴。她一共擦燃了几次?(生答:五次。师引导说出分别看到的景象: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鸭、美丽的圣诞树)那第四次和第五次呢?
生:第四次和第五次擦燃火柴,她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奶奶。
师:饱受苦难的小女孩,当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疼爱她的奶奶时,她会怎么呼喊?
生:“奶奶!”(惊喜地)
师:她那么饥寒交迫,这回终于看见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她又会怎样的呼喊?
生:“奶奶”(快乐地)
师:她要驱散内心的恐惧与孤独,该怎么请求奶奶?
生:“奶奶,请把我带走吧!”(哀求的)
师:她必须请求奶奶带走她,因为——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此刻她的脸上一定还留着伤心无助的泪花,声音哽咽,谁再来呼喊?(生再读)
师:这个“啊”一定是内心抽泣的声音。那声音里就是哀求。(生通过“啊”的处理读出抽泣的声音)
师:这哪里是恳求,分明是在哀求,此刻她一定是仰望奶奶,把双手伸过头顶,祈求奶奶——(学生把双手伸向天空再读)
师:尽管如此,火柴还是熄灭了。随火柴一起熄灭的还有——(小女孩的生命之光也熄灭了。)
师:(出示句子:“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如果请你为小女孩的死加上你心中的标点,你会怎么加?
生:可以加上两个感叹号,小女孩在大年夜里死了,没有人关心、同情。
生:我觉得中间可以加上逗号表示没有说完,后面加句号。句号就是故事沉痛的结局,表现人们的冷漠、无情。
师:生命的戛然而止,如此脆弱,小小的句号也就是生命的终结。更是在表明一个残酷的现实,惊醒那些冷漠的人们。
生:我会给它加上逗号和省略号,小女孩会到哪里去呢?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吗?有一种忧愁的感觉没有诉说完,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掌声)生:我觉得中间还可以用破折号,这样突出了小女孩是在大年夜死去的,正说明了小女孩的凄惨。(生朗读)
师:看来,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小小的标点,都会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理解。因你们的创造,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美丽的天使死去,弱小生命定格于狂欢的圣诞夜,定格于绝望的呼喊,定格于令人心碎的死亡的微笑!
赏析:这个教学片断设计精妙。教学中一次次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小女孩的痛苦。这种体会不是脱离课文语言的空泛的谈论。把课文进行重新整合,一次比一次感觉强烈。对标点的探讨,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训练。阅读中需要读者去推断,教师出示了没有标点的句子,就是让学生利用上下文的信息来合理推断。这种情境的设置能够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他们需要调动一切信息和脑筋来想,最后才能得出结论。教师并没有给出唯一答案,可以看到,教学的重点就是通过加标点的过程加深理解,培养学生整合信息,合理推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