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防护特别手册
防核辐射手册PPP文档(最全版)
![防核辐射手册PPP文档(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3ab3a1f01dc281e43af0d1.png)
地球自至转是的由阿西向留东转申的群。 岛,阿拉斯 辐较射近剂 ,加量只超要等过辐等射40源0,0不毫进并西入弗且体,内则在,可气能致流死。吹动 核辐射的是原过子程核从中一种,结放构或射一种性能尘量状埃态转也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
防核辐射手册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 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 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 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 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 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 电离辐射。
核电站核辐射主要是α、 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 核,β射线是电子,这两种射 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 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 影响不会太大。
洗衣,用干净
地水源进行冲 主要照射途径是吸入和烟云中放射性物质的外照射,隐蔽、撤离、呼吸道防护等可能是需要采取的主要防护措施。
地球自转是由西向东转的。热带气温高、寒带气温低,所以除了一般的风以外, 有一个空气在低纬度上升、到高纬度下降的大对流过程。高空气流向北流动的过 短期受程到低中于,10由0毫于西弗低的纬辐射度,线也 速度高,流向会偏东,形成固定西风带。
辐射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则可能致死。 肉类:多吃瘦肉、动物肝脏,注意减少
会不断的被稀释扩散在大
气层中,到达北美大陆时
影响已经相当微弱。
人体遭受过量辐射,可能导致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 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 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 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核辐射知识与防护手册
![核辐射知识与防护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e769f74a417866fb84a8e58.png)
核辐射知识与防护手册1. 前言 (2)1.1 日本地震引发核泄露危机 (2)1.2 福岛核电站泄漏情况进展和对我国的影响 (2)1.3 世界气象组在全球进行监测和预报: (3)1.4 辐射的单位和国际安全标准: (3)2. 目前我国核辐射的测定 (3)3. 核辐射的危害: (4)4. 核辐射的症状: (5)4.1 急性核辐射初期症状:恶心呕吐发热腹泻 (5)4.2 在接受辐射后,人体将出现哪些症状 (5)4.3 胚胎与胎儿的损伤 (5)4.4 远期效应 (6)5. 核辐射的分级: (6)6. 核辐射的防护: (7)6.1 外照射的防护方法 (7)6.2. 内照射的防护方法 (8)6.3. 核电事故防护的主要措施 (8)7. 附录: (9)7.1 核辐射的种类 (9)7.2核辐射防治的常用药品 (9)7.3日常抗辐射食品 (11)8. 参考文献: (11)1. 前言1.1 日本地震引发核泄露危机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露危机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医学部希望借助这个小册子,能帮助大家了解这次事件的背景以及基本的核辐射知识与如何做好防护。
1.2 福岛核电站泄漏情况进展和对我国的影响12北京时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震,强震引发海啸。
强震造成两座核电站的5个机组停转,并于12日首次确认核电站出现泄漏,大批居民被疏散。
强震造成多处火灾,核泄漏情况不断扩大。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近期,日本地震灾区核电站多个机组出现险情引起我国民众对于核辐射问题的关注。
卫生部网站15日发布《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问与答》。
问答指出,当全身照射剂量大于1戈瑞(Gy)时,人体会出现急性放射性病等健康效应。
但对于核电站事故中释放的放射性落下灰,大量的放射性烟云经过长距离输运后,不大可能出现如此高剂量照射的情况。
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
核辐射防护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与防护手册
![核辐射防护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与防护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7a96e4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b.png)
核辐射防护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与防护手册引言:核辐射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减少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核辐射防护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核辐射防护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和提供一份简要的防护手册,以帮助人们正确应对核辐射。
1. 核辐射的危害核辐射主要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它们能够通过电离原子或分子而对生物体产生伤害。
非电离辐射主要指微波辐射和无线电波辐射,虽然对人体伤害较小,但长期暴露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2. 核辐射防护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2.1 核辐射防护装备的选择在进行核辐射防护工作时,应根据辐射源的类型和强度选择适当的防护装备。
例如,对于高能γ射线的辐射,应选择能有效吸收γ射线的防护服和防护眼镜。
2.2 防护区域的设立对于核辐射源周围的工作区域,应设立防护区域,并采取措施限制人员进入。
防护区域的边界应明确标识,并配备警告标志,以提醒人们注意辐射的存在。
2.3 个人剂量监测在进行核辐射防护工作时,需要对参与工作的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个人剂量监测仪器应定期校准,并确保准确记录每个人的辐射剂量,以便评估辐射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2.4 辐射源的安全处理核辐射源在使用完毕后,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安全处理。
辐射源应妥善存放,避免造成辐射泄漏和污染。
对于废弃的辐射源,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和处置。
3. 核辐射防护手册以下是一份简要的核辐射防护手册,包括常见的核辐射防护技术和应急处理措施。
3.1 核辐射防护技术- 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根据辐射源的类型和强度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防护屏蔽:使用适当厚度和密度的屏蔽材料,如铅、混凝土等,来减少辐射的穿透。
- 辐射监测:使用辐射监测仪器对辐射源和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辐射异常情况。
- 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建立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确保人员在进行核辐射防护工作时能够正确操作和遵守规定。
核辐射预防指南保护你的爱人
![核辐射预防指南保护你的爱人](https://img.taocdn.com/s3/m/70be4a2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2.png)
核辐射预防指南保护你的爱人核辐射预防指南保护你的爱人核辐射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你和你所爱的人免受核辐射的伤害,本文将为你提供核辐射预防指南。
1. 了解核辐射的来源和影响核辐射是由放射性物质散发出来的能量,包括α、β和γ射线。
核事故、核能设施漏洞以及核武器试验都可能导致核辐射释放。
核辐射对人体组织和细胞产生破坏性影响,包括遗传损害、癌症和其他长期健康问题。
2. 居住在安全地区避开核事故区域和核能设施附近是最有效的核辐射预防措施之一。
选择居住在安全地区,并确保周边环境没有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3. 密封住宅和逃生计划在核辐射事件中,尽可能待在室内,在窗户、门和其它通风口用密封材料封住。
有一套逃生计划和紧急物资储备是必要的,以便在必要时快速撤离。
4. 使用防护措施在核辐射区域工作或接触核辐射源时,使用专业级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护面具和手套。
避免直接吸入或摄取可能受到核辐射污染的食物、水源和空气。
5. 监测核辐射水平了解周围环境的核辐射水平非常重要。
确保您拥有可靠的辐射监测仪器,并定期进行辐射水平的检测和记录。
6. 保持良好的饮食和健康习惯良好的饮食和健康习惯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系统,减少对核辐射的敏感度。
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蔬果、坚果和全谷类食品,并定期进行身体活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7. 注意个人卫生密切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洗手和洗澡,确保身体表面没有受到核辐射的污染。
切勿使用未经验证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免加重潜在的辐射伤害。
8. 关注官方通知和指南遵循政府和卫生部门的指示,及时了解核辐射事故和事件的最新消息。
对于家庭和个人应急计划,参考官方的核辐射预防指南和建议。
结论:核辐射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但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保护我们自己和我们所爱的人免受其伤害。
通过了解核辐射的来源和影响,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核辐射对我们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核辐射防护手册(图文)
![核辐射防护手册(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cf5ed428ea81c758f57848.png)
核辐射防护手册[图文]核辐射对人体危害新华社发如何防护核辐射辐射防护是研究保护人类(系指全人类、其中的部分或个体成员以及他们的后代)免受或少受辐射危害的应用学科,有时亦指用于保护人类免受或尽量少受辐射危害的要求、措施、手段和方法。
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在核领域,辐射防护专指电离辐射防护。
辐射有什么危害?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
剂量越大,危害越大。
什么是辐射防护的三原则辐射防护三原则是指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和个人受照的剂量限值。
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修”,主要包括体外照射防护原则和体内照射防护原则两方面。
什么叫外照射?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外照射。
外照射防护方法有哪三种:一是受照射时间的控制;二是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三是采用屏蔽三种方法。
具体措施: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
什么叫内照射?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内照射。
控制内照射的基本原则是,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对于放射性核素可能进入体内的途径要予以防范。
具体措施: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
服用量成年人推荐为100毫克碘,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
相关知识:辐射有哪几种?自然界存在着三种射线:α(阿尔法)、β(贝塔)、γ(伽玛)射线。
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
Α、β、γ三种射线由于其特征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也不同,他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
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
如何防护α射线?由于α粒子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白纸就能把它挡住,因此,对于α射线应注意内照射,其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和进食时,其防护方法主要是:一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二防止伤口被污染。
核泄漏防护手册
![核泄漏防护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6c68826a5e9856a561260fe.png)
核泄漏防护手册核能发电是解决能源需求日增的一个方法,但在享用核电站的电力时,我们也要承受万一发生核事故的风险。
因此,制定一套应付核事故的防护措施是必需的。
一、防护装备1.服装装具:普遍衣服、雨衣在一定范围内均能屏蔽或减轻光辐射烧伤。
衣服以浅色(尤以白色)、宽敞、致密、厚实的比深色,紧身、疏松、单薄的好。
氯丁胶雨衣、防火布比普通衣服好。
2.防护器材(1)聚氯乙烯伪装网;利用核爆炸闪光作为光电启动形成水幕屏障,对光辐射有效好的防护作用。
(2)偏振光防护眼镜对光辐射所致视网膜烧伤有很好的防护效果,可供观测、驾驶和执勤人员使用。
(3)坦克帽、耳塞或棉花等柔软物品塞于耳内,均能减轻鼓膜损伤。
(4)用任何可以挡住射线的物体,如军用水壶等,遮盖身体躯干有骨骼的部位,可减轻核辐射对造血的损伤。
对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对核武器损伤的防护)核武器虽然具有巨大的杀伤破坏作用,但也具有局限性和可防性,只要掌握其致伤规律,做好防护工作,就能免疫或减轻核武器损伤.对核武器的防护,从广义上讲,包括:战时积极摧毁敌人的核设施,拦截、摧毁来袭的核导弹和飞机,按防原要求步署和配置部队;组织城市人口疏散;构筑防护工事;研制和使用防护装备和措施;组织辐射侦察;组织抢救伤员。
消除沾染,抢修被破坏的设施;采用医学手段防止或减轻核武器损伤。
除采用军事手段摧毁敌人的核力量的积极防御外,在各种防护措施中,以工事防护为主,工事防护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
工事防护又以防冲击波为主,凡能防冲击波,一般也能防其它杀伤因素。
在整个防护中医学防护是辅助性的,但它是卫生部门的重要工作,主要是预防放射损伤。
对核武器损伤的防护,内容广泛,任务艰巨,必须做到军队防护与人民群众防护相结合,医学防护与其它各种防护相结合,群众性防护与专业技术分队防护相结合,使用制式装备防护与开展简易防护相结合。
这样,军地实行统一指挥领导,组织协同,人力物力上互相支援;既放手发动群众,又发挥专业分队的骨干作用;既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装备器材的优势,又能因地制宜发挥简易防护措施的作用。
核爆炸防护手册[教材]
![核爆炸防护手册[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8e72021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e.png)
核爆炸防护手册如果离爆心近,基本上没有生存的可能性,所以以下的讨论都是基于里爆心足够远的。
由于离爆心足够远,所以在看到核爆闪光之后,你还有时间做出反应。
初期核爆对人员杀伤最直接的就是光辐射及冲击波。
所以在看到闪光瞬间,应迅速寻找掩护地形并背向爆心卧倒,用浅色物体掩盖身体(特别是裸露的皮肤)以减轻光辐射的危害。
掩体的问题自然就不用我说了,大家都清楚。
要小心耳膜极有可能被冲击波震破,所以要做好防护(塞住耳朵,张开嘴平衡压力)与心理准备。
核爆冲击波过后,要赶在放射性物质扩散前远离沾染区(在同一地区扔好几颗核弹的可能性不大),应往上风区(逆风)行走。
如果无风,也要按该地当前季节常见风向选定方向。
直到判定暂时没有沾染危险时再进行医疗并且准备补给品(切不可久留)。
如何判断暂时安全了呢?某些动植物对核辐射是相当敏感的,比如昆虫。
如果是小当量的核弹,走到一定的距离外可以看到活的昆虫,这说明暂时安全了。
另外要注意途中饮水问题,如果核爆区在上游,那就千万别喝水。
按照如上方法,运气好的话只会受到小剂量的辐射以及冲击波造成的一些外伤,你还能很好地活下去。
1.什么是核武器? 有哪几种?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主要有原子弹、中子弹、氢弹。
2.核武器在低空爆炸时,除听到巨大爆炸声外,有什么外观景象?核爆炸后依次出现闪光、火球、尘柱、磨茹状烟云。
3.核武器爆炸后能产生哪些杀伤破坏因素?主要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等五种。
前四种杀伤破坏只出现在爆炸后的几十秒时间内,称为瞬时杀伤破坏因素;放射性沾染持续时间较长,可持续几天、几个月或更长时间。
4.对光辐射怎么防护?光辐射的破坏因素是“烧”、“爆”。
通常采用的防护措施是“遮、避、埋、消”。
遮:利用光直线传播原理进行遮光防护,避免光的直接伤害。
避:当发现核爆炸的瞬间采取防护动作,避开光辐射直接照射。
埋:对物体表面采取覆盖保护措施,避免光辐射直接照射。
防护核辐射的小知识(家庭必备版)
![防护核辐射的小知识(家庭必备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ee9bb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b.png)
防护核辐射的小知识(家庭必备版)1.饮食方面:在核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将食品放在密闭容器或冰箱内,不要饮用海水淡化水。
2.身体防护:核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尽量避免裸露部位,穿戴长衣,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
脖子(甲状腺)部位的防护尤其重要。
3.口鼻保护: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区域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如用手帕、毛巾、布料、口罩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4.通风进气:注意及时关闭窗户和通风口,使用再循环空气。
如果留在室内,关闭空调、换气扇、锅炉和其他进风口。
在车上保持车窗和通风口关闭,并采用车内循环空气。
5.清洁个人:如果已经暴露在核辐射污染中,应及时更换衣服和鞋子。
将暴露过的衣物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后做上标记并放在偏僻处。
彻底清洗身体。
6.缩短被照射时间: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这是防护核辐射的基本原则。
7.保持距离:与放射源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人与辐射源应间隔10米以上。
以上是家庭防护核辐射的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辐射安全手册(完整)课件
![辐射安全手册(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3c0c0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4.png)
避免使用假冒伪劣的防护设备,以 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辐射防护措施的实施
01
02
03
操作规程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规 范操作人员的行为,减少 不必要的暴露时间。
个人防护
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 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 、眼镜等,确保操作人员 的安全。
环境控制
合理布局工作场所,减少 辐射源与人流交叉,降低 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辐射安全手册(完整)课件
• 辐射安全基础知识 • 辐射防护设备与措施 •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 • 辐射安全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 • 辐射安全教育与培训
01
辐射安全基础知识
辐射的种类与特性
01
02
03
04
电磁辐射
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 、可见光、紫外线和X射线等
,具有波粒二象性。
电离辐射
包括α粒子、β粒子、γ射线、 X射线和中子等,具有足够的 能量使物质产生电离作用。
根据事故的性质、后果和影响程 度,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 重大、较大和一般辐射事故。
辐射事故分级
根据事故的等级,确定相应的应 急响应级别,包括Ⅰ级、Ⅱ级、 Ⅲ级和Ⅳ级。
辐射事故的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辐射事故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 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 救援队伍、资源调配和救援行动等。
监督与考核
对辐射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 监督和考核,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
辐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学习法律法规
深入学习国家和地方关于辐射安全的法律法 规,确保企业遵守相关规定。
关注政策动态
关注辐射安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企业安全 管理策略。
了解标准要求
核辐射防护手册
![核辐射防护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363870290c69ec3d5bb75e0.png)
核辐射防护手册一、核泄漏和核危害:核泄漏:又称为核熔毁,是种发生于核能反应炉故障时,严重的后遗症。
核能外泄所发出的核能辐射虽进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小,但是却相同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物伤亡。
二、核能外泄最主要原因:就是核子反应炉核心冷却系统故障,导致控制辐射的相关设备失常。
虽说核能外泄不一定全然包括核子灾害,但是已经是已知核能应用上的最大环保隐忧。
另外,核能外泄虽也可指使用核能发电的航海器具所发生的灾害;尤其是潜舰,不过一般说来是指用来发电的核能电厂发生的核熔毁事件,例如: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三、核泄漏造成辐射危害:1、对空气环境、水源、土壤造成辐射性污染;2、核泄漏一般的情况对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核辐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迚入体内,引起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
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
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
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四、泄露出来的是哪种类型的辐射?报道说在核电厂附近检测到铯和碘的放射性同位素,专家认为有氮和氩的放射性同位素泄出也是很自然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迹象有铀或者钚泄露。
五、核泄漏造成辐射危害: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各个微西弗(mSv)单位级别的辐射对于人体的影响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
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
一次1000-2000微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福岛核电站1015微西弗/小时辐射,相当于一个人接受10次X光检查。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30微西弗辐射。
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
预防核辐射知识手册
![预防核辐射知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ccd65c5bb4cf7ec4bfed005.png)
预防核辐射知识手册加强身体营养可预防辐射核辐射的防治方法核辐射的防护番茄红素:番茄红素不仅具备卓越的抗辐射能力,且抗氧化能力极强。
番茄红素广泛存在于番茄、杏、番石榴、西瓜、番木瓜、红葡萄等水果及蔬菜中。
其中,番茄中的含量相对较高,多存在于番茄的皮和籽中。
此外,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维生素,必须用油炒过才能被人体吸收。
螺旋藻食品:螺旋藻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促进骨髓细胞的造血功能,增强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促进血清蛋白的生物合成,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因此,多吃海带、螺旋藻之类等,具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
花粉食品:花粉食品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保健品风靡全球,被称为“完全营养食品”,在营养食品中名列前茅。
据现代科学测定表明,每百克花粉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25-30g,其中含有十几种氨基酸,并且呈游离状态,极易被人体吸收。
花粉中还含有40%的糖和一定量的脂肪,以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D、E、K等,其中维生E、K都是被科学家证实的能延缓人体细胞衰老过程的重要物质。
花粉还含有铁、锌、钙、镁、钾等10多种无机盐和30多种微量元素及18种酶类,因此,花粉具有抗辐射效果。
银杏叶制品:银杏叶提取物中的多元酚类对防止和减少辐射有奇效,对于在核辐射环境中的工作人员,经常服用银杏叶茶,能升高白细胞,保护造血机能。
五、其他防治核辐射的方法脂类摄入不宜高1、能量供给要充足辐射使身体能量消耗增加,身体组织对糖的利用能力下降,足够的能量供给有利于提高人体对辐射的耐受力,降低敏感性,减轻损伤保护身体。
谷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身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一旦摄入不足,将迫使体内脂肪和蛋白质不断转变为能量,造成蛋白质的相对不足,从而影响辐射损伤组织的修复,或使辐射损伤加重。
糖类供给以果糖最佳,葡萄糖次之,而后是蔗糖等。
2、蛋白质不能少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组织蛋白合成不足,导致肌肉、心、肝、肾、脾等脏器的重量减轻,出现功能障碍,从而对辐射的敏感性增高。
防核辐射手册(生活版)
![防核辐射手册(生活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261ebb1a37f111f1855b49.png)
防核辐射手册(生活版)为了预防核辐射,在未来的两三个月里出门最好带口罩、穿长衣、每天洗澡、多摄入还有碘的食物!尽可能不要过多接触海水,不要引用海水淡化水和食用海鲜。
饮料:多喝绿茶,多喝蜂蜜水。
多吃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海带、卷心菜。
肉类:多吃瘦肉、动物肝脏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
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
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
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核电站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β射线是电子,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
通讯用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果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按次序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以可见光为界,频率低于(波长长于)可见光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主要是热效应,频率高于可见光的射线对人体主要产生化学效应。
小贴士:预防核辐射应注意的要点这次日本受灾,除了地震加海啸,核反应堆事故引发的辐射问题也亟需应对方案。
如何防止辐射,如何降低长期避难导致对健康的影响,以下归纳了下处理法和注意点如果核设施有放射性物质泄露,该如何尽量降低被辐射的程度呢。
首先得知道,要保护身体少遭辐射,做到以下3点很重要:(1)遮蔽放射线(2)远离放射线源(3)减少遭辐射的时间若被要求躲入室内,为免含放射性物质的外部空气进入室内,要关紧门窗,并关掉空调及换气扇。
需要外出避难时,要注意预防“体内辐射”——即放射性物质会从鼻子、嘴巴、皮肤伤口之类地方渗入体内。
核辐射知识手册
![核辐射知识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cd031d526fff705cc170af3.png)
核安全 相关知识手册 相关知识手册目录核辐射防护相关知识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福岛核电站事故知识问与答 核电站相关基本知识 世界核电发展格局 中国核电现状核辐射防护相关知识一、辐射的概念 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受着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包括宇宙射线、地球放射性 核素产生的辐射等。
人类所受到的集体辐射剂量主要来自天然本底辐射和医疗。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辐射防护的三个原则: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 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
国际基本安全标准规定公众受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 年 1 毫希沃特,而受职业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年 20 毫希沃特。
希沃特是辐 射剂量的一种单位,记作 Sv。
它代表了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个人的剂量当量, 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
希沃特是个非常大 的单位, 因此通常使用毫希沃特 (mSv) 1mSv=0.001Sv。
, 此外还有微希沃特 (μSv) , 1μSv=0.001mSv。
二、各种剂量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一次小于 100 毫希沃特的辐射,临床上观测不到任何变化,视为对人体 无影响。
2、一次 1000-2000 毫希沃特,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3、日常生活中,我们坐 10 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 0.03 毫希沃特辐射。
4、一天抽一包烟,一年下来受到的剂量在 0.5—1 毫希沃特。
5、规定职业人员的年剂量最高限值为 20 毫希沃特,公众的年剂量最高限值 为 1 毫希沃特。
6、一次性遭受 4000 毫希沃特可能会致死。
三、核应急响应 核应急是针对核电站可能发生的核事故,进行控制、缓解、减轻核事故后果 而采取的紧急行动,所有核电国家都设有核应急机构。
中国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成 员国,同时也是“核应急两国际公约”及“核安全公约”的缔约国,承担着相应的国 际义务。
目前, 我国为了应付万一发生的核事故, 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轻事故的危害, 保护公众,保护环境,国家在中央、省市区、核电厂建立应急组织,制定核应急 计划,并做好应急准备。
《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手册》
![《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d34a7e8998fcc22bcd10d1d.png)
《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手册》日本3月11日大地震和地震引发的海啸,给日本国人民造成了重大灾难,也给我国驻日机构人员和旅日同胞带来了生命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地震引起的福岛核电站事故,给周边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并引起临近地区公众的普遍担忧。
为了帮助市民正确应对核电站事故可能的健康影响,特编写这本小册子,对公共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希望为大家的健康安全防护提供帮助。
1.核电站是怎样工作的?核电站是利用一座或几座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核动力设施。
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相当于热电厂的燃烧炉,但用的燃料是铀。
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内“燃烧”,即发生核裂变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和水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目前世界上核电站常用的反应堆有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气冷堆和快堆等。
2.核电站在设计上有哪些安全措施?核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在建造时设置了四道屏障,包括燃料芯块、密封的燃料包壳、坚固的压力容器和密闭的回路系统,以及能承受内压的安全壳。
在控制方面有多重保护:在出现可能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情况时,可进行正常停堆;因任何原因未能正常停堆时,控制棒自动落入堆内,实行自动紧急停堆;如任何原因控制棒未能插入,高浓度硼酸水自动喷入堆内,实现自动紧急停堆。
在核电厂设计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考虑了当地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地震、海啸、热带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即使发生了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反应堆也应能安全停闭,不会发生爆炸。
3.这次地震为什么造成了福岛核电站事故?福岛第一核电站共有6座沸水反应堆机组。
地震发生后,反应堆机组冷却系统供电中断,水循环不能完成,核反应堆中的热量带不出去,热量的聚集导致容器中更多的液态水变成蒸汽,容器内气压变大,对容器外壳形成威胁。
为了降低容器内的气压,电站工作人员选择把蒸汽排出核反应堆,但是容器内的高温使得水蒸汽与锆合金反应产生氢气,与厂房里的氧气混合发生了爆炸,造成了放射性物质泄漏。
防核辐射手册
![防核辐射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3da9f0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0.png)
防核辐射手册哎呀,一提到核辐射,是不是心里就有点发毛?别慌,咱们一起来瞧瞧这防核辐射到底是咋回事!我先给您讲个事儿,前阵子我去一个朋友家做客,他们家附近有个核电站。
这朋友啊,整天提心吊胆,就怕哪天出点啥意外。
我就跟他说,别这么紧张,只要咱们了解清楚怎么防核辐射,心里有底,就没啥好怕的。
那到底咋防呢?首先,咱得知道核辐射是咋来的。
这核辐射啊,就像个调皮的小恶魔,它可能从核电站的事故里跑出来,也可能是一些放射性物质的不当使用导致的。
要是万一碰上了核辐射的紧急情况,您可千万别乱跑。
赶紧找个能躲避的地方,像地下室、防空洞这类的,躲在里面,尽量减少辐射对咱的伤害。
而且啊,记得把门窗关好,能多挡一点是一点。
再说这吃的喝的,也得特别注意。
万一遇到了,家里最好提前储备一些干净的水和不易变质的食物。
那些暴露在外面的食物,可千万别碰,谁知道它们有没有被辐射污染了呢。
出门的时候,咱得把自己包裹得严实点。
戴个宽边帽,能遮住脸和脖子的那种,再戴副大墨镜,穿上长袖长裤。
可别嫌麻烦,这都是为了咱自己好。
还有家里的东西,要是怀疑被辐射污染了,别心疼,该扔就扔。
像那些从外面带回来的东西,先在门口消消毒,再拿进家里。
对了,要是您在外面,感觉周围可能有核辐射,赶紧往逆风的方向跑。
这就好比,风是个调皮的孩子,它可能会把辐射物质吹过来,咱可不能迎着它跑,得躲着点。
另外,平时多留意政府发布的消息和警报。
政府会告诉咱们该怎么做,咱们听话照做准没错。
回到我那朋友,经过我这么一番讲解,他心里踏实多了。
所以啊,大家只要了解了这些防核辐射的知识,遇到情况不慌张,按照正确的方法应对,就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总之,防核辐射这事,咱不能掉以轻心,但也别过度恐慌。
只要做好准备,心里有谱,啥小恶魔也别想伤害到咱们!。
辐射防护手册pdf
![辐射防护手册pdf](https://img.taocdn.com/s3/m/c38e7e9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5.png)
辐射防护手册pdf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
从太阳的紫外线到医疗设备中的X 射线,从手机信号到核电站,辐射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周围。
虽然大多数辐射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但了解辐射防护的知识对于保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手册将为您提供有关辐射防护的基本信息和实用建议。
一、辐射的类型与来源辐射主要分为两类: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使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脱离轨道,从而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 X 射线、γ射线和放射性物质发出的α、β粒子等。
医疗诊断和治疗(如 X 光、CT 扫描、放疗)、核工业(如核电站、核废料处理)以及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和使用等是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
非电离辐射的能量较低,不足以使物质发生电离。
例如,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包括手机信号、微波炉辐射等)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太阳是紫外线的主要来源,而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设备则是无线电波的常见来源。
二、辐射的影响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辐射的剂量、类型、暴露时间以及人体的敏感性等因素。
高剂量的电离辐射可能导致急性放射病,表现为恶心、呕吐、脱发、出血、感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长期低剂量的暴露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影响遗传物质,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非电离辐射在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高强度或长期暴露也可能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过度暴露于紫外线可能导致晒伤、皮肤老化和皮肤癌;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引起头痛、疲劳等不适。
三、辐射防护的原则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时间防护:减少在辐射源附近的停留时间可以降低接受的辐射剂量。
例如,在进行 X 光检查时,尽量缩短曝光时间。
距离防护:辐射强度随着与辐射源距离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保持与辐射源足够的距离可以有效减少辐射暴露。
例如,远离放射性物质存放处。
屏蔽防护:使用适当的材料来阻挡或减弱辐射。
例如,在核电站中使用铅、混凝土等材料来屏蔽辐射。
防辐射作业安全操作手册
![防辐射作业安全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9b9a97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3.png)
防辐射作业安全操作手册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辐射源在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在进行涉及辐射的作业时,确保安全操作至关重要。
本手册旨在为从事防辐射作业的人员提供全面、实用的安全操作指南。
一、辐射的基础知识1、辐射的类型辐射主要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如 X 射线、γ 射线和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使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对人体组织造成较大损害。
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等,能量较低,一般不会引起电离,但长期或高强度暴露也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辐射的危害电离辐射可能导致急性放射病,如皮肤灼伤、脱发、白细胞减少等,长期暴露还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非电离辐射可能引起眼睛疲劳、皮肤过敏、神经衰弱等症状。
二、防辐射作业的准备工作1、人员培训从事防辐射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辐射的危害、防护原则和方法,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并熟悉应急预案。
2、个人防护装备根据作业场所的辐射类型和强度,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铅衣、铅围裙、铅手套、防护眼镜、防护帽等。
这些装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3、环境评估在进行防辐射作业前,应对作业场所进行辐射剂量监测和评估,确定辐射源的位置、类型和强度,划定防护区域,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三、防辐射作业的安全操作要点1、距离防护尽量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因为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距离越远,受到的辐射剂量越低。
2、时间防护缩短在辐射区域的停留时间,减少辐射暴露。
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操作的任务,应合理安排人员轮班,避免个体过度暴露。
3、屏蔽防护使用适当的屏蔽材料,如铅板、混凝土等,阻挡辐射的传播。
在辐射源周围设置屏蔽设施,确保操作人员处于屏蔽保护范围内。
4、设备操作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辐射泄漏。
定期对辐射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性能良好,辐射防护装置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辐射防护特别手册北京时间20年3月日,日本本州岛附近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引发全球关注。
与以往地震所不同的是,此次日本强震还引发了当地核电厂多个核反应堆相继爆炸,放射性物质已经泄漏,日本政府正在组织当地居民紧急撤离。
本刊发稿时止,日本核电站泄漏尚未对我国造成影响,但不排除未来可能的危害。
<br> 事件发生后,全球舆论高度关注,并引发部分民众恐慌。
核阴云笼罩下,普通民众应该如何应对?核危机突然临近,谣言四起,各种传言究竟是否可信?除了核武器、核电站,生活中还有哪些放射性污染值得警惕?<br><br> 核辐射会漂洋过海吗<br><br> 人类要想完全隔绝辐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呼吸空气、进食饮水、吸烟、带夜光手表、乘飞机等的同时,您已经被辐射了,但量很微小,不会造成太大伤害。
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造成伤亡。
<br><br> 核辐射,杀人于无形<br> 核辐射是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有α、β和γ3种辐射形式,穿透物质的能力各不相同。
α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辐射是高速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换句话说,γ射线能透过皮肤“隔山打牛”。
<br> 核辐射之所以让人谈之色变,不仅在于它危害极大,还因为它像隐形杀手,无色无味,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不过,辐射却可用仪器来探测和量度。
国际核安全和辐射事件等级(INES)按照核泄漏事件的严重性逐级分为7个等级,其中~3级称为“事件”,4~7级则称为“事故”。
迄今为止,被列为7级的只有例,即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而此次的日本福岛核爆炸,起初日本将其列为4级事故,而最近,法国核安全局已将其列入仅次于切尔诺贝利的6级,足见此次日本面临的危害有多么巨大。
<br> 作为我们,对核辐射保持警惕是必要的,但也不要过分恐慌,日本泄漏的核物质能否进入我国还受气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br><br> 核辐射之害,持续甚久<br> 核辐射堪称隐形杀手,但也是有明显症状的。
<br> .恶心和呕吐这是典型的辐射病的最早症状。
辐射量越多,症状出现越早。
<br> 2.自发性出血辐射耗尽血小板,可引起鼻、口、牙龈和肛门等出血,甚至出现吐血。
<br> 3.出血性腹泻辐射刺激肠壁,严重时引起带血腹泻。
<br> 4.皮肤脱落暴露于辐射外的皮肤区域可能会变红,形成水疱。
<br> 5.脱发大剂量辐射后,人体毛囊受损,往往会在两三周内持续脱发。
有时,这种脱发是不可恢复的。
<br> 6.严重疲劳辐射会使人感到虚弱和不舒服,就像患严重流感一样。
<br> 7.口腔溃疡辐射可引起口腔溃疡。
此外,溃疡还可能发生在食道、胃和肠。
<br> 8.感染除了红细胞,具有抗感染功能的白细胞也会因为辐射而减少,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风险升高。
<br><br> 最大危害:白血病、甲状腺癌<br> 核辐射对人最大的威胁,就是增加白血病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
专家指出,遭遇核辐射,最先的变化是血象,一般情况下白细胞会明显减少,严重时,会患上白血病;另外的危害是发生甲状腺癌。
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数以千计的青少年因遭受核辐射患甲状腺癌。
<br> 辐射对人体的损伤取决于在辐射环境下的暴露时间以及所受到的辐射强度。
它对人体健康的长期影响最严重的方面是它会引发癌症。
一般而言,一个正常的细胞一旦到了其寿命,它会“自杀”,从而死亡,给新生的细胞让路。
而当细胞丧失了这种“自杀”功能时,癌症便发生了。
辐射影响将彻底打破这种人体自身的控制体系,使癌症(如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和骨癌)的发生几率大大上升。
此外,核辐射还可能引发不育、怪胎等疾病。
<br><br> 各种人群受核辐射影响排序<br> 胎儿:细胞分裂是最快的,辐射的影响就会越明显;<br> 儿童:受辐射较大的儿童若干年后得甲状腺癌的概率要比普通儿童高出3~5倍;<br> 青少年:甲状腺功能正常,代谢活跃;<br> 老人:甲状腺功能相对青壮年不活跃,代谢较迟缓。
<br><br> 防范核辐射四字诀<br><br> 一旦出现核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可能获取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
公众必须获取尽可能多的、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
应通过电视、广播、电话等保持与当地政府的沟通。
按照当地政府的通知,迅速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
防范核辐射应做到以下四个字——<br><br> 躲<br> 核辐射事故发生时,处在辐射区的居民,首先是撤离或隐蔽,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
如果在室外,可以用面罩或湿毛巾护面,少吸入放射性沾染空气,远离爆炸中心方向,往上风口躲避。
穿戴帽子、头巾、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皮肤尽量不要外露,有助于减少体表放射性污染。
最好随时携带一个收音机,按照有关部门广播的具体指令避险。
<br> 核爆炸时,应马上卧倒,用一切可以遮蔽头部的东西盖住头部。
不要看爆炸当时的情况,以防被强光和辐射搞瞎眼睛。
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住的楼房对辐射来说是很好的屏蔽体。
发生核事故时,人们可以选择专门的民防工程、应急避难所进行躲避;在家应当紧闭窗门,关闭空调、换气扇等通风系统,防止污染物进入。
如果可能,事先在地下室储备粮食和水,有危险时进入躲藏。
<br><br> 洗<br> 撤出的人员应及时洗消去污,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进行体检;为防止放射性灰尘被吸入体内和沾上皮肤,沾染区内人员尽可能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用雨衣塑料布、床单等把暴露皮肤遮盖住;不在露天吃东西,不在地上坐卧,不接触受染物体;尽量避免扬起灰尘,服装沾染放射性物质后可以利用扫帚或树枝,站在上风或侧风方向,按从上到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拍打扫除,也可以用水冲洗,洗涤时加入少量洗涤剂可提高消除效果。
<br> 到达安全地域后,如果估计自己已经暴露于核辐射中,应当废弃身上所有衣物,淋浴30分钟左右,彻底清除核污染,尤其是口鼻腔和毛发。
同时,将暴露过的衣物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后掩埋到偏远深处。
不要喝污染区的水,吃污染区的食品。
<br><br> 吃<br> 多吃一些海带、卷心菜、胡萝卜、豆芽、西红柿、瘦肉、动物肝等富含维生素A、C 和蛋白质的食物。
经常喝些绿茶,茶叶能改善造血功能,升高血小板和白细胞。
还可以多吃含碘食物,可以促进正常碘代谢,避免核辐射带来的放射性碘元素在体内代谢。
在饮食上要注意以下方面:<br><br> 能量供给要充足<br> 辐射使身体能量消耗增加,身体组织对糖的利用能力下降,足够的能量供给有利于提高人体对辐射的耐受力,降低敏感性,减轻损伤保护身体。
谷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身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一旦摄入不足,将迫使体内脂肪和蛋白质不断转变为能量,造成蛋白质的相对不足,从而影响辐射损伤组织的修复,或使辐射损伤加重。
糖类供给以果糖最佳,葡萄糖次之,而后是蔗糖等。
<br><br> 蛋白质不能少<br>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组织蛋白合成不足,导致肌肉、心、肝、肾、脾等脏器的重量减轻,出现功能障碍,从而对辐射的敏感性增高。
因此,接触核辐射的人,要注意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如多吃瘦肉、动物肝脏、鱼、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的食物,增强肌体抵抗核辐射的能力。
<br><br> 脂类摄入不宜高<br> 人体受辐射照射后食欲不振、胃口不佳,脂肪的总供给量要适当减少,但需增加植物油所占的比重,其中油酸可促进造血系统再生功能,防治辐射损伤效果较好。
<br><br> 多补充维生素<br>[2][3]维生素缺乏,可降低身体对辐射的耐受性,宜加量供应,特别是维生素A、K、E、C和B族维生素。
<br><br> 矿物质平衡尤为重要<br> 体内钾、钠、钙、镁等离子浓度须平衡,否则不能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轻者损害健康,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微量元素与其他营养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锌对许多营养包括蛋白质与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和代谢都有重要影响。
辐射损伤时,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在内,过量或不平衡,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br><br> 无机盐供应宜加量<br> 在膳食中适量增加无机盐(主要是食盐),可促使人饮水量增加,加速放射性核素随尿液、粪便排出,从而减轻内照射损伤。
<br><br> 辛辣食物作用不可低估<br> 辛辣食物属于常用调料,同时也是抵御辐射的天然食品。
常吃辛辣食物不但可以调动全身免疫系统,还能保护细胞的DNA,使之不受辐射破坏。
因此,经常吃辛辣食物,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阴虚、咽喉肿痛和胃病者例外)。
<br><br> 治<br> 人们暴露在强度很高的辐射中,会患上辐射病或急性放射性综合征。
对疑有放射性核素经呼吸道吸入的人员,应尽快去除上呼吸道内沉积的核素,如用棉签拭去鼻腔内的污染物,剪去鼻毛;向鼻咽部喷血管收缩剂,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鼻腔和咽喉部等;对疑有放射性核素经消化道污染的人员,应尽可能在暴露后小时内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催吐等措施防止放射性核素吸收入血。
<br> 如果感觉眩晕和恶心想呕吐,就是已经辐射伤害,马上去有医疗条件的地方寻求救治,早期辐射非深度伤害是可以治疗的。
若放射性物质已进入体内,可服用促进其排泄出体外的药物。
<br> 有条件的话,应马上做核辐射状况的检查。
特别要提醒的是,核辐射会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
其影响可能是长期的,几年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会明显上升。
为了缓解这一风险,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人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碘片,避免它吸收放射性碘。
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
<br><br> 链接<br> 防护服不管用<br> 对网络上出售核辐射防护服,专家表示,“放射线有多种,不同种类、不同能量的放射线要用不同的防护服进行防护,比如说常见的放射科医生所穿的铅衣只能防护X射线诊断能量级别的射线,对大多数放射线不会达到有效的防护,而常见的防化服只能防护内照射,对于外照射无防护作用,对于强的外照射放射源,如果穿上防护服,不仅无防护作用,反而会使人的行动迟笨,从而导致接受更多的放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