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五章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年度现代分子生物学(全套课件180P)ppt课件

2024版年度现代分子生物学(全套课件180P)ppt课件
2024/2/3
链的延伸
RNA聚合酶沿DNA模板 移动,催化RNA链的延
伸。
转录终止
RNA聚合酶在特定信号 作用下停止转录,释放
RNA链。
16
转录后修饰
包括5’端加帽、3’端 加尾等修饰过程。
RNA的加工与成熟
剪接
去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形成成熟的 mRNA。
编辑
对某些核苷酸进行修饰或替换,改变RNA的 编码信息。
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的突变 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
料。
疾病发生与发展
DNA复制和修复异常可能导致 基因突变和基因组不稳定,进
而引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024/2/3
14
04
RNA转录与加工
2024/2/3
15
RNA转录的过程与机制
转录起始
RNA聚合酶与DNA模板 结合,形成转录起始复
合物。
疗。
基因治疗
通过导入正常基因或修复突变基 因,恢复细胞功能,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精准医疗
结合基因诊断与治疗,为患者提 供定制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和生活质量。
2024/2/3
26
07
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应用
2024/2A重组技术
利用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等工具酶,实现 DNA片段的切割、连接和重组,构建重组DNA分子。
8
基因组的组成与特点
基因组的定义
基因组是一个生物体所有 基因的总和,包括核基因 组和细胞器基因组。
2024/2/3
基因组的组成
基因组由DNA序列、RNA 序列和蛋白质序列等组成, 其中DNA序列是主要的遗 传物质。
基因组的特点

《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第五版北大课件-2024鲜版

《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第五版北大课件-2024鲜版

02
通过影响染色质结构、转录因子活性等方式调控基因表
达。
环状RNA(circRNA)
03
作为miRNA海绵或参与蛋白质翻译调控等方式影响基
因表达。
2024/3/27
17
04
蛋白质合成与功能
2024/3/27
18
遗传密码破译及特点分析
1 2
遗传密码的破译 通过生物化学和遗传学方法,确定mRNA上三个 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或其他信息。
主要贡献
朱玉贤教授在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组与表观遗传学等领域取得 了重要成果,为推动中国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5
第五版教材特点与更新内容
特点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内容新颖,反映了学科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
更新内容
相较于前一版,第五版教材在基因组编辑、表观遗传学、非编码RNA等领域进行了重要更新和补充。
2024/3/27
6
北大课件使用指南
课件获取
学生可通过北京大学教学平台或相关课程网站下载《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 第五版的课件。
使用方法
课件按章节进行编排,包含丰富的图表、实例和思考题,有助于学生更课件进行学习。
2024/3/27
7
02
通过细胞筛选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成功 实现基因编辑的细胞克隆。
2024/3/27
30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
发展趋势预测
2024/3/27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提高测序速度和准确性,降低成本。
生物信息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将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和准 确性。
3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
蛋白质水平调控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件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件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件一、引言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如DNA、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分子生物学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为生命科学、医学、农业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本课件旨在介绍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研究进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实验技术,并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DNA的结构与功能DNA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其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相缠绕的链组成。

DNA分子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状细胞素)组成,它们通过氢键相互配对,形成碱基对。

DNA 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调控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等生命活动。

三、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基因的表达是指DNA序列转化为功能蛋白质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转录是指DNA模板上的信息被复制成RNA分子的过程,翻译是指RNA分子被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转录因子、染色质结构、DNA甲基化等。

这些调控机制确保了基因在适当的时空条件下表达,从而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分子生物学技术1.PCR(聚合酶链反应):一种在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操作简便等特点。

2.克隆技术:将DNA片段插入到载体中,使其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和表达的技术。

3.基因敲除和敲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精确修改,以研究基因的功能。

4.蛋白质组学:研究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表达、修饰和相互作用的技术。

5.代谢组学:研究生物体内所有代谢物的种类、含量和变化的技术。

五、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1.基因组学: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揭示了人类基因组的整体结构和功能。

2.系统生物学:通过整合生物学数据,研究生物系统的整体行为和调控机制。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件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件

DNA聚合酶
▪ DNA分子切割
限制性内切酶
▪ DNA片段与载体连接
DNA连接酶
▪ DNA凝胶电泳
▪ 细胞转化及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等
2020/12/8
16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DNA重组技术
三大基本工具: ➢ “分子手术刀”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分子缝合针” DNA连接酶 ➢ “分子运输车” 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
(4)基因组、功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基因组(genome): 生物有机体的单倍体细胞中的所有DNA,包括
核中的染色体DNA和线粒体、叶绿体等亚细胞器中 的DNA。
P. 456
2020/12/8
24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基因组计划: 测定基因组序列。
- 人类基因组计划 目的是揭开人类所有的遗传结构, 包括所有的基因(尤其是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和基因外 序列的结构。1990年-2001年,美、英、法、德、 日、中 6 国的合作已完成人类基因的全部序列测定工 作。见表2-1, P. 19. - 小家鼠、果蝇、线虫、拟南芥、水稻、啤酒酵母,以 及多种真菌、细菌的基因组研究相继展开,其中拟南 芥基因组的全序列测定已完成。
结构分子生物学
结构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定的空间结 构及结构的运动变化与其生物学功能关系的科学。
主要包括三个研究方向: ✓ 结构的测定 采用X射线衍射、二维或多维核磁共振等方法 ✓ 结构运动变化规律的探索 ✓ 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的建立
2020/12/8
2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3.2 108bp)。 ➢2001年, 完成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3.5 109bp)。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件-第五章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件-第五章

图5-3 重组DNA操作过程示意图
目的基因的表达
5. 2 DNA基本操作技术
5. 2. 1 核酸凝胶电泳技术
自从琼脂糖( agarose )和聚丙烯酰胺 ( polyacrylamide )凝胶被引入核酸研究以 来,按分子量大小分离 DNA 的凝胶电泳技 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分析鉴定重组 DNA 分子及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的重要实验 手段。
由于在 PCR 反应中所选用的一对 引物,是按照与扩增区段两端序列 彼此互补的原则设计的,因此每一 条新生链的合成都是从引物的退火 结合位点开始并朝相反方向延伸的。
整个 PCR 反应的全过程,即 DNA 解链(变性)、引物与模板 DNA 相 结合(退火)、 DNA 合成(链的延 伸)三步,可以被不断重复。经多 次循环之后,反应混合物中所含有 的双链 DNA 分子数,即两条引物结 合位点之间的 DNA 区段的拷贝数, 理论上的最高值应是2n。
转化是一个自然存在的过程。细菌处于容易吸收 外源DNA状态叫感受态,用理化方法诱导细胞进入感 受态的操作叫致敏过程。 重组DNA转化细菌的技术操作关键就是通过化学 方法,人工诱导细菌细胞进入一个敏感的感受态,以 便外源DNA进入细菌内。 这项技术始于Mandel和Higa 1970年的观察,他们 发现细菌经过冰冷的CaCl2溶液处理及短暂热休克后, 容易被 λ 噬菌体 DNA感染,随后 Cohn 于 1972 年进一 步证明质粒DNA用同样的方法也可进入细菌。
(5)引物3‘末端碱基:原则上要求引物3’末端与模板 DNA一定要 配对。 (6)引物5'末端碱基:PCR反应物5'末端碱基并没有严格的限制, 只要与模板DNA结合的引物长度足够,其5'末端碱基可以不与 模板DNA匹配而呈游离状态。

分子生物学课件5.DNA复制

分子生物学课件5.DNA复制

5. DNA复制 DNADNA是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 生物机体的遗传信息以密码的形式贮 存在DNA分子,并通过DNA的复制由亲 代传递给子代,遗传信息从DNA转录 给RNA,然后再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 以执行各种生物功能。
5.1 DNA复制的特点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NA Replication
共有两种类型:
TOP Ⅰ:使双链超 螺旋DNA转变为松 弛型环状DNA。 TOP Ⅰ在复制叉前一 段DNA断开一个磷酸 二酯键,使DNA链断 开,使得断开的DNA 链可绕着另一条完整 的DNA链自由转动, 最后再由TOP I重新 连上磷酸二酯键。影 响转录活性。
TOPⅡ : 使松弛型环状 DNA转变为负超 螺旋DNA, 又称促旋酶。 TOP Ⅱ同时断 开DNA的双链, 形成暂时的断裂, 然后再与一个双 链DNA结合封 上断口,在复制 叉处消除由于 DNA解螺旋而 产生的超螺旋。 与复制有关。
复制起始分子机 制(六个步骤)
A.DnaA(ATP)Hu识别、 结合9bp重复序列;
B.Hu使DNA双链弯曲 ;
Hu makes DNA bend
HU ATP+DnaA 13 bp 9bp
DnaB (helicase) DnaC (helicase loader)
C.DnaB/DnaC蛋白复 合体结合解链区; SSB结合单链DNA;
A.一个RNA序列在模版上被合成, RNA链(RNA引物)的3‟-OH 自由端会被DNA聚合酶延伸。 这种方法通常在复制细胞DNA 时被使用,也被一些病毒使用。 B.一个事先形成的RNA和模版配 对,允许它的3‟-OH端被用来引 导DNA的合成。这种机制在反 转录病毒中被用来引导RNA的 反转录。

分子生物学课件第五章 同源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

分子生物学课件第五章  同源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

The Holliday Model
* This model of recombination was first proposed by Robin Holliday in 1964 and re-established by David Dressler and Huntington Potter in 1976 who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Fig. 22.5 f-h
8. The nicks are sealed by DNA ligase, yielding a Holliday junction.
9. Branch migration occours, sponsored by RuvA and RuvB.
10. RuvC resolves the structure.
6. The invading strand basepaired with a homologous region, releasing SSB and RecA.
7. RecBCD nicks the loopingout strand. RecA and SSB helps strand exchange.
Roles
Generating new gene/allele combinations (crossing over during meiosis)
Generating new genes (e.g., IgG rearrangement)
Integration of a specific DNA element DNA repair
* The two molecules must share a region of homologous (i.e. nearly identical) DNA sequence - a minimum of 30-151 bp is required.

分子生物学课件(共51张PPT)(2024)

分子生物学课件(共51张PPT)(2024)
四级结构
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组 成的一类结构,每一条多肽链
都有完整的三级结构。
21
蛋白质的功能与分类
结构蛋白:作为细胞的结构,如膜蛋白,染色体蛋白等 。 酶: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抗体:参与免疫应答。
2024/1/29
功能蛋白
激素:调节生物体的生理活动。
蛋白质的分类还可以根据其溶解度、形状等进行划分。 例如,根据溶解度可分为清蛋白、球蛋白等;根据形状 可分为纤维状蛋白和球状蛋白等。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由磷酸、核糖和碱基组成。
磷酸二酯键
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形成RNA链。
碱基
RNA中的碱基主要有腺嘌呤(A)、 鸟嘌呤(G)、胞嘧啶(C)和尿嘧啶 (U)。
2024/1/29
12
RNA的种类与结构
mRNA
信使RNA,负责携带遗 传信息并指导蛋白质合
成。
翻译水平调控
通过控制翻译的起始、延伸和 终止来调控基因表达。
蛋白质水平调控
通过控制蛋白质的活性、稳定 性和相互作用来调控基因表达

表观遗传学调控
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和DNA 甲基化等方式来调控基因表达

2024/1/29
18
05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2024/1/29
19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氨基酸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共有20 种标准氨基酸。
2024/1/29
tRNA
转运RNA,负责携带氨 基酸并识别mRNA上的
遗传密码。
rRNA
其他RNA
核糖体RNA,是核糖体 的组成部分,参与蛋白
质合成。
13
如miRNA、snRNA等, 在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

《现代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现代分子生物学》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ppt
13
遗传密码
• 遗传密码的破译 • 遗传密码的特性:无逗号、不重叠、通用
性、简并性、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
完整版课件ppt
14
tRNA的结构与功能
• tRNA的二级结构:三叶草型——四环四臂 • tRNA的三级结构:倒L型 • tRNA的功能: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 • tRNA种类:起始tRNA与延伸tRNA、同工
完整版课件ppt
35
免疫球蛋白
• 免疫系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 B细胞的分化过程 •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 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产生多样性
完整版课件ppt
36
果蝇胚胎的模式发育
• 重要基因:BICOID和HUNCHBACK(前端 形成),NANOS和CAUDAL(后端形成)
• 同源域基因:存在于生物中的一类高度保 守的基因,可能与模式发育有关。
完整版课件ppt
21
酵母双杂交系统
• 用于分离能与已知靶蛋白质互作的基因 • 基本原理:真核生物的转录因子大多有两
个结构分开、功能上独立的结构域组成: DNA结合域(BD)和转录激活域(AD), 只有两者在空间上相互靠近才能起始转录。
完整版课件ppt
22
第六章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上)
知识要点
•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 • 操纵子模型
• 激素调节、热激蛋白调节、金属蛋白调节
完整版课件ppt
31
第八章 疾病与人类健康
知识要点
• 癌症发病机制 • 癌基因概念和分类 • 基因治疗的概念
完整版课件ppt
32
癌基因的概念和分类
• 癌基因:体外引起细胞转化,体内诱发肿 瘤。分为v-onc(HIV和HBV)和c-onc两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lley完成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全序列测定;科学 家证明细菌的抗药性通常由“质粒”DNA所决定。
1966
Nirenberg,Ochoa,Khorana,Crick等人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
1967 1970 1972-1973 1975-1977 1978
第一次发现DNA连接酶
Smith,Wilcox和Kelley分离了第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Temin和 Baltimore从RNA肿瘤病毒中发现反转录酶。
1980 1981 1982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微生物基因工程可以被专利化。
Palmiter和Brinster获得转基因小鼠,Spradling和Rubin得到转基因 果蝇。
美、英批准使用第一例基因工程药物——胰岛素,Sanger等人完成 了入噬菌体48,502bp全序列测定。
1983 1984 1986 1988 1989 1992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五章优秀课 件
基因操作主要包括DNA分子的 切割与连接、核酸分子杂交、凝胶 电泳、细胞转化、核酸序列分析以 及基因人工合成、定点突变和PCR 扩增等,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核心 与基本技术。
基因工程是指在体外将核酸 分子插入病毒、质粒或其它载体 分子,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 使之进入原先没有这类分子的寄 主细胞内并进行持续稳定的繁殖 和表达。
由于糖-磷酸骨架在结构上的重复性 质,相同数量的双链DNA几乎具有等量 的净电荷,因此它们能以同样的速度向 正电极方向迁移。
琼脂糖凝胶分辨DNA片段的范围为 0.2~50kb之间。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分辨范围为1到 1000个碱基对之间。
凝胶浓度的高低影响凝胶介质孔隙的 大小,浓度越高,孔隙越小,其分辨 能力就越强。
1994 1996 1997 2000 2001
获得第一例转基因植物。
斯坦福大学获得关于重组DNA的专利。
GMO首次在环境中释放。
Watson出任“人类基因组计划”首席科学家。
DuPont公司获得转肿瘤基因小鼠—“Oncomoub)。 第一批基因工程西红柿在美国上市。
完成了酵母基因组(1.25×107bp)全序列测定。
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获得克隆羊。
完成第一个高等植物拟南芥的全序列测定 ((1.15×108bp)。 完成第一个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2.7×109bp)。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DNA上的特定 碱基序列并从这个位点切开DNA分子。
Boyer , Berg 等 人 发 展 了 DNA 重 组 技 术 , 于 72 年 获 得 第 一 个 重 组 DNA分子,73年完成第一例细菌基因克隆。
Sanger与Maxam和Gilbert等人发明了DNA序列测定技术,1977年 完成了全长5387bp的噬菌体φx174基因组测定。
首次在大肠杆菌中生产由人工合成基因表达的人脑激素和人胰岛素。
一种分子被放置到电场中,它就 会以一定的速度移向适当的电极。我 们把这种电泳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 移速度,叫做电泳的迁移率,它与电 场强度和电泳分子本身所携带的净电 荷数成正比,与片段大小成反比。
生理条件下,核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团 呈离子化状态,所以,DNA和RNA又被 称为多聚阴离子(polyanions),在电场 中向正电极的方向迁移。
第一个核酸内切酶Eco RI是Boyer实验室在 1972年发现的,它能特异性识别GAATTC序 列,将双链DNA分子在这个位点切开并产生 具有粘性末端或平端的小片段。
图5-1 几种主要DNA内切酶所识别的序列及 其酶切末端。
(2)DNA连接酶
图5-2 DNA连接酶能把不同的DNA片段连接成一个整体。 a. DNA的粘性末端; b. DNA的平末端; c. 化学合成的具有EcoRI 粘性末端的DNA片段。
基因工程技术是核酸操作技术的一 部分,只不过它强调了外源核酸分子在 另一种不同的寄主细胞中的繁衍与性状 表达。
事实上,这种跨越物种屏障、把来 自其它生物的基因置于新的寄主生物细 胞之中的能力,是基因工程技术区别于 其它技术的根本特征。
5. 1 重组DNA技术回顾
三大成就:
第一,在20世纪4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 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 质——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
第二,50年代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 我复制和世代交替问题;
第三,50年代末至60年代,相继提出了 “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成功地破译 了遗传密码——阐明了遗传信息的流动 与表达机制。
表5-1 重组DNA技术史上的主要事件
年份
事件
1869
F Miescher首次从莱茵河鲑鱼精子中分离DNA。
图5-3 重组DNA操作过程示意图
目的基因的表达
5. 2 DNA基本操作技术
5. 2. 1 核酸凝胶电泳技术
自 从 琼 脂 糖 ( agarose ) 和 聚 丙 烯 酰 胺 (polyacrylamide)凝胶被引入核酸研究以 来,按分子量大小分离DNA的凝胶电泳技 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分析鉴定重组DNA 分子及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的重要实验 手段。
(3)分子克隆的载体
仅仅能在体外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 连接酶进行DNA的切割和重组,还不能满足基 因工程的要求,只有将它们连接到具备自主复 制能力的DNA分子上,才能在寄主细胞中进行 繁殖。
具备自主复制能力的DNA分子就是分子克隆 的载体(vector)。病毒、噬菌体和质粒等小 分子量复制子都可以作为基因导入的载体。
1957
A.Kornberg从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聚合酶I。
19591960 1961
1964
1965
Ochoa发现RNA聚合酶和信使RNA,并证明mRNA决 定了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序列。
Nirenberg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Jacob和Monod提 出了调节基因表达的操纵子模型。
Yanofsky和Brenner等人证明,多肽链上的氨基酸序 列与该基因中的核苷酸序列存在着共线性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