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药强烈推荐.ppt

合集下载

镇痛药最新课件.ppt

镇痛药最新课件.ppt
n 阿片在十六世纪已被广泛应用于镇痛、止泻、 止咳、解除焦虑和催眠。
n 1803年首先从阿片中 提取得到阿片生物碱 吗啡纯品。 morphine
2. 存在阿片受体的证明
n 吗啡类制剂大都生物活性强,有严格的构效 关系及立体特异性,在脑内微量局部注射能产 生明显的镇痛效应,并能为特异性拮抗剂纳洛 酮所对抗。这些都表明体内可能存在着同阿片 类物质有特异性结合的阿片受体。
其他药物:
罗通定(rotundine)
n 有镇静、安定、镇痛和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n 其作用机制与阿片受体无关,也无明显成瘾性。
罗通定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亦增加与痛觉有 关的特定脑区脑啡肽原和内啡肽原的mRNA表 达,促进脑啡肽和内啡肽的释放。由此产生明 显镇静、催眠、安定和镇痛作用。 n 临床主要口服用于慢性持续性钝痛和内脏痛。 对创伤、手术及晚期恶性肿瘤疼痛的疗效较差, 镇痛时间也较短。
2)可待因(codeine)
n 可待因为吗啡第3位酚羟基的甲基取代物。口 服生物利用度为50%,血浆蛋白结合率7%, 因脂溶性高于吗啡,故更易进入中枢。本药经 肝脏代谢,约10%脱甲基形成吗啡而发挥镇 痛作用。
n 其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1/10~1/12,但镇咳 作用为吗啡的1/4,可能是可待因能与其他涉 及咳嗽反射的受体结合。无明显镇静作用,欣 快和成瘾性也低于吗啡,但仍属限制性应用的 精神药品。临床主要用于中枢性镇咳和中度疼 痛镇痛。
n 这些部位或与疼痛刺激的传入、痛觉的整合 及感受有关,或与精神情绪有关或与咳嗽反 射、胃液分泌等有关。
4. 阿片受体的多型性
n 通过对整体动物、离体器官以及阿片受 体的放射受体结合试验的研究,现比较 清楚的阿片受体的亚型有三种: ( 1、 2)、( 1、 2)和( 1、 2、 3)型。还可能存在和亚型。

7-镇痛药 PPT课件

7-镇痛药 PPT课件

• 【不良反应】
– 应用剂量时,可引起眩晕、恶心、呕吐、便 秘、呼吸抑制及嗜睡等不良反应。
– 连续反复应用易产生耐受和成瘾。吗啡成瘾 作用非常强,成瘾后,一旦停药,会出现戒 断现象,危害极大。
第二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
N CH3
哌替啶(度冷丁) • 【体内过程】
CO O H3C CH2
– 口服或注射给药均可吸收,但注射吸收迅速、 起效快故临床上常用注射给药。与血浆蛋白
Morphine acts on both local neurons and intrinsic pain-modulating circuitry, which leads to analgesia, other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certain undesirable side effects.
1. 阿片及其阿片生物碱
• 阿片是罂粟科植物罂粟未成熟蒴果浆汁干燥物, 含有20多种生物碱。如吗啡和可待因罂粟碱。
• 阿片在十六世纪已被广泛应用于镇痛、止泻、 止咳、解除焦虑和催眠。由于疗效显著,有 “天赐良药”的美名。
• 1803年首先从阿片中 提取得到阿片生物碱 吗啡纯品。
3. 阿片受体在体内的分布
• 教材:《实用药理基础》张虹主编,化学工 业出版社。 参考书: 1.《The 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9th edition,edited by Katzung,2001。 2.《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10th edition, edited by Goodman &Gilman,2001。 3.《Pharmacology》,4th edition,edited by Rang and Dale,1999。 4.《药理学》七年制教材,杨世杰主编,人 民卫生出版社。

常用的镇痛药物及相关不良反应ppt课件

常用的镇痛药物及相关不良反应ppt课件
常用的镇痛药物 及相关不良反应
2015 、6、 15
PPT学习交流
1
WHO三阶梯镇痛五大原则
1.口服首选; 2.按时而非按需(prn)给药; 3.按阶梯给药; 4.按个体给药-剂量滴定方法; 5.注意具体细节-副作用防治。
PPT学习交流
2
一.口服给药
止痛药给药途径选择
1:口服吗啡:常用的美施康定片相对长效.血药浓度 平稳.方便.安全
2. 舌下含服:丁丙诺啡、叔丁啡
PPT学习交流
3
止痛药给药途径选择
3.直肠或阴道内给药 :美施康定片与口服
量效一样(1:1),可替代口服。
4.肌肉注射:急性止痛,短期对症处理,不 宜长期用药。
各种途径口服首选
PPT学习交流
4
二.按时给药
即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如每隔12小 时一次,无论给药当时病人是否发作疼痛。而 不是按需给药,这样可保证疼痛连续缓解。
• 预防: • 初次使用剂量不宜过高。剂量调整以25%—50%的
幅度逐渐增加,老年人尤其要慎重用药剂量。
PPT学习交流
17
呼吸抑制的解救
• 判断病人是否需要使用纳络酮 • 最近用过阿片类药物 • 对躯体刺激没有反应 • 呼吸浅且呼吸频率少与8次∕分 • 针尖样瞳孔
PPT学习交流
18
呼吸抑制的解救方法
• 如果疼痛缓解在4级以上,或疼痛总是在下次常规 用药前出现应考虑增加药物剂量。
PPT学习交流
24
• 首次使用阿片类药物应配合胃复安口服,预防 恶心;
• 辅助药物很重要,骨转移的疼痛一定要加非甾 体类抗炎药,神经性疼痛可加抗抑郁药;
• 首次用阿片类药物或明显加量时,注意观察镇 静程度;

第十三章镇痛药ppt课件

第十三章镇痛药ppt课件

【禁忌证】
分娩止痛和哺乳妇女止痛,支气 哮喘及肺心病患者,颅脑外伤和颅高 患者。肝病患者
美沙酮(methadone)
用与吗啡相当。 物利用度92%,血浆蛋白结合率90%,半 -40小时。反复使用有一定蓄积性。 镇咳、呼吸抑制、胃肠和胆道压力影响与 。 状弱于吗啡,成瘾性产生较慢,程度较轻 于各种剧痛,及吗啡和海洛因的脱毒治疗
3)镇咳: 用延脑孤束核的阿片受体,降低咳嗽刺激 咳嗽中枢传递——易成瘾,用可待因代替
4)缩瞳 奋支配瞳孔的副交感神经—缩瞳 尖样瞳孔(中毒表现)——判断是否中毒 之一
5)催吐 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器,引起恶心、呕吐
心血管系统 )扩张血管,体位性低血压。
机制:促进组胺的释放,直接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血管扩张 )颅内压升高 抑制呼吸中枢,使CO2积蓄,反射性引起血管扩 其是脑血管扩张和脑血流量增加,导致脑内压升高 (颅内压升高病人禁用)
第十三章 镇痛药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吗啡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 良反应
熟悉吗啡中毒时症状及解救 熟悉哌替啶(度冷丁)临床应用 熟悉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的临床应用。 了解疼痛的定义和镇痛药应用的原则
疼痛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使患者痛苦的一 种症状,是伤害性刺激通过痛觉神经传至中 枢,经大脑皮质综合分析产生的 一种感觉。
减轻由疼痛引起的紧张、焦虑等情绪。不影响意识。 2、解热镇痛药
作用在外周,缓解疼痛作用较弱,用于钝痛,同时还有 解热、抗炎作用的药物
镇痛药(analgesics)
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通过激动阿 片受体,在不影响意识和其他感觉的情况下,选 择性地消除或缓解疼痛地药物。 ➢ 缓解剧痛 ➢ 反复应用,易产生依赖性 ➢ 属麻醉药品管理范畴,严格控制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
(三)心血管系统
扩张全身血管
体位性低血压
颅内血管扩张
脑脊液增多,颅内压升高
机 理:
①促组胺释放
②降低中枢交感张力
③抑制呼吸,体内CO2聚集引起
CO2 积蓄 脑血管扩张
颅内压增高
课件
其他作用:
抑制免疫功能
抑制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蛋白诱 导的免疫反应。
---吗啡吸食者易感染HIV病毒。
一次给药后早期出现短暂的IL-1、IL-2、TNF-α 、 TNF-β 和IL-10增加,随后出现持久下降,直到给药后48 小时才恢复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大片罂粟
课件
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oppy)
(Raw opium) (Opium tincture)
课件
3种阿片类生物碱化学结构
课件
课件
吗啡受体的发现
1962年,邹刚发现吗啡作用部位 1973年,提出并证实阿片受体 1974年,受体分离,找到其拮抗药 1975年,脑内存在相应的内源性配体,发
课件
4 、对内分泌---抑制
抑制下丘脑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使血浆 ACTH(促皮质激素)、LH(黄体生成 素)、FSH(卵泡刺激素)降低。
课件
(二)对平滑肌作用
兴奋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
肠管张力 ,胃肠推进性蠕动
便秘;
兴奋胆囊括约肌 痛
胆囊压力
诱发 胆绞
兴奋膀胱括约肌
阿片受体的部分激动药,激动κ、σ受体,拮抗μ受体, 故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成瘾性小;
药理作用与吗啡相似而较弱,呼吸抑制作用不随剂 量增加而加大,故相对安全;(列入非麻醉药品)
对心血管作用与吗啡不同,大剂量可使心率加快, 血压升高。
拮抗μ 受体—课—件 成瘾性小
Δ和κ激动 镇痛作用 呼吸抑制 Μ受体 成瘾性
课件
吗啡 morphine药理作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
镇痛:强大,对各种疼痛有效
(激动脊髓胶质区、丘脑、中脑导水管阿片-R)
1. 抑制作 镇静:消除紧张/恐惧/焦虑,有欣快感
用(三镇) (激动边缘系统、蓝斑核的阿片受体)
镇咳:抑制咳嗽中枢/激动孤束核阿片受体
2.兴奋作用
催吐:兴奋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CTZ)
+氟哌啶
神经安定(松弛)镇痛术
课件
美沙酮(methadone) 口服与注射同样有效; 作用与吗啡相似,主要是μ受体激动药,
临床可用于镇痛; 其耐受性、依赖性产生较慢,戒断症状轻
且易于治疗,故临床常用于脱毒。(理由:口 服美沙酮后再注射吗啡不引起欣快感,也不出 现戒断症状,使吗啡成瘾性降低)
课件
喷他佐辛 pentazocine,镇痛新
戒断症状 停药后出现兴奋、失眠、流泪、流
涕、出汗、震颤、呕吐、腹泻、甚至 虚脱、意识丧失等,造成很大痛苦。
课件
成瘾的治疗
替代疗法 美沙酮或二氢埃托啡 单独或联合治
疗, 6 – 7 天可基本脱瘾。联合应用, 治疗期间情绪稳定,不出现戒断症状,且 不易出现美沙酮或二氢埃托啡的依赖性。
课件
3. 过 量(急性中毒)
治疗药物
急性锐痛 外伤

病理
慢性钝痛 病理(炎 慢 症,等)
绞痛
空腔脏 快 器痉挛 慢
准确 弥漫 不准确
鲜明 中枢镇痛药物(吗 啡,等)
不鲜明 NSAIDS(阿司匹林, 等)
鲜明 解痉药物(阿托品,

等)
不鲜明
课件
★ 镇痛药分类
中枢性镇痛药
剧痛(定位清楚)
解热、镇痛、抗炎药 钝痛(定位模糊)
课件
镇 痛 药 analgesics
临床:对钝痛效果好于锐痛;分娩痛可 用。
课件
曲马朵:(曲马多)
中枢性镇痛药,可口服
用于中度和重度疼痛,成瘾。
课件
阿片受体拮抗剂
课件
阿片受体拮抗剂
– 本身无明显药理效应及毒性 – 对各型阿片受体有拮抗作用
吗啡中毒:能迅速翻转吗啡的作用,消 除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等
吗啡成瘾者:与吗啡竞争阿片受体,迅 速诱发戒断症状。
课件
镇痛药的分类
阿片生物碱类: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 人工合成镇痛药:哌替定、安那度、芬太
尼、美沙酮、镇痛新等。
其他类镇痛药:曲马朵、布桂嗪、罗通定
课件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opioids
课件
吗啡 morphine
Morphine 是德国药师 Serturner 1806 从 opium 中分离出来的;
尿潴留 强度 镇痛 心源性哮喘
吗啡 有
强,长
有 有 高 可用
哌替啶 无
弱,短 无 少有
低10倍
可用
麻醉前给药 人工冬眠
不用
可用
课件
阿法罗定(alphaprodine,anadol)
短效,皮下注射10~20,5分钟起效,维 持0.5~1小时,用于小手术镇痛。
芬太尼(fentanyl)
镇痛作用= 100倍吗啡
尿潴留
大剂量兴奋支气管平滑肌 (促进组胺释放)
诱发/加重哮喘
抑制子宫平滑肌 ,对抗催产素作用
课件
延长产程。
●胆道:
Oddi括约肌收缩
胆道平滑肌收缩 (—)
阿托品
胆内压↑
课件
上腹不适 诱发胆绞痛
平滑肌收缩 括约肌收缩 ●消化道:便秘 止泻
a.延缓肠内容物通过 b.胃窦张力增加——胃排空速度减慢 c.小肠静息张力增加 —— 推进性蠕动减慢 d.结肠张力增加 —— 推进性蠕动减慢或消失 e.中枢抑制 —— 便意迟钝
课件
与吗啡的比较
药理作用基本相似(稍弱):镇静、镇痛、
欣快、呼吸抑制、扩张血管、免疫抑制,收 缩支气管
差别:无明显止泻及引起便秘作用;
无镇咳作用; 无缩瞳作用; 不显著延缓产程,可用于分娩止痛 (临产前2-4小时禁用/抑制新生儿呼吸)。
课件
哌替啶与吗啡比较
缩瞳、镇咳、 对抗催产素 平滑肌作用 便秘 止泻
抑制NK细胞活性、抑制刀豆素A刺激T细胞增殖、抑制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课件
临床应用(掌握)
1.疼痛
严重的创伤、手术、烧伤等及晚期癌痛。 内脏绞痛如胆绞痛、肾绞痛等,需与解痉药合用。 心梗引起的疼痛,血压不低可使用。 皮下注射5-1用 ? ➢ 颅脑损伤禁用 ?
现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等
课件
作用机制
内源性抗痛系统 脑啡肽神经元、脑啡肽、阿片受体
药物镇痛机制:药物与脊髓胶质区、丘脑、脑 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 导致Ca2+内流减少,K+外流增多,使突触后 膜超极化,模拟内阿片肽,减少感觉神经末 梢P物质释放,阻断痛觉传导,产生中枢性 镇痛作用 。
呼吸抑制是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课件
吗啡致死 主要原因
呼吸抑制
缩瞳(针尖样 瞳孔)
恶心、呕吐
其他
促进激素释放
便秘 尿潴留 诱发胆绞痛
延长产程、诱 发哮喘
升高颅内压
消化 系统
平 滑 肌
中枢 神 经 系 统
外周 神 经 系 统课件
镇痛
各型剧痛
镇咳
中枢性镇咳
镇静、欣快 消除紧张、 恐惧
止泻
心血管 系统
课件
2. 心源性哮喘
心源性哮喘 —— 急性左心衰竭引起肺水
肿,导致呼吸困难。需强心、利尿、扩 血管等综合治疗。
机制:①扩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心脏前负荷 (回心
血量减少,有利于缓解左心衰竭和消除肺水肿); ②镇静,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降低氧耗; ③抑制呼吸,降低中枢对CO2的敏感性,缓解
急促的浅表呼吸。(呼吸由浅快变深慢)
其他
免疫 抑制 作用
禁 忌 症(掌握)
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颅脑损伤等,孕 妇、哺乳期妇女禁用,产妇分娩痛禁用 (抑制呼吸、延长产程)。新生儿、婴 儿禁用。
课件
可待因 codeine (甲基吗啡)
作 用: 镇痛作用=1/12吗啡,镇咳作用=1/4, 镇静作用弱,抑制呼吸作用轻。可口服
(区别吗啡) 用 途:中枢性镇咳、中等程度疼痛止痛
★概念
作用于CNS,选择性抑制痛觉(通过作用于阿 片受体),对其它感觉无影响,使意识保持清醒 的药物(区别麻醉药),同时还可缓解疼痛引起的 不愉快情绪。
★又称“麻醉性镇痛药”
特点:镇痛作用强大
有欣快感,反复应用易成瘾 课件
★管理:特殊管制,严格遵守“国际禁毒
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和“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注意:可致依赖性(成瘾性轻于吗啡)
课件
人工合成镇痛药
课件
哌替啶(度冷丁dolantin)
激动μ型阿片受体。镇痛效价低于吗啡,其他作用 相当。因作用时间短,较少引起便秘和尿潴留。
临床应用(掌握)
(1)镇痛 替代吗啡 (2)麻醉前给药和人工冬眠 (3)心源性哮喘 (4)不用于止咳、止泻 (5)不影响子宫收缩,不延缓产程(区别吗啡)。 用于分娩痛为避免影响胎儿呼吸,产前2-4小时内 禁用。(能透过胎盘)
镇痛药 analgesics
课件
★ 疼痛: 痛感觉 痛反应--心血管、呼吸等方面改变; 情绪反应
疼痛源于伤害性刺激,也是多种疾病伴随的 症状。 ★ 疼痛分类:躯体痛、内脏痛、神经痛。
躯体痛又分为: 急性痛(锐痛)
慢性痛(钝痛)
★ 疼痛部位和性质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课件
疼痛产生的机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