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整理(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前教育原理》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前教育原理》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_____A : 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B : 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C : 保护幼儿健康成长D : 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对幼儿实施面发展教育是我茵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故答案为 A。
2、单选题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A : 教育者的主导性B : 受教育者的主动性C : 教育的目的D : 教育的方法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3、单选题某教师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这遵循了_____A : 活动性原则B : 直观性原则C : 整体性原则D : 因材施教原则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该教师做法是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性,遵循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4、单选题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_____A : 全园教育目标B : 中期目标C : 近期目标D : 活动目标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幼儿园课程的活动目标,故答案为 C。
5、单选题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发现,儿童人学后学业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_____A : 儿童的遗传素质B : 儿童的早期经验C : 学校的教育方式D : 家长的文化素养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教育对儿童学业成绩起决定性作用。
6、单选题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的教学内容之一。
_____A : 体育B : 智育C : 德育D : 美育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幼儿智育的内容包括发展幼儿的智力、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故答案为 B。
7、单选题幼儿社会性发展是通过( )实现的。
_____A : 学校教育B : 自身的社会化过程C : 家长的教导D : 社会的帮助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一、学前教育的概念与意义学前教育是指为3-6岁儿童提供的对其进行全面培养和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在儿童的早期发展阶段提供了适宜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旨在帮助儿童综合发展和形成基本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前教育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儿童综合素养、促进社会公平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前教育的内容体系学前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1. 语言与交流能力培养:通过游戏、歌曲、故事等方式,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语言的表达与交流。
2. 社会与情感发展:帮助儿童逐渐融入社会,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情感管理能力,提高情绪稳定性。
3. 科学与数学认知: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儿童的观察、实验、探索等科学的思维方式,促进数学概念的形成。
4. 艺术与审美素养培养:提供音乐、美术、手工等多样的艺术体验,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5. 社会生活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儿童学会互助、合作、分享等社会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品德修养。
三、学前教育的方法与策略1. 游戏教育:学前教育以游戏为主要手段,通过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儿童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
2. 观察与引导:教师在观察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根据儿童的兴趣和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引导儿童参与其中,促进其全面发展。
3. 个别化教学:针对每个儿童的差异性发展需求,提供个别化的教育服务,关注每个儿童的进步和发展潜力。
4. 资源整合:将实物、环境、社会资源等整合起来,创设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学习环境,促进学前教育的有效实施。
四、学前教育的评估与监测学前教育的评估与监测是为了了解幼儿发展情况、评估教育质量、指导教学改进和政策制定。
评估可以包括对幼儿认知、语言、社会情感等各方面的观察和测试,并通过评估结果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与指导。
五、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挑战学前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职升学考试 学前教育专业学科专业基础知识2
学前教育专业学科专业基础知识2让脸上抹有红点的婴儿站在镜子前,观察其行为表现,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儿哪方面的发展?[单选题]自我意识I防御意识性别意识美感意识培养机智、灵活、自信,防止疑虑、孤僻,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气质的儿童[单选题]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孩子的脸像六月的天,表明幼儿的情绪具有()[单选题]稳定性冲动性不稳定性外露性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单选题]0-1岁1-3岁3・6岁4-6岁下列属于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是()[单选题]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能认读汉字能书写汉字能认读书写拼音直观行动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单选题]表象感知动作I判断概念幼儿难以理解发话的含义,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单选题]双关性表面性(形象性绝对性“三山实验”是皮亚杰设计的研究思维()特征的一项实验。
[单选题]经验性自我中心性(正确答案)表面性拟人性直觉行动思维方式最突出的年龄是()[单选题]2-4岁1-2岁2-3岁(正确答案)3-4岁以下选项中,属于思维的基本过程的是[单选题1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川飞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思维的基本形式的是()[单选题]抽象概念判断推理关于幼儿的记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无意识记发展晚,有意识记发展早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2意义识记发展早,机械识记发展晚以上说法均正确瞬时记忆的保持时间短,大约是()[单选题]0.2-0.25 秒0.25-2 秒0.25-20 秒1分钟以内关于听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出生以后才有听觉能力出生之前的胎儿期就具有听觉能力I —)听觉的发生时间不确定以上说法均错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单选题]感觉知觉(正思维形象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是注意的()品质[单选题]广度稳定性I恒常性理解性3-6岁幼儿注意的特点是[单选题]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确容叁)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两种注意几乎同时存在,同时发生以上说法均正确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除了遗传还包括()[单选题]生理成熟环境教育儿童自身心理活动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体现为个体之间存在()[单选题]连续性阶段性差异性,相似性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单选题]理智感道德感美感自主感在婴儿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对象时,表明婴儿已经获得()的观念[单选题]条件反射母亲积极情绪客体永久性(正确答案)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主要是因为幼儿()的发展[单选题]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羞愧感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缓解或调整幼儿激动的情绪[单选题]安抚转移注意力冷处理斥责(正确答案)学习后过若干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多,这种现象是[单选题]记忆回涨再现再认遗忘实验表明,要求幼儿在识记图片时,说出图片中的物体的名称,其记忆效果比不说名称时要高。
第二章 学前教育原理重要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 学前教育原理
在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个组成部分各有其本身的独特任务,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 透,互相促进的有机结合的整体,其中体育是基础德语,智育是关键,德育是根本,美育是灵魂,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 可,幼儿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对任何一方面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既不能过 分偏重哪一方面也不能忽略哪一方面,否则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同时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二)“保健结合”是保证幼儿园任务完成的首要原则
四、幼儿园教育目标 (一)幼儿园的教育目的的概念 (二)有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教育目的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提出来的。 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性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二、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应用) (一)保教合一的原则 保育和教育是学前教育机构两大方面的工作。 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游戏是儿童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 游戏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 (三)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教育的活动性 以活动为中介,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儿童的发展。 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教育的直观性 概述: 学前儿童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是通过直接感知认识周围事物形成表象病发展为初级的概念。 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应体现直观形象性。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儿童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蒙台梭利认为“精神胚胎”具有生长的本能,具有一种潜意识的感受能力和鉴别能力,即儿童具有“有吸引力的心智”。
3/7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二章 学前教育原理儿童 成长具有敏感期,强调感官训练。 创设有准备的环境。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整理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一)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二)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三)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三、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一)对幼儿的研究(二)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三)对学科知识的研究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一)普遍性目标取向——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
(二)行为目标取向——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三)生成性目标取向——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而然的生成。
(四)表现性目标取向——指每个幼儿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
五、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纲要》:第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第二,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第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一)目的性原则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内容必须紧紧围绕目标来选择。
(二)适宜性原则一是适应需要,二是促进发展。
(三)生活化原则生活是幼儿获得直接经验最理想的场所、最便捷的方式。
(四)兴趣性原则(五)基础性原则(六)逻辑性原则六、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一)基本方法1、逻辑组织法是指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及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
2、心理组织法根据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适应学习者需要的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
(二)常用方法1、纵向组织法以先后顺序排列内容,是螺旋递进式的。
2、横向组织法使课程内容和儿童已有的经验连为一体。
七、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取向(一)忠实取向指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二)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和班级、小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整理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整理学前教育是指在儿童进入正式学校之前,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培养,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生活,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整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领域。
一、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1.1 幼儿发展理论幼儿发展理论以儿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儿童的身体、智力、感情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其中,著名的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等。
1.2 学前教育的教育理论学前教育的教育理论主要涉及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评估等方面。
例如,蒙台梭利教育法、游戏教育理论等都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教育理论。
二、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2.1 幼儿园教学内容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场所,它的教学内容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幼儿园还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观察、探索能力。
2.2 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品德教育、情商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3.1 游戏教育方法游戏是幼儿最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游戏教育方法通过安排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角色扮演、操纵类游戏等都是常用的游戏教育方法。
3.2 启发式教育方法启发式教育方法强调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起到指导和辅助作用,帮助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学前教育的评估方法4.1 观察评估法观察评估法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评估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幼儿在各方面的表现,如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来评估他们的发展水平。
4.2 标准测试法标准测试法是通过制定统一的测评标准和测试工具,对幼儿进行测评。
常见的标准测试法包括智力测试、语言测试等。
五、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5.1 科技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学前教育也开始融入科技元素,如利用教育软件、智能设备等辅助教学。
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学前教育》考前点题二
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学前教育》考前点题二[单选题]1.儿童在学前时期应获得的基本阅读技能包括观察摹拟书面语言的能力、((江南博哥))以及自我调适的技能。
A.预期的技能B.书写的技能C.纠错能力D.辨字能力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儿童在学前时期应获得的基本阅读技能包括观察摹拟书面语言的能力、预期的技能以及自我调适的技能。
[单选题]2.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
A.计划B.内容C.手段D.方法参考答案:C[单选题]3.项目活动实际展开时,主题网应该()。
A.由教师操纵B.由幼儿决定C.固定不变D.适时调整参考答案:D[单选题]4.尽管各种变通总谱在打击乐教学中经常混合使用,但在过渡到实际的乐器演奏之前,一般都必须经过()。
A.徒手动作练习阶段B.看指挥演奏阶段C.语音练习阶段D.认识图谱阶段参考答案:A[单选题]5.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使用辅助材料,其目的是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
A.表现音乐作品B.喜欢音乐作品C.感觉和理解音乐作品D.掌握音乐作品参考答案:C[单选题]6.在指挥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时,为了更有效地提示幼儿,教师应多采用()。
A.击画节拍法B.优美的装饰性动作C.击打节奏型法D.简约的指挥手势参考答案:C[单选题]7.学前儿童手工创作指导的关键要领是()。
A.向学前儿童提供较好的工具材料B.引导学前儿童根据材料、意图进行独特的构思C.让学前儿童多临摹别人的作品D.让学前儿童反复练习参考答案:B[单选题]8.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中班儿童认识的颜色有()。
A.6种B.9种C.12种D.24种参考答案:C[单选题]9.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大班儿童在泥工中塑造()。
A.简单立体物象B.平面物象C.物象主要特征和简单细节D.精确塑造物象特征和细节参考答案:C[单选题]10.()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社会性的重要方面。
A.亲子关系B.同伴关系C.性别角色D.攻击性行为参考答案:C[单选题]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
02: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真题+答案
27 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 B )在一定程度
28 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
29 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B )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30 C )。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 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下列活动不属于社会领域活
所谓( C ),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 15 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儿童。
下列家庭教育做法中,哪种做法是较为合理的?( D ) 16
教师利用饮料瓶、瓶盖等废旧物品装饰布置活动室,这 17 遵循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 C )
一教师在讲述春天时,赞同并肯定了幼儿“打雷后就一 18 定会下雨”的说法,这违背了( C )。
36 )。
下列是小班发展目标的是( B )。
37
春天来了,李老师组织了《我喜欢春天》的语言活动, 带领幼儿使用“我喜欢春天的×××,因为×××”的 38 句式编出一首儿歌,这是语言活动中的( A )。 幼儿园大班的明明和乐乐打架了,教师通过询问得知明 明先动手打了乐乐,教师批评了明明,说:“你怎么能 打人呢?我看你不顺眼就打你行吗?我看你就是欠揍。 ”说完,便让乐乐打了明明一下。这说明教师在对幼儿 39 进行社会教育时,没有遵循(B )原则?
31 动的是(C )。 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使用筷子,独立有次序 地穿脱、整理衣物、鞋袜和床铺是( B )年龄阶段的
32 教育目标。 33 人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是在( C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34 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
35 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 掌握倾听的主要内容,能连接上下文意思的倾听是(C
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整理(部分)
学前教育是相对学校教育而言的,从广义上说,凡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活动均属学前教育范畴;从狭义上说,是指在专门的学前教育场所中进行的教育活动,也就是在托儿所、幼儿园及其他社会性的幼教机构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又称学前社会教育。
三公、三母制度太师、太傅和太保的官职,合称“三公”。
保其身体,即负责身体的保育;傅之德义,即负责培养道德;道之教训,即进行文化知识及统治经验的传授。
可见,师保之教的内容是较全面的,包括了德、智、体三方面的内容。
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古代胎教的经验和局限第一,高度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第二,高度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第三,高度重视母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第四,我们分析评价古代胎教时还应请注意到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胎教实际上也是母教。
不足:1、夸大了胎教的作用;2、胎教思想还是初步的,多是经验的简单总结,甚至带有迷信的成分;3、过于强调礼对孕妇的约束。
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原始社会是我国儿童教育发展史上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教育的主要特点如下:第一,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第二,原始部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第三,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
第四,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口耳相传,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的方法。
王守仁的学前教育思想(一)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二)教育要考虑儿童的可接受性,量力施教(三)教育应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虽然目的是为了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即所谓“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为要务”,但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的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具有自然主义教育倾向,这是难能可贵的。
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奴隶社会是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奠基时期,这个时期学前教育有如下特点:第一,家庭承担了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已经消失。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学前教育是指面向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旨在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人士,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点,包括儿童发展、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等方面。
一、儿童发展学前教育主要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因此,了解儿童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1.1 生理发展儿童的生理发展包括身高、体重、运动发展等方面。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需要关注儿童的生理发展,设计适合他们身体特点的运动活动,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
1.2 认知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学前教育的重点之一。
他们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在观察、思考、记忆、逻辑推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他们的学习。
1.3 社会情感发展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是学前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他们需要学会与他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他人的情感等。
学前教育通过创设适宜的情境和游戏活动,提供有益的社交经验,促进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
二、教学方法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对于儿童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2.1 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是学前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在自主探索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游戏教学既可以室内开展,如角色扮演游戏,也可以室外进行,如户外探索活动。
2.2 体验教学体验教学是指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帮助儿童感知和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知识。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特征时,可以安排儿童前往动物园实地观察和学习。
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可以提高儿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3 故事教学故事教学是利用故事、寓言等形式进行的教学。
儿童对故事往往有较强的吸收力,通过故事教学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
了解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士非常重要。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儿童奠定身心发展基础的重大责任。
其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涵盖了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健康教育、语言教育、社会性发展教育、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力求涵盖其核心内容,并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深入探讨。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学前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因此,深入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必备素质。
这部分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儿童在生理、认知、社会性、情感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及阶段性特征。
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等经典理论,为我们理解儿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水平,才能更好地设计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活动。
•儿童个体差异: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发展速度、兴趣爱好、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尊重和理解儿童个体差异,并根据每个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这需要我们掌握观察、评估儿童发展水平的方法,并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儿童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
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儿童的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创造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环境,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儿童克服发展中的困难。
例如,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反之则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各种问题。
•儿童学习与发展:这部分内容关注儿童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
了解儿童的学习特点,才能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
例如,游戏是学前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知识、发展技能、培养社会性等。
学前教育学大二知识点
学前教育学大二知识点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关于学前教育的学科,它研究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理论、方法和技巧。
学前教育学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基础学科,它为学前教师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介绍学前教育学大二阶段的重要知识点。
一、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教育的一门学科,它关注学前儿童的教育与发展。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了学前教育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从最初的关注学前教育的实践经验到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学前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学前教育的评估与评价等。
这些研究领域涉及到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对于学前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学前教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研究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交情感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对于学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四、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是指学前教育的宗旨和目标以及学前教育的具体任务和内容。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认知能力。
学前教育的任务是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活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这些目标。
五、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学前教育的原则是指学前教育的教学原则和管理原则,它们是指导学前教育实践的准则和规范。
学前教育的方法是指学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和策略。
了解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对于提高学前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六、学前教育的评估与评价学前教育的评估与评价是指对学前教育的目标达成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和评价。
学前教育的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它们可以帮助学前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学大二阶段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研究领域、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学前教育的评估与评价。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大二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大二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全面的教育,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大二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便将来能够成为优秀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本文将介绍一些学前教育学知识点,帮助大二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门学科。
1. 儿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的核心是对幼儿发展的关注和引导。
大二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不同的儿童发展理论,例如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温斯洛普社会情感发展理论等。
这些理论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规律,为学前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2. 幼儿教育课程设计:学前教育的课程设计是为了满足幼儿综合发展的需要。
大二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适合幼儿的教育课程。
这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领域的教育课程设计,例如语言与文学、数学和科学、艺术等。
3. 幼儿教育评估方法:评估是对幼儿发展情况的客观认知和知识了解的手段。
大二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幼儿教育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这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学生需要了解每种评估方法的特点、步骤和应用场景,以便能够准确地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
4. 幼儿游戏与教育: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大二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幼儿游戏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这包括游戏的分类、游戏对幼儿认知、社会和情感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游戏。
5. 幼儿园管理与领导:幼儿园的管理与领导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二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幼儿园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这包括幼儿园组织结构的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培训与发展等。
6. 家庭与幼儿教育:家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境之一。
大二学生需要了解家庭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并掌握与家长有效沟通和合作的技巧。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与家庭合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7. 特殊儿童与学前教育: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有特殊需求的儿童。
大二学生需要了解特殊儿童的特点与需求,并学习如何给予他们个体化的学前教育支持。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学前教育学》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一般认为,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什么是学前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讲,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成长与发展的活动都属于学前教育,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玩耍、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
从狭义上来讲,学前教育是指专门的教育机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出生至六七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陶行知他提出“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儿童的头脑;二是解放儿童的双手;三是解放儿童的眼睛;四是解放儿童的嘴巴;五是解放儿童的空间;六是解放儿童的时间。
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理论;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
‘五指活动’课程思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言活动。
张雪门(论述)幼稚园的行为课程1917年,他于几为志趣相投者创立了当地第一所中国人自办的幼稚园——新荫幼稚园,并任园长。
提出:幼稚园的行为课程,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及课程。
”儿童观的概念(名词解释)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背育人为本的儿童观材料)古代的儿童观1.儿童是成人的“所有物”,2.儿童是生而“有罪的”3.儿童是“小大人”“最近发展区”理论(名词解释)维果茨基提出,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水平,即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育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学前儿童德育的目标(背)(简答题)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将学前儿童德育总目标定为:“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勤学、妤问、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学习儿童德育目标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萌发幼儿爱的情感2.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
3.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前教育原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学前教育原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 ( )被世界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
_____A : 福禄贝尔B : 卢梭C : 蒙台梭利D : 洛克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1837 年,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设立了一所专收 3~7 岁儿童的教育机构。
1840 年,他把这所机构命名为“幼儿园” 。
自此,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为名的幼儿教育机构诞生了。
这也意味着社会组织化的幼儿教育产生了。
因此福禄贝尔被世界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2、单选题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办于_____A : 1915 年B : 1923 年C : 1934 年D : 1936 年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3、单选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的时间是_____A : 1996 年 7 月B : 1996 年 9 月C : 2001 年 7 月D : 2001 年 9 月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颁布于 2001 年 7 月,并于 2001 年 9 月实施。
故答案为 C。
4、单选题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 )的控制之下。
_____A : 教育者B : 家长C : 园长D : 社会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幼儿园环境具有可控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等在进人幼儿园时,教师必须经过精心地筛选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
因此,答案为 A。
5、单选题“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A : 个别差异性B : 不均衡性C : 阶段性D : 顺序性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
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学前教育是指在幼儿园和托儿所等机构中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者,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知识点,以便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包括幼儿心理发展、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等。
一、幼儿心理发展1.1 幼儿认知发展:幼儿在学前阶段经历了认知的关键时期,他们从感知到概念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
学前教育专业者需要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以便能够为幼儿提供适合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活动。
1.2 幼儿语言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对于幼儿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学前教育专业者需要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各个阶段,以便能够根据幼儿的语言能力提供相应的语言教学。
1.3 幼儿社会情感发展:幼儿在学前阶段开始建立自我意识和认同感,同时也开始与他人建立起社会关系。
学前教育专业者需要了解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便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
二、幼儿教育理论2.1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提倡以儿童为中心,通过提供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的教育环境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维果茨基认为社会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当扮演着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为幼儿提供适度的教育支持。
2.3 艾里克森的发展心理学理论:艾里克森的理论强调幼儿个体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和关键任务,教育者需要关注幼儿在各个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任务,提供适宜的指导和支持。
三、幼儿教育实践3.1 幼儿园教育方案制定:学前教育专业者需要制定适合幼儿园的教育方案,包括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以便能够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3.2 幼儿课程设计与组织:学前教育专业者需要设计和组织适合幼儿的课程,包括语言、数学、艺术、体育等各个方面,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3 幼儿评估与记录:学前教育专业者需要对幼儿进行评估和记录,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
总结: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点主要包括幼儿心理发展、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等方面。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知识点(二)
当代世界学前教育知识点(二)引言概述:学前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继续探讨当代世界学前教育的知识点,包括幼儿心理发展、幼儿认知发展、游戏教育、幼儿社交能力培养和教师角色转变。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为孩子的学前教育提供科学指导和有效引导。
正文内容:一、幼儿心理发展1. 情感发展: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情绪管理技巧、自尊心培养。
2. 语言发展:语言环境的创设、儿歌和故事的应用、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3. 认知发展:感知、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启发。
4. 注意力发展:培养注意力的训练方法、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
5. 社会情感发展:帮助幼儿建立情商、培养同理心、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二、幼儿认知发展1. 感知认知发展:观察、辨别和分类能力的培养、感知和认知的关系。
2. 数量和空间概念:数数和测量的启蒙、空间位置的认知训练。
3. 图形认知发展:认识简单图形的方法、图形思维的培养。
4. 语言认知发展:词汇积累和理解能力的提升、语言理解和表达的促进。
5. 记忆和思维发展:记忆技巧和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三、游戏教育1. 游戏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游戏教育的原则。
2. 自主游戏:自主选择和自主判断的能力培养、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游戏:培养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沟通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4. 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5. 游戏评价和引导:观察和评估幼儿游戏行为、合理引导游戏的指导方法。
四、幼儿社交能力培养1. 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积极主动沟通的能力。
2. 听取他人意见和合作:培养幼儿的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能力、锻炼合作和分享的能力。
3. 解决冲突和处理矛盾:帮助幼儿学会处理矛盾和解决问题、培养友好相处的技巧。
4. 规则和纪律意识:建立秩序和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幼儿遵守规则。
5. 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学前社会教育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1、个性: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2、社会性3、社会化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一)个性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2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芽,3-6岁是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阶段。
气质无所谓好坏,但是由于其能影响儿童全部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对待,将会成为形成不良个性的因素。
(二)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三)幼儿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三、学前社会教育的意义1、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2、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3、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四、学前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一)以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为依据(二)以一定社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三)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为依据五、学前社会教育目标的结构(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总目标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年龄阶段目标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目标(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1、自我意识2、人际交往3、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4、多元文化六、精神分析理论1、主要代表人: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埃里克森2、核心概念:本我、自我、超我、心理性欲阶段、原型、社会性心理需要、信任对不信任。
3、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观点:人格完善与儿童内在的动机、情感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各种需要的满足与冲突的解决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动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连续并有阶段性的;儿童早期的生命经验对其终身有重要影响。
4、精神分析理论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启示社会教育应致力于完整人格的培养;尽可能给予幼儿良好的早期生活经验;尽可能妥善满足幼儿的各种生理与心理需要,帮助他们面对种种成长冲突,促进其发展。
七、社会学习理论1、主要代表人:班杜拉、沃尔特斯2、核心概念:替代性强化、自我效能感、直接学习、观察学习3、主要观点:强化是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重要机制;自我认知在儿童的社会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学习是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基本途径;观察学习是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
4、启示重视恰当的行为强化;为儿童提供展示自我能力与成就的机会与舞台;为儿童提供值得模仿的环境与榜样。
八、认知发展理论1、代表人:皮亚杰、科尔伯格2、核心概念自我中心主义、前道德阶段、角色承担、前习俗水平。
3、认知发展理论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观点: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道德发展的机制就是道德判断的认知结构的变化和改组;道德发展作为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由于认知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分别提出了道德发展三阶段和三水平六阶段论;道德发展的动力来自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儿童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建构着自己的道德经验,形成和改变着自己的道德认知结构。
4、启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适应并促进儿童的发展水平。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接受幼儿不成熟的思维,也要为他们走向成熟搭建桥梁,帮助儿童向更高的理解水平发展。
道德经验的丰富是儿童道德认知结构变化的基础,教育者应当为儿童提供积累道德经验的机会,并引导儿童从对这些经验的反馈中去学习。
九、现代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1、代表人物:劳伦兹、威尔逊、凯恩斯、布朗分·布伦纳2、核心概念习性学、发展心理生物学、发展生态学3、基本观点儿童的健康发展与早期依恋的形成有重要联系,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行为有生物基因的继承性;在社会性发展中,生物成熟形成并保持经验;同时,经验的变化又会改变有机体的行为、生物状态和行为潜能,有机体在其整个一生中都具有适应性和主动性;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加影响。
4、启示重视建构儿童良好的早期依恋与同伴关系;引导儿童社会行为发展时要考虑到成熟水平与经验的匹配性;注意建构有教育意义的教育生态环境。
十、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内容主要体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社会交往、道德的发展五方面。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指主题对其自身的意识,即主体对自己和自己心理的认识。
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等。
3岁左右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
此时的儿童能把自己和“别人”明显地区分开来,能够在镜中识别自我。
幼儿自我评价的主要特点是: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一般都过高地评价自己,幼儿活动的独立性逐渐增强。
(二)情绪情感的发展情绪和情感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或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主观反映。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包括情绪表达与控制、同情心、责任感、好奇心等。
3个月左右,婴儿出现社会性的微笑。
日常观察发现,3岁前儿童一般毫无保留地表露自己的情绪,3岁后则会根据社会的要求调节情绪表现方式。
幼儿园中良好情感的培养1、幼儿园情感培养的目标培养幼儿的自信感、信赖感、合群感、惜物感、移情能力。
2、情感活动在实践中的运用专门的情感活动、渗透性的情感活动3、幼儿园情感教育的实效(三)个性的发展学前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
(四)社会交往的发展婴儿形成的最初的人际关系是婴儿与父母之间建立起来的依恋关系,即亲子关系。
(五)道德的发展道德品质是指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为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特征。
德育的内容:培养学前儿童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学前儿童对同伴友爱互助;培养学前儿童爱父母、爱老师、爱幼儿园;培养学前儿童爱劳动、爱劳动人民;培养学前儿童诚实、勇敢的品质;培养学前儿童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前儿童活泼、愉快、主动开朗的性格。
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1、攻击性行为2、嫉妒行为3、退缩性行为4、破坏性行为5、残忍行为6、欺骗行为(学前儿童的说谎行为主要指孩子为了达到个人的某种愿望而有意识地欺骗成人和隐瞒事实或嫁祸于人,是有别于孩子混淆想象与现实的行为。
)采取办法:及时制止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让他们从心里产生内疚感。
通过观察、与家长沟通等方法了解学前儿童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
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有问题的学前儿童进行教育。
十一、婴儿依恋发展的阶段依恋是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第一阶段0-3个月:无差别的社会性反应阶段第二阶段3-6个月:有差别的社会性反应阶段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连接阶段十二、婴儿依恋的类型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十三、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就是合作性游戏。
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最多的是合作行为、合作性游戏。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移情是一种能力,是指体验到与他人相同的情感,以及从他人角度看待世界和自身行为的能力。
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内在的因素。
十四、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父母的惩罚、大众传播媒介、强化、挫折。
挫折是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挫折是指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十五、学前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一)自我教育活动幼儿的自我教育活动包括自我认识活动、自我体验活动和自我控制活动。
(二)人际交往教育活动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幼交往、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
(三)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活动(四)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十六、学前儿童自我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自我认识教育活动、自我体验教育活动、自我控制教育活动。
十七、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创设人际交往情境2、学习人际交往技巧3、运用人际交往技巧十八、学前儿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识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活动的基本要求体现学前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鼓励学前儿童与环境、材料产生积极互动;将游戏与体验作为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生成的途径。
(二)设计与组织的基本结构1、运用多种方式引出活动主题2、引导学前儿童充分观察认知对象3、组织学前儿童自由表达、表现自己的认知体验4、引导学前儿童正确认知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十九、学前儿童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在环境布置中营造多元文化的氛围2、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多元文化3、在节日庆祝活动中感受多元文化4、在学习和娱乐活动中体验多元文化5、在社会教育活动日中挖掘和利用多元文化资源二十、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针对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二十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效果。
第六章学前健康教育一、健康的含义及标志1、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
2、健康的标志: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
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1、环境2、生物学因素3、生活方式4、卫生保健设施三、健康教育的含义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四、健康教育的意义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保护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特殊需要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将为学前儿童一生的健康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五、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与要求《纲要》指出总目标是: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六、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层次1、终极目标2、分类目标3、年龄阶段目标七、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达成的途径1、幼儿园、家庭、社会多通道实施2、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相结合八、当代健康教育模式(一)知、信、行模式科斯特试图揭示卫生信息与健康增进之间的关系。
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
(二)行动模式唐纳斯倡导健康教育需要从强调认知转变为强调情感。
(三)计划性行为理论菲什拜因艾甄个体对健康行为所持态度的模式。
人们一般会考虑行为背后的意义,行为意向是主要的行为征兆。
(四)心理场论模式勒温解释环境中影响群体行为的各种因素,据此,行为除了起源于个体或群体的具体特征以外,更受到环境的影响。
(五)健康信念模式试图解释与预测健康行为的心理模式。
(六)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个体的行为、其他个人的因素(思想、情绪反应以及期待等)和环境对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之间,存在着相互持续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