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麻醉

合集下载

狗麻醉解剖实验报告(3篇)

狗麻醉解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狗的解剖结构,了解各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2. 掌握狗的麻醉、解剖和操作技巧。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狗一只(雌性,体重约10kg)。

2. 实验器材:麻醉机、手术刀、剪刀、镊子、针筒、注射器、解剖器械、生理盐水、碘伏、酒精、纱布等。

3. 实验药品:普鲁卡因、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等。

三、实验步骤1. 麻醉:(1)首先对狗进行全身麻醉,采用静脉注射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混合液。

(2)麻醉成功后,将狗置于解剖台上,固定四肢,准备进行解剖。

2. 解剖:(1)皮肤:观察狗的皮肤颜色、厚度和弹性,注意皮肤与肌肉的连接方式。

(2)肌肉:分离皮肤与肌肉,观察肌肉的形态、颜色和纹理,了解肌肉的起止点和作用。

(3)骨骼:分离肌肉,暴露骨骼,观察骨骼的形态、大小和连接方式,了解骨骼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4)内脏器官:a. 消化系统:观察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b. 呼吸系统:观察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c. 循环系统:观察心脏、血管、淋巴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d. 泌尿系统: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e. 生殖系统:观察卵巢、输卵管、子宫、睾丸、附睾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f. 神经系统:观察大脑、脊髓、神经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g. 感觉器官:观察眼睛、耳朵、鼻子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5)神经系统:观察大脑、脊髓、神经等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3. 组织切片:(1)取狗的器官组织,如肝脏、肾脏、心脏等,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切片、染色等步骤。

(2)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了解器官组织的微观结构。

4. 总结与讨论:(1)总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狗的解剖结构特点。

(2)分析狗的器官功能与人体器官功能的异同。

(3)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

实验动物麻醉

实验动物麻醉所有可能引起实验动物疼痛或不适的实验方案都必须使用合适的麻醉剂、止痛剂和镇静剂。

如麻醉剂、止痛剂或镇静剂可能影响实验数据,该实验方案可不使用麻醉剂、止痛剂或镇静剂,但必须在实验方案中予以详细说明,并在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开展相关实验。

包括动物品系、使用途径、体重、性别、动物健康状况、温度、其它同时使用的药物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麻醉剂、止痛剂或镇静剂的使用剂量和有效时间。

因此,在使用麻醉剂时必须时刻监测实验动物的麻醉深度,以防止过度麻醉导致动物死亡或麻醉不足无法缓解动物的疼痛。

足底反射、角膜反射、肌肉紧张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是检测动物麻醉深度的有用指标,在条件许可时,推荐测量动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体温作为检测动物麻醉深度更为精确的指标。

使用麻醉剂时,一定要注意方法的可靠性,根据不同的动物选择合适的方法。

1.麻醉剂的用量,除参照一般标准外,还应考虑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

一般说,衰弱和过胖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所需剂量较小。

在使用麻醉剂过程中,特别是使用巴比妥类药物时,一般应首先使用较小剂量,随时检查动物的反应情况,并逐步提高剂量。

2.动物在麻醉期体温容易下降,要采取保温措施。

相比清醒的动物,麻醉后的动物反应相对迟钝。

因此,推荐使用循环水浴保温垫,不推荐使用照明灯、电加热器等不易控制温度的设备,以免灼伤实验动物。

3.静脉注射麻醉剂发挥作用速度快,静脉注射必须缓慢,同时观察肌肉紧张、角膜反射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当这些活动明显减弱或消失时,应立即停止注射。

配制的药液浓度要适中,不可过高,以免麻醉过急;但也不能过低,以减少注入溶液的体积。

实验操作涉及腹腔注射时,不应使用腹腔注射麻醉剂。

4.气温较低时,麻醉剂在注射前应加热至动物体温水平。

5.注射麻醉剂前12小时实验动物应禁食,以防止食物回流。

注射前3小时应限制饮水。

6.如需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术后感染,手术前1小时应肌肉注射抗生素,并于手术过程中静脉注射抗生素。

动物全身麻醉实训报告

动物全身麻醉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和掌握动物全身麻醉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动物实验操作技能,确保实验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和福利。

二、实训时间2023年11月15日三、实训地点XX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四、实训内容1. 实训准备- 熟悉动物全身麻醉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 准备实验动物(如大鼠、小鼠等)。

- 准备麻醉药物(如戊巴比妥钠、乌拉坦等)、注射器、导管、呼吸机等设备。

2. 麻醉操作- 根据实验动物种类和体重,计算麻醉药物剂量。

-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腹腔注射、静脉注射等)。

- 静脉注射麻醉药物,观察动物反应,调整麻醉深度。

- 连接呼吸机,调整呼吸参数,确保动物呼吸平稳。

- 观察动物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

3. 麻醉深度判断- 根据动物呼吸频率、眼球、瞳孔、足和脚趾的刺激反应、肌肉紧张度等变化,将动物麻醉分为诱导期、浅外科期、深外科期和脱离深外科期。

4. 麻醉维持- 根据实验需要,调整麻醉药物剂量和给药频率,维持麻醉深度。

- 观察动物生命体征,确保麻醉效果。

5. 麻醉恢复- 实验结束后,逐渐减少麻醉药物剂量,观察动物恢复情况。

- 待动物完全清醒后,释放动物。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麻醉效果- 实验动物在麻醉过程中呼吸平稳,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正常。

- 麻醉深度适中,动物在实验过程中无疼痛反应。

2. 麻醉操作- 麻醉药物剂量计算准确,给药途径选择合理。

- 麻醉操作规范,无操作失误。

3. 注意事项- 麻醉药物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导致动物死亡。

- 观察动物生命体征,确保麻醉效果。

- 麻醉过程中,避免动物挣扎,以免造成伤害。

六、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动物全身麻醉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验动物种类和体重计算麻醉药物剂量,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观察动物生命体征,调整麻醉深度,确保实验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和福利。

同时,我认识到麻醉操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附录二 实验动物的麻醉

附录二 实验动物的麻醉

100
50-70 60-80
腹腔注射
100
60 80-100
乌拉坦
静脉注射 腹腔注射 皮下注射
1000-2000 1000-2000
2000 2000 2000
1000 1000 1000-2000
同前
1250 同前 同前
附注:①生理学实验中常用氯醛糖-乌拉坦混合麻药。用加热法将氯醛糖溶解于 25%的乌拉 坦溶液中,氯醛糖的浓度为 5%。狗和猫静脉注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 1.5~2 毫升,家兔也可 用此剂量。②蛙可用 10%乌拉坦作淋巴囊注射麻醉,每只蛙的剂量约为 1 毫升,视蛙的大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巴比妥类能引起意识消失,可能是阻断了脑干网状结构 上行机动系统的作用所致。但网状结构中尚含有抑制成分,它可被小剂量的巴比妥类所抑制。 因此,巴比妥类浅麻醉时,可表现为抑制的释放,痛阈会降低;深麻醉时方转入抑制。巴比
妥类的镇痛作用是不明显的,可能与经典的痛觉通路相对不受这类药物的影响有关。脊髓内
能阻滞唾液腺、肠平滑肌对乙酰胆碱的反应。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高浓度的巴比妥类对心肌和血管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巴比 妥类能抑制心血管反射活动,较小剂量的戊巴比妥钠(5~8mg /kg 体重,静脉注射)即可 使动物对阻断双侧颈总动脉的血压反应明显减小,对电刺激下丘脑、延髓和星状结的心血管
反应明显降低,并能使心交感及迷走神经节后纤维的传出冲动减少。迷走神经对心脏的紧张
肾血管反射性收缩,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引起肾血流量和尿量减少。
给药剂量及途经 常采用静脉及腹腔给药,也可作肌肉注射,其剂量见表:
动物麻醉常用药物及剂量
药物 给药途径
剂量(mg/kg 体重)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实验动物麻醉方法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1.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

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

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

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

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

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

麻醉兔子的实验报告

麻醉兔子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麻醉兔子的方法,确保实验动物的安全。

2. 学习观察麻醉兔子的生理变化,为后续实验打下基础。

3. 提高动物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麻醉是利用药物使动物暂时失去意识、感觉和反射能力的一种方法。

实验中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肌肉注射麻醉等。

本实验采用肌肉注射麻醉,通过注射麻醉药物使兔子进入麻醉状态。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1只2. 实验器材:注射器、针头、解剖盘、剪刀、镊子、纱布、酒精棉球、生理盐水等3. 实验药物:盐酸氯胺酮注射液(2%)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兔子放入实验室内,适应环境。

(2)将实验器材和药物准备好。

2. 麻醉(1)在兔子耳朵后部找到肌肉丰满的区域,用酒精棉球消毒。

(2)选用合适长度的针头,抽取盐酸氯胺酮注射液(2%)。

(3)将针头垂直刺入兔子肌肉,缓慢注射药物。

(4)观察兔子反应,待兔子出现四肢无力、呼吸平稳、意识丧失等麻醉状态时,即可进行后续实验操作。

3. 观察麻醉兔子的生理变化(1)观察兔子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

(2)观察兔子心率、血压和脉搏。

(3)观察兔子瞳孔大小和反应。

(4)观察兔子肌肉松弛程度。

4. 实验结束(1)实验结束后,将兔子从实验器材中取出,放入笼内。

(2)观察兔子恢复情况,确保其安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麻醉效果兔子注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后,迅速进入麻醉状态,呼吸平稳,肌肉松弛,符合实验要求。

2. 生理变化(1)呼吸频率:实验前兔子呼吸频率约为40次/分钟,麻醉后呼吸频率降低至20次/分钟。

(2)心率:实验前兔子心率约为120次/分钟,麻醉后心率降低至80次/分钟。

(3)血压:实验前兔子血压约为120/80mmHg,麻醉后血压降低至80/60mmHg。

(4)瞳孔大小:实验前兔子瞳孔大小适中,麻醉后瞳孔缩小。

(5)肌肉松弛程度:实验前兔子肌肉紧张,麻醉后肌肉松弛。

六、实验结论1. 肌肉注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是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可以安全地使兔子进入麻醉状态。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实验动物麻醉方法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1.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

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

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

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

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

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

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

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

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

万一呼吸停止,必须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医学实验手册:动物麻醉与术后护理

医学实验手册:动物麻醉与术后护理

医学实验手册:动物麻醉与术后护理动物实验中麻醉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消除实验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麻醉方法实验动物一般较难合作,因此,实验中常采用全身麻醉。

通过使用吸入或静脉麻醉药、肌肉松弛药和镇痛药等多种药物,达到完全制动和有效镇痛的目的。

全身麻醉按照给药途径不同,分为吸入全身麻醉、静脉全身麻醉、腹腔全身麻醉、肌肉全身麻醉和复合全身麻醉。

1、吸入全身麻醉使用乙醚麻醉兔及大小鼠时,可将动物放入玻璃麻醉箱内,把装有浸润乙醚棉球的小烧杯放入麻醉箱,然后观察动物。

动物开始时自主活动,不久出现异常兴奋、不停挣扎的现象,随后排出大小便,渐渐由兴奋转为抑制,倒下不动,呼吸变慢。

若动物四肢紧张度明显减低、角膜反射迟钝、皮肤痛觉消失,则表示动物已进入麻醉,可进行手术和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动物的变化,必要时把乙醚烧杯放在动物鼻部,以维持麻醉的时间与深度。

2、静脉全身麻醉静脉全身麻醉具有操作用具和操作技术简单、麻醉诱导平稳、术中易于管理的优点,故广泛用于实验外科的动物麻醉。

3、腹腔全身麻醉腹腔注射简单易行,是实验动物常用的全麻给药途径之一,尤其是兔、鼠等小动物。

穿刺方法为先将动物固定,腹面向上,穿刺部位约在腹部后1/3处略靠外侧,注射针头刺入皮下后,以45°穿过腹肌,出现阻力突然减弱后固定针头,回吸无任何液体或气体吸出,即可缓慢注入药液。

为避免伤及内脏,可使实验动物处于头低位,使内脏移向上腹部。

4、肌肉全身麻醉肌肉全身麻醉操作用具和操作技术简单,术中易于管理,但麻醉效果不稳定,需依实际情况与其他方法结合应用。

将针头垂直迅速刺入大腿外侧肌肉,回抽如无回血,将药物注入。

5、复合全身麻醉单一静脉麻醉的效果和时间均受限,肌肉松弛程度很难达到手术要求,故一般需要多种药物复合应用。

复合全麻诱导平稳、肌肉松弛、血压脉搏容易保持稳定,有利于气管插管及实验的顺利进行,术后实验动物恢复平稳,及早清醒。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是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动物物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麻醉方法:
1. 全身麻醉:使用全身麻醉药物,如氯化乙酰胺或异氟醚等,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的方式进行麻醉。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动物或需要长时间麻醉的实验。

2. 局部麻醉: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等,通过局部注射或浸润的方式进行麻醉。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动物或需要局部麻醉的实验。

3. 镇静剂: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或苯巴比妥等,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进行麻醉。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轻度麻醉或对镇静剂敏感的动物。

4. 吸入麻醉气体:使用麻醉气体,如笑气或七氟醚等,通过吸入的方式进行麻醉。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鼠或需要快速麻醉的实验。

需要注意的是,麻醉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的需要和动物的安全性来确定,并且应严格按照相关伦理和法规要求进行操作。

另外,麻醉时应监测动物的生理指标,确保其在麻醉状态下保持稳定。

动物实验麻醉报告模板

动物实验麻醉报告模板

动物实验麻醉报告模板引言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麻醉是动物实验中保证实验动物的无痛苦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动物实验中使用的麻醉方法和效果,并提供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方法实验动物本次实验使用了40只雌性小鼠(Mus musculus),体重在20克至25克之间。

麻醉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了三种常见的麻醉方法,分别是:1. 乙醚麻醉:将乙醚溶于柔性纱布片上,放于密闭的麻醉箱中,让小鼠吸入乙醚进行麻醉。

2. 吸入式异氟醚麻醉:将异氟醚注入吸入器中,在特定领域内产生吸入式麻醉。

3. 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麻醉:在小鼠的尾静脉注射戊巴比妥至麻醉状态。

结果与讨论乙醚麻醉乙醚麻醉方法对小鼠的麻醉效果较好,迅速进入麻醉状态,并保持相对较长时间的麻醉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乙醚在高浓度下可能引起小鼠呼吸及心率过慢等副作用,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乙醚浓度并监测小鼠的生命体征。

吸入式异氟醚麻醉吸入式异氟醚麻醉方法也能够迅速进入麻醉状态,并且对呼吸和心率的影响较小。

而且,异氟醚具有良好的调控性,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调整麻醉深度。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异氟醚价格较高,且在吸入式麻醉过程中需配备专业的吸入器。

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麻醉静脉注射戊巴比妥是一种在动物实验中常用的麻醉方法。

它可以快速、有效地诱导小鼠进入麻醉状态,且对呼吸和心率的影响相对较小。

然而,注意戊巴比妥属于镇痛作用较弱的麻醉药物,若在手术操作中需进一步控制小鼠的疼痛感,需要配合其他麻醉药物使用。

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和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乙醚、异氟醚和戊巴比妥均为常用的麻醉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在选择麻醉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预期效果来综合考虑。

3.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小鼠的生命体征,确保麻醉效果良好且安全。

4. 麻醉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伦理规范和实验要求,确保动物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改进的建议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和讨论,可以提出以下改进的建议:1. 在长时间实验中,应考虑使用具有较长麻醉效果的麻醉药物,以减少频繁麻醉的需求。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啮齿类实验动物常用麻醉方法
一:吸入式麻醉法
(1)物品准备为:啮齿类动物麻醉盒、小烧杯、棉球、乙醚点滴瓶(2)操作流程:
1.将棉球浸泡乙醚,盛入小烧杯中;
2.小烧杯放入麻醉盒
3.把实验动物放入麻醉盒,麻醉过程需要
4-6分钟,当动物呈跌倒状态说明
麻醉成功。

当动物麻醉变浅时可将盛有乙醚的小棉球放在其口、鼻处补吸麻醉药,补充麻醉。

二:注射麻醉法
(常用麻醉剂为-戊巴比妥钠)
药物适用动物给药途径给药剂量mg/kg 给药量ml/kg 配置浓度2%
维持时间戊巴比妥钠小鼠腹腔45 2.3
2-4H
戊巴比妥钠小鼠静脉25 异戊巴比妥钠鼠类腹腔100 1.0
10%
4-6H
硫喷妥钠小鼠腹腔50 硫喷妥钠小鼠静脉25 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小鼠肌内1350 7.0 20% 2-4H 氯胺酮
小鼠
腹腔
100-200
0.1-0.2
10%
10-20min
腹腔注射给药时一般先给药总剂量的2/3,然后进行观察,如果已经达到所需的麻醉程度,可以不再注射余下的麻醉药。

动物实验常用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常用操作技术

动物实验常用操作技术动物实验常用操作技术是指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常用的一些操作技术,用于进行动物实验的各项实验操作。

这些操作技术的选择和使用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动物实验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主要包括动物麻醉、注射、剖检、培养和观察等。

一、动物麻醉技术动物麻醉技术是在动物实验中常用的首要操作技术之一、麻醉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实验动物保持在一定的安静状态下,减轻动物实验过程中的痛苦和压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常用的动物麻醉技术主要有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和麻醉复苏等技术。

局部麻醉常用的方法有局麻药物的表面涂擦、注射、浸渍和包扎等方式;全身麻醉常用的方法有麻醉药物的口服、皮下、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方式;麻醉复苏技术包括将动物由麻醉状态逐渐恢复到清醒状态,并监测复苏过程中的生理指标。

二、动物注射技术动物注射技术是在动物实验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注射技术的运用可以向实验动物的体内引入药物、疫苗或其他试剂,观察其对动物的作用和效果。

常用的动物注射技术主要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等。

皮下注射一般是将药物或试剂注射到动物的皮下组织中;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或试剂注射到动物的肌肉组织中;静脉注射是将药物或试剂注射到动物的血管中;腹腔注射是将药物或试剂注射到动物的腹腔腔隙中。

三、动物剖检技术动物剖检技术是在动物实验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剖检技术的运用可以观察动物内部器官的结构和病变,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分析起到关键的作用。

常用的动物剖检技术主要包括尸体解剖和活体解剖两种。

尸体解剖是在动物死亡后对尸体进行的解剖,以观察其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异常情况;活体解剖是在动物存活的情况下进行的解剖,以观察其内部器官的运动和功能情况。

四、动物培养技术动物培养技术是在动物实验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培养技术的运用可以在体外条件下维持动物细胞和组织的生长和繁殖,为研究动物细胞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便利。

常用的动物培养技术主要有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两种。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实验动物麻醉方法一、动物实验中常用的麻醉剂1、挥发性麻醉剂这类麻药包括乙醚、氯仿等。

乙醚吸入麻醉适用于各种动物,其麻醉量和致死量差距大,所发安全度亦大,动物麻醉深度容易掌握,而且麻后苏醒较快。

其缺点是对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液体分泌增多,再通过神经反射可影响呼吸、血压和心跳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故在乙醚吸入麻醚时必需有人照看,以防麻醉过深而出现上情况。

2、非挥发性麻醉剂这类麻醉剂种类较多,包括苯巴比妥钠、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等巴比妥类的衍生物,氨基甲酸乙脂和水合氯醛。

这些麻醉剂使用方便,一次给药可维持较长的麻醉时间,麻醉过程较平衡,动物无明显挣扎现象。

但缺点是苏醒较慢。

3、中药麻醉剂动物实验时有时也用到象洋金花和氢溴酸东莨菪碱等中药麻醉剂,但由于其作用不够稳定,而且常需加佐剂麻醉效果才能理想,故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得到普及,因而,多数实验室不选用这类麻醉剂进行麻醉二、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1、全身麻醉(1)吸入法(2)腹腔和静脉给药麻醉法2、局部麻醉(1)猫的局部麻醉一般应用0.5-1.0%盐酸普鲁卡因注射。

粘膜表面麻醉宜用2%盐酸可卡因。

(2)在眼球手术时,可于结膜囊滴入0.02%盐酸可卡因溶液,数秒钟即可出现麻醉。

(3)狗的局部麻醉用0.5-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

眼、鼻、咽喉表面麻醉可用2%盐酸可卡因。

3、麻醉注意事项(1)静脉注射必须缓慢,同时观察肌肉紧张性、角膜反射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当这些活动明显减弱或消失时,立即停止注射。

配制的药液浓度要适中,不可过高,以兔麻醉过急;但也不能过低,以减少注入溶液的体积。

(2)麻醉时需注意保温。

麻醉期间,动物的体温调节机能往往受到抑制,出现体温下降,可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此时常需采取保温措施。

保温的方法有:实验桌装灯,电褥,台灯照射等。

无论用哪种方法加温都应根据动物的肛门体温而定。

常用实验动物正常体温:猫为38.6℃±1.0℃,兔为38.4℃±1.0℃,大鼠为39.3℃±0.5℃。

小鼠麻醉实验报告

小鼠麻醉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在动物实验中,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动物福利,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是必不可少的。

小鼠作为常见的实验动物,其麻醉方法的选择对于实验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小鼠的麻醉效果,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小鼠50只,体重20-25g,雌雄各半。

2. 麻醉药物: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异氟烷。

3. 仪器:小鼠麻醉机、体温计、注射器、针头、手术器械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A组(水合氯醛组)、B组(戊巴比妥钠组)、C组(异氟烷组)、D组(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组)、E组(水合氯醛+异氟烷组)。

2. 麻醉方法:- A组:腹腔注射水合氯醛(剂量为0.3ml/100g体重)。

- B组: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剂量为30mg/kg体重)。

- C组:采用异氟烷吸入麻醉,浓度为1.5%。

- D组:腹腔注射水合氯醛(剂量为0.3ml/100g体重)+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剂量为30mg/kg体重)。

- E组:腹腔注射水合氯醛(剂量为0.3ml/100g体重)+吸入异氟烷,浓度为1.5%。

3. 麻醉效果观察:- 观察各组小鼠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恢复时间。

- 观察各组小鼠的生理指标变化,如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 观察各组小鼠的手术操作过程中是否出现挣扎、抽搐等反应。

四、实验结果1. 麻醉诱导时间:A组(10.2±1.5分钟)、B组(8.1±1.2分钟)、C组(5.6±1.0分钟)、D组(9.8±1.3分钟)、E组(7.2±1.1分钟)。

结果显示,异氟烷组的麻醉诱导时间最短,水合氯醛组次之,戊巴比妥钠组最长。

2. 麻醉维持时间:A组(60.5±8.2分钟)、B组(52.3±7.8分钟)、C组(45.1±6.7分钟)、D组(57.9±8.4分钟)、E组(49.8±7.5分钟)。

实验动物的麻醉

实验动物的麻醉

巴比妥类

硫喷妥钠:超短效巴比妥类

戊巴比妥钠:短效巴比妥类,多用3%溶液。静脉一
次注射,犬用40mg/kg,兔、鼠用30mg/kg,腹腔注
射剂量增加20%,可维持持2小时有效全麻,在外科
麻醉中,对呼吸和循环系统都有严重抑制。用于兔、 鼠死亡率较高;用于大等较大动物,亦需要辅助呼 吸和其他复苏措施,且完全苏醒需要6~8小时。
2.5%(0.6-0.8ml/Kg)
现用现配,由于对腹膜刺激大,不宜腹腔注射。
动物麻醉流程图
动物的准备
麻醉人员及仪器的准备
麻醉方式的选择
麻醉药品的准备
术前药 麻醉诱导 麻醉维持
的使用是比较安全的,因为它很少因为过量而致动
物死亡。
(2)不良反应:动物诱导时不舒服,而且乙醚对粘膜的 刺激可导致咳嗽、大量的支气管和唾液腺分泌物, 偶尔还会导致喉痉挛。乙醚还能在动物的麻醉苏醒 期后诱发既有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特别
是兔和啮齿类动物。乙醚是可燃的,和空气或氧气
构成爆炸性混合物。

麻醉效果的观察

③肌张力:亢进,麻醉过浅;全身肌肉松弛,麻 醉合适。
④皮肤夹捏反应:麻醉过程中可随时用止血钳或 有齿镊夹捏动物皮肤,若反应灵敏,则麻醉过浅; 若反应消失,则麻醉程度合适。

麻醉意外及处理

呼吸系统
呼吸频率的变化 潮气量的变化 SpO2

心血管系统
血压 心率 心律
麻醉注意事项

麻醉前用药

麻醉前用药是指在手术前30分钟以内适当使用抗
胆碱类药物(如阿托品)及镇静镇痛药物(如安定、 鲁米那、度冷丁等),可以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和
防止呕吐,使动物安静以保证麻醉诱导的平稳和

动物麻醉药理实验报告

动物麻醉药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对实验动物的作用效果。

2. 比较不同麻醉药物的安全性及副作用。

3. 了解麻醉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代谢特点。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成年小鼠,体重20-25g,雌雄不限。

2. 麻醉药物:戊巴比妥钠、氯胺酮、苯巴比妥钠。

3. 仪器设备:电子天平、注射器、麻醉机、生理记录仪、手术器械等。

三、实验方法1.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

2. 第1组为对照组,不给予麻醉药物。

3. 第2组给予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剂量为50mg/kg。

4. 第3组给予氯胺酮腹腔注射,剂量为50mg/kg。

5. 第4组给予苯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剂量为50mg/kg。

6. 分别记录各组动物注射麻醉药物后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7. 在麻醉状态下,对动物进行手术操作,观察麻醉效果。

8. 记录手术过程中动物的挣扎程度、苏醒时间等。

四、实验结果1. 戊巴比妥钠组:注射后5-10分钟,动物出现嗜睡状态,呼吸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下降。

手术过程中,动物无明显挣扎,麻醉效果良好。

术后苏醒时间约20分钟。

2. 氯胺酮组:注射后5-10分钟,动物出现嗜睡状态,呼吸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下降。

手术过程中,动物挣扎程度较戊巴比妥钠组轻,麻醉效果较好。

术后苏醒时间约15分钟。

3. 苯巴比妥钠组:注射后5-10分钟,动物出现嗜睡状态,呼吸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下降。

手术过程中,动物挣扎程度较氯胺酮组明显,麻醉效果较差。

术后苏醒时间约25分钟。

4. 对照组:注射后5-10分钟,动物无明显变化,手术过程中,动物挣扎剧烈,无法进行手术操作。

五、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戊巴比妥钠、氯胺酮、苯巴比妥钠均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但戊巴比妥钠和氯胺酮的麻醉效果较好,苯巴比妥钠的麻醉效果较差。

2. 戊巴比妥钠和氯胺酮的麻醉效果较好,可能与它们的药理作用有关。

戊巴比妥钠属于巴比妥类药物,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以降低动物的兴奋性,从而起到麻醉作用。

动物医学麻醉实验报告(3篇)

动物医学麻醉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和掌握动物医学麻醉的基本原理、常用麻醉药物及其作用特点,熟悉动物麻醉前的准备工作、麻醉方法的操作步骤以及麻醉后的观察与护理。

通过本实验,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动物:家兔2只2. 器材:麻醉机、气管插管、注射器、针头、开口器、喉镜、心电图仪、血压计、温度计、呼吸机、生理盐水、普鲁卡因、氯胺酮、硫酸阿托品、硫酸镁等。

三、实验方法1. 麻醉前准备(1)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呼吸、心跳、体温等生命体征。

(2)对动物进行编号、称重,记录基本信息。

(3)对动物进行禁食禁水,防止麻醉过程中发生呕吐。

(4)准备实验药品和器材。

2. 麻醉方法(1)静脉注射氯胺酮(剂量:5mg/kg),观察动物的反应。

(2)静脉注射硫酸阿托品(剂量:0.01mg/kg),观察动物的反应。

(3)静脉注射硫酸镁(剂量:0.1mg/kg),观察动物的反应。

(4)静脉注射普鲁卡因(剂量:5mg/kg),观察动物的反应。

(5)将动物放入麻醉机,调节氧流量,连接呼吸机,观察动物的生命体征。

3. 麻醉观察与护理(1)观察动物的呼吸、心跳、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确保麻醉深度适宜。

(2)观察动物的反应,如是否有躁动、呕吐、抽搐等,及时调整麻醉深度。

(3)保持动物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4)注意动物体温变化,必要时给予保暖措施。

(5)观察麻醉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麻醉前,动物的精神状态良好,呼吸、心跳、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正常。

2. 静脉注射氯胺酮后,动物表现为兴奋、肌肉松弛,随后进入睡眠状态。

注射硫酸阿托品后,动物出现口干、心率加快等反应。

注射硫酸镁后,动物出现肌肉松弛、呼吸抑制等反应。

注射普鲁卡因后,动物表现为疼痛反应,随后进入睡眠状态。

3. 在麻醉过程中,动物的生命体征稳定,呼吸、心跳、血压、体温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动物无躁动、呕吐、抽搐等不良反应。

实验动物的麻醉

实验动物的麻醉

心血管系统影响
麻醉药物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抑制作用, 导致血压下降和心律失常。
苏醒延迟
过量或不当使用麻醉药物可能导致动物苏醒 延迟,增加管理难度和风险。
麻醉操作的风险和并发症
注射疼痛和应激反应
注射麻醉药物可能导致实验动 物出现疼痛和应激反应,影响
实验结果。
意外插管和气道梗阻
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 插管、气道梗阻等并发症,导 致窒息或呼吸衰竭。
02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吸入麻醉
吸入麻醉是将气体或挥发性液 体麻醉剂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动 物体内,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 功能,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
吸入麻醉的优点是操作简便、 麻醉效果好、对循环系统影响 较小,适用于各种实验动物。
常用的吸入麻醉剂有氟代烃类 、乙醚、氨等。
吸入麻醉的缺点是麻醉深度不 易控制,且需要专门的麻醉设 备。
常用的监测指标包括呼吸频率、 心率、血压、体温等。
麻醉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 实验动物在麻醉过程中的异常情
况,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03
实验动物麻醉的安全与风 险
麻醉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呼吸抑制
麻醉药物可能导致呼吸频率和通气量降低, 引发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肝肾功能损伤
某些麻醉药物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伤,影响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目的
确保实验动物在实验过程中保持 安静、无痛、无恐惧,同时减少 动物的应激反应,以便更准确地 观察实验结果。
实验动物麻醉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护动物福利
麻醉可以减少动物在实验 过程中的痛苦和恐惧,符 合动物伦理和福利的要求 。
实验准确性
麻醉可以减少动物的应激 反应,使实验结果更加准 确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小鼠皮下注射
❖ 大鼠腹腔注射
❖ 小鼠尾静脉注射
家兔耳缘静脉注射
前肢头静脉注射
后肢小隐静脉注射
❖灌 胃 法
实验动物备皮
动物的被毛常能影响实验操作和结果的观察, 因此实验中常需去除或剪短动物的被毛。除毛的方 法有剪毛、拔毛和脱毛三种。
剪毛:固定动物后,用粗剪刀剪去所需部位的被毛。
拔毛:兔耳缘静脉注射或取血时以及给大、小白鼠 作尾静脉注射时,需用拇指、食指将局部被毛拔去, 以利操作。
青紫蓝兔
新西兰白兔
豚鼠
中华大蟾蜍


动物麻醉
动物的抓取 动物的备皮
注射给药法
动物的给药途径 经口给药法
皮下注射 皮内注射 肌肉注射 腹腔注射 静脉注射
灌胃法
其他途径
呼吸道给药 脊髓腔内给药 直肠内给药
❖ 小鼠的抓取固定与腹腔注射
狗嘴固定法
家兔的抓取
盒式固定法 台式固定法
马蹄形固定法
袋鼠 犰狳 刺猬 蝙蝠 猕猴,狨猴,猩猩 兔,鼠兔 大鼠,小鼠,豚鼠,仓鼠,地鼠,沙鼠等 江豚 狗,猫,鼬 海狗 马,驴,螺 猪,牛,羊,鹿
长爪沙鼠
SD大鼠
Wistar大鼠
狼犬
华北犬 墨西哥无毛犬
墨西哥无毛犬
猕猴
小 猎 兔 犬 ( 比 格 狗 )
中 国 猎 犬 西藏牧羊犬
日 本 大 耳 白 兔 家兔
水合氯醛
用5%溶液;犬静脉注射100mg/kg,腹腔注射 150mg/kg,兔和鼠用后常有肌肉紧张,宜与乌 拉坦合用;临用前将两药等量混合,用60℃等渗 盐水配制成5%~10%注射液,按1~2m1/kg静 脉注射。麻醉持续时间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较浅,苏醒期常 有激惹现象。一般只用于不要求存活的刺激较轻 的手术。
麻醉前用药
麻醉前用药是指在手术前30分钟以内适当使用抗 胆碱类药物(如阿托品)及镇静镇痛药物(如安定、 鲁米那、度冷丁等),可以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和 防止呕吐,使动物安静以保证麻醉诱导的平稳和 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
常用麻醉药物
吸入麻醉药
巴比妥类
静脉麻醉药 分离麻醉药
神经安定镇痛药 其他
乙醚
给药途径
(一)皮下注射
注射时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提起皮肤,将连有5(1/2) 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皮下。皮下注射部位一般狗、 猫多在大腿外侧,豚鼠在后大腿的内侧或小腹部; 大白鼠可在侧下腹部。兔在背部或耳根部注射。
(二)皮内注射
皮内注射时需将注射的局部脱去被毛,消毒后,用 左手拇指和食指按住皮肤并使之绷紧,在两指之间, 用结核菌素注射器连4(1/2)细针头,紧贴皮肤表层 刺入皮内,然后再向上挑起并再稍刺入,即可注射 药液,此时可见皮肤表面鼓起一白色小皮丘。
脱毛:脱毛系指用化学药品脱去动物的被毛,适用 于无菌手术野的准备以及观察动物局部皮肤血液循 环和病理变化。
麻醉前准备及麻醉前用药
麻醉设备,麻醉药品和人员的准备 实验动物的准备 麻醉前用药
实验动物的准备
包括实验前动物禁食12-24小时,禁水4-6小时, 以免手术时动物呕吐和误吸。如果用狗作为手术 对象,那么在手术前还要将狗嘴捆绑。同时还要 根据手术要求选择麻醉方法和准备手术器械、药 品等。
苯巴比妥钠:长效巴比妥类
氯胺酮
适用于大多数实验动物。肌肉、腹腔或静脉注射皆 可。对犬等体型较大动物,呼吸抑制不明显,但对 鼠类则常有严重呼吸抑制,对免和鼠的镇痛效果不 可靠。单独使用氯胺酮亦有骨骼肌紧张、唾液和气 管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以及咽反射消失过迟等缺点, 与安定合用可纠正此类缺点。静注诱导剂量,为1 %氯胺酮溶液2~5ml/kg,复合安定1~2mg/kg。 维持剂量每次用诱导量的1/3~1/2。肌肉或腹腔注 射氯胺酮用5%~10%溶液4~10 m1诱导。
神经安定镇痛药
神经安定镇痛合剂由强麻醉性镇痛药和神经安定 药组成。如氟芬合剂。神经安定镇痛合剂对大多 数动物可产生良好的麻醉作用,给药途径有肌肉、 腹腔或静脉注射,单独使用神经安定镇痛合剂, 适用于无需肌肉松弛的表浅外科小手术。
乌拉坦
用20%溶液静脉注射,剂量1g/kg;亦可作腹腔、 肌肉或皮下注射,剂量1~1.5g/kg,宜用于鼠类。 作用温和持久,有效麻醉时间可长达6~10小时, 对于深度外科麻醉,呼吸及循环均无明显抑制。但 此药本身有致癌作用,不能用作与肿瘤有关的实验。 工作人员亦应小心,禁止长期接触。使用此药的动 物,用后即作为有害废弃物,严格按照规定深埋或 作其他无害处理。
(1)药理学作用:乙醚在简便装置中也容易挥发。乙醚 的使用是比较安全的,因为它很少因为过量而致动 物死亡。
(2)不良反应:动物诱导时不舒服,而且乙醚对粘膜的 刺激可导致咳嗽、大量的支气管和唾液腺分泌物, 偶尔还会导致喉痉挛。乙醚还能在动物的麻醉苏醒 期后诱发既有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特别 是兔和啮齿类动物。乙醚是可燃的,和空气或氧气 构成爆炸性混合物。
巴比妥类
硫喷妥钠:超短效巴比妥类
戊巴比妥钠:短效巴比妥类,多用3%溶液。静脉 一次注射,犬用40mg/kg,兔、鼠用30mg/kg, 腹腔注射剂量增加20%,可维持持2小时有效全麻, 在外科麻醉中,对呼吸和循环系统都有严重抑制。 用于兔、鼠死亡率较高;用于大等较大动物,亦需 要辅助呼吸和其他复苏措施,且完全苏醒需要6~8 小时。
(三)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应选肌肉发达,无大血管通过的部位,一 般多选臀部。注射时垂直迅速刺入肌肉,回抽针栓 如无回血,即可进行注射。给小白鼠、大白鼠等小 动物作肌肉注射时,用左手抓住鼠两耳和头部皮肤, 右手取连有5(1/2)针头的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大 腿外侧肌肉,将药液注入。
(四)腹腔注射 用大、小白鼠做实验时,以左手抓住动物,使腹部 向上,右手将注射针头于左(或右)下腹部刺入皮 下,使针头向前推 0.5~1.0cm,再以45度角穿过 腹肌,固定针头,缓缓注入药液,为避免伤及内脏, 可使动物处于头低位,使内脏移向上腹。若实验动 物为家兔,进针部位为下腹部的腹白线离开1cm处。
动物麻醉
麻醉系
基本任务
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 验过程中所致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 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 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常用实验动物种类
最常用的是哺乳类动物
动物目名称 实验动物名称
有袋目 贫齿目 食虫目 翼手目 灵长目 兔形目 啮齿目 鲸目 食肉目 鳍足目 奇蹄目 偶蹄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