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及处置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疑似接种反应及处置原则预防接种一般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1 全身反应

1 临床表现

接种灭活疫苗后少数受种者24小时内可能出现发热,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个别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即有发热,6~12小时达高峰。 .

2 处置原则

受种者发热在37.5℃以下时,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它疾病。受种者发热超过37.5℃,或37.5℃以下并伴有其它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2 局部反应

临床表现有皮下接种的疫苗在注射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少数受种者出现局部红肿,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红肿直径>30mm,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

皮内接种卡介苗者,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形成疤痕(卡疤)。

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部分受种者会出现因注射部位吸附剂不易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硬结。

3处置原则红肿直径和硬结<15mm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红肿直径和硬结15mm~30mm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红肿和硬结直径>30mm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接种卡介苗出现的局部红肿,不能热敷。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或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判定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以下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1 无菌性脓肿

1.1 临床表现

1.1.1 注射局部先有较大红晕,持续多天。2~3周后接种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硬结,局部肿胀、疼痛。

1.1.2 炎症表现并不剧烈,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轻者可在原注射针眼处流出略带粉红色的稀薄脓液;较重者可形成溃疡,溃疡呈暗红色,周围皮肤呈紫红色。

1.2 治疗

1.2.1 干热敷以促进局部脓肿吸收,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

1.2.2 脓肿未破溃前可用注射器抽取脓液,并可注入适量抗生素。不宜切开排脓,以防细菌感染或久不愈合。

1.2.3 脓肿如已破溃或发生潜行性脓肿且已形成空腔需切开排脓,必要时还需扩创,将坏死组织剔除。

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

10.1 淋巴结炎

10.1.1 临床表现

(1)卡介苗接种后2-6个月发生于接种部位同侧或腋下。

(2)卡介苗接种后同侧局部淋巴结肿大超过1cm或发生脓疡破溃,淋巴结可一个或数个肿大。

10.1.2 治疗

(1)若局部淋巴结继续增大,可口服异烟肼或加用利福平,局部用异烟肼粉末或加用利福平涂敷,最好采用油纱布,起初每天换药1次,好转后改为2~3天换药1次。大龄儿童可以采用链霉素局部封闭。(2)脓疡有破溃趋势,应及早切开,用20%对氨基水杨酸油膏纱条或利福平纱条引流。若脓疡自发破溃,用20%对氨基水杨酸软膏或利福平粉剂涂敷。

局部化脓性感染

常因接种时注射器材或疫苗污染,或接种后局部感染引起。

1 局部脓肿

(1)一般以浅部脓肿较为多见,在注射局部有红、肿、热、痛的表现。

(2)脓肿浸润边缘不清楚,有明显压痛。脓肿局限后,轻压有波动感。

(3)深部脓肿极为少见,可能发生在局部感染后因治疗不及时而延伸至深部,有局部疼痛和压痛,全身症状和患肢的运动障碍比较明显。(4)有时局部可触及清楚的肿块,在肿块的表面可能出现水肿。(5)病人有全身疲乏、食欲减退、头痛、体温升高,有时有寒颤等症状。

2 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1)一般在局部感染后,化脓性细菌沿淋巴管移行引起淋巴管炎。(2)淋巴管炎以注射侧肢体最为多见,病灶上部的皮肤出现红线条,轻触较硬而疼痛。同时伴有发冷、发热、头痛等症状。

(3)局部淋巴结炎有时单独发生,有时同时出现多处淋巴管炎,常伴有同侧淋巴结肿大,以注射侧腋下淋巴结和颈淋巴结最为多见。局部红、肿、痛、热,有显著压痛,严重者常化脓而穿破皮肤,形成溃疡。

3 蜂窝织炎

(1)常由局部化脓病灶(A组和β-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扩散而引起,多沿淋巴管和血管走行而播散。以充血、水肿而无细胞坏死和化脓为其特征。最常见的部位为皮肤和皮下组织,但亦可累及较深部位。

(2)注射侧的上肢或颈部蜂窝组织炎症,局部红、肿、痛、热,常形似桔皮,但不像丹毒那样鲜明;边缘不甚明显,有时会有发生组织坏死和溃烂。

(3)可伴有全身疲乏、食欲不振、头痛和发热等症状。

2治疗

1 炎症初起时,应禁止热敷。有条件者可配合理疗。

2 局部可外涂百多邦、金霉素软膏或鱼石脂软膏,也可用中药或中药提取物(如欧莱凝胶),以减轻局部炎症的症状。

3 脓肿形成后,可用注射器反复抽脓;一般不切开引流,脓液稠厚时则应切开引流。脓肿切开或自行破溃后,可按普通换药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