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分章练习题及答案
东软 人力资源分章练习题汇总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在一个企业中,总经理及专业技术人员属于人力资源,而勤杂工不属于人力资源。
2.在以下哪个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中,强调人对工作的适应,以工作为中心展开工作分析、心理测验、绩效考核、职业生涯、管理开发A.初级阶段B.人事管理阶段C.人力资源管理阶段D.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3.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发展阶段来看,旨在提高劳动效率,将员工视为简单的生产手段和成本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是A.初级阶段B.人事管理阶段C.人力资源管理阶段D.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4.当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时,其工作的核心是A.劳动关系改善和劳动效率提高B.以工作为中心C.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D.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5.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在组织中承担以下哪些人力资源职能?A.人力资源战略的倡导者B.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者C.人力资源方案的设计者D.人力资源政策实施的监督者6.从发展趋势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重心将发生哪些变化?A.从现场管理到非现场管理B.从一致性到异质性管理C.从强调“管”到开发与管理并重D.从无章可循或有章可循7.美国学者戴维·乌尔里克认为,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角色包括以下哪几种类型A.战略伙伴B.专家(顾问)C.员工服务D.变革的推动者8.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组织中所担当的角色是A.人力资源战略的决策者、政策的决定者B.人力资源政策的体验者C.人力资源政策的实施者、方案的执行者、内部环境的营造者D.人力资源战略的倡导者、政策的制定者、方案的设计者、政策实施的监督者9.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发展阶段来看,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特点是A.以劳动关系改善和劳动效率提高为核心B.以工作为中心C.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D.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10.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定位正由行政事务管理职能为主向更多的咨询服务职能、规划设计职能和战略伙伴职能转变。
11.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发展阶段来看,战略性人事管理阶段是最高发展阶段。
中级人力章节试题及答案
中级人力章节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
A. 提高员工满意度B. 降低人力成本C. 实现组织战略目标D. 提升员工技能2. 在人力资源规划中,组织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是()。
A. 员工数量B. 员工年龄结构C. 组织的战略规划D. 员工的薪酬水平3. 招聘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筛选候选人的方法?()A. 简历筛选B. 面试C. 背景调查D. 星座匹配4. 以下哪项不是员工培训的主要目的?()A. 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B. 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C. 降低员工的工作压力D. 促进员工个人职业发展5. 绩效管理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 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B. 提供晋升和培训的依据C. 作为解雇员工的直接理由D. 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A. 招聘与配置B. 员工关系C. 薪酬福利管理D. 市场调研7. 在制定薪酬体系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 岗位的价值B. 员工的个人需求C. 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D. 组织的财务状况8.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A. 工作环境B. 工作内容C. 薪酬待遇D. 同事关系9. 人力资源部门在员工离职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A. 进行离职面谈B. 立即停发工资C. 办理离职手续D. 提供离职辅导10. 以下哪些是有效的员工激励方式?()A. 金钱奖励B. 晋升机会C. 工作认可D. 增加工作量三、简答题11. 简述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
12. 描述招聘过程中的五个主要步骤。
13. 说明如何通过培训和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四、案例分析题14. 假设你是一家大型制造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公司计划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在未来两年内增加500名员工。
请描述你将如何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以满足这一需求。
五、论述题15. 论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技术和社交媒体如何改变招聘和员工关系管理的方式。
201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分章练习题和答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分章练习题和答案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A.劳动经济学B.劳动力C.劳动资源D.劳动能力2.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构成消费对象的消费资料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质资料,而且还包括无形的非“()”资料.A.消费B.物质C.需求D.资源3.资源的有限性称为()的稀缺性.A.消费B.物质C需求D.资源4.在市场经济中,支付能力是生产出来的,是生产的结果,生产力等于().A.劳动结果B.支付能力C.支付手段D.劳动能力5.一定社会发展阶段所能够拥有的()就是消费的支付能力.A.劳动能力B.劳动手段C.劳动D.劳动资料6.利润定义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收人减去()的差额部分.A.生产费用B.总费用C.原材料费用D人工费用7.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是()研究方法.A.规范B.实证C.体系D.认识客观现象8.实证研究方法的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的问题.A.应该是什么B.是怎样的C.是什么D.实在的9.劳动经济学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现象.A.市场经济B.市场主体C.劳动力假说D.劳动力市场10.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的问题.A.应该是什么B.是怎样C.是什么D实际l1.总人口劳参率等于劳动力除以()再乘以百分之百.A.总人口B.总劳动力C.可能劳动力D.有能力劳动者12.(),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A.劳动力供给B.劳动力总量c.劳动力需求D劳动力市场13.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A.供给无弹性B.劳动力供给弹性C.供给缺乏弹性D.供给富有弹性14.(),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Aθ劳动力参与率B.劳动力周期C.劳动力需求D.劳动力供给15.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程度的指标.A.人口密度B.社会劳动强度,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D.参加工作人口比例!16.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供给B.劳动力需求C.劳动力供给量D.劳动力需求量17.劳动力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A.Es<0 B.Es>0 C.Es<l D.Es >l18.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Es>1 B.Es<l C.Es>2 D.Es<019.劳动力供给缺乏弹性表示为().A.Es<0 B.Es>2 C.Es<1 D.Es >120.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Es>l B.Es<1 C,Es>0 D Es<021.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表示为().A.(△S/S)/(△w/w)B.(△w/w)/(△S/S)C.(△w/S)/(△S/w)D.(△S/w)/(△w/S)22.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Ed表示为().A(△w/△D)/(w/D)B(△D/△w)/(D/w)C(Aw/w)/(△D/D)D (△D/D)/(△w/w)23.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D.劳动力供给量24.劳动力需求富有弹性表示为().A.Ed>0 B.Ed<0 C.Ed>l D.Ed <l25.劳动力需求缺乏弹性表示为().A.Ed>2 B.Ed<2 C.Ed>l D.Ed <l26.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属于()弹性A.供给有无限B.单位供给C.供给富有D.供给缺乏27.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Ed>2 B.Ed<2 C.Ed>l D.Ed <l28.一边际产E wp用公式表示为().A.△L/△Q B.△Q/△L C.Q/L D.L /Q29.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对于由劳动投人的增加所引起的产童变动的第一个阶段,判断正确的是()A.AP递减B.AP递增C.MP递减D.MP为负值30.AP与MP的交点为()的最大值.A.总产置TP B.平均产量AP C.边际产量MPD.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MRP3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A.MRP=VMP B.MRP=MP C.VMP=MP D.MP=MC32.当()时,总产量取得最大值A.AP=0 B.MP=0 C.AP>MP D.AP <MP33.增加一单位劳动要素投人所增加的产量定义为劳动的边际产量,也叫做().A.边际产品价值B.边际产品C.边际产品收益D.边际产品出售34.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A.劳动关系B.雇用关系C.经济关系D.劳动交换关系35.()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A.劳动要素B.狭义C.劳动关系D.劳动机制36.劳动力市场的主体由相互对立的()构成.A.客体B.雇用C.两极D.边际37.劳动力市场的(),是指劳动力市场所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A.本质属性B.本质特性C.本质特征D.本质要求38.在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分析中,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A,R·韦恩·蒙迪B.A·马歇尔C.雷蒙德D.希克斯39.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A.亚当·斯密B.希克斯C.A·马歇尔D.L·瓦尔拉40.均衡价格论是由()提出的.A.亚当·斯密B.L·瓦尔拉C.A·马歇尔D.希克斯41.实际工资的计算公式是().A.货币工资/价格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C.货币工资×价格D.货币工资×价格指数42.总供给等于()之和.A.消费+储蓄B.投资+储蓄C.投资+收入D.消费十收入43.()的所有者提供要素服务分别得到各自的报酬,分别对应为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A.劳动要社B.生产要素C.服务要素D.管理要素44.计时工资中,工资标准乘以实际工作时间等于().A.时间有效工资B.支付工资C.货币工资D.应得工资45.计件工资的计算方式是:货币工资=()A.计件工资额(计价单价)×合格产品数量B.计件率×合格产品数量C.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D.计件工资率×总生产当日数量E.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月计件总合格数量46.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47.失业率用公式来表示丙()×100%.A.失业人数/就业人数B.失业人数/人口总数C.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D.就业人数/失业人数48.从下列定义说法中,判断错误的是().A.最低工资,又称为最低工资率,是国家依法规定的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B.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C.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重功能,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D.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人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囚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49.()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经济增长的亠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金融政策D.收入政策50.收人差距的衡量指标是().A.国民收入B.墓尼系数C.人均GDP D.需求弹性51.从世界各国来看,基尼系数()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A.大于0.2 B.小于0.2 C.大于0.4 D.小于052.基尼系数在0.4以上,则表示收人差距比较大;通常的基尼系数在()之间.A.0~1 B.0~2 C.0~0.2 D.0.2~0.453.实际工资是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其计算公式为().A.实际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B.实际工资=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C.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D.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E.实际工资=货币工资÷标准工作时间小时54.资源的有限性称为().A.稀缺性B.物质性C,资料性D.文件性55.个人追求的目标是().A.收益最大化B.效用最大化C.可支配最大化D.可支配资源最大化56.增长差距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具体表现力().A.季节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需求性失业D.需求不足性失业57.单位需求弹性,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是().A.Ed=1 B.Ed>l C.Ed<1 D.Ed=058.经济周期研究者们提出().A.两种劳动参与假说B.一级劳动力参与假说C.二级劳动力参与假说D.三级劳动力参与假说参考答案1.A,2.B 3.D 4.B 5.C,6.B,7.B 8.C,9.D,10.A 11.A 12.A 13.B 14.C15.C,16.C 17.D,18.B,19.C,20.A,21.A,22.D,23.C,24.C,25.D,26.C,27.D,28.B,29.B,30.B,31.A,32.B,33.B,34.C,35.B 36.C,37.A,38.B,39.D,40.C,41.B,42.A,43.B,44.C,45.C,46.C,47.C,48.A,49.B,50.B,51.B,52.D,53.C,54.A,55.B,56.D,57.A,58.A,二、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锗选、少选均不符分)1.劳动经济学提到,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的属性是().A任何一个既定的量与无限性相比,总是不足的B.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属性C.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D.人所共知,生产赖以消费E.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2.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A.企业B.供给者C.个人D.需求者E.政府3.利润最大的含义就是().A.“差额”是正值,则越大越好B.“差额”如果是负值,则越小越好C.利润最大化不过是效益最大化的变形D.利润最大化不过是效用的变化E.利润最大化是货币收人的变化4.主体的行为可以用最大化的观点加以().A.研究B.分析C.预测D.执行E.总结5.劳动力市场上,()分别是劳动力的供给方和需求方.A.居民户B.企业C.劳动者D.公司验E.政府6.(),导致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大区别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A.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B.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C.其他市场配置的资源D.交换的商品相比E.具有显著的特殊性7.劳动经济学的任务是().A.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B.劳动力的稀缺C.劳动力需求D.工资E.就业决定机制8.劳动经济学主要有()的研究方法.A.劳动力市场B.劳动科学C.劳动供给D.实证E.规范9.实证研究方法具有()特点.A.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B.研究现象自身的活动规律及内在逻辑C.研究现象自身认识客观的规律D.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E.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10.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是().A.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B.设定假设条件C.提出理论假说D.提出理论设想E.验证11.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它有利于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种种障碍,使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其主要障碍有().A.信息障碍B.体制C.市杨缺陷D.管理障碍E.物价障碍12.现代劳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劳动力是指().A.能从事劳动的人B.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c.在一定年龄之内D.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E.一定范围内的人口13.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A.供给无弹性B供给有无限弹性C单位供给弹性D供给富有弹性E供给缺乏弹性14.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女性教育水平普遍提高B.制度劳动时间缩短C.人口出生率下降D.科学技术进步E.经济结构升高15.我国在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中将劳动力分为()级.A—B.二C.三D.一、二E.二、三16.劳动力市场的性质是().A.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B.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行为是一种等价交换C.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D.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E.消耗最低费用中劳动的交换体现17.劳动力市场跑本质属主要表现在().A.劳动力市场是在产权边界界定清晰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B.劳动力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劳动力的配置的途径C.劳动力市场是在变革中界走清晰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D.劳动力市场是劳动交换的途径E.劳动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离开流通领域进人生产领域后,所开展的劳动过程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过程18.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是().A.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B.分析单个市场均衡的实现与变动C.说明实现均衡的条件D.研究任何一种特定商品的欲求关系E.研究任何下种特定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关系19.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是().A.劳动力资源的分配B.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C.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D.充分就业的就业量不同20.我国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包括().A.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B.人口年龄结构组合的供给影响C.人口城乡结构D.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E.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21.所谓工资就是().A.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B.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C,由需求价格决定的D.具有与劳动的净产品不相等的趋势E.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22.工资率,是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根据单位时间标准的不同可分为().A.小时工资率B.日工资率C.基本工资率D.加班工资率E.计时工资率23.福利的基本构成包括().A.各类保险B.工作餐c.优惠的商品D.失业保险E.折价的商品24.具备()可以称为就业.A.劳动就业的主体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B.所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C.所参加的劳动对社会有益D.所从事的劳动为有酬劳动E.从有酬劳动中获得的可以是经营收人25.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考察我国最重要的失业类型有()失业.A.摩擦性B.技术性C.结构性D.季节性E.需求不足性26.请说出现代就业与失业状态的过程().A.就业状态→失业状态B.就业状态→非劳动力C.失业状态→就业状态D.失业状态→非劳动力E.非劳动力→就业状态,非劳动力→失业状态27.失业给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A物质的B家庭的C.社会的D.安全的E.精神的28.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包括().A.最低劳动标准B.最低社会保障C.工会D.职工代表大会E.保障基本生活标准29.收入政策广义的说法是().A.包括有关政策经济调控的手段B.包括在一定社会总收入C.对以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居民个人分配关系的调整政策D.包括一定工资总量的条件下E.社会收入分配政策30.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是().A.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B.有利于抑制过度的消费增长C.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D.有利于自由竞争机制发展E.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3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有().A.制定工资与物价指导线B.对物价和工资进行管制以致于冻结C.实施以税收为基础的收人控制政策D.约束企业工资发放过度的行为E.评议物价和工资增长过快32.对收人平等化的主要政策措施有().A.实行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B.对遗产、赠与、财产、高消费征税C.发展社会保障事业D.对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就业培训E.发展教育事业和改善居民住房条件3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劳动力市场现象B.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C.劳动力市场D.资本市场E.就业与失业34.对劳动力参与率的长期变动趋势描述正确的有().A.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B.女性人口劳参率上升C.女性人口劳参率下降D.老年人口劳参率上升E.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35.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人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阶段.A.MP递减B.MP递增C.总产量绝对减少D.总产量绝对增加E.总产量不变36.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人的增加所引起产量的变动,判断正确的是().A.第一阶段AP递增B.第一阶段AP递减C.第二阶段MP递减D.第二阶段MP 递增E.第三阶段MP为负值3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A.MRP=VMP B.VMP=MP·P C.MC=w D.MP=w E.VMP主M C38.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A.充分就业B.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工资C.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D.体现工资差异E.增大工资总额39.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劳动年龄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B.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C.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E.就业人口总量40.货币工资的影响因素有().A.货币工资率B.工作时间长度C.劳动力数量D.价格指数成E.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41.关于货币工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A.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B.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合格产品数量C.货币工资=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D.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总产品数量E.货币工资=计时工资率×合格产品数量42.福利所具有的特征有().A.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B.法定性C.企业自定性D.灵活性E.公平性43.福利的具体表现形式分为().A.当期支付B.实物支付C.延期支付D.支票支付E.现金支付44.企业实行实物支付的主要原因是().A.实物支付可以变相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B.实物支付可以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C.实物支付变相地提高了仓分所得税的纳税起点D.从社会的角度看,实物支付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E.实物支付是普遍存在的福利支付方式45.均衡国民收人等于().A.总供给B.总需求C.投资+储蓄D.消费+储蓄E.消费+投资46.失业类型分为().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E.阶段性失业47.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具体表现形式为().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增长差距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E.季节性失业48.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A.平均劳动时间B.失业率C,就业人数D.失业人数E9失业持续期49.失业的度量公式是().A9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B.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C.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要求就业人数×100%D.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能力人数×100%E.失业率主失业人数/就业人数的容量×100%50.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B.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C.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D.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E.失业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51.政府支出包括().A.赠与B.政府购进C.税收D.转移支付E.政府坏账52.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A.劳动力供给量B9最低社会保障C.劳动力需求量D.最低劳动标准E.工会53.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有().A.财政政策B.就业政策C.货币政策D.金融政策E.收人政策54.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A.扩大政府购买B.减少政府购买C.增加政府转移支付D.增加税收E.中降低税率55.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A.调节法定准备金率B.调整税率C.调整利率D.调整贴现率E.公开市场业务56.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和作用有().A.增加货币供应量B.降低利率C.刺激投资和消费D9增加总需求E.降低消费需求57.调控收人与物价的关系,控制工资收人过度增长诱发通货膨胀的措施有().A.制定工资与物价指导线B.在物价和工资增长过快且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对物价和工资进行管制以致于冻结C.实施以税收为基础的收人控制政策,约束企业工资发放过度的行为D.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国民收人再分配E.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来减少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58.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必须()等多方面的知识和分析工具.A.坚持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B.需要经济学知识和均衡分析C.需要市场非均衡分析D.需要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E.需要逻辑学、数学、统计学59.货币工资所受到影响因素包括().A.货币工资率B.工作时间长度C.工资支付方式D.工资概率E.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60.延期支付是福利的另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具有的优势包括().A.延期支付可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B.可以借助延期支付的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功能C.延期支付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D.企业自定延期支付的福利项目,可以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E.延期支付可以使若干保险基金实现积累61.政府购买的具体项目有().A.国防用品B.公共管理服务C.公共工程项目D.政府雇员的薪金报酬E.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62.转移支付包括政府在()等方面的支出.A.社会保险福利B.社会优抚C.社会救济D.老年救济E.某些补贴63.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A.扩张性的货币政策B.紧缩性的货币政策C.调节法定准备金率D.调整贴现率E.公开市场业务参考答案1. ABC,2.AC,3.AB,4.BC,5.AB,6.ABCDE,7.ACDE,8.DE,9.ADE,10.ABCE,11.ABC,12.BCD 13.ABCDE,14.ABCD,15.AB,16.ABCD,17.ABE,18.BE,19.BC,20.ACDE,21.AB,22.AB,23.ABE,24.ABCDE,25.ABCDE,26.ABCDE,27.ABCE,28.ABC,29.ABCDE,30.ACE,31.ABCD 32.ABCDE,33.AB 34.ABE,35.ABC,36.ACE,37.ABCE,38.ABC,39.BC 40.ABE,41.ABC,42.ABCD,43.BC,44.BCD,45.ABDE,46.ABCD 47.CD,48.BE,49.AB,50.ACD,51.BD,52.BDE,53,ACE,54.ACE,55.ADE,56.ABCD,57.ABC,58.ABcDE,59.ABE,60.ABCDE,61.ABCDE,62.ABCE,63.CDE,第二章劳动法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我国最早期对劳动法的定义是().A.劳动法是规范法B.劳动法为关系劳动之法工C.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的依据D.劳动法是国家大法的一种2.狭义的劳动法仅指劳动法律部门的()法律.A.核心B.基本C.规范D.依据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A.基本规范B.指导思想C.基本准则D.基本原则4.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所具有的特征有社会性、互济性和().A.规范性B.保障性C.补偿性D.抗风险性5.劳动关系法、劳动标准法、劳动保障法和劳动监督检查法构成().A.劳动合同法B.劳动权利法C.劳动法体系D.劳动保障体系6.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A.条件B.方法C.规则D.客体7.劳动法律事实包括劳动法律行为和().A.劳动法律事件B.劳动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效力D.劳动法律后果8.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A.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B.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C.保障劳动者的报酬权D.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9.()是劳动权的核心.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B.平等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10.所谓()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法定权益和约定权益.A.基本保护B.优先保护C.全面保护D.部分保护11.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时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即政府、工会、()共同参与决定.A.企业B.员工C.员工代表D.企业家协会12.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是().A.自由性B.社会性C.互济性D.补偿性13.()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A.劳动法律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14()是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A.劳动法律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15.()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A.劳动法律B.劳动规章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宪法1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A.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B.宪法C.劳动法律D.劳动规章17.将①宪法、②劳动法律、③行政法规按照法律效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③②B.③①②C.①②③D.②①③18.()不具有法律效力.A.立法解释B.任意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19.()是雇员与雇主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A.劳动合同B雇用规则C.司法解释D.集体合同20.()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A.劳动合同B.雇用规则C9司法解释D.集体合同21.()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为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遍的法律确信为基础.A.法官法B.判例法C9习惯法D.成文法22.()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A.劳动法的体系B.劳动法的渊源C.劳动法的原则D.劳动法的内容。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基础知识章节习题及答案(1)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基础知识章节习题及答案(1)第一章劳动经济学1[多选题]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 )。
A.充分就业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C.体现工资差异D.劳动力资源的分配E.增大工资总额参考答案:A,B,D参考解析: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充分就业,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劳动力资源的分配。
2[单选题]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A.例证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3[单选题]( )是指经济运作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A.经济规律B.经济交替C.经济周期D.经济变动参考答案:C4[多选题]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 )。
A.平均劳动时间B.失业率C.就业人数D.失业人数E.失业持续期参考答案:B,E参考解析: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
失业率指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力人数的百分比;失业持续期是指失业者处于失业状态的持续时间,一般以周为单位。
5[单选题]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力法中,(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A.观察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参考答案:B我参考解析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地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对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消极意义。
6[多选题]政府支出包括( )。
A.财政税收B.政府购买C.政府赠与D.转移支付E.政府呆坏账参考答案:B,D7[单选题]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
年人力资源管理员考试基础知识章节习题(1)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是指劳动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辅导练习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怡当的答案)1.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的问题。
A。
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
本质2.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程度的指标A.人口密度B。
社会劳动强度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D。
参加工作人日比例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供给B.劳动力需求C.劳动力供给量D。
劳动力需求量4.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A。
E S<0 B. E S >0 C。
E S <1 D。
E S〉15.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
E S >1 B. E S〈1 C. E S >2 D E S<06.供给缺乏弹性表示为()。
A。
E S <0 B. E S >2 C. E S〈1 D.E S〉17.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 E S >1 B、E S〈1 C。
E S〉0 D.E S〈08.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表示为()。
A. (△S/S)/(△W/W) B。
(△W/W)/(△S/S)C.〔△W/S)/△S W)D。
(△S/W)/〔△W/S)9.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E d表示为()A. (△W/△D)/(W/D)B. (△D/△W)/(D/W)C. (△W/’W)/ (△D/D)D. (△D /D)/(△W/W)10.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需求 B.劳动力供给 C.劳动力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量11。
需求富有弹性表示为()A. E d>0 B。
E d〈0 C。
E d >1 D E d <112.需求缺乏弹性表示为()A。
E d >2 B. E d〈2 C。
E d〉1 D、E d<1 13。
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201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分章练习题和答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分章练习题和答案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A.劳动经济学B.劳动力C.劳动资源D.劳动能力2.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构成消费对象的消费资料不仅仅是有形的物质资料,而且还包括无形的非“()”资料.A.消费B.物质C.需求D.资源3.资源的有限性称为()的稀缺性.A.消费B.物质C需求D.资源4.在市场经济中,支付能力是生产出来的,是生产的结果,生产力等于().A.劳动结果B.支付能力C.支付手段D.劳动能力5.一定社会发展阶段所能够拥有的()就是消费的支付能力.A.劳动能力B.劳动手段C.劳动D.劳动资料6.利润定义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收人减去()的差额部分.A.生产费用B.总费用C.原材料费用D人工费用7.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是()研究方法.A.规范B.实证C.体系D.认识客观现象8.实证研究方法的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的问题.A.应该是什么B.是怎样的C.是什么D.实在的9.劳动经济学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现象.A.市场经济B.市场主体C.劳动力假说D.劳动力市场10.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的问题.A.应该是什么B.是怎样C.是什么D实际l1.总人口劳参率等于劳动力除以()再乘以百分之百.A.总人口B.总劳动力C.可能劳动力D.有能力劳动者12.(),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A.劳动力供给B.劳动力总量c.劳动力需求D劳动力市场13.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A.供给无弹性B.劳动力供给弹性C.供给缺乏弹性D.供给富有弹性14.(),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Aθ劳动力参与率B.劳动力周期C.劳动力需求D.劳动力供给15.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程度的指标.A.人口密度B.社会劳动强度,C.人口参与社会劳动D.参加工作人口比例!16.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供给B.劳动力需求C.劳动力供给量D.劳动力需求量17.劳动力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A.Es<0 B.Es>0 C.Es<l D.Es >l18.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Es>1 B.Es<l C.Es>2 D.Es<019.劳动力供给缺乏弹性表示为().A.Es<0 B.Es>2 C.Es<1 D.Es >120.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Es>l B.Es<1 C,Es>0 D Es<021.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表示为().A.(△S/S)/(△w/w)B.(△w/w)/(△S/S)C.(△w/S)/(△S/w)D.(△S/w)/(△w/S)22.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Ed表示为().A(△w/△D)/(w/D)B(△D/△w)/(D/w)C(Aw/w)/(△D/D)D (△D/D)/(△w/w)23.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D.劳动力供给量24.劳动力需求富有弹性表示为().A.Ed>0 B.Ed<0 C.Ed>l D.Ed <l25.劳动力需求缺乏弹性表示为().A.Ed>2 B.Ed<2 C.Ed>l D.Ed <l26.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属于()弹性A.供给有无限B.单位供给C.供给富有D.供给缺乏27.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A.Ed>2 B.Ed<2 C.Ed>l D.Ed <l28.一边际产E wp用公式表示为().A.△L/△Q B.△Q/△L C.Q/L D.L /Q29.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对于由劳动投人的增加所引起的产童变动的第一个阶段,判断正确的是()A.AP递减B.AP递增C.MP递减D.MP为负值30.AP与MP的交点为()的最大值.A.总产置TP B.平均产量AP C.边际产量MPD.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MRP3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A.MRP=VMP B.MRP=MP C.VMP=MP D.MP=MC32.当()时,总产量取得最大值A.AP=0 B.MP=0 C.AP>MP D.AP <MP33.增加一单位劳动要素投人所增加的产量定义为劳动的边际产量,也叫做().A.边际产品价值B.边际产品C.边际产品收益D.边际产品出售34.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A.劳动关系B.雇用关系C.经济关系D.劳动交换关系35.()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A.劳动要素B.狭义C.劳动关系D.劳动机制36.劳动力市场的主体由相互对立的()构成.A.客体B.雇用C.两极D.边际37.劳动力市场的(),是指劳动力市场所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A.本质属性B.本质特性C.本质特征D.本质要求38.在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分析中,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A,R·韦恩·蒙迪B.A·马歇尔C.雷蒙德D.希克斯39.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A.亚当·斯密B.希克斯C.A·马歇尔D.L·瓦尔拉40.均衡价格论是由()提出的.A.亚当·斯密B.L·瓦尔拉C.A·马歇尔D.希克斯41.实际工资的计算公式是().A.货币工资/价格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C.货币工资×价格D.货币工资×价格指数42.总供给等于()之和.A.消费+储蓄B.投资+储蓄C.投资+收入D.消费十收入43.()的所有者提供要素服务分别得到各自的报酬,分别对应为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A.劳动要社B.生产要素C.服务要素D.管理要素44.计时工资中,工资标准乘以实际工作时间等于().A.时间有效工资B.支付工资C.货币工资D.应得工资45.计件工资的计算方式是:货币工资=()A.计件工资额(计价单价)×合格产品数量B.计件率×合格产品数量C.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D.计件工资率×总生产当日数量E.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月计件总合格数量46.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47.失业率用公式来表示丙()×100%.A.失业人数/就业人数B.失业人数/人口总数C.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D.就业人数/失业人数48.从下列定义说法中,判断错误的是().A.最低工资,又称为最低工资率,是国家依法规定的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B.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C.工会在其发展中承担着多重功能,最基本的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集体谈判,参与决定基本劳动条件,并对各项劳动条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D.最低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人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囚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49.()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经济增长的亠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金融政策D.收入政策50.收人差距的衡量指标是().A.国民收入B.墓尼系数C.人均GDP D.需求弹性51.从世界各国来看,基尼系数()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A.大于0.2 B.小于0.2 C.大于0.4 D.小于052.基尼系数在0.4以上,则表示收人差距比较大;通常的基尼系数在()之间.A.0~1 B.0~2 C.0~0.2 D.0.2~0.453.实际工资是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其计算公式为().A.实际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B.实际工资=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C.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D.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E.实际工资=货币工资÷标准工作时间小时54.资源的有限性称为().A.稀缺性B.物质性C,资料性D.文件性55.个人追求的目标是().A.收益最大化B.效用最大化C.可支配最大化D.可支配资源最大化56.增长差距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具体表现力().A.季节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需求性失业D.需求不足性失业57.单位需求弹性,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是().A.Ed=1 B.Ed>l C.Ed<1 D.Ed=058.经济周期研究者们提出().A.两种劳动参与假说B.一级劳动力参与假说C.二级劳动力参与假说D.三级劳动力参与假说参考答案1.A,2.B 3.D 4.B 5.C,6.B,7.B 8.C,9.D,10.A 11.A 12.A 13.B 14.C15.C,16.C 17.D,18.B,19.C,20.A,21.A,22.D,23.C,24.C,25.D,26.C,27.D,28.B,29.B,30.B,31.A,32.B,33.B,34.C,35.B 36.C,37.A,38.B,39.D,40.C,41.B,42.A,43.B,44.C,45.C,46.C,47.C,48.A,49.B,50.B,51.B,52.D,53.C,54.A,55.B,56.D,57.A,58.A,二、多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锗选、少选均不符分)1.劳动经济学提到,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的属性是().A任何一个既定的量与无限性相比,总是不足的B.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属性C.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D.人所共知,生产赖以消费E.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2.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A.企业B.供给者C.个人D.需求者E.政府3.利润最大的含义就是().A.“差额”是正值,则越大越好B.“差额”如果是负值,则越小越好C.利润最大化不过是效益最大化的变形D.利润最大化不过是效用的变化E.利润最大化是货币收人的变化4.主体的行为可以用最大化的观点加以().A.研究B.分析C.预测D.执行E.总结5.劳动力市场上,()分别是劳动力的供给方和需求方.A.居民户B.企业C.劳动者D.公司验E.政府6.(),导致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大区别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A.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B.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C.其他市场配置的资源D.交换的商品相比E.具有显著的特殊性7.劳动经济学的任务是().A.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B.劳动力的稀缺C.劳动力需求D.工资E.就业决定机制8.劳动经济学主要有()的研究方法.A.劳动力市场B.劳动科学C.劳动供给D.实证E.规范9.实证研究方法具有()特点.A.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B.研究现象自身的活动规律及内在逻辑C.研究现象自身认识客观的规律D.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E.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10.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是().A.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B.设定假设条件C.提出理论假说D.提出理论设想E.验证11.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它有利于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种种障碍,使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其主要障碍有().A.信息障碍B.体制C.市杨缺陷D.管理障碍E.物价障碍12.现代劳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劳动力是指().A.能从事劳动的人B.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c.在一定年龄之内D.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E.一定范围内的人口13.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A.供给无弹性B供给有无限弹性C单位供给弹性D供给富有弹性E供给缺乏弹性14.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女性教育水平普遍提高B.制度劳动时间缩短C.人口出生率下降D.科学技术进步E.经济结构升高15.我国在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中将劳动力分为()级.A—B.二C.三D.一、二E.二、三16.劳动力市场的性质是().A.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B.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行为是一种等价交换C.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D.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E.消耗最低费用中劳动的交换体现17.劳动力市场跑本质属主要表现在().A.劳动力市场是在产权边界界定清晰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B.劳动力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劳动力的配置的途径C.劳动力市场是在变革中界走清晰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D.劳动力市场是劳动交换的途径E.劳动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离开流通领域进人生产领域后,所开展的劳动过程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过程18.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是().A.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B.分析单个市场均衡的实现与变动C.说明实现均衡的条件D.研究任何一种特定商品的欲求关系E.研究任何下种特定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关系19.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是().A.劳动力资源的分配B.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C.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D.充分就业的就业量不同20.我国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包括().A.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B.人口年龄结构组合的供给影响C.人口城乡结构D.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E.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21.所谓工资就是().A.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B.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C,由需求价格决定的D.具有与劳动的净产品不相等的趋势E.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22.工资率,是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根据单位时间标准的不同可分为().A.小时工资率B.日工资率C.基本工资率D.加班工资率E.计时工资率23.福利的基本构成包括().A.各类保险B.工作餐c.优惠的商品D.失业保险E.折价的商品24.具备()可以称为就业.A.劳动就业的主体是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B.所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C.所参加的劳动对社会有益D.所从事的劳动为有酬劳动E.从有酬劳动中获得的可以是经营收人25.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考察我国最重要的失业类型有()失业.A.摩擦性B.技术性C.结构性D.季节性E.需求不足性26.请说出现代就业与失业状态的过程().A.就业状态→失业状态B.就业状态→非劳动力C.失业状态→就业状态D.失业状态→非劳动力E.非劳动力→就业状态,非劳动力→失业状态27.失业给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A物质的B家庭的C.社会的D.安全的E.精神的28.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包括().A.最低劳动标准B.最低社会保障C.工会D.职工代表大会E.保障基本生活标准29.收入政策广义的说法是().A.包括有关政策经济调控的手段B.包括在一定社会总收入C.对以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居民个人分配关系的调整政策D.包括一定工资总量的条件下E.社会收入分配政策30.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是().A.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B.有利于抑制过度的消费增长C.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D.有利于自由竞争机制发展E.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3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有().A.制定工资与物价指导线B.对物价和工资进行管制以致于冻结C.实施以税收为基础的收人控制政策D.约束企业工资发放过度的行为E.评议物价和工资增长过快32.对收人平等化的主要政策措施有().A.实行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B.对遗产、赠与、财产、高消费征税C.发展社会保障事业D.对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就业培训E.发展教育事业和改善居民住房条件3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劳动力市场现象B.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C.劳动力市场D.资本市场E.就业与失业34.对劳动力参与率的长期变动趋势描述正确的有().A.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B.女性人口劳参率上升C.女性人口劳参率下降D.老年人口劳参率上升E.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35.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人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阶段.A.MP递减B.MP递增C.总产量绝对减少D.总产量绝对增加E.总产量不变36.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人的增加所引起产量的变动,判断正确的是().A.第一阶段AP递增B.第一阶段AP递减C.第二阶段MP递减D.第二阶段MP 递增E.第三阶段MP为负值3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A.MRP=VMP B.VMP=MP·P C.MC=w D.MP=w E.VMP主M C38.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A.充分就业B.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工资C.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D.体现工资差异E.增大工资总额39.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劳动年龄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B.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C.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E.就业人口总量40.货币工资的影响因素有().A.货币工资率B.工作时间长度C.劳动力数量D.价格指数成E.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41.关于货币工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A.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B.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合格产品数量C.货币工资=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D.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总产品数量E.货币工资=计时工资率×合格产品数量42.福利所具有的特征有().A.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B.法定性C.企业自定性D.灵活性E.公平性43.福利的具体表现形式分为().A.当期支付B.实物支付C.延期支付D.支票支付E.现金支付44.企业实行实物支付的主要原因是().A.实物支付可以变相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B.实物支付可以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C.实物支付变相地提高了仓分所得税的纳税起点D.从社会的角度看,实物支付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E.实物支付是普遍存在的福利支付方式45.均衡国民收人等于().A.总供给B.总需求C.投资+储蓄D.消费+储蓄E.消费+投资46.失业类型分为().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E.阶段性失业47.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具体表现形式为().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增长差距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E.季节性失业48.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A.平均劳动时间B.失业率C,就业人数D.失业人数E9失业持续期49.失业的度量公式是().A9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B.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C.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要求就业人数×100%D.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能力人数×100%E.失业率主失业人数/就业人数的容量×100%50.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B.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C.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D.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E.失业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51.政府支出包括().A.赠与B.政府购进C.税收D.转移支付E.政府坏账52.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A.劳动力供给量B9最低社会保障C.劳动力需求量D.最低劳动标准E.工会53.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有().A.财政政策B.就业政策C.货币政策D.金融政策E.收人政策54.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A.扩大政府购买B.减少政府购买C.增加政府转移支付D.增加税收E.中降低税率55.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A.调节法定准备金率B.调整税率C.调整利率D.调整贴现率E.公开市场业务56.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措施和作用有().A.增加货币供应量B.降低利率C.刺激投资和消费D9增加总需求E.降低消费需求57.调控收人与物价的关系,控制工资收人过度增长诱发通货膨胀的措施有().A.制定工资与物价指导线B.在物价和工资增长过快且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对物价和工资进行管制以致于冻结C.实施以税收为基础的收人控制政策,约束企业工资发放过度的行为D.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国民收人再分配E.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来减少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58.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必须()等多方面的知识和分析工具.A.坚持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B.需要经济学知识和均衡分析C.需要市场非均衡分析D.需要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E.需要逻辑学、数学、统计学59.货币工资所受到影响因素包括().A.货币工资率B.工作时间长度C.工资支付方式D.工资概率E.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60.延期支付是福利的另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具有的优势包括().A.延期支付可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B.可以借助延期支付的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功能C.延期支付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D.企业自定延期支付的福利项目,可以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E.延期支付可以使若干保险基金实现积累61.政府购买的具体项目有().A.国防用品B.公共管理服务C.公共工程项目D.政府雇员的薪金报酬E.事业组织中劳动者的薪金报酬62.转移支付包括政府在()等方面的支出.A.社会保险福利B.社会优抚C.社会救济D.老年救济E.某些补贴63.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A.扩张性的货币政策B.紧缩性的货币政策C.调节法定准备金率D.调整贴现率E.公开市场业务参考答案1. ABC,2.AC,3.AB,4.BC,5.AB,6.ABCDE,7.ACDE,8.DE,9.ADE,10.ABCE,11.ABC,12.BCD 13.ABCDE,14.ABCD,15.AB,16.ABCD,17.ABE,18.BE,19.BC,20.ACDE,21.AB,22.AB,23.ABE,24.ABCDE,25.ABCDE,26.ABCDE,27.ABCE,28.ABC,29.ABCDE,30.ACE,31.ABCD 32.ABCDE,33.AB 34.ABE,35.ABC,36.ACE,37.ABCE,38.ABC,39.BC 40.ABE,41.ABC,42.ABCD,43.BC,44.BCD,45.ABDE,46.ABCD 47.CD,48.BE,49.AB,50.ACD,51.BD,52.BDE,53,ACE,54.ACE,55.ADE,56.ABCD,57.ABC,58.ABcDE,59.ABE,60.ABCDE,61.ABCDE,62.ABCE,63.CDE,第二章劳动法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我国最早期对劳动法的定义是().A.劳动法是规范法B.劳动法为关系劳动之法工C.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的依据D.劳动法是国家大法的一种2.狭义的劳动法仅指劳动法律部门的()法律.A.核心B.基本C.规范D.依据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A.基本规范B.指导思想C.基本准则D.基本原则4.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所具有的特征有社会性、互济性和().A.规范性B.保障性C.补偿性D.抗风险性5.劳动关系法、劳动标准法、劳动保障法和劳动监督检查法构成().A.劳动合同法B.劳动权利法C.劳动法体系D.劳动保障体系6.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A.条件B.方法C.规则D.客体7.劳动法律事实包括劳动法律行为和().A.劳动法律事件B.劳动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效力D.劳动法律后果8.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A.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B.保障劳动者的物质帮助权C.保障劳动者的报酬权D.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9.()是劳动权的核心.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B.平等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10.所谓()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法定权益和约定权益.A.基本保护B.优先保护C.全面保护D.部分保护11.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时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即政府、工会、()共同参与决定.A.企业B.员工C.员工代表D.企业家协会12.不属于社会保险特征的是().A.自由性B.社会性C.互济性D.补偿性13.()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A.劳动法律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14()是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A.劳动法律B.宪法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15.()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A.劳动法律B.劳动规章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宪法1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A.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B.宪法C.劳动法律D.劳动规章17.将①宪法、②劳动法律、③行政法规按照法律效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③②B.③①②C.①②③D.②①③18.()不具有法律效力.A.立法解释B.任意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19.()是雇员与雇主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A.劳动合同B雇用规则C.司法解释D.集体合同20.()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A.劳动合同B.雇用规则C9司法解释D.集体合同21.()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为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遍的法律确信为基础.A.法官法B.判例法C9习惯法D.成文法22.()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A.劳动法的体系B.劳动法的渊源C.劳动法的原则D.劳动法的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第5版)课后题答案
第1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选择题(1)人力资源的特点包括( A )、( B )和( D )。
A.主动性B.时效性C.前瞻性D.可再生性(2)生产要素中唯一具有主动性的生产要素是什么?( C )A.土地B.资本C.劳动力D.管理技术(3)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中,( A. )是基础,维持是( C ),( B )是核心,( D )是手段。
A.吸纳B.激励C.保障D.开发(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中,( B )的结果一般体现为岗位说明书;绩效管理包括制订绩效计划、绩效实施、进行( D )、组织绩效反馈与改进等活动。
A.人力资源规划B.工作分析C.培训与开发D.绩效考核(5)21世纪员工的变化,包括以下特点:高文化知识、( D )、接受丰富的信息、( A )和( C )。
A.独立性B.相对稳定的工作C.差异性D.多元化的工作动力(6)21世纪人力资源部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两方面(A C )。
A.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B.人力资源部门的规划C.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D.人力资源部门的目标第2章人力资源规划1.选择题(1)( B )是企业为了保证在出现岗位空缺时能及时地获得所需数量和质量的人员计划。
A.配备计划B.补充计划C.晋升与轮换计划D.培训开发计划(2)( C )就是指企业为了使员工更好地适应正在从事的工作,也为企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些岗位准备后备人才的计划。
A.职业生涯计划B.劳动关系计划C.培训开发计划D.配备计划(3)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必须注意以下(A C D )原则。
A. 充分考虑内外环境的变化B.主要关注企业的发展C.注意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的关系D.要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4)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就是对组织在未来某一特定时期所需的人力资源的( A B C D )等进行估计。
A.数量B.质量C.结构D.时间(5)以下属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定性分析方法的是( A)。
A.德尔菲法B.总体预测法C.回归预测分析法D.技能清单法(6)( D )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具体数据的搜集,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由此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师理论知识(四级)章节练习题-第四章-绩效管理
第四章绩效管理一、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员工的绩效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指的是绩效的()A.多因性B.动态性C.多维性D.复杂性2。
某项测量的()也称信度,它说明了该项测量的一制定和稳定性.A.可靠性 B.针对性C.有效性D。
合理性3()是绩效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双方对考核期内的工作绩效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的过程.A。
绩效沟通B.绩效计划C绩效诊断D。
绩效考评4.在编写绩效管理制度时,要注意(),考评标准应适合相同类型的所有员工.A.公正性B。
民主性C、原则一致性D。
明确性5.绩效管理可以使组织根据考核结果制定正确的培训计划,达到提高全体员工素质的目标,这体现了绩效管理的()A.规范功能B发展功能C.沟通功能D。
激励功能6。
()是根据工作岗位说明书人员规格要求,对员工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进行评定的过程A.能力考评B。
业绩考评 C.态度考评D。
素质考评7.()需要由主管事先为各工作维度搜集可描述有效、平均和无效的工作行为,选择可区分员工的关键行为并赋值.A.硬性分配法B.排队法C.行为定点量表法 D.关键事件法8.下列不属于目标管理法优点的是()。
A。
结果易于观测 B.易于进行部门间绩效的横向比较C.个人、组织目标保持一致D.适合对员工提供建议反馈和辅导9.()是指用一定的临界点将考评得分划分为若干等级,并对此进行评价的方法A 顺序法B.对比分析法 C.综合分析法D。
能级分析法10.绩效考评作为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中心环节,般是先从()开始的。
A.中层人员 B 基层员工C。
高层人员D。
管理人员(二)多选题(每题均有五个备选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1。
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原则,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
A 组织目标分析B.限制因素分析C.目标效益分析 D.组织环境分析E潜在问题分析2.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四阶段法认为一个良好的绩效管理系统应由()组成A.定义绩效 B.绩效分析C。
人力资源管理练习题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况一、单项选择题1.人才资源则指人力资源中具有(D)的资源A.学习能力B.生产能力C.发展能力D.创造能力【解析】创造能力是人力资源这一特殊资源特有的能力,其他各项均不准确。
2. 下列哪项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D)A. 获取B. 保持C.发展D. 任用【解析】任用这一职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附加值能,而非核心职能。
3. (A)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选人制度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内部招聘A.欧洲模式B.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C.亚洲模式D.中国模式【解析】美国模式以及亚洲模式、中国模式等都是内部外部相结合的招聘模式。
4. 以注重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自由就业政策、实行制度化的管理、对抗性的劳资关系和强调物质刺激的工资制度为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属于(B)A.欧洲模式B.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C.亚洲模式D.中国模式【解析】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以平等和自由为核心理念,因此,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注重对抗性劳资关系,物质激励为主,所以B为正确选项。
5. 企业留人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为基础的(D)A.薪酬制度B.福利制度C.奖金制度D.职位工资制度【解析】企业留人制度是以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为基础建立的。
6. 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将把(A)都看成是人力资源管理者A.所有的管理人员B.人力资源总监C.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D.所有的领导人员【解析】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广义的,所以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管理者,而非仅有的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因而A正确。
7.下列哪项因素可以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地区变化(C)A.人口总量以及再生产状况B.人口结构及其变动C.人口迁移D.社会突变因素【解析】人口迁移会带动人口地区的变化,因而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地区变化。
8.下列哪项因素不属于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D)A.遗传和其他先天因素B. 营养因素C.教育因素D.社会变动【解析】社会变动引起的是数量的变化,而不会引起人力资源质量的变化。
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与实务(工作分析)章节练习2(题
经济师(中级)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与实务(工作分析)章节练习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l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通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有()等。
A.观察法B.访谈法C.工作实践法D.问卷法E.职位分析问卷法正确答案:A,B,C,D解析:通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有:(1)访谈法;(2)问卷法;(3)观察法;(4)工作实践法;(5)工作日志法;(6)文献分析法;(7)主题专家会议法。
知识模块:工作分析2.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有()。
A.完善工作相关制度和规定B.人力资源规划C.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D.绩效管理E.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正确答案:B,C,D,E解析: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有:(1)人力资源规划;(2)人员招聘;(3)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4)绩效管理;(5)工作评价;(6)薪酬管理;(7)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知识模块:工作分析3.完整的临界特质分析系统包括()。
A.技术能力分析B.工作要求与任务分析C.临界特质分析D.文献分析E.关键事件分析正确答案:A,B,C解析:完整的临界特质分析系统包括三种分析技术:(1)临界特质分析;(2)工作要求与任务分析;(3)技术能力分析。
知识模块:工作分析4.工作要素法的工作分析系统包括()步骤。
A.收集工作要素B.整理工作要素C.划分工作分析维度D.确定各类要素E.形成工作分析结果正确答案:A,B,C,D解析:工作要素法是一种典型的开放式人员导向性的工作分析系统,目的在于确定对完成特定领域的工作有显著作用的行为及此行为的依据,并由一组专家级的上级或任职者来对这些显著要素进行确定、描述、评估。
工作要素法的工作分析系统主要包括四个步骤,依次为收集工作要素、整理工作要素、划分工作分析维度以及确定各类要素。
知识模块:工作分析5.基于工效学思想的工作设计方法有()。
人力资源管理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职权二、单选题1.下列哪个不包括在现实的人力资源数量内()A.未成年就业人口B.暂不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C.适龄就业人口D.老年就业人口2.下列哪个是现实的人力资源数量()A.失业人口B.暂不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C.老年就业人口D.其他人口3.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关系是()A.人口资源>人才资源>人力资源B.人力资源>人口资源>人才资源C.人才资源>人口资源>人力资源D.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4.人力资源具有自我开发性是其下列哪个特性的体现()A.能动性B.时效性C.双重性D.社会性5.下列哪项是现代人力资源资源管理的特点()A.管理目的是组织短期目标的实现B.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C.强调民主参与的管理方式D.战术性、分散性的管理性质6.下列哪项是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A.执行层的管理地位B.视员工为第一资源的管理视角C.管理活动重视培训开发D.组织和员工利益共同实现的管理目的7.下列哪项不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A.人本特征B.战术性与单一性C.系统性与整体性D.双赢性与互惠性8.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从下列哪一个时代开始的()。
A.经验管理阶段B.科学管理阶段C.人际关系阶段D.文化管理阶段9.社会人假说是在由谁提出的()。
A.泰罗B.法约尔C.梅奥D.麦格雷戈10.没有法制,强调“人治”思想的是哪个管理发展阶段()A.经验管理阶段B.科学管理阶段C.人际关系阶段D.行为管理阶段11.主张刺激性的付酬制度的是哪个管理发展阶段()A.经验管理阶段B.科学管理阶段C.人际关系阶段D.行为管理阶段12.主张对工人进行思想压制的是哪个管理发展阶段()A.经验管理阶段B.科学管理阶段C.人际关系阶段D.行为管理阶段13.采取“经济人”假设的是哪个管理发展阶段()A.经验管理阶段B.科学管理阶段C.人际关系阶段D.行为管理阶段14.采取“社会人”假设的是哪个管理发展阶段()A.经验管理阶段B.科学管理阶段2第 3 页共39 页C.人际关系阶段D.行为管理阶段15.“非正式组织”理论是哪个管理发展阶段提出的()A.企业文化阶段B.科学管理阶段C.人际关系阶段D.行为管理阶段16.下列哪项不是人际关系阶段的特点()A.采用“社会人”的假设B.强调外部控制C.重点管理人的思想D.弱化制度的作用17.X-Y理论是哪个发展阶段的代表性理论()A.企业文化阶段B.科学管理阶段C.人际关系阶段D.行为管理阶段18.需要层次论是哪个发展阶段的代表性理论()A.企业文化阶段B.科学管理阶段C.人际关系阶段D.行为管理阶段1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排列正确的是()A.生理需要——交往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交往需要——自我实现需要C.自我实现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交往需要——生理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交往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20.麦肯锡的7S模型诞生于哪个管理发展阶段()A.企业文化阶段B.科学管理阶段C.人际关系阶段D.行为管理阶段21.学习型组织出现于哪个管理发展阶段()答案参见我的百度空间://blog/item/a3749ff7da3def245c6008dc.htmlA.企业文化阶段B.科学管理阶段C.人际关系阶段D.行为管理阶段22.在麦肯锡的7S模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人员B.共有价值观C.社会环境D.作风23.招聘体现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中的()功能A.获取B.整合C.保持与激励D.开发24.新员工培训体现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中的()功能A.获取B.整合C.保持与激励D.开发25.薪酬体现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中的()功能A.获取B.整合C.保持与激励D.开发26.人力资源培训主要体现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中的()功能A.获取B.整合C.保持与激励D.开发27.绩效考核主要体现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功能中的()功能A.获取B.整合C.控制与调整D.开发28.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2011年人力1-10章习题及答案
2011年中级经济师_人力资源_模拟试题练习及答案第一章组织激励一、单项选择题1. 员工的能力与天赋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水平的高低。
A.需要B.动机C.激励D.努力2. 在激发个体努力工作的动机因素中,不属于外源性动机的是()。
A.社会地位B.奖金报酬C.避免惩罚D.实现潜能3.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五种需要类型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A.生理—安全—自我实现—尊重—归属和爱B.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C.安全—生理—尊重—归属和爱—自我实现D.生理—安全—尊重—自我实现—归属和爱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情感、被接纳、友谊等需要是指()。
A.安全需要B.尊重的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5.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发挥个人潜能的需要属于()。
A.生理需要B.尊重的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6.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得如下结论()。
A.任何人都具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而且各层次需要的强度相等B.层次越高的需要,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C.越是低层次的需要,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就越大D.对于具体的个体来说,其行为主要受主导需要的影响7. 以下对双因素理论理解存在错误的是()。
A.具备保健因素只能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但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B.具备激励因素可以令员工产生满意情绪,但不具备这些因素也不会招致员工的不满C.需要层次理论针对的是人类的需要和动机,而双因素理论则针对的是满足这些需要的目标或诱因D.要激励员工,就必须重视员工的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等8. ERG理论中的关系需要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相对应。
A.全部“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部分“尊严需要”和“归属和爱的需要”B.全部“安全需要”以及部分“生理需要”和“归属和爱的需要”C.全部“尊严需要”以及部分“归属和爱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D.全部“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部分“尊严需要”和“安全需要”9. 在众多激励理论中提出“挫折—退化”观点并进一步改进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是()。
人力资源管理_随堂练习
参考答案:C
2。在管理形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
(A)静态管理(B)权变管理(C)动态管理(D)权威管理
参考答案:C
3。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开始引入新文化的手段包括()
A、领导B、沟通C、人员调动D、绩效评估与激励E、员工培训
参考答案:BCDE
第三章人力资源战略
第一节人力资源战略模式
1。员工参与程度最低的人力资源竞争策略是()
A、投资策略B、参与策略C、吸引策略D、以上均不对
参考答案:C
2。构成竞争优势的组织能力的是()
A、员工知识B、员工能力C、员工思维D、员工管理E、员工经验
参考答案:BCD
第二节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1。企业战略不包括()
参考答案:C
3.下列哪些情况需要工作分析的()
A、建立新的组织B、战略调整C、要建立新的绩效考核制度D、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E、旧的工作不合理
参考答案:ABCDE
4。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工作特征,其中包括()
A、工作输出的特征B、工作输入的特征C、工作转化的特征D、工作关系的特征E、工作动态的特征
参考答案:C
第二节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
1.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之一是年功序列制
参考答案:√
2。美国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首先主义为员工服务
参考答案:×
3。美国企业倾向于Y理论的人性假设,而日本企业倾向于X理论的人性假设
参考答案:×
4。美国的企业制度诗意职业经理人的能力极其成功的体现为中心的
参考答案:√
1.以组织为中心的结果以()构成
A、产出B、雇员留用C、技术发展D、依法办事E、公司声望
人力资源管理习题集1-9章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非人力资源的是()A.工人B.农民C.伤残军人D.学生2.以下正确的是()A.人力资源就是人才资源B.学生、失业者不属于人力资源C.人力资源包括现实劳动力和潜在劳动力D.人才资源就是劳动力3.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 )A.事务性机构B.简单服务性机构C.生产与效益部门D.非生产非效益部门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口资源是人力资源的自然基础B.人力资源的总和即为人口的总量C.劳动力资源是指符合法定劳动年龄的人口D.人才资源重点强调人的质量5.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最本质的区别是:人力资源具有()A.社会性B.时效性C.再生性D.能动性6.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合理配置使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
A.整体素质B.投入产出比率C.使用效果D.的有效性和合理性7.具有内耗性特征的资源是()A.自然资源B.人力资源C.矿产资源D.生物资源8.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体现在()A.内容上B.观念上C.工作程序上D.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上9.“只有真正解放了被管理者,才能最终解放管理者自己”。
这句话表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看成()A .资源 B.成本 C.工具 D. 物体10.()不仅具有鲜明的能动性,而且有再生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A.自然资源B.矿山资源C.物质资源D.人力资源11.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使用都受时间方面的限制,这是指人力资源的()A.不可剥夺性特征B.时代性特征C.时效性特征D.再生性特征12. 人具有( )是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资源的根本特性之一。
A. 主观能动性 B .智能型 C.可再生性 D.时效性13. 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B.荀子C.老子D.孔子14. 人作为个体,不可能十全十美,而是各有长短。
一个组织可以通过个体间取长补短而形成整体优势。
这个原理是()A.要素有用原理B.互补增值原理C.系统优化原理D.动态适应原理15. 人力资源的实质是( )A.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B.具有运用物质资源进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的能力C.生产中最活跃的能动资源D.形成财富的源泉16.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同素异构原理强调的是()A.人力资源的素质B.人力资源的互补性C.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D.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17.人本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 )A.以人为本B.人尽其才C.权责一致D.物尽天择18. 下列不属于人力资源的能动性特征的是( )A.人的自我强化B.选择职业C.接受培训D.积极劳动19. 下列关于人力资源计量方法正确的是( )A.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之和B.人力资源的流量C.人力资源的存量D.人力资源的数量20. 人力资源的质量开发中投资最少、见效最快的是( )A.招聘B.保持C.有效使用D.培训和继续教育二、多项选择题:1.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内容包括:()A.人力资源数量的管理B.人力资源质量的管理C.人力资源的绩效D.人力资源的成本2.人力资源的特征有()。
人力资源二级教材各章理论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二级教材各章理论知识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单项选择题1、各项企业人员需求分析的方法中,不属于量化分析方法的是()。
A、德尔菲预测技术B、回归分析方法C、劳动定额法D、转换比率法2、()属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
A、直接管理组织成员B、领导和控制组织成员C、协助各级管理者做好组织成员的管理与开发D、独立负责人员的选、聘、训、评及开发、调配3、关于定员定额表述正确的是()。
A、定员就是企业用人质量的界限B、定额是组织生产、指导分配的基本依据C、定额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劳动的标准D、按照综合程度,定员定额标准分为单项标准和综合标准4、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实质上是()。
A、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规划B、企业人力资源制度改革规划C、企业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规划D、企业各类人员需求的补充规划5、某高校2003年在校生有15000人,师生比例为1:20,在2004年计划增加招生1800名,由于工作条件的改善,预计工作效率会增加5%,根据需求预测的转换比率法,该校2004年需要的老师数应为()。
A、14人B、750人C、800人D、832人6、生产过程中,员工可以自行设定目标,获得各种反馈信息,这种工作设计的措施属于()。
A、工作满负荷B、工作丰富化C、横向扩大工作D、纵向扩大工作7、岗位设计工作的入手点不包括()。
A、扩大工作内容B、工作满负荷C、劳动环境的优化D、劳动关系的改进8、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
A、人力资源计划B、人员培训C、劳动定额D、工作分析9、直接制是一种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又称()。
A、上下式结构B、学校式结构C、军队式结构D、分权制结构10、岗位分析的内容取决于岗位分析的()。
A、目的B、要求C、结果D、目的和要求11、岗位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任务,即()。
A、岗位描述,岗位要求B、岗位名称,岗位职责C、岗位能力,岗位要求D、岗位描述,岗位职责12、一般来说,某一组织中的岗位设置是由该组织的()决定的。
人力资源管理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不定项选择1、当代经济学家把资源分为【】A. 自然资源B. 资本资源C. 信息资源D. 人力资源2、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A. 人口总量B. 人口的年龄构成C. 人口质量D. 人口迁移3、人力资源的根本任务是【】A. 用最少的投入来实现组织的目标B. 进行职务分析C. 进行人力资源规划D. 进行招聘与录用规划4、人力资源整合与调控的目的【】A. 增加员工的满意度B. 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C. 发挥人力资源整体优势D. 为组织创造效益5、【】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A. 规划B. 薪酬管理C. 激励D. 培训二、简答题1、什么是人力资源?2、人力资源有什么特征?3、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4、人力资源管理有那些基本功能?5、现代人力资源与传统人事管理有哪些区别?三、论述题1、你认为要达到组织的目标,人力资源部有哪些事是现在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今后若干年必须做的?2、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四、案例分析题(一)案例背景迈克尔·艾斯纳成为迪斯尼的CEO后,把一个被认为已不再会焕发光彩的企业变成一个连续14年保持20%的年增长率和18。
5%的资产报酬率的优秀企业。
他的秘诀是激发人的灵感。
以下是他的两个方法:方法一,迪斯尼有一个奇特的发挥员工创意的方法。
在拍电影或电视节目之前,所有的参与人员,不管是老板还是普通员工,都被要求在同一个房间中呆上10个到12个小时,有时甚至是2天。
“愈长愈好,愈折磨人愈好,”艾斯纳说。
大家在一起长时间的呆着,穿着同样的衣服,吃着同样的三明治,一开始是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最初的几个小时好像完全是浪费。
渐渐的,大家慢慢变得又饿又累,互相卸下了面具。
上下级之间早已没有了界限,谁也不想再固执的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在最后的半小时,真的就有创意出来了,艾斯纳认为:“有时候就必须累垮,让精力消耗殆尽,原创性才会出来。
”方法二,艾斯纳认为,有时要“稍稍放慢脚步”。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一、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资源利用者通过把有价物质投入生产过程,可以获得更大的价值,指的是资源() [单选题] *A.价值还原性B.价值增值性(正确答案)C.价值递减性D.价值等值性2.人力资源的形式与作用效率要受其生命周期的限制,说明人力资源具有() [单选题] *A.时效性(正确答案)B.能动性C.可塑造性D.综合性3.员工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是() [单选题] *A.知识水平B.身体素质C.专业技能D.职业道德(正确答案)4.贯穿于人力资源的形成之中,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是() [单选题] *A.人力资源配置B.人力资源投资(正确答案)C.人力资源培训D.人力资源保护二、多项选择题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源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和发展,逐步被纳入资源范围的有() *A.资金B.时间(正确答案)C.机器设备D.信息(正确答案)E.土地2.同企业拥有的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的特殊性有() *A.时效性(正确答案)B.能动性(正确答案)C.可塑造性(正确答案)D.约束性(正确答案)E.组合性(正确答案)3.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状况的标准包括() *A.工作经验B.职业道德(正确答案)C.专业技能(正确答案)D.身体素质(正确答案)E.知识水平(正确答案)4.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内容包括() *A.员工招聘投资(正确答案)B.员工培训投资(正确答案)C.员工配置投资(正确答案)D.员工福利及保障投资(正确答案)E.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投资(正确答案)三、填空题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人体内的____,用以反映人们拥有的劳动能力。
[单选题] *经济资源(正确答案)2.企业人力资源的直接主体是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环节如生产、配置、选拔等环节的有意
识的管理活动。
人力资源外包:组织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整个职能外包给他方的一种方式。
二、选择题
1.ABCD
2.A
3.B
三简答题
1、简述人力资源的作用?
人力资源的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的作用。人是企业活动的主体,是最宝贵的资源。
(1)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2)人力资源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来源
(3)人力资源是一种战略资源。
2、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有四大职能:战略规划、获取与配置、员工发展、人力资源保护。
3、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有联系也有区别。人力资源管理是传统人事管理发展到一定阶
3.下列哪种方法是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C)
A.人事资料法B.管理人员置换图C.指数平滑模型D.马尔可夫法
5.配备规划保证了组织内人员的(B)。
A.垂直调动B.水平流动C.培训开发D.及时补充
6.晋升规划保证了组织内人员的(A)
A.垂直调动B.水平流动C.培训开发D.及时补充
2.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影响因素主要有(C)
用或整合的经济资源的情况、企业的社会关系(包括客户关系、公共关系)、企业的管理制
度和经营理念、企业的文化氛围、企业目前一些瓶颈问题。
(2)外部因素:总体经济情况、劳动力市场状况、某一个特定职业的市场状况、政府
的政策、社会文化习俗潮流的变化、其他企业的人力规划情况、行业内的人力规划情况。
四、案例题
案例1:
(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
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
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5)对人力资源规划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评估,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整。
C.结构不平衡D.总量平衡,结构不平衡
8.下列不是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影响因素有(D)
A.组织的业务量或产量B.外部人力资源竞争状况
C.生产技术水平或管理方式的变化D.组织的吸引力
1.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六个步骤依次是(B)
A.收集信息——人力资源计划过程的反馈——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
测——所需要的项目的计划与实施
3.人力资本理论之父是()。
A.贝克尔B.德鲁克
C.泰勒D.舒尔茨
三、简述题
1、简述人力资本形成?
2、简述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作用?
3、简述X理论理论下管理的主要措施?
四、案例分析(案例是第二章后的案例)
参答案
一、名词解释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资本的形态,指蕴含在人体中的体力和智力、技能等均可表现一种
段出现的,是一种赋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一门学科主要区别表现在管理的视角、管理观
念、管理性质、管理内容、与管理对象的关系等均有不同。
四、案例分析
案例是书中第一章后案例
对福临公司来说其人力资源职能与其组织结构不是很配套。随公司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
职能的专业化是十分必要的,但于没有很好研究让人力资源放在厂长之下,而且人力资源专
A.宏观经济形势和失业预期
B.人们的就业意识
C.组织由于战略调整所导致的人力资源政策的变化
D.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7.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影响因素主要有(A)
A.组织的吸引力B.组织现有的人力资源存量
C.员工的自然损耗D.组织内部人员流动的强度
12.提高工资水平有助于解决人力资源(B)
A.供大于求B.供小于求
A.进行人员内部的重新配置B.降低工资
C.对人员进行针对性的专门培训D.进行人员置换
6.下列哪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属于数学预测法(AC)
A.转换比率法B.管理者决策法C.回归分析法D.德尔菲法
7.人力资源规划的两项重要工作为(AC)
A.需求预测B.环境预测C.供给预测D.发展预测
8.如果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大于供给预测可以采取的行动有(BC)
摒弃不好的。首先是学习要真正懂某种思想,如果不懂或是不懂装懂其害无穷;其次要学会
辩别,懂了还是知道对错,吸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三是学会批评式学习;第四是发展在学会中发
展古代人思想,发展是最重要的要在前人思想基础是结构环境发展事务的发展发展某种思
想。当然这非一日之功,诣在持之以恒。.
第三章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一、单选题
11.为使分配公正合理,必须对每一职务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贡献和地位,进行客观、
准确、数量化的评估并加以排序。这是职务分析的哪一项主要内容(D)
A.绩效评估B.职务评价C.人员的选拔与使用D.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
4.下列哪种方法是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A)
A.转换矩阵法B.回归分析法C.集体预测法D.转换比率法
回归预测法主要是运用数学中的回归原理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通过建立人力资
源需求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从影响因素的变化推知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变化。最
简单的回归分析方法是单因素回归方程,即人力资源需求数量仅仅随着一个变量发生变化。
例如,一所学校中所需的教师人数随着学生人数变化,随着近年来该学校的不断扩招,对教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外包
二、选择题
1.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是()。
A.正规教育B.非正式教育
C.营养D.遗传
2.人力资源的两重性是指()。
A.生产与消费属性B.主观与客观属性
C.精神与物质属性D.工作与生活属性
3.研究表明对员工激励和群体意识是生产率影响的主要因素,这结论来源于()。
的关系近似于:Y=a 0 +a 1 X 1 +a 2 X 2 +……+a n X n
案例2:
何仁现任和平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11月中旬,公司要求人力资源部在两星期内
提交一份公司明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初稿,以便在12月初的公司计划会议上讨论。人力资源
公司这样管理人事不利于企业制度建设。
至于小郭做人事合理与否,我认为还是可以的,只是光感兴趣还不行,公司如果有人事
管理专业化的需要可以让小郭去学习培训,这样做人力资源负责人会好些。
其时很明显,我如果是老乔,我会暂时同意,但必需着手改革,将人事管理问题与组织
结构协调起来
公司明显是传统人事管理,企业要发展一定要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
相应的指定,而不能与企业战略背道而驰。
(3)正确的恰当的人力资源战略制定,可以在人力资源的这个层面上,使企业战略得
到有效的执行。
(4)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力资源战略相对于企业战略应当是一个超前的战略,它是企
业战略的先行战略,是急先锋;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一个滞后的战略,它要根据企业
战略进展情况,不断的调整。打个比方说是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是好像是一场长
资本,主要是教育投资形成的。
人力资本外生性:即强调人力资本形成与增长是通过在工作是边干边学形成的。
二、选择题
1.D
2.B
3.D
三、简述题
1、简述人力资本形成?
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主要源流:与经济增长理论发展有关;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有关;与企业
相关理论的发展有关。
2、简述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共同意愿:人力资本投资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与资本生产率;
4.企业常用的人力规划方法和技术有哪些?如何运用?
(1)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主观判断法、定量分析预测法。
(2)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人员替代法、马尔可夫分析法。
(3)如何运用见课本的详细解答。
5.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应考虑哪些内部和外部的因素?
(1)内部因素: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发展阶段、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情况、企业的可利
人。
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因为可能还有其他变量的影响。事实上,很多情况下,人
力资源的需求数量并不是由一个简单的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多个主要因素来共同决定,这
些因素呈线性关系,就称为是多元线性回归。例如,人力资源的数量由生产规模、劳动生产
率等多个因素决定。
人力资源数量(因变量)Y和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自变量)X 1、、X 2、、X 3……X n
A.转换比率法B.管理者决策法C.回归分析法D.德尔菲法
3.必然涉及培训开发规划的有(ABD)
A.补充规划B.绩效管理规划
C.收入分配规划D.职业生涯规划
4.被包含在补充规划中的人力资源子规划有(AD)
A.晋升规划B.培训开发规划C.收入分配规划D.配备规划
5.若人力资源总量平衡,结构不平衡,可采取的措施有(ACD)
B.收集信息——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所需要的项目的计划与
实施——人力资源计划过程的反馈
C.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收集信息——所需要的项目的计划与
实——人力资源计划过程的反馈
D.收集信息——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人力资源计划过程的反
馈——所需要的项目的计划与实施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推动一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人力资本已成国际竞争的关键资源。
3、简述X理论理论下管理的主要措施?
X理论假设下相应管理方法:任务管理;强制管理;物质激励;制度管理
四、案例分析
案例是第二章后的案例
此案例体现了我国安利恶害的思想。
做为管理者要从古代人思想中吸收的东西太多。古代人思想博大精深,但要注意学习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