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光通风天窗_地下建筑自然采光通风设计初探word版
《住宅设计规范》关于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的要求_
《住宅设计规范》关于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的要求_住宅设计规范对于日照、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要求非常重要,这些要求可以保证住宅内部的舒适度、健康性和节能性。
本文将从日照、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三个方面阐述住宅设计规范的要求。
首先,日照是指阳光直接照射到住宅内部的时间和强度。
住宅设计规范要求在住宅的主要活动区域保证足够的日照,即阳光能够照射到住宅内部。
一般来说,主卧室、客厅和阳光房等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区域,应保证每天至少有2个小时的直射阳光。
此外,住宅建筑在日照方面还有具体的要求,如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不应过小以防止遮挡阳光,建筑物的立面和窗户的朝向也要充分考虑,尽量使得阳光能够进入室内。
其次,天然采光是指通过窗户、天窗等开口,利用自然光照射到住宅内部供人们使用。
住宅设计规范要求在住宅的主要空间(如卧室、客厅、厨房等)保证足够的天然采光。
一般来说,住宅建筑的窗户面积应占房间地面面积的10%以上,以保证足够的自然光进入室内。
此外,住宅建筑的窗户位置和朝向也需要考虑,尽量使得自然光能够均匀照射到室内,避免阴暗和光线不均匀的情况。
最后,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巧妙设计室内和室外的气流,实现住宅内部的空气流通。
住宅设计规范要求住宅具备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以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一般来说,住宅建筑应具备足够的出入口和通风窗,以方便室内空气的流通。
同时,还应合理设计住宅的布局,使得自然气流能够顺畅地流动,并避免室内的湿气、污染物积聚。
综上所述,住宅设计规范对于日照、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都有明确的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并兼顾节能性能。
住宅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要求,以满足居住者的需求。
同时,住宅使用者也应重视这些要求,对于住宅的日照、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进行合理利用和管理,以保证居住环境的质量和舒适度。
地下建筑自然采光通风设计初探
地下建筑自然采光通风设计初探发布时间:2022-10-08T03:46:42.019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6月11期作者:梅银华[导读] 随着我国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加速,地下建筑的开发得到了重视。
梅银华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7000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加速,地下建筑的开发得到了重视。
地下建筑扩大了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构成了立体的建筑格局,在减少利用耕地的同时又满足了人类不断扩展的对生存空间的需求。
在我国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其建筑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这已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越来越多的城市身处窘境,迫使人们的眼光逐渐由地上转向地下,以寻求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地下建筑;自然采光;设计随着我国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加速。
地下建筑的开发得到了重视,地下建筑扩大了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构成了立体的建筑格局,在减少利用耕地的同时又满足了人类不断扩展的对生存空间的需求。
地下建筑的建设有其独特的存在意义,对其进行采光通风设计既符合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必须需求也符合“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
一、地下建筑设计的意义在人口数量飞速膨胀的今天,城市化进程也是一日千里,广袤的田野被鳞次栉比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所取代,一座座繁华的都市拔地而起。
在人们充分享受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同时,一场残酷的博弈也在悄然展开。
人类赖以生存的耕地与人类最求舒适的居所正在进行搏杀,土地资源遭强掠,直逼地价飞涨,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的生存空间拥挤不堪,已然成为时下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固化载体,不断升级的人类欲望与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直接对撞,使得地下建筑得以开发,同时地下建筑也架构起人类地上地下新的立体生存空间。
既节约了耕地,又能满足人类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且符合绿色低碳的理念。
迄今为止,这还是一个尚未被充分认识与开发的广阔领域。
绿色建筑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研究
绿色建筑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绿色建筑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绿色建筑旨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而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自然采光对于绿色建筑的意义重大。
充足的自然采光不仅能够减少人工照明的需求,从而降低能源消耗,还能为室内空间带来明亮、舒适的视觉感受,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在自然采光的设计中,窗户的位置、大小和朝向是关键因素。
窗户应尽量朝向阳光充足的方向,如南面,以获取更多的日照。
同时,窗户的面积要适中,过大可能导致夏季过热,过小则无法满足采光需求。
此外,天窗和采光井的设计也是有效的手段,它们可以为建筑内部较深的区域引入自然光。
通风在绿色建筑中同样不可或缺。
良好的通风能够排除室内的污浊空气,引入新鲜空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实现节能减排。
自然通风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建筑的布局和开口设计。
合理的建筑间距和朝向可以利用风压促进空气流通。
例如,在建筑群中,错落有致的布局可以避免风的遮挡,让风能够顺畅地吹过。
而在单体建筑中,窗户的位置和形式要考虑到风的流动方向。
可以设置高低窗,利用热压原理形成自然通风。
此外,通风塔和通风中庭的设计也能增强通风效果。
在实际的绿色建筑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协同作用。
例如,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上,可以将需要充足采光的功能区域设置在靠近窗户和采光井的位置,而将对采光要求不高但需要良好通风的区域设置在通风通道附近。
在竖向设计上,可以通过设置挑空、露台等方式,促进空气的竖向流动,同时为上层空间提供更多的采光。
为了实现更精确的自然采光和通风设计,现代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计算机模拟软件可以帮助设计师在设计阶段就对建筑的采光和通风效果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优化设计方案。
例如,通过模拟可以确定窗户的最佳尺寸和位置,以及通风口的形状和面积。
同时,新型的采光和通风设备也不断涌现,如智能遮阳系统可以根据太阳角度自动调节,既能保证采光又能避免过热;通风扇与传感器结合,可以根据室内空气质量自动启动和调节风速。
建筑的自然通风与采光
建筑的自然通风与采光自然通风和采光在建筑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减少对机械通风和人工照明的需求,从而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建筑的自然通风和采光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优化建筑的通风和采光系统。
一、自然通风的重要性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外部自然气流将新鲜空气引入建筑内部并排出室内污浊空气的过程。
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同时,自然通风还可以减少气流中的传染病和有害气体的传播,保护人们的健康。
二、自然通风的设计原则1. 建筑朝向和布局建筑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地形特点合理确定朝向和布局。
通过合理的朝向和布局,可以利用自然气流实现通风效果,减少对人工通风的依赖。
2. 窗户和门的设计窗户和门是自然通风的重要元素。
窗户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应该设计得合理,以便最大程度地利用外部自然气流。
另外,门的位置和数量也要考虑到通风效果。
合理的窗户和门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通风效果,改善室内环境。
3. 通风系统的设计对于大型建筑,如办公楼、学校和医院等,通常需要设计专门的通风系统来调节室内空气。
这些通风系统可以包括风扇、通风管道和通风口等,以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
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
三、采光的重要性采光是指通过建筑物外部的自然光线照射到室内,提供光线和热能的过程。
良好的采光可以改善室内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四、采光的设计原则1. 窗户的设置窗户是实现采光的主要途径。
在建筑设计中,窗户的设置应考虑到室内采光的需求。
窗户的数量、面积和位置都应该经过合理的设计和计算,以确保足够的自然光线进入室内。
2. 采光天井和天窗除了窗户之外,采光天井和天窗也可以用来增加室内的采光。
采光天井是指位于建筑中央的一个庭院式空间,通过天窗引入自然光线。
天窗可以设置在屋顶或墙壁上,为建筑室内提供光线。
地下室施工中的通风与采光
地下室施工中的通风与采光地下室施工是在建筑领域中常见的工程,它通常用于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但由于其地下位置,通风与采光成为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讨论地下室施工中的通风与采光,探讨如何在地下环境中确保空气质量和舒适的光照条件,以及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1. 通风的重要性**地下室通风是确保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
由于地下环境相对封闭,如果不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空气中的湿度和有害气体可能会积聚,导致不仅工人的健康问题,还可能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
因此,通风是地下室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通风系统设计**通风系统设计的关键目标是确保地下室内的空气新鲜,并将污浊空气排出。
这需要一个合理的通风系统,包括通风口、风扇、空气循环等组件。
以下是设计一个有效通风系统的一些建议:- 通风口位置:通风口应布置在地下室的不同位置,以确保空气的均匀分布。
这些位置可以根据地下室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
- 风扇:使用高效的风扇来促进空气流动。
风扇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地下室的体积和通风需求来确定。
- 空气循环:确保通风系统能够实现循环,以防止死角和空气积聚。
循环也有助于维持温度均匀。
- 过滤系统:考虑在通风系统中加入过滤器,以去除尘埃和有害颗粒物。
这有助于提高空气质量。
**3. 采光的必要性**采光是另一个关键的因素,它对地下室的舒适性和可用性产生深远影响。
地下室通常缺乏自然光线,因此需要寻找创造光照的方式。
**4. 采光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在地下室施工中常见的采光解决方案:- 窗户:虽然地下室通常位于地下,但可以通过开窗户来引入自然光。
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窗户材料,如玻璃砖,以确保足够的光线进入地下室。
- 采光井:采光井是一种设计,通过将天窗或窗户安装在地下室的外墙上,以引入自然光。
这些井通常被精心设计,以最大程度地提供光照。
- 人工照明:在地下室中使用合适的人工照明设备,如LED灯或节能灯,以确保光线充足,使地下室更加明亮。
地下室采光设计让自然光线渗透到地下空间
地下室采光设计让自然光线渗透到地下空间地下室采光设计是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采光设计,能够有效地让自然光线渗透到地下空间,提升空间的舒适度,同时也节约了能源。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地下室采光设计方法,以及其在改善地下室环境中的作用。
一、天窗设计天窗是一种通过在地下室屋顶或墙壁上开设窗户,将室外的自然光线引入地下室的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让光线进入地下室,形成视觉上的明亮效果。
天窗的设计可采用各种形式,如固定式、敞开式或带遥控开关的电动式等。
在天窗设计中,考虑到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过度照明或照射到电子设备等问题,可以采用带有可调节遮光罩的设计,以便根据需要控制光线的强度。
二、明井设计明井是指通过在地下室四周采用开窗或挖空的方式,利用建筑外墙或邻近场地的自然光线来照亮地下室的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式适用于地下室周围有较好自然光线的场所,如庭院、花园等。
明井设计可以采用通风格栅、玻璃幕墙等建筑元素,增加采光面积和通风效果。
同时,还可以考虑在明井的顶部设置反射板,以提高光线的反射效果,使光线更好地渗透到地下室。
三、抬高地面设计在地下室的规划和设计中,可以通过抬高地面的方式创造更多的可见天空区域,从而增加自然光线的渗透。
这种设计方式适用于地下室存在一定高度差的情况,可以将地面部分进行抬高或设置阶梯状结构。
通过抬高地面,地下室的窗户或玻璃幕墙能够更好地与室外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提供更多的自然采光。
此外,与地下室相邻的房间或走廊等区域也可以采用透明材料,以增加光线的传递效果。
四、反射照明设计反射照明设计是指通过合理设置地下室内的材料和装饰,使室内的自然光线得到更好地反射和传播的设计方法。
在地下室的选材和装修过程中,可以选择具有良好反射性能的材料,如高反射率的白墙壁、光滑的地面等。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镜面、玻璃等材料来反射光线,增强自然光线在地下室中的传播效果。
通过合理的反射照明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地下室的明亮度,减少对人眼的疲劳感。
城市建筑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
城市建筑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城市建筑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建筑密度不断增加,选择合适的采光与通风设计方案成为建筑设计师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城市建筑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的意义、主要设计原则以及相关的实践案例。
一、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的意义城市建筑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意味着将自然资源融入建筑设计中,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自然光的充分利用可以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减少能源的消耗,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同时,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排除有害气体,减少空调设备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因此,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对于创造宜居城市,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的主要原则1. 建筑朝向设计:合理的建筑朝向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风。
在南半球地区,建筑物的主要玻璃立面应朝北,以最大程度地吸收自然光;而在北半球地区则相反。
此外,可以通过合理设置建筑物的入口和出口来引导自然风的流动,提高通风效果。
2. 窗户设计:窗户是自然光进入建筑内部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城市建筑的设计中应优先考虑窗户的数量和大小。
大窗户可以更好地引入光线,提高室内的采光效果;而合理设置窗户的位置可以帮助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
3. 设置自然采光与通风系统:在建筑设计阶段,应考虑可行的自然采光与通风系统的设置。
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天窗、采用凹凸不平的建筑立面和楼梯间等方式,改善采光和通风条件。
合理设置自然采光与通风系统可以减少建筑物对电力和机械设备的依赖程度,提高能源利用率。
三、实践案例1. 国家体育场(鸟巢):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之一,鸟巢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自然采光与通风的要求。
设计师通过把大量的开口设置在建筑物外立面上,充分利用自然光,让阳光透过透明的外墙进入室内,减少了人工照明的使用。
2. 卢浮宫:卢浮宫是法国巴黎的一座重要建筑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
采光通风天窗_地下建筑自然采光通风设计初探word版
摘要】地下建筑是建筑空间发展的新趋势,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自然采光通风设计尤其重要。
本文重点阐述了地下建筑设计引入生态理念的意义,通过分析比较,对地下建筑的自然采光、通风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下建筑;自然采光;通风;建筑设计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建筑用地日益紧张,已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眼光逐渐由地上转向地下,以寻求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问。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固化载体。
不断升级的人类欲望与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直接对撞,使得地下建筑得以开发,同时,地下建筑也架构起人类地上地下新的立体生存空问。
既节约了耕地,又能满足人类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且符合绿色低碳的理念。
迄今为止,这还是一个尚未被充分认识与开发的广阔领域。
地下建筑是指建造在岩层或土层中的建筑。
它是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产物,起到缓解城市居所紧张的作用,地下建筑还为人类开拓出新的生活方式。
在积极探讨人类面临或即将面临的困难时,更应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筑的本质进行严肃思考从这一意义来讲,地下建筑设计理念的探讨是非常有价值、有必要的。
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的环境因素比较。
任何建筑物体都置身于具体的自然环境之中,因地域不同、季节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环境特色。
在一般情形下,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表1 所示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的环境因素比较环境因素建筑类别地上建筑地下建筑自然采光较好差隔音差好保温隔热受地域、季节影响大,温差大效果好自然通风较好较差给排水需配给排水设备需配给排水设备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地下建筑除采光、通风有些局限外,其他项目内容甚至优于地上建筑。
所以,采光、通风设计的优劣,是评价一个地下建筑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筑的采光一般分为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两种。
在地下建筑中,通常采用人工照明的手法,虽然解决了照明问题,不过费用较高,还难以达到自然光带给人的良好感受。
如果能通过建筑设计和采光技术手段,将自然光引入地下建筑,不但可以节约一大笔人工照明费,而且还能创造出舒适的自然环境,如同置身于地上建筑中。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自然采光与通风是建筑结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探讨自然采光和通风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应用这些设计原则。
一、引言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自然采光和通风是为了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并提高居住舒适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可以减少室内湿度、防止空气污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同时降低人们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
二、自然采光设计自然采光是指通过建筑设计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空间。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自然采光设计原则:1. 窗户布置:合理布置窗户,确保充足的自然光线能够进入室内。
根据不同的房间功能和使用需求,可以采用不同形式和尺寸的窗户。
2. 采光面积:在设计中,应尽量增大采光面积,提高室内自然光线的亮度。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采光,以免造成视觉不适或室内温度过高。
3. 采光方向:根据建筑的朝向和周围环境,合理选择采光方向。
考虑到太阳光的强度和方向变化,在南、北、东、西四个方向上设置不同类型的窗户。
4. 采光控制:针对不同季节和时间,设计合理的采光控制系统,可选用遮光窗帘、百叶窗等方式来控制光线的进入。
三、通风设计良好的通风设计不仅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还可以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通风设计原则:1. 窗户设计:合理布置窗户和门,以提供室内外空气的交换。
根据建筑的朝向和风向,确定适当的窗户开启方向和大小。
2. 通风路径:在建筑内部设置通风路径,如走廊、门厅等,以便空气循环。
同时,在建筑外墙设置适当的通风口,以增加室内外空气的流通。
3. 风速控制:对于通风量较大的空间,可以采用风速控制装置,调节室内风的流速,避免产生过大的风压差。
4. 自然通风辅助设备:在设计中,可以考虑添加自然通风辅助设备,如通风口、风帘、排风扇等,以提高室内通风效果。
四、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案例1. 中央公园图书馆:该图书馆在设计中注重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应用。
地下室的采光与通风设计
地下室的采光与通风设计地下室是建筑物中位于地下的一层,通常用于储存、工作、休闲等功能。
由于地下室缺乏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采光与通风设计成为解决地下室难题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地下室的采光与通风设计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有效的设计方法。
第一部分:采光设计1. 自然采光的重要性自然采光是指通过合理的开窗设计,将自然光线引入地下室。
它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视觉效果,还可以改善地下室的室内环境和能源利用效率。
自然采光可以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节约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2. 采光设计原则(1)确定适当的开窗位置:根据地下室的布局和使用功能,确定适当的开窗位置。
通常情况下,地下室的开窗位置应该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的外墙,以便更好地接收自然光线。
(2)采用合适的窗户类型:地下室的采光可以通过天窗、玻璃帷幕墙、玻璃地板等方式实现。
选择合适的窗户类型可以根据地下室的具体情况和设计需求来决定。
(3)使用透明材料:选用透明材料制作窗户,可以增加光线的透过度,提高地下室的采光效果。
常见的透明材料包括玻璃、聚碳酸酯等。
(4)考虑遮挡物:在采光设计中,还需要考虑遮挡物对光线的影响。
例如,建筑物周围的景观、树木等遮挡物会影响到地下室的采光效果,需要提前进行评估和规划。
第二部分:通风设计1. 自然通风的重要性地下室中,空气流通不畅会导致潮湿、异味、污染等问题,对人体健康和建筑物使用体验产生不良影响。
自然通风是通过利用自然风力和压力差,实现地下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种设计方式。
它可以排除污浊空气并引入新鲜空气,提供更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2. 通风设计原则(1)确定合适的通风口位置:通风口的位置应该合理布置,以便实现有效的空气流通。
通常情况下,通风口应该布置在地下室的上部或侧面,以便更好地与室外空气接触。
(2)合理设置通风设备:地下室可以采用排风扇、通风管道等设备来辅助通风。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控制开关或自动感应器,根据需要调节通风量和风速。
(3)考虑安全性:在通风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地下室的安全性。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采光与通风自然采光与通风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它们对建筑物的舒适性、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自然采光与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原理和方法,并介绍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Ⅰ. 自然采光的原理自然采光是指通过使用自然光源来照明室内空间。
它不仅可以帮助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还可以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采光原理:1. 平面采光:通过在建筑物的屋顶上设置天窗或凹槽,利用天空的亮度和光线分布,将自然光引入室内。
这种设计方法不仅可以提供均匀的室内照明,还能降低电能消耗。
2. 垂直采光:利用建筑物的立面来引入自然光。
常见的方法包括设置窗户、光管和玻璃天井等。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让更多的自然光进入建筑内部,提高室内的照度。
3. 反射采光:通过使用反射材料,将外部的自然光反射到室内来实现照明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不能直接引入自然光的房间,如地下室和内部空间。
Ⅱ. 自然通风的原理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来调节室内空气的流动和温度。
它可以减少对人工通风和空调系统的依赖,同时提供新鲜空气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然通风原理:1. 自然风道:通过在建筑物中设置通风孔和风口,利用自然气流的驱动力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并将排出的废气排放到室外。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有效交换,改善空气质量。
2. 热对流:利用热空气的密度差引起气流的上升和下降,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
这种设计方法常见于高天花板的建筑,通过设置送风口和排风口,利用自然热对流来实现通风效果。
3. 风扇辅助通风:在自然通风的基础上,使用风扇来增加气流的速度和强度,改善通风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增加通风量的建筑物,如大型工业厂房和体育馆等。
Ⅲ. 自然采光与通风的实际应用自然采光与通风在建筑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案例:1.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通常会将自然采光与通风作为设计的核心元素。
建筑中的室内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
建筑中的室内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也成为了建筑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而室内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方面。
本文将探讨建筑中的室内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一、室内自然采光设计1. 采光原则实现室内自然采光的设计应以以下原则为基础:充分利用自然光、最大限度地减少室内光线损失、避免直射光线。
2. 采光设计方法(1)布局设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周围环境以及材料的选择等因素。
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设计师可以通过优化建筑布局、增加采光窗的数量和大小等方式。
(2)透光材料的应用使用透光材料如玻璃或透明塑料等能够使阳光透过,从而实现室内自然采光。
在选择透光材料时,应注意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和遮阳性能。
(3)采光窗的设计采光窗的位置和大小对室内自然采光起着重要作用。
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布置采光窗,控制不同时间段的阳光进入,以达到室内采光的平衡。
二、室内通风设计1. 通风原则室内通风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实现空气的流动、避免异味滞留、保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
同时要确保通风系统的高效性和能耗的最小化。
2. 通风设计方法(1)自然通风设计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建筑的开放式结构和气流传导实现空气流动的通风方式。
设计师可以考虑采用通风窗、通风管道等自然通风设施,以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2)机械通风设计机械通风是指通过风机、空调系统等设备实现空气流动的通风方式。
该方式灵活性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但相应地也会增加能耗。
(3)通风系统设计通风系统设计应考虑建筑区域的特点和使用需求,包括通风口的位置、风道的设计、通风设备的选择等。
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三、室内自然采光与通风的综合设计1. 综合布局设计室内自然采光与通风的综合设计应考虑建筑布局、采光窗和通风窗的位置、室内分区等因素。
通过科学的布局设计,可以使室内不同区域的采光和通风得到平衡。
建筑中的自然通风与采光
建筑中的自然通风与采光自然通风与采光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通过有效地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气流和光线,建筑能够更加舒适、节能,并且符合人类健康和环保的理念。
本文将探讨建筑中的自然通风与采光,并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优化建筑设计以实现更好的通风和采光效果的建议。
一、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来调节建筑内部空气的流动的一种方法。
通过巧妙地设计建筑外墙和室内空间,可以实现自然通风,从而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以及舒适的室内环境。
首先,建筑的设计应该优先考虑周围环境的风向和气候条件。
根据风向,可以合理地布置建筑物的开口,以利用自然气流的流动。
例如,在风向正好与建筑物长边垂直的情况下,可以在两端设置开口,形成风道,使得空气在建筑内部流动。
其次,建筑物的外墙设计也是自然通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墙体的材料和结构应该允许自然气流的穿过。
例如,可以使用具有开孔设计的立面材料,或者增加通风通道以便空气得以流动。
此外,建筑物周围的绿化环境也可以起到增强自然通风效果的作用。
最后,室内空间的布局和设计也需要考虑自然通风的因素。
例如,在建筑平面设计时,可以通过合理设置门窗的位置,以及使用隔断墙的方式来引导空气流动。
此外,可以采用开放式的室内空间布局,将不同功能区域相连,以实现自然气流的流通。
二、自然采光自然采光是利用自然光线来照明室内空间的一种方法。
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源,既能使室内环境更加明亮,又能节约能源。
首先,建筑设计应该重视建筑方向和朝向。
根据建筑的朝向和周围环境的遮挡物,可以确定光线的进入角度和强度。
例如,在南北朝向的建筑物中,可以在南面设置大面积的窗户来引入充足的阳光。
此外,在设计中还应考虑到光线的分布,避免出现过于明亮或过于昏暗的区域。
其次,建筑物的窗户和天窗设计也是自然采光的重要因素。
窗户的尺寸和位置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入光线,并尽量避免过度反射。
此外,可以采用透明材料或具有散射功能的材料来增强光线的穿透力。
装配式建筑的自然采光与通风探究
装配式建筑的自然采光与通风探究自然采光与通风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直接影响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健康,还有助于节能减排。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兴起,如何通过其特殊设计来实现有效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成为许多设计师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中自然采光与通风的问题。
一、自然采光1.1 基础知识自然采光是通过利用太阳光照射室内,减少对人工照明系统的依赖。
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合理安排窗户位置和选择材料至关重要。
高品质玻璃可以有效地阻止紫外线进入室内,并提供良好的隔热性能。
1.2 窗户设计在装配式建筑中,窗户设计需综合考虑如下因素:北向窗口可提供柔和的天然阳光,南向窗口可获得更多明亮而温暖的日照;同时,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增加窗户的面积是提高自然采光效果的有效手段。
1.3 光线引导装配式建筑中,设计师可以巧妙地使用光线引导设备,如光管、反射板等,将自然光线引入内部难以直接照射的区域。
这样的设备能够通过折射或反射从而有效地扩大光线覆盖范围。
二、自然通风2.1 设计原则装配式建筑要实现自然通风,需要考虑以下原则:首先是合理设置进出口窗户位置和数量,保证流动空气进出畅通;其次是利用建筑外形和布置来促进气流循环;最后还需考虑使用可开启的窗户和排气设备。
2.2 布局与材料选择在装配式建筑中,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提供更多空间供空气流通,并且避免堵塞。
例如,在室内设置过道、穿堂风或者开敞阳台等可以增加通风性能。
此外,选择透气性好的材料也有助于增强通风效果。
2.3 自动控制系统为了使得自然通风更智能化和灵活化,装配式建筑可以安装自动控制系统来调整通风的程度。
这样的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智能调节,实现最佳的通风效果。
结语装配式建筑的自然采光与通风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设计任务。
通过合理的窗户设计、光线引导和布局选择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室内舒适度,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在环保节能方面也有显著贡献。
随着科技和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装配式建筑将在自然采光与通风方面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采光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采光在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与采光是至关重要的元素。
它们不仅影响着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还对能源消耗和环境可持续性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自然通风和采光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
一、自然通风的重要性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来调节建筑内部的空气流动。
相比于机械通风系统,自然通风具有以下优势:1. 提供健康的环境:自然通风能够引入新鲜空气并排出污浊空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良好质量。
这有助于减少室内污染物的积聚,并提高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度。
2. 节约能源:自然通风系统无需使用电力,因此能够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自然通风可以全年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减少对空调系统的依赖。
3. 提升空间质量:通过自然通风,室内空气得以循环流动,减少了封闭空间中可能产生的湿度和异味。
这样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或工作环境。
二、自然通风的设计原则要实现有效的自然通风,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 建筑朝向:合理的建筑朝向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气流。
在南半球地区,建筑物的主要开口应朝向北方,以利用南方的凉爽气流。
在北半球地区则相反,主要开口应朝向南方。
2. 窗户和开口设计: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窗户和开口的大小、位置和形式。
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自然气流的进出和流动方式。
一般来说,窗户的位置应该高于房间的中心线,以便实现自然对流。
3. 通道和走廊设计:通道和走廊的设计也是实现自然通风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设计通道和走廊的位置,可以利用气流的导向效应,促进室内空气的流通。
4. 遮阳和保温措施:建筑外立面的遮阳和保温措施有助于调节室内外温差,从而影响自然通风效果。
合理选择遮阳和保温材料,并考虑遮阳结构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温度和减少能源消耗。
三、采光的重要性采光是指利用自然光线照亮建筑室内空间。
良好的采光设计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可以促进人们的视觉健康和情绪感受。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采光与自然通风设计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采光与自然通风设计引言:随着人们对宜居环境的追求,传统建筑施工方式面临许多挑战。
装配式建筑作为现代建筑发展趋势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建筑采光与自然通风设计成为重要因素,能够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探讨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建筑采光与自然通风设计。
一、建筑采光设计1.1 采光的重要性针对装配式建筑,合理的采光设计能够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首先,优化室内照明条件,在白天提供足够充足的自然光线,降低照明成本;其次,提高室内空间舒适度和视觉效果;最后,在节约能源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1.2 位置和朝向选择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正确选择窗户位置和朝向是实现良好采光效果的关键。
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合理设置窗户位置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并降低室内照明需求。
此外,在选择朝向时,应考虑到日照时间、太阳高度角等因素,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直射阳光进入室内。
1.3 采用适当的采光设备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采光设备的选择对建筑整体采光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使用的采光设备包括天窗、玻璃幕墙和透明屋顶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教育基地造价网络所在位置、建筑功能和风格等因素选择适当的采光设备。
二、自然通风设计2.1 通风性能评估自然通风是装配式建筑中提供新鲜空气和调节室内温度的重要手段。
通过进行通风性能评估,可以确保装配式建筑具备良好的气流循环和舒适的室内空气质量。
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指数、自然通风量以及房间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的气流速度等。
2.2 通风设计原则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适用的自然通风设计原则包括:首先,通过合理设置门窗位置和朝向,利用优势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实现空气流通;其次,选择适当的开启方式和角度来调整进出气量;最后,通过设置天棚或悬挂幕墙等附加结构来引导气流。
2.3 结构与材料选择自然通风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和材料选择。
例如,可以采用可开启的门窗和玻璃幕墙来提供通风口,并选用具有良好隔热保温性能的材料。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技术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建筑方式,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及优势。
一、自然通风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1. 通风系统设计: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设计可有效优化通风系统的布局。
通过合理设置门窗和通风口等位置,利用气流的自然对流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和更新。
2. 透明材料运用:在装配式建筑中,常常使用透明材料作为外立面或天花板,如玻璃幕墙和光导板等。
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地引入室外阳光,提供良好的日照条件,并增加室内与室外之间的视觉联系。
3. 风淋帘技术:通过设置风淋帘,在大门或开放空间处形成空气层障,阻挡室外热量和灰尘进入室内,同时保证良好的空气流动。
二、自然通风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优势1. 节能减排:自然通风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室内空调的使用频率和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同时,自然通风也可以减轻建筑物对机械设备的依赖,降低施工成本。
2. 提高舒适度:通过合理利用自然通风技术,在不影响室内温湿度的同时,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并降低噪音和污染物浓度。
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3. 增加可持续性:自然通风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相结合,可以大大增加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为城市发展提供环境友好型解决方案,并推动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三、自然采光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1. 天窗设计:天窗是一种常见的自然采光方式,在装配式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合理设置天窗位置和大小,可以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线,在保持室内明亮的同时,节约能源消耗。
2. 穿透式采光:穿透式采光技术是指通过楼板、护栏或其他特殊结构材料来引导自然光线进入建筑内部,达到良好的采光效果。
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整个室内都能够获得均匀的自然光照。
3. 光导板应用:光导板是一种将自然光传输到室内的装置。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可以在天花板上使用光导板,将室外阳光引入建筑内部,并达到良好的照明效果。
地下建筑自然采光通风设计初探
地下建筑自然采光通风设计初探
郭永伟
【期刊名称】《建材技术与应用》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阐述了地下建筑设计引入生态理念的意义,通过分析比较,对地下建筑的自然采光、通风设计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郭永伟
【作者单位】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13.5
【相关文献】
1.探析地下建筑自然通风设计
2.火电厂主厂房天然采光结合自然通风设计
3.地下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研究
4.地下建筑自然采光通风设计探究
5.地下建筑可持续性设计方法——地下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地下建筑是建筑空间发展的新趋势,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自然采光通风设计尤其重要。
本文重点阐述了地下建筑设计引入生态理念的意义,通过分析比较,对地下建筑的自然采光、通风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下建筑;自然采光;通风;建筑设计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建筑用地日益紧张,已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眼光逐渐由地上转向地下,以寻求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问。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固化载体。
不断升级的人类欲望与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直接对撞,使得地下建筑得以开发,同时,地下建筑也架构起人类地上地下新的立体生存空问。
既节约了耕地,又能满足人类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且符合绿色低碳的理念。
迄今为止,这还是一个尚未被充分认识与开发的广阔领域。
地下建筑是指建造在岩层或土层中的建筑。
它是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产物,起到缓解城市居所紧张的作用,地下建筑还为人类开拓出新的生活方式。
在积极探讨人类面临或即将面临的困难时,更应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筑的本质进行严肃思考。
从这一意义来讲,地下建筑设计理念的探讨是非常有价值、有必要的。
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的环境因素比较。
任何建筑物体都置身于具体的自然环境之中,因地域不同、季节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环境特色。
在一般情形下,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表1所示。
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的环境因素比较
环境因素
建筑类别地上建筑地下建筑
自然采光较好差
隔音差好
保温隔热受地域、季节影响大,温差大效果好
自然通风较好较差
给排水需配给排水设备需配给排水设备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地下建筑除采光、通风有些局限外,其他项目内容甚至优于地上建筑。
所以,采光、通风设计的优劣,是评价一个地下建筑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筑的采光一般分为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两种。
在地下建筑中,通常采用人
工照明的手法,虽然解决了照明问题,不过费用较高,还难以达到自然光带给人的良好感受。
如果能通过建筑设计和采光技术手段,将自然光引入地下建筑,不但可以节约一大笔人工照明费,而且还能创造出舒适的自然环境,如同置身于地上建筑中。
常见的地下建筑自然采光方式,主要分为直接式采光与间接式采光两大类。
直接式采光是指将自然光直接引入地下的设计方法,主要应用于浅层的地下建筑中。
直接式采光通常是在建筑大厅或中庭的顶棚处,设置与地面直接连通的天窗。
直接式采光所营造的空间氛围在地下建筑中也是最接近自然的。
对于层数少、平面体量相对较大的地下建筑,需要一个开敞空间来改善地下建筑方位感。
著名的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设计师贝聿铭大胆构思,采用古老的金字塔形式,将透明玻璃金字塔和周围三个小玻璃金字塔作为地下建筑的采光天窗。
即使在1 h内有15 000名参观者进入自然采光的大厅与回廊中,仍然可以尽情地享受地下宫殿的迷人艺术,毫无不适之感。
该设计近乎完美地运用了自然光,创造性地解决了地下建筑的自然采光难题。
间接式采光是利用一些辅助设备将自然光输送到地下建筑中,常在深一些的地下建筑中采用。
常用的方法有镜面反射、光导纤维等几种方式。
镜面反射采光是利用平面镜、曲面镜和透镜等,将自然光通过一次或多次反射到地下建筑中,从而解决了地下建筑采光的问题。
如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土木采矿工程大楼,这栋建筑95%的部分处于地面以下,为了能将阳光引入其中,设计师采用潜望镜的原理,将自然光传送到地下33.5 m处。
光导纤维采光是利用光纤维传到地下建筑的一种采光方式。
它充分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光线几乎全部在纤芯里传播,基本上没有任何损耗。
清华大学的超低耗楼就使用了一种被称为“向Et葵”的光
纤维采光技术,在对地下室进行采光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光导纤维虽然价格较高,但由于其采光效率高,占用空间小,且能灵活弯曲,因此,在一些光环境要求较高的地下建筑中被广泛采用。
在封闭性强、空气质量差的建筑物中,人们会出现不适的症状。
为了改善地下建筑室内的环境质量,目前大多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稀释空气污染物,以保持室内空气洁净。
不过,这导致地下建筑在通风时,必须耗费大量的能量。
如1座两层6500多m的人防工程,其中地下1层经常使用,其通风除湿机械的功率约为150 kW,仅此一项,1个月就消耗电费上万元。
过高的使用成本限制了人们对地下建筑的利用。
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地下建筑如何通过自然通风的方式来节能,也是一个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自然通风是指在风压和热压作用下的空气运动,根据自然通风的形成原理,设计时需要考虑设置直通到顶的中庭、天井、烟囱及进风、排风口,来促进并控制建筑物内部的自然通风。
对于大进深的地下建筑,为其设计自然通风时,从建筑的一端到另一端传统的穿堂风设计,往往无法实现自然通风的效果。
例如,英国考文垂大学的图书馆就分别设计了4个通风天井进行送风,废气则通过中庭和分设在建筑四周的排气烟囱排出,这是一个靠热力驱动的置换式的通风设计。
设计中,通过减少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距离,加之良好的通风细节设计,从而实现了无需机械通风的可持续性自然通风。
地下建筑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与地面形成一定的温度差,即夏季比外界温度低,冬季比室外温度高,它们之间的温度差能够促使地下建筑的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自然通风。
掌握自然通风的规律,可以有效地控制自然通风,
以达到自然通风与节能的目的。
对不允许兴建高耸通风烟囱的建筑,为了达到通风的效果,可利用机械设备辅助实现自然通风,如美国芝加哥图书馆就采用了这两种通风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实践证明,地下建筑采用可调控的混合式机械装置与自然通风相结合的系统,节能效果非常好。
拓展生存空间,回归生态建筑,使人类更加贴近自然。
当改善环境、保护环境成为全球共同的声音,可持续发展成为所有领域的主旋律时,作为建筑业界人士,对占世界总耗能三分之一的建筑产业,更应积极探讨节能、绿色、低碳、可持续性的建筑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衍庆,王玉容.建筑新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王立雄.建筑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柳孝图.建筑物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
羡巨智,男,山东同圆设计集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