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的通知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应对和处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应对和处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3.10.23•【字号】•【施行日期】2013.10.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应对和处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分(县)局、各直属单位,局机关各处室: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妥善应对处置媒体、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为我市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市局制定了《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应对和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该方案已经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10月23日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应对和处置工作实施方案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妥善应对处置媒体、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为我市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根据《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关于加强网上舆情引导应对和处置工作的意见》和《西安市网上舆情监测报送及处置方案》,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组织保障1.全系统组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纪律严明的网络管理和舆论引导的工作队伍,成员主要由市局主管领导和各分(县)局、各直属单位、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及各单位网络舆情信息员组成。
2.市局宣传教育处具体牵头负责统筹全系统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舆情研判及应对处置工作,设1-2名专职人员开展以下工作:网络舆情监测、汇总、分析、编报;网络信息发布;与市网信办等市级部门的协调配合;网络舆情信息员培训;指导分(县)局、直属单位开展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处置等工作。
市局办公室设1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协调、信息传递(舆情的批办、督办、处置结果收集)等工作。
市局监察室负责舆情管理工作的责任追究。
3.各分(县)局、各直属单位要明确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具体负责科室,并确定1名网络舆情信息员。
网络舆情信息员专门负责网络舆情的收集、上报等工作。
西安市市级机关拆迁安置工程处居民安置楼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言1.项目实施背景近年来,西安经济稳步增长,发展势头良好,但与此同时城中村问题也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容貌、制约区域和谐、有序发展的一个难点问题。
随着西安城市新中心建设的全面启动及“十二五”的展开,政府工作将把改善民生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扩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加快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步伐,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另外,随着西安建设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不断实施,“城中村”改造也被列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点项目。
随着城中村的不断改造,原位于西安市城墙内西大街的原有村民,根据区域功能调整,已无法在西大街附近新建居民安置楼,通过政府协调后,拟将西安市太白南路沙井村原有的耕地调整为西大街无法安置村民的安置地,因此西安市市级机关拆迁安置工程处决定实施居民安置楼项目。
本项目位于西安市太白南路中段。
项目北侧隔科技二路与771研究所相望;东侧隔太白南路与电子社区相望;西侧紧邻西安文理学院;南侧隔路与沙井宜居工程相望。
目前该项目已经取得了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西安市市级机关拆迁安置工程处建设居民安置楼项目备案确认书的通知(市发改审发【2013】200号)。
项目规划总用地55900 m2,,总建筑面积.86m2,规划总户数1206户,预计入住总人口约4221人。
该项目规划建设以住宅楼为主体,同时配套建设相应的公用设施和商业配套服务,以及辅助工程设施停车场、绿地和道路等。
项目容积率为3.32,建筑密度为22.4%,绿化率为37%,总投资4.5亿元。
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简况本次环评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第三个阶段为《西安市市级机关拆迁安置工程处居民安置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阶段。
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2014年1月23日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接受西安市市级机关拆迁安置工程处的委托为其投资建设的“居民安置楼项目”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工作。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09.18•【文号】环办[2008]70号•【施行日期】2008.09.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项目迅猛发展,这些建设项目成为城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部分项目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市民投诉的热点。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切实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投诉纠纷,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权益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城市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随着城市人口增长、产业布局调整和规模扩大,环境容量受限,环境敏感程度增强。
据对11个城市的调研统计,市、区(县)两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城市建设项目占到当年审批总量的60%以上,有的高达90%。
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既希望政府加快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也期待着改善居住条件和享受方便的餐饮、娱乐、医疗等服务,但由于项目的环境影响,多数居民不希望这些项目建在自己家附近,造成矛盾心理。
目前,围绕城市建设项目的投诉、信访已占环保投诉、信访总数的60%~80%。
有的还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备受社会关注。
近年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结合当地实际,在健全法规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依法科学审批、加强过程监管、推进公众参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城市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工作呈现不断加强和逐步规范的良好势头。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控制扬尘污染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办发[2004]57号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控制扬尘污染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办发[2004]57号](https://img.taocdn.com/s3/m/5b02177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5.png)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控制扬尘污染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控制扬尘污染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办发[2004]57号)《西安市控制扬尘污染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研究,原则同意,现印发你们,望遵照执行。
2004年4月13日西安市控制扬尘污染的实施方案(2004年4月13日)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我市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着力解决我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超标的突出问题,市政府决定采取综合整治措施控制扬尘污染,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近期任务与阶段目标:近期任务:以控制城区现有建筑施工工地、市政施工工地、拆迁工地和园林绿化工地扬尘污染为重点;采取综合治理与防治措施,加强对运输易造成扬尘污染车辆的管理;加强对所有易产生扬尘物料(包括砂石、渣土、灰土、煤渣、粉煤灰等)堆放的管理;加强对城市建成区裸露黄土的防尘管理。
在城市建成区周边地区,实施区域扬尘污染防治,减少各类人为活动造成的扬尘污染,大力实施播绿、护绿工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质量。
阶段目标:今年达到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77%(即280天);2005年达到78%以上(即285天以上);2006年达到80%以上(即292天以上)。
二、扬尘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原则:扬尘污染防治实行属地管理、条块结合;谁审批,谁负责;谁施工,谁防尘。
各区县政府及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和曲江新区管委会负责辖区内建筑施工工地、市政施工工地、拆迁工地和园林绿化工地的扬尘污染控制。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发布《关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的指导意见(2013年版)》的通知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发布《关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的指导意见(2013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3.05.07•【字号】沪环保评[2013]201号•【施行日期】2013.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标准正文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发布《关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的指导意见(2013年版)》的通知(沪环保评〔2013〕201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过程中开展公众参与的活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环境保护部“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文)等相关规定,我局制定了《关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的指导意见(2013年版)》,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本通知自2013年6月1日起实施,原2008年发布的《关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的指导意见(暂行)》(沪环保管〔2008〕475号)同时作废。
2013年6月1日起报送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中公众参与工作应符合本通知规定。
附:关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的指导意见(2013年版)上海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5月7日关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的指导意见(2013年版)为规范本市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简称“环评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过程中开展公众参与的活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环保部“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文)等相关规定,制定《关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活动的指导意见》(2013年版),请遵照执行。
一、总则(一)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或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编制期间公众参与的法定主体,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指导意见的规定,会同该项目环评机构发布相关信息、征求公众意见。
西安高新区蓝博公寓C区项目

西安高新区蓝博公寓C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西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二O一三年十一月1 总论1.1项目由来西安高新区蓝博公寓C区项目是由西安高新区公共租赁住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项目位于西安市高新区郭杜镇西北侧长安产业园内,北临信息大道、西太路东侧、南临创汇路。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82.518亩,总建筑面积204160平方米,包含5栋高层住宅楼,2栋多层商业楼、1个幼儿园,1座地下汽车库。
其中住宅总户数3913户,地面地下车位总数共1066个,项目总投资约8.5亿元。
1.2 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1.2.1评价目的(1)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贯彻和推行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项目拟建地和周围环境现状的调查,收集现有监测资料和进行必要的环境监测,掌握评价区的空气、水、声环境现状和特征。
(2)通过工程分析,确定本项目施工期和建成入住后的污染源源强,污染物排放方式及处理方法等,对本项目实施后给所在地区环境造成的影响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同时评价外环境对项目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防范措施。
(3)根据环境特征和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论证项目建设的选址合理性、环境相容性及主要环境问题,预测建设项目对自然、生态、景观、社会环境以及生活环境产生影响的程度、范围和环境质量可能发生的变化状况,从而提出消除或减少不利影响的对策建议。
(4)根据环境容量及达标排放的要求,评价项目规划和环保措施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价该项目的可行性,为项目的优化设计和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2评价指导思想环评工作首先按照已批准的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有关环境规划,根据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工程特点以及地区环境特征和环境保护对象,在空气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和有效背景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预测和评价项目对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和周围环境对项目的影响,提出有效的环保措施,使工程的生态、噪声、废水和固废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具体的思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现“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周边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二者之间的制约与促进作用,促进生态与环境协调发展;(2)倡导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3)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4)建设开发行为必须与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协调一致。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08.09.04•【文号】环发[2008]82号•【施行日期】2008.09.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和发展改革委,解放军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自2006年6月原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6〕82号)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不断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
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完善,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现对有关内容调整如下:一、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生物质发电项目主要为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和气化发电、生活垃圾(含污泥)焚烧发电和垃圾填埋气发电及沼气发电项目。
二、根据《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城市生活垃圾(含污泥)发电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垃圾焚烧炉建设及其运行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或规范;使用的垃圾数量及品质必须有保证。
现阶段,采用流化床焚烧炉处理生活垃圾作为生物质发电项目申报的,其掺烧常规燃料质量应控制在入炉总质量的20%以下。
其他新建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原则上不得掺烧常规燃料。
国家鼓励对常规火电项目进行掺烧生物质的技术改造,当生物质掺烧量按照质量换算低于80%时,应按照常规火电项目进行管理。
三、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应充分结合当地特点和优势,合理规划和布局,防止盲目布点。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市政办发[2009]269号【发布部门】西安市政府【发布日期】2009.12.22【实施日期】2009.12.2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市政办发〔2009〕26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西安市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西安市环境保护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陕办字〔2009〕84号),设立西安市环境保护局,为市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增加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审批和发放职责。
(二)将环境标志认证职责交给事业单位。
(三)加强环境治理和对生态保护的指导、协调、监督职责。
加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减排目标、环境监管职责。
二、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草案;组织编制全市环境功能区划,拟订环境保护标准和技术规范,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重点区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参与制定全市主体功能区划。
(二)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全市重大环境问题。
牵头协调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破坏事件和违反环境保护法规行为的调查处理,指导协调各区县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警工作,协调解决跨区域、流域环境污染纠纷,统筹协调全市重点区域、流域的污染防治工作;组织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工作。
(三)承担落实全市污染减排目标的责任。
组织制定并落实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提出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分解,督查、督办、核查各区县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指标和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进行考核。
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吉环管字[2013]3号
![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吉环管字[2013]3号](https://img.taocdn.com/s3/m/749ff5c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4.png)
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正文:---------------------------------------------------------------------------------------------------------------------------------------------------- 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吉环管字〔2013〕3号)各市(州)环保局、长白山管委会环资局:2013年3月14日,环保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国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环办函〔2013〕261号),对去年以来全国各级环保系统开展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对今后工作进行了部署。
结合我省实际,现就今年进一步加强我省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发挥规划环评的指导作用以化工石化园区和其他高风险产业园区为重点,进一步严格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管理,并强化规划环评中环境风险防范内容。
加强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联动机制,化工石化、有色冶炼、制浆造纸等项目必须在依法设立、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齐全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布设。
二、严格项目环评审批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按照《吉林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吉环管字〔2012〕18号)要求,进一步强化环境风险评价的审查工作,督促建设单位采取严格的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保护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三、规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强化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工作,切实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做到环评受理、审批和验收全过程“三公开”,即项目受理情况和报告书简本公开、项目审批情况和政府承诺公开、项目审批和验收文件公开。
通过加强公众参与工作,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环境问题,满足其环境诉求。
四、加强试生产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对存在较大环境风险隐患的相关建设项目,明确要求建设单位委托环境监理单位必须开展环境监理工作。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2.04.23•【字号】陕环发[2012]40号•【施行日期】2012.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陕环发〔2012〕40号)各设区市环保局、杨凌示范区环保局、西咸新区规划土地环保局:为加强我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严控污染物新增量,持续推进污染减排,现将《陕西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暂行办法》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陕西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以下简称“总量指标”)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及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陕西省境内所有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
本办法所称主要污染物,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第三条对电力、钢铁、造纸、印染、化工等重点行业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行业总量控制,其中对造纸、印染和化工行业实行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对电力、钢铁行业实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
对关中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区域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第四条企业获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权后,才可申请对建设项目进行环评审批。
所有涉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新、改、扩建项目,没有获得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予审批。
第五条新、改、扩建项目所需的总量指标,优先使用建设单位已有项目实施污染治理或结构调整后减少的排放量;若建设单位内部无法落实总量指标或调剂总量不足的,需通过排污权交易的方式获得总量指标。
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评技术评估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的通知

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评技术评估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局
•【公布日期】2018.09.28
•【字号】哈环规〔2018〕10号
•【施行日期】2018.09.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
正文
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评技术评估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的通知
哈环规〔2018〕10号各县(市)环保局、局属各分局、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为加强建设项目管理,统一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事项,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必须评估,部分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需进行评估,请遵照执行。
本通知实施之日起原《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规范建设项目环评技术评估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哈环综[2015]29号)废止。
特此通知。
附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估目
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局
2018年9月28日
附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估目录。
关于学习贯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09]96号关于学习贯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2009年8月17日,国务院颁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以下简称《条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条例》,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全面深刻认识《条例》的重要意义《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环境立法的重大进展,标志着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进入了新阶段。
《条例》要求将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整体影响作为规划环评的着力点,有利于从决策源头防止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环境问题,是“预防为主”环境保护方针的重要抓手。
《条例》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筹作为推进规划环评的关键点,有利于在机制体制层面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重要举措。
《条例》将人群健康和长远环境影响作为推进规划环评的出发点,有利于更好地从源头解决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
各级环保部门要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内涵,将思想认识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和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高度上来,准确把握规划环评在新形势下的历史任务,充分发挥规划环评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集中做好《条例》的宣贯工作各级环保部门要在《条例》正式实施前后的一段时期内,集中做好《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
坚持全面普及与重点落实相结合,既要全面宣传《条例》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程序要求、法律责任等,又要重点完善贯彻《条例》的机制、能力、技术等相关工作。
坚持近期集中宣传和远期完善机制相结合,既要抓好近期的集中宣传普及,在提高社会各部门和公众认识上下功夫,又要做好制度配套,在理顺管理程序、落实长效机制方面下功夫。
西安博澳鑫田植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1)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2)污染防治环保措施与设施可行性论证。
(3)所在地相关规划符合性、选址合理性及建设的环境可行性问题。
(4)项目环境风险分析。6经分析,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和地方相关规划要求,在认真落实工程设计和本报告书提出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强化企业环境管理,确保环保设施正常稳定运转和采取有效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前提下,污染物可做到达标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可控制在当地环境能容许的程度,不会改变评价区内现有环境功能,对环境影响较小。从环评技术角度分析,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西安博澳鑫田植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年加工生产7100吨植物提取物生产线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送审稿)
中国轻工业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8月
附图
附图一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二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图三项目四邻关系及噪声监测点位图
附图四建设项目大气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图
附图五集贤产业园区用地规划图
(4)本项目以丹参、刺蒺藜、、银杏叶、玫瑰花、葡萄籽等植物为主要原料,仅在工艺提取过程中使用化学品甲醇、乙醇,污染物排放单一。
4
项目由西安博澳鑫田植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从事植物提取物的生产,原料为中药的提取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版)中的“鼓励类十三、医药中的4、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质量控制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项目已取得周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年加工生产7100吨植物提取物生产线建设项目重新备案的通知(周发改备案[2016]111号),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项目建设地位于周至县集贤产业园内,项目建设地规划为工业用地,且项目从事植物提取物的生产,类似于医药业,属于产业园区主导产业,符合《周至县集贤产业园区总体规划(2009-2025)》;另外,项目已与周至县集贤产业园区管委会签订入园协议书,园区管委会同意项目入园,项目用地符合当地供地政策。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延安市方塔新区至东过境线道路工程环评报告word精品文档105页

前言1、项目实施背景受地貌影响,延安城市建设和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
现状的延安市中心城区集中在宝塔区三川交汇处的凤凰山脚下,主要由东川、南川和西川三条大的平川以及杜甫川、市场沟等小型川谷地区组合而成,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延安市城区只能沿东川、南川、西北川呈放射带状发展。
由于三条川道用地狭窄,两侧山体普遍陡峭,又有延河、南川河流经,致使城市建设布局及道路交通走廊的选择受限制较多,横向发展空间余地很小,现状城市主要道路均与川道平行,各川道之间的交通联系绝大部分需要经过三山围绕的城市核心区域,使三山交汇处成为全市商业、旅游活动最集中的地区,造成市中心地带建筑物密集、交通拥堵、城市功能减退,同时,密集的高层建筑也破环了三山地带的传统风貌和以宝塔为标志的景观轮廓。
因此,延安市提出“中疏、西控、东扩、北进、南下”;“‘Y’型、单心、带状”城市向“多核心组团”城市转变的发展战略,以缓解老城区拥堵现象,而在延安的长远发展战略中,提出了“城市上山,冠山而建”的方向,打破限制的瓶颈,城市向南拓展新区。
根据新区发展规划,延安市将建设发展出北区、西区和东区三大片区。
本工程位于规划城市新区的东区内,为规划主干路,是规划路网中重点建设项目,是延安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区东区方塔区建设发展的要求。
项目建成后,将会促进东区方塔区主要道路网络的形成,以交通带动新区发展,促进城市土地开发,也将提高方塔外部交通的通行能力,并且使得南过境和东过境达成了有效的连接,从而缓解了市中心的交通压力,满足未来年延安市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东部新区的交通发展问题,进而为延安市的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019年8月,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延发改投〔2019〕172号文同意项目备案。
2、评价工作简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延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19年3月23日委托我所承担延安市方塔新区至东过境线道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榆横工业区发展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榆横工业区发展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7.08.28•【字号】陕环函〔2017〕637号•【施行日期】2017.08.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榆横工业区发展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陕环函〔2017〕637号榆横工业区管委会:2017年7月25日,我厅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名单附后),在西安市召开了《榆横工业区发展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技术审查会。
根据修改后的报告书和审查小组的评审结论,提出审查意见如下:一、榆横工业区包括榆林经济开发区、榆阳区部分区域和横山区部分区域,总面积为914平方公里。
规划核心区包括榆林高新区和榆横工业园区两部分。
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近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报告书》在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识别了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开展了规划区开发回顾性调查与分析、规划协调性分析,预测和评价了规划实施可能对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带来的影响,开展了环境承载力分析和公众参与等工作,提出了规划优化调整建议以及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
《报告书》基础资料基本详实,评价方法总体适当,提出了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初步的减缓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三、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榆林市国土空间综合规划(2015-2030)》、陕西省和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等相关规划基本协调一致,发展目标、布局、结构和规模基本合理。
区域水环境容量有限,且已成为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应按照报告书要求和审查意见进一步优化规划方案,提高废水回用量,降低园区废水排放量。
(完整版)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
![(完整版)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https://img.taocdn.com/s3/m/986691c0e518964bce847c17.png)
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相关企业集团: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明确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强化各级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管,切实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防范环境风险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一)提高认识,强化管理。
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认识目前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不断改善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着眼点,按照“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督促企业认真落实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全面提高环境保护监管水平,有效防范环境风险。
(二)突出重点,全程监管。
对石油天然气开采、油气/液体化工仓储及运输、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应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与审批、工程设计与施工、试运行、竣工环保验收等各个阶段实施全过程监管,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管理要求。
其他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如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等)的建设项目,其环境管理工作可参照本通知执行。
(三)明确责任,强化落实。
建设单位及其所属企业是环境风险防范的责任主体,应建立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
环评单位要加强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并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负责;环境监理单位要督促建设单位按环评及批复文件要求建设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并对环境监理报告结论负责;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单位要全面调查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建设和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并对验收监测或验收调查结论负责。
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监管,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中对环境风险防范提出明确要求。
吉林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通知-吉环管字[2013]1号
![吉林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通知-吉环管字[2013]1号](https://img.taocdn.com/s3/m/6dbcf11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a.png)
吉林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通知正文:---------------------------------------------------------------------------------------------------------------------------------------------------- 吉林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通知(吉环管字〔2013〕1号)各市(州)环保局、长白山管委会环资局,各县(市、区)环保局:2012年,全国范围内相继有海南乐东火电厂项目、天津中沙石化PC项目、江苏南通启东达标水排海工程、四川什邡钼铜项目、宁波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和北京京沈高铁项目等6个项目均因周边群众担心自身环境权益受损而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在全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这些起群体性事件主要都是由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不到位,群众对项目不了解、不理解、不支持,担心项目上马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及身体健康而引发的。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防止因建设项目环评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不足引发大规模群体事件,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确保本地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全面了解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
二、严格审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落实情况。
对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项目,要严格监督和指导建设单位和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按照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和《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的公告》等文件规定,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
三、要把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条件之一,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同时在具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网站上公布(涉密项目除外)。
市环境保护局环评科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

市环境保护局环评科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计划202x年x月,我市环境保护局环评科在局党组书记、局长及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实施“xxx战略”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规范行政审批,减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全年无缓批、漏批、错批等现象,无违反廉政纪律情况发生,无投诉和不满意测评事件,为了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202x年1-12月份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工作1、我局积极参与,提前介入。
建立重点项目决策提前介入机制,主动加强与发改、经济、规划、招商、园区管委会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建设项目信息,根据产业政策和环境功能区规划等,认真进行梳理,并提出详细的环保意见。
2、我局依法审批,从严把关。
首先是严把项目技术审查关。
在引进项目前,通过现场考察,专家论证,严格审查项目生产工艺是否合理,污染治理技术方案是否可行,治理效果是否可靠,废物排放是否能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对敏感项目、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达不到要求一律不予审批。
3、我局坚持服务与监管并重,履行“依法、高效、廉洁、规范”的宗旨,积极做好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
其次是依法审批。
在项目审批过程中,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工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按照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总量控制的原则,对不符合产业政策、没有可靠污染治理设施和造成生态环境不可逆破坏以及布局不合理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4、我局优化服务,提升效能。
为促进我市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及时提出全市环境保护宏观管理措施。
(二)规范“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我局认真贯彻执行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环评审批人员集中行政审批科,定岗定员,由长期固定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科人员负责审查,行政审批科长审批。
环评审批项目除现场勘察、专家论证外,全部在政务中心现场办理,行政审批流程与电子政务大厅公告和设定流程相符,所有办件信息都实时、规范录入到审批通用软件中,行政审批办理过程中符合审批要求的按规定出具书面通知书。
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 管理工作 的通知
环' & - [ 2 0 1 3 ] 1 0 4号
各省 、 自治 区 、 直 辖 市环 境 保 护厅 ( 局) , 新 疆 生产 建 设 兵团环境保护局 . 辽河 保 护 区管 理 局 . 解 放 军 环 境保护局 : 加 强环 境 影 响评 价 监督 管 理 、规 范环 评 行 为 . 是保 障环评 制 度 有效 执行 的重 要 手段 . 是 维 护广 大
施 不 齐 全 和 环 境 风 险 防 范措 施 不 落 实 的产 业 园 区
似
,
政 策 导 向
内项 目要 暂停 受 理 。要 在 时 间上 、 质 量 上 保证 建 设
项 目选 址选 线 的 环境 可行 性 、 产业 结 构 调 整 的环 境 最优 性 、 环 境 标 准 的 可达 性 、 环 境 风 险 的可 控 性 和
件 对 不符 合 国家 产 业 政策 、 法律 明令禁 止 建 设 区 域 内 的项 目 . 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不落实 、 重 点 区 域 耗 煤 项 目煤 炭 等 量 或 减 量 替 代 方 案 不 明 确 . “ 两 高一 资” 以及 拆 分 项 目、 环 评 文 件 编 制 质 量 较 差 的 项 目不 予 受 理 和批 准 。对 未 依法 设 立 、 环 保基 础 设
监 管 不 到位 、 责 任不 明确 、 把 关不 严 , 一些 不 符 合 国
加 强 建设 项 目“ 三 同时 ” 和验 收 监管 . 落实 事 中事 后 监 管各 项 措施 。要 加强 公 众 参 与 的程 序合 法 性 、 形 式 有效 性 、 对 象代 表 性 、 结 果 真实 性 的 环评 监 管 , 维
息 对 不具 备 相 应资 质 等级 和评 价 范 围 以及项 目负 责人 不 具 备相 应专 业 类 别 的环 评 文 件不 予 受理 : 对 未 依 法 开 展 规 划 环评 或 与规 划 环 评 审 查 结论 不 一 致的. 一 律 不 得受 理 规划 所 包 含 的建 设 项 目环 评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