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并积累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词类活用以及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疏通文意,让学生通过朗读去感悟陶渊明的隐逸情怀,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与自然的热爱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诗人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疏通文意,掌握并积累课文的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把握全文的结构,领略辞中表现的遗世独立,心胸旷达的乐观精神。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引导点拨法、朗读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一、导入新课
宋李格非赞语“《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欧阳修推赏说:“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耳。”《归去来兮辞并序》为何有如此高的评价呢?下面我一起来学习《归去来兮辞并序》。
二、题目解析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篇好文章,它的题目更是值得探究。本文的题目是《归去来兮辞并序》。标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信息。
①辞:是一种文体,它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是战国时期屈原创造的,楚辞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到了汉代时常把辞和赋并称。它们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赋偏重说理咏物,辞注重言情,一般要押韵,并多用四个字或六个字的对偶句。②兮是语气词,归去,回去。来,助词,辞,一种文体,一般要押韵。序,这篇韵文的序言,说明写这篇文章的原由,这可以帮助读者更加透彻地了解文章的用意以及作者的思想和情操。
三、相关知识简介:
1、作家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死后他的朋友私谥他为靖节,所以后代也称他为靖节先生。东晋末年浔阳柴桑(在江西省九江县西南)人。我国著名的诗人。家境贫寒,为了谋生,作过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由于对黑暗的社会不满,不肯同流合污,决心从事耕作,过隐居生活。他的诗喜欢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有独特的风格。
2、写作背景
东晋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做彭泽令八十多天,因看不惯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丑恶,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为此,写出了这首着名的《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四、朗读
1、先请学生轮流朗读,每人朗读一个自然段。
2、放录音范读或教师范读。
提示:①本文以四字、六字为主,四字句以二/二顿读,
例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六字句以一/二/三顿读,例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②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读音
惆怅--chóu chàng 飏—yáng 眄—miǎn
岫—xiù 翳—yì 皋---gāo 棹—zhào
3、学生集体齐读。
五、学习小序
1、学生默读一遍,利用注释帮助阅读,强调重点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生生”(维持生活,第一个生是动词,第二个生是名词)
(2)重点虚词:“求之靡有、四方之事”中的“之”
(3)古今异义
于时风波
..未静(风波,指战乱。今常用来比喻乱子。句意是,这时候社会不安定。)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交,交互,都。今常用义“交通”、“交友”等。句意是,饥寒虽然很急迫,违背本心就会身心都痛苦。)
尝从人事
..(人事,治人之事。今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不久,今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句意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死在武昌。)
(4)特殊句式寻程氏妹丧于武昌状语后置
遂见用于小邑(见,被)被动句
2、找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三是“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四是“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小结:序文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结合注释阅读第一段,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教师释疑,强调重点文言知识。
(1)特殊句式
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句中“为”表被动
(2)古今异义
问征夫以前路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3)一词多义
以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连词相当于“而”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介词把、拿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动词用,任用,推荐
日以尽矣,荆轲岂无意哉副词通“已”,已经
3、内容分析
(1)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2)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5、学生集体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定学生朗读第二段。
2、教师强调重点文言知识。
(1)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2)古今异义
策扶老以流憩扶老:古义,拐杖;今义,扶持老人。
(3)词类活用
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用作状语,每日。
眄庭柯以怡颜怡,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4)一词多义
引
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避开、退却
策
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引申为暴政
夸父弃其策拐杖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引申为驯养
3、指定几名学生翻译第二段。
4、内容分析:
(1)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明确】“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蕴涵着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有对久违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有恨自己不早归来的感叹,“松菊犹存”更是比喻自己高洁品格仍在。(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
【明确】“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4)本段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明确】初进家门——居室之乐——庭园之乐——户外之乐。
(5)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明确】从“室中之乐”到“园中之乐”,创造了一个安乐闲适、自由自在的意境,也抒发了作者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情怀。
小结:本段描写初回到家时的情景。
5、学生集体齐读此段。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