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嫩枝微扦插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棘嫩枝微扦插的研究
【摘要】: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繁殖方法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无性繁殖能保持单株的优良种性,提前2年结实,并能提高繁殖系数20倍以上,所以为当今生产上所惯用。无性繁殖又分3种方法: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和蘖苗分株繁殖,蘖苗分株用的很少。但硬、嫩枝扦插存在的缺点是,一年一次,插穗20cm长左右,株入选的优良无性苗,需3年以后才能有限的剪枝扦插繁殖,繁殖系数低,极大的影响了优种的快繁推广,品种区域化试验和丰产采果园的建立。因此,硬、嫩枝扦插的繁殖方法和速度,已严重的限制了沙棘优种的扩繁和沙棘产业的发展。所以,研究新的沙棘无性快繁方法已成为当前生产所极需。本实验将沙棘枝条从顶端依次向下剪取5段,每段3cm。选用5种生根素(ABT1、ABT2、GGR6、GGR7、硝普钠+ABT1)对3cm的沙棘腋芽微型枝处理,并采用3种育苗方式(土培、水培、沙培)进行微扦插以及生根机理的实验。结果表明:土培、水培、沙培的生根率依次为50%、65%、80%。5种生根素处理的沙棘腋芽微型枝生根率,以GGR6处理的枝条生根率最高,土培、水培、沙培依次为:55%、83.5%、96.8%。不同生理插穗段的生根率,在土培、水培、沙培中,都是以第3芽段生根率最高,依次为:67.36%、73.75%、84.33%。新根长度,依次为:1.9cm、3.6cm、6.45cm;根的数量依次为:2.1条、2.75条、4.45条;根的直径依次为:2.35mm、2.6mm、3.25mm。对沙棘腋芽苗扦插过程中不定根发生的部位研究发现,不定根发生的部位可以是在叶、茎、根、
愈伤组织处。不定根大都由根、茎形成层,叶主脉形成层处先形成根原基,然后再分裂分化发育成不定根,位置是随机的,所以,沙棘不定根的发生是属于诱导型。在愈伤组织中根原基可直接通过愈伤组织细胞分化形成不定根。利用Ellisa植物激素试剂盒,检测了与不定根发生有关的插穗14种生理生化指标。其规律是,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总氮含量下降,C/N比增加,精氨酸含量增加,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植物内源激素IAA/ABA比值越大,越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GA和CTK浓度提高促进不定根发生。ETH浓度的降低也有利于不定根的发生。与不定根发生有关的酶系统SOD、POD、NOS、IAAO 测定结果看到,SOD和POD酶活降低。而NOS酶活升高。IAAO酶活升高。MDA在扦插生根后降低。总之,在生根粉的诱导下,在适宜的温、光、水、湿、管理条件配合下,沙棘腋芽育苗是一种容易生根成苗,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本试验的成功,为沙棘育苗的工厂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提供了理论和工艺操作技术路线依据。【关键词】:沙棘微扦插不定根生根率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793.6
【目录】:中文摘要12-14ABSTRACT14-161.文献综述16-261.1沙棘的特征及价值16-171.1.1生态价值161.1.2营养价值161.1.3药用价值16-171.2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概况17-181.2.1扦插基质171.2.2扦插时间17-181.2.3插穗的选择181.2.4环境因子181.3扦插生根的形态解剖学研究18-191.4扦插繁殖生根的生理生化研究19-211.4.1可溶性糖和氮素与生根19-201.4.2植物生长激素与生根201.4.3辅助因子与生根201.4.4抑制剂与生根20-211.5胡颓子科植物扦插繁殖研究21-241.5.1胡颓子属植物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概况21-221.5.2沙棘属植物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概况22-241.6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24-251.7本实验的创新之处25-262.材料与方法26-292.1试验材料262.2试验方法26-292.2.1培养方法262.2.2扦插枝的制备方法和激素处理方法26-272.2.3扦插方法272.2.4取材的时间和保存、制备方法272.2.5光学显微镜样品制备方法27-282.2.6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方法282.2.7沙棘嫩枝扦插的激素和酶活测定方法28-293.结果与分析29-573.1不同基质沙棘扦插枝的生根率293.2用不同生根素处理沙棘插穗的生根率29-303.2.1土培293.2.2水培29-303.2.3沙培303.3同一生根素处理沙棘不同段的生根率30-323.3.1土培30-313.3.2水培313.3.3沙培31-323.4不同基质的沙棘根的形态比较32-333.4.1土培323.4.2水培32-333.4.3沙培333.5沙棘扦插前的结构33-353.5.1沙棘扦插前的茎段的解剖结构33-343.5.2沙棘叶的结构34-353.6沙棘扦插的生根部位35-383.6.1沙棘茎的生根部位35-373.6.2沙棘叶生根的部位37-383.7不同激素处理沙棘插穗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38-393.8
不同生根素处理插穗总氮含量的变化39-413.9不同生根素处理插穗C/N的大小和生根率的比较41-423.10精氨酸Arg含量的变化42-433.11沙棘嫩枝扦插中内源激素含量在生根过程中的变化43-503.11.1生长素IAA含量的变化43-443.11.2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44-453.11.3赤霉素GA含量的变化45-473.11.4细胞分裂素CTK 的变化47-483.11.5IAA/ABA比值在生根过程中的变化483.11.6IAA/CTK比值大小48-493.11.7乙烯ETH含量的变化49-503.12沙棘嫩枝扦插中相关酶活性在生根过程中的变化50-553.12.1SOD活性的变化50-513.12.2POD活性的变化51-523.12.3NOS活性的变化52-543.12.4IAAO活性的变化54-553.13MDA含量的变化55-574.讨论57-634.1沙棘嫩枝扦插技术研究方法57-594.1.1扦插方法574.1.2不同基质对沙棘枝条的生根率的比较57-584.1.3不同生根素处理沙棘枝条的生根率584.1.4同一生根素处理沙棘不同段的生根率58-594.2沙棘嫩枝扦插形态解剖学研究59-604.2.1沙棘根原基类型594.2.2沙棘插穗根原基起源594.2.3沙棘插穗生根类型59-604.3沙棘嫩枝扦插生理生化研究60-634.3.1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生根604.3.2总氮含量的变化与生根604.3.3精氨酸含量的变化与生根604.3.4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与生根60-614.3.5酶活性的变化与生根61-624.3.6MDA含量的变化与生根62-63结论63-64参考文献64-74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4-75致谢75-76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76-78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