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方法指导课评课.doc
作文指导课评课(终审稿)
![作文指导课评课(终审稿)](https://img.taocdn.com/s3/m/23256733f01dc281e43af05a.png)
作文指导课评课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作文指导课评课循序渐进有效课堂——评作文课《让你的心在作文中跳动》今天有幸聆听了周老师的一节“心理活动描写”的作文指导课,受益匪浅。
现将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与大家交流。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大家往往用“课堂的是否有效”标准来衡量一堂课是否是好课。
周老师的课,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关注学生,为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提供服务;学生参与热情较高,基本掌握了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每一位同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这正是“有效课堂”的最好体现。
1、巧架桥梁,“有效”在悬念中起步作文是学生头疼的事情,“咬着笔杆愁眉苦脸”,“看着题目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这样的情形在作文课堂并不少见。
但令人惊奇的是,周老师的作文课堂中不但没有这样的情形,相反我们看见学生的是他们愿意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我想,这一切“反常”的表现,应该是源于周老师巧妙地导入,为学生的学习架起了一座心灵桥梁。
上课前,周老师特意创造情景“老师迟到了”,让学生结合自己当时的感受说起,很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到人的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自然导入本节课内容,教学无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2、巧设过程,“有效”在灵动演绎中铺展周老师用学生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给予多角度的范文,打开学生写作思路,让学生体会到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其实并不简单。
我们不妨连起来看看问题的答案:写心理可以用内心独白的方法,写感受可以用想象的方法,写心情可以用语言、动作、神情、环境烘托的方法。
看,周老师让学生思考回答的目的其实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用什么样的方法更恰当,这样,学生在具体操作时就有本可依。
纵观整个环节,我们可以这样说:方法是在学生的自主思考中、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指点中不知不觉掌握的,既轻松又有效。
3、巧作点评,“有效”在肯定鼓励中升华教师好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还能引领学生、提升学生。
作文课前指导评课稿模板
![作文课前指导评课稿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497729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e.png)
作文课前指导评课稿模板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具体包括:1.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的写作技巧;2.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写作题材,培养学生的写作灵感和想象力;3.练习如何组织语言,提高写作的流畅性和连贯性;4.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字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写作题材,以及如何让他们的文章更加生动和有趣。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图片展示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作文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作文结构和要素。
在导入新课之后,向学生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通过举例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组织文章结构,使其更加合理和有条理。
3.引导学生选择写作题材。
在讲解作文结构和要素之后,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题材。
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写作素材或者让学生自由发挥,让他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展开写作。
4.练习写作技巧。
在学生选择了写作题材之后,让他们进行写作练习。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题目或者让学生自由发挥,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5.展示和评价。
在学生完成写作练习之后,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
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让他们在展示和评价中相互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和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引入新课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讲解作文结构和要素,让学生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通过引导学生选择写作题材和实践写作,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同时,我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比如在引导学生选择写作题材和展示评价环节需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作文课评课稿
![作文课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60de81090c69ec3d5bb75c0.png)
作文指导课评课稿林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真实的佳课。
下面,我就林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
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
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
“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
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各种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
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
针对这些情况,陈老师根据低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
把写作范围缩小到我的好朋友中。
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
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
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写话,学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万物皆活”。
二、优化指导,激活思路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林老师提供了句式, 1 规范了语言。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
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的表现形式。
我们要在四年级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段的训练。
段,在结构方式上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包括并列、总分、因果等。
句,这一教学环节无不渗透着教师指导学生片断组合以及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还得益于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
习作指导课评课稿
![习作指导课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ee8479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9.png)
习作指导课评课稿习作指导课评课稿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习作指导课评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习作指导课评课稿篇1王老师这堂课习作指导课的设计有两大优点:一是例文的解读分析,二是开放式的修改。
这两点给我的触动最大。
上课一开始,王老师就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自我介绍,大胆打破形象,从自己的名字、长相导入。
既营造了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又让学生明白抓住特点来介绍自己的方法。
接下来,王老师进一步揭短——一篇范文《贪吃险些送了命》,引导学生明白详略得当、刻画细节的习作方法。
紧接着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通过一件事来写自己的特点。
接着的习作讲评就更具特色。
第一环节,《猜猜他是谁》老师读学生习作,学生猜作者。
这样对广大的学生来说,是激趣;对作者本人是激励。
同时在听读当中强化了“要抓住特点”来介绍的意识。
第二个环节叫《精彩题目集锦》。
屏幕出现一系列题目,比如《女飞毛腿》、《胆小如鼠》……一看题目就知,有侧重写长相的、有侧重写性格的、有侧重写兴趣爱好的,也有些人把两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写的'。
这样就让学生明白,可写的太多了。
有些呢,学生自己还是没有想到的,如果再写自己的作文,还有更多可写的,这既是展示,又拓宽了写作的思路。
第三个环节,指导学生怎样修改。
王老师选择了一个并不优秀的习作进行修改。
先是鼓励学生大胆地读习作,师生一起来修改,共同评议,省时高效的交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个独有的我,真实的我。
这是最具体、最生动的怎样写的指导。
在真切感受之后同学之间互相改,自己改。
作文修改是学生作文的重要一关。
学生的创造激情来自于教师的鼓励。
如果一个学生用心写出来的作文,教师简单得给予否定,学生会十分失望。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a2382a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2.png)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课评课稿哎呀呀!今天我们要写作文啦!老师让我们写评课稿,就是评价上课的感受。
我觉得这个题目好有意思哦,因为我最喜欢语文课了!上次我们学了《岳飞传》,老师讲得特别生动,他说:“岳飞是个超级厉害的将军,可是后来被奸臣害死了。
”然后他还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说那些坏人太可恶了!我们全班都听得目瞪口呆,特别是当他开始模仿岳飞大喊:“精忠报国,死而后已!”的时候,我简直笑喷了。
还有一次我们学《红楼梦》,老师给我们分成小组,让我们自己演一段。
我和小明演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对话,我扮演宝玉,小明扮演黛玉。
我一开始就装出一副嗲嗲的样子,对小明说:“姐姐,你好美啊!”小明立马瞪大眼睛说:“你这个死相公,还没看到我真容呢!”我们俩都笑得前仰后合,老师看了也笑了,说我们俩演得特别有趣。
还有一次我们学《离骚》,老师教我们课文里的辞藻和修辞,我觉得好难啊!但是老师解释得特别清楚,他说:“这里面的‘曾经沧海难为水’,就是说水有多重要!”我当时就想,原来文言文也可以这么有趣!其实语文课有时候也有点难,比如学古诗的时候,有些字都看不懂。
但是老师总是耐心地给我们解释,有时候还会讲故事,比如杜甫写《登高》,老师就说:“登高望远,看到的风景都是不一样的!”我当时觉得老师说得好有道理,登高不仅仅是爬山,还是一种心境。
不过,有时候也会有一点小烦恼,比如背诵古诗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一遍一遍地背。
我就跟同桌小花说:“我真的记不住这些古诗啊!”她就跟我抱怨说:“我也是,这些字好难记!”我们俩就偷偷摸摸地在课间把诗藏起来,还好老师没有发现。
总之,我觉得语文课虽然有时候有点难,但是老师总是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教我们,让我们对古代文学和诗词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每次都很期待语文课,因为每次都能学到新东西,而且还能和同学们一起开心地讨论。
语文课真的好有意思啊,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懂得欣赏诗词的文学小达人!。
作文教学课评课稿
![作文教学课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37756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3.png)
作文教学课评课稿
概述
本文档是对作文教学课进行评课的稿件,主要目的是回顾课堂
教学过程,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课堂回顾
本次作文教学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课堂上,我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了教学:
1. 写作技巧讲解:我首先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写作技巧,包括如
何构思文章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写
作时更加得心应手。
2. 示范写作:我选择了一篇优秀的作文作为示范,详细分析了
其中的亮点和特点。
通过示范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运用
写作技巧。
3. 练与互动:在课堂中,我设计了一些练题目,让学生进行实践。
我提供了个别指导,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
改进意见
虽然本次作文教学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我提出以下意见:
1. 增加互动环节:尽管我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但在课堂上缺乏足够的互动环节。
下次课时可以加入小组合作或角色扮演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练题目设计:下次课时可以设计更多的写作练题目,并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3. 反馈机制:每个学生的作文都应该得到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我计划在下次课堂上设置一个反馈环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个别指导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具针对性的建议。
结论
通过对本次作文教学课的评课,我发现了一些可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希望借助这些建议,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文学素养,使他们在写作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名师送教作文指导评课稿
![名师送教作文指导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5dfa85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2.png)
名师送教作文指导评课稿
这堂作文课真是太牛了!老师一开始就说了,作文里得把真情
实感写进去,文字不是冷冰冰的,得让人读了心里暖洋洋的。
说起作文的结构,老师打了个比方,说它就像我们住的房子一样,得有个结实的框架。
从头到尾,得有条理,别让读者看得一头
雾水。
哎呀,说到作文内容,老师特意提到了细节。
就像电影里的特
写镜头一样,细节能让读者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想法和情感。
老师还说,写作文不能太守规矩,得敢于尝试新花样。
这样才
能抓住读者的眼球,让他们一读就停不下来。
快结束时,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些超实用的写作技巧。
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写作水平就能嗖嗖往上涨。
当然啦,还得有耐心
和毅力,别轻易放弃。
这堂作文课真是收获满满啊!感觉自己的写作水平又要上一个
新台阶了!。
作文课评课意见
![作文课评课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9481105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4.png)
作文课评课意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节成功的作文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最近听了一节作文课,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看法。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1、教学目标明确这节作文课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这节课中,教师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让学生掌握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和动作,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们对这一目标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并在写作练习中能够有所体现。
2、教学方法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在讲授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方法时,教师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易于理解。
在讨论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们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而在练习环节,教师通过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巩固了所学内容。
3、注重引导启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例如,当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遇到困难时,教师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这个人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他的头发有什么特点?”等,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从而更好地进行描写。
4、教学环节紧凑整节课的教学环节紧凑,过渡自然。
教师在导入环节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授环节,教师有条不紊地讲解了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在练习环节,教师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时间进行写作,然后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点评。
最后,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5、关注学生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讨论和练习环节,教师能够走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师还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语文作文指导课评课
![语文作文指导课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5d67787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3.png)
语文作文指导课评课《语文作文指导课评课》篇一《记一次有趣的人物描写作文指导课》前几天听了一堂语文作文指导课,主题是人物描写。
刚进教室,就看到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超级搞笑的简笔画人物,大鼻子小眼睛,还有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
课堂开始,老师并没有直接讲人物描写的方法,而是让同学们描述这个黑板上的“怪人”。
有个同学站起来说“那鼻子就像个大土豆贴脸上了,眼睛小得像两颗黑豆”,这形容把大家都逗笑了。
然后老师开始引导,说这其实就是人物描写,不过呢,咱们要是写真人,可不能这么“损”,要抓住特点的同时还得尊重人。
老师接着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大家都盯着这同学看。
这个做示范的同学都有点害羞了,脸红红的。
老师就开始引导描述,“你们看他的头发,黑亮黑亮的,像被水洗过的黑绸缎,再看他的眉毛,浓得就像两条毛毛虫趴在眼睛上。
”一边说一边解释这样描写的好处。
而且老师还特别提醒要用一些修辞手法,这样文章更生动。
我在旁边听课觉得特别有意思。
作文课不再是干巴巴地讲理论,而是这么生动地带着大家去感受。
老师又给大家看了几篇描写人物的片段,那些好的描写就像是把那个人直接拉到了读者面前,而那些差的描写,读起来就很模糊,感觉都是千篇一律的影子。
最后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手描写自己身边的一个人,教室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只听到笔尖在纸上沙沙的声音。
我感觉这堂课真的很棒,同学们既轻松又学到了东西,通过这种趣味性的引导,对人物描写肯定能掌握得更好。
这堂作文课不像是上课,更像是一场有趣的游戏体验,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真正把人物描写的窍门刻在了脑子里。
篇二《风景描写作文指导课之走进自然》我听过一堂很棒的风景描写作文指导课。
上课的地点很特别,不在教室,而是在学校的花园里。
刚到花园,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花香。
老师说,这堂课就在这儿上,让大自然来当教材。
老师先指着一片盛开的花丛说,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花想到了什么?一位同学说像一群穿着彩色裙子的小姑娘在跳舞。
作文方法指导课评课表
![作文方法指导课评课表](https://img.taocdn.com/s3/m/c4987d7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5.png)
作文方法指导课评课表
《作文方法指导课评课表》
哇塞,咱今天来说说这个作文方法指导课。
就说上次我去听的那节作文方法指导课吧。
那老师一上来啊,可有意思啦,不是那种死板板的讲那些大理论。
老师呢,就像跟我们聊天一样,开始说起作文来。
嘿,你还别说,这一下子就让我们放松下来了。
然后啊,老师开始讲怎么去观察一个东西,就拿了个苹果举例子。
哎呀呀,那可是说得详细极了,从苹果的颜色,说到它的形状,再到上面的那些小点点,感觉那个苹果就在我眼前变得超级生动了。
真的,我当时就感觉,哇,原来观察一个东西可以这么仔细呀,以前我咋就没注意到这些呢。
老师还让我们自己也观察观察周围的东西,我就看我那文具盒,嘿,原来我那文具盒上还有那么多小小的图案呢,以前都没发现。
在讲怎么组织语句的时候,老师也是特别有趣,他就用各种好玩的例子,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怎么把话说清楚,让文章读起来顺溜。
而且他还会让同学们上去试着说几句,然后给大家点评,指出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整节课下来呀,真的是让我对写作文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不再觉得写作文是一件那么难的事儿了,好像找到了一些窍门呢。
我觉得这样的作文方法指导课就特别好,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而是让人能真正学到东西,还觉得挺好玩儿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有意思的作文方法指导课呀!嘿嘿!
哎呀呀,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以后能多上这样的课,让我们的作文都能越写越好啦!。
作文方法指导课评课
![作文方法指导课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f48469bb71fe910ef02df823.png)
作文方法指导课评课作文方法指导课评课,这样,学生在具体操作时就有本可依。
纵观整个环节,我们可以这样说:方法是在学生的自主思考中、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指点中不知不觉掌握的,既轻松又有效。
3、巧作点评,“有效”在肯定鼓励中升华教师好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还能引领学生、提升学生。
作文,需要的是语言,所以周老师的评价,尤其注重对学生语言的提升。
比如本堂课,周老师十分注重学生和自己语言中表现心理活动的一些关键词,“小心翼翼”、“愧疚心理”等,课堂上,学生的心是活跃的,情是真挚的,但由于平时的积累不够,或一时不能联想,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想说却无法说,说不明,此时,教师提供一些词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习作时运用语言,使描写更具体。
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今后同类题材的写作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专家谭惟翰曾说过,“纳”是“吐”的前提,是基础,会“纳”才谈得上“吐”。
”周老师的设计与引导,不正是在帮助学生“纳”吗?有了足够的“纳”,还怕学生“吐”不出吗?智慧的教师能创造智慧的课堂,智慧的课堂能培养智慧的学生。
在周老师的作文课中,处处显示着教师的智慧: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关注了学生的起点和发展。
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能看到生命成长的画面,是真正的有效课堂。
当然,如果再加点时间,通过师生评点,生生点评,紧扣前面学到的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在习作中得到落实,那么被评点的学生会更有信心,其他学生也能明白怎样的描写是好的,从哪些方面改进等,这样也许会更生本、更有效。
......篇二:作文指导课评课稿作文指导课评课稿林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真实的佳课。
下面,我就林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
作文评课评课模板
![作文评课评课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a9a936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6.png)
作文评课评课模板一、课程背景分析。
1. 课程名称,作文评课。
2.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作文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课程对象,初中生。
4. 教学时间,每周一节课,共计45分钟。
5. 教学环境,普通教室。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作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能够熟练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行作文创作。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分析和评价他人的作文,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审美情感,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态度。
三、教学内容。
1. 作文写作基本要求,包括作文的结构、逻辑、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 作文写作技巧,包括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写作思路等方面的技巧。
3. 作文评课,学生能够学会分析和评价他人的作文,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四、教学过程。
1. 第一步,导入。
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引入作文评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第二步,讲解。
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作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作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3. 第三步,练习。
让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练习,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辅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作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4. 第四步,评课。
让学生相互交换作文,进行评课活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彼此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5. 第五步,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
2. 板书。
3. 课堂讨论。
4. 作文练习。
5. 评课活动。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作文写作和评课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
2. 教师评价,通过对学生作文的评阅和评课活动的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
3.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作文的质量和评课活动的效果,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语文作文指导课评课
![语文作文指导课评课](https://img.taocdn.com/s3/m/d75df4e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4.png)
语文作文指导课评课
《语文作文指导课评课》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节特别有趣的语文作文指导课。
这节课啊,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老师一开始就像个神奇的导游,带着我们走进了作文的神秘世界。
比如说,老师给我们讲怎么描写春天,没有干巴巴地说“春天很美”,而是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
故事里,一只小兔子在春天的草地上欢快地蹦跶,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微风轻轻吹过,就像妈妈温柔的手抚摸着小兔子的脸。
听了这个故事,我们一下子就知道怎么把春天写得活灵活现啦!
而且,老师还让我们分组讨论,大家七嘴八舌,可热闹了!有的小朋友说春天像个调皮的小精灵,有的说春天像一幅美丽的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好多别人的好想法。
这节课真的太棒啦,让我们对写作文不再害怕,反而充满了期待!
《语文作文指导课评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上了一节超级棒的语文作文指导课!
老师在课上可有意思啦!比如说,老师教我们写人物的时候,没有直接说一堆道理,而是给我们看了动画片里的人物。
像勇敢的孙悟空,聪明的喜羊羊。
老师告诉我们,写人的时候要写出他们的特点,就像孙悟空的勇敢、喜羊羊的聪明。
还有哦,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说一个自己熟悉的人,有的小朋友说自己的爸爸很勤劳,每天都早早起床干活;有的小朋友说自己的妈妈很温柔,总是笑着给自己讲故事。
然后老师帮我们一起总结怎么把这些人写好。
这节课呀,就像一个好玩的游戏,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会了写作文!。
作文指导课评课(新).doc
![作文指导课评课(新).doc](https://img.taocdn.com/s3/m/ebcf434a192e45361166f554.png)
我爱家乡的___评课本节作文指导课可以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赵老师很好的完成了本次习作的指导,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是有生成性、常态下真实的好课。
这节课在作文的科学训练方面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下面,我就赵老师本节作文指导课谈谈我的看法:1. 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师想教给学生丰富作文内容的方法很多,但一节课有限的40 分钟要面面俱到那是不可能的。
基于此,本节《我爱家乡的——》半命题作文指导课,确定了“把热爱、喜欢的景物写生动、具体,并把自己的感情写进去。
”的教学目标,真正帮助学生解决作文内容不够丰富生动的困惑。
2. 打开了写作思路。
上课伊始,通过课件播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内心生活情感积淀,去除习作的内心负担。
引导学生在大脑中把自己家乡的美景全面播放一番,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有感而发,有效的分解了课时目标。
指导环节中先解读文题,捕捉素材,老师先引导学生审清题意即审题目、审要求,接着引领学生确定了写作范围,在引导学生注意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取材立意。
通过选材交流,引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喜爱的景物,化难为易,激发情感,落实课时目标。
3.美文引路,运用写法。
教学中,教师运用回顾课文,循循善诱,娓娓道来。
通过本单元经典文本的回顾,引导学生学习并恰当地运用学过文本中的写作技巧。
通过课文中几段文本分析,体会怎样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立足要求,深化内容,在具体写清景物特点的基础之上,写出景物带给人们的好处和乐趣,这样的教学方法真正落实了本节指导课的教学目标。
同时,交给学生写景一定要有顺序,交给学生一些写景顺序的方法。
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等,让同学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定要条理清楚,让没有到过你家乡的人一读你的作文一目了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深化课时目标的落实。
4、幸福指导,学会表达关注学生年龄特点,采用谈话、下水文示范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写作方法,知道要抓住特点写具体,学会有条理地对家乡进行具体描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小学生作文指导课评课稿
![小学生作文指导课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7078bdc700abb68a982fb23.png)
小学生作文指导课评课稿*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真实的佳课。
下面,我就*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
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
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
“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
可是我们的学生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
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
针对这些情况,*老师根据低学生年级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生活气息的作文题材-----《母亲河》。
把写作范围缩小到学生经常去观光的熟悉景物。
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
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学生情思涌动,妙语横生。
三、循序渐进,激活思路教师不断地让学生揣摩写法,感悟本次习作的要领,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在课中,我们看到最多是教师的真诚倾听,听到最多的是教师的热情鼓励。
教师的尊重促使学生拓展思路,开拓想象,真正还学生“真本性”。
*老师在每次学生交流之前,总”我们可以看到,课中,学生始终在专心地聆听同学的说话,不忘交代学生认真听,想想“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更精彩?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发言。
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提高。
二、范文展示,画龙点睛展示的学生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老师提供的句式,规范了语言。
小学作文指导课评课稿范文模板
![小学作文指导课评课稿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3a0326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8.png)
小学作文指导课评课稿范文模板一、评课目的。
本次评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评课,我们将重点关注学生的写作思路、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为老师们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意见。
二、评课内容。
1. 学生写作思路。
在评课中,我们将关注学生的写作思路,看他们是如何构思作文内容的。
我们将重点关注学生的选题能力、写作逻辑和故事情节的连贯性。
2. 学生表达能力。
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写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生动,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语言运用。
评课中我们还将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词汇选择、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面。
我们将重点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地道、丰富,是否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三、评课流程。
1. 学生作文展示。
首先,我们将请学生们展示他们的作文,让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和学习。
老师们也将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做好记录和评价。
2. 老师点评。
接下来,老师们将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
老师们可以就学生的选题、写作思路、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3. 学生自评。
最后,我们将请学生们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们可以谈谈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及对老师们的点评意见的认识和看法。
四、评课总结。
通过本次评课,我们希望能够为老师们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和教学思路,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评课认识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不足之处,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五、评课效果。
通过本次评课,我们相信可以为老师们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也相信学生们能够通过评课认识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不足之处,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希望本次评课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优质】作文课评课建议-优秀word范文 (5页)
![【优质】作文课评课建议-优秀word范文 (5页)](https://img.taocdn.com/s3/m/c83936eece2f0066f5332274.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作文课评课建议篇一:作文指导课评课稿作文指导课评课稿林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真实的佳课。
下面,我就林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
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
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
“新课标”在习作目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
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各种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
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
针对这些情况,陈老师根据低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
把写作范围缩小到我的好朋友中。
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
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
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写话,学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万物皆活”。
二、优化指导,激活思路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林老师提供了句式,1规范了语言。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
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的表现形式。
我们要在四年级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段的训练。
【推荐】作文课评课-优秀word范文 (12页)
![【推荐】作文课评课-优秀word范文 (12页)](https://img.taocdn.com/s3/m/c1aa4d1b3169a4517623a323.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作文课评课篇一:作文指导课评课作文指导课评课循序渐进有效课堂——评作文课《让你的心在作文中跳动》今天有幸聆听了周老师的一节“心理活动描写”的作文指导课,受益匪浅。
现将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与大家交流。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大家往往用“课堂的是否有效”标准来衡量一堂课是否是好课。
周老师的课,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关注学生,为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提供服务;学生参与热情较高,基本掌握了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每一位同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这正是“有效课堂”的最好体现。
1、巧架桥梁,“有效”在悬念中起步作文是学生头疼的事情,“咬着笔杆愁眉苦脸”,“看着题目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这样的情形在作文课堂并不少见。
但令人惊奇的是,周老师的作文课堂中不但没有这样的情形,相反我们看见学生的是他们愿意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我想,这一切“反常”的表现,应该是源于周老师巧妙地导入,为学生的学习架起了一座心灵桥梁。
上课前,周老师特意创造情景“老师迟到了”,让学生结合自己当时的感受说起,很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到人的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自然导入本节课内容,教学无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2、巧设过程,“有效”在灵动演绎中铺展周老师用学生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给予多角度的范文,打开学生写作思路,让学生体会到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其实并不简单。
我们不妨连起来看看问题的答案:写心理可以用内心独白的方法,写感受可以用想象的方法,写心情可以用语言、动作、神情、环境烘托的方法。
看,周老师让学生思考回答的目的其实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用什么样的方法更恰当,这样,学生在具体操作时就有本可依。
纵观整个环节,我们可以这样说:方法是在学生的自主思考中、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指点中不知不觉掌握的,既轻松又有效。
【最新推荐】作文评课-精选word文档 (15页)
![【最新推荐】作文评课-精选word文档 (15页)](https://img.taocdn.com/s3/m/342d02d2910ef12d2af9e7d9.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作文评课篇一:作文指导课评课作文指导课评课循序渐进有效课堂——评作文课《让你的心在作文中跳动》今天有幸聆听了周老师的一节“心理活动描写”的作文指导课,受益匪浅。
现将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与大家交流。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大家往往用“课堂的是否有效”标准来衡量一堂课是否是好课。
周老师的课,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关注学生,为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提供服务;学生参与热情较高,基本掌握了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每一位同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这正是“有效课堂”的最好体现。
1、巧架桥梁,“有效”在悬念中起步作文是学生头疼的事情,“咬着笔杆愁眉苦脸”,“看着题目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这样的情形在作文课堂并不少见。
但令人惊奇的是,周老师的作文课堂中不但没有这样的情形,相反我们看见学生的是他们愿意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我想,这一切“反常”的表现,应该是源于周老师巧妙地导入,为学生的学习架起了一座心灵桥梁。
上课前,周老师特意创造情景“老师迟到了”,让学生结合自己当时的感受说起,很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到人的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自然导入本节课内容,教学无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2、巧设过程,“有效”在灵动演绎中铺展周老师用学生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给予多角度的范文,打开学生写作思路,让学生体会到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其实并不简单。
我们不妨连起来看看问题的答案:写心理可以用内心独白的方法,写感受可以用想象的方法,写心情可以用语言、动作、神情、环境烘托的方法。
看,周老师让学生思考回答的目的其实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用什么样的方法更恰当,这样,学生在具体操作时就有本可依。
纵观整个环节,我们可以这样说:方法是在学生的自主思考中、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指点中不知不觉掌握的,既轻松又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方法指导课评课作文指导课评课循序渐进有效课堂——评作文课《让你的心在作文中跳动》今天有幸聆听了周老师的一节“心理活动描写”的作文指导课,受益匪浅。
现将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与大家交流。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大家往往用“课堂的是否有效”标准来衡量一堂课是否是好课。
周老师的课,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关注学生,为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提供服务;学生参与热情较高,基本掌握了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每一位同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这正是“有效课堂”的最好体现。
1、巧架桥梁,“有效”在悬念中起步作文是学生头疼的事情,“咬着笔杆愁眉苦脸”,“看着题目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这样的情形在作文课堂并不少见。
但令人惊奇的是,周老师的作文课堂中不但没有这样的情形,相反我们看见学生的是他们愿意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我想,这一切“反常”的表现,应该是源于周老师巧妙地导入,为学生的学习架起了一座心灵桥梁。
上课前,周老师特意创造情景“老师迟到了”,让学生结合自己当时的感受说起,很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到人的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自然导入本节课内容,教学无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2、巧设过程,“有效”在灵动演绎中铺展周老师用学生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给予多角度的范文,打开学生写作思路,让学生体会到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其实并不简单。
我们不妨连起来看看问题的答案:写心理可以用内心独白的方法,写感受可以用想象的方法,写心情可以用语言、动作、神情、环境烘托的方法。
看,周老师让学生思考问答的目的其实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心理活动用什么样的方法更恰当,这样,学生在具体操作时就有本可依。
纵观整个环节,我们可以这样说:方法是在学生的自主思考中、在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指点中不知不觉掌握的,既轻松又有效。
3、巧作点评,“有效”在肯•定鼓励中升华教师好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还能引领学生、提升学生。
作文,需要的是语言,所以周老师的评价,尤其注重对学生语言的提升。
比如本堂课,周老师十分注重学生和自己语言中表现心理活动的一些关键词,“小心翼翼”、“愧疚心理”等,课堂上,学生的心是活跃的,情是真挚的, 但由于平时的积累不够,或一时不能联想,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想说却无法说,说不明,此时,教师提供一些词语,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习作时运用语言,使描写更具体。
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今后同类题材的写作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专家谭惟翰曾说过,“纳”是“吐”的前提,是基础,会“纳”才谈得上“吐”。
”周老师的设计与引导,不正是在帮助学生“纳”吗?有了足够的“纳”,还怕学生“吐”不出吗?智慧的教师能创造智慧的课堂,智慧的课堂能培养智慧的学生。
在周老师的作文课中,处处显示着教师的智慧:关注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关注了学生的起点和发展。
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能看到生命成长的画面,是真正的有效课堂。
当然,如果再加点时间,通过师生评点,生生点评,紧扣前面学到的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在习作中得到落实,那么被评点的学生会更有信心,其他学生也能明白怎样的描写是好的,从哪些方面改进等,这样也许会更生本、更有效。
作文指导课评课稿林老师的作文指导课,能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学生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体现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新课改下一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下真实的佳课。
下面,我就林老师引领的作文指导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发掘“材”源,独具匠心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
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 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
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
“新课标”在习作口标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习作。
可是,城市的学生生活并不丰富,他们每天奔走于学校及各种特长班,日程单调,生活空间狭小,缺乏丰富的生活源泉。
学生怕写作文,总感到写不好,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拼凑或抄袭。
针对这些情况,陈老师根据低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
把写作范围缩小到我的好朋友中。
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
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
无论是口语交际,还是写话,学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万物皆活”。
二、优化指导,激活思路学生的习作内容具体、生动,有文采,有个性化,这取决于教师点拔的技巧与艺术。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于林老师提供了句式,1规范了语言。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
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的表现形式。
我们要在四年级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地进行段的训练。
段,在结构方式上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包括并列、总分、因果等。
句,这一教学环节无不渗透着教师指导学生片断组合以及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
这次作文指导课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还得益于教师成功地引进口语交际。
林老师这堂课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思路。
说和写相互配合、渗透。
口语交际有效地提升了习作质量。
我们知道,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
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列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的需要。
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
林老师的这节课无不体现着“从说到写”的这一科学规律。
三、多兀评价,101龙点睛在这堂自由写话课上,教师始终注意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评价,而且评价方式多元,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及师生互评。
在评点中,再次让学生揣摩写法,感悟本次习作的要领,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在课中,我们看到的多是教师的真诚倾听,听到的多是教师的热情鼓励。
教师的尊重促使学生拓展思路,开拓想象,真正还学生“真本性”。
林老师在每次学生交流之前,总不忘交代学生认真听,想想“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更精彩?”我们可以看到,课中,学生始终在专心地聆听同学的说话,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发言。
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获得共同提高。
总之,林老师的课处处以人为本,充满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学而未得的我豁然开朗,是一堂难得的好课。
2作文课评课稿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
姜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老师和学生对话的内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写,让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积累,从而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姜老师能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贴近孩子生活的情境中。
例如她在上课时, …开课就拿出翻得牌,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因为亲身经历过发言特别积极。
又出现举牌的场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
学生在介绍搜集的材料的时候,用的一些好词好句,老师能及时适当加以点拨,让学生注意积累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而且老师语言朴素,自然得体,学生接受很快,这是一堂值得学习的写作课。
3感受习作课的魅力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王丽星期三上午有幸聆听了夏征英老师、刘静老师、和杨菁老师的写作指导课,异彩纷呈的三节课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很大的启迪,让我在习作教学中渐渐明朗并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解决了我在教学中一些困惑。
下面我就谈…谈对这三节课的感受。
夏征英老师教授的《爱家乡》,我感觉有着很多的闪光点。
其一谈话导入富有吸引力。
夏老师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在哪里导入新课,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吸引住了学生,让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
其二,夏老师善于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在明确了写作诀窍之后,通过出示东平湖图片,鼓励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去畅谈欣赏,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乂为下面的习作做好了铺垫。
其三,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比如鼓励学生说完整话、说生动话,进行创造性的表达等。
如果提一些建议的话,针对本节课我认为:在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夏老师应适时的给予调动,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刘静老师教授的《我和冬天有个约会之走进校园》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更多。
其一,通过现场制作的视频交流感受, 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丰富了写作的内容,同时也拉近了写作内容与生活的距离。
使学生有了熟悉的感受,消除了对写作的恐惧感,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其二,通过我手写我心这一环节,使学生真正能情动于中而发于言,使得作文真正是心灵的宣泄,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虽然学生语言还有些生硬稚嫩,但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文风的形成。
其三,制定的目标明确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
课堂中刘老师不是把教学重点一股脑儿塞给学生,而是把目标妥当的不露痕迹的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努力地去实现,自信心也慢慢提升。
其四,训练方法丰富的当。
针对学生的生活面窄,缺乏写作素材,写作时无话可说这一问题,刘老师先是引领学生走进校园,丰富体验。
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捕捉事物的特征、样子、结构等, 这样就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让我听来感觉耳目一新,同时也找到了以后教学的方向。
如果说建议的话,我认为在制作视频录像时,如果能够更清晰的呈现观察的顺序,给学生有效引领会更好。
杨菁老师教授的《我为家乡做名片》我的印象更为深刻,其一,杨老师虽然年龄不大,但在她巧妙的引导下,整个课堂活泼、有序。
老师幽默、亲切,学生情绪高昂、饱满, 这也是保证学生写作成功的关键。
其二杨老师让学生介绍家乡美景导入新课,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通过学生滔滔不绝的解说为下面的习作打下了准备,可谓一箭三雕。
足以见证了杨老师的智慧。
其三, 杨老师教学方法丰富多样,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多角度的进行训练。
一堂课中,或是利用范文引领,让学生在讨论中不知不觉明确了写作方法,或是下发金卡肯定学生的优点,或是颁发荣誉卡增强学生自信心,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写作技艺,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这样整个课堂就由原来的单一、静态的课堂变成了多元、动态的课堂。
其四,杨老师灵活巧妙地处理好了“教”与“学”的关系。
课堂上,她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鼓励学生运用口之所见、心灵所感进行交流与习作。
她通过口头交流调动学生思维,通过写作乂调动学生积累的语言进行表达,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书面表达能力。
如果让我提些建议,我认为在学生介绍自己的名片时适时指出学生的闪光点会更好。
同是写景状物的指导课,三位老师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领,让学生在明确写法的同时都提升了能力,具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