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如中国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所说:“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总量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我们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些人却将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夸大化为和绝对化为在一切方面的决定作用,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故他们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甚至不惜采取竭泽而渔式的发展,不断地以剥夺和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活动的盲目性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己经使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与尖锐化。经济增长和环境损害的关系非常消极。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概念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着眼于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而广义的生态文明还要求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
(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增长只是一种物质的吸收和累积所表现出来的数量性增加,而发展是一种质量性的改进和潜力的实现。通过从有限的环境中吸取和积累物质而达到的经济规模的数量性增加是不可持续的,而质量性改进和潜力的实现则可永远持续。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秉着三个重要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对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不可少。循环经济的这三项原则一旦得到切实贯彻,必然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其中的减量化原则,这种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将污染和浪费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理念对于中国这样资源紧缺的大国而言,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是中国在21世纪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新思路,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解决方案
(一)树立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如今,人们对经济的盲目追求已经使生态问题形成并严峻化,生态问题的形成和严峻化又反过来危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如果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又将外化为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乃至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可持续性,这样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所以,我们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在对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绞尽脑汁时,也要关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要共同面对的艰巨任务。人类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即使是以自利为目的的理性行动者那里,也可能在合作的博弈中达到满意的均衡。如果人们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上建立生态化的制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完全是有可能的。
可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更有利于实现人、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我们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那么在协调经济与生态的相互关系中积聚内部力量,谋求经济的极大发展是可能的。
三、消极的现状
1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工业文明的人类在高扬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同时,忽视了自己受动性的一面,忽视了自然界对人类的独立性、根源性和制约性。而违背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因此,人类在对自然的征服过程中,首先要肯定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其次,要贯彻人与自然平等、人和自然统一的思想。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处理好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六、展望
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因素协调统一的过程。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脱离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本无法实现。
面对如今的环境困境,我们只有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经济与自然一、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均衡和稳定的发展,才能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环保意识的薄弱
面对当前的生态困境,可以说人们在环境保护意识上是比较薄弱的。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有利于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在环境忧患意识方面,人们并没有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警觉,仍抱着那种公害无罪感意识,在环境道德方面,我国公众虽然对环保的权益性增加,但责任心浅薄。全民在环境知与行之间的差距明显,对环境保护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没有将环境意识上升到环境伦理意识,形成伦理道德观念。
3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高度概括性描述,主要内容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强制度建设
包括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畅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渠道,确立新的政绩考评体系,建立问责机制等方法。
(二)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直以来,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国家环境行政权的实施。光靠政府一方的力量是很难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大的成就的,因为不同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价值冲突。
1企业自觉接受社会责任的内在约束
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内容十分丰富。其主要内容涉及人群,劳工标准,环保三个主要领域。对待社会责任问题,企业需要有一个理性态度,应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积极建设的关系
要想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唯有将经济规划与环保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腾出更大的环境容量来为经济发展服务。发展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不失为协调环境保护与积极建设的好方法。互惠共生性、竞争协同性、资源共享性是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合作创新具有特征。这些特征有利于使其获得外部经济效应。
四、追溯原因
(一)发展观的非生态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而导致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因为发展观还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期。而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发展观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和非生态的发展观。首先这种发展观单一的以物的现代化为价值目标,结果是重视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发展;重视经济价值,忽视人的价值和生态价值。其次这种发展观片面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唯GDP至上。结果是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经济只能是“有增长而无发展”。
二、辩证统一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是须臾不可脱离的。离开生态文明单纯地去抓经济发展,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经济发展远离既定的目标。同样,离开经济发展来谈生态文明,也不会有真正地发展。
(一)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我们都知道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虽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如果离开了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通俗地说,如果没有森林,锯木厂的价值就为零;如果没有鱼,渔业的价值就为零。可见,没有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就无法发展。从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说,我们源自文库应重视生态文明在经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因为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在如今的社会发展状况下,生态环境这木板已经越来越短。如果人们还是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那么就算经济木板越来越长,最终也将是无发展的增长。
(三)制度建设的缺陷
决定人们行为的是思想意识和动机,但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动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定的制度的反映,受一定的制度的支配。即没有不合理的行为,只有不合理的制度。首先,在环境污染的公开状况上,缺乏相应的信息公开制度。其次,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上,公众参与的渠道不畅通。第三,在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上,唯GDP至上。第四,在环境执法上,缺乏相信的责任机制。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和生命线。党的十七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得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论断。
结论:科学发展是以绿色、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时政
目前,全球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备受关注。大会进展并不那么顺利。欧盟从谈判一开始就提出所谓“路线图”计划,提出有条件签署《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要求在2015年前制定涵盖主要经济体的新法律框架,并于2020年实施。美国则称只有主要经济体都加入量化减排协议之后,美国才会加入。日本、加拿大、俄罗斯会谈前就明确提出不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坚持双轨制,坚持《京都议定书》,坚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非政府组织也强烈要求环境公平,呼吁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在气候变化方面展现领导力。发达国家在自身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的政治意愿不足,是影响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最主要因素。这归根结底,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的。可见,现如今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全球环境的恶劣形势,但要真正做到在生态文明基础上发展经济,是难上加难的。全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2公众构建新的幸福观
工业文明发展以来,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主要立足于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衡量社会进步之标准的物质主义和以感官享受为人生意义的消费主义。现在必须以新的幸福观取代旧的幸福观: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人们应该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更多地考虑非物质领域的东西,如积极的政治参、丰富的精神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公众要倡导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些人却将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夸大化为和绝对化为在一切方面的决定作用,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故他们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甚至不惜采取竭泽而渔式的发展,不断地以剥夺和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活动的盲目性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己经使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与尖锐化。经济增长和环境损害的关系非常消极。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概念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着眼于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而广义的生态文明还要求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
(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增长只是一种物质的吸收和累积所表现出来的数量性增加,而发展是一种质量性的改进和潜力的实现。通过从有限的环境中吸取和积累物质而达到的经济规模的数量性增加是不可持续的,而质量性改进和潜力的实现则可永远持续。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秉着三个重要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对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不可少。循环经济的这三项原则一旦得到切实贯彻,必然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其中的减量化原则,这种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将污染和浪费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理念对于中国这样资源紧缺的大国而言,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是中国在21世纪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新思路,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解决方案
(一)树立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如今,人们对经济的盲目追求已经使生态问题形成并严峻化,生态问题的形成和严峻化又反过来危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如果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又将外化为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乃至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可持续性,这样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所以,我们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在对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绞尽脑汁时,也要关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要共同面对的艰巨任务。人类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即使是以自利为目的的理性行动者那里,也可能在合作的博弈中达到满意的均衡。如果人们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上建立生态化的制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完全是有可能的。
可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更有利于实现人、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我们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那么在协调经济与生态的相互关系中积聚内部力量,谋求经济的极大发展是可能的。
三、消极的现状
1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工业文明的人类在高扬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同时,忽视了自己受动性的一面,忽视了自然界对人类的独立性、根源性和制约性。而违背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因此,人类在对自然的征服过程中,首先要肯定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其次,要贯彻人与自然平等、人和自然统一的思想。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处理好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六、展望
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因素协调统一的过程。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脱离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本无法实现。
面对如今的环境困境,我们只有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经济与自然一、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均衡和稳定的发展,才能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环保意识的薄弱
面对当前的生态困境,可以说人们在环境保护意识上是比较薄弱的。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有利于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在环境忧患意识方面,人们并没有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警觉,仍抱着那种公害无罪感意识,在环境道德方面,我国公众虽然对环保的权益性增加,但责任心浅薄。全民在环境知与行之间的差距明显,对环境保护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没有将环境意识上升到环境伦理意识,形成伦理道德观念。
3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高度概括性描述,主要内容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强制度建设
包括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畅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渠道,确立新的政绩考评体系,建立问责机制等方法。
(二)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直以来,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国家环境行政权的实施。光靠政府一方的力量是很难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大的成就的,因为不同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价值冲突。
1企业自觉接受社会责任的内在约束
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内容十分丰富。其主要内容涉及人群,劳工标准,环保三个主要领域。对待社会责任问题,企业需要有一个理性态度,应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积极建设的关系
要想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唯有将经济规划与环保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腾出更大的环境容量来为经济发展服务。发展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不失为协调环境保护与积极建设的好方法。互惠共生性、竞争协同性、资源共享性是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合作创新具有特征。这些特征有利于使其获得外部经济效应。
四、追溯原因
(一)发展观的非生态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而导致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因为发展观还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期。而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发展观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和非生态的发展观。首先这种发展观单一的以物的现代化为价值目标,结果是重视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发展;重视经济价值,忽视人的价值和生态价值。其次这种发展观片面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唯GDP至上。结果是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经济只能是“有增长而无发展”。
二、辩证统一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是须臾不可脱离的。离开生态文明单纯地去抓经济发展,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经济发展远离既定的目标。同样,离开经济发展来谈生态文明,也不会有真正地发展。
(一)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我们都知道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虽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如果离开了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通俗地说,如果没有森林,锯木厂的价值就为零;如果没有鱼,渔业的价值就为零。可见,没有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就无法发展。从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说,我们源自文库应重视生态文明在经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因为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在如今的社会发展状况下,生态环境这木板已经越来越短。如果人们还是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那么就算经济木板越来越长,最终也将是无发展的增长。
(三)制度建设的缺陷
决定人们行为的是思想意识和动机,但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动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定的制度的反映,受一定的制度的支配。即没有不合理的行为,只有不合理的制度。首先,在环境污染的公开状况上,缺乏相应的信息公开制度。其次,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上,公众参与的渠道不畅通。第三,在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上,唯GDP至上。第四,在环境执法上,缺乏相信的责任机制。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和生命线。党的十七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得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论断。
结论:科学发展是以绿色、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时政
目前,全球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备受关注。大会进展并不那么顺利。欧盟从谈判一开始就提出所谓“路线图”计划,提出有条件签署《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要求在2015年前制定涵盖主要经济体的新法律框架,并于2020年实施。美国则称只有主要经济体都加入量化减排协议之后,美国才会加入。日本、加拿大、俄罗斯会谈前就明确提出不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坚持双轨制,坚持《京都议定书》,坚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非政府组织也强烈要求环境公平,呼吁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在气候变化方面展现领导力。发达国家在自身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的政治意愿不足,是影响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最主要因素。这归根结底,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的。可见,现如今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全球环境的恶劣形势,但要真正做到在生态文明基础上发展经济,是难上加难的。全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2公众构建新的幸福观
工业文明发展以来,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主要立足于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衡量社会进步之标准的物质主义和以感官享受为人生意义的消费主义。现在必须以新的幸福观取代旧的幸福观: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人们应该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更多地考虑非物质领域的东西,如积极的政治参、丰富的精神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公众要倡导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