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word版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含义,认识到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二、教学内容:1. 亲情的重要性2. 父母在成长过程中的付出3. 感恩父母的方式4. 与父母沟通的技巧5. 亲情案例分享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亲情、父母付出、感恩等方面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案例分析法:分享亲情案例,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学会感恩。
3. 互动交流法:鼓励学生与父母互动,分享彼此的心情和感受,增进感情。
4. 情感表达法:培养学生用语言、行动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准备:1. 亲情案例材料2. 投影仪、音响设备3. 纸张、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关于亲情的歌曲,如《感恩的心》,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讲解亲情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
3. 分享亲情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学会感恩。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5.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各小组讨论的成果,鼓励其他同学学习。
6. 讲解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交流。
7. 情感表达环节:鼓励学生现场用语言、行动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恩的情感。
2. 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课后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对父母的态度。
七、教学拓展:1. 开展“亲情日记”活动,鼓励学生每天记录与父母相处的美好时光,持续一周。
2. 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学生与父母一起参加,增进彼此的感情。
3. 开展“感恩父母”主题演讲比赛,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亲情的伟大。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活动教案感恩敬孝,一直是中华传统之美德,更是是做人之基本准则。
胸怀感恩敬孝之心,饮水思源,进而知恩尽孝不忘本,均乃中华孝道之本,也为徳之本。
敬孝不仅是人之美德,也是中国人品德形成基础,更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1一、队会主题:感恩父母,点亮亲情二、实施背景: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却很少从父母的角度去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
越来越多的家长诉苦: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说什么都不听。
学生也是烦恼多多:烦死了,讨厌死了!爸妈实在太罗嗦。
特别是妈妈,最烦人!因此,我们开展《感恩父母,点亮亲情》主题班会,让学生能体会父母,感恩父母。
三、时间安排:十一周一四、活动地点:阶梯教室五、参加对象:__市第二小学六(8)中队六、组织分工:中队长筹备整个活动文娱委员准备服装、相关音乐《感恩的心》《母亲》等七、预期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激父母养育了我们,感激父母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
八、主要内容:1、诗朗诵《感恩》2、小组合唱《感恩的心》3、小品《如此儿子》4、讲述自己的故事5、听歌曲《母亲》,谈怎样孝敬父母6、感恩调查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2一、活动目的:1.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父母的艰辛,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理解父母的期望。
2.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学会珍惜亲情,懂得孝敬父母,珍惜生活的道理。
3.活动促使学生把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把对父母的爱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
二、活动准备:1.让学生分组收集与亲情有关的资料。
2.了解父母的艰辛,回忆父母为你做的最令你感动的事。
3.“你对父母知多少”问答卷。
三、活动过程:(一)激发情感。
导入:①播放歌曲《母亲》。
②导言:同学们,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不少心血,当儿女的你有否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③故事《一碗馄饨》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班会教案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班会教案第一章:活动主题与目的一、活动主题: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2. 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珍惜亲情的美德。
3.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激发他们回报家庭的热情。
4.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第二章:活动时间与地点一、活动时间:1课时(45分钟)二、活动地点:教室第三章:活动对象一、活动对象:全校学生第四章:活动流程一、活动准备:1. 提前让学生准备一篇关于感恩父母的短文。
2. 准备一些关于亲情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3. 准备一颗感恩树,用于学生悬挂感恩卡。
二、活动步骤:1.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介绍活动主题和目的。
2. 观看亲情视频,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
3. 学生代表朗读关于感恩父母的短文。
4. 分组讨论: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我们应该如何回报。
5.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 邀请家长代表发言,分享他们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心得。
7. 学生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拥抱亲情。
9. 学生悬挂感恩卡,寓意感恩行动的开始。
10. 活动结束,播放感恩歌曲,让学生带着感恩的心离开。
第五章:活动注意事项一、活动前:1. 提前通知家长活动时间和地点,邀请家长参加。
2. 检查活动场地设施,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收集学生准备的感恩短文,选定代表性的进行朗读。
二、活动过程中:1. 注意秩序维护,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2. 关注学生的情绪,适时调整活动节奏。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活动后:2. 整理活动素材,保留活动照片和视频。
3. 将学生的感恩卡悬挂在显眼位置,提醒学生时刻感恩。
通过本章节的教案,希望能帮助你顺利开展“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班会”。
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感受,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勤付出,从而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
祝活动圆满成功!第六章:活动评估与反馈一、评估目的:1. 检验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
小学《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拥抱亲情——感恩父母2. 年级:小学四年级3. 课时:1课时(40分钟)4.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b.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c.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爱意,回报父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感恩之心。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爱意,回报父母。
三、教学方法1. 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景剧、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
3.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学会表达爱意。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亲情案例、讨论题目、情景剧剧本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爱。
b. 学生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爱。
2. 案例分析(10分钟)a. 教师呈现亲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父母的爱。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3. 情景剧表演(10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表演一个关于父母辛苦付出的情景剧。
b. 全体学生讨论,分享观看情景剧后的感受。
4. 讨论交流(10分钟)a. 教师提出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
b.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回报父母的爱。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要点,强调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表示要在生活中学会感恩父母。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2. 亲子活动: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增进彼此的感情。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讨论交流: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观点和感悟。
3. 家庭作业:检查学生的感谢信,评价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感恩之心。
小学《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和对我们的关爱。
2. 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回报父母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关爱,体会父母对我们的付出。
2. 感恩的重要性:讲解感恩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3. 回报父母:培养学生回报父母的心愿,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4. 亲子沟通: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父母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父母的思考。
2. 学习父母的爱:让学生分享父母关爱自己的实例,感受父母的付出。
3. 讲解感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父母是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
4. 讨论如何回报父母: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5. 学习亲子沟通技巧:教授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增进彼此的了解。
6. 总结:强调感恩父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表达爱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父母的爱、感恩的意义以及亲子沟通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关爱,引发学生的思考。
3. 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讨论如何回报父母、增进亲子关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母爱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测试来评价。
2. 学生感恩意识的提高: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的关心和回报。
3. 亲子关系的改善:了解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情况,观察亲子关系的改善。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关于父母爱的故事、案例以及相关视频资料。
2. 准备亲子沟通的游戏或活动。
3. 准备感恩父母的心愿卡、亲子关系改善计划等材料。
七、教学资源1. 故事、案例、视频等资料:用于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引发学生思考。
2. 亲子沟通游戏、活动:用于增进学生与父母的感情,提高亲子沟通能力。
3. 感恩父母的心愿卡、亲子关系改善计划:用于引导学生表达感恩之情,制定回报父母的计划。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对他们的付出和关爱,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3. 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决心,用实际行动去孝顺父母。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会与父母沟通,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母的付出。
2. 如何让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案例感受到父母的付出。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与父母沟通的经验和方法。
3.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父母的角色,从而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教学演示。
2. 准备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 准备角色扮演的剧本,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相关内容,以便我更好地参考和理解。
六、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一个关于父母付出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父母关爱的思考。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与父母沟通的经历,分享感受和心得。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父母的角色,感受父母的关爱。
4. 分享感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引导其他学生思考。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七、教学步骤1. 展示案例:教师呈现一个关于父母付出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与父母沟通的经历,分享感受和心得。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父母的角色,感受父母的关爱。
4. 分享感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引导其他学生思考。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学生分享:评价学生在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时的表现。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认识到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辛勤努力。
1.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1.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爱,激发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故事、观看视频等方式,唤起学生对亲情的感悟。
3.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与父母的故事和感受。
3.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爱和付出。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准备与亲情、父母主题相关的视频、图片、故事材料等。
4.2 准备纸张、笔等书写工具,以便学生记录感受和想法。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播放一首关于亲情的歌曲,如《常回家看看》,唤起学生对亲情的回忆和感悟。
5.2 讲述故事:讲述一个关于父母为孩子付出的感人故事,如《卧冰求鲤》。
5.3 观看视频:播放一部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电影片段,如《天下无贼》。
5.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和感受。
5.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父母和孩子两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父母的爱和付出。
5.6 感悟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想法,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思考。
5.7 亲情行动计划:让学生制定一个亲情行动计划,如给父母写一封信、为父母做一件小事等。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设计一场“亲情分享会”,邀请学生带上自己和父母的故事,通过演讲、图片、文字等形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亲情经历。
6.2 开展“我为父母做件事”实践活动,让学生选择一项为父母做的小事,如为父母做饭、洗衣服、打扫房间等,体验关爱父母的快乐。
6.3 举办“亲情手写信”活动,鼓励学生亲手写下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将信件封存,待到适当的时候送给父母。
第七章:亲子沟通技巧7.1 讲解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沟通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班会教案三篇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班会教案三篇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如何爱自己的父母,进而实现爱的传递,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扩大到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最终达到道德的升华。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三篇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班会教案1活动主题:感恩父母,拥抱亲情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关爱父母、学会孝敬的具体内涵,懂得这种品德是青少年的重要思想素质。
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懂得感激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自己的职责,学会结合日常实际生活,为关爱和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关爱和孝敬父母的感情,激发崇尚关爱、尊敬长辈的精神,保持“为父母长辈尽一份心”的良好行为习惯,不讲不尊敬父母的话,不做让父母长辈烦恼的事。
3、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如何爱自己的父母,进而实现爱的传递,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扩大到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最终达到道德的升华。
活动形式:说说父母最让你感动的事;表演小品;诗歌朗诵;欣赏《感恩的心》。
活动准备:1、收集一些父母最让你感动的故事。
2、讨论如何感恩父母3、PPT课件、活动时间:20__年12月16日活动过程:一、激情引入。
1、播放《感恩的心》歌曲。
2、过渡: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 我们今天队会的主题就是——感恩父母的爱。
提问:什么是感恩?学生交流。
3、师:你们理解的感恩就是感谢别人,感恩就是这么简单吗?师总结:“感恩”是一种回报。
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
而更伟大的是母亲从不希望她得到什么。
就像太阳每天都会把她的温暖给予我们,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感恩”。
二、回忆被爱。
1、你的生活中有什么让你感觉幸福的事吗?学生畅谈。
例如:爸爸、妈妈接送你上、下学吗? 你穿过妈妈织的毛衣吗?2、活动:你是一个合格的“鸡妈妈”吗?活动要求:每个学生课前准备一个鸡蛋。
蛋宝宝只能随身带着,不能放在除身体外的任何一个地方。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可贵,认识到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3. 提高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增进家庭亲子关系。
二、教学内容1. 亲情的含义及其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2.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付出与关爱。
3. 感恩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4. 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了解。
5. 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及其维护方法。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3. 提高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增进家庭亲子关系。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的爱。
2.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回报父母的爱。
3.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亲情的含义、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感恩的意义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事例,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关爱,引发学生共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与父母沟通,分享亲子关系维护的经验。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与父母沟通的情景,提高沟通能力。
5. 情感表达法:鼓励学生用文字、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父母关爱孩子的短片,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导入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亲情的含义及其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父母关爱孩子的事例,让学生感受父母的付出。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与父母沟通的情景,提高沟通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情感共鸣:通过展示父母关爱孩子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
2. 引导反思: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付出了哪些爱,自己是否感恩。
3. 小组分享: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与父母沟通的心得,互相学习。
4. 亲子活动:布置亲子任务,让学生与父母共同完成,增进亲子关系。
小学《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可贵。
2. 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回报家庭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通过实例讲解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付出,让学生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港湾,亲情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3. 感恩行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用实际行动回报家庭。
4. 家庭和谐:教授学生如何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观看视频、讲述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父母的爱和付出。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同理心。
4. 行动计划:引导学生制定回报家庭的行动计划,培养学生的执行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父母爱的故事,引出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父母的爱:讲解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付出,让学生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
3. 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港湾,亲情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4. 感恩行动: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关爱父母的意识。
5. 家庭和谐:教授学生如何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母爱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对家庭重要性和亲情的认识程度。
3. 学生感恩父母的行动和表达能力。
4. 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和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情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观看亲情视频:选取一部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亲情的电影或纪录片,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父母的爱。
2. 分享感人故事: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感恩父母、回报家庭的感人故事。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德育》教材第四单元“家庭与亲情”章节,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拥抱亲情——感恩父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珍惜家庭亲情,培养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母为家庭付出的努力,认识到父母的伟大和无私。
2.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3. 提高学生沟通、表达和分享的能力,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母之爱,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重点:培养学生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品质,增强家庭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卡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亲情故事分享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亲情短片,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付出,引导他们深入体会父母之爱。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亲情分享”活动,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培养感恩父母之情。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孝敬父母。
5. 随堂练习:设计亲情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大拥抱亲情——感恩父母2. 小(1)父母的伟大付出(2)孝敬父母,感恩父母(3)家庭责任,从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父母”为主题,写一篇感恩父母的作文。
(1)父母的辛勤付出;(2)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开展亲情实践活动,如为父母做一件小事、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等,将感恩父母之心融入日常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亲情分享”活动。
2.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孝敬父母。
3. 作业设计:以“我的父母”为主题,写一篇感恩父母的作文。
小学《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拥抱亲情——感恩父母》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高年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增强亲子关系。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亲情,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三、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通过讲解、案例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伟大的,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2. 感恩父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 表达爱意:教授学生如何用言行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爱意,增强亲子沟通。
4. 亲情的重要性: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明白亲情是无价的,要珍惜家人。
5. 行动指南:引导学生制定行动计划,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回报父母的爱。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父母的爱、亲情的重要性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享感人至深的亲子故事,引导学生换位思考。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分享家庭中的温馨瞬间。
4. 实践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回报父母的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关于亲情的歌曲《相亲相爱》开场,营造温馨的氛围。
2. 讲解父母的爱:讲解父母的爱是无私、伟大的,分享亲子案例,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3. 感恩父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4. 表达爱意:教授学生如何用言行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爱意,增强亲子沟通。
5. 亲情的重要性: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明白亲情是无价的,要珍惜家人。
6. 行动指南:引导学生制定行动计划,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回报父母的爱。
8.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一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如写一封信、制作一张卡片等。
六、教学活动1. 亲情分享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温馨故事或感人事迹,让其他学生也能感受到亲情的力量。
2. 父母的一天: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从而让学生更加理解和感激父母的付出。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班会教案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班会教案课程目标•增强学生对家庭的感恩之心•帮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及亲情的珍贵•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教学准备•老师准备PPT和音乐•学生准备班会活动所需要的道具教学过程第一节:主题导入•老师向学生介绍班会主题“感恩父母拥抱亲情”,并结合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拥抱亲情•老师播放《拥抱》音乐,鼓励学生进行拥抱,增强情感交流、增强团队凝聚力。
同时,老师借此机会向学生讲述自己在家庭关系方面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家庭的感激之情。
第三节:感恩故事•老师提供几个感恩故事,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和口头表达的方式,将故事呈现出来。
同时,老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述,并适当地提出相关问题和建议。
第四节:课堂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主题为“孝顺是如何体现的”,借此机会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
第五节:总结反思•老师引导学生回顾班会活动的内容,鼓励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及时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同时,老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制作一张感恩海报,以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课后延伸•鼓励学生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关注和陪伴家人,及时表达感激之情。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以家庭为题材的文学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借此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加强对家庭的情感理解。
教学心得本次班会活动学生反响积极,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家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
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希望今后班会活动能够更多地向这一方向发展,为学生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精品教案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五单元“亲情与友情”中的第一课“拥抱亲情”,主要围绕感恩父母这一主题进行。
详细内容包括:亲情的重要性、父母的辛勤付出、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以及学会珍惜亲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
2. 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尊敬和关爱父母的品质。
3. 提高学生表达爱和感激的能力,学会珍惜亲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勤付出,从而产生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敬和关爱父母的品质,提高表达爱和感激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亲情的感人视频,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引入课题。
2. 讲解:结合教材,讲解亲情的重要性、父母的辛勤付出以及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a. 亲情的重要性: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亲情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b. 父母的辛勤付出: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的关爱和付出,体会父母的辛苦。
c. 表达爱和感激:教授学生如何用语言、行动和心灵去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3.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然后进行小组发言。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卡片,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段感谢父母的话。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拥抱亲情2. 内容:a. 亲情的重要性b. 父母的辛勤付出c. 表达爱和感激的方法d. 学会珍惜亲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写一封感谢父母的信。
2. 课后实践: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如倒杯水、捶背等,表达对父母的关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真正体会到父母的爱,是否能主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多关注父母的需求,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班会教案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无私付出和关爱。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珍惜亲情,做一个有责任感和爱心的人。
3. 提高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增进家庭和谐。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珍惜亲情。
3. 提高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父母的爱。
2.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珍惜亲情。
3. 如何提高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父母付出的故事或事例。
2. 准备一些关于感恩的歌曲或视频。
3. 准备一些关于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关于父母付出的故事或事例,引起学生对父母的关注和思考。
2. 主体:a) 让学生分享自己父母的爱和付出,感受亲情的温暖。
b)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珍惜亲情。
c) 教授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d) 通过歌曲或视频,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父母的爱。
e)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心得和感悟。
3. 总结: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感恩父母、珍惜亲情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父母沟通,增进家庭和谐。
4.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父母爱的感悟的文章,加深对父母爱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增进彼此的感情。
2. 开展“感恩父母”的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演讲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 设立“亲情日”,鼓励学生在当天为父母做一件贴心的事情,感受亲情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班会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父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父母爱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3. 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验证教学效果。
八、教学反馈:1. 学生普遍反映通过本次班会活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父母的爱和付出。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却很少从父母的角度去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认为父母的辛勤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甚至还常常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
因此,我决定召开这次主题班会,唤起孩子们感恩父母的内心情感。
[活动目的]1.让学生深入体会父母之爱,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
2.让学生理解、关心、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父母辛勤劳作的图片、学生给父母做一份贺卡、歌曲《天下父母心》、《母亲》、《父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
[参与者]:全体学生、班主任和部分家长[活动过程]:课前营造氛围——播放歌曲《母亲》甲:是谁赋予我们生命,是谁把我们抚养至今?乙:是谁每天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将我们成堆的衣服清洗干净?甲:是谁对我们嘘寒问暖,关心备至?乙:又是谁在一直陪在我们身边,默默地支持与鼓励?集体回答:父母甲:是的,没有父母,哪来我们的生命?乙:没有父母我们又怎能幸福快乐地成长?甲:是啊,父爱如山,他沉默无语;乙:母爱似海,她温柔细腻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合:三(2)班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甲: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老师和家长来参加这次主题班会。
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第一环节回顾亲情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甲:有这样一首诗,大家可能都还记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
”(学生跟读营造气氛)生活就是这样,平淡而真实,虽然有时候觉得无聊,但仔细想想,也挺有意思的,不惧未来,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妈妈是海,爸爸是帆,而我们就是东升太阳底下小小的船。
俗话说“父爱无言,母爱无边。
”这是多么简短的一句话啊,却体现出了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一起来看看吧!“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培养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理念】本节班会课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由学生独立设计完成。
【活动流程】主持人出场宣布班会开始第一环节:诉说父母的爱A:冰冷的冬天,凛冽的风,皑皑的白雪……B:温暖的阳光,慈祥的您——我的父亲,我的母亲。
A:父亲,你是一米阳光,丝丝缕缕地包裹着我,温暖着我!B:母亲,你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地抚慰着我,浸润着我!A: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B: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A: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B: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
合:能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应该对父母感恩。
是他们,用自己的爱带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不畏艰辛,精心抚育我们长大成人,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
A: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为我们付出了点点滴滴。
让我们回忆一下父母所给予的爱吧!有些同学带来了照片,你也可以结合照片,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学生畅谈“我与父母”的故事第二环节:感谢父母的爱A:“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感谢父母,让我们即刻行动。
同学们,我们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感谢父母呢?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学生交流第三环节:我向父母诉心声A:同学们,其实,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微笑,一点进步,都是对父母爱的一种无声的感激。
B: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心里话要对父母说,现在给大家一个表达内心情感的机会:向你的父母说一说你最想说的话,以表达你对父母的爱,好吗?学生向父母诉心声结束语:A:如果说母爱是水,温柔而又恬静,那么父爱就是海洋,博大而又深沉。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一、引言:本次班会的主题是《拥抱亲情——感恩父母》。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学生们常常忽略了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和付出。
通过本次班会,我们将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的重要性,培养他们感恩父母的情感,同时也希望能够增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
掌握表达感恩之情的方式和方法。
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借助情感教育、亲子互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会活动。
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关心家庭、关爱父母的价值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四、学情分析:学生年龄为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对亲情的认知和感受有所不同。
学生中可能存在对父母付出的忽视和不理解的情况。
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有待提高。
五、教学过程:1. 班会开场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亲情的视频或歌曲,例如一首表达亲情的歌曲或一段温馨的家庭视频。
学生们观看视频或听歌曲时,感受其中所传达的情感,并思考其中所呈现的亲情主题。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视频或歌曲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以此引入本次班会的主题。
2. 知识传授教师介绍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和关爱,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
教师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列举父母为孩子提供的物质支持,如食物、衣物和教育等,并强调这些支持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分享一些感人的亲情故事,例如一个父母为了孩子的梦想而付出努力的故事,或者一个母亲默默支持孩子的成长的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激发学生们对亲情的共鸣和思考。
3. 情感教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每个小组成员轮流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并讲述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自己为什么感激父母。
小学《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含义,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
2. 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珍惜亲情,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决心。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会用合适的方式向父母表达爱意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到父母的爱,激发感恩之情。
2. 培养学生学会用语言、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爱意。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的爱,从而产生感恩之情。
2. 如何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回报父母的关爱。
四、教学方法:1. 情感体验法:通过情境设置、故事讲述等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父母,体验父母的关爱与付出。
4. 表达训练法:指导学生学会用语言、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与亲情相关的故事素材、图片等。
2. 准备亲子互动游戏道具。
3. 准备纸张、画笔等表达工具。
4. 准备背景音乐、视频等氛围营造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沉浸在温馨的氛围中。
教师简要介绍亲情的重要性,引出主题。
2. 情感体验:讲述一个关于父母关爱孩子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分享彼此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讨论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父母,体验父母的关爱与付出,从而理解父母的心意。
5. 表达训练:指导学生学会用语言、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6. 亲子互动游戏:组织亲子互动游戏,增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7.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恩父母,珍惜亲情。
8. 总结发言: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亲情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会感恩、回报父母。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班会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了解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感悟。
2. 评估学生在亲子互动游戏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父母关爱的理解。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教案通过进行感恩教育班会引导学生反思、体会和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思索对父母的报恩之举,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报恩之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教案,供大家参考。
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主题班会1教育目的:告诉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东西也不属于你个人,请珍惜生命请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请珍惜他人为你的努力和付出,请常常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主要内容:感谢父母,赐予我生命,不求回报地爱着我疼着我。
感谢老师,传授我知识,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感谢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时候给我力量。
感谢所有进入我生命中的人,因为是你们一点点装饰了我的人生。
感谢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我们感激的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你生命中的拥有,感恩你身边的人感恩你所有的所有(班主任工作)活动过程: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所有的所有,听一听同学的心声,感受她心中的恩诗朗诵手语歌《感恩的心》三、听了朗诵后,互动活动:说出最让你感动的事(请几位学生讲述)四、要学会感谢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而又应拿什么来报孝父母所付出的无数艰辛呢?给父母的报答是精神上大于物质上。
给父母的报答是物质上大于精神上五、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应该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感恩父母,珍惜自己的至亲,父母的爱是那么的平凡,却又那么的动人,正如丁香花般的默默无闻,却沁人心脾。
六、班主任讲话在这次“感恩”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同学们对这次活动的积极参与,你们都在竭尽全力想靠自己的行动去打动别人。
你们的节目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手语小合唱非常感人。
听你们讲述自己感恩的故事,看你们用手语表达自己感恩的心情,作为老师的我心里也涌起一份真实的感动。
我突然感觉,这些曾经在我眼里长不大的孩子竟会如此独立,如此懂事,你们都是些善良纯洁的孩子,对生命中所有的人都拥有一颗诚挚的感恩的心,你们是想通过这次活动,将自己对于感恩的感受抒发出来,积极影响身边的人也常常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拥抱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班会背景]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却很少从父母的角度去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认为父母的辛勤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甚至还常常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
因此,我决定召开这次主题班会,唤起孩子们感恩父母的内心情感。
[活动目的]1.让学生深入体会父母之爱,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
2.让学生理解、关心、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 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父母辛勤劳作的图片、学生给父母做一份贺卡、歌曲《天下父母心》、《母亲》、《父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
[参与者]:全体学生、班主任和部分家长[活动过程]:课前营造氛围——播放歌曲《母亲》甲:是谁赋予我们生命,是谁把我们抚养至今?乙:是谁每天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将我们成堆的衣服清洗干净?甲:是谁对我们嘘寒问暖,关心备至?乙:又是谁在一直陪在我们身边,默默地支持与鼓励?集体回答:父母甲:是的,没有父母,哪来我们的生命?乙:没有父母我们又怎能幸福快乐地成长?甲:是啊,父爱如山,他沉默无语;乙:母爱似海,她温柔细腻合:三(2)班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老师和家长来参加这次主题班会。
第一环节回顾亲情甲:有这样一首诗,大家可能都还记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
”(学生跟读营造气氛)乙:这是一首母亲的赞歌。
的确我们最应该感激一直以来为我们默默付出、疼我们、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幻灯出示:亲情赞颂知多少甲:古今中外,有多少赞颂父母的歌曲,又有多少演绎父母亲情的故事,有多少讴歌亲情的诗词名言。
请同学们以不同形式展示伟大父母之爱,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或唱歌,或讲故事,或朗诵诗歌。
)(播背景音乐《父亲》)感谢您——我的爸爸妈妈男1:是您,给予了我生命,哺育我一天天长大,让我品尝到生命的欢乐!男2:是您,教会了我走路,引导我一步步远离家门,让我领略世界的繁华!女1:是您,在一个又一个夜晚,为我盖好被子!女2:是您,在一个又一个傍晚,翘首门口,盼我回家!男1:我外出玩耍,您心神不宁,牵挂的心始终放不下,男2:我生病卧床,您茶饭不思,心痛的泪悄悄挂满脸颊。
女1:多少次,您怕我遭受雨淋,急匆匆把雨具送到学校,女2:多少次,您怕我忘记吃药,半夜里披衣让我把药服下。
男1:又有多少次,您为我的学习成绩,或喜或忧,难以释怀,女1:还有多少次,您为我的任性固执,又急又愁,频添白发。
男合:妈妈,为了我,您品尝了太多生活的苦涩,容颜不再秀美如花,女合:爸爸,为了我,您承担了太多生活的重压,脊背开始不再挺拔!(合)可是,爸爸妈妈!您知道吗?您的孩儿要对您说:男1:妈妈,不必担心,在我的眼中,您永远都是最美,男2:我将用我日益有力的臂膀,为您支撑一片湛蓝的天空!女1:爸爸,不必忧虑,您永远都是我人生路上最有力的助手,女2:我将在您的目光里,大步向前,勇闯天涯!(众合)爸爸妈妈,放心吧!您的孩子不会让您失望!(女合)我会发奋读书,刻苦学习,让您为我而骄傲!(男合)我会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用美好的人生,作为对您最好的报答!(众合)谢谢您,爸爸!谢谢您,妈妈!甲: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父母已把点点滴滴的血泪之爱融入了我们的每一寸肌肤,而这些,或许你并未曾用心留意过,那么,请同学们用90秒静静回想父母对你的关爱。
乙:请你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描述父母对你的爱。
甲:在我们的一生中,父母的关爱是最博大、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我们吮着母亲的乳汁露出笑脸;揪着父母的心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酣然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茁壮成长。
乙:父母为我们的生病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父母为我们的读书升学花去多少心血;对这种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们又能体会到多少?我们又报答了多少呢?请学生说说自己在校或在家的表现。
(月休在家疯狂的打游戏、无休止的上课走神、迟到、应付作业或根本不写作业,跟同学打架,面对日夜加班还面临下岗的父母。
只顾自己的开心与父母顶嘴等。
)甲:看到大家能坦然表达自己的内心,我们相信父母也会感到一些欣慰。
下面请欣赏:《新编三字经》幻灯出示《新编三字经》:大家一起边拍手边朗诵为人子,方少时。
尊长辈,习礼仪。
爱父母,意深长。
亲养儿,多辛苦。
报春晖,寸草心。
孝父母,不能忘。
爱父母,生孝情。
存孝意,献孝心。
父母心,知体谅。
心里话,不隐瞒。
求上进,父母安。
孝父母,不能忘。
不能忘!第二环节拥抱篇——体验亲情(背景音乐《我的父亲母亲》)乙:父爱如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母爱似盎然的绿草地,芳菲而宜人。
请欣赏温馨家庭给我们带的——苹果树和男孩的故事。
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很大的树……她好爱好爱一个小男孩,男孩也每天都会跑来在她身边玩耍。
小男孩收集她的叶子,把叶子编成皇冠,戴在头上扮起森林的国王,男孩会沿着树干一直爬到树顶,男孩还会抓着树枝荡秋千。
他还会爬到树上摘苹果来吃。
他们会一起玩捉迷藏。
玩累了,男孩就靠在树上在她树荫的庇护下睡觉。
男孩好爱好爱这棵树,树也好高兴。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男孩也在慢慢长大……有一天,男孩来到树下。
树说:“来啊,孩子,爬上我的树干,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吃吃苹果,在我的树荫下玩耍,快快乐乐的!”男孩却说:“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不要再爬树和玩耍了。
”“我想买一些玩具来玩,我需要钱,你可以给我一些钱吗?”“真抱歉”树说,“我没有钱,只有树叶和苹果。
孩子,拿我所有的果子到城里去卖吧,这样,你就会有钱了。
”男孩很高兴,于是爬到树上,摘下了所有的苹果,并把苹果通通带走了。
树看到自己能帮助男孩,心里好高兴啊!男孩摘走苹果以后,很久很久都没有再来过……树好伤心。
有一天,当男孩长成一个真正的大人的时候,他回来了。
树高兴得发抖,她说:“来啊!孩子,爬上我的树干,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快快乐乐的!”“我太忙了,没时间爬树。
”男孩说,“我必须为我的家庭工作。
”他说“我想要妻子和小孩,所以,我需要一间房子。
你可以给我一间房子吗?”“真抱歉,孩子”,树说,“我没有房子,森林就是我的房子。
”“不过,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去盖房子,这样你就会快乐了。
”于是,男孩砍下了她所有的树枝,心满意足地去盖房子了。
树因为见到男孩,觉得好快乐。
但是,在那之后,男孩就再也没回来。
树觉得好孤独,心里很难过。
一个炎热的夏日,男孩回来了。
树太快乐了,快乐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来啊!孩子”,她轻轻地对男孩说,“过来,来玩呀!”“我已经老了,玩不动了”男孩说。
“我想坐船离开这里,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一下。
你可以给我一艘船吗?”“砍下我的树干去造条船吧!”树说。
“这样你就可以远航了……你就会快乐了。
”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干,做了一条船。
他坐着船去了很远的地方,很久都没有再露面。
树好快乐……但不是真的。
很多年之后,男孩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又回到这里。
“真抱歉,我的孩子”,树说,“我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再可以给你了。
”“我的苹果没了。
”“我的牙齿也咬不动苹果了。
”男孩说。
“我的树枝没了,你不能在上面荡秋千了。
”“我太老了,不能在上面荡秋千了。
”“我的树干没了”,树说,“你也不能爬上来了。
”“我太老了,也爬不动了”,男孩说。
树说:“我真希望我能给你些什么,可是我什么也没有了。
只剩下一个老树根。
我很抱歉……”“我现在不需要那么多”,男孩回答,“只要一个可以让我安静坐着休息的地方,这些年来我好累好累。
”“太好了!”树一边说,一边努力挺直身子。
“正好啊,老树根是最适合坐下来休息的。
来啊!孩子,坐下,快坐下来休息一下。
”男孩坐了下来。
树好快乐。
她高兴得留下了流下了泪水……(故事结束后,课件出示父母辛苦劳作的图片,出示一组家庭生活图片,学生思考感悟。
)请学生谈由图片和歌曲获得的感受和体会:“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甲: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无怨无悔,不求回报,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播放歌曲《天下父母心》: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与父母发生分歧甚至冲突顶撞,还常常埋怨父母的啰嗦。
我们的母亲因为儿子的顽皮而无奈的哭泣;我们的父亲因为女儿的懒惰而叹气;请看小品:《丁丁在家里》(由部分学生和家长代表合演,主要凸显月休孩子在家不听父母教导,过于沉迷网络游戏,不写作业,不能按时作息而家长无可奈何的现象)。
乙:你们认为丁丁在家的表现怎样?甲: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些,你的心里难道不为之颤动?难道不为之惭愧?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丁丁的家长来到现场,他不顾工作的疲惫和辛劳,或许还请了假,可以说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主题班会,我想,此时此刻我们的家长肯定也有许多感慨,下面让我们聆听家长的声音!有请()家长!大家掌声欢迎!(家长发言就小品中的人物表现谈谈自己的看法)甲:请刚才第一环节中发言的同学发言:直到今天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第三环节行动篇——回报亲情甲:同学们,我们曾经为一个陌生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父母给予我们的种种恩情,这实在是内心有愧!此刻,请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向爱我们的人和我们所爱的人感恩吧!你也可以谈谈自己平常的一些做法。
(学生发言:①倒开水。
②按摩。
③捶背。
④考大学,让爸妈高兴。
⑤赚很多的钱,给父母买东西。
⑥生病时多陪他们。
⑦给父母讲笑话,逗他们开心。
⑧爸爸妈妈累了,给他们表演节目。
⑨帮爸妈煮饭。
⑩帮妈妈摘菜。
)(多媒体出示同学们孝敬父母的镜头)甲:感恩是一杯清醇的酒,使人生陶醉;乙:感恩是一首浪漫的诗,使人生丰富;甲:感恩是一首动人的歌,使人生快乐!乙:我提议,下面让我们全体起立,向伟大的父母庄严宣誓:(请同学们起立、握拳、一句句跟读宣言)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向你们保证:从现在开始,在思想上让你们安心;在学习上让你们放心;在生活上让你们省心;以最优异的表现来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我决不辜负父母心!第四环节——由班主任对主题班会进行总结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感谢之情,回报之举。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或事值得我们去感恩。
其中,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感恩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
我们感谢父母的方式多种多样,一个感激的眼神,一声温馨的问候,一次真诚的交流,一份满意的答卷;做一个孝顺的子女,做一个优秀的学生,这就是对父母最好的感恩。
伴着歌曲《感恩之心》孩子们给父母送上礼物,升华情感,班队课结束。
注:在班会课后,每位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倾诉自己的心声,来一次真正的心的交流。
升华情感。
【点评】王老师这堂课是学生、老师、家长三位一体的一堂亲情班队课。
三位一体的设计非常新颖,同时也让这堂课取得比预期更好的效果。
课前,在音乐《母亲》的烘托下,家长、孩子都沉浸在“爱”的情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