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不到的强烈刺激所引起。强烈的内部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
3 应激:机体受到巨大的精神或躯体压力所做出的适应性的情绪反应。
5、情绪的功能
1 适应功能
2 信号功能
3 动机功能
(二) 消极影响:
1 使机体处于易感状态,免疫力、抵抗力↓不适与痛苦
2 引发心身疾病
3 加重疾病或使之复发
4 使机体磨损、疲劳、适应性↓效率↓意外、自杀原因之一
5 导致物质滥用及依赖
3、应激源(Stressor):是作用于个体,使之产生应激反应,并处于应激状态下的各种刺激。
二、 应激源的分类 应激源就是各种生活事件 1 生物性生活事件:生物学因素引起 告知患癌 2 心理性生活事件:个人心理特点 3 社会性生活事件:社会环境因素引起 4 文化性生活事件:文化差异 不同生活习惯、方式 4、决定应激后果的因素
3 精神分析理论
4 罗杰斯 的人格理论
二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但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具体表现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
观世界方面。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挫折、信心、理想、世界观、人生观等。倾
向性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特点。
1、需要:是个体生存和社会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
1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心身调节有助于缓解疾病 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
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心理和行为 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所有疾病都具有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成分. 每个个体都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构成. 4、健康与疾病的理论新观点(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① 系统整体观 ② 心身统一观 ③ 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观 ④ 主动调节和适应观 三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神灵主义时期(10000BC-1100BC) 神灵主宰万物的一切 2、自然哲学时期(1100BC-1879AD) 心身统一 治病先治人 天人合一 3、科学心理学时期(1879AD 之后) 1879 年冯特(Wundt W)在德国莱比锡大学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作为标志 医学心理学的诞生 (1)1852 年德国的洛采(Lotze BH)出版了第一本《医学心理学》著作 (2) 1896 年冯特的学生魏特曼(Witmer L)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心理门诊 情绪与情感 1、心理的本质:心理是人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的反映。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掌握) 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 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 ①原始的与生理需要满足相联系 ②发展在先 ③短暂、冲动、不稳定 ④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 ①高级的心理活动、与社会和精神需要相联系 ②体验在后 ③稳定、深刻、持久 ④内在体验、含蓄情绪的表达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通用的,不同文化民族的人们解释和定义表情是类似的. 4、情绪状态的分类(强度时间) 1 心境:一种比较微弱、平静、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 爽 2 激情:是一种迅速、时间短暂,爆发性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由个体生活中受到意想
交叉学科 基础学科 应用学科 • 研究范围 • 1 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 2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 3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 4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 5 研究医患关系 • 6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 二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恩格尔(Engel EL) • 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教授 • 1977 年《科学》 发表 《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 • 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 疾病谱的改变 心理社会因素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与病情变化有关
R=resistance: 个体抵御应激源所做的努力
E=energy spent:个体应对的生理和心理能量消耗
S=strain:
应对时所发生的心身损耗
S=solution or slide: 应对的结果
二、 心理应激与健康
(一) 积极影响:
1. 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2. 维持正常功能活动 的必要条件。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2、医学心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健康与疾 病相互 转化过程中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3、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6、气质的类型及特征
1、体液学说(希波克拉底)
胆汁质 、多血质、黏液质、 抑郁质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巴甫洛夫)
不可抑制型 活泼型
安静型
弱型
强不平衡 强灵活平衡 强平衡不灵活 弱
皮特斯特鲁普的漫画
三、性格:指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
惯了的行为方式。
1、性格的态度特征:社会 集体 他人/工作 学习 生活/自己
第一节 应激概述
1、应激最早由坎农提出“战”或“逃”,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刺激
物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适应反应,提出全身适应综合症。
(二) 应激的心理学观点
马森和拉扎勒斯强调认知评价作为中介因素在心理应激的重要性。
2、应激的成分
应激源,能引发内心紧张的刺激事件或对某一事件的主观认识
T=transaction: 个体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过程
• 一、 应激源的特性 • 二、 易感因素 • 三、 资源因素 第四节 应对与心理防御机制 一、应对:是人们为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有意识地做出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相对稳 定和习惯化了的应对方式构成了一个人的应对风格(coping styles)。 (二)应对的分类 • 人格 • 年龄与性别 • 情景 • 心理防御机制 •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保持心理活动平衡和稳定的一
动力。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 生理的需要
2 安全的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6 最高等级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充分地、
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3、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4、动机冲突四种基本形式
1 双趋冲突 (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2 双避冲Hale Waihona Puke Baidu(前有狼,后有虎)
3 趋避冲突(又吸引又害怕)
4 双重趋避冲突
5、个性心理特征: 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一种的个性心理特
征。
二、气质:指个体与生俱来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强
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的总和。
2、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在意志的四种品质上)
1)
自觉性(独立、依赖)
2)
自制力(自制、任性)
3)
坚持性(坚定、动摇)
4)
果断性(勇敢、怯懦)
3、性格的情绪特征:表现在情绪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 境方面
4、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在认知活动的各方面(感知觉、记忆、思维等)
4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1. 无好坏之分 2. 不断习得、强化和发展 3. 常混合使用 4. 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 5. 适度原则 二、应激的行为反应 1. 逃避与回避 2. 推诿 3. 依赖与退化 4.攻击或敌对 5、物质滥用 6、退缩 7、 其他
6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L 怀疑性,M 幻想性,N 世故性,O 忧虑性,
Q1 激进性,Q2 独立性,Q3 自律性,Q4 紧张性
2、艾森克个性维度理论(现代特质理论)EPQ
a. 外向—内向维度
b. 情绪稳定—不稳定维度
c. 精神质维度
d. 说谎维度
3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个性特质理论
① 特质的概念:特质是对个体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般的及现实焦点的个性基本单
元。
1、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传统特质理论)(16PF)
群集分析法 表面特质(能直接从外部观察到 35)
因素
根源 (隐藏在背后并制约表面特质,最重要。16 个)
A 乐群性,B 聪慧性,C 稳定性,E 恃强性,
F 兴奋性,G 有恒性,H 敢为性,I 敏感性,
1 独特性
2 社会性
3 稳定性
4 整体性
1.个性的倾向性(活跃):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2.个性心理特征(稳定):能力、气质、性格
3.自我调节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1 遗传的因素 (其中气质受影响最明显)
2 环境的因素 (自然、社会、家庭环境因素)
3 个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主观努力程度)
种潜意识心理保护机制.
5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 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 1、压抑:把意识中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想法、情感或痛苦经历不知不觉被抑制到潜 意识之中,使个体意识不到其存在,避免焦虑和痛苦。 这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压抑内容 的表达:催眠、口误、梦、丢东西。 2、合理化 指为我们所做的事赋予符合逻辑的或为社会所欢迎的动机,以便看起来我们所做的事是 合情合理的,避免个体焦虑或痛苦。 (1)酸葡萄效应:当人得不到自己希望的东西时,内心会相当失望和沮丧,有人会刻意贬 低自己过去追求的东西。 (2)甜柠檬效应:虽然生活中发生不如意的事情,但个体努力强调事情的美好的一面。 3、转移:指个体限于各种因素而不能释放的情绪反应转嫁给无辜的人或物,以发泄内心的 不满,避免痛苦或压力。例如替罪羊、迁怒于人。 4、否认:拒绝承认已经发生或者不愉快的情景,似乎其根本未发生过,避免心理的不安或 者痛苦。与压抑不同,否认不是说不记得了,而是坚持某些事不是真实的。例如:“这不 可能”、“绝对不会”、“掩耳盗铃”等 5、反向形成:个体将潜意识中的欲望、冲动、情感以截然相反的活动与行为表现出来,使 自己的行为更容易为社会所接受。此地无银三百两 6、投射:个体将自己所不喜欢、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和感受归于他人,避免心理的不安或 者痛苦。例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 7、 升华 :把为社会不能接受的冲动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这是心理防御机制 中最为积极的形式。例如将攻击性欲望转化为竞技场的拼搏、性欲冲动转化为艺术、诗歌 的创作。 8、内投射(introjection):个体吸收周围世界的感觉、欲望、观念和情绪态度,变成自己内 在的东西,把原本指向外界的冲动、情感转而指向自身。生病→前世作孽 9. 补偿 (compensate):个体为弥补生理或心理存在的某种缺陷,或理想、目标受到挫 折,转而努力发展或从事其他活动予以替代,以减轻心理的不适。 10. 认同(identity):潜意识中个体力图等同于某一对象,甚至以他人自居。“东施效颦” 11、退行(retrogress):个体遭受挫折后放弃原本的行为模式,以不成熟幼稚的行为应付现 实。 12. 幽默(humor) 三、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的特点
4 组织功能
6、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目标的心
理活动过程。
7、所谓意志品质是人在意志行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一般把意志品质归纳为自
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1 自觉性
2 果断性
3 坚韧性
4 自制性
8、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个性
个性又称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不到的强烈刺激所引起。强烈的内部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
3 应激:机体受到巨大的精神或躯体压力所做出的适应性的情绪反应。
5、情绪的功能
1 适应功能
2 信号功能
3 动机功能
(二) 消极影响:
1 使机体处于易感状态,免疫力、抵抗力↓不适与痛苦
2 引发心身疾病
3 加重疾病或使之复发
4 使机体磨损、疲劳、适应性↓效率↓意外、自杀原因之一
5 导致物质滥用及依赖
3、应激源(Stressor):是作用于个体,使之产生应激反应,并处于应激状态下的各种刺激。
二、 应激源的分类 应激源就是各种生活事件 1 生物性生活事件:生物学因素引起 告知患癌 2 心理性生活事件:个人心理特点 3 社会性生活事件:社会环境因素引起 4 文化性生活事件:文化差异 不同生活习惯、方式 4、决定应激后果的因素
3 精神分析理论
4 罗杰斯 的人格理论
二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但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具体表现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
观世界方面。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挫折、信心、理想、世界观、人生观等。倾
向性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特点。
1、需要:是个体生存和社会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
1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心身调节有助于缓解疾病 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
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心理和行为 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所有疾病都具有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成分. 每个个体都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构成. 4、健康与疾病的理论新观点(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① 系统整体观 ② 心身统一观 ③ 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观 ④ 主动调节和适应观 三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神灵主义时期(10000BC-1100BC) 神灵主宰万物的一切 2、自然哲学时期(1100BC-1879AD) 心身统一 治病先治人 天人合一 3、科学心理学时期(1879AD 之后) 1879 年冯特(Wundt W)在德国莱比锡大学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作为标志 医学心理学的诞生 (1)1852 年德国的洛采(Lotze BH)出版了第一本《医学心理学》著作 (2) 1896 年冯特的学生魏特曼(Witmer L)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心理门诊 情绪与情感 1、心理的本质:心理是人脑的功能,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的反映。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掌握) 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 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 ①原始的与生理需要满足相联系 ②发展在先 ③短暂、冲动、不稳定 ④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 ①高级的心理活动、与社会和精神需要相联系 ②体验在后 ③稳定、深刻、持久 ④内在体验、含蓄情绪的表达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通用的,不同文化民族的人们解释和定义表情是类似的. 4、情绪状态的分类(强度时间) 1 心境:一种比较微弱、平静、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 爽 2 激情:是一种迅速、时间短暂,爆发性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由个体生活中受到意想
交叉学科 基础学科 应用学科 • 研究范围 • 1 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 2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 3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 4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 5 研究医患关系 • 6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 二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恩格尔(Engel EL) • 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教授 • 1977 年《科学》 发表 《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 • 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 疾病谱的改变 心理社会因素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与病情变化有关
R=resistance: 个体抵御应激源所做的努力
E=energy spent:个体应对的生理和心理能量消耗
S=strain:
应对时所发生的心身损耗
S=solution or slide: 应对的结果
二、 心理应激与健康
(一) 积极影响:
1. 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2. 维持正常功能活动 的必要条件。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2、医学心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健康与疾 病相互 转化过程中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3、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6、气质的类型及特征
1、体液学说(希波克拉底)
胆汁质 、多血质、黏液质、 抑郁质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巴甫洛夫)
不可抑制型 活泼型
安静型
弱型
强不平衡 强灵活平衡 强平衡不灵活 弱
皮特斯特鲁普的漫画
三、性格:指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
惯了的行为方式。
1、性格的态度特征:社会 集体 他人/工作 学习 生活/自己
第一节 应激概述
1、应激最早由坎农提出“战”或“逃”,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刺激
物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适应反应,提出全身适应综合症。
(二) 应激的心理学观点
马森和拉扎勒斯强调认知评价作为中介因素在心理应激的重要性。
2、应激的成分
应激源,能引发内心紧张的刺激事件或对某一事件的主观认识
T=transaction: 个体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过程
• 一、 应激源的特性 • 二、 易感因素 • 三、 资源因素 第四节 应对与心理防御机制 一、应对:是人们为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有意识地做出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相对稳 定和习惯化了的应对方式构成了一个人的应对风格(coping styles)。 (二)应对的分类 • 人格 • 年龄与性别 • 情景 • 心理防御机制 •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保持心理活动平衡和稳定的一
动力。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 生理的需要
2 安全的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6 最高等级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充分地、
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3、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4、动机冲突四种基本形式
1 双趋冲突 (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2 双避冲Hale Waihona Puke Baidu(前有狼,后有虎)
3 趋避冲突(又吸引又害怕)
4 双重趋避冲突
5、个性心理特征: 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一种的个性心理特
征。
二、气质:指个体与生俱来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强
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的总和。
2、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在意志的四种品质上)
1)
自觉性(独立、依赖)
2)
自制力(自制、任性)
3)
坚持性(坚定、动摇)
4)
果断性(勇敢、怯懦)
3、性格的情绪特征:表现在情绪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 境方面
4、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在认知活动的各方面(感知觉、记忆、思维等)
4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1. 无好坏之分 2. 不断习得、强化和发展 3. 常混合使用 4. 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 5. 适度原则 二、应激的行为反应 1. 逃避与回避 2. 推诿 3. 依赖与退化 4.攻击或敌对 5、物质滥用 6、退缩 7、 其他
6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L 怀疑性,M 幻想性,N 世故性,O 忧虑性,
Q1 激进性,Q2 独立性,Q3 自律性,Q4 紧张性
2、艾森克个性维度理论(现代特质理论)EPQ
a. 外向—内向维度
b. 情绪稳定—不稳定维度
c. 精神质维度
d. 说谎维度
3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个性特质理论
① 特质的概念:特质是对个体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般的及现实焦点的个性基本单
元。
1、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传统特质理论)(16PF)
群集分析法 表面特质(能直接从外部观察到 35)
因素
根源 (隐藏在背后并制约表面特质,最重要。16 个)
A 乐群性,B 聪慧性,C 稳定性,E 恃强性,
F 兴奋性,G 有恒性,H 敢为性,I 敏感性,
1 独特性
2 社会性
3 稳定性
4 整体性
1.个性的倾向性(活跃):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2.个性心理特征(稳定):能力、气质、性格
3.自我调节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1 遗传的因素 (其中气质受影响最明显)
2 环境的因素 (自然、社会、家庭环境因素)
3 个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主观努力程度)
种潜意识心理保护机制.
5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 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 1、压抑:把意识中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想法、情感或痛苦经历不知不觉被抑制到潜 意识之中,使个体意识不到其存在,避免焦虑和痛苦。 这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压抑内容 的表达:催眠、口误、梦、丢东西。 2、合理化 指为我们所做的事赋予符合逻辑的或为社会所欢迎的动机,以便看起来我们所做的事是 合情合理的,避免个体焦虑或痛苦。 (1)酸葡萄效应:当人得不到自己希望的东西时,内心会相当失望和沮丧,有人会刻意贬 低自己过去追求的东西。 (2)甜柠檬效应:虽然生活中发生不如意的事情,但个体努力强调事情的美好的一面。 3、转移:指个体限于各种因素而不能释放的情绪反应转嫁给无辜的人或物,以发泄内心的 不满,避免痛苦或压力。例如替罪羊、迁怒于人。 4、否认:拒绝承认已经发生或者不愉快的情景,似乎其根本未发生过,避免心理的不安或 者痛苦。与压抑不同,否认不是说不记得了,而是坚持某些事不是真实的。例如:“这不 可能”、“绝对不会”、“掩耳盗铃”等 5、反向形成:个体将潜意识中的欲望、冲动、情感以截然相反的活动与行为表现出来,使 自己的行为更容易为社会所接受。此地无银三百两 6、投射:个体将自己所不喜欢、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和感受归于他人,避免心理的不安或 者痛苦。例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 7、 升华 :把为社会不能接受的冲动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这是心理防御机制 中最为积极的形式。例如将攻击性欲望转化为竞技场的拼搏、性欲冲动转化为艺术、诗歌 的创作。 8、内投射(introjection):个体吸收周围世界的感觉、欲望、观念和情绪态度,变成自己内 在的东西,把原本指向外界的冲动、情感转而指向自身。生病→前世作孽 9. 补偿 (compensate):个体为弥补生理或心理存在的某种缺陷,或理想、目标受到挫 折,转而努力发展或从事其他活动予以替代,以减轻心理的不适。 10. 认同(identity):潜意识中个体力图等同于某一对象,甚至以他人自居。“东施效颦” 11、退行(retrogress):个体遭受挫折后放弃原本的行为模式,以不成熟幼稚的行为应付现 实。 12. 幽默(humor) 三、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的特点
4 组织功能
6、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目标的心
理活动过程。
7、所谓意志品质是人在意志行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一般把意志品质归纳为自
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1 自觉性
2 果断性
3 坚韧性
4 自制性
8、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个性
个性又称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