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科学应用文体翻译赏析
旅游文体翻译
旅游文体翻译译前简述初得知“文体与翻译”期末作业时,内心竟有些小小的窃喜。
自选文体,大大提升了选择的自由度,与此同时又可以好好地利用起自己平时的一些兴趣与爱好,何乐而不为?因为自己热爱旅行,热衷于赏赏风景、逛逛人文,闲来无事也爱翻看旅游杂志,所以很快就确定了主题——旅游文本翻译。
还是比较保守的选择了英译中,希望自己可以更好的领会原文意思,并运用中文词句的各种含义,以求达到原文此情此景的各种重现。
在原文材料的选择上,我根据老师的一些要求进行查找,比较单一的景点介绍的文本字数明显不够,但多个景点介绍的文本篇幅又实在太长,无奈之下,我选择了“The Top 10 Tourist City”作为我的原文文本,并选取了其中三个自己比较向往的城市来进行翻译,分别是Venice, Italy、Pisa, Italy和New York。
翻译心得首先需要做的是明确旅游文本的内涵及特点。
旅游文本属“呼唤型”文本,包括旅游景点介绍、旅游宣传广告、旅游告示标牌、民俗风情画册、古迹楹联解说等各方面的内容,而其中尤以景介翻译坐具旅游文体特色,也是旅游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
旅游文体的翻译,不但要传达原文信息,而且要注意它自身的特殊性。
旅游资料的功能是通过对景点的介绍、宣传,扩展人们的知识,激发人们旅游、参观的兴趣。
因此,旅游文体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传递信息来吸引旅游者。
翻译这类资料,译者要考虑到译文的可读性及读者的接受效果,所以,译者的自由度相对较大。
简单来说,旅游文本是一种信息型文体,以描述见长,与民俗文化不可分离,特点可概括如下:1.短小精悍;2.生动活泼;3.通俗易懂;4.信息量大;5.集文学性、艺术性、宣传性和广告性于一体。
然而当我明确特点,真正开始翻译的时候,才发现,即使是明确了内涵和特点,怀着无比的热忱,也并非一帆风顺。
更多的我需要思考,也需要不停的查阅和一些必要的自我校正。
首先在词汇上的翻译,旅游文本中会出现一些特定的专业名词或是已经约定俗成的名词。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文本英译共3篇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文本英译共3篇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文本英译1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本的翻译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而如何翻译旅游文本,尤其是如何传达旅游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一直是翻译界的难题。
功能派翻译理论提供了一种研究文本功能与翻译目的之间联系的理论框架,从此理论角度来看旅游文本的英译,既有助于深入理解旅游文本及其翻译策略,也可以为实践翻译提供一定的启示。
旅游文本是指介绍某个特定地点的景点、文化、风俗和特产的书面材料。
旅游文本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个文化和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方式。
将旅游文本译成另一种语言,不仅要考虑语言层面的问题,还要考虑文化差异和目的群体的不同需求。
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在翻译文本时,需要将原文的功能转化为目标文本所需的功能。
因此,在翻译旅游文本时,需要同时考虑原文的功能和翻译目的。
一方面,旅游文本需要传递很多特定的文化信息。
例如,介绍某个景点时,需要解释它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地方特色等等。
旅游文本还需要传递作者对该景点的态度和感受。
在翻译旅游文本时,需要通过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和用词,确保译文能够传达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另一方面,旅游文本的翻译也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
旅游文本的读者通常都是外国人或者说非本地人。
因此,在翻译旅游文本时,翻译者需要了解目标受众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旅游目的,确保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功能派翻译理论提供了一些可行的翻译策略。
例如,在解释某个特定文化现象时,可以采用比喻或对比的方法。
翻译者还可以通过逐字逐句和逐个篇章的阅读文本,并对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式进行注释和解释,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另外,翻译者还可以在译文中加入一些注释或说明,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
综上所述,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视角来看,旅游文本的英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任务。
在翻译旅游文本时,翻译者需要了解原文的功能,同时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并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以确保译文能够传达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同时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实用文体翻译教程第七章 旅游文本的翻译
原文: 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南坪、松潘等县的交界处,有一片 纵深30余公里的风景区,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大熊猫的故乡——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译文: Jiuzhaigou, a 30-odd-kilometre-long scenic gully, lies on the border between Nanping and Songpan counties in the Aba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Sichuan Province. It is the natural range of the world-known great panda, as well as anature reserve designated by the state.
(2)译过程中需要特别 关注的。汉语句子信息的传达主要通过语言环境和 语言内在相互关系来表现,“以意统形”,注重意 合。句中任何相关结合部分只要搭配合理就能够组 成句子,因而句子反映的是整体思维的多维性特征, 常常靠意境将篇章内容串联起来,有很大的模糊性。 英语语言则有形态变化,句界分明,全句以动词为 核心,主谓结构为主干控制语法关系,形成空间组 合。英语注重形合,讲究句式结构的逻辑层次和有 机组合,表现为一种严密的逻辑性思维。
It would be foolish to deny that New York city is without some negative elements. However for the average visitor to this magnificent place, with a little advance planning and some common sense, only the positive elements need to be experienced. As far as the negative images are concerned, it should be said that New York city has been very much cleaned up since the well publicized urban decay that reached its culmination in the 70s.
旅游文本的特点与翻译初探
旅游文本的特点与翻译初探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翻译理论很多学者对于旅游文本翻译研究主要从旅游文本的定义范围,功能与文本类型上研究,笔者认为应用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翻译理论进行旅游文本的翻译较为适宜。
英国的纽马克认为译者在不同的文本中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他将文本功能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
首先,表达功能的核心是“说话人,作者、话语创始人的思想。
他用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不考虑任何回应。
”纽马克认为:“表达”的文本类型有:文学作品、自传、散文,和私人信件。
其次,信息功能是指”一个主题的事实,外部语言的事实,包括报告的想法或理论”。
典型的信息功能文本例如教科书,技术报告,报纸,科学论文,会议记录或议程等。
旅游文本同时具有信息功能,侧重内容,注重客观,准确,规范。
最后,“呼唤”的意思是“号召读者去行动、思考,去感受,实际上是反应。
”注重目标读者的接受视野和接受方式,并实现劝道功能。
呼唤功能包括通知、说明、宣传、说服性写作和娱乐的通俗小说。
所以呼唤功能是旅游文本的主导功能。
因此,按照以上对文本类型的划分,“旅游文体是一种信息型―呼唤型文体,或信息-呼唤复合型文体,以描述见长,与异国情调,民俗文化不可分离。
”二、汉英旅游文本的特点与翻译原则由于大多数旅游文本具有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考虑到译文对读者造成的影响,译者应该根据汉英旅游文本的特点,语言文化,在英语读者所能接受的最大范围内确定旅游文本汉译英的翻译原则。
贾文波指出,汉语旅游文本大多重言辞华美,多用四言八句,多仰仗辞藻的渲染而非物象的明晰展示,因而“文采浓郁”。
而且,汉语旅游文本还注重用典故和古诗词来点缀行文,追求一种诗情画意之美。
比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湖”。
相比汉语旅游文本,英语旅游文本更注重信息的传达。
应用文体翻译教程第五章 旅游文本翻译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ich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lunar month in May),it is a common practice to eat Zongzi,which is a rice pudding wrapped up with weed leaves.
在四川西部,有一处美妙的去处。它背倚岷山主峰雪宝顶 ,树木苍翠,花香袭人,鸟语婉转,流水潺潺。这就是松潘 县的黄龙。
One of Sichuan’s finest scenic is Huanglong (Yellow Dragon), which lies in Songpan County just beneath Xuebao, the main peak of the Minshan Mountain. Its lush green forests, filled with fragrant flowers, bubbling streams, and songbirds, are rich in historical interest as well as natural.
More sun and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 这里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对您的儿子——事业和财产的继承人——大有
裨益。
此门已关。请走旁门 译文 Out of Use. Please Use the Other Door.
This Hill Closed To Public Access Due To The Tornado Damage. 译文 由于飓风造成的破坏 此山不对公众开放
译文:The name of Tiger-Clawed Spring, the first spring in Hangzhou, is said to originate in 819 A.D. Tang Dynasty. Legend has it that an eminent monk named Xing Kong roamed around Tiger-Clawed Temple, but he planned to leave soon because there was no water. One night, he dreamed that an immortal told him that there was TongZi Spring (Scout Spring) in Hengshan Mountain and two mighty tigers were sent to move the spring to the temple. On the morning of the following day, Xing Kong found that two tigers came and clawed a hole in the spot where the spring immediately gushed forth. Hence, the spring was named Tiger-Clawed Spring.
旅游文体翻译
例如: “人间仙境”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南40公里处,南倚武陵,中 贯国道,北临沅水,要居湖南省诸风景名胜区之枢纽,系湖南省十大风景名 胜区之一。 在当地的旅游景点资料中是这样翻译的: The land of Peach Blossom which is situated abut 40 km to the southeast of Change City, Hunan Province has the Wuling Mountains towering over at its south and Yuan River flowing by at its north. The thorough fare runs through the land. It is a pivot of the scenic spots and the one of the famous ten regions of scenery in Hunan Province. 这段英语文字,主干部分明显偏离汉语的重心,与其它部分关系不清,构 句行文纯属汉语思维方式,因而导致结构散乱,还有一些用词和语法错误。 按照句子层次结构,主干应该是汉语文字的划线部分,其余只是辅助成份, 可用分词短语和介词结构来表示,显得主次分明。修改后的译文为: Taohuayuan ( the land of Peach Blossoms ), located about 40 kilometers to the southwest of Changde City, is among the ten wellknown scenic spots in Hunan Province. It is a thoroughfare to the other places with Mount Wulig on the south, the Yuan River on the north, and the national roads t译属于对外宣传文 本,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国外游客能够理解。翻译时要从文 化角度入手,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习 惯翻译旅游资料要有针对性,在忠于原文的同时在不影响 原文意思表达的前提下,为符合欧美人的欣赏习惯,对段 落文字进行调整次序,添加删减。同时译者在平时还应有 意识地提高汉语水平,扩大知识面,只有这样,在旅游景 点资料英译过程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旅游类文体翻译
prohibited to carry-into
prohibited
Content
• An Introduntion to Translation in Tourism • Strategies to Tourism in Translation • Different Publicity Materials in Tourism • Other obstacles in translation
Introduction
• Definition
旅游翻译应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进行的翻译(实践),属于专业翻译。概括地说,旅游翻译是 一种跨语言、跨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同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它在跨文化、跨 心理交际特点上表现的更直接、更为突出、更为典型、更为全面
武汉市自然风光绚丽多姿,人文景观璀璨夺目。屈原曾在这 里行吟;李白曾在这里漫游;商代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发现 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龟山脚下的古琴台,流传着俞伯牙与钟子期 知音相会的千年佳话;黄鹤楼名闻天下,晴川阁古色古香,归元 寺参禅生地,东湖,磨山景色宜人。市内有辛亥首义红楼,农民 运动讲习所,‘八七’会议旧址等52处革命纪念地,18处古建筑 及历史纪念建筑,2处石窟石刻,9处古文化遗址,6处古墓葬。 其中20处重点游览地分布在武汉三镇,总面积477公顷。
旅游类文体翻译
Some improper versions We should use “kebab or kabob”
Some improper versions
闭馆前一小时停止售票
ticket office
stops work
one hour before closing
“严禁携带刀具和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入内”的“严禁带入”
旅游应用文体翻译赏析
公示语(public signs)文体特点
• • • • • • • • • C 名词+副词 请勿手摸 Hands Off 闲人免进 Staff Only 前方施工 Working Ahead 八折优惠 20% Off
• • • • • D 名词单独使用 餐饮部 Food & Beverage 收费站 Tollgate 注册登记 Registration 贵宾停车场 VIP Car Park
公示语(public signs)文体特点
• • • • • • • • • 三、语篇特点 篇幅mini—独词、独句、独图均可成篇 回避生僻词语,易于受众者接受。 买二赠一 Buy Two Get One Free 顾客服务处 Customer Service 勿与司机交谈 Do not Speak to the driver
公示语(public signs)文体特点
• • • • • 3 多祈使句 抓紧扶手 Hold the Hand Rail 调低车窗通风 Lower windows for ventilation 详细规则条款见背页 See reverse for Full Rules and Conditions
公示语的基本功能
• • • • • • • 1 指示性公示语—周到的信息服务(信息多静态) 门诊部 Out-patient Department 机场休息室 Airport lounge 夜总会 Night-Club
公示语的基本功能
• • • • • • • 2 提示性公示语 油漆未干 Wet Paint 售完 Sold Out 正在清扫地板 Floor Cleaning in Progress
应用文体翻译赏析
公示语翻译 旅游文体
旅游文体翻译
旅游文体翻译无论是在旅游研究领域还是在语言研究领域,从语言的角度来考察旅游应该是新型出现的一种现象。
这个问题有时代的因素,也与这门学科的特性有关系。
在时间上旅游业兴起于二战后,特别是在中国这唉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兴起。
学科上,旅游业涉及到不同的专业致使其含有复杂性、综合性、和交叉性。
而这些特点也必定反映在其语言中。
而语言是旅游业的一个强大的推动力,它可以将一个被认知的地方变为旅游胜地;它是旅游领域内专业人士进行交际的工具,也是旅游业者与普通大众经沟通的桥梁。
在这个领域内,语言无论词语表达、句法结构信息传递和语用内容上都有其独特性。
例如,在科技博物馆语言就要严谨,在风景区,语言就要生动富有灵性,在古建筑群聚区语言不经要设计建筑学的专业词汇,还要阐述其历史文明。
一、定义旅游翻译应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进行的翻译(实践),属于应用文体翻译。
概括地说,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
同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它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际特点上表现的更直接、更为突出、更为典型、更为全面。
二、旅游文体的特点1. 实用性强,文体丰富多样例如旅游广告属描写型,用词生动形象;旅游广告属感染型,用词短少精悍,富有创意,句式活泼简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旅游合同属契约型,用词正式,规范,准确,程式化。
旅游行程属信息型,用词明了简略,具有提示性。
2. 旅游文本涉及的知识面广,词汇量大旅游是一门综合性的活动,它涉及政治,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甚至天文,考古等多方面知识,因此旅游英语词汇量极大。
3. 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旅游英语总是运用活泼而风趣的措辞,生动而高雅的描述,给人以美的享受,激发起浓厚的游兴。
4. 活泼热情,富有感染力旅游文本往往热情活泼,朗朗上口,融旅游与宣传于一体。
三、旅游的分类(1)按目的分为:观光游文化游生态游疗养游探险游体育游修学游虚拟游(2)按旅游文本分类Dann根据旅行阶段的不同把旅游文本分为旅行前,旅行中,旅行后。
浅析旅游类文本的特点及翻译方法
浅析旅游类文本的特点及翻译方法摘要:随着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外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社会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具体阐述旅游类文本的特点及中日文互译时的翻译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专业的学习者有所助益,提升日语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旅游类文本;功能;特点;翻译方法一、引言旅游作为一种异地性的活动,有效的实现、促进了跨区域的异文化交流和传播。
它不仅成为普通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成为不少国家大力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对从事旅游业相关的应用型外语翻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适应不断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旅游的翻译人员或学习者不仅需要了解著名的旅游景点及传统文化习俗,更要有扎实的外语应用能力,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本文将以旅游类文本为研究对象,具体阐述其特点及中日文互译时的翻译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专业的学习者有所助益,提升日语实践应用能力。
二、旅游类文本的功能和特点旅游类文本的翻译体裁多样,形式不一,旨在通过对景点的介绍,提供有关自然、地理、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使游客增强对景区历史文化的了解,通过传递信息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作为一种交际性较强的实用性文体,旅游类文本属于集信息和诱导功能于一体的典型的复合型文本。
读者在做出决定去游览某地之前和参观景点的当时都希望得到相关信息和背景知识,可以说信息功能是诱导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
是否激发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产生兴趣,诱发其最终采取行动则是诱导功能实现与否的明显标志。
所以旅游型文本既属于信息型文本又属于感染型文本,以说明为主,间或有描写和记叙的成分,其内容往往包含大量的必备信息,同时又不乏劝说和说服的成分,多具备简洁凝练、生动形象的特征。
如旅游景点的介绍、旅游注意事项等等。
同时因旅游并非简单的游山玩水,其实质是一种对文化的感悟,所以文本中往往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具有比较明显的文化内涵也是旅游类文本的特征之一。
浅谈旅游景点翻译中功能翻译理论技巧应用.docx
浅谈旅游景点翻译中功能翻译理论技巧应用随着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旅游翻译也日显重要。
相较于其他文体翻译,旅游翻译有其特殊性,所以直接参照传统翻译理论收效较小。
绝大部分涉及旅游资料的翻译没有实际的参考价值,不仅给外国游客带来理解障碍,甚至严重歪曲了原有意义。
“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翻译问题。
”(Newmark,2001:21)检验翻译理论可行性的标准是翻译理论能否很好解决翻译问题。
旅游翻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译文能否起到信息传递和呼唤的功能。
有别于常见文体的翻译理论,功能翻译论是一种强调译文功能的应用性较强的翻译理论,这种理论能够针对具体的翻译问题,提出可接受性的解决策略。
因此,将功能翻译理论运用到旅游翻译中将有助于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
一、功能派翻译论功能派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其理论核心是“译文功能论”,该理论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
(Nord,2001:29)功能派翻译理论共经历了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威密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y and beyond)和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以及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发展阶段。
首先,功能派创始人赖斯在她的《翻译学批评的可能性与方法》一文中首次把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方法联系起来,提出了基于原语和译语功能关系的功能批评模式。
赖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目标语语篇和源语语篇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实现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
”(Reiss,2004:93~94)。
20世纪80年代,威密尔提出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
他认为“任何形式的翻译,当然也包括翻译本身,可被视为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有其目的和目标。
旅游文体翻译详解
• 峨眉山 • 五台山 • 象鼻山 • 大屿山 • 念青唐古拉山
• Mount Emei • Wutai Mountain • the Elephant Hill • Lantau Island • the Nyainqentanglha
Range
• 东海 • 邛海 • 大滩海 • 蜀南竹海
• the East China Sea • the Qionghai Lake • Long Harbour • Shunan Bamboo Forest
Garden
景区介绍翻译
• 旅游景点翻译原则 • 旅游景点翻译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忠实传
达原文信息;二是尽量保存原作语气。
• (一)英语旅游文体特点及翻译 • 英文用词简单
• Underwater World Singapore is an incredible one-stop destination for the family, providing hours of fun, leisure and learning for all. Be thrilled no end by unique encounters with marine animals.
• 西岭雪山 • 四姑娘山
• 九寨沟 • 杜甫草堂
• 青羊宫
• Xiling Snow Mountain • Mt. Siguniang (Four Girls
Mountains) • Jiuzhaigou Valley • Dufu's Thatched Cottage Park
& Museum • Qingyang Taoist Temple
Disneyland Park
迪斯尼乐园
不同文体翻译——旅游翻译
不同文体翻译——旅游翻译旅游翻译一、汉英旅游文本的差异旅游文本是一种应用文体,其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包罗万象,文体类别丰富多彩。
本文所说的旅游翻译主要是指旅游指南的汉英翻译。
(一)汉英旅游文本的词汇差异其一,汉语旅游指南大量使用四字结构而英文多用词浅易。
四字结构包括固定的四字成语和一些通过并列、重叠或排比等方式组合而成的词组。
四字结构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瑰宝,恰当地运用可以起到加强语义、增强语势的作用,还可以使读者感受到旅游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达到宣传旅游景点的效果。
英文旅游景点介绍多以行文简洁、读者易于接受见长。
描写常用词基本上是生活中的浅显易懂的词汇。
从读者角度考虑旅游文本的撰写,在有限的篇幅内将提供的服务和旅游项目交代清楚。
其二,汉英之间文化对应词少。
中英文化属于全世界文化差异最大的两种文化。
汉语旅游指南文本中与特定文化有关的词非凡多,但这些词在译入语英语中多元对应词,即出现所谓的词汇空白现象。
对于这些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词汇,不仅英语读者难于理解,即使中国人有时也会出现理解不到位的情况。
这些布满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词汇,在英文中不可能有对应的文化词汇,这是汉英旅游资料翻译时的特点和难点。
(二)汉英旅游文本的修辞差异其一,中文旅游指南往往引经据典而英文则直扣主题。
在汉语旅游指南的文章中,往往喜欢引用大量的古诗词和名人典故,因为典雅清新的古诗词和名人典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但这种引经据典的方法不符合英语的修辞习惯。
大量的英语旅游文本则显示出一个共同特点:句句说理连贯,切中中心目的,中间很少穿插看似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其二,中文旅游指南经常采用华丽的修辞而英文则多客观描述。
中文旅游指南常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出色的比喻能使文章增添感人的魅力。
庐山是我国闻名的风景名胜,除了得益于其风光秀丽的地理条件,更得益于李白在《望庐山瀑布》里巧妙的比喻。
英文旅游景点的介绍则侧重于客观的描述,在平淡的客观描述中给读者以充足的信息。
旅游文本英译案例分析及对策
旅游文本英译案例分析及对策作者:邓先超来源:《度假旅游》2018年第10期摘要:旅游文本翻译是一座让外国人了解当地景点的桥梁。
笔者将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以柳州市部分景点简介的英译文本为案例来分析其翻译不足,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旅游文本;翻译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10-0007-02随着柳州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提升旅游文本翻译质量需要得到关注。
旅游文本翻译是一座让外国人了解当地景点的桥梁。
笔者将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以柳州市部分景点简介的英译文本为案例来分析其翻译不足,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1 什么是功能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它强调翻译方法与策略是由译文预期目的和功能决定的。
目的論(Skopos Theory)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
传统翻译理论注重翻译对等,而此理论更关注翻译的功能,翻译应该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认为在从事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
目的论的出现,标志着翻译的研究角度由以语言学和形式翻译理论,转向更加倾向于功能化和社会、文化方向。
旅游文本大多是应用文体文本,因此目的论也可以为汉英旅游文本翻译提供可行的翻译策略。
2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柳州市景点旅游文本英译案例分析及对策2.1 从语言维度看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旅游文本英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拼写、语法等语言翻译错误。
案例1: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柳州文庙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的象征。
For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of China’s culture integration,the confucius temple’s function is far beyond the implication of memorial architecture itself, and has become the symbol of China’s multiracial cultures.案例2:柳州文庙主体有棂星门、泮池、泮桥、从心门、杏坛、大成门、大成殿、厚德明伦堂、崇圣堂、文昌塔、沿江游廊及登山亭等建筑。
从Toury的翻译规范看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
旅游翻译涉及多种学科。
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天文地理到风土人情,从美酒佳肴到文化娱乐,从花鸟虫鱼到凌罗绸缎,从传说掌故到诗词歌赋,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何把祖国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介绍给海外游客,以促进中国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成为摆在旅游部门和翻译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目前,中国的很多名胜风景的导游图、宣传广告、景点介绍及景观名称上都配了英译文,其中误译、错译及译文生硬、缺乏美感和感染力、高值文化信息传递不准确等现象随处可见。
为进一步规范旅游资料的英译,切实提高旅游资料英译质量,笔者提出用Toury的翻译规范论来指导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
1.Toury的翻译规范理论介绍Toury(图瑞)是以色列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他第一个从翻译研究的角度系统地研究翻译规范。
Toury认为,翻译是受到社会文化规范限制的活动,其社会文化特点受多种因素限制。
翻译规范是内在化了的规则,体现某一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对行为的制约,如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适当的,什么是不适当的,转化成在特定情况下正确的适当的翻译行为原则。
翻译过程的所有决策主要是受翻译规范的支配。
翻译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译者在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篇章传统规范之间取舍的产物。
Toury根据社会文化限制翻译诸多因素的不同来源,把翻译规范区分为源语规范和目标语规范。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受原文及其规范支配,也可受目标语中使用的规范支配。
如果译者遵循源语规范,其翻译策略就可能是追求直译,结果可能导致与目标语规范不兼容的结果。
如果译者遵循目标语规范,目标语中的语言文化和篇章传统等规范系统就被激活并充分发挥作用,译文的可接受性就会大大提高,但偏离原文则几乎不可避免。
Toury根据翻译的普遍性和具体性,把翻译规范分为元规范和操作规范两大类。
元规范是指译者从宏观角度对翻译方针的抉择,如:篇章类型的选择、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需要、时代条件、面向何种读者群等。
第3章旅游文本翻译
➢ 西方老式哲学在主观与客观旳物象关系上,主张“客主分离”,更多 旳强调摹仿和再现,在描绘外界自然美时,总是“站在自然之外”去 欣赏自然之美
➢ 所以汉语语言体现经常人文色彩浓郁,物我一体,具有一种超越现实、 虚实不定旳朦胧、变形之美,一景一物,皆有灵性,主观色彩浓厚
只见海港环抱于半圆 形小山丛中,煞是好 看,朦朦胧胧,一片 银灰,宛若仙境。 ...。这北极地域景 色之美,同老式旳圣 诞贺卡适成对照,它 浓淡交融,光影柔和, 清雅绝俗。
LOGO
2. 英汉旅游文体特色及其风格差别
For me this landscape was always a magical prospect, the austere countryside stretching away with the sharp definition of an 18thcentury aquatint across hill and woodland to Mt. Battie outlined against the horizon
➢ 翻译目旳论这以为,翻译时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到达旳 目旳决定整个翻译行为旳过程,即”目旳决定手段“(the translation purpose justifies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 Nord, 2023)
诱导型
LOGO
1. “呼唤型”功能文本--- 旅游翻译
➢ “目旳论“(Skopostheory)是德国功能派学者费米尔和诺德等提 出来旳,它形成了功能翻译理论旳主流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旅游文本的翻译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旅游文本的翻译——以The Cities Book为例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任务描述 (1)第一节项目背景 (1)第二节项目目标 (2)第三节项目意义 (2)第四节文本介绍 (3)第二章生态翻译学及相关研究 (6)第一节生态翻译学的简介 (6)第二节生态翻译学在旅游文本中的应用 (8)第三章任务实施 (9)第一节任务实施过程 (9)第二节翻译中存在的难点 (9)第四章案例分析 (11)第一节侧重文化维的选择转换 (11)第二节侧重语言维的选择转换 (16)第三节侧重交际维的语言转换 (25)第五章结论 (28)参考文献 (29)附件 (31)致谢 (66)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旅游文本的翻译——以The Cities Book为例第一章任务描述第一章任务描述第一节项目背景城市与我们每个个体息息相关,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曾认为“城市实质上就是人类的化身,城市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反映着人类社会,人类自身同样的发展过程(Mumford, 1968:9)。
”“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
换言之,城市绝非简单的物质现象,绝非简单的人工构筑物。
城市已同其居民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Park, Burgess & Mckenzie, 1968: 1)。
城市的变迁不仅体现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缩影。
不同城市拥有不同的城市文明,不同城市文明构成了如今意识形态大不同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因而,以城市为切入点,通过了解城市的历史、礼俗等,来探索人类文明的变化发展,并从过去的城市或者文明的发展、覆灭过程中吸取经验,预测城市或者说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没有什么比亲身前往一个城市更能了解一座城市的方法了,比如旅游。
旅游不仅是通过改变惯常环境而获得身心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一窥文化、文明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