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整理知识

合集下载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春》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春》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1 春生难字烘.(hōng)托 抖.擞.(dǒu sǒu) 酝.酿.(yùn niàng) 戴lì(笠) 黄晕.(yùn) 窠.(kē)cháo(巢) suō(蓑)衣 嘹.(liáo)亮 多音字和⎩⎪⎨⎪⎧hé(和解)hè(唱和)hú(和牌)huò(和稀泥)huó(和面)晕⎩⎨⎧yùn (黄晕)yūn (晕倒)薄⎩⎨⎧báo (薄饼)bó(薄弱)bò(薄荷) 形近字⎩⎨⎧嘹(liáo )歌声嘹亮潦(liáo )穷困潦倒瞭(liào )极目瞭望⎩⎨⎧笼(lǒng )笼络人心茏(lóng )葱葱茏茏 重点句段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3.“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4.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5.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6.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知识点汇总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学问点汇总学问点一、生字组词潮cho(热潮、观潮、心潮澎湃)据j(据守、据说、据为己有)堤dī(河堤、大堤、千里之堤)阔(宽阔、宽敞、高谈阔论)笼lǒng(箱笼、覆盖、笼络人心)罩zho(罩住、口罩、罩起来)盼pn(期盼、希望、左顾右盼)滚gǔn(翻滚、滚动、滚瓜烂熟)顿dn(顿悟、立刻、茅塞顿开)逐zh(追赶、渐渐、随波逐流)渐jin(慢慢、渐变、循序渐进)犹yu(迟疑、如同、虽死犹生)崩bēng(崩溃、崩盘、土崩瓦解)震zhn(地震、震惊、震耳欲聋)余y(剩余、余波、快乐之余)二、多音字笼:lnɡ(鸡笼、蒸笼)lǒnɡ(覆盖、笼络)闷:mēn(闷热、闷声不响) mn(郁闷、闷闷不乐)号:ho(号叫、风号浪吼)ho(号令、括号)隆:lōnɡ(轰隆、黑咕隆咚) lnɡ(隆隆、兴隆)观:ɡuān(观看、奇观)ɡun(道观、白云观)薄b (薄弱、薄弱、薄雾) b (薄荷)三、近义词立刻立即奔腾奔驰照旧依旧矗立耸立如同犹如宽敞宽广四、反义词宽敞狭窄安静吵闹人声鼎沸鸦雀无声风号浪吼风平浪静五、文中四字词语积存天下奇观若隐若现人山人海仰头东望闷雷滚动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水天相接白浪翻滚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六、理解词语霎时:形容时间极短。

余波:指大事完毕以后留下的影响。

课文中指潮头过去以后留下的水浪。

覆盖: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本文形容雾很大。

抖动: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矗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方坚决不行动摇。

闷雷:声音消沉的雷。

涌来:急速地流过来。

横贯:横着通过去。

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漫天卷地:布满天空,席卷大地。

形容水势很大。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吵闹。

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安静,比方安静无事。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总结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总结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学习重点:1)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2)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难点:社会形态概念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考占发现,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就是石器。

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不同而被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1.生产工具:打制石器2.文化遗存代表: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3.生产生活方式: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鞋居生活,学会用火。

4.社会组织阶段:晚期母系氏族社会(特征:生产力十分低工,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二)新石器时代(打磨结合制作石器)1.生产工具:磨制石蹈2.文化遗存代表:3.生产生活方式:大量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4.社会组织阶段:2系氏族社会(特征: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形成部落联盟:私直制已经产生;战争不断)重点总结一中国早期人类社会分布一文明的特点:1.沿河而居'地处大河冲积平原;(大河文明)2.“满天星斗”走向“中原核心”(多元逐渐走向一体;黄河和长江流域为主干核心);(散一聚)3.源远流长;(悠久,早,持续)4.文明的原生性特点(原生性,四大文明古国)(三)社会特征1.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2.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生产力水平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3.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二、从部落到国家(一)部落联盟(一般认为,五帝包括:黄帝、颛顼(ZhUdnxU)、帝辔(kU)、光、舜)1.三皇时代: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

2.五帝时代①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黄帝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课文预习及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课文预习及知识点梳理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课《草原》知识点知识点教材分析:1、《草原》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欢迎远客、盛情款待、深情话别的动人情景,都令人难以忘怀。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2、本课的作者是老舍,文章选自《内蒙风光》。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文章以行踪为序,移步换景,由景及人。

作者介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主要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我会写:毯馆n (地毯、绿毯、毛毯)陈ch6n (陈旧、陈列、陈述)裳shang (云裳、衣裳、红裳)虹hong (霓虹、彩虹、长虹)蹄甘(牛蹄、马蹄、蹄子)腐伯(豆腐、腐败、腐烂)稍sh&。

(稍等、稍微、稍纵即逝)微亚哥(微妙、微笑、轻微)易错字音蒙(m^ng)古包好(卜自o)客同行(xing)似⑸)乎多音字:行:(hang )(一行)(xing )(行动)勒:(危)(勾勒)(同(勒马)蒙:(m©ng)(蒙骗)(m6ng )(蒙受)(meng )(蒙古族)近义词:渲染一烘托热闹一喧闹明朗一晴朗奇丽一瑰丽疾驰一飞驰回味一体味境界一境地拘束一拘谨反义词:迂回一径直拘束一自然洒脱一拘谨舒服一难受羞涩一大方理解词语:清鲜:清爽新鲜。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柔美:柔和而优美。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

迂回:回旋、盘绕。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单元第1课《草原》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单元第1课《草原》重要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单元第1课《草原》重要知识点归纳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的学习之旅中,我们首先踏入了第一单元的精彩篇章,开篇之作便是老舍先生的《草原》。

本文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引领我们走进了一个辽阔、美丽而又充满民族风情的草原世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梳理并归纳这篇课文的重要知识点。

一、课文主题与文学体裁课文主题:本文描绘了作者初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动人情景,展现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民族团结的美好画面。

文学体裁:散文。

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所见所感。

二、作者信息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著称,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三、重点字词1.生字:●毯(tǎn):毛毯,毯子,指铺设的地面装饰物。

●渲(xuàn):渲染,中国画技法之一,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勒(lè):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2.多音字:●行(háng, xíng):在此文中“一行行”读作háng,表示成行的东西;而“行走”则读作xíng,表示走动。

3.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辽阔—广阔,热情—热烈●反义词:热情—冷漠,清晰—模糊四、修辞手法1.比喻: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将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草原上的美景。

2.拟人:文中虽未直接出现典型的拟人句,但通过对草原、天空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力和情感色彩。

3.排比: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五、经典语句与段落1.经典语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一、我会写、我会认杂(zá):杂色杂事杂技人多手杂篱(lí):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徐(xú):徐徐徐缓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疏(shū):稀疏疏忽疏远志大才疏锄(chú):锄草锄田锄头锄奸剥(bō):剥削剥夺盘剥生吞活剥杂(zá):杂色杂事杂技人多手杂稀(xī):稀疏稀客稀少稀粥稀饭篱(lí):篱笆竹篱茅舍寄人篱下蜻(qīng):蜻蜓蜻蜓点水蜓(tíng):蜻蜓蜻蜓点水蝶(dié):蝴蝶宿(sù):住宿寄宿宿舍风餐露宿徐(xú):徐徐徐缓清风徐来不疾不徐疏(shū):稀疏疏忽疏远志大才疏茅(máo):茅草茅屋茅庐茅棚檐(yán):屋檐房檐帽檐飞檐走璧翁(wēng):老翁渔翁翁婿塞翁失马笼(lóng):竹笼、鸟笼赖(lài):依赖抵赖赖账百无聊赖剥(bō):剥削剥夺盘剥生吞活剥二、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剥:bō剥削bāo剥皮三、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篱(篱笆)离(离开)疏(疏远)蔬(蔬菜)蜻(蜻蜓)晴(晴朗)茅(茅屋)矛(矛盾)赖(依赖)懒(懒散)四、古诗赏析(一)宿新市徐公店[宋] 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

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2、主题《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清新美丽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画面。

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以脏话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知识点汇总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知识点一、生字组词宜yí(相宜、适宜、事不宜迟)鹤hè(白鹤、丹顶鹤、鹤发童颜)嫌xián(嫌恶、嫌弃、讨人嫌)朱zhū(朱红、朱鹭、朱砂)嵌qiàn(镶嵌、嵌在、嵌入)框kuàng(镜框、木框、条条框框)匣xiá(匣子、镜匣、木匣)哨shào(放哨、哨兵、花花哨哨)恩ēn(恩情、恩惠、恩爱)韵yùn(韵母、风韵、琴韵悠扬)二、多音字好hǎo(好像)hào(好学)难nán(困难) nàn (灾难)三、近义词精巧一精美配合一协作适宜一适合孤独一孤单恩惠一恩典铿锵一高亢四、反义词精巧一粗劣配合一干扰生硬一自然恩惠一怨恨清澄一浑浊优美一丑恶五、理解词语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适宜:合适;相宜。

生硬:勉强做的;不自然;不熟练。

嗜好:特殊的爱好。

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

孤独:独自一个;孤单。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

本文指白鹭给黄昏中的乡村带来的美、生机和活力。

清澄:(水、天空)清亮。

本文是清亮明洁的意思。

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铿锵: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六、词语搭配(精巧)的诗(粉红)的朱鹭(灰色)的苍鹭(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优美)的歌 (孤独)地站立七、词语拓展含有“不”字的四字词语:美中不足卓尔不群求之不得局促不安水泄不通出其不意月语拓展攻其不备诲人不倦自强不息应接不暇纹丝不动心照不宣八、句子解析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概括写颜色和身段的精巧。

2.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那……那……那……那……”连用四个“那”字,从“簑毛、结构、喙、脚”(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脚)描写白鹭的美。

3.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重点及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重点及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知识点总结课文主题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的适宜、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一、生字组词宜yí(相宜、适宜、事不宜迟)鹤hè(白鹤、丹顶鹤、鹤发童颜)嫌xián(嫌恶、嫌弃、讨人嫌)朱zhū(朱红、朱鹭、朱砂)嵌qiàn(镶嵌、嵌在、嵌入)框kuàng(镜框、木框、条条框框)匣xiá(匣子、镜匣、木匣)哨shào(放哨、哨兵、花花哨哨)恩ēn(恩情、恩惠、恩爱)韵yùn(韵母、风韵、琴韵悠扬)二、多音字好hǎo(好像)hào(好学)难nán(困难) nàn (灾难)三、近义词精巧一精美配合一协作适宜一适合孤独一孤单恩惠一恩典铿锵一高亢四、反义词精巧一粗劣配合一干扰生硬一自然恩惠一怨恨清澄一浑浊优美一丑恶五、理解词语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适宜:合适;相宜。

生硬:勉强做的;不自然;不熟练。

嗜好:特殊的爱好。

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

孤独:独自一个;孤单。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

本文指白鹭给黄昏中的乡村带来的美、生机和活力。

清澄:(水、天空)清亮。

本文是清亮明洁的意思。

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铿锵: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六、词语搭配(精巧)的诗 (粉红)的朱鹭 (灰色)的苍鹭(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优美)的歌(孤独)地站立七、词语拓展含有“不”字的四字词语:美中不足卓尔不群求之不得局促不安水泄不通出其不意月语拓展攻其不备诲人不倦自强不息应接不暇纹丝不动心照不宣八、句子解析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概括写颜色和身段的精巧。

2.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那……那……那……那……”连用四个“那”字,从“蓑毛、结构、喙、脚”(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脚)描写白鹭的美。

第1课《鸦片战争》晨读背诵知识点

第1课《鸦片战争》晨读背诵知识点

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双方:中国和英国 2.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②导火线(直接):林则徐虎门销烟。 3.经过:1840年6月,英国侵入中国广东海面,战争正式爆发。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4.中国军民的抵抗: 军:关天培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牺牲;民:三元里人民抗英。 5.结果:中国战败,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6.失败原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根本原因: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
五、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熟读,会用自己的话说): 社会性质: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矛盾:在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即阶级矛盾 )基础上,增加了中华民族与资本主义列强的矛盾 (既有阶级矛盾又有民族矛盾) 革命任务:从反封建变为反帝反封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课《鸦片战争》
四、《南京条约》的签订
1.条约:《南京条约》 时间: 1842年8月 国家:中国和英国 2.地位: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4.内容:①割地: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4.附属条约: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5.影响(意义):中国丧失了领土主权,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 史的开端。
一、近代史常识:
第1课《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时期:中国民主革命时期(起止时间:1840年—1949年)
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大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分期:旧民主主义时期(1840-1919)、新民主主义时期(1919-1949)

开学第一课知识点梳理与整合

开学第一课知识点梳理与整合

开学第一课知识点梳理与整合一、预备知识: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在开学之初,我们需要明确学习的态度与方法。

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和努力。

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如积极乐观、自信自律等,对于我们在学业上的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合理的学习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做好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善于总结归纳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学习和消化所学知识。

二、学科知识点梳理:语文1. 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重要工具,培养语文素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语文素养包括识字、阅读、听说、写作能力等。

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积累词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理解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使自己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 古代诗词与文言文的学习古代诗词与文言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部分。

通过学习古代诗词与文言文,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的底蕴,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学习古代诗词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情感,提高我们的情商。

在学习古代诗词与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解诗词的内涵,学会鉴赏古代文化的魅力。

三、学科知识点梳理:数学1. 知识的系统学习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我们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系统学习。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记忆公式,还需要弄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让数学真正为我们所用。

四、学科知识点梳理:英语1. 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运用英语是一门基础学科,需要我们巩固和运用基础知识。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词汇和语法的积累,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掌握好英语的基础知识是我们学习英语的基石,也是我们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基础。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课时任务了解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等古人类活动,知道我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

初步认识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

必背重点古人类项目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年代约170万年约110万—80万年约100万—50万年约70万—20万年约3万年发现地点云南元谋湖北郧阳陕西蓝田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生产生活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是否会制作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群居生活;已经会使用火使用打制石器;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过集体生活;有爱美意识(遗址)地位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相关图片“目前已知”“之一”不可丢掉结论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依据获得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考古发掘图片解读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迹有北京人、山顶洞人、蓝田人、元谋人等,其分布较为广泛,多集中于大河附近、平原地带,体现我国境内古人类起源的多元性特征。

教材问题解答【P6想一想】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P7——8课后活动】1.名称类型生活年代脑容量制作工具用火状况北京人直立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平均1088毫升打制石器已经会使用火山顶洞人晚期智人距今约3万年1300—1500毫升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知道人工取火2.理由:(1)砍砸器: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形体较大、形状不固定的工具,器身厚重,有钝厚曲折的刃口,可起到砍劈、锤砸和挖掘等多种作用,因而可以用于砍树、做木棒、挖植物块根、砸坚果等工作。

(2)刮削器:是从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新石器时代的工具,在中国南、北广大区域,呈现出一种广布性。

(3)尖状器:是由石片或石块沿着两边或一边加工的具有尖刃的工具。

五年级的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的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的第一课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知识点总结一般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或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

下面是一篇五年级第一课知识点总结的例子:语文在五年级的语文课程中,学生们将会学习到更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同时也会开始接触更多的文学作品和阅读理解技巧。

在第一课中,学生们可能会学习到以下内容:1. 生字词汇:通过课文学习和生字表,学生们将会学习到更多的生字词汇,这些词汇可能是一些比较常用的词语或者是跟当地文化相关的词汇。

2. 语法知识:在第一课中,老师可能会向学生们介绍更多的语法知识,比如动词的变化规则、名词的复数形式等。

3. 文学作品:作为阅读的一部分,学生们可能会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文学作品,比如小故事或者古诗词等。

4. 阅读理解技巧:学生们将会学习到阅读理解的技巧,比如如何从文中找到关键信息、如何判断文章的主旨等。

数学在五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们将会学习到更多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巧,同时也会开始接触到一些简单的代数和几何知识。

在第一课中,学生们可能会学习到以下内容:1. 整数的加减法:学生将会学习到整数之间的加减法,可能包括一些简单的综合运算题。

2. 分数的加减法:学生们可能会学习到分数之间的加减法,比如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以及不同分母分数的相加减。

3. 几何图形:学生们可能会学习到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比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同时也会学习到一些简单的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4. 代数:在第一课中,学生们可能会开始接触到代数知识,比如简单的代数式和方程。

英语在五年级的英语课程中,学生们将会学习到更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同时也会开始进行更多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练习。

在第一课中,学生们可能会学习到以下内容:1. 生词和词组:学生们将会学习到更多的生词和词组,可能是一些日常用语或者是跟当地文化相关的词汇。

2. 语法知识:在第一课中,老师可能会向学生们介绍更多的语法知识,比如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变化、名词的单复数形式等。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课文分析:《吃水不忘挖井人》记叙了革命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带来战士和乡亲们挖井,解决了名叫沙洲坝的村子的吃水困难问题。

乡亲们感激毛主席,解放以后在井边立碑纪念,饮水思源。

本文共有3个自然段,第一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段写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第三段写乡亲们饮水思源,立碑纪念。

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我会写:吃chī(吃力)(吃苦)(口吃)(小吃)叫jiào(大叫)(叫好)(尖叫)(叫门)主zhǔ(公主)(主人)(主力)(户主)江jiāng(长江)(江水)(江河)(过江)住zhù(住口)(住户)(住手)(居住)没méi(没门)(没有)(没人)(没空)mò(吞没)(出没)以yǐ(以后)(以前)(可以)(以上)我会认:忘wàng(忘记)村cūn(农村)毛máo(皮毛)席xí(凉席)乡xiāng(乡村)亲qīn(亲人)战zhàn(战士)士shì(士兵)面miàn(下面)井jǐng(水井)部首心(忘、想)广(席)多音字:挑tiāo (挑水)tiǎo (挑战)近义词:领导--带领想念--纪念时候--时刻反义词:外--里那--这以后--以前词组积累一个村子一口井一块石碑挖水井立石碑领导革命想念毛主席问题归纳:1、他们挖井是因为什么?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2、乡亲们为什么要立这块石碑?毛主席为乡亲们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乡亲们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和想念之情立了这块石碑。

3、石碑上的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一是揭示了饮水思源的道理。

毛主席解决了人民吃水的困难,每当乡亲们喝水的时候就会想到毛主席的关怀。

二是毛主席让我们全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毛主席。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一.原始社会1.旧石器时代(1)时间: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2)分期及文化遗存:(分布广泛,遍及南北东西;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①早期:(猿人)北京人、蓝田人、元谋人。

②中期:(早期智人/古人)许家窑人、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③晚期:(现代人)山顶洞人、资阳人、麒麟山人、柳江人(3)生产工具:砾石、木棍(4)掌握技术:打制石器、渔猎采集、使用水(取暖、防御、饮食、照明)(5)生活方式:群居生活(6)社会阶段:原始人群、旧石器时代晚期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2.中石器时代(1)时间:距今约1.5万年——距今约1万年(2)生产工具:石片石器、细石器(3)掌握技术:打制、磨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烤熟猎物(4)生活时代:群居生活(5)社会阶段:母系氏族社会3.新石器时代(1)时间:距今约1万年——距今约5000多年(2)分期及文化遗存:(分布广泛,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①早期:A.距今一万年左右: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

B.距今约七八千年左右: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山东北辛文化遗址、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东北兴隆洼遗址②中期:(距今约七千至五千年)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姜寨文化、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③晚期:(距今约五千年):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齐家坪文化(3)生产工具:石斧、石锄、石铲、石磨盘、木耒(4)掌握技术:磨制石器(仰韶彩陶、龙山黑陶)、原始农业(河姆渡南稻、半坡北粟)、养蚕缫丝(河姆渡文化)、家畜饲养(猪、狗、牛、羊、鸡、马)、捕鱼狩猎、使用人工火(钻木取火)(5)生活方式:定居生活(半地穴式)、祭坛与神庙(6)社会阶段:母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形成部落联盟)➢原始社会阶段图➢文明演进图➢“三皇五帝”与“万邦时代”1、三皇五帝:(1)内容:①三皇:伏羲(羲皇)、燧人(燧皇)、神农(农皇);②五帝:轩辕(黄帝)、颛顼、帝喾、尧、舜;(2)史实:①炎黄联盟、华夏始祖;②尧舜禅让、天下为公;③最高权力机关为四岳十二牧;④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刀耕火种、集体农耕;2、万邦时代:(1)特征:邦国林立、都城规模大,阶层分化明显;(2)考古:陶寺遗址——宫殿、礼器、祭祀、阶层,国家初始二.奴隶社会1.夏朝(很有可能是二里头遗址)(1)政治:①建立:BC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定都阳城、安邑。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预习和知识点总结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预习和知识点总结

第1课《白鹭》知识点预习和复习目录知识点 (1)一、生字组词 (1)二、多音字 (2)三、近义词 (2)四、反义词 (2)五、理解词语 (2)六、词语搭配 (3)七、词语拓展 (3)八、句子解析 (3)九、问题归纳 (4)十、课文主题 (6)十一、教材课后习题 (6)知识点一、生字组词宜yí(相宜、适宜、事不宜迟)鹤hè(白鹤、丹顶鹤、鹤发童颜)嫌xián(嫌恶、嫌弃、讨人嫌)朱zhū(朱红、朱鹭、朱砂)嵌qiàn(镶嵌、嵌在、嵌入)框kuàng(镜框、木框、条条框框)匣xiá(匣子、镜匣、木匣)哨shào(放哨、哨兵、花花哨哨)恩ēn(恩情、恩惠、恩爱)韵yùn(韵母、风韵、琴韵悠扬)二、多音字好hǎo(好像)hào(好学)难nán(困难) nàn (灾难)三、近义词精巧一精美配合一协作适宜一适合孤独一孤单恩惠一恩典铿锵一高亢四、反义词精巧一粗劣配合一干扰生硬一自然恩惠一怨恨清澄一浑浊优美一丑恶五、理解词语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适宜:合适;相宜。

生硬:勉强做的;不自然;不熟练。

嗜好:特殊的爱好。

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

孤独:独自一个;孤单。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

本文指白鹭给黄昏中的乡村带来的美、生机和活力。

清澄:(水、天空)清亮。

本文是清亮明洁的意思。

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

铿锵: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六、词语搭配(精巧)的诗(粉红)的朱鹭(灰色)的苍鹭(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优美)的歌 (孤独)地站立七、词语拓展含有“不”字的四字词语:美中不足卓尔不群求之不得局促不安水泄不通出其不意月语拓展攻其不备诲人不倦自强不息应接不暇纹丝不动心照不宣八、句子解析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概括写颜色和身段的精巧。

2.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那……那……那……那……”连用四个“那”字,从“簑毛、结构、喙、脚”(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脚)描写白鹭的美。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秋天》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秋天》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知识点汇总《秋天》这一课要求背诵,课文句子优美,用简单的话语描绘出一副秋天的美丽图画。

一、我会写了le(飞了、来了、吃了)子zi(儿子、小子、叶子)人rén(大人、人口、人们)大dà(大小、大米、大会)二、我会认秋qiū(秋天、秋季、秋风)气qì(空气、气人、生气)树shù(大树、小树、树叶)叶yè(叶子、树叶、竹叶)片piàn(一片、叶片、大片)飞fēi(飞鸟、飞走、飞机)会huì(开会、大会、不会)个gè(一个、个人、个子)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知识点汇总,供家长辅导孩子预习三、多音字了liǎo(了不起)le(好了)会kuài(会计)huì(开会)四、反义词凉——热上——下来——去高——低五、理解词语凉:温度低;冷(指天气时,比“冷”的程度浅)。

大雁:一种大型候鸟。

天气: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

六、积累词语一堆堆、一张张、一片片、一把把一片片、一层层、一瓶瓶、一本本一件件、一双双、一个个、一只只七、认识自然段自然段是文章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

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知识点汇总,供家长辅导孩子预习七、句子解析1.天气凉了, 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凉了、黄了、落下来”写出了秋天的特点。

2.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一会儿”中的“一”读二声,“一群”中的“一”读四声。

3.啊!秋天来了!“啊!”表示明白了。

联系前文可以知道这些自然界事物发生变化都是因为秋天来了。

用这两句话总结了全文。

八、问题归纳1.秋天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黄了, 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大雁往南飞。

九、课文主题本文抓住时间特点,选取初秋季节典型景物的变化,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基础知识归纳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基础知识归纳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文明产生的前提: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

2.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原因(国家的产生):(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生产工具制造水平的提高。

(2)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3)自然地理因素:人类早期文明多分布于大河流域,适合人类生存。

(4)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3、早期文明产生的表现:①剥削制度:奴隶制产生(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②国家机器: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出现;③文字产生:方便记事和管理;④君主产生: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地区: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2.特征:(1)相同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

(2)不同点: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3、表现:1. 苏美尔文明:(两河流域)(1)国家诞生时间:公元前2900年(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表现:①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②原来的城市大多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

(3)汉谟拉比法典:①内容: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机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②影响:是世界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文化成就:①文字:楔形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②史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史诗。

③数学: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2.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1)政治: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各课课文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各课课文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各课课文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第一课《白鹭》重点句段填空: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在清水田里, 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课文重点知识归纳:1.主题:《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 本文描写白鹭的颜色配合与身段大小精巧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 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本文作者是郭沫若。

3.作者根据白鹭活动于水田等生活习性, 巧妙地把它置于三幅优美的画中, 这三幅画可命名为: 白鹭钓鱼图、白鹭望哨图、白鹭低飞图。

4.课文开头用“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总起, 结尾用“白鹭实在是一首诗,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来总结。

这样首尾呼应, 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第二课《落花生》重点句段填空:1.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没过几个月, 居然收获了。

2.父亲说:“花生的很多, 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 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 等到成熟了, 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课文重点知识归纳:1.《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 作者是许地山, 笔名是落华生。

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 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 揭示学习花生的好处的品格的主旨。

告诉我们: “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课文以“落花生”为话题,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其中详写了议花生。

3.一家人在议花生时, 所站的角度各不相同: 姐姐、哥哥和“我”分别从花生的味道、作用、价钱这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而父亲则着眼于赞美花生的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勤奋自学成大器
一、读音
诧c h à异y ì 惶hu áng 恐k ǒng 发f ā僵ji āng 崎q í岖q ū 随s u í即j í 乃n ǎi 至z h ì 华h u à罗l u ó庚g ēng
二、部首笔顺
1、斥:斤
2、堂:小
3、华:十
4、罗:罒
5、尤:尢
6、磨:石
7、琢:
8、货:贝 9、鼻:鼻 10、幕:巾 11、蒸:艹 12、旧:丨 13、基:土 14、顽:页
15、毅:殳 16、攀:手 17、即:卩 18、杂:朩 19、乃:丿 20、至:土 21、升:丿
三、理解题意
1、“大器”的意思是:有很高的才能、能干大事业的人。

2、“成大器”在文中具体指:华罗庚成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大师。

3、华罗庚成大器的秘诀是:勤奋自学
四、课文围绕中心词“勤奋自学”写了哪些内容?分别是哪几小节?
勤奋自学的小故事(1-9小节)、勤奋自学的原因及如何勤奋自学(10-12小节)、勤奋自学的结果(13-14小节)
读课文1-8小节
1、概括1-8节所述小故事的主要内容:
华罗庚小时候因为专心演算一道数学题,把笔的价钱说成数学题答案而得罪了买笔的顾客,被父亲训斥。

2、这个故事与表达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
课文1-8小节写的是华罗庚10岁左右因专心演算一道数学题而得罪了买笔的顾客的小故事。

它形象地反映了华罗庚自学时忘我境界,华罗庚能成大器,正是这样无数次专心自学的结果,所以作者用这样一个典型事例,不仅使课文能吸引读者,更重要的是使中心更为突出。

3、第3节:“脱口而出”的意思是:指不经考虑,随口说出。

说明华罗庚计算很认真、投入。

4、第7节:父亲发怒要烧了书本,说明他不支持华罗庚自学。

5、第8节:母亲出来阻拦父亲烧书,说明她支持华罗庚自学,并认为华罗庚能学出点名堂来。

6、第8节:“名堂”是意思是:成就;结果。

7、第9节:“他果真学出了大名堂”是指华罗庚成了我国数学大师。

读10-12小节
1、华罗庚自学的原因:
(1)“初中毕业不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失学了,但他不屈从命运的安排,开始了自学生涯。

”(第10小节)
(2)文中“屈从”的近义词就是屈服。

2、华罗庚勤奋自学的结果:
(1)“他用5年时间自学了高中三年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为未来独立研究数学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12小节)
(2)文中“坚实”的近义词就是扎实。

3、第10节第1句写华罗庚小时候的性格特征,对任何事物都好奇,尤其爱琢磨数学题。

4、华罗庚自学时遇到的困难:
(1)需一边干活,一边学习(2)没有纸写字、算题(3)天气寒冷(4)天气炎热(第3、4点可合并为天气情况恶劣)
5、华罗庚如何顽强向命运挑战的?划出相关句子:
(1)抓紧时间自学(2)克服困难自学(3)坚持不懈自学(4)专心致志自学
6、“通常,等买完货的顾客一走,他就埋头看书和演算”;
从这句句子可以看出华罗庚争分夺秒地抓紧时间自学。

7、“夜幕降临了,他给小店上了门板,胡乱吃几口饭,就赶忙点起小油灯,继续攻读起数学来。


这句句子反映出华罗庚一心攻读数学的决心和精神。

8、“没有纸,他就用包棉花的废纸写字、算题。


(1)从这句句子体现了华罗庚自学条件很艰苦。

(2)这么艰苦的条件,他如何克服的:用包棉花的废纸写字、算题。

9、“寒冬腊月,他仍然看书写字到深夜,手脚冻得冰冷发僵都全然不顾;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像蒸笼,他依旧挥汗如雨地读书,不停地演算。


(1)这句句子体现了华罗庚自学环境很恶劣。

(2)寒冬腊月,对于手脚冰冷发僵他的态度是全然不顾。

(3)“全然不顾”的意思是什么都不考虑,形容做事情很认真,全神贯注。

在文中具体指华罗庚在寒冬腊月不顾及手脚冰冷发僵,只顾全神贯注演算数学题。

从“全然不顾”可以看出华罗庚学习专心致志,刻苦顽强的精神。

(4)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像蒸笼时,他的做法是依旧挥汗如雨地读书、演算。

(5)这句话把屋子比作蒸笼,除了说明天气炎热,也写出了华罗庚刻苦顽强学习的情景。

(6)“挥汗如雨”的意思是汗出得特别多,在文中具体指华罗庚不顾夏天汗出得特别多,依旧读书、演算。

从“挥汗如雨”可以看出华罗庚学习勤奋努力,刻苦顽强的精神。

10、“失学后,他一年四季每天自学10个小时以上,有时候,一天只睡4个小时。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华罗庚坚持不懈勤奋自学,学习时间长,睡觉时间短。

11、“就这样,他一边在小店里干活,一边刻苦地顽强地向命运挑战。


这句话写出了华罗庚坚持不懈勤奋自学。

12、“入迷时,鼻涕流下来,他也不知道,还在不停地算,不停地写。


(1)“不知道”和入迷一词对应,可知华罗庚做数学题时专心致志。

(2)两个“不停地”可以看出华罗庚做数学题时不知疲倦。

13、“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


(1)“琢磨”的意思是思索;考虑。

这里“琢磨”的近义词就是研究。

(2)“呆头呆脑”原来的意思是思维不敏捷,反应迟钝。

在文中指华罗庚琢磨数学题十分投入、忘我。

突出华罗庚琢磨数学题时的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14、第11节中两组反义字、词:寒冬—酷暑;冻—热。

15、从第11节中,可以看到华罗庚具有刻苦、勤奋、意志坚定的品质。

读13-14小节
1、“自学是艰难的,华罗庚却以顽强的毅力沿着这条崎岖小路向山顶攀登。


(1)“崎岖小路”是指自学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2)“山顶”是指数学方面的成就。

(3)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学的道路是十分艰难的,在自学的过程中,华罗庚遇到了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他坚持不懈,凭借着自己坚强持久的意志力,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不断取得数学方面的成就。

2、最后一节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论文比作明珠。

这样写的好处是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发表的论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它的重要意义,赞扬了华罗庚初步显露的数学才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