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数学学科知识点汇总
2023年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考点超详细总结
2023年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考
点超详细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2023年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考试的知识点和考点,旨在帮助准备参加考试的考生更好地备考。
以下是对各个重要知识
点的超详细总结:
1. 数与式的计算:
-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其中乘法口诀表的掌
握非常关键。
- 小数的运算:加减乘除等。
- 整数的加减法:正数、负数之间的运算。
2. 代数式与方程式:
-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由数字、字母及运算符号组成的数学表
达式。
- 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过解方程可以求
得未知数的值。
- 一元一次方程:形如ax + b = c 的方程。
3. 几何初步:
- 点、线、面和体的基本概念。
- 几何图形的分类与性质:如直线、射线、线段、圆等的定义
和性质。
- 平面图形的计算:如三角形、四边形,各种角的计算公式和
性质。
4. 相似与变相:
- 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如相似比的概念,相似三角形的判
定条件等。
- 图形的比例尺:如长度比、尺寸比等。
5. 数据统计与概率:
- 数据收集和整理:如频数表、频数统计等。
- 图表的应用与分析:如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的制作和解读。
- 概率的实际应用:如随机事件、概率计算等。
注意:本总结并非面面俱到,仅对重要知识点进行了简要概述,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需结合教材和教师的指导进行深入研究和复。
祝您备考顺利!。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预测知识点-高中数学
2024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知识高中数学知识点·极限1.洛必达法则(1)概念:在分子与分母导数都存在的情况下,分别对分子分母进行求导运算,直到该极限的类型为可以直接代入求解即可.(2)适用类型:通常情况下适用于00型或者是∞∞型极限.2.利用两个重要极限0sin lim 1x x x →=,1lim 1e x x x →∞⎛⎫+= ⎪⎝⎭(或()10lim 1e x x x →+=).知识点·导数1.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f x 在点0x 处的导数()'0f x 的几何意义是在曲线()y f x =上点()()00,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相应地,切线方程为()()()'000y f x f x x x -=-.2.导数的运算法则(1)()()()()'''f x g x f x g x ⎡±⎤=±⎣⎦.(2)()()()()()()'''f x g x f x g x f x g x ⎡⋅⎤=+⎣⎦.(3)()()()()()()()()()'''20f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g x ⎡⎤-=≠⎢⎥⎢⎥⎣⎦.3.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在某个区间(),a b 内,如果()'0f x >,那么函数()y f x =在这个区间内是增加的;如果()'0f x <,那么函数()y f x =在这个区间内是减少的.知识点·行列式的基本性质1.行列式的值等于其转置行列式的值,即T D D =.2.行列式中任意两行(列)位置互换,行列式的值反号.3.若行列式中两行(列)对应元素相同,行列式值为零.4.若行列式中某一行(列)有公因子k ,则公因子k 可提取到行列式符号外,即nn n n sn s s n a a a ka ka ka a a a212111211nnn n sn s s n a a a a a a a a a k 212111211=.5.行列式中若一行(列)均为零元素,则此行列式值为零.6.行列式中若两行(列)元素对应成比例,则行列式值为零.知识点·齐次线性方程组1.解的情况(1)当()rA n =,齐次线性方程组只有零解.(2)当()r A n <,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2.解的性质(1)方程组(a )的两个解的和还是方程组(a )的解;(2)方程组(a )的一个解的倍数还是方程组(a )的解.3.基础解系(1)齐次线性方程组(a )的一组解12,,,t ηηηL 称为(a )的一个基础解系,如果①方程组(a )的任何一个解都能表成12,,,t ηηηL 的线性组合;②12,,,t ηηηL 线性无关.(2)在齐次线性方程组(a )有非零解的情况下,它有基础解系,并且基础解系所含解的个数等于n r -,这里r 表示系数矩阵的秩(n r -也就是自由未知量的个数).知识点·非齐次线性方程组1.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线性方程组(b )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为()()rA r A =.方程组Axb =(A 为m n ⨯矩阵)解的情况:()(r A r A n ==⇔有唯一解()(r A r A n =<⇔有无穷多解()1()r A r A +=⇔无解,即b 不能由A 的列向量线性表出.2.解的性质(1)线性方程组(b )的两个解的差是它的导出组(a )的解.(2)线性方程组(b )的一个解与它的导出组(a )的一个解之和还是线性方程组(b )的解.(3)如果0γ是线性方程组(b )的一个特解,那么方程组(b )的任一个解γ都可表示成0γγη=+,其中η是导出组(a )的一个解.因此,对于方程组(b )的任一个特解0γ,当η取遍它的导出组的全部解时,0γγη=+就给(b )的全部解.(4)在方程组(b )有解的条件下,解是唯一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导出组(a )只有零解.知识点·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1.基本概念线性相(无)关向量组12,,,s ααα 称为线性相关,如果有数域P 中不全为零的数12,,,s k k k ,使11220s s k k k ααα+++= ,否则称12,,,s ααα 是线性无关的.注:任意一个包含零向量的向量组一定是线性相关的.2.向量组线性关系的判定(1)向量组12,,,(2)s s ααα≥L 线性相关的充要条件是其中至少有某一向量(1)i i s α≤≤可由其余向量线性表示.(2)如果一向量组的一部分线性相关,那么这个向量组就线性相关;也就是说如果一向量组线性无关,那么它的任何一个非空的部分组也线性无关.3.极大线性无关组若向量组12,,,s ααα 的一部分向量12,,,i i ir ααα 满足:(1)12,,,i i ir ααα 线性无关;(2)12,,,s ααα 中的任一向量i α均可由其线性表示;则称此部分向量组12,,,i i ir ααα 为原向量组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4.性质(1)任意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都与向量组自身等价.(2)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不一定唯一,但任意两个极大线性无关组等价.5.向量组的秩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所含向量的个数称为这个向量组的秩.(1)秩为r 的n 维向量组中的任意r 个线性无关的向量都是向量组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2)等价的向量组必有相同的秩.(秩相同的向量组未必等价);注:考虑到线性无关的向量组就是它自身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因此一向量组线性无关的充要条件是它的秩与它所含向量的个数相同.(3)设12,,,r αααL 与12,,,s βββL 两个向量组,如果向量组12,,,r αααL 可以由12,,,s βββL 线性表出,则()()1212,,,,,,r s r r αααβββ≤ .6.矩阵的秩矩阵的行向量组的秩称为矩阵的行秩,矩阵的列向量组的秩称为矩阵的列秩,对任意矩阵,行秩=列秩=矩阵的秩.矩阵A 的秩是r 的充分必要条件为A 中有一个r 阶子式不为零,同时所有1r +阶子式全为零.n n ⨯矩阵的行列式为零的充要条件是它的秩小于n .知识点·线面位置关系1.两个平面间的关系1111122222:0,:0A x B y C z D A x B y C z D ∏+++=∏+++=,则1∏∥2∏11112222A B C D A B C D ⇔==≠;121212120A A B B C C ∏⊥∏⇔++=;1∏与2∏的夹角θ(法向量间的夹角,不大于90)满足:1212cos n n n n θ⋅== 2.两条直线间的关系设1111111:x x y y z z L l m n ---==,2222222:x x y y z z L l m n ---==,则1L ∥2L 111222l m n l m n ⇔==,且111(,,)x y z 不满足2L 的方程;121212120L L l l m m n n ⊥⇔++=;1L 与2L 的夹角θ(方向向量间的夹角,不大于90度)满足cos θ=.3直线和它在平面投影直线所夹锐角θ称为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当直线与平面垂直时,规定夹角为2π.000:x x y y z z L l m n ---==,:0Ax By Cz D ∏+++=,{,,},{,,}s l m n n A B C == ,则L ∥∏s n ⇔⊥ ,即0Al Bm Cn ++=且0000Ax By Cz D +++≠;L ⊥∏s ⇔ ∥n ,即A B C l m n ==;L 与∏的夹角,2s n πθ=-〈〉 ,sin θ=.知识点·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1.古典概型(1)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①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只有有限个,每次试验只出现其中的一个结果.②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2)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 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1n ;如果某个事件A 包括的结果有m 个,那么事件A 的概率()m P A n =.2.几何概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为几何概型.(1)要切实理解并掌握几何概型试验的两个基本特点①无限性: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无限多个.②等可能性:每个结果的发生具有等可能性.(2)几何概型中,事件A 的概率计算公式()A P A =构成事件的区域测度(长度、面积、体积等)试验全部结果构成的区域测度(长度、面积、体积等).。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复习笔记自己整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复习笔记自己整理一、初中数学基础知识1.1 函数与方程在初中数学中,函数和方程是基础中的基础。
我们需要掌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以及方程的基本解法。
对于函数,我们需要了解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对于方程,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运用加减乘除、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方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
1.2 几何图形初中数学中的几何图形主要包括点、线、面、角等基本概念。
我们需要掌握这些基本概念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如点的位置、线段的长度、角度的大小等。
我们还需要学会如何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二、初中数学应用题解答方法2.1 审题与分析解答初中数学应用题首先要做到审题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
然后要对所给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关键数据和条件。
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很多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找到合适的条件来解决问题。
2.2 建立模型根据题目要求和所给条件,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描述问题。
这个模型可以是一个函数、一个方程或者一个不等式等。
建立模型的过程就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2.3 求解与检验在建立了合适的数学模型之后,我们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模型进行求解。
求解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的选择和步骤的合理性。
求解完成后,要对结果进行检验,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三、初中数学教学策略3.1 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3.2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基础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他们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3.3 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总结一、数与代数1.1 数的认识1.1.1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1.2 负数的认识,正数、负数的加法、减法及乘法。
1.1.3 整数的乘法与除法。
1.1.4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
1.1.5 实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
1.2 代数式与方程1.2.1 代数式的概念及代数式的加、减、乘、除。
1.2.2 对代数式进行加、减、乘、除时的化简与展开。
1.2.3 一次方程及一次方程的解法。
1.2.4 一元一次方程组。
1.2.5 整式的概念及整式的加、减、乘、除。
1.2.6 因式分解、公式及分式。
1.3 多项式与因式分解1.3.1 一元多项式及多项式的加、减、乘。
1.3.2 多项式的乘法公式与除法。
1.3.3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1.4 分式1.4.1 有理分式的概念及有理分式的加、减、乘、除。
1.4.2 分式方程。
1.4.3 分式的化简。
1.5 根式1.5.1 整式的加、减及乘。
1.5.2 一次根式、二次根式、幂的运算及化简。
1.5.3 根式的加、减及乘。
1.6 基本不等式1.6.1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1.6.2 绝对值不等式。
二、几何2.1 四边形2.1.1 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概念及性质。
2.1.2 三角形的分类。
2.1.3 四边形的分类。
2.1.4 四边形的性质。
2.1.5 四边形的特殊点与特殊线。
2.2 圆及圆的应用2.2.1 圆的概念。
2.2.2 圆的性质。
2.2.3 圆的周长和面积。
2.2.4 圆的切线及切线定理。
2.2.5 圆的问题求解。
2.3 三角形2.3.1 三角形的概念。
2.3.2 三角形的分类。
2.3.3 三角形的性质。
2.3.4 三角形的面积。
2.3.5 三角形的条件与判定。
2.4 相似三角形2.4.1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4.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4.3 相似三角形的等比例线段。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复习笔记自己整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复习笔记自己整理一、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复习笔记1.1 函数与方程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
这些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求解一次函数的斜率和截距来确定直线的倾斜程度和位置;通过求解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来确定抛物线的形状和开口方向。
1.2 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点、线、面等多种类型。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点、线、面的性质,如点到直线的距离、三角形的面积等。
这些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来确定一个点是否在直线上;通过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来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大小。
二、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2.1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授一次函数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2.2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相互促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时,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某个问题的解法。
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2.3 实践性教学法实践性教学法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应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实践性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授三角函数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7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7篇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1圆的方程定义: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中,有三个参数a、b、r,即圆心坐标为(a,b),只要求出a、b、r,这时圆的方程就被确定,因此确定圆方程,须三个独立条件,其中圆心坐标是圆的定位条件,半径是圆的定形条件。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一是方程的观点,即把圆的方程和直线的`方程联立成方程组,利用判别式Δ来讨论位置关系。
①Δ>0,直线和圆相交、②Δ=0,直线和圆相切、③Δ<0,直线和圆相离。
方法二是几何的观点,即把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半径R的大小加以比较。
①dR,直线和圆相离、2、直线和圆相切,这类问题主要是求圆的切线方程、求圆的切线方程主要可分为已知斜率k或已知直线上一点两种情况,而已知直线上一点又可分为已知圆上一点和圆外一点两种情况。
3、直线和圆相交,这类问题主要是求弦长以及弦的中点问题。
切线的性质⑴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⑵过切点的半径垂直于切线;⑶经过圆心,与切线垂直的直线必经过切点;⑷经过切点,与切线垂直的直线必经过圆心;当一条直线满足(1)过圆心;(2)过切点;(3)垂直于切线三个性质中的两个时,第三个性质也满足。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两切线长相等,圆心与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2函数图象知识归纳(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y=f(x),(x∈A)中的x 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函数C,叫做函数y=f(x),(x∈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2)画法A、描点法:B、图象变换法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1)平移变换2)伸缩变换3)对称变换4.高中数学函数区间的概念(1)函数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5.映射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函数,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函数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函数B中都有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函数A到函数B的一个映射。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的概念和计算1.数的分类:–自然数:0、1、2、3…–整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有理数:整数和分数–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2.数的四则运算:–加法:两数相加–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乘法:两数相乘–除法:一个数被另一个数整除3.分数的概念和运算:–分子:分数的上部–分母:分数的下部–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分子大于等于分母的分数–基本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4.百分数:–以100为基准的比例–计算方法:小数移位、转化为分数、计算百分数5.常见计算方法:–谈论一个数的大小时,要考虑数的绝对值、数的正负、数的比较大小–十进制数、分数、百分数的相互转化–奇数和偶数的性质与判断二、代数式与方程式1.代数式:–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运算法则:加法、减法、乘法和乘方–合并同类项和整理成一般式2.方程式和方程的解:–同一变量的等式–方程式的解:使方程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一次方程式的解法:移项、消元、求解3.一次方程式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建立简单的一次方程式–根据方程式解题–根据实际情况检验方程式的解是否正确4.不等式:–同一变量的关系式,用不等号连接–不等式的解集表示不等式的解的范围–不等式的性质:加减,乘除同一个正数(负数),不等号方向不变三、图形的认识和计算1.图形的认识:–点、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图形间的关系:平行、垂直、相等、全等等2.直线与角:–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垂直、平行线等–角的概念:两条线或两条线段的夹角–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等–角的加法和减法:补角、余角、对角等3.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按边长和角度划分–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四、数据的分析和统计1.数据与统计:–调查数据、整理数据–数据的分类和处理–用图形表示数据:条形图、折线图、饼状图2.平均数和中位数:–平均数的计算: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中位数的计算:有限数据和无限数据3.概率与事件:–试验、样本空间和事件的概念–概率的计算:频率、几何和统计概率–概率的加法和乘法原理五、空间与形体1.空间与形体的认识:–几何图形的属性:线段、面、体–立体图形的命名和分类–空间位置的认识和判断2.视图与投影:–立体图形在平面上的投影–正投影与斜投影–视图的画法和转化3.相似与全等:–相似和全等图形的定义–相似和全等的判断和性质–根据相似和全等解决问题4.平移与旋转:–基本变换:平移和旋转–变换的性质和判断–根据变换解决问题以上是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数学学科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数学学科知识点汇总示例文章篇一: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数学学科知识点汇总一、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1. 整数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同学们,想想看,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用到整数呀?比如买东西找零钱,数数班级里的人数。
那整数的运算规则你们都清楚吗?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这是不是很简单?2. 分数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比如说,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那分数的加减法怎么算呢?通分可是个关键步骤哦!你们不会觉得这很难吧?3. 小数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
像我们测量身高、体重时,经常会用到小数。
小数的性质你们还记得吗?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可太神奇啦!(二)式与方程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比如3x + 5 ,这就是一个代数式。
那你们能根据题目写出相应的代数式吗?2.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解方程可是个重要技能,能帮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呢!比如说,小明买了5 个本子,每个本子x 元,一共花了10 元,那这个方程怎么列呢?二、图形与几何(一)平面图形1. 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在生活中的应用可多啦!像自行车的车架、塔吊的结构。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你们能通过实验来证明吗?2. 四边形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
它们的特点和性质可不一样哦,一定要分清楚!3. 圆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一定要牢记呀!想想看,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呢?(二)立体图形1. 长方体长方体有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
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可不能马虎!2. 正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棱长都相等。
3. 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要搞清楚,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可别记错啦!三、统计与概率(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方法收集数据。
2023年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附答案)
2023年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附答案)一、数与代数1. 数的认识- 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数的性质:整数的奇偶性、有理数的比较大小、实数的区间划分2. 代数式与代数计算-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代数式、字母、系数、幂等- 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合并同类项、分配律、乘法公式、因式分解3.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与解法:减法原则、代入法、等价方程变形-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转化、变量的设置、求解方程二、空间与图形1. 二维几何图形- 二维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点、直线、线段、角、多边形等- 二维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垂直、相交、全等、相似等2. 三维几何图形- 三维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立体、表面积、体积- 三维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定:正方体、长方体、正方锥等3. 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与坐标系的概念:点的坐标、坐标轴、坐标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表示:平面内一点的坐标、直线的方程三、数据与统计1. 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据的收集方法:观察、调查、测量等- 数据的处理方法:数据的整理、数据的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分析2. 平均数与数列- 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 数列的概念与运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3. 概率与统计-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随机事件、样本空间、概率计算- 统计的基本方法与应用: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推断统计以上是2023年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的要点。
希望能对考试的备考有所帮助。
附答案请注意,以下答案仅供参考,具体答案以考试要求为准。
1. 数的认识- 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数的性质:整数的奇偶性、有理数的比较大小、实数的区间划分2. 代数式与代数计算-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代数式、字母、系数、幂等- 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合并同类项、分配律、乘法公式、因式分解3.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与解法:减法原则、代入法、等价方程变形-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转化、变量的设置、求解方程4. 二维几何图形- 二维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点、直线、线段、角、多边形等- 二维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垂直、相交、全等、相似等5. 三维几何图形- 三维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立体、表面积、体积- 三维几何图形的性质与判定:正方体、长方体、正方锥等6. 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与坐标系的概念:点的坐标、坐标轴、坐标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表示:平面内一点的坐标、直线的方程7. 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据的收集方法:观察、调查、测量等- 数据的处理方法:数据的整理、数据的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分析8. 平均数与数列- 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 数列的概念与运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9. 概率与统计-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计算:随机事件、样本空间、概率计算- 统计的基本方法与应用: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推断统计。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近年来,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初中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数学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专业认证考试的合格证书不仅对教师个人来说是一种荣誉,更是对其教学能力的充分肯定。
因此,备战数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需要全面准备复习资料,以提高通过率和教学能力。
一、重点复习内容1.数的性质和计算:复习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整数、有理数、无理数等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要掌握小数计算、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比例与比例方程等重点知识点。
2.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复习平面图形的种类和性质,如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重点掌握图形的关系和计算。
3.方程与不等式:复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知识和解法,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方法。
4.函数与方程:了解函数与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探索函数图象与方程的关系,学习初等函数的基本性质。
5.统计与概率: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频率分布、统计图和概率计算等。
二、备考技巧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和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复习时间和内容,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的复习。
2.理清知识框架: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便于记忆和复习。
可以编制思维导图或制作复习卡片,帮助记忆。
3.多做题:通过大量的例题、习题训练,强化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选择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练习,理解题目中的难点和考点。
4.查漏补缺: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查找自己的知识盲区,及时弥补不足。
可以使用参考书、教辅资料进行针对性查漏补缺。
5.多种渠道获取资料:通过购买教材、复习资料或参加培训班等途径获取复习资料。
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等资源进行查找、下载相关的复习资料。
三、推荐复习资料1.教材:《初中数学教材》是复习的基础资料,其中包含了复习所需的知识点和教学方法。
2.教辅资料:选择一些质量较高的教辅资料,如《中考数学复习资料》、《数学教师资格证复习指导书》等。
教师资格证中学数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中学数学知识点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育行业中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而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数学知识点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内容。
教师资格证中学数学知识点主要涵盖了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解题方法、应用能力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教师资格证中学数学知识点的具体内容。
一、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1. 整式与分式:整式加减乘除、分式的加减乘除及化简、分式方程等;2. 平面几何:角的概念及性质、平行线和三角形的性质、圆的性质等;3. 空间几何: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平面与空间的位置关系等;4. 集合与函数:基本集合的运算、集合的关系与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等;5. 初等代数:代数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不等式、函数的概念等。
二、解题方法和技巧1. 代数运算:灵活运用代数运算,简化复杂算式,化简分式等;2. 几何推理: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灵活利用几何定理解题;3. 数据分析:能够分析数据,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 数列数论:掌握数列的概念及性质,推导数列的通项公式等。
三、应用能力和跨学科知识1. 数学建模:具备数学建模能力,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建模与求解;2. 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3. 数学启发:能够通过数学启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教师资格证中学数学知识点涵盖的范围较广,内容也较为深入。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解题能力和教学技巧。
希望广大教师资格证考生能够认真学习,充分准备,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
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总结(超全)
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知识点总结(超全)1、在集合、三角函数、导数及其应用、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五个内容中,属于高中数学必修课程内容的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正确答案:C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呈阳性A.肝病患者B.肾小球疾病C.晚期DICD.DIC的早、中期E.原发性纤溶症正确答案:D3、定量检测病人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常用的方法是()A.间接血凝试验B.双向琼脂扩散C.单向琼脂扩散D.外斐试验E.ELISA正确答案:C4、日本学者Tonegawa最初证明BCR在形成过程中()A.体细胞突变B.N-插入C.重链和轻链随机重组D.可变区基因片段随机重排E.类别转换正确答案:D5、免疫标记电镜技术获得成功的关键是A.对细胞超微结构完好保存B.保持被检细胞或其亚细胞结构的抗原性不受损失C.选择的免疫试剂能顺利穿透组织细胞结构与抗原结合D.以上叙述都正确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6、下列描述的四种教学场景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为演算法的是()。
A.课堂上老师运用实物直观教具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B.课堂上老师运用口头语言,辅以表情姿态向学生传授知识C.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D.课堂上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以对话方式探索新知识正确答案:C7、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类风湿因子A.隐蔽抗原的释放B.自身成分改变C.与抗体特异结合D.共同抗原引发的交叉反应E.淋巴细胞异常增殖正确答案:B8、正常细胞性贫血首选的检查指标是A.网织红细胞B.血红蛋白C.血细胞比容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E.骨髓细胞形态正确答案:A9、有限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关系是()。
A.对立关系B.从属关系C.交叉关系D.矛盾关系正确答案:A10、反复的化脓性感染伴有慢性化脓性肉芽肿形成的是A.选择性IgA缺陷病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C.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D.慢性肉芽肿病E.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正确答案:D11、血浆游离Hb的正常参考范围是()A.1~5mg/dlB.5~10mg/dlC.10~15mg/dlD.15~20mg/dlE.20~25mg/dl正确答案:A12、Ⅳ型超敏反应根据发病机制,又可称为A.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B.细胞毒型超敏反应C.迟发型超敏反应D.速发型超敏反应E.Ⅵ型超敏反应正确答案:C13、AT-Ⅲ抗原测定多采用A.凝固法B.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C.免疫学法D.发色底物法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C14、诊断急性白血病,外周血哪项异常最有意义()A.白细胞计数2×10B.白细胞计数20×10C.原始细胞27%D.分叶核粒细胞>89%E.中性粒细胞90%正确答案:C15、下列对向量学习意义的描述:A.1 条B.2 条C.3 条D.4 条正确答案:D16、属于所有T细胞共有的标志性抗原的是A.CD2B.CD3C.CD4D.CD8E.CD20正确答案:B17、患者发热,巨脾,白细胞26×10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B18、骨髓病态造血最常出现于下列哪种疾病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地中海贫血正确答案:C19、《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定了九条基本事实,下列属于基本事实的是()。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数学学科知识点汇总
V数学学科知识初中阶段的十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思想(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归纳验证);应用意识。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目标1)获得适应生活必要的知识技能思想和经验2)体会数学与生活,其他学科的联系。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3)了解数学价值,增加兴趣,信心,爱好。
养成良好习惯,初步形成科学态度。
数学在义务教育的地位。
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和普及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以后生活工作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
为今后的生活,学习打下基础。
二次根式:就是开根号目标:了解意义,掌握字母取值问题,掌握性质灵活运用通过计算,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领悟数学的对称性和规律美。
重点:根式意义;难点;字母取值范围勾股定理探索证明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归纳抽象,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探索分析归纳过程,提高逻辑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好奇心,热爱数学。
重点:应用难点: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平行四边形及性质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和概念,掌握性质,能够判别体会操作转化的思想过程,积累问题解决的思想。
与他人交流,积极动手的习惯四边形内角和:量角器;内部做三角形;按照边做三角形;按照定点做三角形。
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数形结合数学思想为主体;问题为贯穿;数形结合为工具;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课程理念内涵:人人获得良好数学教育,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内容:符合数学特点,认知规律,社会实际。
层次性和多样性。
间接与直接。
过程:师生交往评价:多元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现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资源。
1)信息技术开发资源,注重整合2)教学方式的改善3)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利用计算器,计算机4)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有段。
合情推理:根据已有的结论,实践结果,直观等推测某些结论。
便于发现问题。
(归纳法:n=1和n大于1成立的证明)演绎推理:根据已有的结论,严格按照逻辑进行推理,用于证明。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复习笔记自己整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复习笔记自己整理一、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复习笔记1.1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初中数学主要包括有理数、整式、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方面的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
例如,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整式的因式分解、代数式的化简求值等,都是我们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1.2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在复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学会运用各种解题方法。
例如,方程组的解法、不等式的解法、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等。
这些解题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提高我们在考试中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二、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复习策略2.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在复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以确保我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复习内容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
我们还需要定期对复习计划进行调整,以适应自己的学习进度。
2.2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复习初中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
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各种高级知识。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如有理数、整式、代数等。
2.3 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试题做练习题和模拟试题是检验我们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通过做题,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某些知识点上的不足,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做题还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我们的应试能力。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试题,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三、结论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复习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我们从基础知识到解题方法,再到复习策略等方面进行全面地学习和掌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顺利实现教师资格证的目标。
教资中学知识点总结
教资中学知识点总结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 整数整数是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在内的数。
在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法,以及整数的绝对值等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分数分数是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的数,分数的加减乘除法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其中加减法需要将分母相同,乘法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除法需要转化为乘法再进行计算。
3.代数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生需要学习代数的基本概念和各种代数式的运算规则、因式分解、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等内容。
4.平面几何平面几何是研究平面上图形的性质和运算的数学分支,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图形的性质、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
5.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研究与三维空间有关的图形、几何体及其性质的数学分支,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以及利用相似立体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
6.函数函数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需要学习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以及函数的运算、性质和应用等内容。
7.解析几何解析几何是将几何问题用代数方法解决的数学分支,学生需要学习如何用坐标表示平面上的点和表示直线、圆的方程,以及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8.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及其规律的数学分支,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以及如何描述和分析数据,进行统计推断等内容。
二、物理知识点总结1.力和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学生需要学习各种力的性质、测量和计算方法,以及力和运动的关系等内容。
2.能量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学生需要学习能量的各种形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以及能量与物体运动、变形等现象的关系等内容。
3.电学电学是研究电荷、电场和电流等现象的物理分支,学生需要学习电荷的性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电流的产生和测量、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等内容。
4.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物理分支,学生需要学习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现象的规律,以及各种光学仪器和光学现象的应用等内容。
初中教资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教资数学知识点总结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 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
-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开方。
2. 整数- 整数的性质: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 整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整除、余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 分数与小数- 分数的性质: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 分数的运算:加减乘除、通分、约分。
- 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小数转化为分数的方法,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
4. 代数式- 单项式:定义、系数、次数。
- 多项式:定义、项、次数、余项、因式分解。
- 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5.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的解、解方程、同解方程。
- 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 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6. 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代入法、消元法。
-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7. 函数- 函数的概念:定义、函数关系、函数图像。
- 线性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 函数的应用: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二、几何1. 平面图形-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 角的概念:邻角、对顶角、平行线与垂直。
- 三角形:分类、性质、内角和定理、外角定理、海伦公式。
- 四边形:分类、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
2. 圆的基本性质- 圆的定义、圆的中心、半径、直径。
- 圆的对称性、弦、直径、弧、切线、圆周角。
- 圆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
3. 空间图形- 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
- 多面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的性质和体积计算。
4. 几何变换- 平移:定义、性质、坐标变化。
- 旋转:定义、性质、坐标变化。
- 轴对称(镜像对称):定义、性质、坐标变化。
5. 相似与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SSS、SAS、ASA、AAS。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SAS、SSS、ASA。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数学学科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数学学科知识点汇总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数学学科知识点汇总一、文章类型声明本文是为准备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中学数学教师编写的知识点汇总,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考试涉及的数学知识点,为顺利通过考试提供有力支持。
二、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汇总,数学教学方法三、知识点整理1、数学基本概念 (1) 实数、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与性质 (2) 代数式、方程式、不等式的运算与解法 (3) 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与性质2、数学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的应用 (3) 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巧3、中学数学教育 (1) 中学数学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2) 数学思维、数学能力、数学素养的培养 (3) 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与设计4、教学实践 (1) 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2) 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与要点 (3) 教学反思的方法与实例分析四、重点知识点罗列1、实数、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与性质,代数式、方程式、不等式的运算与解法。
2、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等。
3、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的应用。
4、中学数学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数学思维、数学能力、数学素养的培养。
5、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技巧,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与要点,教学反思的方法与实例分析。
五、补充细节在整理知识点的过程中,建议读者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同时,关注教学实践,积累教学经验,有助于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为了更好地掌握数学教学方法,建议读者阅读相关教育书籍和教学论文,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六、检查与修改在完成知识点汇总后,建议读者进行检查和修改,确保文章的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内容准确。
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文章进行补充和修正,使其更符合个人教学需求。
此外,为了更好地应对教师资格考试,建议读者在复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考点
一、基本知识一、数与代数 A、数与式: 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 /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 ,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 0 (原点) ,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 ,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 ,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 ,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 ,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 ,位于原点的两侧 ,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 ,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 0 的绝对值是 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 ,取相同的符号 ,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 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 0 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与 0 相乘得0.③乘积为 1 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②0 不能作除数.乘方:求 N 个相同因数 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幂,A 叫底数,N 叫次数.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 X 的平方等于 A,那么这个正数 X 就叫做 A 的算术平方根.②如果一个数 X 的平方等于 A,那么这个数 X 就叫做 A 的平方根.③一个正数有 2 个平方根/0 的平方根为 0/负数没有平方根.④求一个数 A 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 A 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 X 的立方等于 A,那么这个数 X 就叫做 A 的立方根.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 的立方根是 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③求一个数 A 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 ,其中 A 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①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叫做同类项.②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③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 ,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整式与分式整式:①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②一个单项式中 ,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③一个多项式中 ,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 ,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 ,再合并同类项 .幂的运算: AM+AN=A ( M+N )( AM ) N=AMN( A/B ) N=AN/BN 除法一样.整式的乘法: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 ,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②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 ,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 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公式两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整式的除法:①单项式相除 ,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 ,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他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这种变化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方法: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分式:①整式 A 除以整式 B,如果除式 B 中含有分母,那么这个就是分式 ,对于任何一个分式 ,分母不为 0.②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 0 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的运算:乘法: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 ,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 .加减法:①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②异分母的分式先通分 ,化为同分母的分式, 再加减.分式方程:①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②使方程的分母为 0 的解称为原方程的增根 .B、方程与不等式1、方程与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①在一个方程中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 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 0 ) 一个代数式 ,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 ,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 ,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 ,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 ,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 /加减消元法.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 ,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系数为 2 的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大家已经学过二次函数(即抛物线)了,对他也有很深的了解 ,好像解法,在图象中表示等等 ,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示 ,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个特殊情况 ,就是当 Y 的 0 的时候就构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 .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 ,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数中 ,图象与 X 轴的交点 .也就是该方程的解了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大家知道,二次函数有顶点式 ( -b/2a,4ac-b2/4a ) ,这大家要记住 ,很重要,因为在上面已经说过了 , 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部分 ,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个解法 ,利用他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1 )配方法利用配方,使方程变为完全平方公式 ,在用直接开平方法去求出解(2)分解因式法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 .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也一样 ,利用这点,把方程化为几个乘积的形式去解(3)公式法这方法也可以是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方法了 ,方程的根 X1={-b+ √ [b2-4ac)]}/2a,X2={-b- √[b2-4ac)]}/2a3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 ) 配方法的步骤: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 1,再同时加上 1 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2)分解因式法的步骤:把方程右边化为 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 ,公式法(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乘积的形式(3)公式法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数分别代入 ,这里二次项的系数为 a,一次项的系数为 b,常数项的系数为 c4 )韦达定理利用韦达定理去了解,韦达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 ,二根之和 =-b/a,二根之积=c/a也可以表示为 x1+x2=-b/a,x1x2=c/a. 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数 ,在题目中很常用5 )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利用根的判别式去了解 ,根的判别式可在书面上可以写为“△” ,读作“diao ta ”,而△=b2-4ac,这里可以分为 3 种情况:I 当△>0 时,一元二次方程有 2 个不相等的实数根;II 当△=0 时,一元二次方程有 2 个相同的实数根;III 当△<0 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在这里 ,学到高中就会知道,这里有 2 个虚数根)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不等式:①用符号〉 ,=, 〈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 ,不等号方向不变. 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不等式的解集: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叫做不等式的解.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1 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①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 ,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③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符号方向: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 ,他是随着你加或乘的运算改变 .在不等式中,如果加上同一个数(或加上一个正数) ,不等式符号不改向;例如: 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减去同一个数(或加上一个负数) ,不等式符号不改向;例如: 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个正数 ,不等号不改向;例如: A>B,A*C>B*C ( C>0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个负数 ,不等号改向;例如: A>B,A*C<b*c ( c<0 )如果不等式乘以 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所以在题目中 ,要求出乘以的数 ,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 ,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等为 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3、函数变量:因变量, 自变量.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 ,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自变量 ,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一次函数:①若两个变量 X,Y 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 Y=KX+B ( B 为常数,K 不等于 0)的形式,则称 Y 是 X 的一次函数.②当 B=0 时,称 Y 是 X 的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象:①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 X 与对应的因变量 Y 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 ,②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 ,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 . 正比例函数 Y=KX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③在一次函数中,当 K〈0,B〈O, 则经 234 象限;当 K〈0,B〉0 时,则经 124 象限;当 K〉 0,B〈0 时,则经 134 象限;当 K〉 0,B〉 0 时,则经 123 象限.④当 K〉 0 时,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增大,当 X〈0 时,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减少 .二空间与图形A、图形的认识1、点,线,面点,线,面:①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②面与面相交得线,线与线相交得点.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展开与折叠:①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 ,侧棱是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 ,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体.②N 棱柱就是底面图形有 N 条边的棱柱.截一个几何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图形 ,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多边形:他们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弧、扇形:①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叫扇形.②圆可以分割成若干个扇形.2、角线:①线段有两个端点.②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③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④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比较长短: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 ,线段最短.②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 ,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角的度量与表示:①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 ,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②一度的 1/60 是一分,一分的 1/60 是一秒.角的比较:①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而成的.②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 , 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 ,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始边继续旋转,当他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③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 ,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平行:①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 3 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垂直:①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②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③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直平分线:垂直和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垂直平分线 .垂直平分线垂直平分的一定是线段 ,不能是射线或直线 ,这根据射线和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有关 ,再看后面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直线 ,所以在画垂直平分线的时候 ,确定了 2 点后(关于画法,后面会讲)一定要把线段穿出 2 点.垂直平分线定理:性质定理: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该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判定定理:到线段 2 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平分的射线叫该角的角平分线 .定义中有几个要点要注意一下的 ,就是角的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 ,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 ,很多时,在题目中会出现直线 ,这是角平分线的对称轴才会用直线的 ,这也涉及到轨迹的问题 ,一个角个角平分线就是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质判定: 1、对角线相等的菱形 2、邻边相等的矩形二、基本定理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 ,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 ,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 ,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 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 ,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 ,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等角对等边)35、推论 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 ,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 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于某直线对称 ,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 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 ,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 ,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 的平方,即 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 b、 c 有关系 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 n-2 ) ×18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 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 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 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 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 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 ( a×b ) ÷267、菱形判定定理 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 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并且互相垂直平分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 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 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 ,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 ,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 ,并且被这一点平分 ,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 ,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 ,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 = ( a+b ) ÷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 a:b=c:d,那么 ad=bc 如果 ad=bc ,那么 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 a/ b=c /d,那么(a±b) /b=(c ±d)/d85、 (3)等比性质:如果 a/ b=c /d= … =m/n(b+d+ … +n ≠0),那么(a+c+ … +m)/(b+d+ … +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 (或两边的延长线)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 ,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 , 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 (或两边的延长线) 相交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 ASA )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两三角形相似 ( SAS )94、判定定理 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SSS )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 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 ,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 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 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 ,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 ,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1、推论 1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 ,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 ,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 ,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112、推论 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17、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 ,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18、推论 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19、推论 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教师资格证中学数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中学数学知识点数学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教师资格证考试而言,掌握中学数学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教师资格证中学数学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和讲解,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一、数与运算1. 自然数与整数自然数是指从1开始的正整数,整数是指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数集。
2. 有理数与无理数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无理数则是不能表示为有理数的数。
3. 实数与复数实数是指有理数和无理数的集合,而复数是由实部和虚部构成的数。
4. 运算常见的数学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运算规则和性质。
二、代数与方程1. 代数式与多项式代数式由数和字母以及运算符号组成,多项式则是由若干个代数项相加或相减而成的表达式。
2. 方程方程是含有一个或多个未知数的等式,在解方程时需要运用到代数式的运算和性质。
3. 不等式不等式是指含有不等关系的数学表达式,解不等式时需要注意不等式的方向和性质。
4. 函数与图像函数是指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唯一对应关系的关系式,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绘制函数的曲线来进行展示。
三、几何与立体几何1. 点、线、面与体几何学研究的基础概念包括点、线、面和体,几何学通过研究它们的性质和关系来探索空间的形状和结构。
2. 平面图形平面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等,了解它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基础。
3. 空间几何空间几何主要研究立体图形,例如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球体等,了解它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有助于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四、统计与概率1. 统计统计学是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科学,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学生的成绩分析和评价。
2. 概率概率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了解概率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有助于分析和解决与概率相关的问题。
五、数学思维与解题方法1. 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一种通过数学语言和符号进行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资格证中学数学学科知识
教师资格证中学数学学科知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迷人的大门,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开拓学生们的思维,让他们能够了解数学背后的世界,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尽管侧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获取数学教师资格证的典型要求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中学数学老师的人来说是一致的:一、掌握数学原理和技术:1.基础数学原理:在算术数学、代数学和几何学等几个大领域掌握基础数学原理;2.概率:深入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如以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关系、空间几何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練習;3.数理逻辑:熟练掌握数理逻辑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理逻辑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4.统计:熟练掌握统计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际统计分析能力;5.线性代数:深入了解线性代数,如矩阵的变换、实对称矩阵、行列式求解等;6.微积分:深入了解微积分的思想和原理,并能够运用该学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掌握教学方法:1.考虑学生的发展状况:建立教学和学习的框架,考虑学生的发展状况,将合适的学习任务设置到合适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多模式运行的教学体系,以赋予学生创新能力;3.积极研究教学方法:熟练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研究现有教学模式,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4.密切跟踪教学反应:不断改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更精准的教学方式,搞好学生的参与式和互动式教学;5.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针对性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和发现能力。
三、掌握数学评价技巧:1.利用视频录制:学生完成数学作业和考试活动后,可以通过视频录制来对其过程、思考和步骤等进行了解和评价;2.灵活利用多媒体来评估:灵活使用多媒体技术,将评估结果进行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呈现;3.创新性评价:尝试结合社会、文化、生活等实际,寻求新的、独特的评价方式,使其反应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4.实时反馈:利用实时在线聊天工具等手段,及时反馈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数学学科知识初中阶段的十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思想(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归纳验证);应用意识。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目标1)获得适应生活必要的知识技能思想和经验2)体会数学与生活,其他学科的联系。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3)了解数学价值,增加兴趣,信心,爱好。
养成良好习惯,初步形成科学态度。
数学在义务教育的地位。
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和普及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以后生活工作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
为今后的生活,学习打下基础。
二次根式:就是开根号目标:了解意义,掌握字母取值问题,掌握性质灵活运用通过计算,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领悟数学的对称性和规律美。
重点:根式意义;难点;字母取值范围勾股定理探索证明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归纳抽象,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探索分析归纳过程,提高逻辑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好奇心,热爱数学。
重点:应用难点: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平行四边形及性质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和概念,掌握性质,能够判别体会操作转化的思想过程,积累问题解决的思想。
与他人交流,积极动手的习惯四边形内角和:量角器;内部做三角形;按照边做三角形;按照定点做三角形。
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数形结合数学思想为主体;问题为贯穿;数形结合为工具;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课程理念内涵:人人获得良好数学教育,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内容:符合数学特点,认知规律,社会实际。
层次性和多样性。
间接与直接。
过程:师生交往评价:多元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现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资源。
1)信息技术开发资源,注重整合2)教学方式的改善3)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利用计算器,计算机4)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有段。
合情推理:根据已有的结论,实践结果,直观等推测某些结论。
便于发现问题。
(归纳法:n=1和n大于1成立的证明)演绎推理:根据已有的结论,严格按照逻辑进行推理,用于证明。
从一般到特殊直接证明:原命题直接逐步推理的到新命题。
间接证明:反证法数学教学目标明确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学习数学,应当学那些,将给学生带来什么。
数据课程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概念,几何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论述:数学学科内涵是影响数学课程的主义因素,以一元二次论述内涵的意义。
1)数学本身的内涵即知识方法和意义。
2)一元二次方程有关概念基本解法和其他知识的联系,模型应用等。
3)学科内涵作为教育任务,学习中可能存在困难。
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分析初中数学学段目标的知识技能。
数与代数:体验具体情景中数学符号的抽象过程,理解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方程,函数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探索变化规律,掌握表达方法。
包含了过程性和结果性目标。
体验探索…….为过程性目标;掌握……为结果性目标图形与几何:掌握三角形,平行线,园,四边形基本性质判断,掌握基本作图技能,理解探索图形变化,投影,理解坐标系和位置。
包含了包含了过程性和结果性目标。
体验探索…….为过程性目标;掌握,理解……为结果性目标统计与概率:体验收集处理分析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和概率。
包含了包含了过程性和结果性目标。
体验探索…….为过程性目标;掌握,理解……为结果性目标函数集中安排在不等式方程学习后不合理,函数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本身,还有认识现象,解决问题的方法;函数知识本身的内涵不单纯的包括定理定义等,还有内部的联系。
代数,方程,不等数与函数的联系密切相关,认识过程要经历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不能仅仅的抽象符号利用。
举例子说明统计相关概念的教学重心。
例如平均数,重心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内涵,特点,可以表达的数据信息,容易产生的误导原因;而不是简单的快速计算公示。
综合与实践在初中课程中的作用,谈一谈。
1)自主学习以问题为载体;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目的在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等。
2)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多方面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
对丰富学生经验,形成对自然,学科,自我整体的认识,发展创新实践精神。
3)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与综合实践内容都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课堂上完成,可以内外课堂结合。
统计与概率中数据随机性的内涵1)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的数据可能不同;足够的数据可以发现规律。
2)举例子:红球。
让学生感悟数据是随机的,数据很多时又具有稳定性,知道大概能出现多少次。
学习图形与几何的重点是培养几何证明能力错误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包括图形的性质,变化和坐标。
其中证明性质知识其中一部分。
其他两方面也很重要,例如。
举例子说明课堂教学发生状况处理情况1)在处理状况时将情感态度目标落实。
2)例如:学生练习错误又不努力改正时,教师要求学生字句独立完成修改;自己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并且相信学生能够完成,增加学生改正错误的自信心。
3)例如:学生不能正确回到问题时,要引导,不能简单的打断错误回答,要让学生理解自己哪里的理解认识是错误的,而不是简单的否定。
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1)教学方案是预设,老师要理解钻研在钻研理解,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和内容的教育价值。
2)对教材的再创造,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贴切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流程,体现基本理念和内容规定的要求。
3)教学活动:将预设转为实际活动,会生成新的资源,要求老师即时把握,因势利导,即时调整,使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面向全体与关注个性差异的关系1)努力让全体达到目标要求,同时关注差异,促进在原有基础上发展。
2)有苦难的,即时帮助,鼓励自己解决问题,点滴进步给予肯定;耐心引导错误原因,增加信心。
3)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材料,发展才能。
4)方式多样化,评价多样化,问题情境,主动参与,交流合作。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1)推理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形成和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2)年龄不同程度不同,注重条理性,不要过分强调形式。
3)推理包括合情和演绎推理。
4)设计适当的活动,通过观察,类比等发现规律,猜测结论,发展合情推理能力;通过实例让学生逐步意识到,结论的正确性需要演绎推理的确认。
5)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
证明的教学应关注学生对证明必要性的感受,对证明基本方法掌握和体验。
证明过程应注重符合逻辑性,条理性,清晰性。
多种思路。
举例说明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积累数学活动,感悟思想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建议:引导学生积累经验,感悟思想。
2)例如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分类问题,例如图形,代数式,函数分类等。
3)实际问题中:通过分类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共性和抽象过程。
4)逐步体会怎么分类,如何分类,标准,性质。
5)反复积累,才能逐步感悟思想。
评语以定性为主,实际上是一情感交流,学生阅读评语时,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也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和能力方向。
评价形式1)口头测试2)书面测试3)开放式问题研究4)活动报告5)课堂观察6)课后访谈7)作业8)成长记录数学思考评价的重心和重点1)数学思考并非简单的知识,而是学生能力的发展。
2)重心在于:关注是否能进行思考。
3)重点:用数学来表达交流信息;观察现象;运动数学进行推理;根据特质推测,猜测;有条理的表达自己观点。
书面测试注意事项1)知识技能到达情况。
必须符合标准要求2)选学内容不列入3)基本技能要注重考察本质的理解和应用,不出怪题,淡化解题技巧4)设计试题,注重标准的思路核心词体验: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能力,空间观念,几何观念,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
5)根据评价目的合理设计6)积极探索可以考察学生学习过程的试题发现式教学1)问题教学法,是布鲁纳提出的。
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好奇,好学,好问,动手中提出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像科学家发现定理那样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探讨,研究创造能力。
2)步骤:创设问题情景,激发主动积极性;寻找问题答案,探讨解法;完善解答,总结思路;进行知识综合,改善问题结构。
3)思考这个题目时,能够获得a+b平方公示猜想,进一步验证。
可以从几何角度面积出发证明,也可以从代数角度出发证明;发现法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培养灵活的思维,而灵活的思维有利于创造性。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内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总和。
质2)外延:概念反应事物的总和。
量3)除了要理解内涵外延,还要明白两者的关系。
4)等腰三角形的内涵比三角形多;外延少。
概念间的逻辑关系1)相容关系:全同关系,交叉关系(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从属关系。
2)不相容关系:矛盾关系(内涵互斥)和对立关系(反对关系,外延互斥)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1)被定义项:内涵揭示的概念2)定义项:确定被定义项的概念3)定义联项:联结两者。
“是”“称为”1)属加种差定义项:一个和几个本质属性叫做种差。
两组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概念=临近属概念+种差2)揭示外延定义:a不等于13)描述性定义:直接定义数学概念的获得方式1)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同类事物的关键特性,概念形成。
2)直接展示定义,利用原有认知结构理解同化。
概念同化。
概念教学的要求1)明确内涵外延和表达方式。
使用合适的数学语言:符号,图形和图像。
原始概念为出发点2)正确理解使用概念3)了解概念关系,形成体系概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材料分析题,都有优点和缺点)1)认知水平和数学逻辑起点要匹配互相衔接,正迁移。
2)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
互动,学生主体3)自主探究要有实际,素材,发挥主导作业。
命题:简单命题和复核命题(逻辑关联词)理解命题,运用解决问题,掌握相关联系。
命题引入:直接引入,素材引入。
证明:思路分析;多种论证;体系化系统化;数学思想方法。
命题的巩固离不开解题,越多越好错误1)大量习题占用大量时间,加重负担,失去兴趣。
2)反复演练,无暇思考总结,不利于能力提高。
3)同一类型反复演练,思维定势,无灵活和创新。
4)应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理解,自己给出反正例,实际应用加强理解,命题间加深关系的联系理解,形成体系。
策略:整体性策略;准备性策略(把握目标,起点,模式);问题性策略;情景化;过程化(理解联系关系体系);产生式(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来解决怎么办)举例说明问题解决,解决问题和解答习题1)已知三角形180,求四边形。
解答习题,四边形内画三角2)解决问题:求四边形内角和,学生有各种方法3)问题解决:学生根据四边形的方法找出规律,自己找出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包括发现问题,探索结论,形成规律,形成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