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翻译

合集下载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言文及翻译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言文及翻译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言文及翻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言文及翻译孟子关乎苍生,就在于他能从百姓的生存实际出发,将对百姓的关怀转变成向诸候进献良策的理论根据,阐述维护百姓生存的基本要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言文及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

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

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

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

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

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译文

焉⽿矣:焉、⽿、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加重语⽓。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

古⼈以中原地区为中⼼,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

凶:⾕物收成不好.荒年。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

在今⼭西西南部。

黄河流经⼭西省境,⾃北⽽南,故称⼭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粟:⾕⼦,脱壳后称为⼩⽶,也泛指⾕类。

亦然:也是这样。

⽆如:没有像……。

加少:更少。

下⽂“加多”,更多。

加,副词,更、再。

好战:喜欢打仗。

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

请以战喻:让我⽤打仗来做⽐喻。

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填:拟声词,模拟⿎声。

⿎之:敲起⿎来,发动进攻。

古⼈击⿎进攻,鸣锣退兵。

⿎,动词。

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故⽃已开始。

兵,兵器、武器。

既,已经。

接,接触,交锋。

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

曳,yè,拖着。

⾛:跑,这⾥指逃跑。

或:有的⼈。

以:凭着,借⼝。

笑:耻笑,讥笑。

直:只是、不过。

是:代词,这,指代上⽂“五⼗步⽽后⽌”。

⽆:通“⽏”,不要。

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

违,违背、违反,这⾥指耽误。

⾕:粮⾷的统称。

不可胜⾷:吃不完。

胜,尽。

数罟不⼊洿池:这是为了防⽌破坏鱼的⽣长和繁殖。

数,cù,密。

罟,gǔ,⽹。

洿,wū,深。

鳖:biē,甲鱼或团鱼。

⽄:与斧相似,⽐斧⼩⽽刃横。

时:时令季节。

砍伐树⽊宜于在草⽊凋落,⽣长季节过后的秋冬时节进⾏。

养⽣:供养活着的⼈。

丧死:为死了的⼈办丧事。

憾:遗憾。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与当时诸侯奉⾏的以武⼒统⼀天下的“霸道”相对。

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世纪⼀亩⼆分多。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作品原文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1曰:“寡人2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3。

河内4凶5,则移其民于河东6,移其粟7于河内;河东凶亦然8。

察邻国之政,无如9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10,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11,请以战喻12。

填13然鼓之14,兵刃既接15,弃甲曳兵16而走17。

或百步而后止,或18五十步而后止。

以19五十步笑20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21不百步耳,是22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23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24,谷25不可胜食26也;数罟不入洿池27,鱼鳖28不可胜食也;斧斤29以时30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31丧死32无憾33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34之始也。

“五亩35之宅,树36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37矣。

鸡豚38狗彘39之畜40,无41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42,勿夺43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44庠序45之教46,申47之以孝悌48之义49,颁白50者不负戴51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52不饥不寒,然而不王53者,未之有54也。

“狗彘食人食55而不知检56,涂57有饿莩58而不知发59,人死,则曰:‘非我也,岁60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61岁,斯62天下之民至焉。

”字词注释1. 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

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朗读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朗读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

黄河以北的地方遇到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同时把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的地方。

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这样办。

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

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

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一定的季节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原文寡人之于国也作者: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

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注释字词注释1. 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

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2.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寡人之于国翻译及原文

寡人之于国翻译及原文

《寡ɡu ǎ人r én 之zh ī于y ú国ɡu ó也y ě》先xi ān 秦q ín ·孟m èn ɡ子z ǐ弟d ì子z ǐ梁li án ɡ惠hu ì王w án ɡ曰yu ē:“寡ɡu ǎ人r én 之zh ī于y ú国ɡu ó也y ě,尽j ìn 心x īn 焉y ān 耳ěr 矣y ǐ。

河h é内n èi 凶xi ōn ɡ,则z é移y í其q í民m ín 于y ú河h é东d ōn ɡ,移y í其q í粟s ù于y ú河h é内n èi ;河h é东d ōn ɡ凶xi ōn ɡ亦y ì然r án 。

察ch á邻l ín 国ɡu ó之zh ī政zh èn ɡ,无w ú如r ú寡ɡu ǎ人r én 之zh ī用y òn ɡ心x īn 者zh ě。

邻l ín 国ɡu ó之zh ī民m ín 不b ù加ji ā少sh ǎo ,寡ɡu ǎ人r én 之zh ī民m ín 不b ù加ji ā多du ō,何h é也y ě?”孟m èn ɡ子z ǐ对du ì曰yu ē:“王w án ɡ好h ào 战zh àn ,请q ǐn ɡ以y ǐ战zh àn 喻y ù。

填ti án 然r án 鼓ɡǔ之zh ī,兵b īn ɡ刃r èn 既j ì接ji ē,弃q ì甲ji ǎ曳y è兵b īn ɡ而ér 走z ǒu 。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译文: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

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

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

黄河以北的地方遇到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同时把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的地方。

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这样办。

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

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

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一定的季节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寡人之于国也》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这篇古文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篇文言文吧。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先秦:孟子弟子录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及注释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赏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赏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赏析1原文:寡人之于国也先秦:孟子弟子录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注释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注释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注释《寡人之于国也》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篇散文。

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注释寡人之于国也战国: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

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梁惠王说:“不行。

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精选《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篇1《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及赏析寡人之于国也先秦:孟子弟子录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拼音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拼音

《 寡guǎ人rén 之zhī于yú国guó也yě》梁liáng 惠huì王wáng 曰yuē : 寡guǎ人rén 之zhī于yú国guó也yě , 尽jìn 心xīn 焉yān 耳ěr 矣yǐ 。

河hé内nèi 凶xiōng , 则zé移yí其qí民mín 于yú河hé东dōng , 移yí其qí粟sù于yú河hé内nèi ; 河hé东dōng 凶xiōng 亦yì然rán 。

察chá邻lín 国guó之zhī政zhèng , 无wú如rú寡guǎ人rén 之zhī用yòng 心xīn 者zhě 。

邻lín 国guó之zhī民mín 不bù加jiā少shǎo , 寡guǎ人rén之zhī民mín 不bù加jiā多duō , 何hé也yě ?孟mèng 子zǐ对duì曰yuē : 王wáng 好hào 战zhàn , 请qǐng 以yǐ战zhàn 喻yù 。

填tián 然rán 鼓gǔ之zhī , 兵bīng 刃rèn 既jì接jiē , 弃qì甲jiǎ曳yè兵bīng 而ér 走zǒu 。

或huò百bǎi 步bù而ér 后hòu 止zhǐ , 或huò五wǔ十shí步bù而ér 后hòu 止zhǐ 。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梁惠王向孟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他自认为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了,因为他在河内发生饥荒时,将河内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并将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当河东发生饥荒时,他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

然而,他发现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减少,自己的百姓也没有增加,因此感到困惑。

孟子用战争做比喻,向梁惠王解释了这个问题。

他说,如果两国的军队在战场上相遇,战败的一方会丢弃盔甲和武器,然后逃跑。

有些人可能会跑五十步,而有些人可能会跑一百步。

如果跑五十步的人嘲笑跑一百步的人,那么他们有什么区别呢?梁惠王回答说,这两者是不同的,跑五十步只是没有跑完全程,但也是逃跑。

孟子接着说,大王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不应该期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的百姓多。

要想让百姓增多,就必须实行“仁政”。

他列举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如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使粮食丰收;不用细密的渔网捕鱼,使鱼鳖繁殖;按照季节砍伐树木,使木材得到充分利用。

这样,百姓就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满足,不会有过多的怨恨和不满。

孟子还提到了“王道”的概念,即通过实行仁政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说,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应该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百姓,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

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繁荣昌盛,百姓才能拥戴统治者。

梁惠王听了孟子的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改正。

他说,如果能够实行“仁政”,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归顺他,国家就会变得强大。

在当今社会,孟子的“仁政”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府应该关注民生,为百姓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及注释《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

鸡、猪、*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

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猪*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

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

’这种说法与拿*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及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及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及译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 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

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2.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4.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

5.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6.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

在今山西西南部。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7. 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8. 亦然:也是这样。

9. 无如:没有像……。

10. 加少:更少。

下文"加多",更多。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对照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对照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对照翻译《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1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原文【作者】孟子弟子【朝代】先秦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 寡人之于国也对照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很尽心竭力的吧!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

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幺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幺样呢”说:“不行。

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对于我的国家呀,总算尽心了。

河内—带遇到饥荒,我就迁移那里的老百姓到河东一带居住,又搬运那里的粮食到河内来;河东遇到饥荒,我也用同样的办法。

我看邻国的政府,都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但相邻各国的百姓没见减少,我国的百姓没见增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

战鼓咚咚地一敲响,两军士兵的刀枪—接触,丢盔卸甲,拖着兵器就逃跑,有的跑了—百步之后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之后停下来。

那些跑五十步的人耻笑跑一百步的人,这怎么样?”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梁惠王说:“不应该,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嘛!”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那就不要盼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增多。


“种庄稼不耽误农业的时令节气,粮食就吃不完。

细密的鱼网只要不到大的池塘里去捕捞,鱼鳖就吃不完。

砍伐树木按照一定的时间有计划地进入大山森林,木材就会用不完啦。

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会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者没有顾虑了。

老百姓对自己终身的生养死葬不担忧,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剌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在一家五亩住宅的场地上栽种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衣服了。

鸡、
狗、猪的饲养,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以上的人就能够吃上肉了。

—家百亩的耕地,不要去妨碍他们按时耕种的时机,几口之家,足以不受饥饿之苦了;认真地办好学校的教育,拿孝愤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地给老百姓讲,头发花白的老人不再背着或者顶着沉重的东西艰难地步行在道路上。

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穿着丝织衣服、吃着香味可口的肉,老百姓不再忍饥不再受冻,照这样为王如果还不能使天下人归顺的,是没有的。

“诸侯贵族家的猪和狗吃掉老百姓的粮食却不知道加以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懂得去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百姓饿死了,国王却说:‘这不是我的过错呀,是由于年成不好啊。

’这种说法,和拿刀杀人有什么不同?再说:‘这不是我的过错呀,而是刀的过错啊。

’国王不要归罪于年成好坏,这样,天下的老百姓都会来归顺你了。


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

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

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

文章有破有立,笔锋犀利,极富说服力。

文章在写法上颇具特色:
1.善于运用比喻加强驳论的力量。

用同样是临阵脱逃,只是跑五十步和一百步之差,来比喻梁惠王和邻国当政者。

作者先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这个问题让对方自己下判断:“不可。

”然后就拿这个判断做根据,指出梁惠王的小恩小惠同邻国当政者比起来,也不过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因而希望“民之多于邻国”当然办不到。

这种巧于比喻,使比喻有利于自己的论点,加强自己论证的写法,是孟子文章的一个显著特色。

2 繁简恰当,增强了论辩力度。

例如,先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与河内”,再说“河东凶亦然”,用“亦然”来代替“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与河东”。

这样写就简练多了。

又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也。

”这是一层意思。

既然一个国家能达到“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程度,那就能够做到“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又是一层意思。

各层意思扣得很紧,前_层是后一层意思的前提,后一层意思又是前_层意思的结论,同时还是再下一层意思的前提。

这样层层进逼,让对方承认了—层,就不得不跟着作者推论,一层一层地都加以承认,这就达到了论辩的目的。

如果只图文章的简括,在第_层意思之后,就匆匆忙忙地作了结束,如这样写:“夫如是,则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从文字上看是简括了,但是失去了辩论的力量。

3 妙用排比,加强了文章的气势;巧用对偶,加强了文章的节奏感。

如:“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一连三个“……不可…… 也”;“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一连三个“……者……矣”,这种排比的写法,迭用相同的句式,把文章的气势积蓄起来,大大地加强了论辩的力量。

“移其民于河东”和“移其粟于河内”,“邻国之民不加少”和“寡人之民不加多”,“库序之教”和“孝悌之义”,“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种对
偶的写法,两两相对,词组的结构相同,句子的结构相同,有的除几个主要的词以外,用词也相同,读起来令人感到节奏感很强,易于琅琅上口。

孟子这种写法,读者须从回环读中细细玩味,方能体会到其中的真功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