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学作业题

合集下载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所有生物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B. 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C. 生物的分类学D. 生物对环境的污染答案:C3. 环境生物学中的“生物放大”现象是指什么?A. 生物数量的增加B. 生物体积的增大C. 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逐级积累D. 生物分布范围的扩大答案:C4. 哪种生物不是环境指示生物?A. 藻类B. 昆虫C. 鸟类D. 鱼类答案:C5. 下列哪种污染物不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进入生物体内的?A. 重金属B. 农药C. 放射性物质D. 二氧化碳答案:D6.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形态的变化B. 生物生理的变化C. 生物行为的变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哪种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人类答案:A8.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带来哪些影响?A. 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B.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少C. 生物资源的减少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A. 全球气候变化B. 生物入侵C. 转基因生物D. 人类基因编辑答案:D10.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通过哪种方式实现?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基因表达调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目的是______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

答案:理解2. 环境生物学中的“生物放大”现象也被称为______。

答案:生物富集3. 环境指示生物是指能够______环境变化的生物。

答案:指示或反映4.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______、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大学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范畴?A.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植物的分类学答案:D2.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相对丰富度?A. 多样性指数B. 物种丰富度C. 物种均匀度D. 群落结构答案:C3.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提供的直接或间接利益,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服务?A. 气候调节B. 水净化C. 土壤肥力D. 工业生产答案:D4. 以下哪种污染类型不属于生物污染?A. 病原体污染B. 农药污染C. 重金属污染D. 放射性污染答案:D5. 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碳循环?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燃烧化石燃料D. 氮的固定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中的“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______的上层。

答案:岩石圈2. 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_______。

答案:生物因素3. 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它包括_______、碳足迹和土地足迹。

答案:水足迹4. 物种多样性指数是衡量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群落中物种的_______和均匀度。

答案:丰富度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标志物是指能够指示环境质量变化的_______。

答案:生物或化学物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答案: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转移、转化和散失过程;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元素如碳、氮、磷等的循环过程;信息传递则涉及到生物之间的交流和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2. 什么是生物放大作用?请举例说明。

环境生物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实验试题及答案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一套环境生物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生物的分类B. 生物的进化C.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 生物的遗传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因素?A. 温度B. 光照C. 土壤D. 基因答案:D3. 以下哪种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是正确的?A. 沙漠中的仙人掌具有储水能力B. 北极熊具有很好的保温能力C. 深海鱼类具有发光器官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形态B. 生物行为C. 生物生理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大气成分B. 动物通过捕食影响生态系统平衡C. 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D.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氧气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包括形态适应、行为适应和________。

答案:生理适应7. 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________。

答案:生物因素8.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________,并为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答案:相互作用9.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和文化服务。

答案:物质服务;调节服务10.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以及________。

答案:生物个体的生理生化变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环境因素对生物形态的影响。

答案: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水分等对生物形态有显著影响。

例如,寒冷环境中的动物往往具有较厚的皮毛或脂肪层以保持体温;干旱地区的植物可能具有减少水分蒸发的结构,如肉质叶片或深根系。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环境污染物的化学性质B.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C. 环境污染物的物理性质D. 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适应性答案:B2.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多样性B. 生物群落结构C. 生物个体的生理功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室模拟实验B. 野外调查C. 计算机模拟D. 社会调查答案:D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标志物的作用是什么?A. 指示环境污染物的存在B. 预测环境变化趋势C. 评估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技术主要针对的是什么?A. 土壤污染B. 水体污染C. 大气污染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效应主要发生在哪个生物链环节?A. 初级生产者B. 初级消费者C. 高级消费者D. 分解者答案:C7.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导致什么后果?A. 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B.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C. 生态系统恢复力增强D. 生态系统抵抗力增强答案:B8.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通常涉及哪些生物?A. 细菌B. 真菌C. 原生动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指示器的选择标准是什么?A. 对环境变化敏感B. 生长周期短C. 分布范围广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作用主要发生在哪种生物体内?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可能包括哪些方面?A. 生物体形态的改变B. 生物体生理功能的紊乱C. 生物体行为的改变D. 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改变答案:ABCD2.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A.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B. 有机污染物水体的净化C. 大气中有害气体的去除D. 放射性物质的清除答案:ABC3.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效应通常发生在哪些生物链环节?A. 初级生产者B. 初级消费者C. 中级消费者D. 高级消费者答案:BCD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标志物的类型包括哪些?A. 生物体内特定化学物质的浓度B. 生物体内特定酶的活性C. 生物体的生理指标D. 生物体的行为模式答案:ABC5.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中,哪些微生物发挥重要作用?A. 细菌B. 真菌C. 放线菌D. 原生动物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只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B.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D. 植物的光合作用机制答案:D2. 环境污染中,重金属污染主要通过哪种途径影响生物体?A. 食物链B. 空气C. 水体D. 土壤答案:A3. 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制造有机物B. 吸收无机物C. 分解有机物D. 转化能量答案:C4. 哪种生物被认为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物种?A. 捕食者B. 食草动物C. 植物D. 分解者答案:C5.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臭氧层破坏B. 酸雨C. 二氧化碳的增加D. 森林砍伐答案:C6. 哪种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最大?A. 重金属B. 农药C. 石油D. 塑料答案:A7. 哪种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植物来实现的?A. 微生物修复B. 植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化学修复答案:B8. 哪种生物指示器常用于监测空气质量?A. 藻类B. 苔藓植物C. 鸟类D. 昆虫答案:B9. 哪种生物对土壤污染具有指示作用?A. 蚯蚓B. 蜗牛C. 蜘蛛D. 蚂蚁答案:A10. 哪种生物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A. 熊猫B. 蜜蜂C. 蝴蝶D. 蜥蜴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中的生物放大现象指的是_______在食物链中的逐级积累。

答案:有毒物质2. 环境污染中的生物可利用性是指污染物被_______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答案:生物体3.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指_______。

答案:植物4. 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种数量的_______和物种组成的_______。

答案:减少,改变5.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_______修复和动物修复。

答案:微生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意义。

环境生物学试题一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一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B.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生态系统的功能B.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C. 物种的分类与演化D. 环境因素对生物种群的影响答案:C3.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形态和生理结构的改变B. 生物行为的改变C. 生物基因的改变D. 以上都是答案:D4.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个体多样性答案:D5.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形态的改变B. 生物生理功能的紊乱C. 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D. 以上都是答案:D6. 环境生物学中,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指的是什么?A.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直接和间接利益B. 生态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C. 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D. 生态系统内部能量的流动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方法?A. 野外观察B. 实验模拟C. 计算机模拟D. 历史文献研究答案:D8.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指示器的作用是什么?A. 指示环境质量的变化B. 指示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C. 指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D. 以上都是答案:D9.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的概念指的是什么?A. 利用生物来净化环境B. 利用生物来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C. 利用生物来治理环境污染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环境生物学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经济的持续发展B. 环境的持续保护C. 社会的持续进步D. 资源的持续消耗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哪些方面?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D. 环境对生物的保护答案:A、B、C2. 环境生物学中,环境污染的类型主要包括哪些?A. 水污染B. 大气污染C. 土壤污染D. 噪音污染答案:A、B、C、D3.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哪些?A. 直接价值B. 间接价值C. 潜在价值D. 非使用价值答案:A、B、C、D4. 环境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哪些?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生物多样性维持答案:A、B、C、D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物理化学修复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环境生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生物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生物物种的起源和进化历程B. 研究生物在环境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C. 研究生物的生理机制和行为方式D. 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和适应性演化答案:B2. 下面哪个层次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个体B. 种群C. 社区D. 地球答案:A3. 生态位描述了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以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 不同物种可占据相同的生态位B. 一个生态位可由多个物种共享C. 生态位仅仅与食物资源相关D. 一个生态位仅能支持一个物种答案:B4.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推动力,以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 自然选择仅仅发生在群体层次B. 自然选择只考虑个体的生存能力C. 自然选择只与遗传变异有关D. 自然选择是环境与遗传的相互作用结果答案:D5. 以下哪个生态指标用于描述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A. 生物量B. 种群密度C. 生产力D. 物种丰富度答案:D二、简答题1. 解释生态系统的概念,并描述其层次结构。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和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的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包括了多个层次结构,从个体、种群、生物群落到生态位、生态区和生物圈等层次。

个体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种群是同一物种的个体构成的群体,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群体,生态位描述了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生态区是具有相似生态条件的生态系统的集合,生物圈则是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

2. 简要解释生态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的特定角色和功能。

它描述了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竞争关系。

举例来说,老虎和狮子都属于大型食肉动物,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占据着相似的生态位,它们都是顶级捕食者,以其他较小的动物为食。

然而,由于栖息地和食物资源的不同,它们的生态位有所差异,老虎主要栖息在森林中,而狮子则主要栖息在草原上。

三、论述题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而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旨在理解和维护这个复杂的系统。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主要研究的是()。

A.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B. 生物的分类C. 生物的进化D. 生物的遗传答案:A2. 环境因子中,属于非生物因子的是()。

A. 温度B. 光照C. 土壤D. 动物答案:A3.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其范围大致为()。

A. 海平面以上10公里至海平面以下10公里B. 海平面以上20公里至海平面以下20公里C. 海平面以上30公里至海平面以下30公里D. 海平面以上40公里至海平面以下40公里答案:A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

A. 生物形态的改变B. 生物行为的改变C. 生物生理的改变D. 以上都是答案:D5.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不包括()。

A. 生物形态的改变B. 生物行为的改变C. 生物生理的改变D. 生物数量的增加答案:D6.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关注()。

A. 物种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以上都是答案:D7. 环境生物学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

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以上都是答案:D8.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入侵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生物种群数量的增加B. 生物多样性的增加C.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降低D.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增强答案:C9.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主要体现在()。

A. 指示环境污染程度B. 指示环境变化趋势C. 指示环境质量状况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应用于()。

A. 土壤污染治理B. 水体污染治理C. 大气污染治理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生物形态的改变B. 生物行为的改变C. 生物生理的改变D. 生物遗传的改变答案:ABC2.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D. 生物的分类学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答案:D3.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物种多样性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引入外来物种C. 生态恢复D.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答案:B5.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指示器的作用是什么?A. 指示环境质量B. 指示气候变化C. 指示土壤类型D. 指示土壤肥力答案:A6.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食物供给B. 气候调节C. 文化娱乐D. 物种灭绝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的来源?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自然灾害D. 生活垃圾答案:C8.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生物修复的方法?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物理修复D. 化学修复答案:C9.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生物?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病毒答案:D10.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风险评估的内容?A. 风险识别B. 风险评估C. 风险管理D. 生物分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污染物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化学污染物B. 生物污染物C. 物理污染物D. 社会污染物答案:A、B、C12.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社会经济答案:A、B、C13.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些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例子?A. 空气净化B. 水资源供给C. 土壤保持D. 休闲娱乐答案:A、B、C、D14.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些是生物修复的类型?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物理修复D. 化学修复答案:A、B15.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些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公约?A. 《生物多样性公约》B.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 《国际湿地公约》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环境生物学只研究自然环境,不涉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一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范畴?A. 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B.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C. 基因编辑技术D. 生态系统的平衡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气候调节B. 土壤肥力C. 疾病传播D. 水源净化3.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群落的结构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 土壤类型B. 气候条件C. 人类活动D. 物种多样性4.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植物B. 动物C. 真菌D. 蓝藻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指示器通常用于评估以下哪一项?A. 物种多样性B. 环境质量C. 气候变化D. 土壤肥力6.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生态层级?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7.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氮氧化物8.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降解是指什么?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C. 生物对环境的破坏D.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9.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A. 水蚤B. 鱼类C. 浮游植物D. 甲壳类10.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导致以下哪种后果?A. 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B.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C. 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D.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目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____。

3. 环境污染物的类型包括化学污染物、_________和_________。

4. 生物富集是指某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_________的过程。

5.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环境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功能。

2. 阐述生物指示器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环境生物学(习题)

环境生物学(习题)

环境生物学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面关于污染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才是污染物B)污染物只能是化学物质C)还是能引起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物质和因子都是污染物D)污染物只能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2.下列给出的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过程中属于生物迁移的是()A)因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的增高导致三价铬被氧化成六价铬B)因酸化导致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二次污染C)因河流的携带作用导致污染物从上游迁移到下游D)因食物链作用导致污染物在生物体中的富集积累3.关于环境中动物对污染物吸收的途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物只能通过消化管对污染物进行吸收B)动物只能通过消化管和呼吸系统对污染物进行吸收C)任何一种与污染物接触的方式都造成动物对污染物吸收D)动物不能通过皮肤对污染物进行吸收4.下列给出的项目中,属于生物污染的是()A)水体中的N、P营养盐浓度升高 B)富营养化C)酸雨 D)水土流失5.污染物对生物机体的作用最早是从A)对生物的细胞的作用开始的 B)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开始的C)对生物个体的毒害作用开始的 D)对环境中敏感物种抑制作用开始的。

6.当污染物进入环境中,环境中种群密度下降的是A)优势种 B)敏感种C)耐污种 D)附属种7.绝对致死浓度是指()A)表示能引起一群动物的50%死亡的最低浓度B)表示能引起一群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浓度C)能引起一群动物中仅有个别死亡的最高浓度D)表示能引起一群动物全部死亡的最高浓度8.下列关于环境质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环境质量是指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B)环境质量的内涵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质量两个方面C)环境质量通常只表示自然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D)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基本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9.下列关于污染物对组织器官影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污染物是对靶器官直接产生毒性作用B)污染物进入机体之后,其蓄积器官中的浓度要高于其它器官C)污染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都是通过靶器官表现出来D)靶器官和效应器官可以是同一器官,也可以不是同一器官10.污染物在环境中最难以被迁移的形态是A)离子态 B)有机结合态C)难溶态 D)可交换态11.在下述给出的污染物质中,最易于在生物体内富集的是A)糖类有机物 B)烃类有机物C)NH3-N D)重金属类12.下列植物中能用于指示大气中SO2污染的是A)紫花苜蓿 B)烟草C)唐菖蒲 D)矮牵牛13.下列关于活性污泥处理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活性污泥法是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中典型方法B)活性污泥中起主要降解作用的是污泥中的微生物C)活性污泥可以用于对有机物浓度高于1500 mg/L的有机废水进行处理D)丝状细菌可以使活性污泥解絮14.木质素是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A)多糖 B)有机物C)烃类 D)脂类15.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属于A)防护性生化反应 B)非防护性生化反应C)对生物机体的无伤害作用 D)生物机体的自我解毒16.能引起氟骨症的元素是A)F B)AsC)Zn D)Se17.好氧生物对废水中有机物降解的最终产物是A)甲烷 B)CO2C)乙烷 D)CO18.在评价某污染物的生物可降解性时,若测定的生化呼吸线位于内呼吸线基本重合,则表明了A)该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且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抑制作用B)该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但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抑制作用C)该有机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且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抑制作用D)该有机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但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抑制作用19.环境生物学研究的与生物相互作用的环境是指A)广泛的环境 B)自然状态环境C)受人类干扰的环境 D)生物的生存环境20.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风或水流等的流动在环境中的迁移属于A)机械迁移 B)化学迁移C)污染物转化 D)生物迁移21.生物能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转运方式属于A)被动转运 B)特殊转运C)富集作用 D)胞饮作用22.污染物对生物体直接产生毒性作用的器官称为A)积蓄器官 B)效应器官C)靶器官 D)富集器官23.环境中能增强重金属毒性的转化作用是A)甲基化作用 B)颗粒物的吸附作用C)有机配位体的络合作用 D)形成沉淀物质24.A和B两种污染物同时存在时对生物产生物污染效应小于两种污染单独存在时分别产生的污染效应之和,这种污染物联合作用称为A)相加作用 B)拮抗作用C)协同作用 D)独立作用25.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类型属于A)不可逆性抑制 B)竞争性性抑制C)非竞争性抑制 D)可逆性抑制26.环境污染后,原有生物与环境中多种物质关系发生变化,一般是环境的耐污种增多,而敏感种逐渐消失,这是因为A)污染物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B)污染物可以在群落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C)污染物可以在器官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D)污染物可以在生物个体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27.化学物质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方式与某物种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被称为A)该化学物质对该种的最大耐受剂量 B)该化学物质对该物种对最小有作用剂量C)该化学物质对该物种的最大无作用剂量 D)该化学物质对该物种的最小致死剂量28.急性毒性作用带是指A)半数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量的比值B)半数致死量与慢性毒性最小有作用量的比值C)绝对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量的比值D)绝对致死量与慢性毒性最小有作用量的比值29.测定水体中总的活浮游生物量的唯一方法是A)叶绿素法 B)ATP法C)重量法 D)生物体积法30.多种污染物对生物联合作用中的“相加作用”类型是指A)联合作用时总效应大于各种污染物分别作用时的效应之和B)联合作用时总效应小于各种污染物分别作用时的效应之和C)联合作用时总效应等于各种污染物分别作用时的效应之和D)联合作用时总效应与各种污染物分别作用时的效应无关31.对大气污染反应灵敏,用来监测和评价大气污染状况的生物称为大气污染的A)敏感生物 B)反应生物C)受害生物 D)指示生物32.在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中,能使活性污泥膨胀的是A)菌胶团细菌 B)原生动物C)微型后生动物 D)丝状细菌33.环烃类是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A)多糖 B)有机物C)烃类 D)脂类34.在环境生物学中可以通过驯化来获取对污染物具有较高降解效能的菌株,这主要是利用A)微生物的代谢活性 B)微生物的适应性C)微生物的多样性 D)微生物的敏感性35.生物需氧量测定的温度是A)25 °C B)20 °CC)15 °C D)10 °C36.厌氧生物对废水中有机物降解的最终产物是A)甲烷 B)CO2C)乙烷 D)CO37.在评价某污染物的生物可降解性时,若测定的生化呼吸线位于内呼吸线之下,则表明了A)该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且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抑制作用B)该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但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抑制作用C)该有机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且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抑制作用D)该有机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但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抑制作用38.环境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致形成于A)本世纪初 B)上个世纪初C)上个世纪30年代 D)上个世纪60年代39.环境污染是指A)有害物质或因子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到环境中去B)工业“三废”向环境中的排放过程C)任何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引起了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D)能直接对人类产生影响的物质向环境中的排放40.对于污染物质在环境的迁移,下列给出的过程中属于生物迁移过程的是A)水流携带着浮游生物的运动过程B)水体中粘土矿物吸附污染并将其带入沉积物C)工业废气通过大气对流被输运到远方D)贝类生物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积存在体内41.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称为A)污染物转化 B)污染物迁移C)污染效应 D)污染物扩散42.相关环境部门根据不同污染物在环境中潜在毒性的大小,确定那些潜在毒性大的污染物首先被研究和控制,这些污染物被称为A)特殊污染物 B)毒害性污染物C)优先污染物 D)先期污染物43.具有特殊结构的环境污染物和生物膜中蛋白质构成的载体形成可逆复合物,以这种方式使污染物透过生物膜的方式称为A)被动转运 B)特殊转运C)胞饮作用 D)逆向转运44.海带中元素碘含量远远大于海水中碘的含量,因为海带可以对元素碘进行A)生物放大 B)生物吸收C)生物转运 D)生物积累45.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微生物的脱氨基作用下产生氨的过程被称为A)固氮作用 B)硝化作用C)氨化作用 D)反硝化作用46.研究表明,遭受有机磷农药毒害的欧惊鸟在站立改变了原来的站立姿式,这一污染效应可以被理解为A)污染物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B)污染物在群落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C)污染物在器官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D)污染物在生物个体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47.相比于化学测试和物理测试,生物测试的优越性表现在A)可以快速获得环境某种具体污染物的浓度水平B)可以综合反映出污染物对生物及环境质量的影响C)可以判别某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存在形态D)可以描绘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途径48.为了获得某种新药物的基本毒性参数,首先需要进行A)急性毒性试验 B)慢性毒性试验C)积蓄毒性试验 D)致畸变试验49.为判断某一水体是否受到粪便污染,需要进行检测水体中的A)浮游藻类 B)水体中的NH3-N含量C)沉积物中的粪便颗粒 D)水体中的大肠菌群50.A和B两种污染物同时存在时对生物产生污染效应大于两种污染单独存在时分别产生的污染效应之和,这种污染物联合作用称为A)相加作用 B)拮抗作用C)协同作用 D)独立作用51.受污染的天然水体在其内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该过程称为A)自净作用 B)恢复过程C)去污过程 D)污染治理52.在废水的生物处理中,由细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吸附分解污染物能力的絮状体被称为A)生物膜 B)吸附剂C)活性污泥 D)沉淀剂53.在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中,最难被降解的有机物质是A)多糖类物质 B)木质素C)蛋白质 D)多环芳烃54.当水体中发生“水华”或“赤潮”时,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变化规律是A)保持不变 B)下降C)升高 D)先升高后下降55.同一水体的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COD>BOD B)COD<BODC)COD=BOD D)没有规律性56.一般来说,需要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的污染废水中,污染有机物的浓度大于A)100 mg/L B)500mg/LC)1000 mg/L D)1500 mg/L57.在废水的生物除磷工艺中,起到除磷作用的最主要微生物是A)发酵产酸菌 B)异养好氧菌C)积磷细菌 D)枯草芽孢杆菌58.下列关于污染源的说法中不正确是A)污染源是指向环境中排放有害物质的场所、设备和装置B)污染源只是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有关C)污染源可以是产生有害的化学物质的源,也可以产生有害的声、辐射等的源D)大多数污染源都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59.污染物在环境环境中有多种存在形态,其中可溶解于水的形态称之为A)离子态 B)胶体态C)有机结合态 D)代换态60.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A)只能经由植物的根进行 B)只能经由植物的叶进行C)只有当污染物存在于溶液中才能进行D)可以通过与污染物接触的任何方式进行61.下列给出的项目中,属于生物污染的是A)温室气体的排放 B)农药的过度使用C)外来物种入侵 D)交通尾气的排放62.污染物对生物作用的最高层次为A)污染物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的作用B)污染物在细胞和器官水平上对生物的作用C)污染物在生物个体水平上对生物的作用D)污染物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对生物的作用63.污染物在群落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一般是A)环境中的耐污种增多 B)环境的敏感种增多C)环境中优势种加强 D)环境中种群结构总不变64.最大无作用浓度是指A)能使一群动物中仅有个别死亡的最高浓度B)能使一动物虽然发生了严重中毒,但全部存活无一死亡的最高浓度C)指化学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浓度D)指化学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低浓度65.下列关于环境质量基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环境质量基准是国家权力机构为保障人群的健康和适宜生存条件,为保护生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对环境中有害因素在限定的时空范围内容许阈值所作的强制性法规B)环境质量基准是环境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作用特定对象(人或生物)而不产生不良或有害效应的最大阈值C)环境质量基准是保障人类存在活动及维持生态平衡的基本水准D)环境质量基准在本质上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二、填空题:是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

环境生物学考试和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和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B.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D. 生物的分类学研究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C. 抗生素D. 植物纤维答案:D3.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放大作用是指?A. 生物个体体积的增大B. 生物数量的增加C. 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的积累D.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答案:C4. 下列哪项是环境生物学中常用的生物监测方法?A. 化学分析B. 物理测量C. 生物指示D. 遥感技术答案:C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导致哪些后果?A. 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B.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C. 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D.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答案:C6.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形态的改变B. 生物行为的改变C. 生物生理的改变D. 以上都是答案:D7.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物质循环B. 气候调节C. 文化娱乐D. 物种灭绝答案:D8.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入侵是指?A. 本地生物种群的增加B. 外来生物种群的减少C. 外来生物种群的增加D. 本地生物种群的减少答案:C9.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A. 土壤改良B. 植被覆盖C. 气候调节D. 物种灭绝答案:D10.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指示器的作用是什么?A. 指示环境污染程度B. 指示生物多样性C. 指示生态系统稳定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酸碱度答案:ABCD12.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些是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A. 土壤改良B. 植被覆盖C. 气候调节D. 物种灭绝答案:ABC13.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下列哪些是生态系统服务?A. 物质循环B. 气候调节C. 文化娱乐D. 物种灭绝答案:ABC1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导致哪些后果?A. 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B.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D.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增强答案:AB1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下列哪些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A. 生物形态的改变B. 生物行为的改变C. 生物生理的改变D.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生物的分类B. 生物的进化C.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 生物的遗传2.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3.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4.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基因5.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C. 生物基因的多样性D. 所有生物的多样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来衡量。

7. 物种多样性指数是衡量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和_________的指标。

8. 环境污染会导致生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9. 适应性辐射是指在_________的环境下,相似的生物种类分化出不同的形态和生态位。

10. 环境压力是指环境因素对生物施加的_________,促使生物进行适应性变化。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12. 解释什么是生态位以及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生物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

14. 讨论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C4. D5. D二、填空题6.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7. 均匀度8. 种群数量变化、遗传多样性下降9. 多样化10. 生态压力三、简答题1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的特点。

能量从生产者开始,通过食物链传递给消费者,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每一级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只有10%左右。

12.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包括其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

环境生物学(习题)

环境生物学(习题)

环境生物学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面关于污染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才是污染物B)污染物只能是化学物质C)还是能引起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物质和因子都是污染物D)污染物只能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2.下列给出的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过程中属于生物迁移的是()A)因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的增高导致三价铬被氧化成六价铬B)因酸化导致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二次污染C)因河流的携带作用导致污染物从上游迁移到下游D)因食物链作用导致污染物在生物体中的富集积累3.关于环境中动物对污染物吸收的途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物只能通过消化管对污染物进行吸收B)动物只能通过消化管和呼吸系统对污染物进行吸收C)任何一种与污染物接触的方式都造成动物对污染物吸收D)动物不能通过皮肤对污染物进行吸收4.下列给出的项目中,属于生物污染的是()A)水体中的N、P营养盐浓度升高 B)富营养化C)酸雨 D)水土流失5.污染物对生物机体的作用最早是从A)对生物的细胞的作用开始的 B)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开始的C)对生物个体的毒害作用开始的 D)对环境中敏感物种抑制作用开始的。

6.当污染物进入环境中,环境中种群密度下降的是A)优势种 B)敏感种C)耐污种 D)附属种7.绝对致死浓度是指()A)表示能引起一群动物的50%死亡的最低浓度B)表示能引起一群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浓度C)能引起一群动物中仅有个别死亡的最高浓度D)表示能引起一群动物全部死亡的最高浓度8.下列关于环境质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环境质量是指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B)环境质量的内涵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质量两个方面C)环境质量通常只表示自然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D)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基本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9.下列关于污染物对组织器官影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污染物是对靶器官直接产生毒性作用B)污染物进入机体之后,其蓄积器官中的浓度要高于其它器官C)污染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都是通过靶器官表现出来D)靶器官和效应器官可以是同一器官,也可以不是同一器官10.污染物在环境中最难以被迁移的形态是A)离子态 B)有机结合态C)难溶态 D)可交换态11.在下述给出的污染物质中,最易于在生物体内富集的是A)糖类有机物 B)烃类有机物C)NH3-N D)重金属类12.下列植物中能用于指示大气中SO2污染的是A)紫花苜蓿 B)烟草C)唐菖蒲 D)矮牵牛13.下列关于活性污泥处理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活性污泥法是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中典型方法B)活性污泥中起主要降解作用的是污泥中的微生物C)活性污泥可以用于对有机物浓度高于1500 mg/L的有机废水进行处理D)丝状细菌可以使活性污泥解絮14.木质素是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A)多糖 B)有机物C)烃类 D)脂类15.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属于A)防护性生化反应 B)非防护性生化反应C)对生物机体的无伤害作用 D)生物机体的自我解毒16.能引起氟骨症的元素是A)F B)AsC)Zn D)Se17.好氧生物对废水中有机物降解的最终产物是A)甲烷 B)CO2C)乙烷 D)CO18.在评价某污染物的生物可降解性时,若测定的生化呼吸线位于内呼吸线基本重合,则表明了A)该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且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抑制作用B)该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但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抑制作用C)该有机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且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抑制作用D)该有机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但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抑制作用19.环境生物学研究的与生物相互作用的环境是指A)广泛的环境 B)自然状态环境C)受人类干扰的环境 D)生物的生存环境20.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风或水流等的流动在环境中的迁移属于A)机械迁移 B)化学迁移C)污染物转化 D)生物迁移21.生物能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转运方式属于A)被动转运 B)特殊转运C)富集作用 D)胞饮作用22.污染物对生物体直接产生毒性作用的器官称为A)积蓄器官 B)效应器官C)靶器官 D)富集器官23.环境中能增强重金属毒性的转化作用是A)甲基化作用 B)颗粒物的吸附作用C)有机配位体的络合作用 D)形成沉淀物质24.A和B两种污染物同时存在时对生物产生物污染效应小于两种污染单独存在时分别产生的污染效应之和,这种污染物联合作用称为A)相加作用 B)拮抗作用C)协同作用 D)独立作用25.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类型属于A)不可逆性抑制 B)竞争性性抑制C)非竞争性抑制 D)可逆性抑制26.环境污染后,原有生物与环境中多种物质关系发生变化,一般是环境的耐污种增多,而敏感种逐渐消失,这是因为A)污染物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B)污染物可以在群落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C)污染物可以在器官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D)污染物可以在生物个体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27.化学物质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方式与某物种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被称为A)该化学物质对该种的最大耐受剂量 B)该化学物质对该物种对最小有作用剂量C)该化学物质对该物种的最大无作用剂量 D)该化学物质对该物种的最小致死剂量28.急性毒性作用带是指A)半数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量的比值B)半数致死量与慢性毒性最小有作用量的比值C)绝对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量的比值D)绝对致死量与慢性毒性最小有作用量的比值29.测定水体中总的活浮游生物量的唯一方法是A)叶绿素法 B)ATP法C)重量法 D)生物体积法30.多种污染物对生物联合作用中的“相加作用”类型是指A)联合作用时总效应大于各种污染物分别作用时的效应之和B)联合作用时总效应小于各种污染物分别作用时的效应之和C)联合作用时总效应等于各种污染物分别作用时的效应之和D)联合作用时总效应与各种污染物分别作用时的效应无关31.对大气污染反应灵敏,用来监测和评价大气污染状况的生物称为大气污染的A)敏感生物 B)反应生物C)受害生物 D)指示生物32.在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中,能使活性污泥膨胀的是A)菌胶团细菌 B)原生动物C)微型后生动物 D)丝状细菌33.环烃类是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A)多糖 B)有机物C)烃类 D)脂类34.在环境生物学中可以通过驯化来获取对污染物具有较高降解效能的菌株,这主要是利用A)微生物的代谢活性 B)微生物的适应性C)微生物的多样性 D)微生物的敏感性35.生物需氧量测定的温度是A)25 °C B)20 °CC)15 °C D)10 °C36.厌氧生物对废水中有机物降解的最终产物是A)甲烷 B)CO2C)乙烷 D)CO37.在评价某污染物的生物可降解性时,若测定的生化呼吸线位于内呼吸线之下,则表明了A)该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且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抑制作用B)该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但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抑制作用C)该有机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且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抑制作用D)该有机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但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抑制作用38.环境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致形成于A)本世纪初 B)上个世纪初C)上个世纪30年代 D)上个世纪60年代39.环境污染是指A)有害物质或因子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到环境中去B)工业“三废”向环境中的排放过程C)任何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引起了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D)能直接对人类产生影响的物质向环境中的排放40.对于污染物质在环境的迁移,下列给出的过程中属于生物迁移过程的是A)水流携带着浮游生物的运动过程B)水体中粘土矿物吸附污染并将其带入沉积物C)工业废气通过大气对流被输运到远方D)贝类生物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积存在体内41.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称为A)污染物转化 B)污染物迁移C)污染效应 D)污染物扩散42.相关环境部门根据不同污染物在环境中潜在毒性的大小,确定那些潜在毒性大的污染物首先被研究和控制,这些污染物被称为A)特殊污染物 B)毒害性污染物C)优先污染物 D)先期污染物43.具有特殊结构的环境污染物和生物膜中蛋白质构成的载体形成可逆复合物,以这种方式使污染物透过生物膜的方式称为A)被动转运 B)特殊转运C)胞饮作用 D)逆向转运44.海带中元素碘含量远远大于海水中碘的含量,因为海带可以对元素碘进行A)生物放大 B)生物吸收C)生物转运 D)生物积累45.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微生物的脱氨基作用下产生氨的过程被称为A)固氮作用 B)硝化作用C)氨化作用 D)反硝化作用46.研究表明,遭受有机磷农药毒害的欧惊鸟在站立改变了原来的站立姿式,这一污染效应可以被理解为A)污染物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B)污染物在群落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C)污染物在器官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D)污染物在生物个体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47.相比于化学测试和物理测试,生物测试的优越性表现在A)可以快速获得环境某种具体污染物的浓度水平B)可以综合反映出污染物对生物及环境质量的影响C)可以判别某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存在形态D)可以描绘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途径48.为了获得某种新药物的基本毒性参数,首先需要进行A)急性毒性试验 B)慢性毒性试验C)积蓄毒性试验 D)致畸变试验49.为判断某一水体是否受到粪便污染,需要进行检测水体中的A)浮游藻类 B)水体中的NH3-N含量C)沉积物中的粪便颗粒 D)水体中的大肠菌群50.A和B两种污染物同时存在时对生物产生污染效应大于两种污染单独存在时分别产生的污染效应之和,这种污染物联合作用称为A)相加作用 B)拮抗作用C)协同作用 D)独立作用51.受污染的天然水体在其内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该过程称为A)自净作用 B)恢复过程C)去污过程 D)污染治理52.在废水的生物处理中,由细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吸附分解污染物能力的絮状体被称为A)生物膜 B)吸附剂C)活性污泥 D)沉淀剂53.在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中,最难被降解的有机物质是A)多糖类物质 B)木质素C)蛋白质 D)多环芳烃54.当水体中发生“水华”或“赤潮”时,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变化规律是A)保持不变 B)下降C)升高 D)先升高后下降55.同一水体的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COD>BOD B)COD<BODC)COD=BOD D)没有规律性56.一般来说,需要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的污染废水中,污染有机物的浓度大于A)100 mg/L B)500mg/LC)1000 mg/L D)1500 mg/L57.在废水的生物除磷工艺中,起到除磷作用的最主要微生物是A)发酵产酸菌 B)异养好氧菌C)积磷细菌 D)枯草芽孢杆菌58.下列关于污染源的说法中不正确是A)污染源是指向环境中排放有害物质的场所、设备和装置B)污染源只是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有关C)污染源可以是产生有害的化学物质的源,也可以产生有害的声、辐射等的源D)大多数污染源都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59.污染物在环境环境中有多种存在形态,其中可溶解于水的形态称之为A)离子态 B)胶体态C)有机结合态 D)代换态60.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A)只能经由植物的根进行 B)只能经由植物的叶进行C)只有当污染物存在于溶液中才能进行D)可以通过与污染物接触的任何方式进行61.下列给出的项目中,属于生物污染的是A)温室气体的排放 B)农药的过度使用C)外来物种入侵 D)交通尾气的排放62.污染物对生物作用的最高层次为A)污染物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的作用B)污染物在细胞和器官水平上对生物的作用C)污染物在生物个体水平上对生物的作用D)污染物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对生物的作用63.污染物在群落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一般是A)环境中的耐污种增多 B)环境的敏感种增多C)环境中优势种加强 D)环境中种群结构总不变64.最大无作用浓度是指A)能使一群动物中仅有个别死亡的最高浓度B)能使一动物虽然发生了严重中毒,但全部存活无一死亡的最高浓度C)指化学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浓度D)指化学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低浓度65.下列关于环境质量基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环境质量基准是国家权力机构为保障人群的健康和适宜生存条件,为保护生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对环境中有害因素在限定的时空范围内容许阈值所作的强制性法规B)环境质量基准是环境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作用特定对象(人或生物)而不产生不良或有害效应的最大阈值C)环境质量基准是保障人类存在活动及维持生态平衡的基本水准D)环境质量基准在本质上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二、填空题:是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分支,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B.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2.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A. 气候变化B. 栖息地破坏C. 过度捕捞D. 环境地理位置答案:D3. 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地理分布规律的学科,以下哪个是生物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种群遗传B. 基因突变C. 物种形成和扩散D. 群落生态学答案:C4. 下列哪个因素可以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水温和光照条件B. 土壤养分和pH值C. 水体流速和溶氧含量D. 大气压力和降水量答案:C5. 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可以通过以下哪种途径发生?A. 生物富集B. 溶解和挥发C. 土壤沉积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 生物标志物是通过检测生物体内的()来评估环境质量。

答案:生物化学物质或分子2. 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答案:成熟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因子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

答:环境因子是指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所处的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光照、氧气浓度等。

不同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不同,一些生物对环境因子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可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衍;而一些生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较低,无法在极端环境中生存。

环境因子对生物适应性的影响可以使生物在合适的环境中生存繁衍,也可以使生物在环境变化时进行适应和调节。

2. 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非常重要。

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调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 微生物的分类B. 植物的光合作用C.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A. 野外调查B. 实验模拟C. 计算机模拟D. 历史文献研究答案:D3.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属于()。

A. 遗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所有选项答案:D4.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生物的形态B. 生物的生理C. 生物的行为D. 所有选项答案:D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标志物是指()。

A. 用于指示环境变化的生物B. 用于指示生物变化的环境C. 用于指示环境变化的化学物质D. 用于指示生物变化的化学物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A. 环境污染B. 生物资源C. 生物多样性D. 生态系统服务答案:A、B、C、D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生物多样性?()A. 气候变化B. 土地利用变化C. 外来物种入侵D. 环境污染答案:A、B、C、D3. 环境生物学中,生态系统服务包括()。

A. 食物供应B. 气候调节C. 土壤保持D. 文化价值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只研究宏观层面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答案:错误2. 环境生物学研究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答案:正确3. 生物标志物不能用于环境监测。

()答案:错误4. 生态系统服务是无形的,因此无法进行经济评估。

()答案:错误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不涉及生物的生理和行为。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环境生物学的研究目的。

答案:环境生物学的研究目的是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评估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并为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生物考试题目及答案

环境生物考试题目及答案

环境生物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物质答案:D2. 环境生物技术中,下列哪种技术不用于污染物的降解?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动物修复D. 物理修复答案:D3. 哪种生物不是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A. 蓝藻B. 绿藻C. 红藻D. 细菌答案:D4. 环境生物监测中,哪种生物常被用作指示生物?A. 鱼类B. 昆虫C. 浮游植物D. 所有选项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生物圈中氮循环的一部分?A. 氨B. 硝酸盐C. 亚硝酸盐D. 磷酸盐答案:D6. 哪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A. 植物B. 动物C. 真菌D. 藻类答案:C7. 环境生物技术中,哪种方法不涉及生物体的使用?A. 生物过滤B. 生物吸附C. 化学沉淀D. 生物降解答案:C8. 哪种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A. 植物稳定化B. 植物挥发C. 植物提取D. 植物降解答案:C9.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B. 细菌C. 藻类D. 真菌答案:B10. 哪种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A. 生物吸附B. 生物降解C. 生物过滤D. 生物浓缩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生物技术可以用于以下哪些领域的污染治理?A. 水体污染B. 大气污染C. 土壤污染D. 噪声污染答案:A, B, C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生物修复的效果?A. 温度B. pH值C. 营养物质的可用性D. 污染物的浓度答案:A, B, C, D3. 环境生物监测中,以下哪些生物可以作为生物指示器?A. 鱼类B. 浮游生物C. 底栖生物D. 微生物答案:A, B, C, D4. 以下哪些是环境生物技术的优点?A. 环境友好B. 经济成本较低C. 可持续性D. 快速见效答案:A, B, C5. 以下哪些是环境生物技术的缺点?A. 修复周期长B. 受环境因素影响大C. 修复效果不稳定D. 需要专业技术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生物都能在污染环境中生存。

《环境生物学》习题集

《环境生物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作业习题1、你认为环境科学的形成及其研究范畴与传统学科有哪些异同?2、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目的是什么?3、环境生物学在环境科学研究中有哪些作用?4、如何开展环境生物学的研究?5、什么是环境生物学?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环境”有哪些特点?6、环境生物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针对哪些环境问题?7、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8、环境生物学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体有什么特点?9、根据环境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分析我国在本学科中存在的主要优先领域有哪些方面?讨论习题1、讨论环境生物学与相关学科如生态学、毒理学等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学科上的异同。

2、结合环境生物学的发展现状,论述环境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和发展。

第二章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作业习题1、解释下列基本概念环境污染、环境生物效应、污染源、污染物、优先控制污染物、污染物形成、污染物迁移、污染物转化2、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和转化途径。

3、什么是生物转运?细胞膜有哪些特点?污染物透过细胞膜的方式。

4、什么是污染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生物转化过程和主要反应。

5、什么是生物浓缩、生物积累、生物放大和浓缩系数、生物浓缩的机理。

6、生物对环境有哪些污染效应?其污染后果如何?7、阐述微生物对金属汞、砷的生物转化。

8、阐述呼吸系统吸收的特点和影响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9、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哪些方面的因素?10、皮肤吸收的特点和影响因素11、生物转化的毒理学意义是什么?12、重金属与其它污染物相比,对生物体和人体的危害特点是什么?13、影响生物浓缩的因素有哪些?14、简述生物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15、什么是优先污染物?主要针对哪些污染物?16、超量积累植物具有什么特点?研究超量积累植物有什么意义?17、生物放大对生态系统和人群健康具有什么效应?18、简述机体对生活环境中化学物的吸收途径有哪些?19、环境化学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主要有哪些?并说明其转运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对珠江广州造纸厂和莲花山河段的底栖 动物调查结果如下:广州造纸厂河段有三种 动物,数量分别为(个/m2):120、50、 5580;莲花山河段有10种动物,数量分别为: 20、60、20、90、10、20、10、20、310、 90,利用香农指数对上述两河段水体状况进 行评价。
日本长野县使用农药防治苹果红蜘蛛,短期内红蜘蛛被消灭了;但秋后又发现红蜘 蛛,数量比用药前还要多,试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4.农药对除虫害带来的问题 农药除了污染环境,危及人体健康外,在防治病虫害的固有功能方面也不是完善 无缺的。它带来了两点十分不利的副作用: ①对害虫的天敌和其他益虫、益鸟有杀伤作用。日本长野县施用农药防治苹果红 蜘蛛,短期内红蜘蛛被消灭了;但秋后又发现红蜘蛛的数量比用药前还要多,其原 因就是天敌同时也被杀死。在农作物-农业害虫-害虫天敌这一简单的食物链中, 使用农药对害虫天敌的影响常常比害虫为大,以致不能彻底消灭害虫,或旧害方除 新害又至,问题仍然不能解决。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三点:第一是害虫的数目一般 比天敌多,故少数害虫有较大的几率逃避死亡而幸存下来。其次是食物链中由于毒 性的富集作用,营养层次越高的中毒剂量也越大,以致天敌中毒的程度比害虫严重, 死亡的机会也越多。第三是农药大多具有广泛的毒性, 可能不只一种天敌受到无意的 危害,以致意外地一害未除反而引起了新的虫害。 ②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增加用药的次数和数量,更加重了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按 照进化论中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害虫的抗药性还会不断增加,最后使农药损 失其除害的作用。当害虫在生理上受到农药的毒性作用时,它必然会产生一种抵抗 这种毒性的反作用,从而少部分虫体有机会幸存下来并把抗药性遗传到下一代去, 以免于种群的灭绝;另一方面,人们为了除恶务尽,常常因此增加用药量,甚至采 用毒性更广泛的农药或扩大用药的范围。殊不知由于上述同样的道理,那些幸存的 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这无异于在选择性地培养一种能抗农药的“超级害虫”。再 加上害虫密度的暂时降低和其他虫种的减少,使具有抗药性的害虫更容易繁殖成长。
滤食性鱼类(鲢鱼、鳙鱼)
N、P
藻类植物 食肉鱼类 沉水植物
生物学方法处理富营养化水体
氧化塘法 氧化塘是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方法 之一,其 机理是利用菌—藻共生系统、细菌等微生 物将有机物化 为CO2,NOx,+4NH和−34PO,− 24 SO等简单无机物质, 而藻类则以中NOx,−34PO,−24SO等合成藻类及放出氧 气, 其中氧气又供给细菌分解有机物使用.
如何用生物学方法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
生物硝化-反硝化脱氨 这一方法是利用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作用,通过人工控制条件,在常规污水好 氧生化处理系统基础上增加缺氧段,达到去除水中氮的目的 种植水生植物 氮、磷是植物的营养元素,在淡水水体种植水生植物是治理和防止富营养化 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养殖水葫芦、芦苇、水花生、水葱等, 既吸收了水中大量的N,P等物质,又可收获水生植物增加经济收入 污水灌溉 城市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元素.利用污水灌溉, 既满足了农作物的水肥需要,又净化了污水.污水灌溉充分利用了土壤、微 生物、农作物的吸附、 吸收、分解净化能力.
2 利用附生苔藓、地衣来监测城市大气污染的方法如何?
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共同生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形态基本上可分 为三种类型:紧密围着于岩石和树皮上的壳状地衣、类似地钱那样 的一片薄板状的叶状地衣、象树枝状分枝的枝状地衣。地衣一般生 长缓慢,数年内才长几厘米。大部分地衣是喜光性植物,要求空气 新鲜、洁净无污染。 苔藓是一类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适生于阴湿的环境。 现人们多选择附生苔藓、地衣作为二氧化硫污染的指示植物。其原 因在于:①附生于树皮上的苔藓、地衣不受土壤条件等差异的影响, 可减少多因子分析中造成的困难。②苔藓、地衣对二氧化硫的敏感 程度比一般种子植物大10倍。③附生于树皮上的苔藓、地衣,其生 长所需水分和养分,依赖于大气中的湿沉降和干沉降,因而可以直 接反映大气污染程度。④苔藓、地衣系多年生绿色植物,可提供污 染物长时间内的危害累积效应。⑤苔藓、地衣分布广泛、取材容易, 调查方法简便。
• 1、名词解释:温室效应、生物放大、BOD5、持久性 有机污染物 • 2、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如何用生物学方法来治理 水体富营养化? • 3、日本长野县使用农药防治苹果红蜘蛛,短期内红 蜘蛛被消灭了;但秋后又发现红蜘蛛,数量比用药 前还要多,试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4、按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生物学 的理论,对生产或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评论(正 确的和不正确各1个案例)。
1 是的。因为能量的转移是靠动物取食植物或动物取食动物实现的,只有这样物 质和能量能从一个营养级传递到另一个营养级。而生物体的有机物是能量的的载 体。因此一定是通过食物链的。 2 你想,一只羊摄入了1单位的DDT,那么狼不可能只吃一只羊,如果吃了N只羊, 那么一只狼就摄入了N单位的DDT,浓度提高了N倍。 3 DDT是脂溶性物质,不容易排除体外,而是累积在脂肪中。因此,自然界的 DDT最终是被累积到了最高营养级动物体内。当这动物死亡后,体内的DDT重新 回到自然界,被植物等吸收,重新开始循环。 DDT在被播撒之后,被植物吸收但不能完全分解,于是被食草植物在体内富集, 由于动物的解毒能力有限,于是亦在体内聚集,直至被第三级食肉动物吃掉,由 于同样的原因,会被更高级的食肉动物所吞食,如是直至食物链的最顶端,直到 最终存留者死去后,尸体腐烂被细菌等分解者分解,很有可能这个时候DDT还有 保留,就直接加入下一生态循环。
• 1 富营养化:大部分没有说藻类大量繁 殖 • 2 BOD5 写成BOD5 • 3 在第3题中,混淆了生物放大与生物 富集 • 4 第4题,好的案例:空调温度不能低 于26℃
•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 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 (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 响的化学物质。它具备四种特性:高毒、 持久、生物积累性、亲脂憎水性,而位 于生物链顶端的人类,则把这些毒性放 大到了7万倍。
建立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 水体富营养化的特征之一是水生生态系统结构的破坏,藻类大量繁殖,生物多样性指数 降低.因此,为抑制藻类大量繁殖,同时把藻类转化为经济水产品,达到治理与利用相 结合的目的,应配置、维持一个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使系统中既有一定量的生产者 (藻类、高等水生植物,又有一定量的消费者(鱼类等),还有一定量的分解者(微生物)
• 1 大气污染伤害植物有什么特点? • 2 利用附生苔藓、地衣来监测城市大气污染 的方法如何? • 3 简述艾姆斯试验监测环境致突变物的机 理和方法。 • 4 试简述两种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
1 大气污染伤害植物有什么特 点?
大气污染物对农作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威胁,而且对植物也有很大 危害。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表现为三种情况:(1)在高浓度 污染物影响下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称坏 死斑),或者直接使植物叶片枯萎脱落;(2)在低浓度污染物长 期影响下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3)在低浓度污染 物影响下产生所谓不可见伤害,即植物外表不出现受害症状, 但生理机能受到影响,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坏。大气污染 除对植物外形和生长发育产生上述直接影响外,还通过减弱 植物生长势,降低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使植物病虫害危害 加重,从而间接引起危害。
以上从水中氮、磷物质去除入手,讨论了几种 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 生物学方法.不同废水类型、不同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一般工 业有机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可用生物硝化-反硝化方法,城市生活污 水也可选用污水灌溉和氧化塘方法,而对一些天然水面的富营养化防 治可用种植适当水生植物及配置合理的水生生物结构.此外,利用污 水灌溉时,还要注意避免对地下水污染,以及土壤质量和农作物质量 的下降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