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与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响应措施汇编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一、灾害背景和风险评估地质灾害指的是由地质过程引起的地壳运动导致的危害性事件,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危险性,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应急组织与指挥体系1.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政府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协调和决策应急工作。
2.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指挥部:设在地质灾害发生地点附近的安全地带,负责具体组织和指挥应急工作。
3.应急救援队伍: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救援行动,并与地方政府和公安等力量配合。
三、预警与监测体系1.地质灾害预警系统:通过地震、气象等监测站点设备的建设和信息传输系统的搭建,实现对地质灾害的预警功能。
2.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在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点,对地壳运动、地下水位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四、应急响应措施1.预警状态(黄色预警):政府发布预警信息,全面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展群众疏散和防护措施,组织人员开展救援准备工作。
2.紧急状态(橙色预警):政府进一步加强指挥调度,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入事发现场,营救被困人员,同时开展灾害评估和应急物资调度。
3.灾害状态(红色预警):政府全面启动应急预案,紧急撤离人员,加强控制区域的封堵与救援,同时调动全国救援力量支援。
五、救援与应急物资保障1.救援力量:各地政府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参与救援,为被困人员提供紧急救援服务。
2.运输保障:政府组织运输车辆,为救援队提供物资和装备运输,保证救援队的快速响应能力。
3.应急物资:政府储备足够的食品、饮用水、药品、帐篷、救生衣等应急物资,以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六、灾后重建与防范1.灾后重建:政府及相关机构应根据灾情评估,及时组织重建工作,修复受损基础设施,恢复灾区的正常生活秩序。
2.防范工作:根据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加强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修复破坏的防灾设施,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2024年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2024年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____年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1. 前言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壳运动或地质构造变化,导致山体滑坡、地震、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形式的一种自然灾害。
针对____年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我们整理了以下八大方面的措施和步骤,以期能够在突发灾害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2. 预警体系建设为了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建立一个高效的预警体系至关重要。
预警体系应包括地质灾害监测系统、预警及时传递系统和警报发布系统。
监测系统可利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和技术,实时监测地壳运动、地震震源、地下水位等,并将数据及时上传至中央控制中心。
及时传递系统包括广播、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尽快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公众。
警报发布系统要确保信息准确、清晰,并采用不同的声光信号来警示群众。
3. 突发灾害情报搜集与分析建立一支专业的灾害情报搜集与分析团队,负责收集各种渠道获取的有关灾害的情报信息,并进行分析研判,以便更好地把握灾害的规模、影响和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该团队应包括地质、环境、气象、卫生、交通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人员,以便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灾害的影响。
4. 救援力量储备和组织安排在灾害之前,应提前组织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和应急救援队伍等各种有救援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力量,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
灾害发生时,要迅速调集这些救援力量,并按照灾情的分配,组织有序的救援工作。
5.人员疏散和临时安置当地政府应根据预警系统的信息和地质灾害的规模,及时制定人员疏散和临时安置的方案。
同时,在人员疏散时要注意保障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安全和需求,并且要关注心理疏导等方面问题,使疏散工作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
6. 灾后生活保障灾后生活保障是灾害应急工作的重点之一。
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政府要及时配送食品、饮用水、帐篷、医疗物资等基本生活物资,确保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政府还应提供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帮助灾民度过灾后的心理困扰。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范文(通用5篇)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范文(通用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就有必要提前进行细致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
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我镇地处皖南山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属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灾害点位于镇村小河里组,灾害类型为滑坡,规模主轴长100米,最大宽为300米,估计厚5—10米,体积1.68万立方米,诱发原因为强降雨,威胁小河里组25户130人,约125万元财产。
一、防治方案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地下水活动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而造成的,我镇拟对该地质灾害点进行重点防治。
首先在滑坡位置竖立醒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标志牌,同时发放群防群测“明白卡”,加强农户特别是受威胁对象的防治意识;其次,做好对该灾害点的监测工作,设定监测人,做好日常监测数据的纪录,雨季尤其是强降雨期间加强监测,防患于未然;再次,要治理灾害点的地表条件,要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保证植被覆盖率,同时适当削方减载,采取支档、避让等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二、应急预案(一)灾前预警一方面根据县气象局的异常暴雨天气预报发现监测点出现异常变化时,由办公室提前通知灾害易发点的责任人,发出预警;另一方面根据监测人对灾害点的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判断出险情时发出预警。
预警方式为鸣锣,同时向受害点群众发出警告,要求尽快疏散,尽可能搬离灾害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组,由镇长任组长,明确责任,统一部署救灾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明确分工责任,服从组织领导,保障救灾效率。
(三)防灾措施根据小河里滑坡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确定险情发生后的撤离路线为向滑坡体的两侧疏散,最后在龙山村路集中,要有组织有纪律地在监测人汪四清的带领下,尽快逃离灾害点,严禁向灾害体运动前方撤离,尽可能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6篇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6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6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分享。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为建立和完善高效有序的防灾和抢险救灾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一)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应急,是指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时,为了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行动。
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是指出现地质灾害前兆,短期内可能发生灾害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危急状态。
(三)地质灾害应急分为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
临灾应急,是指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后,进入临灾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防灾避险行动。
灾害应急,是指发生地质灾害后,进入灾害应急期所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和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的行动。
(四)地质灾害灾情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1、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不含30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不含1000万元)的;2、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不含10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不含500万元)的;3、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不含3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的;4、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含3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
突发性地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突发性地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背景突发性地质灾害事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地壳运动、地震、风化、水流等原因引起的地质灾害事故。
在山区、峡谷等区域较为常见。
灾害发生瞬间,威力极大,无预警,难以进行有效的预防。
因此,在突发性地质灾害事故发生后,必须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
二、应急救援预案1. 前期准备在突发性地质灾害事故发生前,应当做好准备工作,提高群众安全意识。
政府应当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制定应急避难方案,增强群众心理、物质准备能力。
此外,还应在当地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定期开展综合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 灾害发生后初步处置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在人员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开展基础工作。
期间,要组织人员清理道路、搭建临时桥梁,保障人员有通行条件。
在清理工作结束后,可以进行灾害初步评估,评估灾害规模和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3. 现场救援现场救援是救援过程的主体部分。
在人员安全得到保障后,要紧急疏散受灾区域群众,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灾害现场组织救援人员开展搜救工作,寻找受困人员并及时进行营救。
期间,要实时掌握灾情发展动态,做好一些有关治疗方面的应急处理工作。
4.后续处理与恢复工作当灾害发生后,救援和处置工作结束后,还需要做好后续处理和恢复工作。
在这一阶段,要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精细测算,除去危险因素,恢复被毁的交通设施和生产设备。
此外,防止灾区疫情的发生,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条件。
三、救援人员的职责1.救援人员必须在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做好现场打捞、营救等紧急救援工作;2.救援人员需要在现场进行精细的救援和处置工作,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3.救援人员要随时与指挥部保持联系,及时上报灾情动态和及时处理当前救援工作中的问题;4.救援人员可以根据灾害情况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休息和交替。
四、应急救援设备1.收音机:方便救援人员与指挥部和其他救援人员进行联系;2.火炬:在夜间灾害发生时,可以帮助救援人员进行救援;3.保温被:保障灾民在受灾后有足够的保暖条件;4.签字笔、记录本:便于救援人员对灾害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措施方案
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措施方案突发性地质灾害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具有毁灭性的地质现象,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等。
这些灾害在发生之后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为了防止和减少灾害的损失,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
下面是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措施的方案:一、地震灾害应急措施1.预防:(1)加强场所的防护能力,如加固建筑物,提供逃生通道。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地震应急知识。
(3)规划安全的避灾场所,如震后避难所。
2.突发事件:(1)在地震过程中,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如宽阔的空地、露天场所等。
(2)在室内时,躲避在桌子下或者墙角,保护头部和颈部。
(3)震后,及时报警并保持冷静,听从指挥,迅速撤离,并避免接触电线、大型物体等危险。
二、泥石流灾害应急措施1.预防:(1)加强泥石流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
(2)加强植被保护,避免过度采伐和滥伐。
2.突发事件:(1)听从防灾部门的指挥,迅速转移至高地或安全地带。
(2)避免穿越泥石流通道,以免被冲走。
(3)撤离后,及时报警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避免二次灾害。
三、滑坡灾害应急措施1.预防:(1)加强地形地貌的调查和监测,发现滑坡迹象及时报告。
(2)加强植被保护,稳定土壤。
(3)合理规划建筑物的位置,避免在滑坡易发区建设。
2.突发事件:(1)听从防灾部门的指挥,避免滞留在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方。
(2)迅速向高地或安全地带转移,并保持警惕,防止滑坡风险。
(3)撤离后,及时报警并严格遵守安全防护措施,避免继续受到伤害。
四、地下水涌出灾害应急措施1.预防:(1)加强地下水的管理和监测。
(2)规划合理的地下水利用,避免过度开采。
2.突发事件:(1)及时报警并迅速转移至高地或安全地带。
(2)避免进入地下室或地下通道,以免被淹。
(3)注意防潮、防雨措施,避免二次灾害。
五、火山喷发灾害应急措施1.预防:(1)定期监测火山活动,及时预警。
(2)规划安全区域,避免建设在高风险地带。
2.突发事件:(1)及时听从防灾部门的指挥,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没准儿会出现一些突发事故,为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把损失降到最低,常常要提前编制一份优秀的应急预案。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1为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属地为主;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的原则。
本预案适用于xx县境内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任务(一)组织机构成立xx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同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技术咨询组、应急指挥部。
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参加办公室的工作。
技术咨询组由国土资源局组织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专家组,专家组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下,具体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的技术咨询。
应急指挥部由县领导小组副组长或组长任总指挥。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紧急抢险救灾组,应急调查、监测和治理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治安、交通和通信组,基本生活保障组,信息报送和处理组,应急资金保障组。
(二)职责任务领导小组职责任务是统一领导全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建立健全全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负责报告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指导做好中型和小型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分析灾害信息,向领导小组报告;传达领导小组工作指令;协调有关部门的应急工作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制定地质灾害应急对策和措施;负责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信息发布。
矿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矿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一、总则为了提高矿井突发地质灾害的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突发地质灾害预警与报告1.各矿山应根据当地地质环境和矿井状况,建立健全监测系统,对矿井的地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一旦发现地质异常情况,应立即发布预警。
2.预警发布后,相关人员应立即进行区域疏散,矿井应实施停产,矿工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并迅速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
三、矿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1.一级响应:矿井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后,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启动一级响应。
相关人员应立即组织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进行初步救援工作。
2.二级响应:救援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如救援范围扩大,救援力量不够或遇到其他困难,应急指挥中心应启动二级响应。
进一步调集救援力量,协调其他支援机构的参与,并指导救援工作的开展。
3.三级响应:如果救援工作仍然受到严重困难,扩大的灾情使得救援难以迅速展开,应急指挥中心应启动三级响应。
动员更多的救援人员、装备和资金,协调各方力量,组织全面彻底的灾害处置工作。
四、矿井突发地质灾害救援措施1.救援人员应快速到达现场,进行初步的紧急救援和抢救被困人员。
3.对于矿井外部环境的灾害扩大,应急指挥中心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请求支援。
五、矿井突发地质灾害事故处理1.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启动事故处理预案,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和责任的追究。
2.对于事故责任人,应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做好赔偿工作。
3.事故处理后,应成立事故总结小组,详细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善措施。
六、矿井突发地质灾害事后处理1.救援结束后,应急指挥中心应成立事后处理小组,对救援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
2.对于受伤的矿工,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安排其就医,并及时处理医疗赔偿事宜。
3.对于矿井的安全状况,应急指挥中心应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排除隐患,保证再次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最小。
4.根据事后处理的情况和救援经验,应急指挥中心应修订和完善矿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3篇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精选3篇(一)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内容:1. 灾害辨识与预警:建立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时监测地质灾害的迹象和风险,发出预警信号。
2. 预案指挥部组建与职责明确:根据不同地质灾害的特点和规模,成立专门的指挥部,并明确各职责和工作部门。
3. 应急响应与救援:按照预案组织人员和资源,进行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
包括疏散人群、救援被困人员、医疗救护等。
4. 公众防灾教育与宣传:加强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提供相关教育和宣传活动。
5. 通讯与信息网络:建立健全的通讯和信息网络,确保指挥部与救援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及时传递救援信息。
6. 应急物资准备与调配:预先储备必要的救援物资,包括食品、水、医疗用品等,并能迅速调配到救援现场。
7. 各级政府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多级政府协作机制,确保各级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
8. 灾后恢复与重建:灾害发生后,及时启动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保障灾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
以上是一般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具体的预案内容可以根据地质灾害的种类和影响程度进行调整和完善。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精选3篇(二)一、演练目标:1. 检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检验应急救援组织的能力和处理能力。
3. 加强组织协调与沟通,提高应急响应的机动性和快速性。
二、演练内容:1. 地质灾害的场景模拟:根据实际地质灾害情况,选择并模拟地质灾害发生的场景,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2. 应急预案的启动:按照预案中规定的程序,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应急响应。
3. 紧急疏散和救援:模拟疏散和救援行动,包括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运送等,测试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
4. 通信与协调:测试通信和协调机制的效果,包括应急通信网络的运行是否顺畅,指挥中心与现场指挥部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否及时有效。
5. 角色扮演:安排相关人员扮演事故现场发生的不同角色,包括群众、伤员、现场指挥人员等,检验应急响应组织的应对能力。
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范本地质灾害是指地球地壳表面发生的一系列不可逆转的灾害现象,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这些灾害往往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地质灾害防灾应急预案范本:一、预案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原则:科学预测、全民参与、专业救援、迅速响应、协作配合、统一指挥、信息共享。
二、预案的组织架构1. 总指挥部:负责地质灾害预警、调度、指挥、决策等重要职责。
2. 专家组:由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成,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和决策咨询。
3. 救援队伍:包括地质灾害救援队、医疗救援队、物资保障队等,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4. 信息与通信组:负责信息收集和发布、通信联络等工作。
5. 宣传教育组:负责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普及和应急演练等工作。
三、预案的实施步骤1. 预警阶段:(1)根据地质灾害的预警信息,启动预警机制,发布预警通知。
(2)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启动地质灾害预防工作。
(3)组织专家会商,研判灾害形势,制定防灾措施。
2. 应急阶段:(1)发布应急响应指令,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灾害救援。
(2)开展灾情评估,统计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开展救援和转移受灾人员,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4)组织医疗救援队进行伤员救治和病灶防疫工作。
(5)保障灾区物资供应,保证基本生活需求。
(6)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社会正常运行。
四、预案的资源保障和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预案组织架构中明确各职责部门的人员配置和任务分工。
(2)建立灾害防治专家库,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决策。
(3)培训各级干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和应急技能。
2. 物资保障:(1)建立地质灾害应急物资储备库,包括食品、饮用水、医疗器械、救援装备等。
(2)确保物资来源稳定,储备量充足,使用时限有效。
3. 通信保障:(1)建立灾害防治应急通信网络,保证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
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本预案旨在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确保在地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和预警,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
(2)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确保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依法进行。
(2)成立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开展。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接到地质灾害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应急救援力量。
(2)优化应急响应流程,提高应急救援效率,确保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三、组织管理1、成立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地质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2、设立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包括预案的制定、修订、培训和演练等工作。
3、组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明确职责,加强培训,提高救援能力。
4、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家库,为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5、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协作,形成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无缝对接。
6、建立地质灾害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及时、准确、客观地发布地质灾害相关信息,正确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区域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环境卫生监管,确保环境卫生状况良好。
(2)加强地质灾害区域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定期开展水质监测,确保饮用水安全。
(3)加强对地质灾害区域医疗机构的监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灾后医疗救治能力。
突发性地质灾难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提高应对突发性地质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突发性地质灾难,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三、应急组织体系1.成立突发性地质灾难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县突发性地质灾难的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组织、指导和监督应急工作。
3.各相关部门成立应急小组,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急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预警(1)气象、水利、国土等部门根据监测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预警信息发布后,各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2.应急处置(1)紧急疏散:根据灾情,立即组织受威胁区域人员疏散,确保生命安全。
(2)救援队伍:启动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搜救、抢险、救援工作。
(3)物资保障:调配应急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信息发布:及时发布灾情、救援进展等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3.善后处置(1)对受灾群众进行安置,保障基本生活。
(2)开展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3)调查灾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五、应急保障措施1.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需要。
2.人员保障: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技术保障:加强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4.经费保障:设立应急基金,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六、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演练内容应包括预警发布、应急响应、救援处置、善后处置等环节。
3.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七、附则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预案由县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各相关部门应根据本预案,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应急预案。
4.本预案如与本县其他相关应急预案冲突,以本预案为准。
突发性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通用5篇)
突发性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突发性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通用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应急预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突发性地质灾害安全应急预案1一、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在x市xx县黄河岸边xx小禾村黄土滑坡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险区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xx小禾村黄土滑坡遭受连续降雨、强降雨等因素的诱发,滑坡有可能产生速滑趋势的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x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xx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县人民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市县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组织滑坡危险区内的36户174名群众快速有序安全撤离,尽快采取防灾减灾有效措施。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原则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遵照: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四、应急预案演练背景小禾村黄土滑坡位于黄河边滑坡处于黄土前缘大陡坡,出露地层为全新统上更新世Q2—3黄土,上部Q2黄土层厚2—3米,下部Q3可见4层古土壤,土体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坡体为单层结构土体斜坡,斜坡上部位塬面,下部为黄河阶地。
xx小禾村黄土滑坡1976年8月遭遇连阴雨后曾发生滑坡,造成70孔窑洞,4间房屋等财产毁坏,由于撤离群众及时,未发生人员伤亡。
目前该滑坡坡体长度200m,宽400m,厚约35m,体积约140万立方米,属于大型黄土滑坡。
社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范文
社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范文
社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如下:
地质灾害是指地球运动、构造活动和地表风化等地质过程所引起的危及人类安全和造成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
面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社区应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灾害监测预警
1.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及时获取灾情信息,确保有效预警;
2.根据灾害等级采取相应预警措施,提高灾害防范和救援效率;
3.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熟悉监测仪器操作,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
二、应急响应措施
1.成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应对灾害工作;
2.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居民疏散,转移至安全地点;
3.组织人员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尽快清理灾害,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4.协调资源调度,保障救援人员、物资和装备的及时到位;
5.加强对居民的安抚疏导,及时发布灾害信息,避免造成恐慌。
三、灾后重建和整治
1.做好灾后评估工作,及时掌握灾害影响范围和损失情况;
2.制定灾后重建规划,科学合理地恢复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
3.加强对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和整治工作,提高社区的灾害防范能力;
4.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确保社区安全稳定。
在灾害面前,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建立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防灾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社区居民密切关注预警信息,听从指挥调度,共同抗击灾害,共建安全和谐社区。
突发性地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突发性地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灾害背景分析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球内部力学、构造或气候等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类自然灾害。
突发性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这些灾害具有突发性、广泛性和破坏性的特点,给人员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制定一份专业且全面的应急救援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2.原则:迅速反应、科学组织、有序救援、全力保障。
三、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1.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成立后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各相关部门进行救援工作。
2.救援力量组织救援力量包括公安、消防、医疗、抢险队、通信、交通等各相关部门,根据地质灾害的情况和需要,及时调动和组织这些力量参与救援工作。
3.责任分工①地方政府负责对救援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②公安部门负责救援现场的疏导和人员安全保障。
③医疗部门负责伤员的及时救治和医疗保障。
④抢险队负责现场的抢险和救援工作。
⑤通信部门负责通信设备的搭建和维护。
⑥交通部门负责救援现场交通的疏导和保障。
四、应急救援措施1.组织抢险救援地质灾害发生后,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调动公安、消防、医疗、抢险队等力量赶赴现场展开抢险救援工作,救助被困人员,并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2.做好疏导工作公安部门应迅速组织人员对灾害现场进行疏导工作,确保群众的安全和次生灾害的防范。
3.建立救援现场指挥部救援现场指挥部设立于灾害现场的安全区域内,负责指挥现场救援工作,协调相关部门的配合,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4.及时救治伤者医疗部门要迅速派出队伍,将重伤员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抢救,同时对轻伤员进行现场紧急处理,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伤员的生命安全。
5.加强通信设备建设和维护通信部门要迅速调集通信车、塔等设备,保障抢险现场的通信畅通,确保指挥部与救援人员之间的良好联络。
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快速反应,高效处置;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 保障民生,减少损失。
四、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各成员单位。
3. 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1)气象部门:负责提供气象预警信息,为应急处置提供支持。
(2)水利部门:负责监测河道水位、流量等,及时发布洪水预警。
(3)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预警。
(4)住建部门: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安全检查和修复。
(5)交通部门:负责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安全检查和保障。
(6)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救治伤员,提供防疫指导。
(7)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调配和应急演练。
(8)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学生疏散和学校安全检查。
(9)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安置、救助和物资发放。
五、应急处置措施1. 预警阶段(1)密切关注气象、地质等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确保防灾措施落实。
(3)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和物资储备。
2. 应急响应阶段(1)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成立现场指挥部,指挥救援工作。
(2)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救援,确保人员安全。
(3)开展伤员救治,提供防疫指导。
(4)对受灾群众进行安置和救助,确保基本生活。
(5)修复受损基础设施,保障交通、供水、供电等。
3. 后期处置阶段(1)评估灾害损失,开展灾后重建。
(2)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3)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六、保障措施1.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通用10篇)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通用10篇)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一、地质灾害的主要分类方法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
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
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二、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通用10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势态,通常需要预先编制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通用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1为了保障我乡突发性地质灾害防灾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一)工作原则:坚持地质灾害防治“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相互配合和衔接,共同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二)适应范围:本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适用于xxx乡(镇)境内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塌陷、泥石流等灾害发生后的应急。
二、地质灾害等级的划分和预案启动的条件及方式(一)地质灾害等级的划分:按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1、特大级:因灾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社会影响较大者。
2、重大级:因灾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者。
地灾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地灾突发性事故,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各类地灾突发性事故,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三、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地灾突发性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地灾突发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3.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监测预警(1)建立健全地灾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地灾隐患点的监测和预警。
(2)发现地灾隐患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 信息报告(1)地灾突发性事故发生后,事发地政府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
3.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4. 人员疏散(1)对受威胁区域内的居民进行疏散,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2)疏散过程中,确保道路畅通,避免发生交通拥堵。
5. 灾害调查与评估(1)对地灾突发性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2)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估,为后续救援工作提供依据。
五、应急救援措施1. 人员搜救(1)利用无人机、搜救犬等先进设备进行搜救。
(2)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对被困人员实施救援。
2. 医疗救护(1)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站,对伤员进行救治。
(2)组织医疗救护队伍,对伤员进行转运。
3. 险情排除(1)采取工程措施,对险情进行排除。
(2)组织专业队伍,对受影响区域进行抢修。
4. 重建家园(1)根据受灾情况,制定重建家园计划。
(2)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六、应急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1)设立地灾突发性事故应急救援专项资金。
(2)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拨付应急救援资金。
2. 物资保障(1)储备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需求。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及措施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及措施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为了有效应对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特制定本应急处置方案及措施。
一、应急处置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做好日常防范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防患于未然。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4、快速反应,科学处置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中心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中心成员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等。
2、各部门职责(1)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灾情评估,提供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持。
(2)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
(3)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保障抢险救灾道路畅通,组织抢修受损道路。
(4)水利部门:负责水情监测和水利设施的抢险修复。
(5)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医疗救援队伍,救治受伤人员,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6)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协助组织群众转移。
(7)气象部门:负责提供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
(8)电力、通信部门:负责保障灾区电力和通信畅通。
三、预防预警机制1、地质灾害监测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发展变化情况。
2、预警发布根据地质灾害监测情况,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
3、隐患排查定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对发现的隐患点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地质灾害应急处理措施及预案
地质灾害应急处理预案本标段为新建铁路宜昌至万州线第二批内资土建工程六标段。
本标段位于宜昌市点军区和长阳县境内,线路全长9.726km,主要工程项目有赵家岭隧道、赵家岭左线大桥、车溪中桥、白云山隧道和车溪车站、景阳沟中桥、景阳坪隧道、分香溪中桥。
白云山隧道是全线的重点工程,也是控制工程。
标段内有曲线2个,半径分别是2500m、2000m,其中车溪车站为曲线车站;线路为紧岭越坡,面向万州紧坡上升。
本标段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地形极其困难,地质十分复杂,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主要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
为确保施工安全,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作到有备无患,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1、成立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的队伍建立以指挥长为组长的突发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应急救援队,在施工现场设值班室,24小时专人值班,随时掌握现场施工情况,对突发事件作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组建应急医疗队,主要任务是医疗救护,由工地医疗卫生室的医生和有关人员组成,配备医疗器械和药品。
2.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工具和器材在工作车间、施工工区、生活营区备足与突发事故救援相适应的各种应急工具、车辆和器材,经常对工具与器材进行保养与更新,保证完好与使用。
在突发事故时,保证通讯设备的完好与畅通。
3.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设备和物资应急事故的救援物资提前足量储备,单独储存保管,不能移作它用。
应急救援的设备和机械提前落实,实行“定人定岗定设备”责任制度,经常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始终处于完好无故障状态。
4.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的协调一旦发生人为不可抗拒的特殊事故,由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行动,快速组建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队,各有关部门和人员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各尽其责,按突发事故的紧急预案措施,尽快控制事故态势的发展,缩小事故的扩散范围,最终消除事故。
把突发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努力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与此同时,立即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与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响应措施汇编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为提高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确保辖区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全区和谐稳定环境,根据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有关文件、规定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将地质灾害的治理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突发性致灾地质作用为重点,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处理好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处置原则及适用范围坚持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处置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为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领导水平,确保在发生地质灾害时,有统一协调的领导组织机构,决定调整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领导小组。
(一)调整后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
(二)领导小组职责:1.统一领导区辖区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执行上级下达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2.督查各部门和各企业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下达启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命令,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对灾情实施救援,统一部署,安排指挥各组成机构的工作任务。
3.协调、安排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及时掌握辖区范围内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向上级报告和友邻乡镇通报情况,必要时请求支援。
4.发生小型及其以上地质灾害时,组织成员亲赴现场,指挥地质灾害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
5.制定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并进行督促检查和落实;6.组织完成地质灾害后的规划重建工作和其它工作。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1.随时掌握地质灾害情况,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
2.依据领导小组命令,组织各单位及时赶赴灾害现场参与抢险求灾,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的统一救援行动。
3.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灾害调查情况,受领导小组委托,全权处置灾害现场的各种突发事件。
4.负责组织现场应急调查处置工作。
5.负责应急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
6.负责协调应急调查与其它相关部门的工作关系。
7.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
(四)成立抢险救灾小组为确保处置地质灾害工作的顺利进行,组建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救援队,队长由张其军同志担任。
1.组织协调指挥各相关单位和救援队开展应急救灾工作。
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灾情扩大。
3.及时动员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
抢险救援分队分3个小组,分别是治安小组、抢险救援小组、医疗救护小组。
治安小组由派出所人员组成,齐洪斌为小组长,主要负责预防和处置防止因地质灾害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做好进出灾区道路和灾区内交通疏导工作,协助组织灾区群众转移,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抢险救援小组由民兵应急分队人员组成,闫文彪为小组长,主要负责抢险救灾工作,采取排险防治措施防止灾情扩大,组织、转移、安置灾民,及时设置避险场所和救灾物资供应点。
医疗救护小组由榆树沟卫生院人员组成,李亚斌为小组长,主要负责在地质灾害现场对伤病员进行紧急救护,并提供一定数量的伤病员治疗床位。
四、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一)预防预报预警信息要进一步加快完善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及时传送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汛情和气象信息。
(二)信息收集与分析广泛与突发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
(三)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每年年初拟订本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标明辖区内主要灾害点的分布,说明主要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范围,明确重点防范期,制订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定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四)地质灾害险情巡查进一步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向区管委会和区国土资源局报告。
协助国土资源局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
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五)“防灾明白卡”发放为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根据当地已查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村委会主任以及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村民,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明白卡”发到企业及村民手中。
(六)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要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各单位和当地群众要对照“防灾明白卡”的要求,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突发地质灾害事件信息报告1.速报时限要求:当接到辖区内出现特大型、大型、中、小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速报区管委会和国土资源局。
2.速报的内容: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
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3.发现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有新的变化时,要随时进行续报。
六、应急处置1.发生地质灾害时,根据监测人员和当地群众对灾情的报告,按照地质灾害预案制定的人员财产的转移路线进行撤离避灾,将人员财产转移至安全地带。
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灾疏散;并及时向区管委会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上报和通报。
2.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当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分工,做好相应的应急工作。
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处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
3.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要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做好医疗救护、卫生防疫、疾病控制、药品供应、社会治安工作;通信、交通部门保证地质灾害应急的通信畅通和救灾物资、设备、药物、食品的运送。
4.根据地质灾害应急处理的需要,领导小组应当紧急调集人员,调用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在抢险救灾区域范围内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
七、应急保障(一)应急队伍、资金、物资、装备保障1.加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建设。
正常开展地质灾害日常监测和应急调查工作,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防治与救灾力量及时到位。
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防治与救灾演练,提高应急防治与救灾能力。
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需经费,按《财政应急保障预案》规定执行,以确保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3.民政办、卫生院要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必需等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
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
(二)通信与信息传递1.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移动手机、及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覆盖全区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网。
2.发生地质灾害时,各地质灾害点的监测人员或灾害出现地的群众发出地质灾害预警信号(逐户通知、呼叫、打电话报告等),通过已建立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三级网络逐级速报和向有关部门单位通报,同时区及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员前往地质灾害发生处进行抢险救援,各司其职,通信部门保障通信畅通无阻,确保抢险救援顺利进行。
(三)宣传与培训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信息发布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的发布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执行。
(五)监督检查区应组织各部门、各单位负责落实相关责任,对上述各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保障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和检查,及时总结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八、善后处置救援工作结束后,要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1.因救灾需要,临时调用单位和个人的物资、设施、设备或者占用其房屋土地的,事后应当及时归还,无法归还或者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
2.区根据地质灾害受灾情况和地质灾害防治需要,统筹规划,安排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
九、预案管理本预案印发执行后,结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变化,结合镇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完善。
本预案自下发之日起执行,预案的解释由区管委会负责。
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响应措施(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触电伤害事故的环节工程与外电高压线之间不达安全操作距离或防护不符合安全要求;临时用电架设末采用TN-S系统、不达“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雨天露天电焊作业;不遵守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照明灯具金属外壳末作接零保护,潮湿作业末采用安全电压;高大机械设备末设防雷接地;非专职电工操作临时用电等。
(2)预防措施①施工现场做到临时用电的架设、维护、拆除等由专职电工完成。
②工程的外侧防护与外电高压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达不到要求的,要增设屏障、遮栏或保护网,避免施工机械设备或钢架触高压电线。
无安全防护措施时,禁止强行施工。
③综合采用TN-S系统和漏电保护系统,组成防触电保护系统,形成防触电二道防线。
④不得在高、低压线下方施工、搭设工棚、建损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⑤坚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配电箱、开关箱要合理设置,避免不良环境因素损害和引发电气火灾,其装设位置应避开污染介质、外来固体撞击、强烈振动、高温、潮湿、水溅、以及易燃易爆物等。
⑥雨天禁止露天电焊作业。
⑦按照《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各类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保护,保证其安全使用。
凡移动式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压。
⑧坚持临时用电定期检查制度。
2、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环节临边、洞口防护不严;高处作业物料堆放不平稳;架上嘻戏、打闹、向下抛掷料;不使用劳保用品,酒后上岗,不遵守劳动纪律;起重、吊装工末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龙门、井架吊篮乘人。
(2)预防措施①凡在距地2m以上,有可能发生坠落的基坑边、基槽边、预留洞口、通道口、基坑口等高处作业时,都必须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②施工现场使用的龙门架及架桥机等吊装设备,必须制定安装和拆除施工方案,严格遵守安装和拆除顺序,配备齐全有效限位装置。
在运行前,要对超高限位、制动装置、断绳保险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验收,经确认合格有效,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