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电机安装知识分享
直线电机光栅尺安装方法
直线电机光栅尺安装方法
嘿,你问直线电机光栅尺咋安装呀?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呢,咱得把安装光栅尺的地方给清理干净喽。
这就好比你要贴个漂亮的贴纸,那得先把墙面擦干净不是?可不能有灰尘啊、杂物啥的,不然会影响安装效果。
清理好地方后,咱就得把光栅尺拿出来啦。
这光栅尺长得就像一把长长的尺子,可别小瞧它哦,它的作用可大着呢。
把光栅尺放在要安装的位置上,比划比划,看看合不合适。
接着呢,就得开始固定光栅尺了。
可以用螺丝啊、胶水啥的,把光栅尺牢牢地固定在那里。
这就像给一个调皮的小孩戴上帽子,得戴得稳稳的,不能让它掉下来。
固定的时候可得注意力度,别太紧也别太松。
太紧了可能会把光栅尺弄坏,太松了又固定不住。
固定好光栅尺后,还得检查一下安装得正不正。
这就像你穿衣服得看看扣子扣对了没有,不能歪歪扭扭的。
可以用水平仪啊、尺子啥的,量一量,看看光栅尺是不是安装得平平整整的。
在安装光栅尺的过程中,还得小心别把它给刮花了。
这光栅尺就像个娇气的小公主,得温柔对待。
如果不小心刮花了,可能会影响它的测量精度哦。
给你举个例子哈,就好比你要安装一个相框。
你得先把墙面擦干净,然后把相框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用钉子或者胶水固定好。
固定好后,还得看看相框是不是挂得正,不能歪了。
安装直线电机光栅尺也是一样的道理哦。
总之呢,安装直线电机光栅尺需要细心和耐心。
一步一步来,别着急。
只要你按照正确的方法做,就一定能把光栅尺安装好。
嘿嘿,这下你明白了不?。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深度总结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深度总结直线电机是一种直线运动装置,通过电磁力实现直线运动,具有传动效率高、响应速度快、定位精度高等特点。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航天航空领域、精密仪器仪表领域等。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洛伦兹力定律。
当通电导线放置在磁场中时,通电导线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导线电流以及磁场强度有关。
利用这一原理,直线电机将电流进行控制,从而实现直线运动。
直线电机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定子和移动子两部分。
定子由线圈、铁芯等组成,具有磁场产生功能。
移动子则是导体材料制成的滑动接触杆或者导轨,能够在定子的作用下进行直线运动。
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控制移动子在定子上的位置,从而实现直线运动。
直线电机的结构特点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尺寸、功率、精度要求等。
常见的直线电机结构主要有平行式、分散式和双通道式等。
平行式直线电机结构紧凑,具有较小的外形尺寸,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应用场合。
分散式直线电机则是将定子和移动子分开设计,具有相对较高的功率密度,适用于高动力要求的应用场合。
双通道式直线电机则是在一个定子内同时设置两个通道,可以实现双向运动,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适用于高精度定位控制场合。
直线电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动效率高:直线电机无需传统的转动-转动传动机构,直接将电能转换为直线运动,传动效率高,能够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2. 响应速度快:直线电机的直线运动速度可以很快达到设定值,响应速度快,能够适应高速运动的要求。
3. 定位精度高:直线电机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能够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实现精确位置调整,并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4. 反应灵敏:直线电机的直线运动与电流大小和方向直接相关,通过控制电流可以快速调整运动状态,反应灵敏。
5. 使用寿命长:直线电机的结构相对简单,无需传动机构,摩擦和磨损较小,使用寿命较长。
然而,直线电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1. 安装困难:直线电机的安装需要较大的空间,且需要与定子和移动子之间的配合精度较高,安装复杂。
单轴直线电机模组使用注意事项
单轴直线电机模组使用注意事项1. 基础知识普及单轴直线电机模组,这名字听上去就很高大上,是吧?但其实它就像你家里的电器一样,方便又实用。
简单来说,这种电机模组可以让东西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像小车跑轨道一样。
你想想看,机械手臂、自动化设备、甚至一些精密仪器,少了它可不行!但是,使用这些高科技玩意儿的时候,我们可得小心翼翼,免得出点儿岔子。
1.1 了解产品特点首先,咱得先弄明白单轴直线电机模组的特点。
它们通常具备高精度、高速度和高效率的优点,简直就像是工业界的“超人”。
想象一下,电机的转速再高,也比不过这玩意儿的直线移动速度。
说白了,它的工作效率简直就是“闪电侠”上身。
不过,正因为它们太能干,使用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
别让它“疲劳过度”,不然可就要“报销”了!1.2 使用环境的重要性再说到使用环境,哎呀,这可大有讲究了。
直线电机对环境的要求可不低,最好别让它处于潮湿、尘土飞扬的地方,听起来像是个娇贵的“小姐姐”。
如果你的工作环境像是个“工地”,那可得给它加把保护伞,搞个防护罩,免得它“受伤”哦。
不然的话,搞不好就得维修,既费时间又费钱,真是得不偿失。
2. 安装与调试接下来,咱们聊聊安装和调试。
这个步骤可是相当关键,弄不好可能会“摔一跤”。
安装的时候,先得看好说明书,别觉得自己是“老手”就马虎。
仔细看看每一个细节,确保每个螺丝钉都牢牢地拧上。
要知道,细节决定成败,千万别小看这些小零件。
2.1 连接线路要稳然后,线路连接也得特别注意。
这个电机模组需要良好的电源支持,像人一样,电力是它的“粮草”。
在接线的时候,要确保接头紧密,别让它“受凉”。
如果线路不稳,电机很可能就会“抽风”,那时候你就得哭着去找维修工了。
2.2 调试别心急调试过程中,切记别心急。
很多人往往是想快点搞定,结果越急越出错。
调试的时候,慢慢来,调个参数、测个数据,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就像煮汤一样,急不得,得让它慢慢“入味”。
调试完成后,做个简单的测试,确保一切都运转良好,这样才能安心使用。
直线电机的安装调试方法
直线电机的安装调试方法
1. 嘿,直线电机安装调试第一步,那就是得认真准备好场地呀!就像建房子得先有牢固的地基一样。
你可别小瞧这一步哦!比如,咱们要是在一个乱糟糟、满是杂物的地方安装,那不就像在沼泽地里盖房子,能稳吗?肯定不行呀!所以场地清理干净整洁是超级重要的啦。
2. 直线电机拿来了,得小心轻放呀,这可不是随便扔那儿就行的。
好比是呵护一个宝贝蛋,轻拿轻放它才能安好呀!想想看,要是你粗鲁对待,它能好好工作给你回报吗?肯定不能呀!所以啊,一定拿稳了放到位。
3. 安装的时候,每一个螺丝都要拧紧咯!这就跟系鞋带一样,松了可就容易出问题。
就像你跑步的时候鞋带松了,那不得摔个大跟头呀!可别偷这点懒哦!
4. 调试那可得细心再细心呀!就像给病人看病一样,得仔细检查各项指标。
比如说电机运行的速度、精度等等,一个小细节都不能放过呀,不然到时候出问题可就麻烦大啦!
5. 嘿,还记得要给直线电机做好润滑呀!这好比给汽车加机油,能让它跑得更顺畅呢!要是不做这一步,那不就像让运动员干跑不喝水,能撑多久呀?所以润滑很关键哦!
6. 连接线路的时候可不能出错呀,这就像走迷宫,得找对路才行。
万一接错了线,那不就像走错了路,还怎么到达目的地呀!一定要仔细对照图纸哟!
7. 测试的时候得全神贯注呀,看着它运行的状态,有没有异常啥的。
这可关系到后面能不能正常工作呀,就像考试一样,得认真对待才能拿高分呀,对不?
8. 要是安装调试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别慌!冷静下来解决呀!这就像遇到困难一样,慌乱有啥用呢,得积极面对去克服呀!
9. 总之呀,直线电机的安装调试可不能马虎,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每一步都得做好,它才能乖乖为咱工作呀!。
双y直线电机定子安装注意事项
双y直线电机定子安装注意事项
双Y直线电机定子安装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确保磁石定子表面的精度和直线度,因为这直接影响到磁板的形变量与气隙的均匀度,进而影响电机的性能。
2、在安装磁石定子时,需要注意固定螺孔的距离、最小距离以及磁石定子之间的气隙,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电机的安装精度和最终的使用效果。
3、磁石定子与线圈溜板之间的气隙大小对磁性吸引力和电机的最大推力有重要影响。
一般要求气隙的大小为0.5mm,以确保足够的磁性吸引力和推力。
4、安装前应检查机床机械安装底座平面的平直度和定子磁选机表面的平直度,确保设备基面平整度,这对于保证直线电机的安装质量和运动精度至关重要。
5、在安装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线圈的绝缘处理,确保绝缘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绝缘状态,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绝缘材料,以避免电流泄漏或短路现象的发生。
直线电机 维修考前须知
直线电机维修考前须知导语:直线电机模组属于高精细全闭环控制运动构造,通常采用光栅编码器配套光栅尺,或磁栅编码器配套磁栅尺作为模组的位置反应,精细导轨做为导向支撑。
所以,关于直线电机的运输、安装、维护,会直接影响到模组的正常运行。
直线电机模组运输、存放、安装、调试及维护:直线电机模组属于高精细全闭环控制运动构造,通常采用光栅编码器配套光栅尺,或磁栅编码器配套磁栅尺作为模组的位置反应,精细导轨做为导向支撑。
所以,关于直线电机的运输、安装、维护,会直接影响到模组的正常运行。
对于直线电机模组的日常维护,有以下几点要求:1、运输及存放:包装模组时,保护好尺面,确保模组尺面没有与其他零部件或者硬物相接触,同时做好运输固定,保证尺面再运输的经过中不会与其他硬物发生撞击。
搬运模组经过中轻拿轻放,防止尺面受到撞击和摩擦,不要磕碰到光栅尺面,以免造成光栅尺损坏。
在模组的搬运、安装及使用经过中,注意不要触摸到光栅尺外表,以防污染光栅尺,影响读数头读数。
假设编码器为磁栅编码器,要防止带磁性的物体接触和靠近磁栅尺,以免造成磁栅尺磁性消退或者被磁化,导致磁栅尺报废。
模组在长时间存放时,环境应当保持枯燥,注意做好导轨防锈,光栅尺防尘,导轨上涂抹防锈油。
2、安装与维护:模组在安装前,请确保安装面的精度与模组的被安装面精度相匹配,然后用无尘布清洁两个安装面的外表。
安装经过中,取下模组的盖板/钢带,安装模组可采取从一端向另一端或者中间向两端预紧。
安装时请注意使用不锈钢螺丝,使用内六角扳手时,请注意磁轨处有强磁,不要吸入磁轨处;组安装完成后注意检查磁轨处的异物,发现时及时去除。
检查读数头窗口及光栅尺外表是否有污损,检查读数头与各部件之间的连接螺钉是否有松动,通电后读数头信号灯是否正常。
光栅尺外表严禁手摸及异物,油污,划伤,外表清洁时可用酒精进展清洗。
直线电机模组运输、存放、安装、调试及维护:3、直线电机的调试与维护考前须知:检查各个线缆转接处是否连接完好光栅尺外表严禁手摸及异物,油污,划伤,外表清洁时可用酒精进展清洗。
SEW-SLC直线电机安装方法和步骤
初级线圈和NL16:•检查安装公差在5.2章中,18页•对NL16编码器和初级线圈之间的距离要非常小心!以保障电机输出最大的力矩。
建议按下图将3个定子和一个编码器集成在3米长的底座上,成为一个单元,底座的弯曲刚度请参照DIN EN10210-60x60x6-S235JR为保障SLC电机的散热(全力矩输出),最好用10mm厚的铝板垫在底座和SLC电机定子之间图中各器件黄色线相对位置允许偏差为+/- (1 mm),相对于运行方向中心线允许偏差为+/-(0.5mm)•为获得较好的推力分布,电机集成单元,最好均布在环形线的直线段处次级侧:•·见5.4章,总是有南北两极交变;也包括两车之间的南北两极交变•·确保所有电车第一磁铁总是放在从相同的距离,它总是相同的磁极(南或北)•·用磁针检查每个小车的磁极顺序是正确的•·铁氧体磁体是脆的。
如果一小部分碎裂,你仍然可以使用它们。
装配前请擦拭干净•使用螺钉将磁铁整块安装在小车底部,每个直线电机最大能产生480N的推力,所以用来紧固磁块的紧固件需要核定紧固力(推荐1000N)•.用盖子保护磁块,盖子不能是铁磁材料•首先使用0.5mm的铝板或非铁磁材料保护磁块,再使初级和次级之间保持4mm的间隙(即直线电机初级和次级之间4.5mm间隙),即可获得额定的推力,间隙越小,推力越大;间隙越大,推力越小,直到7mm•如果有一个检测初级和次级之间间隙的装置是最好的;在车体上安装一个毛刷,不断对初级和次级之间进行异物清除,也是必要的•每车的长度保持在(n*100mm) +/- (1 to 4mm),不要产生累积间隙(车与车的连接有一定的可调度)5h11= 5+0,0; 5-0,075 60h11 = 6+0,0; 6-0,19。
parker直线电机 使用手册
parker直线电机使用手册parker直线电机是一种先进的电动驱动设备,具有高效、精准、稳定的特点。
本使用手册旨在为用户提供关于parker直线电机的详细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帮助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该设备。
正文一、产品概述parker直线电机是一种采用直线运动原理的电动驱动器,可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自动化装配、医疗器械等领域。
该电机具有结构紧凑、功耗低、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能够实现高精度直线运动控制。
二、安装与调试1. 安装前,请确保电机和控制器的电源已经断开,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安装位置。
2. 仔细检查电机是否有损坏或松动的部件,如有发现问题,请及时联系售后服务。
3. 将parker直线电机正确安装到设备上,并确保固定牢固。
4. 进行电机参数的设置和调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电机的运动速度、加速度等参数。
三、使用注意事项1. 在使用过程中,请勿超载使用电机,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
2. 使用前,请确保电机和控制器的电源稳定,并按照标准接线图正确接线。
3. 长时间不使用电机时,请切断电源,以免造成能耗浪费和设备损坏。
4. 请定期对电机进行维护保养,保持电机的清洁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5. 若发现电机运行异常或故障,请及时联系售后服务,不要自行拆卸或修复。
四、售后服务1.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随时联系售后服务。
2. 请提供详细的问题描述和相关信息,以便售后服务能够及时有效地给予帮助。
3. 售后服务将尽快解决您的问题,并提供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
【文档结尾】本使用手册详细介绍了parker直线电机的安装、调试和使用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用户正确、安全地操作该设备。
如有更多问题,请随时联系售后服务。
直线电机模组安装步骤
直线电机模组安装步骤直线电机模块由磁性板(定子)、线圈(线圈滑板)、磁极位置检测单元(使用增量式编码器时)、磁性板表面未抛光钢护罩、光学切断尺等组成。
运动的原理是基于交流电在磁场中的运动,而运动的原理是基于交流电在磁场中的运动,从而控制位置。
其中永磁体采用了光切割机作为位置反馈元件。
这是因为线圈(或磁板)的运动是由磁场和励磁线圈在磁场中的相互作用完成的。
因此,磁通量的大小与电机的控制力和位置控制精度密切相关。
因此,直线电机模块的安装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机的特性。
直线电机模组安装步骤下面是安装直线电机模块的主要步骤:1. 检查机床机械安装底座平面的平直度。
2. 检查定子磁选机表面的平直度。
3.真空吸尘器清洗数控车床安装的表层和直夹板的表层。
4. 预安装磁电机定子。
A、将所有电磁电机定子安装在数控车床上,用力矩扳手拧紧,用不锈钢板M8X25螺钉作为地脚螺栓,拧紧力矩为25N。
B.检查安装磁铁的表面精度和直线度。
表面精度测定方法:将大理石平台置于磁体表面,测定大理石平台的高差。
这个过程要注意的是:磁板的形状自变量和磁密度的精度是成正比的,因此,定子的定子表面的精度和平行度也要注意。
另外,磁电机的定子如果有太多可能会对磁性板造成损坏。
5. 精确测量伺服电机安装的方位角规格。
计算操作台与电磁线圈之间的电磁线圈滑板所需要的垫片厚度,并对垫片进行模具修复。
确保电磁线圈与磁体之间的磁密度为0.8mm(其中磁体的安全防护板为0.3mm)。
6. 调整磁板之间的磁密度在安装磁板的整个安装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磁板的旋光方向,另外,针对磁板中间的磁密度大小一定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直线电机安装手册
直线电机安装手册
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的电力传动装置,它可以省去大量中间传动机构,加快系统反映速度,提高系统精确度,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直线电机的安装步骤:
1. 检查安装环境:在安装直线电机之前,请确保安装环境符合要求。
检查安装表面是否平整、干净,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直线电机。
2. 安装支架:根据直线电机的型号和安装方式,选择合适的支架。
将支架固定在安装表面上,确保支架稳固。
3. 安装电机:将直线电机安装在支架上,确保电机与支架之间的连接牢固。
在安装过程中,注意保护电机的电缆和连接器。
4. 连接电源和控制系统:根据电机的电源要求,将电源和控制系统连接到电机上。
确保连接正确、牢固。
5. 调整电机位置:在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电机的位置进行调整,以确保电机能够正常运行。
调整电机位置时,需要注意不要损坏电机和支架。
6. 测试电机:在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电机进行测试,以确保电机能够正常运行。
测试电机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7. 安装防护罩:如果直线电机需要防护罩,在测试完成后,需要安装防护罩。
安装防护罩时,需要注意防护罩的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
直线电机模组安装注意事项
直线电机模组安装注意事项直线电机模组是一种常用于自动化设备和机械系统中的关键部件,用于实现直线运动。
正确的安装直线电机模组对于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直线电机模组安装的注意事项和步骤,以帮助读者正确安装直线电机模组。
一、安装环境准备在开始安装直线电机模组之前,首先需要准备一个适合的安装环境。
安装环境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有尘土、水汽等杂质对直线电机模组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注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在规定的工作环境范围内进行安装。
二、固定基座安装直线电机模组需要通过固定基座来安装在机械系统上。
在安装之前,需要确保固定基座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以保证直线电机模组的安装精度。
同时,还需要根据直线电机模组的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的固定螺栓和螺母,并使用扭力扳手按照规定的扭矩进行紧固。
三、导轨安装直线电机模组通常需要与导轨配合使用,以实现直线运动。
在安装导轨之前,需要仔细清理导轨的表面,并确保导轨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安装导轨时,应根据直线电机模组的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的定位销和螺栓进行固定,并使用水平仪和千分尺进行调整,以确保导轨与直线电机模组的平行度和垂直度达到要求。
四、接线连接直线电机模组的安装需要进行接线连接。
在接线之前,需要仔细阅读直线电机模组的接线图和说明书,确保正确理解接线方式和接线步骤。
接线时,应根据接线图进行正确的接线连接,并使用绝缘套管和绝缘胶带对接线进行绝缘保护。
接线完成后,应进行绝缘测试,确保接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安装调试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安装调试。
在调试之前,需要仔细检查安装的各个部件和连接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松动或异常。
调试时,应按照直线电机模组的调试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调整参数和功能,确保直线电机模组的运行正常。
同时,还需要注意观察直线电机模组的工作状态和声音,以及各部件的温度和振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正确的安装直线电机模组对于机械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直线电机安装知识分享
直线电机的安装目录:、直线电机的安装设计1.1直线电机结构设计,强度与刚度1.2直线电机走线1.3 Z轴(垂直轴)刹车1.4防撞设计1.5直线电机防护设二、安装工艺2.1直线电机安装尺寸和公差2.2直线电机装配方法2.3装配其它注意事项 2.4光栅尺安装位置及安装座要求 2.5光栅尺安装精度要求 2.6光栅尺的防护2.7冷却系统一个直线电机轴的主要组件底座次级部分导轨初级部分工作台测昼系统柚链一、直线电机的安装设计1.1直线电机结构设计,强度与刚度直线电机、磁板的安装位置,应当尽量设计靠近运动结构的重心位置,以平衡运动时直线电机与磁板之间持续存在较大的磁吸力,工作台、鞍座等设计时,必须考虑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同时,为避免移动部件过于笨重,应尽量考虑采用高强度的材质,以及多筋板结构。
其它结构上提高刚度的办法有:1上拱结构2导轨等支撑点尽量靠近直线电机线圈3机床的固定部分刚性尽可能高、移动部分的重量尽可能轻,因为直线电机对刚性和移动部分重量比旋转电机更敏感1.2直线电机走线直线电机相对于旋转伺服电机的系统而言,由于其推进动力在移动部件上,所以走线较旋转伺服电机复杂,许多线缆都需要通过拖链来连接。
主要需要通过拖链的线缆有:线圈的动力线、线圈的冷却管路、光栅尺读数头的数据线(如果读数头设计在移动部件上)、导轨润滑油管路。
这些走线均需要通过拖链连接,请务必在设计时详尽考虑。
1.3 Z轴(垂直轴)刹车直线电机应用在Z轴(垂直轴)上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在未通电时,或直线电机无力矩输出时,会发生掉落事故。
必须设计Z轴的刹车装置。
为增加安全性,建议设计Z轴平衡装置(如机械配重、氮气平衡缸等)。
1.4防撞设计为了避免意外的撞击事故造成直线电机的损坏,直线电机两端要加防撞缓冲装置。
设计缓冲装置时须注意:缓冲装置受力点避免在线圈、滑块等精密元件上。
1.5 直线电机防护设计(1)铁屑防护直线电机的磁板,由于对铁屑有较强的吸引力,故应当在移动部件上设计铁屑的刮除装置,同时也要避免铁屑在磁板两端过度堆积。
直线电机光栅尺安装方法
现在有很多人还不清楚这个光栅尺该安装在直线电机哪个部位呢?带你了解直线电机的光栅尺安装方法。
直线电机的光栅尺的安装更加灵活,可以安装在设备的不同位置。
主尺一般安装在机床上的工作台,读数头安装在机床上,尽量安装在主尺的下方。
安装方式必须注意切屑、切削液和油溅的方向。
如果由于安装位置限制而必须平头安装,则必须增加额外的密封,另外,通常情况下,读数头应尽量安装在相对机床的静态部件上,此时,输出线不易移动固定,而直尺应安装在相对的运动部件上。
安装光栅尺传感器时,传感器不能直接安装在粗糙的机床身上,更不能安装在油漆机身的底部。
将光栅尺和读数头分别相对运动安装在机床上的两个部件上。
用千分表检查机床工作台主尺安装面与导轨运动方向的平行度。
仪表安装在机床上,工作台移动。
平行度要求在0.1mm~1000mm之间。
如不能满足此要求,则需设计加工光栅尺底座。
底座要求如下:(1)、应增加与光栅尺长度相同的底座。
(2)、底座需经过铣磨加工,保证其平面平行度在0.1mm~1000mm之间。
另外,还需要加工一个尺体底座相等的读数头底座。
读数头底座与尺体底座的总的误差应大于±0.2mm。
安装时调整读数头位置,使读数头与光栅尺体平行度约为0.1mm,读数头与光栅尺体的间距约为1-1.5mm。
2、光栅尺安装,将光栅尺用螺丝固定咋机床工作的安装面上安装,但拧不紧时,将千分表固定在机床上,移动工作台。
调整平面的运动方向和机床的导轨的千分尺测量,螺钉位置的并行性调整,主要的主尺平行度是在0.1mm-1000mm彻底螺丝收紧。
3、在安装光栅尺主尺时,应注意一下三点:(1)、安装主尺时,如果安装的光栅尺长度在1.5m以上,则应只在两端安装在两端,应在整个主尺主题上提供支撑。
(2)、带底座安装后,用夹子夹住尺子的中点。
(3)、当无法安装时,要用光栅尺上粘贴玻璃胶,使基尺与主尺固定。
4、安装光栅尺读数头,首先要确保读数头的基面满足安装要求,然后再安装读数头。
广州微型直线电机使用方法
广州微型直线电机使用方法
广州微型直线电机是一种小型电动机,常用于精密机械设备中,具有体积小、转速高、噪音低等优点。
以下是广州微型直线电机使用方法:
1. 接线:根据电机的接线图进行接线,一般需要接两根电线,注意正负极的连接。
2. 控制:广州微型直线电机一般需要使用PWM控制器进行控制,可以通过调节PWM信号的占空比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方向。
3. 安装:安装电机时需要注意电机的方向和位置,以确保电机能够正常运行,同时还需要注意电机的散热问题,可以在电机周围增加合适的散热片或散热风扇。
4. 维护:广州微型直线电机使用时需要定期清洁和润滑,以延长电机的寿命。
同时,还需要注意电机的电压和电流是否合适,不能超过电机的额定值。
以上是广州微型直线电机使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 -。
安川Σ-Trac II直线电机安装指南说明书
Packing List:A.Yaskawa Provided1)Fully assembled Sigma Trac II (Base Plate Length Varies by Order)2)Encoder Installation Manual (Fagor 14460198; 14460210)3)Fagor encoder alignment shim (0.2 mm and 0.6 mm)4)Mounting aid tool – USP-0376 (screw insertion tube) Ø15.5 (ID) x Ø19.5 mm (OD) x 100 mm (See Figure 3)**Only provided when carriage plate covers the mounting holes5)Yaskawa linear motor safety precaution manual (TOBP C230842 00B)B.Customer Provided1)Mounting bolts – Socket head cap screw recommended (see Table 1 for size & torque specs)2)Mounting base, see Page 4, Mounting Surface Recommendation**Yaskawa units are tested on laboratory grade A granite surface plate (surface flatness 0.584 µm)3) Lifting method: Jergens, Hoist Ring, FTCP, M6x1.0, 200 KG (J213405) or similar.4) Air pressure (brake models only): air pressure required to operate brake is 5.5-6.5 bar (80-95 psi), See Page 5-7CarriageType Description Material Finish Grade TensileStrength(psi)Bolt TorqueRequired(N*m)Recommended Minimum Thread EngagementStandard Base (0.5") Thick Base (1.5")AluminumPlateSteel orS.S PlateAluminumPlateSteel orS.S PlateC1, C2, C3 SHCSM8x1.25Steel BlackOxideClass12.9 140,687 41.3216 mm(20 mm boltlength)12 mm(16 mmboltlength)16 mm(46 mm boltlength)12 mm(42 mmboltlength) Steel ZincPlatedClass12.9 140,687 41.32StainlessSteel18-8(**)DIN912 39,305 11.55StainlessSteel 316DIN912 45,832 13.46A1, A2, A3 SHCSM6x1.0Steel BlackOxideClass12.9 140,687 16.9412 mm(18 mm boltlength)9 mm(15 mmboltlength)12 mm(44 mm boltlength)9 mm(41 mmboltlength) Steel ZincPlatedClass12.9 140,687 16.94StainlessSteel18-8(**)DIN912 39,305 4.73StainlessSteel 316DIN912 45,832 5.52Table 1. Bolt Torque Requirement at Specific Grade**Yaskawa uses 18-8 Stainless Steel bolts for the prevention of damage to the magnet plate.Installation:1) Carefully remove Sigma Trac II from the packaging crate by using the lifting method suggested above or a similarmethod.***CAUTION:• Do not place any magnetic objects such as iron particles close to the magnet track. Failure to observe this caution may result in injury.• Do not place any electronic devices such as clocks, magnetic cards, storage media, or measuring devices close to the magnet track. Failure to observe this caution may result in malfunction or mechanical failure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s.• Pay attention to the magnetic attraction and confirm that there are not any magnetic objects such as iron particles attached before mounting the Sigma Trac II. Failure to observe this caution may result in injury or damage to the magnet track. (See Figure 2)2)Assemble Sigma Trac II on the mounting plate (Customer-provided)a.See Figure 1, tighten the bolts in the torque pattern shown (See Table 1 for torque requirement of eachgrade bolt)Figure 1. Sigma Trac II - Torque Pattern Order Figure 2. Sigma Trac II - Magnet Plate Caution AreaMagnaetic Plate and Carriage Omitted for clarityb. See Figure 3, for some C2 and C3 carriage / base combinations (see Table 2), it is necessary to passmounting bolts through the large holes in the carriage in order to access all mounting locations. Use of the provided screw insertion tube(s) is highly recommended to prevent any possible magnet damage to the unit.Figure 3. Screw Insertion Tube ExampleCarriage Type Base Length (Unit: mm)C2 800 900 1000 1105 --C3 1000 1105 1205 1310 1410Table 2. Mounting Tube Requirement in Slide Combination**For the C2x0800 and the C3x1000 combinations, either end-stop bumpers (Torque to 2.2 Nm when replacing) or bellows will have to be removed to be able to access specific mounting holes locations (see bolt clearance diagrams) (See Figure 4 and Figure 5)Figure 4. C2x800 Bolt Clearance DiagramFigure 5. C3x1000 Bolt Clearance DiagramMounting Surface Recommendation:This is a precision device that may flex when not securely mounted to a flat surface.1)Ensure that your mounting surface has 30 µm flatness over the area of the moving carriage for the entire surface ofthe base. Mounting surface quality will impact the lif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linear stage. If any binding isdetected, check the mounting surface and adjust by shimming or lapping as necessary.**Keep in mind that these are general guidelines and the customer is responsible for installation.2)Poor accuracy may result in producing a larger load than the calculated load, and eventually lead to short life, etc.3)Reliable operation of linear motion is ensured by providing high manufacturing and mounting accuracy of mountingparts and designing a mounting structure so as to keep the accuracy and performance, while considering the required linear motion accuracy, rigidity and other related operating conditions.4)Please contact Yaskawa engineering if you have further questions or concerns.Pneumatic BrakeThe STII brake models will have a 4mm hose protruding out of the end of the cable carrier next to the sensor and power cables. Ensure that a fitting is properly securing the hose to air supply. Air supply must be clean, dry, and oil free. Brake operating pressure range is 5.5 – 6.5 bar (80 – 95 psi).Servomotor brake control for Yaskawa SERVOPACKs is handled by an external relay or SSR (solid state relay) controlled by the /BK output from the SERVOPACK. The exception to this is the Sigma-7 400V SERVOPACK with holding brake option “026” which has a built in relay for controlling the brake. Figure 6 belo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how to design a recommended brake circuit and parameterize the SERVOPACK to use the brake effectively and reliably. The brake signal should control a solenoid valve that provides air to the pneumatic brake on the Sigma Trac.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BK output can only supply 50mA, the brake coil is an inductive load, and if the brake is cycled every 10 seconds or sooner, an SSR is recommended instead of a relay.Figure 6: Brake Relay CircuitPneumatic Brake (Continued)The Brake Release Time will be used in the user’s motion controller program to delay motion until the brake has been fully released. The /BK output turns ON as soon as the SERVOPACK enables the Servomotor. It is recommended to wait for at least 50ms plus the brake release time before commanding motion.The Brake Close Time will be used to set Pn506 (Brake Reference-Servo OFF Delay Time). Pn506 sets the time for howlong the motor stays enabled after the servo off command. This is used for applications in which the load might fall with the motor disabled and the brake released. Set this to the time it takes for the brake to close, plus 50ms to account for delays.Note: The motor must be stopped before the servo off command. A time delayed safety relay should be used so that the motion controller can decelerate a moving servomotor before the SERVOPACK is given a controlled servo off command.Parameter for /BK Output SelectionParameter Pn50F.2 determines the SERVOPACK output used for the /BK signal.•Make sure there is no other functions for that output•If you allocate more than one signal to the same output connector pin, a logical OR of the signals is output. Allocate the /BK signal to its own output connector pin, i.e., do not use the same output terminal for another signal.•For example, never allocate the /TGON (Rotation Detection) signal and /BK signal to the same output connector pin. If you did so, the /TGON signal would be turned ON by the falling speed on a vertical axis, and the brake would notoperate.The default setting for Pn50F.2 varies by the interface of the SERVOPACK•SGDV/SGD7So Analog voltage/pulse train reference▪/BK signal is disabled by default▪CN1-25 and CN1-26 is the first output, but has two default signals that need to be disabled or moved before /BK can be allocated.o/COIN (Positioning Completion Output) Pn50E.0 = 0 to disableo/V-CMP (Speed Coincidence Output) Pn50E.1 = 0 to disableo/BK (Brake Output) Pn50F.2 = 1 for CN1-25 and CN1-26o MECHATROLINK-II/MECHATROLINK-III/EtherCAT/Option▪CN1-1 and CN1-2•SGD7Wo200V (MECHATROLINK-III)▪Axis A: CN1-23 and CN1-24▪Axis B: CN1-25 and CN1-26o400V (MECHATROLINK-III/EtherCAT)▪Axis A: CN1-1 and CN1-2▪Axis B: CN1-23 and CN1-24•SGDV with DC Power Inputo Analog voltage/pulse train reference▪/BK signal is disabled by default▪CN1-7 and CN1-11 is the first output, but has two default signals that need to be disabled or moved before /BK can be allocated.o/COIN (Positioning Completion Output) Pn50E.0 = 0 to disableo/V-CMP (Speed Coincidence Output) Pn50E.1 = 0 to disableo/BK (Brake Output) Pn50F.2 = 1 for CN1-7 and CN1-11o MECHATROLINK-II/MECHATROLINK-III▪CN1-11 and CN1-5SGD7 400V Hardware Option "026" adds a built-in brake relay to the SERVOPACK•Pn023.0 = 0 (Use the built-in brake relays.)•SGD7W with built-in brake relay only supports Axis A•Built-in Brake Relay Specificationso Service life (number of operations): 30,000 operationso Allowable number of operations: 30 operations per minute max.o No external suppression is needed as it is already built-in。
扁平型永磁直线电机平台的装调
扁平型永磁直线电机平台的装调摘要简述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扁平型永磁直线电机平台的组成结构、装配安全事项和装配难点,介绍了装配直线电机平台的方法,在保障直线电机平台的精度和性能的同时降低了装配难度。
关键词永磁;直线电机平台;装配工艺方法;扁平型0引言直线电机是一种不需要任何中间传动结构就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直线运动的机械能的传动装置,因此这种传动方式也称为“零传动”或“直接驱动”。
“零传动”的优点是在短时间内可得到高加速度,即反应速度快、效率高。
直线电机具有加速度大、速度高、定位精度高、结构简单、噪音小、行程不受限制、进给速度范围宽、免维护、工作安全可靠、寿命长等优点。
直线电机可被广泛的应用在军事、民用与建筑业、工业、医疗、交通运输等方面。
扁平型直线电机在高精度直线驱动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它的高精度、强磁吸力给装配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因此只有采用相应的装配工艺方法,才能使电机平台的装配精度得到保证。
1工作原理直线电机不仅在结构方面相当于从旋转电机演变而来,而且其工作原理也与旋转电机相似。
它可看作是将旋转电机沿半径方向展开成直线而得到的。
由定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次级,转子演变而来的一侧称为初级。
当在直线电机初级中通入电流后,便会产生行波磁场,在行波磁场和磁极磁场的共同作用下产生驱动力,从而使运动部件做直线运动。
2直线电机平台结构平台整体上可分为运动部件和固定部件两大部分,主要的组成部件为:平台底座、电机初级、电机次级、直线导轨、光栅测量系统、冷却装置、防护装置。
如图1所示图11)初级和次级是产生电磁推力的两个重要部件,他们之间的气隙发生微小变化就能引起电机性能的很大改变,他们的相对位置关系非常重要;2)直线导轨起支撑和引导初级的作用,使初级在运动中始终和次级保持平行的位置关系;3)光栅测量系统主要包括:光栅尺、读数头,他们的安装精度也影响电机平台的工作精度;4)N、S磁极检测反馈一般采用霍尔效应元件;5)直线电机的冷却系统非常重要,尤其是大推力直线电机,必须采取冷却措施,进行温度限制,防止温升引起气隙(初级和次级之间的间隙)的变化;6)永磁体具有强磁吸力,必须有防护装置进行隔磁,防止铁磁性物质被吸入从而破坏直线电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电机的安装目录:
一、直线电机的安装设计
1.1直线电机结构设计,强度与刚度
1.2 直线电机走线
1.3 Z 轴(垂直轴)刹车
1.4 防撞设计
1.5 直线电机防护设
二、安装工艺
2.1 直线电机安装尺寸和公差
2.2 直线电机装配方法
2.3 装配其它注意事项
2.4 光栅尺安装位置及安装座要求
2.5 光栅尺安装精度要求
2.6 光栅尺的防护
2.7 冷却系统
一、直线电机的安装设计
1.1直线电机结构设计,强度与刚度
直线电机、磁板的安装位置,应当尽量设计靠近运动结构的重心位置,以平衡运动时的推力。
直线电机与磁板之间持续存在较大的磁吸力,工作台、鞍座等设计时,必须考虑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同时,为避免移动部件过于笨重,应尽量考虑采用高强度的材质,以及多筋板结构。
其它结构上提高刚度的办法有:
1上拱结构
2导轨等支撑点尽量靠近直线电机线圈
3机床的固定部分刚性尽可能高、移动部分的重量尽可能轻,因为直线电机对刚性和移动部分重量比旋转电机更敏感
1.2 直线电机走线
直线电机相对于旋转伺服电机的系统而言,由于其推进动力在移动部件上,所以走线较旋转伺服电机复杂,许多线缆都需要通过拖链来连接。
主要需要通过拖链的线缆有:线圈的动力线、线圈的冷却管路、光栅尺读数头的数据线(如果读数头设计在移动部件上)、导轨润滑油管路。
这些走线均需要通过拖链连接,请务必在设计时详尽考虑。
1.3 Z 轴(垂直轴)刹车
直线电机应用在 Z轴(垂直轴)上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在未通电时,或直线电机无力矩输出时,会发生掉落事故。
必须设计 Z轴的刹车装置。
为增加安全性,建议设计Z轴平衡装置(如机械配重、氮气平衡缸等)。
1.4 防撞设计
为了避免意外的撞击事故造成直线电机的损坏,直线电机两端要加防撞缓冲装置。
设计缓冲装置时须注意:缓冲装置受力点避免在线圈、滑块等精密元件上。
1.5 直线电机防护设计
(1)铁屑防护
直线电机的磁板,由于对铁屑有较强的吸引力,故应当在移动部件上设计铁屑的刮除装置,同时也要避免铁屑在磁板两端过度堆积。
(2)切削液防护
直线电机的线圈不是完全防水的结构,接线端子上粘上切削液后,也容易造成短路漏电的事故。
所以,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结构设计上需考虑:
※结构设计上,有防止切削液进入的结构
※线圈安装面上打硅胶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水办法
二、安装工艺
在设计磁板和线圈的安装面时,应尽量考虑如下几点:
※磁板的安装面高于铸件平面,防止铁屑在磁板堆积。
※侧面加工安装基准,方便安装。
特别注意:
直线电机导轨安装精度要求很高,安装面一般都是用磨床磨出来的,导轨平行度最好保证在0.005mm以内。
2.1 安装尺寸和公差
2.2 装配方法
2.3 装配其它注意事项
直线电机与磁板之间有强磁性,装配时务必注意:
※不要佩戴容易被磁化的卡片,这会导致卡片磁化失效。
※由于磁板强磁性,装配好后,表面最好盖一层纸板,防止铁屑等掉落到磁板上,这会导致清理难,并容易划伤磁板表面。
※注意正确的装配顺序,不要让线圈吸合到磁板上,这样会导致拆开困难。
※磁板之间的堆放,请隔离足够厚的泡沫板或者纸板,防止磁板相互之间吸合,万一吸合上了,非常难拆开。
※作业时务必注意,手指万一被两个磁板夹住,将会受伤。
2.4 光栅尺安装位置及安装座要求
光栅尺安装方式,安装位置,安装精度对机床静态精度和动态精度影响很大,需要特别注意:
1.光栅尺安装位置尽量靠近直线电机,最好安装在导轨内直线电机的旁边。
这样,可
以减少误差,以获得最优的反馈控制效果。
2.光栅尺尺身的安装面/座有 3 种方式,床身安装面,过渡板安装面和支撑安装座;
3.安装效果最好的是床身安装面,光栅尺安装面与导轨安装面是同时加工出来的。
此种安装不易共振,安装精度容易保持。
4.如果床身上没有合适的安装面,可以考虑使用过渡板安装面,这个过渡板需要保证足够的刚度(12mm厚度)和平面度(2 条以内)。
5.安装座方式较难调整,且容易共振;所以需要使用精度较高的加工件,且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在 2个方向上的调整方式。
6.光栅尺读头的安装面要求与尺身类似。
2.5 光栅尺安装精度要求
光栅尺安装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1.尺身上表面与运动方向的平行度(10 条以内,高精度要求时,3 条以内)
2.尺身侧面与运动方向的平行度(10 条以内,高精度要求时,3条以内)
3.读头与与尺身侧面的平行度(1 条以内)
4.读头与尺身的上表面的平行度(1 条以内)
5.读头与尺身的距离(1+/-0.5mm, 高精度要求时,1+/-0.1mm以内。
2.6 光栅尺的防护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光栅尺的安装位置,结构允许的话,在行程上可以设计安装在远离加工区域的地方,但同时要尽可能的减小阿贝误差。
※光栅尺的外部,应有足够的防护外罩,防止切削液流到尺体上;同时,光栅尺的安装方向,尽量使光栅尺的开口侧向或向下,开口不要正对铁屑及切削液飞溅的方向,以防止光栅尺污染。
※光栅尺的安装可以加装压缩空气进行密封,但是压缩空气必须经过特别的过滤和干燥,其质量必须符合要求,在光栅尺这一段的气路上,应当安装自动检测气路气压的反馈元件,当气路气压低于设定值时,发出报警。
2.7 冷却系统
推荐使用水冷,(监控 pH 水平),一些添加剂加入水中防止侵蚀,
有铁心直线电机数据都是基于水冷条件给出,也可以使用油冷或风冷(不推荐)。
考虑到环境温度,实现恒温调节。
冷水机组
不要使用机床的冷却剂。
力士乐推荐使用来自德国NALCO公司的成品冷却液。
如果没有条件,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添加剂用于防止对设备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