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期末考试重点归纳20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自然地理》复习题归纳

(2013.01.04 shawe)

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重要的自然地理意义?(P19)

①地球是一个两级比较扁平、赤道部分相对突出的椭球体。自然地理意义:形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植被、土壤等)的地带性分布。

②地球半径6371110m,赤道周长40076604m ,总体积10833×108km3,总面积5.1×108 km 2,,总质量6.588×1027g。自然地理意义:巨大质量保证大气不致逸散,形成大气圈、海洋、河湖、风和生物,维持地球温度。

2、什么是经线与纬线,如何确定某点的经度与纬度?(P31)

①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成圆,就是纬线。纬度就是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②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圆,这就是经线。经度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本初经线之间的角距(两个经线平面在地轴上的夹角)。

3、区别地球自转的太阳日和恒星日。(P24)

①太阳日是太阳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圈的时间,即24小时。

②恒星日是恒星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圈的时间,约23小时56分4秒。

4、什么是地球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它们是在哪一天?在近日点和远日点时,日地间的距离各为多少?这种距离上的差异对季节有什么影响?(P28)

①大致1月3日,地球最接近太阳,此位置称为近日点,日地距离147030000km;

②大致7月4日,地球最远离太阳,此位置称为远日点,日地距离151870000km。

③影响。

5、什么是矿物?矿物形成的主要方式?(P45)

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天然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矿物形成有四种主要方式:气体凝华、液体或熔融体直接结晶、胶体凝固及固体再结晶。

6、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P45)

①形态:

②光学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及条痕。

③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和弹性等。

7、摩式硬度计中,硬度1-10的代表矿物。野外如何鉴定矿物的硬度?(P45)

1 2 3 4 5 6 7 8 9 10

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鉴定。

8、矿物中水的主要存在形式。

①吸附水是渗入到矿物或矿物集合体中的普通水,呈H2O分子状态,含量不固定,不参加晶格构造。这种水可以是气态的,形成气泡水;也可以是液态的,或者包围矿物的颗粒形成薄膜水,或者填充在矿物裂隙及矿物粉末孔隙中形成毛细管水,或者以微弱的联结力依附在胶体粒子表面上,形成胶体水,如蛋白石即为一种含不固定胶体水的矿物。

②结构水是参加矿物晶格构造的水,其中一类叫结晶水,这种水以H2O分子形式并按一定比例和其他成分组成矿物晶格,如石膏(CaSO4·2H2O)含2个结晶水。

③另一类是介于结晶水和吸附水之间过渡性质的水,如:粘土矿物之一胶岭石。是具有

层状格架的矿物,水分可以进入层间,使层状格架间距加大;又可排出水分,使格架间距缩小,因此胶岭石具有吸水体积膨胀的特性。这种水就是层间水。

9、岩浆岩分类的原则,各类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及代表性岩石。(P47)

原则:按矿物组成,即二氧化硅的含量分类。

一、结构:

玻璃质结构:喷出熔岩因快速冷却,来不及结晶而成。

隐晶质结构:熔岩较慢冷却形成的隐晶质结构。

显晶质结构:在底下缓慢冷却充分结晶形成。1)细粒结构、2)中粒结构、 3)粗粒结构、4)伟晶结构

斑状结构:冷却速度先慢后快,先形成粗大晶体,即斑晶,后形成细粒或微粒晶体即基质。

二、构造:

流纹构造:因熔浆流动由不同颜色不同成分的隐晶质或玻璃质或拉长气孔等定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状构造。

块状构造:因矿物排列无定向而形成的。

气孔构造:熔浆喷出地表,压力骤减,大量气体从中迅速逸出而形成的圆形、椭圆形或管状孔洞,称气孔构造。

杏仁构造:岩石中的气孔被次生矿物(方解石、石英、玛瑙、玉髓等)所填充,形似可仁,称杏仁构造。

代表性岩石见课本表2-2。

10、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如何形成的?沉积岩的类型及代表性岩石。(P50)

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成岩过程:(见课本)。

主要类型:①碎屑岩类:砾岩与角砾岩;②黏土岩类:页岩;③生物化学岩类:硅质岩、石灰岩和白云岩。

11、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及代表性岩石。(P52)

温度、压力与化学活动性流体是控制变质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

主要类型和岩石:

(一)动力变质作用——构造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

(二)接触热变质作用——斑点板岩、角岩、大理岩、石英岩

(三)接触交代变质作用——碳酸岩与中、酸性岩浆交代形成的矽卡岩

(四)区域变质作用——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变粒岩、麻粒岩

(五)混合岩化作用或超变质作用——混合花岗岩

12、画图表示岩层的产状要素。(P58)

13、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区别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不同地质构造类型与岩层变形的关系?(P54)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使地壳发生变位与变形,形成各种地质构造,促进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地质构造是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是构造运动的形迹。

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称水平构造(丹霞地貌)倾斜构造: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层面与水平面形成夹角时,即为倾斜构造。褶皱、断层或不均匀升降运动都可造成岩层的倾斜。

褶皱构造: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或者说在地应力作用下,改变了岩层的原始产状,不仅使岩层发生倾斜,而且大多数形成各式各样的弯曲。褶皱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是

地壳中广泛发育的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之一。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是岩层的一个弯

曲,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褶曲的组合称为褶皱.褶皱的规模可以长达几十到几百千米,也可以小

到在手标本上出现。褶曲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形式只有背斜和向斜两种。从外形上看,

背斜是岩层向上突出的弯曲,两翼岩层从中心向外倾斜;向斜是岩层向下突出的弯曲,两翼岩层

自两侧向中心倾斜。从本质上讲,应该根据组成褶曲核部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区分,即褶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