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
《全球街道设计导则》简介
《全球街道设计导则》简介1背景关⼼街道设计的同⾏们已经熟悉美国NACTO于2013年发布的《Urban Street Design Guide》(美国街道设计指南)、上海在2016年10⽉发布的《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本⼈在早些时候曾推荐《Street Fight: Handbook For An UrbanRevolution》(街道抗争:城市⾰命⼿册)⼀书,其作者Janette Sadik-Kha恰是NACTO的主席。
今年5⽉21⽇,由Janette Sadik-Khan领导的Globe Designing Cities Initiative(GDCI,与NACTO⼀样受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的慈善资助)与NACTO共同发布了《GlobeStreet Design Guide》(全球街道设计导则),⽬前已经能够在⽹上阅览全⽂,并可以申请免费下载。
2 内容概述本书正⽂近360页,分为3篇共11章,⾮常详尽的介绍了街道的整体设计⽅法,包括价值导向、调查评估、规划原则、设计要素、运营管理等全过程⾮常详尽的内容,对规划师、设计师、政府管理⼈员、建设与维护⼈员都有⾮常实际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篇章A街道概述1定义街道2塑造街道3测量与评估街道B街道设计导则4⼤城市街道设计原则5街道场所设计6⼈性化街道设计7市政与绿化设施设计8交通管控措施9设计要素控制C街道改造⽰例10路段改造⽰例11交叉⼝改造⽰例3 亮点介绍本导则的核⼼原则在于“在街道设计中优先考虑⾏⼈”,在内容中强调了⾏⼈、⾃⾏车、公交系统的设计要素,即使我们在之前的各种街道⼿册中已经了解到有很多理念和⼿法,这⾥仍有很多不同的阐述⾓度和表现形式让⼈⽿⽬⼀新,这⾥介绍⼀些供⼤家先睹为快。
1)街道是市民体验城市的基础空间,街道设计应该从建筑到建筑。
完整街道空间这⼀理念已经越来越成熟与详细,⽂中更加详尽的⽤Setback(建筑退线)来准确定义。
2)多模式的街道,⽐⼩汽车导向的街道能够服务更多的⼈3)导则中考虑了货车服务、街头商业设施的设计要素4)交通模型必须仔细测算各种交通⽅式的能⼒并反映到街道上,⽽不是仅仅测算⼩汽车的服务⽔平;⽤Traffic Evaporation这个概念来描述⼩汽车⽅式向多模式⽅式的转变。
006.面向规划管控的城市街道开放空间要素研究——以上海市天潼路街道试点示范工程为例
面向规划管控的城市街道开放空间要素研究——以上海市天潼路街道试点示范工程为例吕雄鹰摘要:街道是市民体验城市最为直接的公共空间,也是交流和遇见的社会空间。
《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的发布,推动了上海市街道的“人性化”转型。
为深入发挥街道设计导则的指导作用,实现从道路红线管控到街道开放空间管控,研究构建了街道开放空间的管控要素体系,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全过程出发,提出各阶段的分类分级管控要求。
结合上海市天潼路街道试点案例,总结了街道开放空间要素的管控流程,从加强全过程管控、红线内外协同控制、多部门统筹协调及加强公共参与等四个方面落实要素管控,从而实现街道开放空间的整体提升和街道活力的有序塑造。
关键词:规划管控,街道开放空间,管控要素1引言随着城市空间发展的日益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缓慢而深刻的变化。
传统以车为本的道路建设逐渐面临各种挑战和不适应,比起宽阔的车道,人们更加关注城市环境和品质,更加向往社区的归属感和追求舒适而丰富的街道生活[1]。
街道不仅仅是供流动和通行的空间,同时也是重要的交流和遇见的社会空间[2]。
城市街道空间的人文、社会和公共属性逐步受到各方关注。
2016年10月,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交通委联合发布了《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推动了上海街道的“人性化”转型[3]。
《导则》提炼了上海市域特色的街道元素,围绕安全、绿色、活力、智慧街道四个目标形成了设计导引,使街道的设计者、建设者、使用者能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认识街道、体验街道,实现保障交通秩序、促进绿色出行、增强街区活力、提升文化品质的目标。
如何发挥街道设计导则的具体作用,更深入指导街道设计的实施,从道路红线管控到道路空间管控,需进一步明确城市街道空间要素体系、管控流程和各管理部门的分工合作,形成街道开放空间管控方法,对现有的规划管控体系提出评估和反馈,为城市街道开放空间的整体提升和道路规划管控流程提供技术支撑和实施依据。
街道设计导则规划与创新研究
街道设计导则规划与创新研究作者:孙丛雨俞雪雷关宏图来源:《上海城市管理》2020年第05期摘要:城市街道空间是居民最为常用的公共空间,推动街道空间回归以人为本、慢行优先的主要属性是本次规划的主要目的。
城市街道从规划到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必须从顶层设计出发考虑。
《郑州街道设计导则》重点关注地域特点,因地制宜,通过借鉴国内外城市导则的实践经验,以“精细化”和“模块化”为抓手,提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技术手段与历史文化相融合、理念引导与规划管理相贯穿三种方法,按照“全覆盖、全要素、全流程”的管控原则,对郑州市街道空间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打造具有郑州特色的品质化街道。
关键词:城市街道;街道设计导则;精细化;模块化;郑州DOI:10.3969/j.issn.1674-7739.2020.05.013引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城市开始飞速发展,全国各大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张。
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号召下,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为GDP增长服务的,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于城市建设品质的关注。
虽然近些年我国城市发展方式逐步改变,但目前城市街道风貌品质仍停留在粗放发展的阶段,提供的公共设施与空间与市民所需要的矛盾越来越大,城市街道整体的提升需求迫在眉睫,街道空间层面的供给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郑州街道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目标就是创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空间,提升街道活力和城市宜居性。
一、国内外街道设计导则经验(一)街道理念溯源20世纪70年代,美国俄勒冈州要求所有新建或改建道路必须设置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并且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为自行车及人行道设置提供资金保障。
到2003年,提出“完整街道”概念,并在全美发起了完整街道运动。
[1]20世纪90年代,英国的交通政策就在向整合交通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方向努力,减少对私人小汽车的依赖,增加步行、自行车、公共汽车等交通出行方式。
[2](二)国外街道设计导则编制特点2004年全球首个街道设计导则——《伦敦街道设计导则》发布。
一、上海市城市街道设计导则实践试卷
B.降低路口
C.抬升路口
D.结合街道断面变化形成水平偏移
E.设置建设带形成垂直偏
用户答案:[CDE] 得分:8.00
5.根据导则,下列关于过街安全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过街设施间距,以平面过街为主
B.控制路缘石半径,缩短过街距离,减小右转车速
C.明确安全岛设计要求
D.协调地块出入口
A.既有城市支路沿线的生活服务区段应增加沿路停车
B.新建地区应鼓励结合支路布局生活服务街道,应用稳静化措施降低车速
C.应集约利用街道空间,保障充足和带有遮阴的慢行通行空间
D.对于既有城市干道沿线的生活服务区段,应通过绿化等措施进行空间和噪声隔离
E.生活服务街道应当成为社区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为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居民提供会面与交往空间
用户答案:[CDE] 得分:0.00
2.以下关于景观休闲车道说法正确的是( )。
A.景观休闲街道的沿街活动应以漫步、跑步、骑行等休闲活动为主
B.沿路休闲设施应考虑各种年龄人群的需求
C.林荫大道应种植四排以上行道树
D.内侧设置沿路绿化时宜选用高大的落叶乔木
E.不宜沿街道设置公交线路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上海市城市街道设计导则实践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5道题】
1.根据导则,建议路网较为密集的公共活动中心、居住社区和产业社区,结合慢行单元划定机动车通行限速区,对道路采用( )公里/小时限速。
A.10
B.20
C.30
D.40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2.早在上世纪70年代,( )提出完整街道,强调街道设计考虑各种交通参与者的需求。
A.法国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回归街道生活与重塑街区魅力--上海市城市街道设计导则实践探索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回归街道生活与重塑街区魅力--上海市城市街道设计导则实践探索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根据导则,活力街道包括活动舒适,风貌塑造和()等要素。
A.功能单一B.空间紧凑C.视觉简约D.历史传承用户答案:[D] 得分:6.002.以下关于街道的概念、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街道指在城市范围内,全路或大部分地段两侧建有各式建筑物,设有人行道和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道路B.街道是城市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和城市历史、文化的关系不大C.活动丰富的街道会大大鼓励市民选择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D.街道绿化对降低噪声、净化空气及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有着重要作用用户答案:[B] 得分:6.003.智慧导向结构上按照()四个层次展开。
A.导向-目标-导引-措施B.目标-导向-导引-措施C.导引-导向-目标-措施D.导向-导引-目标-措施用户答案:[A] 得分:6.004.刚性城市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A.街道空间网络B.城市空间网络C.交通网络D.都市空间网络用户答案:[A] 得分:6.005.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编制上海街道导则的原因()。
A.提升街道空间环境品质B.促进上海经济的发展C.解决城市拥堵的现状D.构建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用户答案:[B] 得分:6.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以下哪些方式凸显了导则重视公众参与和公众宣传()。
A.深入社区开展调研B.采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C.开展专家研讨会D.网上问卷调查E.与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用户答案:[ABD] 得分:8.002.根据导则,下列关于过街安全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过街设施间距,以平面过街为主B.控制路缘石半径,缩短过街距离,减小右转车速C.明确安全岛设计要求D.协调地块出入口E.增设过街天桥,保障行人安全过街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3.以下关于塑造人性化街道的实施策略说法正确的是()。
2017全国咨询工程师(投资)络教育(上海市城市街道设计导则实践)-
2017全国咨询工程师(投资)络教育(上海市城市街道设计导则实践)-1。
单选题[5题]1。
根据指南,以下元素属于“步行和活动空间”a。
后排空间b .安全岛c .遮阳d .自行车道用户答案:[A]分数:6.00 2。
上海街道设计导则正式发布于()年a . xxxx 8月B . XXXX 8月C . XXXX 9月D . XXXX 10月用户答案:[B]得分:0.003。
长度超过()米的人行横道应在中间设置安全岛。
a . 14b . 15c . 16d . 17用户答案:[C]分数:6.004。
定义哪种类型的街道滨水区和开放空间属于()a .商业街b .生活服务街C .景观休闲街d .交通街用户答案:[C]得分:6.005。
以下关于创造人性化街道的说法是错误的()a。
社区主要街道应注意引入个性化设计元素,形成社区特色。
大型建筑应通过截面设计解决建筑尺寸c。
适当缩小道路红线宽度和道路红线交叉口半径,可节约城市用地d。
机动车道的大小应该增加。
减少慢行空间用户答案:[D]分数:6.00 2,多选题[5题共]1。
以下关于创造人性化街道的实施策略的陈述是正确的()a。
开展部门协调,鼓励公众参与,不断动态更新b。
通过街道空间和建筑设计控制,落实空间尺度和街道界面设计要求。
在新区建设中,街道标准应与旧区统一,并保持城市传统风貌。
街道使用的时分管理。
此外,还为机动车e划定了限速区。
建立了街道评估系统,并设立了最佳街道奖,以鼓励面向设计的街道设计和建设。
用户回答:[·BCDE]得分:0.002。
以下关于普通街道平静措施的陈述是正确的()a .设置特殊街道b .降低交叉路口c .提高交叉路口d .结合街道横截面的变化形成水平偏移e .设置施工带形成垂直偏移用户答案:[ADE]得分:0.003。
以下哪种方式强调了《准则》对公众参与和宣传的重视()a。
开展深入的社区研究b。
使用易于理解和有插图的表达方式。
开展专家研讨会。
回归街道生活与重塑街区魅力--上海市城市街道设计导则实践探索(84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编制上海街道导则的原因()。
A.提升街道空间环境品质B.促进上海经济的发展C.解决城市拥堵的现状D.构建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用户答案:[B] 得分:6.002.《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在()正式发布。
A.2016年8月B.2015年8月C.2016年9月D.2016年10月用户答案:[D] 得分:6.003.根据导则,以下要素属于“步行与活动空间”的是()。
A.退界空间B.安全岛C.遮阳棚D.自行车专用道用户答案:[A] 得分:6.004.根据导则,非机动车停放区服务半径不宜大于()米;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服务半径以()米左为宜。
A.60/260B.50/250C.70/270D.40/240用户答案:[B] 得分:6.005.早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完整街道,强调街道设计考虑各种交通参与者的需求。
A.法国B.英国C.美国D.日本用户答案:[C] 得分:6.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以下哪些方式凸显了导则重视公众参与和公众宣传()。
A.深入社区开展调研B.采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C.开展专家研讨会D.网上问卷调查E.与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用户答案:[ABD] 得分:8.002.以下关于生活服务街道说法正确的是()。
A.既有城市支路沿线的生活服务区段应增加沿路停车B.新建地区应鼓励结合支路布局生活服务街道,应用稳静化措施降低车速C.应集约利用街道空间,保障充足和带有遮阴的慢行通行空间D.对于既有城市干道沿线的生活服务区段,应通过绿化等措施进行空间和噪声隔离E.生活服务街道应当成为社区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为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居民提供会面与交往空间用户答案:[ABCDE] 得分:0.003.以下关于智慧街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节约资金减少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B.应普及智能公交、智能慢行,促进智慧出行C.应保护市民隐私减少智能监控D.应设置信息交互系统,促进街道智慧转型E.应通过环境智理降低能耗用户答案:[BD] 得分:0.00。
综合性街道景观更新的实践--以宁波中山路项目为例
功 能 薄 弱的 节点 绿 地—— 中山路 沿 线 分 布有塘河公园、望京门绿 地、樱花公园等公 共绿 地以及较多的口袋绿化空间;这些节点 大多为防护性绿化所覆盖,缺乏养护、功能单 一,与主街联系薄弱(图2d)。
综上所 述,中山路街道现状存在的问题 是多个方面的,其实质是当下语境中,核心城 区日益 缺 失 的 社 交 活力,这也 是 迈 入 轨 交 时 代的宁波中山路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
空心 化 的商 业 街 区—— 中山路 核心 段 , 以天 一广 场为 代 表 的 传 统 繁 华 商圈 正日益 空 心 化,鼓 楼 广场以 及作为 地铁 换 乘 枢 纽 的阳 光广场,配套服务设施匮乏,缺乏集散与驻留 空 间。宽阔的 街 道 被 随 意停 放 的 社会车 辆 侵 占,人们匆匆路过,难以驻足停留(图2c)。
“慢 速 交 通 意 味 着城市活力。”[5]中山路 街 道 活力营 造 的 核心策 略 包 括 扩 容 、降 速与 提质,力求增强沿街功能复合性,形成活跃的 空间界面。
扩 容 ——对 街 道 空 间 进 行 整 合 设 计;核 心路段 两侧后 退 空间宽 度与车 行 道 路 断 面宽 度 基 本 达 到1:1,形 成 双街夹 路 的 格局,保证 了街 道人行空间的独立性,为街区活 动的发 生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综合性街道景观更新的实践
——以宁波中山路项目为例
Renewal Design of Comprehensive Street Landscape:Taking Ningbo Zhongshan Road Landscape Improvement Project as an Example
上海街道设计导则
上海街道设计导则
上海街道设计导则主要以城市景观形态及视觉效果改善为重点,强调
街道的整体布局要具有良好的可辨识性,满足人们出行安全及便捷的要求。
一、街道宽度及形状规划:
1.街道设计应考虑楼宇密度和活动流量,宽度依据条件有所不同:
2.景观街道、商业街设计宽度要求较宽,但不得大于30米;
3.主要街道的设计宽度一般在15-20米;
4.次要街道(含人行道)的设计宽度一般在7~15米,常用宽度为10米。
二、车道规划:
1.车道设计需紧凑,尽量不要显得太宽敞,以减少路面占用空间,降
低停车污染及空气污染;
2.主要街道宜采取一条双向3车道,出现三线街时按照2车道一路可行;
3.次要街道宜采取一条双向2车道,出现三线街时按照一路可行;
4.车道宽度一般为3.75米(宽容值);
5.车道应设置以及折返车道,不宜出现右转弯来示车辆;
6.设置停车场应当满足客流及自行车停放需求。
三、人行道及风貌规划:
1.人行道设计应考虑行人安全及便利,宽度一般为
2.5米(宽容值),过街天桥按照4米宽度规划;
2.环境景观应当突出绿化及植物设计,道路线条简洁、贴合环境,交通指示及临街。
上海市城市干道行人过街设施规划设计导则
CZB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行业标准SZ-C-B03-2007上海市城市干道行人过街设施规划设计导则2007-11-14发布2007-12-1实施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行业标准上海市城市干道行人过街设施规划设计导则SZ-C-B03-2007主编部门: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批准部门: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施行日期:2007年12月1日2007·上海前言为创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确保行人过街安全、便捷、有序,根据市政局要求,组织开展了《上海市城市干道行人过街设施规划设计导则》的编制工作。
《上海市城市干道行人过街设施规划设计导则》是在2006年~2007年完成的《上海市中心城慢行交通规划研究Ⅱ:步行交通》报告的成果基础上,由编制组进行广泛调研,结合上海市干道行人过街设施规划设计的实际情况,经过整理归纳,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的。
导则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干道过街设施布局与形式;4干道交叉口平面过街设施设计;5干道路段平面过街设施设计;6干道平面过街信号设施设计;附录。
主编单位: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参编单位: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主要起草人:李青、陈小鸿、蔡逸峰、何莉范季平、贺卫华、陈锦秀、熊文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干道过街设施布局与形式 (3)4 干道交叉口平面过街设施设计 (4)5 干道路段平面过街设施设计 (5)6 干道平面过街信号设施设计 (6)7 附录 (7)1.0.1 为了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城市干道行人过街设施,保障行人过街安全、便捷、有序,特制订本导则。
1.0.2 行人过街设施按所处位置分为路段式与交叉口式,按形式分为平面过街设施和立体过街设施。
1.0.3 本导则的干道范围是指上海市中心城内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
1.0.4 本导则适用于上海市新建、改建及综合治理的干道行人平面过街设施的规划设计;其他城市道路、机场、码头、铁路场站等的行人平面过街设施的规划设计可参照本导则执行。
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
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
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是上海市城市规划局制定的指导城市街道设计
的规范性文件,旨在引导城市街道发展从功能、美观、环保、安全等
方面出发,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空间。
以下为本导则的主要内容:一、街道的功能性设计
街道应当按照功能分区进行设计,包括行车路段、行人路段、绿化带、停车区、广场等。
同时,设计应该满足适度宽敞、通畅、宜人、舒适
等要求,以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确保城市道路的运行效率。
二、街道的美观设计
城市设计应该注重美学价值的体现,包括建筑物、道路、广场等的外
观设计、细节处理和色彩搭配等,以使城市更有吸引力,在美学层面
增强居民的幸福感。
三、街道的环保设计
在城市规划中,环保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作为大都市,上海
市应该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应该增加城市绿化空间,减少污染,
优化延伸纵深和水平层面的环保措施等。
四、街道的安全设计
在城市道路、广场等的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压缩安全隐患,防止各种人身及财产损失。
城市规划应该基于安全地图,考虑各类道路具体情况,在细节设计上加强安全控制措施。
五、可达性的设计
可达性是街道设计的重要因素,包括交通、通行条件和设施等。
作为城市核心区,上海市应该特别考虑乘客,残疾人、老人孩子的出行需要,设计运输系统及为其提供便利设施。
《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全文
《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全文关于印发并实施《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的通知沪规土资政〔2016〕815号各区规土局、各区建交委、各相关单位:为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加强街道设计,促进交通有序,提升城市品质,根据《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本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现予印发,并就实施《导则》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街道设计的重要意义(一)保障交通有序。
街道为人的步行、自行车的骑行、各种车辆的通行提供了基本空间。
加强街道的交通设计和运行管理,协调人、车、路的时空关系,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交通环境,保障交通规范有序运行。
(二)促进绿色出行。
街道网络和设施对于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通过设计更加便利、舒适、安全的街道,特别是重点提升轨道站点周边的“宜步性”,可以促进市民选择步行、公交与骑行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
(三)增强街区活力。
街道连接了工作、居住、学习、休闲等各类城市生活目的地,并串联广场、绿地、水岸等公共活动空间,为市民提供了生活与休闲场所。
安全、宜人和富有吸引力的空间能够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社区生活,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并带动沿线商业价值,激发城市活力。
(四)提升文化品质。
街道既是城市的记忆载体,也是体现城市文化的场所。
街道上传达的建筑风采和人文风情不仅延展着城市空间,也映射着城市的文化视野与内涵。
在未来全球城市竞争中,城市风貌与街道形象将成为提升上海城市竞争力与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二、促进多方协同和公众参与(一)建立多方协调机制。
进一步总结和提炼上海在街道建设、更新和历史风貌道路保护工作中的优秀经验,加强规划、交通、交警、绿化市容等管理部门在规划、工程设计环节的协调沟通,加强城市设计与交通设计的融合,合理确定街道的功能和分类,保障街道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促进街道各功能协调均衡发展。
上海市城市干道行人过街设施规划设计导则
CZB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行业标准SZ-C-B03-2007上海市城市干道行人过街设施规划设计导则2007-11-14发布2007-12-1实施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行业标准上海市城市干道行人过街设施规划设计导则SZ-C-B03-2007主编部门: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批准部门: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施行日期:2007年12月1日2007·上海前言为创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确保行人过街安全、便捷、有序,根据市政局要求,组织开展了《上海市城市干道行人过街设施规划设计导则》的编制工作。
《上海市城市干道行人过街设施规划设计导则》是在2006年~2007年完成的《上海市中心城慢行交通规划研究Ⅱ:步行交通》报告的成果基础上,由编制组进行广泛调研,结合上海市干道行人过街设施规划设计的实际情况,经过整理归纳,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的。
导则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干道过街设施布局与形式;4干道交叉口平面过街设施设计;5干道路段平面过街设施设计;6干道平面过街信号设施设计;附录。
主编单位: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参编单位: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主要起草人:李青、陈小鸿、蔡逸峰、何莉范季平、贺卫华、陈锦秀、熊文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干道过街设施布局与形式 (3)4 干道交叉口平面过街设施设计 (4)5 干道路段平面过街设施设计 (5)6 干道平面过街信号设施设计 (6)7 附录 (7)1.0.1 为了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城市干道行人过街设施,保障行人过街安全、便捷、有序,特制订本导则。
1.0.2 行人过街设施按所处位置分为路段式与交叉口式,按形式分为平面过街设施和立体过街设施。
1.0.3 本导则的干道范围是指上海市中心城内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
1.0.4 本导则适用于上海市新建、改建及综合治理的干道行人平面过街设施的规划设计;其他城市道路、机场、码头、铁路场站等的行人平面过街设施的规划设计可参照本导则执行。
上海市城市设计导则
上海市城市设计导则上海市城市设计导则:美丽、宜居、可持续发展上海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其城市设计导则必须能够反映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愿景。
上海市制定的城市设计导则以美丽、宜居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推动城市向更加宜居、美丽和生态的方向发展。
一、美丽城市美丽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具有强烈的文化底蕴、人文气息、自然景观和现代化建筑相融合的城市。
上海市在城市设计导则中强调了建筑、园林和文化等多方面的规划,致力于打造成一个集现代、文化和生态于一身的大城市。
二、宜居城市宜居城市是指一个城市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需求,并且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上海市在城市设计导则中重视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同时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强调公共绿地的建设,并鼓励市民参与社区建设和共享社区资源。
三、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指一个城市能够对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发展实现平衡,达到能够长期发展的的目标。
上海市在城市设计导则中提出了建设绿色生态、低碳城市的目标,并且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加强城市节能、环保和资源回收的系统建设。
总之,上海市的城市设计导则尤其注重了美丽城市、宜居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的建设要求,通过全面的规划和整合,保证了未来上海市用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让上海市更好的口碑容誉,向着同时兼具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文化价值、城市艺术表现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助推城市的健康、持续、人性化的发展。
(字数:400字)。
【街道可步行性】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编制探索——以《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为例上海城市规划
【街道可步行性】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编制探索——以《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为例上海城市规划街道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
街道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复杂工作。
编制街道设计导则,对于推动人性化街道建设、街道回归公共空间属性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从上海城市的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地域特点进行了积极探索。
导则借鉴国际相关实践经验,明确了导则定位、引导要素和引导方式,并在导则内容、工作组织等方面体现出创新价值,为未来其他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编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街道设计导则的源起、发展与相关实践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完整街道的概念,强调街道设计要考虑各种交通参与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多模式交通”理论提出,街道设计要考虑沿线功能需求;“街道城市主义”作为比较新的理论,提出发挥街道的连接作用,提升片区的功能和活力。
2004年发布的《伦敦街道设计导则》(London Streetscape Guidance)是世界上第一本城市街道设计导则。
之后,美国、德国、纽约、阿布扎比、新德里等国家和城市陆续发布了自己的城市街道设计导则或类似导引。
部分国家及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相比国外既有导则,我国的相关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全国层面,2013年底住建部发布了《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导则》,提出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设计原则、系统控制指标、各要素技术指引和规划编制大纲。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生活街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
在街道设计导则不断发展的同时,国内外也开展了一系列街道建设实践工作。
例如,自2000年起,纽约交通运输部开展《安全街道设计》,聘请专业交通工程师团队通过改造来提升全市街道的安全性。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城市道路设计规程》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城市道路设计规程》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2.07.11
•【字号】沪建交[2012]771号
•【施行日期】2012.09.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公路
正文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城市道路设计规
程》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沪建交〔2012〕771号)
各有关单位:
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的《城市道路设计规程》,经市建设交通委科技委技术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一编号为DGJ08-2106-2012,自2012年9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4.2条、3.4.3条为强制性条文。
本规范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二○一二年七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