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建设构想
中医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案
![中医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4f64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2.png)
中医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案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在医疗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制定一套科学的中医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中医建设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中医人才培养,提高中医人才的整体素质和临床技术水平。
这需要加大对中医院校的投入,提高中医教育的质量,培养更多的中医专业人才。
二是加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推动中医药现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科学性。
三是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中医药的治疗。
四是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中医药文化在当代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其次,中医建设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中医药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二是加强中医药科研投入,增加对中医药科研的资金支持,推动中医药科研的创新和发展。
三是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中医药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四是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和水平。
五是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中医药文化在当代社会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医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完善中医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案,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医药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中医药的治疗。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中医事业的发展,加大对中医事业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中医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
![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e28e8c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79.png)
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1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地要将中医科的设置及业务开展情况纳入乡镇卫生院评审工作中予以考评,并将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本标准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凡与本标准不一致的规定一律以本标准为准.附件: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二○一○年二月二十二日附件: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标准一、科室设置(一)中医科作为乡镇卫生院一级临床科室独立设置。
(二)无床型卫生院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有床型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设立1个以上中医诊室和1个以上中医康复治疗室。
(三)设置中药房,配置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品种在内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
二、人员(一)中医人员和中药人员总编制根据乡镇卫生院编制意见确定。
(二)每个中医诊室至少配备2名中医类别医师,每个中医康复治疗室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
(三)负责中药房的药剂人员应当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中药人员,或具有丰富中药饮片鉴别经验的中药人员.三、医疗用房(一)每中医诊室净使用面积不低于乡镇卫生院每诊室平均净使用面积。
(二)中药房面积应当与乡镇卫生院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
四、设备配备(一)基本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电冰箱、计算机等。
(二)中医设备:针灸器具、火罐、电针仪、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颈腰椎牵引设备、中药熏蒸设备、TDP神灯、中药雾化吸入等设备。
(三)设置中医康复治疗室的,应配备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等设备。
(四)根据专科业务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专科诊疗设备。
(五)中药房设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小型粉碎机、小型切片机、小型炒药机、消毒锅、标准筛、煎药机、包装机、冷藏柜。
高等医学院校七年制《中医学》教材建设构想
![高等医学院校七年制《中医学》教材建设构想](https://img.taocdn.com/s3/m/53bbb355312b3169a451a47d.png)
・中 医 教 育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9 9・
高等 医学 院校七年制 《 中医学》教材 建设构想
黄 小波, 李宗信 , 陈文 强, 宁群 , 王 张春 燕, 明越 王
( 都 医 科 大 学 宣 武 医 院, 京 10 5 ) 首 北 0 0 3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 切从 教师 角度 出发, 论是制定教学计 一 无
划 、教学进度, 是大课讲授等一系列教学活 动都是考虑 “ 还 如
中、西 医各 有一席之地, 中医对慢性病的治疗效果 比西医
好 , 良反 应 小 , 格 相 对 低 廉 , 一 门平 民医 学 。 中医 发 展 速 份, 回收 问卷 5 份 。部分 结果如下 。 7
1 1 对 学 习 目的 的 认 识 . 为 了 临床 应 用 者 认 为 , 了解 中 国 传 统 医 学 , 开拓 诊 疗 思 路 , 完 善 医 学 知 识 , 今 后 在 临 床 工 作 中 实 现 中西 医 结 合打 下 良好 为
证 明 中 医药 的疗 效 。 14 对 中 医l床 疗 效 和 未 来 发 展 的认 识 . 临
完成教学 任务, 编写 _。 部针对七 年制学 生特 点 的教 材, 目前 是
的 重 要 课 题 。 我 们 对 此 作 了一 些 相 应 探 索 , 总 结 如 下 。 现
1 问卷 调 查
修 ;教学 时数最多 9 O学时, 少则仅 3 6学时。在这种形势下,
中医 学 传 统 的 医 学 教 育思 想 、教 学 内容 、教 学 模 式 和 方 法 都 受 到 了空 前 的 挑 战 。
下的珍贵财富, 具有独 特的不 同于西方 医学的理论体系与诊治
中医临床基础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医临床基础论文题目选题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6c6f081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a.png)
中医临床基础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医临床基础论文选题参考1、争论生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步设想2、“三维立体开放式”教学法在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探究3、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式教学一一广州中医药高校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改革实证争论4、探析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案例教学法5、以方证为纲研讨争论生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改革6、长夜难眠因“心病”中药食疗开“心锁”一一北京中医药高校中医临床基础系李成卫副教授专访7、简谈中医临床基础8、谈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建设与人才培育9、中医临床基础教学之我见10、对提高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索11、有用中医临床基础技能教程12、苦练内功,扎实推动,全面提升团队精神一一广州中医药高校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团队建设阅历13、中医临床基础:汉英对比14、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争论生培育方案15,100502中医临床基础(金匮)硕士争论生(科学学位)培育方案-广州中医药高校一争论生院16,100502中医临床基础(伤寒)硕士争论生(科学学位)培育方案-广州中医药高校一争论生院17、2022级硕士生三元里校区中医临床基础分班表-广州中医药高校一争论生院18.100502中医临床基础争论生培育方案-广州中医药高校一争论生院19、2022年广州中医药高校博士毕业生人才一览表(中医儿科、妇科、骨伤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广州中医药高校一争论生院20、三元里一院硕士《中医临床基础》补课通知-广州中医药高校一争论生院二、中医临床基础论文题目大全1、关于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进展的思索2、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定位与构建3、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属性的熟悉4、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若干问题的思索5、整合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若干问题研讨6、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属性的熟悉7、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若干问题的思索8、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条件建设9、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构建的思索10、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现状与建设11、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应如何进展12、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若干问题的思索与争论13、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在中医课程中的地位15、有关设置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之辩析14、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现状的思索15、有关设置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之辩析16、关于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熟悉、建设等若干问题的思索17、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文献整合争论18、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人才培育模式刍议19、从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内涵与外延研讨该学科的建设20、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内涵及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三、热门中医临床基础专业论文题目推举1、中医临床基础学科高层论坛进行中医思维是中医人才培育关键2、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再熟悉与教改思路3、浅谈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课程设置4、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建立病案数据库研讨5、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定名及学科建设的思索6、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争论方向与重点7、试谈我院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建设构想8、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经典方向分化班教学争论研讨9、《金匮要略》与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设置10、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教材建设与人材培育11、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本科教学方法优化设计争论12、加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科研教学的几点体会13、中医临床基础学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和途径的争论14、建立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病案数据库的争论与思索15、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探究16、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教”模式的构建一一以伤寒学教学为例17、坚持中西医结合创建新医药学理论一一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争论所病证关联争论课题组18、中医临床基础医学争论19、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中医临床诊断基础争论20、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四、关于中医临床基础毕业论文题目1、中医临床基础2、刍议“经典著作”与“中医临床基础学”3、试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形成的基础,内容与意义4、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争论浅探5、加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建设的意义与构想6、中医临床基础专题文献库的争论7、以方证为纲研讨争论生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改革8、加强中医临床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探究与尝试9、中医临床基础学争论的基本思路和方法10、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与科研的建设与进展11、中医临床基础学之学科渗透与交叉刍论12、中医临床基础学学科建设研讨13、中医临床基础学学科建设的研讨14、中医临床基础学的性质和进展方向15、立足临床基础,培育核心力量一一浅谈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争论生核心力量的培育16、脏腑理论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考核中的作用17、《中医临床基础学》学科问题辨析18、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建设之我见19、《金匮要略》医案研读与教学研讨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20、中医临床基础课程考核方法思索五、比较好写的中医临床基础论文题目1、“九五”以来中医学科进展报告中医临床基础2、北京中医药高校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3、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争论生培育方案4、全国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建设研讨会纪要5、浅谈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关系6、提高中医临床专业争论生基础理论水平的研讨7、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临床与基础争论8、经方是中医临床的基础9、期盼组建我国级中西结合医学科研机构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医学基础争论所常务副所长吕爱平教授10、构建融合中西医理论的新医药学体系一一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医学基础争论所常务副所长吕爱平教授11、中医临床与基础争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一一情志致病机理与其争论方法12、论《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肿瘤临床基础与经方运用13、后期临床教学应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14、从培育中医临床思维方面谈谈中医基础课程教学15、护理专业中医临床思维和基础技能训练改革的争论与实践16、中医基础理论进展与临床实践的反差17、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临床基础所和试验中心18、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基础性问题思索19、中医相宜技术临床基础与应用20、症状关联的病毒性肺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基础争论。
中医科建设计划范文
![中医科建设计划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0e4d96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3.png)
中医科建设计划范文一、项目概述二、项目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养生和中医治疗。
传统中医疗法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然而,由于传统中医机构设施老旧、服务不够便捷等问题,导致了患者看病体验不佳,进而影响了中医疗法的推广和发展。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中医医疗中心,以提升中医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项目目标1.打造一个环境优雅、设施先进、服务便捷的中医医疗中心,提供优质的中医治疗服务。
2.结合中医传统疗法和现代医疗技术,提供更加综合、科学的中医医疗方案。
3.提升中医医疗服务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吸引更多患者来就诊。
4.建立专业的中医医疗团队,提供专业、全面的中医医疗服务。
5.加强中医医疗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促进中医疗法的传承和发展。
四、项目内容1.选址和规划:选择一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段进行中医科中心的建设,并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
2.建筑设计:设计一个现代化的中医医疗中心,包括病房、诊疗室、药房、休息区等功能区域。
3.设施建设: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提升中医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4.人才引进:招聘专业的中医医疗团队,确保提供专业、全面的中医医疗服务。
5.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提升中医医疗服务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五、项目实施1.确定项目建设时间表和预算,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2.招募专业的建筑设计团队和中医医疗团队,进行建筑设计和设施建设。
3.招募专业的宣传团队,进行宣传推广工作,提升中医医疗服务的知名度。
4.开展中医医疗服务,提供优质的中医治疗服务,并根据患者反馈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
六、项目效益1.提升中医医疗服务的品质和水平,满足患者的需求。
2.打造一个现代化的中医医疗中心,提升中医医疗服务的品牌形象和口碑。
3.吸引更多患者来就诊,增加中医医疗中心的收入。
4.促进中医疗法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中医医疗事业的进步。
“三个课堂”建设与 应用基本构想及方案培训心得
![“三个课堂”建设与 应用基本构想及方案培训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6802e9c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4.png)
“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基本构想及方案培训心得通过这几次的合作课堂培训,特别是刚刚结束的培训,本人收获满满,感慨颇多,觉得犹如拨云见日,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信心倍增和底气十足。
这次培训贴近实战,几乎针对我们平时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而展开,如导学案的人本设计、展示环节中的管理、任务分配中的依存关系和十维度评价等。
这些都是我们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是我们课改过程的拦路虎,是平时绞尽脑汁都无法铲除的顽疾,有劲使也不上,因为我们根本不知如何入手,也不知如何操作,理论方面一片空白,只好无可奈何,干着急之。
就说导学案设计吧,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们的老师在这方面都是脱离了“导”这个环节,把导学案设计成了练习案,而且往往还很脱离实际、脱离教本,纯粹是流于形式。
所以大部分学生总是怨声载道,出现逃避、扔弃、抗议不写兼而有之。
教师使用起来也是步履维艰,困难重重,效果不是很理想。
现在通过培训以后,我们终于知道了问题的所在,找到了病根——原来是缺乏人本设计。
这也是能否走好“导”这一步的关键。
只有会“导”了,我们的导学案才真正有血有肉,有灵魂,有生命力,真正实现从学生来到学生去。
学生活起来了,喜欢了,我们的课堂才不死,才能真正做到颠覆传统,我们的教也才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合作课堂才有意义。
再说,导这一步做好了,学生在课堂展示中才有思想,有想法,有话说。
如果我们的课堂管理再科学合理,讲究方法,那么我们的课堂上就会热火朝天,百花齐放。
通过培训我们基本掌握了展示课堂上的操作方法。
想想以前在课堂上,乱七八糟的做法,觉得还真是可笑,整个课堂就像走t台,直来直去,最多是摆个几个PoSt,抛个媚眼,赢得几个稀稀拉拉的掌声而已,原来没有内功就是真的不行,空有花架子,经不起拳打脚踢是啊!接下来说说分配任务的依存关系吧。
要做活课堂这关,分配任务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步做得好,课堂的效果就风生水起,大放异彩,课堂氛围徐乐融融,事半功倍。
否者就往往出现整节课黯然失色,一无所获,甚至是失败至极,灰心丧气啊。
重点品牌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构想与实践
![重点品牌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构想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422d75c3c1ec5da50e27036.png)
民群众的需求 , 适应 医学模式 和人类疾病谱 的转变 , 均需要健全 中西 医结合医院的综合服务功能 、 增强综合实力 。 2 1 建立全过程 、 . 全方位优质医疗 服务 。 2 11 加强 临床学科及科 室、 .. 医技科室等 设置 的合 理性 、 配套
性、 齐全性建设 , 并加强相应的院内外运作机制 , 以构建 为病人 、
强急救 医疗服务 网络建 设 , 配备 相应 的医疗 救治药物 、 术 、 技 设 备和人员 , 定期 开展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处理 相关知识 、 并 技能 的 培训 , 组织应急 演练 , 广最新知识 和先进技术 , 推 以提高 中西 医 结合 医院应对各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 能力 。 22 2 不断 引进和 开展 新技 术、 .. 新项 E。无论 是 医学 高新技 t
展 , 们 中 西 医结 合 医 院 , 方 面 应 朝 着 建 设 本 地 区 中西 医结 合 我 一 医疗 中心 发 展 ; 一方 面应 积 极 开 办 社 区卫 生 服 务 机 构 , 强 社 另 增
历史 , 业务工作 量 比 2 0 建院前两 家医 院总量增 长 了八 倍 , 05年
医药 与保健
Mei n n el ae 2 1 dc e dH at C r 0 0年第 1 i A h 8卷第 4 期
重 点 品牌 中西 医结合 医 院建设 构 想 与 实践
王 燧
文献 标 识 码 G 文 章 编 号 10 04—8 5 {0 0 0 —0 8 6 02 1 )4 14—0 3
医 结合 。逐 步 将 所 有 的 临 床 科 室 均 建 成 中 西 医结 合 科 室 , 国 按
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命名 ; 持续 开展 中西医结合单 病种 质量管 理和标 准化质量管理; 研究制定各临床学科常见病 、 多发病 的中 西医结合诊疗 规范 、 整体护理规范 ; 实现全 院统一 、 范书写 中 规 西医结合病 案等 。把 医院建设成能 够整体协 同、 综合创新 、 系统 发挥中西医结合 优势 的医疗机构 。 12 建 设好 中西 医结 合重点学科 、 . 专科 , 包括优势学 科以及优 势学科 群 , 企业竞争的三种战略 : 一是 “ 别具一格” 战略或称差异 性战略 ; 二是成本领先战略 ; 是“ 三 专一化 ” 战略。中西 医结合 医 院就是要把握 自己“ 别具 一格 ” 的办院方 向 ,专一化 ” 培育 和 “ 地 打造 中西医结合 “ 品牌 ”形成独特 的竞争 优势 。我 院要有 意识 、 , 有 目标地打造 自己的医院 “ 品牌” 。同时 , 现代社会 的病人就 医, 已进入选择 “ 品牌 ” 医院时代。因此 , 中西 医结合 医院不仅要具 备“ 品牌” 意识 、 医疗市场 树立特定 形象 , 在 进而要 培育 、 打造 出 在全市有竞争实力 的中西医结合 重点学科 , 成全市 乃至全省 形
中医科建设方案
![中医科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3adae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6.png)
中医科建设方案中医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科的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医科的建设方案,以期为提升中医科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加强人才培养无论在任何领域,人才始终是最宝贵的资源。
要提升中医科的建设水平,首先需要加强对中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建议在高校加大对中医专业的投入和培养力度,增加相关学科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
同时,加强对中医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进国外优秀的中医人才和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合作,提高整个中医团队的整体水平。
二、优化服务设施中医科的建设不仅仅是人才培养的问题,还需要优化医疗服务设施。
建议在医院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中医科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规划中医科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
比如,设置中药制剂室、中医诊疗室等。
同时,也要加大对中药材的种植和生产力度,保障中医药材的质量和安全,为中医诊疗提供有力保障。
三、发展中医创新科研科研是中医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中医创新科研,推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现代化转化。
建议成立专门的中医科研机构,加强对中医经典文献的整理、研究和传承。
同时,注重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促进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融合。
此外,鼓励中医医生和科研人员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四、加强中医文化传承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要加强中医科的建设,必须加强对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建议开展中医文化的宣传教育,普及中医知识和理念,加深人们对中医的了解和认知。
此外,还可以策划中医文化活动,加强中医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提升中医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五、完善政策支持中医科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中医科的发展。
比如,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加大对中医科的投入。
此外,也要出台相应的法规和规范,加强对中医行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
超声医学科建设构想浅谈
![超声医学科建设构想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8431ddf603d8ce2f016623a9.png)
超声医学科建设构想浅谈作者:王鹏褚洪光孟春荣李倩来源:《中外医疗》 2012年第1期王鹏褚洪光孟春荣李倩(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超声科山东潍坊 261041)【摘要】目前超声科室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制约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本文从科室命名、建制架构、业务管理、学科建设等几方面谈谈超声医学科的建设构想,展现超声医学科室的发展蓝图。
【关键词】超声医学科室建设构想【中图分类号】 R197.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1(a)-0114-01近年来随着超声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发展,超声学科已经从早期单一的病情诊断发展到后续治疗以及超声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领域。
因此,成立独立、综合的超声科室已是发展的必然。
下面就超声科室建设管理规范的个人构想,包括科室命名、建制架构、业务管理以及学科建设等问题,共同展望超声学科的未来。
1 科室命名超声医学在临床的应用发展系统化、规范化。
以前的超声科室称为B超室,名称不规范,应用局限大,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后来超声科室逐渐扩展应用范围,独立建成超声(三维、四维彩超)诊断室、超声影像室等,但也仅仅受限于常规超声检查工作。
随着超声医学的深入发展,许多先进仪器、先进技术的出现使超声医学在临床的应用领域上不断突破自我。
因此,成立一个系统、完整的超声科室,包括临床上与超声有关的各项检查、治疗等工作以及相关的教研实验等,将其命名为超声科。
2 建制架构建立超声科室,使其独立、规范,并在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开展学科业务及教研工作,以便于科室的科学管理。
随着超声医学的不断发展,应用于临床的新项目、先进技术不断更新,新的诊疗小组、教研中心等也应运而生。
但是目前超声科室多而力量分散,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其医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学科业务发展没有整体规划,设备闲置浪费,不能发挥整体优势。
因此,建设统一完整的超声科室进行综合管理,实现人力、物力的最大效益势在必行。
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
![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3285f5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0.png)
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展开全文(图为江中药谷一角。
)日前,中国工业报记者在2017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期间了解到,江中集团的生产制造基地----江中药谷(最美中国工厂),已经成为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的两个核心区之一。
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应运而生南昌市委常委、副市长肖玉文在2017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之分论坛《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上演讲时说,2015年中国的中医药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标志着世界再次肯定中医药价值。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觉好、发展好、传承好。
中医药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7年全国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314.4亿元,同比增长12.39%,其中中药饮片的加工增速最快,达到21.33%。
中医药产业是江西的特色优势产业,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规模效应。
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博大精髓,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强化产业链要素集成,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应运而生。
建设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切实可行肖玉文表示,为了打造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省,江西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设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战略构想,描绘了江西中医药产业集“创新资源密集、创新要素齐备、创新能力活跃、创新成果丰富”于一体的宏伟蓝图。
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定位为“一中心加五区”。
一中心即中医药创新中心。
五区为:创新驱动先行区,高端人才集聚区,产业发展引领区,文化交流传承典范区,健康智慧新城区。
按照一年定框架、两年见形象、三年出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基本完成科创城建设,显著提高各功能区块影响力和辐射力。
到2030年,聚集一批行业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一批行业领先的创新平台载体,生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创新成果,突破一批中医药领域关键难题,成为国际有影响、国内领先的中国药谷。
按照“双核驱动、协同发展”的模式,明确科创城区域范围,并以科创城为中心,优化全省中医药产业空间布局。
中医健康教育基地建设方案
![中医健康教育基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8cb37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5.png)
中医健康教育基地建设方案
《中医健康教育基地建设方案》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中医的认可,中医健康教育基地的建设成为了当前亟需的项目。
首先,中医健康教育基地应当建设在人口密集地区,包括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等。
基地建设应选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声誉的中医医院或中医药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整合相关资源进行共建。
其次,基地建设需要配备专业的中医医生和健康教育师,他们应当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育背景,能够向公众普及中医养生知识和技能。
另外,基地还应设有中医药文化展示室、中草药园等,以便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中医药文化。
第三,基地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至关重要。
可通过举办健康讲座、义诊活动、中医文化节等形式,吸引更多的人群来到基地学习和交流中医健康知识。
最后,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托政府支持和社会资金。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中医健康教育基地的发展,对基地进行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
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捐款、赞助等方式来支持基地的建设和运营。
总之,中医健康教育基地的建设对于推广中医文化、提高民众健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中医
健康教育基地能够得到良性发展,为人们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探究中医药标本馆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构想
![探究中医药标本馆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构想](https://img.taocdn.com/s3/m/ec718d2a680203d8cf2f243c.png)
智库观察智库时代 ·171·探究中医药标本馆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构想丁方 韩宝来 李东 吴妍(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75000)摘要:本文主要以探究中医药标本馆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构想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中医药标本馆的实际建设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中医药标本馆的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包括有助于加强标本馆价值的连贯性、有助于展现中药标本的教学与科普功能、有助于提升中药标本信息的使用率,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中医药标本馆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构想,进一步加快中医药标本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进程,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中医药标本馆;数字化;平台建设;构想中图分类号:TU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9)35-0171-002中药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作为传统中医药文化中一项重点内容。
中药标本馆一方面充当中药教育、科学研究集中基地,另一方面充当青少年药学文化科普集中基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然而以往的中药标本馆建设呈现出中药实物标本的收藏特点,无法充分彰显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作用。
且传统的中药标本馆中涉及的信息量比较少,枯燥乏味,以至于中药标本馆科普作用大幅度降低,因此中药标本馆数字化建设随之产生,目标为体现出中药标本馆自身的科学研究和科普以及教学的价值。
一、中医药标本馆的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中药标本馆是一个收藏中药标本与中药实物资源的场所,便于人们分析和研究中药学,对于中药实物教学发挥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标本馆年龄的增加背景下,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是中药标本存在的价值缺少连贯性,往往建立在大量人力与物力等资源基础之上,以至于引起社会资源的浪费。
其次是硬件设置不够充足,也就是基础建设相对陈旧,影响到信息技术教学的进行。
标本馆呈现的效果受到陈列形式的影响,馆藏数量比较少[1]。
最后是服务对象受到时空的制约,服务缺少针对性。
中医经典病房建设方案
![中医经典病房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1bcb0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f.png)
中医经典病房建设方案标题:中医经典病房建设方案引言概述:中医经典病房建设方案是为了提供更好的中医治疗环境,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制定的具体方案。
在中医经典病房中,患者可以得到更加贴心的照顾,医护人员也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经典病房建设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环境舒适1.1 设计合理:中医经典病房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患者的舒适感,避免过于拥挤或过于冷清的环境。
1.2 通风良好:病房内应该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清新,有利于患者康复。
1.3 光线充足:病房内应该保持充足的自然光线,有利于患者的心情和康复。
二、设施齐全2.1 中医诊疗设备:中医经典病房应该配备齐全的中医诊疗设备,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2.2 舒适床铺:病房内的床铺应该舒适柔软,有助于患者的休息和康复。
2.3 卫生间设施:病房内应该配备干净整洁的卫生间设施,方便患者日常生活。
三、医护服务3.1 中医专家团队:中医经典病房应该有专业的中医专家团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2 定期巡诊:医护人员应该定期巡诊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3.3 温馨护理: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患者温馨的护理,关心患者的生活细节,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
四、饮食调理4.1 营养均衡:中医经典病房的饮食应该营养均衡,符合中医养生理念。
4.2 定制饮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定制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4.3 药膳烹饪:病房内应该有专业的药膳烹饪师,为患者制作营养丰富的药膳。
五、康复指导5.1 康复计划:中医经典病房应该制定科学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5.2 康复指导: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患者详细的康复指导,包括生活习惯、运动锻炼等方面。
5.3 定期复诊:患者出院后,中医经典病房应该定期复诊,关注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中医经典病房建设方案是为了提高中医治疗效果,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而制定的具体方案,通过合理的环境设计、设施配备、医护服务、饮食调理和康复指导,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体验和康复环境。
中医医院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构想
![中医医院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构想](https://img.taocdn.com/s3/m/6cad3cbd25c52cc58ad6bea0.png)
中医医院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构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大中医医院也在不断探索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借助数据库完成,因此,特色数据库建设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标签:中医医院;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一、特色数据库建设内容1.中医药古籍数据库中医药古籍种类多,查阅起来非常不便,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馆藏古籍进行扫描、分类,通过文字识别与转换技术可以使一些晦涩难懂的书籍更加容易理解,辅之相应软件可以提供多种查询手段,便于网络资源共享。
一般而言,中医药古籍数据库有以下几种格式。
(1)文本格式。
文本格式可以直观地呈现古籍内容,全面揭示古籍重点,借助全文检索软件可以实现不同方式的检索,如,关键词检索、内容检索、条目检索等,通过不同的检索方式,读者可以快速查阅到相关古籍内容。
[1](2)图像格式。
图像格式可最大限度地保持古籍原貌,制作过程也比较简便,但是不能进行全文检索。
(3)图文关联格式。
图文关联格式就是在图像存储的基础上,将古籍中具有检索价值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这种格式结合了文本格式和图像格式的优点,既有多重检索功能,又便于查看古籍原貌。
因此,图文关联格式应当作为中医药古籍数据库的首选格式。
中医药古籍不论通过何种格式数字化,均可被无限制地检索、查阅、下载、打印,其查阅率也将大幅度提高。
[2]2.中医药标本数据库中医药标本数据库的建设目的在于全面收集中药材标本信息。
中医药标本数量众多,在建设数据库之前需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植物志》《中国药材学》中的相关内容,详细论述各味药材的学名、拉丁名、别名、资源分布、用药部位、性味归经、炮制方法、药典处方等,数据库建成之后要便于从上述任意一个字段上进行检索。
此外,还要提供原植物的图像信息,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标本形态及理化特性。
还可以借助CALIS特色软件将中药材标本的文字信息、图像资料等以规范模式录入。
中医馆实施方案
![中医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81b42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18.png)
中医馆实施方案1. 引言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为了弘扬中医文化,提供优质的中医服务,我国决定在各地设立中医馆。
本文档旨在提供中医馆的实施方案,以确保中医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 中医馆建设为了建设具有良好中医氛围和功能的中医馆,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2.1 中医馆场所选择选择符合运营需求和要求的场所进行中医馆建设。
场所应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通风、采光和安静等。
2.2 中医馆装修设计根据中医馆的定位和风格,进行装修设计。
在装修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突出中医元素,并保证医疗设备的布局合理,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2.3 医疗设备和药材准备采购符合规范的中医药材和医疗设备,以保证中医馆正常运营和服务的顺利进行。
同时,做好药材的质量检验和存储管理工作,确保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3. 中医馆运营与管理为了确保中医馆的运营和管理顺利进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3.1 培训与招聘组织中医馆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其中医理论知识和医疗实践能力。
同时,制定招聘标准,招聘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医生和药师。
3.2 患者挂号与接待建立患者挂号和接待系统,提供便捷的服务。
通过预约挂号和分时段就诊,减少患者排队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效率。
3.3 中医诊疗流程制定中医诊疗流程,包括接诊、问诊、望闻问切等步骤,并建立病历档案管理系统,记录患者的诊疗信息,方便医生进行回顾和分析。
3.4 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行为规范、医源性感染防控和医疗差错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和临床路径管理,提升中医馆的医疗质量水平。
3.5 中医文化传播与宣传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宣传中医文化和中医服务。
参与社区活动、健康讲座等,提高公众对中医的认知和接受度。
4. 中医馆数据管理与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管理中医馆的运营情况,需要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工作:4.1 数据收集与整理建立中医馆数据收集系统,收集和整理患者的基本信息、就诊记录和治疗效果等数据,为后续的分析工作提供基础。
中医科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科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faa759f01dc281e53af029.png)
为进一步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推动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的要求,我局决定在全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达标工作。
现将有关工作方案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中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明确重点,狠抓落实,团结和谐,奋发有为,努力开创我市中医药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为建立和完善我市中医药服务体系,以“名院、名科、名医”为骨干结点,改善基础设施和医疗条件,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和可及性。
坚持“巩固、充实、提高”的原则,建设好基层中医医疗机构。
推动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使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都能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优质、价廉、舒适的中医药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三、工作措施和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这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医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中的地位和作用。
全市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学习“十七大”、全国卫生工作和中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积极宣传国家相关政策,争取各级政府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努力完善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是我市中医药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等服务的主要阵地。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标准化建设工作是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卫生工作的方针,落实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全国中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
中医馆建设方案
![中医馆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900771f524ccbff021845a.png)
就成立,从当初的一人门诊,发展到现在6人,面积450多平方米,人才队伍方面拥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中医师1人、中医士1人,占全院执业医师总数31.6%,药剂师1人,占全院药剂人员总数16.7%.不断完善中医门诊工作,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已开展12项;中医药门诊总量占总服务量20%;加强中药房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好药品质量关,提高调剂水平,常用中药饮片品种达300种以上。
中医内科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疾病,学科带头人陈立红曾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两篇《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疾病临床观察13例》、《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100例临床疗效观察》;针灸、推拿、理疗科优势病种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中医辩证分型后,运用牵引、针灸、DT照射、推拿等综合治疗,有效率达到90%以上,面神经麻痹采用针灸、闪罐、放血等综合治疗,有效率达到95%以上。
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鼓励医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讲座,为他们学习提供便利条件;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陆守江医师在省中医院进修针灸推拿一年;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孟良主治医师在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进修一年,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在徐州参加江苏省康复治疗师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
2015年中医科门诊人次12775,门诊及住院总收入149.72万元,其中中药饮片收入15.85万。
一、指导思想以中医科建设为主体,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大力培育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突出基层卫生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服务能力、特色优势、人才培育不断提高,推进中医药文化与技术创新,增强其发展活力,使其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建设目标我院以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构建乡村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在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提升我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中医馆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医药服务。
针灸推拿科建设书
![针灸推拿科建设书](https://img.taocdn.com/s3/m/174b94a077232f60dccca116.png)
针灸推拿科建设书总纲:为了弘扬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传统疗法的功效,提高本医院经济效益,打造“湘中第一中医院”的品牌,特拟成立针、推专科。
一、针推科场地布置、安排1、拟设在门诊楼三楼,现针灸科及皮肤性病科共10间房;2、诊室分布:a、现有针灸室改为理疗、牵引室;b、现针推室中一间可布置为针推一室;c、现有性病专科过道右侧五间房分别为针推二室、三室、四室、五室、六室;d、现针灸科旁两间房分别为针推住院一病房、二病房。
二、针推科财物添置1、推拿一室保持现状,二~六室各添置推拿床、针灸用具各一套,被套等据所需增添;2、拟增添一台理疗仪;3、住院一室、二室各置床两张。
三、针推科人员安排现有三人,刘冬梅、罗小凤、小刘,拟招聘4男1女,五个本科针推毕业生,分置于二~六诊室,拟从本院调配一名内科医生、两名护士做为针推住院部人员配置。
四、针推科业务开展范围针灸推拿主治重点内容:各种急慢性痛症,各种急性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瘫、中风瘫痪、头痛、风湿等。
理疗可推出蜡疗、蜂疗、中药浸泡、敷贴,各种介质疗法。
五、针推科人员培训方法与上海医科大学附属晋阳医院联络,选派前往上海“全国推拿培训中心”培训,与吉首大学医学院教学部联系,引进优秀人才,提供实习教学地点,争取教授及硕士生来本院协助就诊,科内定期考试考核,轮流培训、进修。
六、针推科目标管理方案构想采取分诊室收入,全科室统一核算的方法与院部签订方案意见,院部以积极扶持之态度,定以交纳利(按百分比)待定。
针推医生采取不封顶、不保底、多劳多得的模式运作。
七、针推科经济目标预测2005年5月正式运营,05年下半年月均收入为2万元,2006年全年月均收入达3万元,07年争达月均收入4万元。
八、住院部的扩展计划待定拟定现有手术室部分用房,现为针推住院用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医科建设方案的构思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临床应用广泛,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在预防、调理、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副作用小、风险低的特点,应大力发展中医药在妇女儿童临床诊疗和保健中的应用。
关于中医科的建设,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基础条件的满足
1.医院支持与鼓励:
(1)中西并重:中医与西医是不同的学科,相辅相成,互相弥补不足,希望得到同样的重视;
(2)资源配置:投入适量的物力、人力和空间给予支持;
(3)合作共赢:中医科与其他科室相互融合与渗透,互利互惠。
2.诊疗项目健全
(1)中医传统诊疗项目应健全,如中药、汤剂、免煎剂、针灸、推拿、穴位贴敷、中药涂擦、中药塌泽、中药外敷、中药熨烫、中药浴足、中药熏蒸、火罐和刮痧等;
(2)发展现代医疗项目,如电子治疗、红外线治疗、低/中/高频治疗、射频治疗、微波/短波/超短波治疗、脑电防生治疗和经穴治疗等;
(3)结合医院服务人群,选择优势项目。
单一治疗方法受限,可融合多项目治疗;传统与现代结合,增强治疗效果。
3.人才培养与建设
(1)完善人才梯度建设:
a.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由高级/副高-中级-初级构成(视具体情况而定);
b.医师与治疗师配比:1名医师配比1-2名治疗师,(视工作量而定);
c.床位与医师、护士配比:(是否开设有病房而定)
(2)统筹规划人才发展方向:
对于以上人群实施专业划分,分为多个亚专业组:
a.医师主攻与进修方向明确:中医儿科(普儿与新生儿、内科与外科等)、中医妇科(不孕不育、围产医学、产后康复等);
b.治疗师分专业明确: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和呼吸机治疗等等。
(3)人才进修与培训:及时发现人员技术问题,主动联系上级医院进行学习。
二、发展中医专科特色
医院主要以妇女、儿童等人群为主题,以医疗安全为首位的同时,符合临床诊疗规范,以病种和人群为载体,加大中医特色项目建设。
如①中医诊疗项目在社会已经运用良好,可加速进入,如中药相关项目介入、亚健康调理、小儿推拿、产后康复等;同时②发展与建设中医药可进入的领域,如针刺治疗不孕不育、催乳治疗、月经不调等;最后③学习与研究创新中医药对目前存在的疑难杂症是否有效,解决学科前沿问题。
三、完善科室制度
1.人员分工明确:实施岗位责任制;
2.科室目标明确:确定目标,定期考核,按“季度—半年—全年”进行评估与总结;
3.科室考勤制度、定期考核制等完善;
4.流程化处理病人,个性化治疗患者,逐步带入精准医学。
四、加强宣传力度
医院创建自身品牌,走国家高端路线,精细化服务患者,增加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以此为背景,由医院宣传部牵头,定期开展活动宣传、义诊和节目访谈等形式,发放礼品、优惠卡等措施,来扩大影响力。
五、流程化诊疗与服务
1.分阶段选择介入诊疗
2.科室流程化介入诊疗
举例说明,以下是某医院流程,仅供参考:标准作业程序SOP
3.疾病或亚健康调理的临床路径
目前的临床路径种类较多较细,不一一列举。
六、科室建设流程图
七、团队建设
医院和科室有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医务人员相互沟通和了解,医院和科室应当适当组织活动,调动大家积极性,最终以一个充满激情、热情和干劲而不失稳重的医务工作者展示在大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