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及实例解说
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原则(1)
![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原则(1)](https://img.taocdn.com/s3/m/08cc66a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c.png)
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原则(1)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本文是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编写的《漫话云计算》系列文稿之一。
以此作为云计算学习笔录,供云计算业外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参考。
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下面是正文通常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原则如下:一、构建数据库的难易程度需要分析数据库管理系统有没有范式的要求,即:是否必须按照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规定的数据模型分析现实世界,建立相应的模型;数据库管理语句是否符合国际标准,符合国际标准便于系统的维护、开发和移植;有没有面向用户的易用的开发工具;所支持的数据库容量,数据库的容量特性决定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范围。
链接:数据库范式在设计关系型数据库时,要遵从不同的规范要求,以便设计出合理的关系型数据库。
这些不同的规范要求,被称为不同的范式;各种范式呈递次规范,越高的范式,数据库冗余越小。
目前,关系型数据库有以下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巴斯-科德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和第五范式(5NF,又称为完美范式)。
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1NF)。
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更多规范要求的称为第二范式(2NF),其余范式以次类推。
一般说来,数据库只需要满足第三范式(3NF)就行了。
范式是为了消除重复数据、减少冗余数据,从而让数据库内的数据更好地组织,让磁盘空间得到更有效利用的一种标准化标准;满足高等级范式的先决条件是满足低等级范式,比如满足2NF一定要满足1NF。
应用数据库范式可以带来许多好处,但是最重要的好处归结为以下三点:①、减少数据冗余(这是最主要的好处,其他好处都是由此而附带的);②、消除异常(插入异常、更新异常和删除异常);③、让数据组织得更加和谐。
二、程序开发的难易程度1、有无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工具Engineering,CASE)有无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omputer Aided Software工具。
中型数据库服务器配置标准
![中型数据库服务器配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9f52df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c.png)
中型数据库服务器的配置标准需要考虑多个方面,以确保服务器能够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并保持高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配置标准:
1. 处理器(CPU):选择具有高性能的处理器,如多核处理器或多线程处理器,以支持数据库的高并发访问和处理。
2. 内存(RAM):根据数据库的大小和访问量,为服务器配置足够的内存,以确保数据库能够快速运行并处理请求。
3. 存储(Storage):选择高性能的存储设备,如SSD或SAS硬盘,以提供快速的读写速度和数据存储能力。
同时,考虑配置RAID阵列以提高存储的可靠性和性能。
4. 网络接口卡(NIC):选择支持高带宽和低延迟的网络接口卡,以确保服务器能够快速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5. 冗余和可用性:考虑配置冗余硬件组件,如冗余电源、冗余网卡等,以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同时,可以考虑使用集群技术或备份技术来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6. 散热和电源:选择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服务器和电源设备,以确保服务器能够在高温环境中稳定运行,并避免因电源故障而导致的停机。
7.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软件:选择适合企业业务需求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软件,并进行相应的配置和优化,以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配置标准还需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预算来确定。
因此,建议在购买前与专业的IT顾问或服务器供应商进行咨询和评估。
如何规划和选择数据库服务器rperf和TPCC
![如何规划和选择数据库服务器rperf和TPCC](https://img.taocdn.com/s3/m/ef4d873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52.png)
如何规划和选择数据库服务器rperf和TPC-C如何规划和选择数据库服务器?当一个新的业务系统开发完成后,需要在一个区域乃至全国推广此应用软件,如何根据业务规模来选择服务器配置、内外置磁盘大小、以及网络带宽,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一个最真实的评估,是建立一个接近真实业务应用的操作环境,进行各种压力测试,测算出不同的用户数量下,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并得出当时服务器的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情况,对硬件资源的完整评估,需要考虑下列三个方面:服务器性能的评估客户端工作站或前端桌面的评估通讯网卡和网络带宽的评估如果不能建立准确的压力测试环境,需要根据工业界的Benchmark对服务器进行评估,推算出符合业务规模的服务器配置,同时要考虑在做系统管理时所消耗的资源,如在做备份、恢复、问题诊断、性能分析时、软件维护时都会对资源带来附加的消耗,对重要资源要考虑为将来留下升级和可扩展的余地,下列是一些通用的原则:处理器:要考虑高峰时的处理器的能力,并适当保留一些缓冲,确保在业务增长时,系统有扩展的余地。
如果要保持快速的响应能力,应当为CPU保留20%至40%的富余量。
内存:要为运行在此服务器的所有应用软件考虑内存,所需要的内存主要依赖于用户数、应用程序类型、进程的方式、和应用程序处理的数据量决定。
磁盘:评估业务的实际用户的数据量,以此推算出磁盘的最小个数,不要忘记选择备份设备(如磁带机)。
IO槽:尽量保留更多的IO槽,防止将来插更多的PCI卡。
网络:选择合适的网卡,保证网络不是系统的瓶颈。
在评估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时,最困难的事情是如何把握准确度问题,到底考虑哪些因素等。
理想情况下,应考虑下列要素:交易的复杂性交易率数据读/写比例并发连接数目并发交易数目数据库最大表的大小性能度量的目标根据各种Benchmark测试结果和对各种生产系统的检测,下表概括了CPU、磁盘、内存页面、网络和虚存页交换的利用率,可看出一个服务器如果其利用率保持在Good 所标示的范围内时,是一种理想的模式。
案例: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和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
![案例: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和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b965350cb307e87101f6968b.png)
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和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5.12.1软硬件选型原则软件选型原则:开放性,对称性与非对称处理,异种机互联能力,目录及安全服务的支持能力,应用软件的支持能力,网管能力,性能优化和监视能力,系统备份/恢复支持能力。
硬件选型原则:系统的开放性,系统的延续性,系统可扩展性,系统的互连性能,应用软件的支持,系统的性价比,生产厂商的技术支持,可管理性(同事管理多处工作,消除问题,智能管理的方法),远程管理,状况跟踪,预故障处理,性能监控,安全管理,可用性,磁盘故障,内存问题,容错性(冗余组件、自动服务器恢复,冗余网卡,冗余CPU电源模块,双对等PCI总线)及平台支持5.12.2软硬件配置清单参考《附表》中的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
机房及配套工程建设方案使用目前已经建设好并正在使用的机房,不需要重新建设。
3.4.2 性能需求3.4.1. 交易响应时间交易响应时间指完成目标系统中的交互或批量业务处理所需的响应时间。
根据业务处理类型的不同,可以把交易划分为三类:交互类业务、查询类业务和大数据量批处理类业务,分别给出响应时间要求的参考值,包括峰值响应时间、平均响应时间。
1、交互类业务日常交易指传统的大厅交互业务,如申报、发票销售、税务登记等,具有较高的响应要求。
批量交易指一次完成多笔业务处理的交易,如批量扣缴等,由于批量交易的数据量不确定,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响应时间。
表3-1 交易类业务复杂性与响应时间关系表备注:以上交易如果涉及与税务-国库-银行或税务-银行-国库交互的,响应时间参考值中均包含交互的时间2、查询类业务如登记资料查询、申报表查询等。
查询业务由于受到查询的复杂程度、查询的数据量大小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此给出一个参考范围。
如有特殊要求,可以在具体开发文档中单独给出响应时间要求。
表3-2 查询类业务复杂性与响应时间关系表备注:业务处理过程的交互操作的响应时间参见上面交互类业务的相关指标。
数据库服务器对硬件配置的五个要求
![数据库服务器对硬件配置的五个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8db22f443323968011c92f6.png)
数据库服务器对硬件配置的五个要求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数据库服务器对硬件配置的五个要求【来源:小鸟云计算】小鸟云 - 企业级云服务器、虚拟主机、服务器租用托管服务提供商说了这么多数据库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挑选一款可靠的,稳定的数据库服务器呢?我们从五个方面入手,帮助您系统的了解数据库服务器对服务器硬件有哪些要求。
选择数据库服务器的五个原则:1)高性能原则保证所选购的服务器,不仅能够满足运营系统的运行和业务处理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一定时期业务量的增长。
一般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所需的服务器TpmC值(Tpmc是衡量计算机系统的事务处理能力的程序),然后比较各服务器厂商和TPC组织公布的TpmC值,选择相应的机型。
同时,用服务器的市场价/报价除去计算出来的TpmC值得出单位TpmC值的价格,进而选择高性能价格比的服务器。
结论:服务器处理器性能很关键,CPU的主频要高,要有较大的缓存2)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所有选择设备和系统中首要考虑的,尤其是在大型的、有大量处理要求的、需要长期运行的系统上。
考虑服务器系统的可靠性,不仅要考虑服务器单个节点的可靠性或稳定性,而且要考虑服务器与相关辅助系统之间连接的整体可靠性,如:网络系统、安全系统、远程打印系统等。
在必要时,还应考虑对关键服务器采用集群技术,如:双机热备份或集群并行访问技术,甚至采用可能的完全容错机。
结论:服务器要具备冗余技术,同时像硬盘、网卡、内存、电源此类设备要以稳定耐用为主,性能其次。
3)可扩展性原则保证所选购的服务器具有优秀的可扩展性原则。
因为服务器是所有系统处理的核心,要求具有大数据吞吐速率,包括:I/O速率和网络通讯速率,而且服务器需要能够处理一定时期的业务发展所带来的数据量,需要服务器能够在相应时间对其自身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如:CPU型号升级、内存扩大、硬盘扩大、更换网卡、增加终端数目、挂接磁盘阵列或与其他服务器组成对集中数据的并发访问的集群系统等。
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及实例解说
![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及实例解说](https://img.taocdn.com/s3/m/8584fc0728ea81c758f578d7.png)
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及实例解说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及实例解说数据库服务器作为业务系统的核心,具有业务量大、存储数据量大等特点。
它承担着业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任务,因此关键数据库服务器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是首要的需求,其次是数据处理能力和安全性,然后是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根据应用类型和规模的不同,数据库对于服务器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样。
如对于大型数据库(ERP, OLTP, data mart)来说,服务器往往仅用来运行数据库,或仅运行单一的应用。
数据库的容量在1TB以上,需要有较高的CPU处理能力,大容量内存为数据缓存服务,并需要很好的IO性能,使用这类应用时,通常需要有较高的CPU主频。
那么,具体到某个行业甚至某个项目,数据库服务器该如何选择呢?数据库服务器选型五个原则首先,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高性能原则保证所选购的服务器,不仅能够满足运营系统的运行和业务处理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一定时期的业务量增长的需要。
一般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所需的服务器TpmC值,然后比较各服务器厂商和TPC组织公布的TpmC值,选择相应的机型。
同时,用服务器的市场价/报价除去计算出来的TpmC值得出单位TpmC 值的价格,进而选择高性能价格比的服务器。
2)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所有选择设备和系统中首要考虑的,尤其是在大型的、有大量处理要求的、需要长期运行的系统。
考虑服务器系统的可靠性,不仅要考虑服务器单个节点的可靠性或稳定性,而且要考虑服务器与相关辅助系统之间连接的整体可靠性,如:网络系统、安全系统、远程打印系统等。
在必要时,还应考虑对关键服务器采用集群技术,如:双机热备份或集群并行访问技术,甚至采用可能的完全容错机。
比如,要保证系统(硬件和操作系统)在99.98%的时间内都能够正常运作(包括维修时间),则故障停机时间六个月不得超过0.5个小时。
服务器需7×24小时连续运行,因而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
各类数据库对服务器的要求
![各类数据库对服务器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e1c2dc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4.png)
各类数据库对服务器的要求数据库对服务器的要求1·概述数据库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而服务器是承担数据库运行的硬件设备。
在选择数据库服务器时,需要考虑数据库的类型、规模以及访问量等因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数据库对服务器的要求。
2·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采用表格形式组织数据,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包括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对于关系型数据库,以下是对服务器的要求:2·1 处理器:需要具备高性能的多核心处理器,以支持并发访问和复杂查询操作。
2·2 内存:数据库服务器需要足够的内存容量,以存储查询结果和索引数据。
2·3 存储:数据库需要大容量的存储来存储数据文件,采用高速硬盘阵列(RD)可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和可靠性。
2·4 网络:数据库服务器需要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以支持用户的远程访问和数据传输。
3·非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是一种不采用表格形式存储数据的数据库,常见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包括MongoDB、Redis和Cassandra等。
对于非关系型数据库,以下是对服务器的要求:3·1 处理器:需要具备高性能的多核心处理器,以支持并发访问和复杂计算。
3·2 内存:非关系型数据库对内存要求较高,需要足够的内存容量来存储索引和缓存数据。
3·3 存储:由于非关系型数据库通常采用分布式存储,服务器需要具备高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的存储解决方案。
3·4 网络:同样需要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以支持分布式数据传输和节点间的通信。
4·内存数据库内存数据库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常见的内存数据库包括Redis和Memcached等。
对于内存数据库,以下是对服务器的要求:4·1 处理器:需要具备高性能的多核心处理器,以支持高并发访问和实时数据处理。
Oracle数据库服务器选型指南
![Oracle数据库服务器选型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96ab203a6c30c2259019e7c.png)
Oracle数据库服务器选型指南根据以往的调查,我们知道数据库服务器在选型时具备以下五个原则:高性能、高可靠、高可扩展、安全性以及可管理性等(详见: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及实例解说)。
而实际上,不同的数据库程序对服务器硬件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针对目前最流行的几个数据库(Oracle/DB2/MySQL等),分析其对服务器硬件的具体需求以及市面上的解决方案。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部门级数据库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IT组份之一了,而这些数据库多数都采用的是Oracle出品的数据库软件。
因此我们首先就Oracle最新的Database 11g R2对服务器的需求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Oracle 11g数据库组件对服务器的要求Oracle 11g R2支持非结构化数据,其二进制XML大大改进了存储效率并且XML索引的速度较以前提高了15倍。
另一方面,Oracle增加了服务器和客户端的结果缓存技术,使得PL/SQL性能提高了两倍,JAVA性能提高了11倍。
但是这一切都意味着原有设备已经不足以承载新版本数据库带来的性能提升。
有经验的Oracle数据库管理员都清楚,同Oracle产品打交道时,整个升级过程不仅需要将软件升级到最新版本,硬件的升级也需要同时进行。
由于Oracle 11g R2具有RAC(真正应用集群)技术,可以分布式的将数据库部署在众多服务器中以避免单台服务器效率补足并保证冗余。
但这一方面造成了数据库同步和管理上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对DBA本身的专业素质提出了额外需求。
相比之下,管理员更愿意用虚拟化技术来部署Oracle数据库,这可以得到更好的容灾、快速备份、便携性以及业务连续性等性能。
这同样带来了对数据库服务器的需求:虚拟化性能高、内存容量大、可靠性好。
然而一般情况下,大多数IT部门还是遵循那条“铁律”,即系统设计生命周期(SDLC),原有的技术还是要保持,除非维护费用超出了更换新产品的费用。
后端开发: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和服务器技术
![后端开发: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和服务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877739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f.png)
后端开发: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和服务器技术。
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后端开发成为了互联网行业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和服务器技术对于后端开发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数据库和服务器技术的选择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合理的选择以及应该考虑的因素。
二、数据库选择1.关系型数据库vs非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PostgreSQL)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在后端开发中都有其优势和劣势。
关系型数据库适合存储结构化数据,支持复杂的查询操作,而非关系型数据库则适合存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支持高并发和大数据量的处理。
在实际开发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
2.数据库性能数据库的性能是后端开发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在选择数据库时,需要考虑其读写性能、并发处理能力、数据压缩率等方面的性能指标。
此外,还需要考虑数据库的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以满足业务的持续发展和数据的安全性要求。
3.数据库成本在选择数据库时,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除了数据库软件本身的许可费用外,还需要考虑数据库运维和维护的成本。
一些开源的数据库可能在软件费用上更为经济,但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源进行运维和维护。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因素,选择合适的数据库。
4.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后端开发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选择数据库时,需要考虑其安全性能,包括数据加密、权限控制、备份恢复等方面的安全性功能。
5.数据库选择案例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业务场景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数据库。
比如,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可能更适合选择关系型数据库来存储商品信息和订单数据;而对于社交网络来说,可能更适合选择非关系型数据库来存储用户关系和消息数据。
三、服务器技术选择1.服务器架构在选择服务器技术时,需要考虑服务器的架构类型,包括传统的物理服务器、虚拟服务器和云服务器。
传统的物理服务器成本较高,但性能稳定;虚拟服务器成本较低,但性能不稳定;云服务器则具有灵活的弹性扩展和计费模式,适合应对业务高峰和波动。
如何规划和选择数据库服务器-12页文档资料
![如何规划和选择数据库服务器-12页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8247a9376a20029bd642de3.png)
如何规划和选择数据库服务器一个最真实的评估,是建立一个接近真实业务应用的操作环境,进行各种压力测试,测算出不同的用户数量下,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并得出当时服务器的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情况,对硬件资源的完整评估,需要考虑下列三个方面:服务器性能的评估客户端工作站或前端桌面的评估通讯网卡和网络带宽的评估如果不能建立准确的压力测试环境,需要根据工业界的Benchmark对服务器进行评估,推算出符合业务规模的服务器配置,同时要考虑在做系统管理时所消耗的资源,如在做备份、恢复、问题诊断、性能分析时、软件维护时都会对资源带来附加的消耗,对重要资源要考虑为将来留下升级和可扩展的余地,下列是一些通用的原则:处理器:要考虑高峰时的处理器的能力,并适当保留一些缓冲,确保在业务增长时,系统有扩展的余地。
如果要保持快速的响应能力,应当为CPU保留20%至40%的富余量。
内存:要为运行在此服务器的所有应用软件考虑内存,所需要的内存主要依赖于用户数、应用程序类型、进程的方式、和应用程序处理的数据量决定。
磁盘:评估业务的实际用户的数据量,以此推算出磁盘的最小个数,不要忘记选择备份设备(如磁带机)。
IO槽:尽量保留更多的IO槽,防止将来插更多的PCI卡。
网络:选择合适的网卡,保证网络不是系统的瓶颈。
在评估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时,最困难的事情是如何把握准确度问题,到底考虑哪些因素等。
理想情况下,应考虑下列要素: 交易的复杂性交易率数据读/写比例并发连接数目并发交易数目数据库最大表的大小性能度量的目标根据各种Benchmark测试结果和对各种生产系统的检测,下表概括了CPU、磁盘、内存页面、网络和虚存页交换的利用率,可看出一个服务器如果其利用率保持在Good 所标示的范围内时,是一种理想的模式。
基于rPerf的推算,评估数据库服务器的CPUrPerf(Relative performance)是从IBM公司解析模型得出的商务处理性能估计值。
关于服务器的选型
![关于服务器的选型](https://img.taocdn.com/s3/m/2355840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6.png)
关于服务器的选型现如今,服务器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设备之一,承担着存储和处理大量数据的重要任务。
在选择服务器时,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性能、可靠性、扩展性以及成本效益等。
本文将就服务器的选型进行探讨,帮助读者在选择服务器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1. 服务器的性能服务器的性能是衡量其表现优劣的重要指标。
性能包括处理速度、内存容量和硬盘容量等因素。
对于大型企业或组织来说,通常需要高性能的服务器以满足处理海量数据的需求。
相反,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相对较低性能的服务器可能更为实用和经济。
2. 服务器的可靠性服务器的可靠性对于确保业务的持续进行至关重要。
一个稳定可靠的服务器可以避免由于硬件故障导致的服务中断和数据丢失。
为了保证可靠性,我们可以选择具备冗余备份机制的服务器。
此外,定期维护和保养服务器也是提高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3. 服务器的扩展性随着企业规模和数据量的增长,服务器的扩展性成为了一项重要考虑因素。
扩展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可扩展性指的是服务器能够方便地进行升级和扩展,以适应业务增长的需求;灵活性则是指服务器能够灵活地配置和部署,以满足不同业务的要求。
4. 服务器的成本效益成本效益是企业在购买服务器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选择服务器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价格、性能和可靠性等因素,确保所选服务器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能够在相同预算范围内提供最佳性价比。
综上所述,选择适合的服务器需要综合考虑性能、可靠性、扩展性和成本效益等因素。
不同企业或组织的需求各异,因此在选择服务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取舍。
最终,选择一台合适的服务器将为企业的信息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持,助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取得成功。
各类数据库对服务器的要求
![各类数据库对服务器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6df1880a0116c175f0e4817.png)
我们先来看一个很有意思的表格,它可以告诉你什么样的应用选择什么类型的数据库软件:提到ORACLE,不得不详细介绍一下,因为它是目前业内公认最牛X的数据库系统,广泛用于大型商业、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领域:ORACLE 是以高级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为基础的大型关系数据库,通俗地讲它是用方便逻辑管理的语言操纵大量有规律数据的集合。
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户/服务器(CL IE NT/SERVER)体系结构的数据库之一。
ORACLE7.X以来引入了共享SQL和多线索服务器体系结构。
这减少了ORACLE 的资源占用,并增强了ORACLE的能力,使之在低档软硬件平台上用较少的资源就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而在高档平台上可以支持成百上千个用户。
ORACLE 数据库提供了基于角色(ROLE)分工的安全保密管理,在数据库管理功能、完整性检查、安全性、一致性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
ORACLE 数据库提供了与第三代高级语言的接口软件PRO*系列,能在C,C++等主语言中嵌入SQL语句及过程化(PL/SQL)语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纵。
加上它有许多优秀的前台开发工具如POWER BUILD、SQL*FORMS、VISIA BASIC 等,可以快速开发生成基于客户端PC 平台的应用程序,并具有良好的移植性。
另外,ORACLE 数据库提供了新的分布式数据库能力,可通过网络较方便地读写远端数据库里的数据,并有对称复制的技术。
OK,下面分析一下ORACLE 数据库:根据实际使用测试的经验,不少程序员都已经确认ORACLE 数据库在运行时效率是非常高的,大家发现这其实是因为它非常巧妙而合理的使用了系统内存,当然,它同时也是大量的使用了系统内存,至于其目的究竟是为了缓解硬盘缓存压力还是基于其他因素,我们就不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ORACLE 数据库要有足够容量的系统内存进行支持才能较好的发挥其性能优势,尤其是那些数据库写入工作(例如UPDA TE、INSERT/ADDNEW等动作)比较频繁的应用,使用大容量内存非常有必要。
服务器选型方案
![服务器选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d61c7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4.png)
服务器选型方案正文:1:背景介绍在选择服务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应用需求、性能要求、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选择服务器的各个方面,以帮助您做出明智的决策。
2:应用需求分析在选择服务器之前,首先需要分析您的应用需求。
这包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用户数量:根据用户数量来确定所需的处理能力和内存容量。
- 数据存储需求:根据数据的量和类型来确定所需的存储容量和性能。
- 网络带宽需求:根据应用的网络通信需求来确定所需的带宽。
- 应用类型:不同的应用可能有不同的特殊需求,如虚拟化、大数据处理等。
3:性能要求分析性能是选择服务器的关键考量之一。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性能指标:- 处理器性能:根据应用的计算需求和多线程程度来选择处理器性能。
- 内存容量和带宽:根据应用的内存需求来确定所需的内存容量和带宽。
- 存储性能:根据应用的存储需求来选择适当的存储设备和配置。
- 网络延迟和带宽:根据应用的网络通信需求来选择适当的网络设备和带宽配置。
4:可靠性和冗余配置可靠性是服务器选择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可靠性和冗余配置的方面:- 硬件冗余:选择具有冗余组件(如电源、网络接口卡等)的服务器,以避免单点故障。
- 网络冗余:选择具有冗余网络连接的服务器,以确保高可用性和容错性。
- 数据冗余:考虑使用RD等数据冗余技术来保护数据免受硬件故障的影响。
- 备份和恢复策略:确保有适当的备份和恢复策略,以应对意外数据丢失的情况。
5:可扩展性考虑在选择服务器时,应该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
以下是一些扩展性考虑因素:- 可扩展性:选择支持扩展的服务器平台,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添加更多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
- 虚拟化支持:如果预计将来会使用虚拟化技术,则应选择支持虚拟化的服务器。
- 网络可扩展性:选择具有高带宽和可扩展性的网络设备,以满足未来的网络需求。
- 存储可扩展性:选择支持添加更多存储设备的服务器,以满足未来的存储需求。
数据库服务器的选型建议
![数据库服务器的选型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fb4f0906bec0975f465e2f9.png)
如何规划和选择数据库服务器?当一个新的业务系统开发完成后,需要在一个区域乃至全国推广此应用软件,如何根据业务规模来选择服务器配置、内外置磁盘大小、以及网络带宽,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一个最真实的评估,是建立一个接近真实业务应用的操作环境,进行各种压力测试,测算出不同的用户数量下,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并得出当时服务器的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情况,对硬件资源的完整评估,需要考虑下列三个方面:服务器性能的评估客户端工作站或前端桌面的评估通讯网卡和网络带宽的评估如果不能建立准确的压力测试环境,需要根据工业界的Benchmark对服务器进行评估,推算出符合业务规模的服务器配置,同时要考虑在做系统管理时所消耗的资源,如在做备份、恢复、问题诊断、性能分析时、软件维护时都会对资源带来附加的消耗,对重要资源要考虑为将来留下升级和可扩展的余地,下列是一些通用的原则:处理器:要考虑高峰时的处理器的能力,并适当保留一些缓冲,确保在业务增长时,系统有扩展的余地。
如果要保持快速的响应能力,应当为CPU保留20%至40%的富余量。
内存:要为运行在此服务器的所有应用软件考虑内存,所需要的内存主要依赖于用户数、应用程序类型、进程的方式、和应用程序处理的数据量决定。
磁盘:评估业务的实际用户的数据量,以此推算出磁盘的最小个数,不要忘记选择备份设备(如磁带机)。
IO槽:尽量保留更多的IO槽,防止将来插更多的PCI卡。
网络:选择合适的网卡,保证网络不是系统的瓶颈。
在评估数据库服务器性能时,最困难的事情是如何把握准确度问题,到底考虑哪些因素等。
理想情况下,应考虑下列要素:交易的复杂性交易率数据读/写比例并发连接数目并发交易数目数据库最大表的大小性能度量的目标根据各种Benchmark测试结果和对各种生产系统的检测,下表概括了CPU、磁盘、内存页面、网络和虚存页交换的利用率,可看出一个服务器如果其利用率保持在Good 所标示的范围内时,是一种理想的模式。
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及实例解说
![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及实例解说](https://img.taocdn.com/s3/m/835c438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2.png)
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及实例解说数据库服务器选型是建立一个高效、可靠和可扩展的数据存储架构的重要决策。
在进行数据库服务器选型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性能需求、可靠性、可扩展性、成本效益和适用环境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并结合实例进行解说。
1.性能需求:根据业务需求确定数据库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性能要求。
如果需要处理大量的并发查询、数据写入和复杂的数据分析,通常需要选择具有高性能处理器、大容量内存和高速磁盘的服务器。
例如,在金融行业中,交易数据的处理速度非常重要,因此需要选择具有高性能处理器和大容量内存的服务器,以便快速响应用户请求。
2.可靠性:根据业务的连续性要求选择具有高可靠性和冗余功能的服务器。
可靠性通常通过故障转移、冗余电源和冗余存储等机制实现。
例如,在电子商务行业中,数据库服务器的可靠性非常重要,因为服务器的故障可能导致订单丢失或无法处理付款等问题。
因此,选择具有冗余功能和故障转移机制的服务器可以确保业务不受到服务器故障的影响。
3.可扩展性:根据业务的增长需求选择具有高可扩展性的服务器。
如果业务存在快速增长的需求,需要选择可以轻松扩展的服务器。
可扩展性可以通过添加额外的处理器、内存和存储等来实现。
例如,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数量可能会快速增长,因此需要选择具有高可扩展性的服务器,以适应用户数量的增加。
4.成本效益:综合考虑服务器的性能、可靠性和扩展性等因素,选择成本效益高的服务器。
成本效益可以通过价格、性能比较、能耗和维护成本等方面来评估。
例如,如果一个企业的数据库需求相对较小,那么选择低成本的服务器通常更加合适,因为高性能的服务器可能超出了实际需求,同时也会增加额外的维护成本。
5.适用环境:根据数据库服务器的部署环境选择适合的服务器。
不同的环境可能需要不同规格的服务器,例如,云环境、数据中心或边缘设备等。
在选择服务器时,还需要考虑适用的操作系统和软件支持等因素。
例如,在云环境中部署数据库服务器时,需要选择与云提供商兼容的服务器,以便能够充分利用云平台的功能和优势。
数据中心技术的服务器硬件选型指南
![数据中心技术的服务器硬件选型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b0d1f4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0.png)
服务器硬件选型是数据中心技术的重要一环,它的合理和适当选择直接决定了数据中心的性能和效能。
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时代,服务器硬件选型需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性能、可扩展性、可靠性和能耗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论述数据中心技术的服务器硬件选型指南。
一、性能服务器硬件性能是数据中心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处理器(CPU)是服务器的核心组件,决定计算能力和运算速度。
在选购服务器时,应考虑处理器的线程数、主频、缓存和架构等因素。
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数据密集型工作中,多核心和多线程的处理器能够更好地满足计算需求。
其次,内存容量和带宽也是决定性能的重要因素。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内存容量和频率,以保证数据处理的高效性。
二、可扩展性随着数据规模和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服务器硬件的可扩展性成为考虑因素之一。
可扩展性包括两个方面,即存储和计算。
对于存储方面,选择支持多个硬盘托架、支持RAID技术和提供扩展槽位的服务器,以满足不同业务需求的数据存储要求。
对于计算方面,选择支持多个物理CPU插槽、支持多个PCIe插槽和具备高速总线连接的服务器,以便新增计算资源和外部设备的快速接入。
三、可靠性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必须具备高可靠性,以确保业务的连续运行。
硬件可靠性取决于多个方面,例如故障转移和容错机制。
在选购服务器时,应关注服务器的冗余设计,包括冗余电源、冗余风扇和冗余网络接口等。
此外,还需关注主板和存储设备的质量和信誉度,以减少硬件故障的发生概率。
同时,及时的维护和保养也是保证服务器可靠性的关键。
四、能耗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能耗成本日益显著。
因此,在服务器硬件选型时,应考虑能耗方面的因素。
首先,选择能效比较高的处理器,以确保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能耗。
其次,在数据中心的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散热和空调系统的设计,以提高能耗效率。
此外,还可以利用虚拟化技术减少服务器的数量,从而进一步降低能耗。
综上所述,服务器硬件选型是数据中心技术的重要一环。
服务器选型方案
![服务器选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23a9a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03.png)
3.系统优化:对服务器系统进行优化,提高性能和稳定性。
4.安全防护:部署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服务器安全。
5.运维管理: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确保服务器稳定运行。
六、总结
本方案根据用户需求,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从服务器类型、配置、安全防护和数据备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通过实施本方案,将为企业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服务器系统,助力企业信息化建设。
-数据存储:服务器需提供足够的存储空间,满足长期数据存储的需求。
2.技术需求
-可靠性:服务器需具备冗余电源和散热系统,确保长时间稳定运行。
-安全性:服务器需具备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防范外部攻击和内部数据泄露。
-可管理性:服务器需支持远程管理和监控,简化运维工作。
四、选型原则
1.性能与成本平衡: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服务器。
-防火墙:部署硬件防火墙,实现网络层的访问控制。
-安全审计:定期进行系统安全审计,确保配置合规。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4.数据保护
-备份策略:实施定期备份和灾难恢复计划,确保数据的持久性和可恢复性。
-多地冗余:建立异地数据备份中心,提高数据抗灾能力。
六、实施与验收
1.实施计划: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资源配置和风险评估。
-存储:采用SSD作为系统盘,提高I/O性能;根据需求配置大容量机械硬盘或固态硬盘阵列。
-网络接口:配置高速以太网接口,支持负载均衡和冗余连接。
2.服务器软件选型
-操作系统:选择稳定且具有良好兼容性的操作系统,如Linux发行版。
-虚拟化软件:根据需求选用成熟的虚拟化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型和优化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型和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4e5f5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f.png)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型和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选型和优化变得至关重要。
合理选择和优化DBMS可以提高数据存储、查询和处理的效率,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
本文将从选型和优化两个方面介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关内容。
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型在选择数据库管理系统时,应根据实际需求来评估各种DBMS的优缺点,包括性能、可靠性、扩展性、安全性和成本等因素。
常见的DBMS有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NoSQL)两种。
1.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传统的DBMS,以表格的形式组织数据,并通过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和操作。
它具有数据结构清晰、数据一致性强等优点,适用于事务处理和复杂的查询分析。
主流的关系型DBMS有Oracle、MySQL、SQL Server等。
2. 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DBMS,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它通过键值对、文档、列族等形式存储数据,具有高可扩展性和高性能的特点。
非关系型DBMS主要分为键值存储型(如Redis)、文档型(如MongoDB)、列族型(如HBase)和图形型(如Neo4j)等。
在选择DBMS时,需要根据需求的具体特点综合考虑,比较各种DBMS的优势和劣势,选择最适合的一种。
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优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优化是为了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DBMS优化技术。
1. 数据库设计优化良好的数据库设计是提高数据库性能的基础。
在设计数据库时,应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合理的表结构设计和关系建立,避免冗余和不必要的数据字段。
同时,设置索引、主键和外键等约束条件,优化数据库的查询和数据关联操作。
2. 查询优化查询是数据库系统中最常见的操作之一,优化查询可以极大地提升系统性能。
可以使用EXPLAIN来查看查询的执行计划,根据执行计划进行索引优化、表关联优化和查询重写等操作,减少查询的IO损耗,提高查询效率。
数据管理与储存的数据库选型与优化
![数据管理与储存的数据库选型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64e48c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9.png)
数据管理与储存的数据库选型与优化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数据管理与储存成为各个行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及优化措施对于提高数据管理效率、保障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数据库的选型以及优化策略,帮助读者在面对数据管理与储存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数据库选型数据库是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关键工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类型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数据库类型及其特点:1.关系型数据库(RDBMS):关系型数据库采用二维表结构存储数据,通过SQL语言管理和查询数据。
它具有事务支持、数据一致性和强大的可扩展性。
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包括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2.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非关系型数据库使用键值对、文档、列族或图形等形式存储数据,比关系型数据库更适合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查询。
它具有高容量、高扩展性和高性能的优势。
常见的非关系型数据库有MongoDB、Cassandra、Redis等。
3.内存数据库:内存数据库直接将数据存储在内存中,而不是磁盘,因此具有快速读写的速度。
它特别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缓存、高频交易等。
常见的内存数据库有Redis、Memcached等。
4.图数据库:图数据库利用图形结构存储数据,适用于处理复杂的关系和网络数据。
例如,社交网络、推荐系统等场景都可以使用图数据库进行存储和查询。
知名的图数据库有Neo4j、OrientDB等。
根据实际需求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合的数据库类型,能够提高数据管理和存储的效率。
二、数据库优化为了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优化措施。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数据库优化策略:1.合理设计数据库结构:在数据库设计时,要遵循范式原则,避免冗余和重复数据。
通过合理的表结构和索引设计,可以提高查询效率和降低存储空间的占用。
2.适当分区和分表:对于大规模数据库,可以采用分区和分表的方式进行数据划分。
这样可以提高查询效率,降低数据库负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原则及实例解说
数据库服务器作为业务系统的核心,具有业务量大、存储数据量大等特点。
它承担着业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任务,因此关键数据库服务器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是首要的需求,其次是数据处理能力和安全性,然后是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根据应用类型和规模的不同,数据库对于服务器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样。
如对于大型数据库(, , )来说,服务器往往仅用来运行数据库,或仅运行单一的应用。
数据库的容量在以上,需要有较高的处理能力,大容量内存为数据缓存服务,并需要很好的性能,使用这类应用时,通常需要有较高的主频。
那么,具体到某个行业甚至某个项目,数据库服务器该如何选择呢?
数据库服务器选型五个原则
首先,数据库服务器选型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高性能原则
保证所选购的服务器,不仅能够满足运营系统的运行和业务处理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一定时期的业务量增长的需要。
一般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所需的服务器值,然后比较各服务器厂商和组织公布的值,选择相应的机型。
同时,用服务器的市场价报价除去计算出来的值得出单位值的价格,进而选择高性能价格比的服务器。
)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是所有选择设备和系统中首要考虑的,尤其是在大型的、有大量处理要求的、需要长期运行的系统。
考虑服务器系统的可靠性,不仅要考虑服务器单个节点的可靠性或稳定性,而且要考虑服务器与相关辅助系统之间连接的整体可靠性,如:网络系统、安全系统、远程打印系统等。
在必要时,还应考虑对关键服务器采用集群技术,如:双机热备份或集群并行访问技术,甚至采用可能的完全容错机。
比如,要保证系统(硬件和操作系统)在的时间内都能够正常运作(包括维修时间),则故障停机时间六个月不得超过个小时。
服务器需×小时连续运行,因而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
系统整机平均无故障时间()不低于小时。
服务器如出现损坏或其它机械故障,都能在分钟内由备用的和机器自动代替工作,无须人员操作,保证数据完整。
)可扩展性原则
保证所选购的服务器具有优秀的可扩展性原则。
因为服务器是所有系统处理的核心,要求具有大数据吞吐速率,包括:速率和网络通讯速率,而且服务器需要能够处理一定时期的业务发展所带来的数据量,需要服务器能够在相应时间对其自身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如:型号升级、内存扩大、硬盘扩大、更换网卡、增加终端数目、挂接磁盘阵列或与其他服务器组成对集中数据的并发访问的集群系统等。
这都需要所选购的服务器在整体上具有一个良好的可扩充余地。
一般数据库和计费应用服务器在大型计费系统的设计中就会采用集群方式来增加可靠性,其中挂接的磁盘存储系统,根据数据量和投资考虑,可以采用、或等实现技术。
)安全性原则
服务器处理的大都是相关系统的核心数据,其上存放和运行着关键的交易和重要的数据。
这些交易和数据对于拥有者来说是一笔重要的资产,他们的安全性就非常敏感。
服务器的安全性与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密不可分,如:网络系统的安全、数据加密、密码体制等。
服务器需要在其自身,包括软硬件,都应该从安全的角度上设计考虑,在借助于外界的安全设施保障下,更要保证本身的高安全性。
)可管理性原则
服务器既是核心又是系统整体中的一个节点部分,就像网络系统需要进行管理维护一样,也需要对服务器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需要服务器的软硬件对标准的管理系统支持,尤其是其上的操作系统,也包括一些重要的系统部件。
实例解说数据库服务器选型
为了让大家对上述原则有更清晰的认识,下面我们以金保工程某省级数据中心交换区数据层服务器为例,来详细阐述其数据库服务器选型的方法。
省级数据中心交换区数据层服务器中作为社会保险关系异地转移、离退休人员异地数据交换和异地就医数据交换的数据库服务器,支持在职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跨市转移的信息交换,以及异地领取养老金相关信息(如人员的基本状况、支付标准、生存状况等)的交换,同时保存死亡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临时缓存宏观决策上报数据和基金监管信息。
考虑其作为中央、省、市三级数据中心信息交换的枢纽,所支撑应用的关键性,应采用高端服务器系统,具体配置要求如下:
)服务器处理能力
为支持本省的异地转移、异地就医和异地领取养老金等业务,需要较高的交易数据处理能力。
计算如下:
假设全省参保总人数万,交易日平均交易人数比例‰,每笔交易对应数据库事务数,则:每日实际交易量××;交易日集中交易时间分钟;交易日集中期内交易量比例;基准指标值对应实际交易值的比例处理能力余量,取年内每年处理能力增长率。
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出(××(×()) ×()。
也就是说,服务器选型应该考虑采用值不低于的高端服务器系统配置。
)内存容量
根据经验和类似业务量和环境,内存容量应为×数,从目前主流硬件厂商的指标来看,值要达到,,一般需要配置个,因此内存建议配置。
)总线带宽
在高、大容量内存的配置下,必须要求主机系统总线带宽、总线带宽都达到很高,否则,系统性能将形成瓶颈。
)存储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