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性负载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试验讲课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感性负载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相量关系。
2. 了解电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的原理,从而认识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3. 学习用实验方法求取线圈的参数。 4. 学习功率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电源设备的容量是视在功率S =UI ,而其输出的有功功率P 为UIcos ϕ,为了充分利用电源设备的容量,就要求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ϕcos ;另外,当负载的有功功率P 和电压U 一定时,功率因数越高,输出电线路中的电流ϕ
Ucos P
=
I 就越小,在输电线路电阻上消耗的
功率也就越小,因此提高功率因数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十分重要,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用电设备中,多数是电感性负载,例如工业中广泛应用中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照明用的日光灯等。本实验用变阻器R 与带铁心线圈(r 、L )相串联,模拟电感性负载,如图3.1(开关S 未合上)所示。
i
C
i
C
I &
&
图3.1 电阻及电感串联电路 图3.2电感性负载并C 后各电流的相量图
一般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较低,通常用并联适当的补偿电容器来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并联电容后,虽然电感性负载支路的电流不变,但这个感性电流与电容支路的容性电流相补偿,使电路总电流可以减小,功率因数可以提高。图4.3.2是由电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后(图3.1中开关S 己合上),各电流的相量图(以U &为参考相量)。 如果感性负载电路的功因率数从ϕcos 提高到ϕ'cos 则所需并联电容器的电容值可按
下式计算:(F) )tan -(tan ωU P
C 2
ϕϕ'= 式中50Hz)( π 2ω==f f ,U —电源电压(V )
,P —电路消耗的有功功率(W )。
本实验中电容器采用电容箱,其示意图3.3。为使用方便每个电容连接一个开关,几个电容并联后,其总电容为各电容值之和。
图3.3
电容箱示意图
2.本实验测量电流时,借用辅助设备—电流插座和插头,如图4.3.4所示。三路电流插座是独立的,见图4.3.4(a ),可分别接入被测电流支路,电流插头与一个电流表相接,见图4.3.4(b ),当需测量某一支路电流时,可用电流插头插入电流插座的两接触铜片间,电流就流经电流表而测得所需支路电流。
ο
οοοοο12
4
(a ) (b )
图3.4 三路电流插座及电流插头
(a )电流插座 (b )电流插头
1-电流插座板 2-电流插座接触铜片 3-电流插头 4-插头引出线 5-绝缘材料
3.功率的测量,采用电动式单相功率表(其原理见有关教材),它是多量程的,一般有三档或四档电压量程,两档(串联或并联)电流量程。使用时应根据被测电路中电流及电压的大小,分别选用合适的电流、电压量程,不能根据功率大小来选择。
由于功率表是多量程的,所以它的标度尺上只标有分格数,当选用不同的电流和电压量程时,每一分格代表不同的瓦特数。为此,在使用功率表时,要注意被测量的实际值与指针示值之间的换算关系。假定测量时功率表指针读数为X (格),则被测实际功率的数值(单位为W )为:P =CX
其中C 为功率表的分格常数,单位是W /格
m
m m X I U C ⋅=
式中m X ——功率表标度尺的满刻度格数
m U ——所使用的电压线圈的额定值(此值常标注在电压线圈的接线端钮旁) m I ——所使用的电流线圈的额定值(此值常标注在电表盒盖内) 功率表电流及电压端子上标有符号*(或±)端是同名端(或称对应端),即为两个线圈的始端,接线时应联接在电源的同一端,其正确接法见 4.3.5(a )、(b );4.3.5(c )为错误接法,其中有一个线圈反接,指针将反向偏转。
负
载
负
载
负
载
(a)(b) (c)
图3.5 功率表电流和电压线圈同各端的接线方法
(a)功率表电压线圈前接(b)功率表电压线圈后接(c)错误接法具体测量时,功率表的电压线圈两端接测试笔,电流线圈应串接入电流插头,如图4.3.6所示,并辨清那根引线为电流线圈的同名端,以保证电流线圈与电压线圈的“*”端接在一起如图4.3.6。
电流插头
图3.6功率表的具体使用方法
本实验的电感性负载支路由两个元件串联组成。当电流线圈插入该支路的插片中,而电压线圈的两根测试笔接于电感线圈两端时,功率表指针偏转值为电感线圈所消耗的功率rL
P;当两测试笔跨接在电阻R两端时,功率表指示的读数,即为R消耗的功率R P。
用功率表测量功率时,相当于同时在电路中接入电压表和电流表,因此它们的内阻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功率表的电压线圈一般要取用几十毫安的电流,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对高阻抗负载(本实验电容容抗C X较大),电压线圈支路分流影响大,所以,电压线圈应接在电流线圈之前,称前接,如图3.5(a),对于低阻抗负载,电流线圈上压降影响大,电压线圈应后接,如图3.5(b)。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
电感线圈(200~500mH)、电阻器(100Ω,2A)、电容器(0~32μF,250V)、交流电压表(0~250~500V)、交流电流表(1~2A)、单相功率表(0~75~150~300V,0.5~1A)、电流插座板(三相)、电流插头。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测量电感性负载支路(断开电容箱上所有开关)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2.电感性负载支路两端,并入8μF 电容,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3.测量电容值与总电流之间的关系
五.预习要求
1.设图3.7电感性负载电路,电阻R =100Ω,线圈阻抗Z =150Ω,电源电压为127V ,选择电流表的量程。
2.阅读教材中有关功率表的内容,了解功率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从实验步骤3所测各项数据,列出求取电阻R 和铁心线圈电阻r 和电感L 的计算式。
4.图3.7中并联电容后rL I 、rL ϕ、I 是否改变?如果改变,是变大还是变小?为什么?
六.实验总结报告
1.根据实验步骤3 所得数据,计算出表4.3.4中列所列各项计算值,并填入表中。
2.根据实验步骤3 、4所得测量值,按比例在坐标纸上画出U 、R U 、rL U 、rL I 、σI 及
I &的相量图(以U &为参考相量),验证是否符合R rL U U U &&&+=、C rL I I I &&&+=的相量关系。
3.本实验测量电容器所消耗的功率P c 时采用图4.3.5中哪种接法?为什么?
4.根据表3.3所测数据和计算值,在坐标纸上作出(C)f =I 及(C)cos f =ϕ的两条曲线。在本实验中若把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ϕcos ,从(C)f =ϕcos 曲线中找出应并联多大电容较为合适